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异同

合集下载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一些方面有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点。

本文将对两种理论进行比较,以便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共性和差异。

一、相似之处1. 中道理念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道思想。

亚里士多德认为,真理和美德往往存在于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状态,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孔子也认为,“中庸之道,最长久”。

2. 人类目的的探索两种理论都涉及到人类生命的目的和意义。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的最终目的是追求幸福,在思想、行动和情感方面都要找到最佳的平衡点。

孔子则认为,人类的目的是成为“君子”,达到高尚的品德、智慧和行为。

3. 道德义务的重要性在两种理论中,道德义务是非常重要的。

亚里士多德概述了一个“美德(virtue)”的理念,它是道德价值和规范的基础。

孔子也认为,人们应该遵循道德准则来指导其行为,以达到和谐与和平。

二、不同之处1. 具体内容和细节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注重具体的行动和思想,而孔子的中庸思想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抽象的伦理观念。

亚里士多德更关注具体的事情,如如何区分勇气和怯懦,以及如何区分慷慨和浪费。

同时,孔子的中庸思想更注重宏观层面的细节,如从一系列伦理概念中推导出君子的特质。

2. 自然法和人法的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理解自然法和人法的区别,认为自然法是一种普遍的正确道路,而人法是一种基于宪法和习惯的规则体系。

但孔子似乎没有区分自然法和人法之间的区别,而更多地关注人际关系和社会规范。

3. 知识和智慧的不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哲学中重视知识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而孔子中庸思想则更注重智慧,即通过体验和内省获得的智慧。

亚里士多德强调知识和科学上的严谨性,而孔子更强调人的意识和情感方面的体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伟大的哲学家,他们分别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的思想
理论。

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是重视平衡和中庸之道的哲学思想,但是两者却有着不同的理
论表达和文化背景。

首先,对于中道的解释,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的中间道路,即道德状态应该是中间的,既不过度也不不足,而且每个人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本性来判断,以达到精神的平衡
和和谐。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则更强调的是人的心性应该追求平衡与协调,通过慎思明辨、容止恭敬、诚意正达、光明笃实、澄厚渊泉五个方面,来实现得道成为贤人。

其次,两者的文化背景不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是在古希腊文化环境中产生的,
是受到古希腊文化中一系列中庸思想的影响。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则是在古代中国文化
环境中产生,强调中庸之道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礼法和家庭伦理,是中国孔氏文化的重要组
成部分。

最后,两者理解“中道/中庸”的方式也不同。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是通过平衡两个
极端来实现的,即中道是在偏向两端的情况下达到的。

而孔子则认为中庸是通过不偏向任
何一端来达到的,即中庸是在真正的道德和人性之间的平衡。

综上所述,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虽然有相似之处,但在理论表达、
文化背景和理解方式上均有所不同。

这些差异展示了两种智慧之间的独特性,更加丰富了
人类文化的多元性。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是世界著名的哲学家,他们分别代表了中国和西方的传统思想。

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都是他们思想体系中的重要部分,但是两者在德性理论和哲学思想方面存在着不同之处。

本文将在此基础上对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进行比较分析,以探讨两者之间的异同。

我们来看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的异同之处。

孔子的中庸德性强调的是人性的完善和谦逊,他认为人们应该处于一种中庸的状态,遵循“诚实”、“宽容”、“孝顺”、“仁爱”等道德准则,以达到道德完善的境界。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是强调理性和平衡的状态,他认为人们应该保持理性的行为,并且避免过度或不足的行为,以达到道德完善的状态。

可以看出,孔子的中庸德性更加注重内心的修养和情感的和谐,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更注重理性的控制和平衡。

我们可以从实践方法和道德规范的不同来比较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

孔子的中庸德性注重的是个体的修养和内在的修正,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从内心开始,修正自己的品行和性格,这是通过不断的反思和修正来实现的。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注重的是理性的引导和道德的实践,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遵循理性的引导,通过实践和行为来实现。

孔子的中庸德性重视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和谐,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修正和改进自己的行为,以维护社会和谐。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重视的是人类理性和理性活动,他认为人们要达到道德完善,需要通过学习和实践来提高自己的理性水平,以达到道德完善。

我们可以从社会影响和现实意义来比较孔子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

孔子的中庸德性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观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被后人广泛传颂并影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孔子强调的是仁爱和孝顺,在中国文化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影响了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准则。

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对西方哲学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的思想在欧洲文化中被广泛传播,并影响了西方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观。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的中庸德性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是两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道德理念。

虽然存在一些相似之处,但也有很多不同之处。

下面就这两种道德理念的异同进行比较。

无论是孔子的中庸德性还是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都强调平衡和中庸之道。

孔子认为,道德的归宿是“中”,即在各种相对的极端之间寻求平衡。

亚里士多德也认为道德的最高境界是“中庸”,即在两个相反的极端之间找到平衡。

在具体的道德准则上,孔子的中庸德性主要强调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他认为,个体应该追求和谐的社会关系,即做到道义与利益的统一。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更注重于个体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他认为,个体要通过追求贤德和美德来达到幸福和全面的发展。

孔子的中庸德性强调的是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

他认为,个体不能独善其身,要为社会负责,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更侧重于个体内心的修养和品质的提高,认为个体应该追求良知和理性,建立正义和道德的品格。

