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艺术概论简答题,赏析题,议论题
简答题1,简述艺术家应该具备的修养和能力。
(修养:1.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倾向.2.广博的知识.3.深邃的思想.4.丰富的情感和独立的人格.能力:1.敏锐的感知能力.2.丰富的想象能力.3.精湛的艺术技能。
)2,简述艺术作品的三个层次。
(1.艺术语言:是艺术主体在特定艺术种类的创造活动中,运用独特的物质材料和媒介,按照什么法则,进行艺术表现的手段哈方式.2.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什么主体与什么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夜包括情境画面或意境.3.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3,简述艺术活动构成的几个环节。
(由四个环节构成:客体世界.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作品.艺术传播与接受.)4,简述艺术批评的主要作用。
(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给以帮助.通过批评的开展,对艺术接受者的鉴赏活动给予影响和指导.)5,什么是艺术形象(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反映社会生活的特殊方式,是通过什么主体与什么客体的相互交融,并由主体创造出来的艺术成果。
艺术形象包括人物,夜包括情境画面或意境。
6,什么是艺术意蕴(艺术意蕴;是指在艺术作品中蕴含的深层次的人生哲理、诗情画意或精神内涵,它是艺术主体对于艺术典型或意境深刻领悟和创造的结果。
它具有多义性和模糊性。
7,什么是意境(是中国传统古典美学里的一个范畴,是一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境界,是主客观因素的统一,是主体情感与客观物象的统一,能够体现人生的至高境界,是一种审美理想境界)8,什么是艺术风格(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作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的整体性艺术特色,风格是艺术家创造个性成熟的标志,也是作品达到较高艺术水准的标志。
)9,什么是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情趣和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派别和团体)10,什么是艺术传播(就是艺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是艺术信息在社会系统中的运行。
艺术概论的简答题汇总
简答题1。
什么是艺术风格?简述其特性。
艺术风格就是艺术家的创造个性与艺术作品的语言、情境交互作用所呈现出的相对稳定和整体艺术特色。
风格具有以下特性:(1)独创性;(2)稳定性;(3)多样性.2。
简述艺术鉴赏的性质和特点.艺术鉴赏是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受众为主体的欣赏活动,是接受者在审美经验基础上对艺术作品的价值、属性的主动选择、吸纳和扬弃。
它是一种积极能动和审美创造活动3。
简述艺术批评的作用和功用.(1)通过对作品的分析和阐释,评判其审美价值;(2)通过将