两种道德理念在道德目标上也存在差异。

孔子的中庸德性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共处,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安定。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追求的是个体的幸福和完善,认为通过追求美德和道德品格可以实现个体的完美发展。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亚里士多德(Aristotle)和孔子(Confucius)都是公认的伟大哲学家和思想家,他们对友爱观有着深刻的思考和表述。

尽管他们生活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但他们对友爱的理解和看法有许多相似之处。

在下面的比较中,我将分析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异同。

首先,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友爱观在他的伦理学理论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亚里士多德将友爱分为三种类型:基于利益的友谊、基于美德的友谊和基于完美友谊。

他认为,基于利益的友谊是最低级的友谊类型,主要是因为双方互相满足各自的需求。

而基于美德的友谊是更高级的友谊类型,它是建立在对彼此美德和品质的认可上。

最高级的友谊类型是基于完美友谊,这种友谊是建立在双方真正关心和关爱对方的基础之上。

孔子的友爱观与亚里士多德有些相似,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

孔子也认为友谊是人际关系中的重要因素,他在《论语》中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追求德行和道德规范的人。

对孔子而言,友谊的核心是真诚和互助,他强调个体的道德品质对友谊的重要性。

孔子还认为,真正的友谊是建立在道德和仁爱的基础上,而不仅仅是利益或美德。

在友爱观的渊源上,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更注重个体的道德品质和完美人格的塑造,他认为真正的友谊需要双方互相欣赏和认同对方的美德。

孔子的友爱观更强调社会性和集体价值观的传承,他认为真正的友谊需要建立在共同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念上。

这些共同点和差异点反映了他们不同文化背景下对友谊的理解和意义。

其次,在友爱观的实践方面,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有一些相似之处。

他们都认为友谊是一种积极的情感和关系,是人际交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认为真正的友谊需要时间和努力来建立和维系,而且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去实践友爱的原则和价值。

他们都认为友爱是一种相互关心、支持和理解的情感,通过友谊,人们可以获得心灵上的满足和共同成长。

然而,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友爱观的实践中也有些不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强调友谊需要建立在双方真诚和信任的基础之上,而孔子则更注重公共领域的友谊,即对社会和公共事务的共同关心和义务。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思想的异同孔子和亚里士多德是东西方两位几乎同时代的伟大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注意到了培养公民道德的重要性,他们对德育内容和德育功能有着基本一致的界定。

但同时由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以及政治体制的不同,他们在德育对象的选择以及道德与政治的关系这些看法上存在这一些差异。

(1)二者的相同点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于道德的标准和道德的内容规定是相同的,他们都奉行中庸之道,认为人的内心达到了一个平衡的状态就是有德行的状态。

孔子将“仁”“义”“礼”“智”“信”等作为人道德的内容,并且认为虽然人性的本质是善良的,但其道德的培养和形成却是后天养成的。

而亚里士多德也认为人的美德是在后天生活中所培养形成的,而不是与生俱来的,他认为美德是一种适度的、恰好的行为与情感,这一点与儒家思想中的中庸之道不谋而合。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十分注重道德对于政治以及社会的重要价值。

他们都认为人必须通过不断提高自身德行修养的方式来承担社会责任,同时,德行高尚的人还承担着帮助和影响他人提高其道德修养和实施道德行为的责任。

同时,他们都认为社会整体的道德好坏会影响政治的稳定和社会的发展,好的个人修养并不仅仅是个人的人生追求,还是政治清明和社会稳定的必要条件和基础。

(2)二者的差异在对待教育对象上,孔子认为“有教无类”,孔子虽然处于封建等级社会,但他对于道德教育方面确实倡导人人平等,忽略受教育者的出身和阶级的。

而亚里士多德的教育公平则排除了奴隶、女人、孩子甚至几乎所有的体力劳动者,这样的平等相对更加狭隘。

在关于道德与政治的关系上,孔子始终认为道德是政治的基础,良好的政策的制定和推行都有赖于统治者极其臣民的优良道德修养,国家政治的清明也是基于道德的提高的,同时政治的相对权威性也能够推动臣民的道德修养和进步。

而亚里士多德则认为政治是先于道德的,因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而非天生的有德性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培养人道德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政治,通过优良的道德修养从而作用于政治的发展,但孔子则将最高目标定义为实现天道。

著名历史人物孔子与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比较

著名历史人物孔子与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比较

著名历史人物孔子与西方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两位在东西方古代思想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都是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他们的思想对于各自所在的地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一些共同和不同之处,以及他们的思想对后世的影响。

首先,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强调了道德和伦理的重要性。

孔子提出了仁义礼智信五常的思想,强调要培养良好的品德和道德观念。

他认为,人应该尽力追求道德标准,注重个人修养,以及与他人之间的和谐关系。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道德是人类最高目标的一部分,在他的伦理学中,他强调了道德行为和幸福之间的紧密关联。

然而,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在道德观念的具体内容上存在一些差异。

孔子的伦理思想以个人品德为核心,他认为一个人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可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和谐。

而亚里士多德则将道德观念更多地与人类的本性联系在一起,他认为人的本性是社会生活的基础,只有通过合理发展本性,才能达到幸福和完整的生活。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教育的观点也存在一些相似和不同之处。

孔子主张教育应该注重培养个人的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他认为,教育的目标是造就具备君子风范的人,他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观念,即通过教学的同时自己也可以不断学习和修养。

亚里士多德则主张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智力和德行为核心,他认为教育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以及对真理和道德价值的追求。

此外,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对政治的理解和作用也存在一些差异。

孔子对政治持有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他认为政治应该服务于人民的福祉和社会的稳定。

他强调君主应该具备德行和才能,以正直的行为引导国家和社会的发展。

亚里士多德则将政治视为人类最高形式的活动,认为政治是指导人的行为的领域,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幸福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在思想影响方面,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思想对于中国古代和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作用,他的道德观念和教育理念对中国古代社会的道德建设和教育制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希腊和中国的伟大思想家,他们的社会
思想分别形成了他们两个文明传统的根本内容。

其中,亚里士多德和
孔子在友谊方面有着显著不同。

首先,从概念上讲,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友谊的看法相差甚远。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是一种和谐的两个人之间的互补性关系的和谐,即“由愉悦而互相促进”,友谊需要来自朋友的信任、耐心、礼物、
护理、尊重和忠诚。

相反,孔子更加重视“以礼让”的意义,他认为,友谊可以通过遵守礼仪和传统的原则来实现,而不是凭借真正的友谊
来实现。

此外,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有着不同的友谊发起方式和紧密度。

亚里士多德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以朋友般的方式结交,互相参与,以
促进友谊的深入发展;而孔子认为,朋友之间应该以“以礼让”为前提,保持礼仪、尊重他人、尊重他人,并以忠言相互建议,以达到礼
仪规范的要求。

最后,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追求和衡量友谊也有明显的区别。


里士多德的友谊是“自然状态”的爱,意味着一种普遍的友谊,以自
我保障和共享生活目标;而孔子的友谊是“仁政”,强调遵守礼仪,
关注政治,以和谐和公平为准则,以共同促进民众的幸福为目标。

总之,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友谊观有着明显的差异,具体体现在
对友谊的概念、发起方式和衡量方式上。

孔子更倾向于“以礼让”,
以建立一种有礼仪的社会秩序;而亚里士多德则倾向于“自然状态的爱”,以促进一种和谐的友谊环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地异同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地异同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之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从人性角度出发,主张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其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中庸之道”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孔子主张,“人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

孔子的追求“中庸之道”是政治哲学的道德化,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则是道德哲学的政治化。

孔子的“中庸”“三观的个合一”“天人合一”人我合一”欲理合一”都具有现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包括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参考价值。

一、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一分析孔子)“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思路。

孔子认为,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将内心深处的“仁爱”外化为“推己及人”“忠恕”的之道,“仁爱”而将导向成“仁政”则是君王的立国之本。

孔子的思想集中表现于《论语》之中,《论语》在一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仁”说明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忠、悌、勇、宽、,恕、智、恭、信、惠等等,敏、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和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孔子对“仁”的权威解释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求亲爱一切人,做到与一切人友善。

“仁爱”既是孔子伦理思想内核,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

其具体做法就是“推己及人”从肯定方面来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一个,“忠”(论语雍也》;字从否·定方面来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一个,“恕”(论字)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语颜渊》。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

“仁爱”扩展到“爱物”即爱自然,爱宇此基础上,孔子还将宙,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相处。

由“爱人”“仁政”再到“爱物”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全部内涵,,这一内涵蕴含了到丰富的和谐因子,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精神。

“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孔子的《中庸》是儒家经典之一,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是西方倫理學經典之一。

尽管思想背景和历史文化的不同,但两篇经典都在道德方面给出了我们很好的指导。

本文将比较两篇经典中的道德理论异同点。

一、相似点1. 修身齐家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优秀的德行不仅要表现在自身,还要表现在家庭和社会中。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先修其人而后教其人”。

孔子认为个人的品德修养和寻求人生真理是排挤通往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首要步骤,独君子须先行修身齐家再治国平天下。

亚里士多德在《伦理学》中指出,伦理道德教育主要有两个方面:人的品德修养和家庭的美满。

人的德修需要生活在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中,他说:“我们需要一个相当美好的生活,因为美好的生活会使错综复杂的性格得以纯净。

”2. 德行为中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核心标准是德行。

孔子提出“君子之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即知止、定、静、安和虑。

孔子的道德要素主要指出了定、怿、宁、恭、问、修。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是一种向性湄的品质。

他提出,德行的核心是良好的品性,只有做有品性的人才能有微妙的审美识别力和道德判断力。

亚里士多德认为德行的修炼就是收集为道德品质,在委曲求全的漫长过程中,他认为力量、勇敢、公正、清醒、大度和谨慎等品质都是德行判断的标准。

二、不同点1. 道德权威孔子的道德权威是天,他认为人的德行和行为必须围绕天的命令而进行。

孔子强调个人的品德修养必须要同天命以及人伦关系相结合,这些关系是构成伦理道德系统的主要内容。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道德的基础不是天命,而是理性本性。

人的自然趋向是做好,这种天赋的趋向是与道德行为不可分割的,人应该在自己的本性中寻找道德的价值,理智并正确地将其付诸实践。

他提出道德的根源在于人的本性,本真的自我是怎么认识这个世界和行动的标准,理性本质上是自由的,知道做什么是好的。

2. 道德形式孔子提出德行是静态的形式,也就是说,德行培养的过程仅仅只是明确心灵的方向,从而保持一种稳定的道德行为状态。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的中道说和东方的中庸学说。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的代表人物,他强调中庸之道,主张避免极端的做法,追求平衡和和谐。

孔子则是中国古代哲学家,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主张遵循道德规范,追求内心的平衡和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适度和平衡,他认为真正的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平衡。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主张避免过度和不及,追求内心的和谐与谦虚。

虽然两者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都体现了追求平衡和和谐的思想。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都对人类的生活、道德、政治和教育等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

通过比较他们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可以更深入地了解这两种思想背后的精神内涵,以及它们对人类生活的启示与影响。

在今天的世界,我们也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追求平衡和和谐,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1.2 说明比较的重要性比较是一种思维方式,通过对比两个或多个对象的特点、优缺点、异同等方面,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研究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时,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两种思想体系都是对人生、道德、政治等方面的探讨,通过比较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它们各自的特点和内涵。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我们可以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更好地领会它们的精神内涵和思想体系。

比较还可以帮助我们理清它们之间的思想渊源和影响关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两种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演变轨迹。

比较还可以激发我们的思考,促使我们对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思想进行更深入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更好地借鉴它们的智慧,指导我们的实践和生活。

比较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和把握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和孔子中庸学说,对我们的思维和认知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2. 正文2.1 哲学思想背景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哲学思想背景有着明显的区别。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思想的代表人物,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哲学思想。

在两位伟大的思想家中,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许多相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本文将比较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探讨它们在哲学思想上的异同。

我们来介绍一下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幸福是在两个极端之间取得的,而不是偏向某一极端。

他认为,中道是一种平衡状态,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应该追求中庸,避免过度的放纵和过度的克制,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当追求的是“适度”,既不过度追求物质享受,也不过度追求精神修养,而是在两者之间寻求平衡。

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中庸的状态下,才能得到心灵的平静和人生的幸福。

在思想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主张中庸,都认为平衡是一种理想状态,都反对极端。

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庸学说有着一些不同之处。

在对中庸的理解上,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理智的作用,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基于理性的选择和行为,是一种符合人性本能的状态。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心性和修养,他认为中庸是一种心灵的平静和谦逊的状态,是一种对自己和他人都负责任的态度。

在对人生态度和价值观念上,亚里士多德和孔子也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强调个体的追求和幸福,他认为人生的最终目的是追求个体的幸福和满足。

而孔子则更加注重社会和他人的关系,他认为一个人只有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都强调了平衡和中庸的重要性,都反对极端,但在具体理论和实践中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更加注重理性和个体的追求,而孔子更注重心性和社会的关系。

两种学说都对人类的生活和行为提出了深刻的思考,都体现了古代哲学思想对人类生活的关怀和教诲。

在当今社会,我们可以借鉴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追求平衡、理性和修养,从而获得真正的幸福和满足。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对比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和东方的思想传统。

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是两位思想家最为重要的理论,它们都强调了一种平衡的思维方式,旨在实现人的内在和谐。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背景和文化不同,但他们对于中道与中庸的理解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的是适度和均衡。

他认为,人应该追求适度的行为和思维方式,避免极端和偏激。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同样主张适度和均衡,在行为和心态上都应该遵循中庸之道。

两位思想家都认为,通过追求中庸,人可以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和幸福。

2. 正文2.1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之道: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一种避免两个极端的折衷之道。

他主张人们应该追求适度和均衡,避免过分的极端。

比如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不应该只追求物质财富或者只追求精神成长,而应该在二者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2. 理性和感性的结合: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是理性动物,理性和感性必须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最好的人生。

理性可以引导人们做出正确的决策,而感性则使人们能够体验生活的乐趣。

3. 适度的自律: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需要适度的自律,才能实现内在的完善和幸福。

过度放纵或者过度约束都会导致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适度的自律是实现幸福的关键。

4. 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亚里士多德强调,道德品质和幸福并非天生的,而是通过实践和习惯形成的。

只有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培养好的习惯,才能真正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的理论原则强调均衡、理性与感性的结合、适度的自律以及实践与习惯的重要性。

这些原则对于指导人们实现幸福和完善的人生具有重要意义。

2.2 孔子中庸学说的理论原则1. 中庸思想的核心是“中”和“庸”。

中是指恰到好处,不偏不倚,平衡和谐;庸是指不偏不倚,不偏袒一方,不偏袒自己。

中庸之道是追求和谐、平衡、适度的处世之道,主张保持中立、均衡的心态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是西方哲学史上的一位重要思想家,而孔子则是中国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之一。

在两位思想家的学说中,都有中道的理念。

本文将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两个方面进行比较,探讨它们的异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主要表现在他对于德性和美德的看法上。

他认为美德是在两个极端之间的中间地带,而不是极端的偏向。

勇敢是在胆怯和鲁莽之间的中间状态,慷慨是在小气和挥霍之间的中立状态。

亚里士多德强调人应该追求这种中间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而孔子提出的中庸学说也是在道德品德上提出了类似的观点。

孔子认为“中庸”是一种完美的道德状态,既不过于刚硬,也不过于软弱。

他提倡人们要追求中庸之道,不偏不倚地行事,不过于偏向一面,也不偏向另一面。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道德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两者都认为人应该追求一个平衡的状态,而不是过于极端的偏向。

这反映了人类对于道德理念的共同追求和理解。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在对于政治理念的体现上也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提出了他的政治思想,认为政治制度应该是一种中庸的状态,既不过于民主,也不过于专制。

他主张寻求一种平衡的政治体制,既保证了民众的权利,也保证了政府的稳定。

孔子也提出了类似的政治理念,他主张君臣之道,认为君主应该取得中庸之道,既不过于荒诞,也不过于残酷。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存在一些不同之处。

在道德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加强调理性思维和逻辑推理,他认为美德是通过理性思考和行动来实现的。

而孔子更加注重仁爱和道德修养,他认为仁是至善的品德,要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仁的境界。

在政治理念上,亚里士多德更倾向于理性和科学性的政治体制,他提出了君主政体、贵族政体和宪政体三种政治形态,并认为它们都具有其合理性和过度性。

而孔子更加强调了传统文化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他认为政治体制应该建立在传统礼乐的基础上,要注重人伦之道和仁义之道。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在其主张上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有别,但总体上这两种友爱观都是以崇尚友谊更新及发展为主题。

首先,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友谊的理解有所不同。

亚里士多德对
友谊的理解极为重要,他认为友谊包含着人性的完善,只有通过友谊
我们才能发展出崇尚美好和真理的观念和行为准则。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的价值在于其助人实现了品德的完美,因此,友谊比爱情更重要;此外,他还认为友谊是一种通过行动来实现的平等原则,友谊不仅是
一种行为表现,而是一种连接诚实和心灵的精神境界。

然而,孔子对友谊持有更加传统的观点。

他认为友谊是一种相互
依赖的关系,即“以义为本,以忠信为本”。

友谊是建立在互惠互利
的基础之上,由相互协助而成就。

孔子曾说过:“友谊需要彼此的恭
敬与信任,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你的友谊久长。

”也就是说,友谊需
要你及对方互相尊重、信任和支持,这样友谊才能长久不衰。

虽然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对友谊均有其独特的观点,但它们在关系
观念上也有许多相同之处。

他们都认为友谊能够提升人们的道德水平,并可以作为一种社会责任的纽带。

他们认为,友谊的最重要的作用就
是让人们在道义准则的引导下坚守信任,从而拥有良好的行为表现。

此外,他们认为友谊是一种两个人共同发展的关系,因此也需要相互
的尊重与支持。

总而言之,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友谊观各有特色,但在追求友谊价
值及助其更新发展上都表现出浓厚的友爱情怀与准则。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介绍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背景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分别代表着西方哲学和东方思想中的重要人物,他们各自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

亚里士多德(384-322BC)是古希腊著名哲学家,他强调中庸之道,认为人应该追求适度和平衡,避免极端。

孔子(551-479BC)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提倡中庸之道,主张做到“不偏不倚,中庸而行”。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源自他对于人类行为的研究,认为人应该避免过度的欲望和情绪,追求内在的平衡和节制。

他强调人应该在道德、政治和人生中寻求适度,不偏不倚地发展自己。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则强调人应该遵循天理、道德规范,做到心平气和、中庸稳重。

他认为人应该坚持中正之道,避免偏激和极端,从而实现个人修养和社会和谐。

这两位伟大思想家的中道说和中庸学说都强调了适度、平衡和和谐的重要性,虽然在表达方式和理论基础上有所不同,但都具有重要的启示和价值。

在接下来的比较分析中,我们将进一步探讨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主要观点及其影响和意义。

2. 正文2.1 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主要观点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都是哲学中关于中庸之道的重要代表,它们在很多方面都有相似之处,也存在一些显著的差异。

在主要观点上,亚里士多德中道说强调的是在各种极端之间寻求平衡,主张追求适度与中庸,不偏不倚地处理各种问题。

而孔子中庸学说也主张中庸之道,强调在各种情况下都要保持平衡,不偏不倚地处事。

在道德修养方面,亚里士多德中道说认为人应该按照道德准则去行动,追求德行的完美,实现自我实现与幸福。

而孔子中庸学说也注重道德修养,主张做一个有德行的人,重视仁爱、忠诚、孝道等传统道德价值观。

在政治理念方面,亚里士多德主张建立一个由中产阶级组成的政治体系,实现公平与正义。

而孔子则主张君主应该以仁为本,讲求仁政,尊重人民,实现民主与和谐。

在人生态度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与自我实现。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哲学思想家,他们各自提出了中道说和中庸学说。

这两种学说在许多方面都有共通之处,但在一些方面又有明显的区别。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和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共同之处和不同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的是“中庸”、“适度”和“平衡”,认为幸福的生活在于避免过度和不足之间的极端,找到中间的平衡点。

他指出道德美德是一种人类性格中的中庸和适度,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最高的幸福与完美。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中庸”、“节制”和“和谐”,认为道德行为应当遵循中庸之道,即避免过度与不足之间的偏向,实现内心的和谐与平衡。

这一点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和孔子在对于人生道德修养的理念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理性行为,主张通过理性的思考和选择来达到中庸和适度。

他认为理性是人类最高的本质和目的,只有通过理性的行为和思考才能实现幸福与完美。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也强调理性和智慧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修养自己的德行和修养,来达到“中和”的状态。

孔子提倡的修养是通过学习、悟道和修身,来养成中庸的品格和行为。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理性的重要性,主张通过理性的思考和行为来实现中庸与和谐。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更加注重的是个体与个体之间的平衡和调和,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根据他们所处的社会和环境来决定的。

他以希腊城邦社会为背景,提出了不同社会角色的中庸与适度。

而孔子的中庸学说更加注重的是个体与自然和社会之间的平衡和调和,他认为人类的行为和品德应该是根据自然的规律和社会的伦理来决定的。

他以中国封建社会为背景,主张通过顺应天命和尊重伦理来实现中庸与和谐。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说在对待社会与环境的关系上有一定的差异。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认为追求中庸和和谐是人类幸福的关键。

亚里士多德认为中道不仅是一种道德品质,更是一种人生智慧,只有凭借理性的智慧和行为,才能达到真正的幸福和完美。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与孔子友爱观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重要的思想家,两者的思
想具有异曲同工之妙。

尽管时代相差千年,但两者的友爱观相当相似,可以说是不可分割的一体。

首先,两者都认为友谊是个体成功的关键因素。

亚里士多德在
《伦理学》中提出了“同事之爱”的概念,认为友谊是个体精神活力
的根基,也是个体成就愿景的催化剂,可以为个体带来实际的好处。

孔子也认为友谊是一种美德,他在《论语》中说:“朋友之间相交,
不能贪图富贵,不能把友谊建立在利益基础上,而要建立在美德和真
诚基础上。


其次,两者认为友谊要求个体必须保持道德纯洁,以保持真挚的
友谊。

亚里士多德认为,友谊是个体品行特质的反映,当个体行为正
直时,才拥有真正的友谊。

因此,他强调必须以道德动机在友谊中发展。

孔子也认为友谊是一种美德,只有保持道德纯洁和正义的人,才
能拥有真正的友谊,从而实现自身的价值。

最后,两者都认为友谊需要持续的投资和精心的维护。

亚里士多
德认为,友谊的最大价值在于如何应对挑战。

友谊可以作为一种避难所,帮助个体应对挑战,可以帮助个体负责时照顾友人。

孔子也认为,友谊必须被维护和珍惜,友情可以帮助个体实现人生的目标。

因此,
孔子也强调,“维护友谊,不辜负友谊”。

总之,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强调了友谊的重要性,也给出了友谊
的正确概念:友谊是个体精神活力的根基,需要不断的投资和精心的
维护,以实现个体的价值。

在这种友爱观的指导下,人们可以建立健
康而真诚的友谊,从而改善个体的品质和生活质量。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

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1. 引言1.1 背景介绍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是古代著名的哲学家,分别代表了西方哲学和东方哲学的传统。

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誉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其代表作品《尼各马可伦理学》等闻名世界。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其思想体系被称为儒家学说,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强调适度和平衡,主张在两个极端之间寻找中庸之道。

孔子的中庸学说也注重平衡和调和,主张“中庸”、“和而不同”的理念。

两位哲学家都力求在人生的各个方面取得平衡,避免过分偏向某一方面,以实现心灵的和谐与完善。

本文将对亚里士多德的中道说与孔子的中庸学说进行比较分析,探讨其哲学观点、伦理观点和政治观点的异同,从而揭示两位哲学家在人生观、道德观和社会观上的共通之处和差异之处,进一步反思东西方哲学的文化传统,为当代人们提供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这两位思想家在各自时代都是哲学领域的重要代表人物,对后世影响深远。

通过比较他们的中道思想,可以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他们的哲学观点和伦理观念。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通过比较可以探讨不同文化下的智慧和思考方式。

这有助于我们拓宽视野,增进跨文化交流和理解。

通过比较亚里士多德和孔子的中道思想,还可以对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观进行思考,激发我们对于道德、伦理和政治的思考,有助于指导我们的行为和决策。

研究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的比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比较亚里士多德中道说与孔子中庸学说,探讨两者在哲学、伦理和政治观点上的异同。

通过深入分析两位伟大思想家的理论,我们可以加深对中道与中庸学说的理解,进一步探讨其在当代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通过比较研究,我们也可以借鉴两位思想家的智慧,为我们今日的生活和社会提供启示和借鉴。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

孔子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之异同比较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与中国思想家孔子的“中庸德性”都是伦理道德领域的重要概念。

它们都强调了不同的伦理要素,但它们的异同之处也是显而易见的。

以下是对两种概念的比较。

相似之处:1. 强调中庸与平衡。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人类可以通过追求中庸来获得幸福和成功。

中庸意味着在行为中遵循适当的平衡,避免过度和不足。

2. 强调人类本质。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相信人类拥有道德判断力和伦理知识,并且这些能力是基于我们生来即具备的本质而形成的。

3. 强调个人选择。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不认为道德规则可以完全覆盖所有情况,而是认为人们应该在不同情况下进行考虑和选择。

不同之处:1. 大截然不同的起源。

孔子的中庸概念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部分,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与希腊哲学传统有关。

2. 侧重的伦理要素不同。

孔子中庸德性更强调慈善、仁爱、忠诚和必要的道德要求。

亚里士多德中道德性则强调人类的理性和理性的发挥,进行评价和选择,同时强调适度、节制和美德。

3.目标不同。

孔子的中庸特别强调的是历时性的稳定,强调在人的修身方面达到完美而不是追求人类进步和所称之为“幸福”的理念。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认为幸福是最高目标,而我们应该协调我们的行为和目的,以实现这一目标。

4. 自我价值看待程度不同。

孔子的中庸认为,个体人的行为,都属于一个整体的个体价值,而非单个个体的行为价值,他追求的是整体价值的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则强调个人的价值,代表了古代西方传统价值观。

总之,孔子的中庸德性与亚里士多德的中道德性虽然在道德阐述的起源、伦理要素、目标和自我价值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他们的核心理念在追求个人和社会平衡、中和和幸福上具有显著的相似之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之比较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从人性角度出发,主张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其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中庸之道”政治学说的核心问题是国家治理问题。

孔子主张,“人治”,亚里士多德坚持“法治”。

孔子的追求“中庸之道”是政治哲学的道德化,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则是道德哲学的政治化。

孔子的“中庸”“三观的个合一”“天人合一”人我合一”欲理合一”都具有现代价值。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思想,包括对于我们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参考价值。

一、从人性角度出发,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一分析孔子)“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思路。

孔子认为,个人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是将内心深处的“仁爱”外化为“推己及人”“忠恕”的之道,“仁爱”而将导向成“仁政”则是君王的立国之本。

孔子的思想集中表现于《论语》之中,《论语》在一书中,“仁”字出现了109次,“仁”说明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孔子所谓的“仁”包括忠、悌、勇、宽、,恕、智、恭、信、惠等等,敏、几乎包括了做人的全部规范和一切优秀的道德品质。

孔子认为“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中庸》。

孔子对“仁”的权威解释就是“爱人”仁者,,“爱人”,就是在处理人际关系时要求亲爱一切人,做到与一切人友善。

“仁爱”既是孔子伦理思想内核,也是孔子伦理道德规范体系的基本原则。

其具体做法就是“推己及人”从肯定方面来看是:“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一个,“忠”(论语雍也》;字从否·定方面来看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即一个,“恕”(论字)所以行忠恕就是行仁,语颜渊》。

忠恕之道同时就是仁道。

“仁爱”扩展到“爱物”即爱自然,爱宇此基础上,孔子还将宙,实现人与自然、宇宙的和谐相处。

由“爱人”“仁政”再到“爱物”这是孔子仁爱思想的全部内涵,,这一内涵蕴含了到丰富的和谐因子,同时也体现了孔子对和谐社会的孜孜追求精神。

“仁爱”的品德是人本身所具有的,爱自己的亲人是最基本的。

但孔子认为“仁”的精神不能仅仅停留在爱自己的亲“爱”爱自己的父亲,;扩人,对自己亲人爱到极点,也只能叫大到爱别人,这才叫作“仁”。

所以“亲亲”必须扩大到“仁民”要对老百姓行,“仁政”。

孔子构想的理想社会,是要建立一个大同世界,“天实现下大同”所谓。

“天下大同”在儒家经典,《礼记礼运》·篇中,是这样记载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寡、独、矜、孤、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为大同。

”(二分析亚里士多德)“从个人发展到群体”的逻辑思路。

“善”“善政”和都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中非常重要的范畴,集中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理想与政治学说。

亚里士多德认为,每个人天生是善良的,而同时“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从本性上讲,,人应该趋向于过一种城邦(国家)的生活。

在他看来,城邦的起源是自然的或说是人性的结果。

城邦的目的是“促进善德”即促进,“优良的生活”。

城邦是人性的“高级组合”是至善的团体,,城邦所追求的善业是最高最广的善业。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论语里仁》。

因此,(《)孔子的“仁爱”反映的是“己”“他人”与的关系,其基本要求就是以人际交往为中介,把自我的反省转化为对他人的认同,以创造人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的关系,这是立与人之间的相互理解、人之本。

孔子在《论语》中还将“仁爱”“仁政”认为只有以导向,“仁爱”之心行“仁义”之政,国家才能长治久安,百姓才能安居乐业,这是立国之本,也是孔子一生所追求的政治理想。

在对个人来说,城邦的善是最高而最广的。

亚里士多德的善政,首先是一个道德意义上的概念。

在这个意义上,善政与“‘正义’正义以公共利益为,正义相联系。

政治学上的善就是依归究,开出了一系列旨在解决现实政治问题的“药方”以化解,当时希腊城邦政治的危机。

从《政治学》一书的结构看,明显卷三、卷七、卷八为第一部分,重在探讨包括两个部分:卷二、理想的国家,卷四、卷五、卷六为第二部分,主要是对现实国家的研究(卷一为序论。

)从这个角度看,相对于柏拉图的《理和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亚里士多德则更显得是一,想国》个现实主义者。

正义是城邦的原则,由正义衍生的礼法,是维持社会秩序的基础。

人类如果不讲礼法、违背正义,就会堕落为“最恶劣的动物,也就不可能有优良的生活。

国家的存在是为了过美好的生活———它的目标或目的是公民们的福利。

由此很容易推断,政府应该为美好的生活立法,所有公民的福祉。

都应该得到国家行为的保证”在亚里士多德看来,世上一切学问和技术,其终极目的“各有一善;政治学术本来是一切学术中最重要的学术,其终极目的正是为大家所最重视的善德,也就是人间的至善”。

整治团体的存在并不由于社会生活,而是为了美善的行为。

“而法律的实际意义却应该是促成全邦人民都能进入正义和善德的永久制度”。

二、政治学说的核心理念在于努力追求“中庸之道”(一孔子的)“中庸”观的目的是“三个合一”。

一词,最早见于《论语》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中庸”·乎!”论语雍也》。

大致意思是指把两个极端统一起来,遵循适度平衡的原则。

“中庸”可以说是孔子所持有的一种执着而不偏执的思维方式,是一种折中调和积极而不激进、的思想,这种调和与均衡,无论在人类社会还是自然界,都可以说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平衡状态,由此而形成了著名的“中庸之道”。

如果对孔子“中庸之道”的平衡智慧做一点展开,那么,我们或许可以把它做如下三方面的开掘:)(1“天人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

即在人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理想状态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敬天”畏天”在“、的基础上追求天、人两极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

)(2“人我合一”的中庸平衡智慧。

即在自己与他人关系问题上的理想状态是达到“人我合一”的和谐境界,集中体现于其“仁道”仁政”“、思想。

)(3“欲理合一”的中庸平衡智即在人自身各种欲望与理智调控关系问题上要达成内心慧。

和谐状态。

孔子在承认欲望之合理性的同时几乎毫不例外地主张对欲望必须进行理性的引导,即所谓“克己复礼为仁”。

(二亚里士多德)“中庸”观的目的是“两个结论”。

亚里士多德的“中庸之道”指的是自制温和,,调和适中,中道平衡,不走极端,以中间境界为最佳状态。

因为这种境界且也是大多数人所能最能够顺从理性,是适宜于大多数人、做到的最好的生活方式。

用他自己的话语表达,中庸之道”“可以包括如下内容:慷慨是挥霍与吝啬之间的中庸,“庄重是自傲与顺从之间的中庸,谦谨是无耻与羞屈之间的中庸,文雅是滑稽与呆板之间的中庸,高尚是卑屈与顽强之间的中庸,娇柔是坚韧与病态之间的中庸。

如果说要过上善德”善行的生活,就必须完成从伦理学到政治学的学科建构和知识创建的话,那么,从中庸政治思想到政体观上的中庸政体思想,就是当然之举。

而且,顺着亚里士多德的话语逻辑,可以得出两点结论,第一个结论是,就城邦的组建或者政体的创设而言,应该以中产阶级作为基础。

一个城邦作为一个社会“(团体而存在,)总应该尽可能由相等而同样的人们所组成(由是既属同邦,更加互相友好)这里中产阶级就比任何其他阶级;(部分)较适合于这种组成了。

据我们看来,就一个城邦各种成分的自然配合说,唯有以中产阶级为基础才能组成最好的政体”正义为希腊四善德(希腊四德:克制、勇敢、正义和智慧)之一,就政治而论,义德尤重于其他三德。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体系本来就是一个道德体系,凡所论证,于是否“合法”之外,必须先推求其是否“合乎正义”。

(三孔子与亚氏)“个人—群体”逻辑思路的异同比较。

从前面的文字内容可以看出,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个人与群体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都认为群体来源于个体。

同时,他们的目标都是要建立至善至美的群体,其逻辑思路基本相同。

但是,仔细分辨,也不难发现如下区别:)(1具体表述不同。

在表达“个人的良好德性”孔子用的是时,“仁爱”亚,“至善”在表达;“理想的群体”概念时,孔子里士多德用的是用的是“大同社会”重心落在,“民”亚里士多德用的是;“城邦”即后来的,“国家”重心落在,“君”)。

孔子的(2“理想社会”带有很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更注重人的诚信度与道德性,为以后的儒家政治法律观奠定了基础;而亚里士多德的“理想城邦”则更加带有现实主义成分,更注重人的理性,为其后的古典自然法学流派的政治法律观奠定了基础。

为了更加证明这个观点,我们不妨再多比较分析一下。

要理解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大概有四个要点:),(1和谐社会应该是一个天下为公的社会。

也就是说,这个社会是为大众的,不是为个人的。

)(2和谐社会应该能把有道德、有才能的人选出来,让他们为社会服务,使得这个社会能够很讲信用,人们都能和睦相处。

)(3各种人都能够有其适当位置为社会贡献力量,比如说孤寡老人或者是有残疾的人也都能够得到很好的供养,让他们能够很好地生活,这样就可以保证社会每个分子都能够对社会作出贡献。

)(4和谐社会是诚信的社会,是没有欺诈的,也没有偷盗的,是一个夜不闭户的孔子笔下的“大同社会”如同柏拉图的,《理美好社会。

可见,想国》主要是道德观的影响仍然居于支配地位”向我们描绘出了一幅理想的乌托邦的画面,更多的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亚里士多德认为,人类社会先有家庭(人的结合)然后,发展为村坊(家庭的结合,)最后到城邦(村坊的结合。

家庭)和村坊应该被看作城邦演化发展中的过程。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说,一方面受到其老师柏拉图的深刻影响,寻求建设理想的国家;另一方面,通过对希腊158个城邦国家的调查研第二个结论是,就建构优良政体的阶级基础而言,必须由中产阶级执掌政权。

亚里士多德认为,对于大多数城邦而“言,最好是把政体保持在中间形式,唯有中间形式的政体可以免除党派之争;凡邦内中产阶级强大的,公民之间就少党派而无内讧”在他看来,。

富有阶层是狂暴、暴戾的,而赤贫阶层则是下贱、狡诈的,只有中产阶层最不会逃避治国工同时,中产阶层也没有必要作,也最不会对它有过分的野心。

害怕其他两个阶层联合起来,因为他们永远是彼此不信任的。

最后,他认为,只有中产阶层才是富人和穷人的“仲裁。

如果中产阶级足够强大,就可以抗衡极富者和极弱者,者”这样就不容易形成绝对的平民政体或者单纯的寡头政体,而掌权的中产阶级行于中道这两种政体都是导致僭政的根源。

或者是近乎中道,也就不易发生这种蜕变。

不仅如此,这种形式的政体还可以避免党争、内讧和纠纷。

因此有理由相信,只有以中产阶层为主体的城邦,才是最优良、最稳定的城邦。

(三亚里士多德)“中庸之道”与孔子“中庸之道”的异同。

亚里士多德和孔子都提出了“中庸之道”的思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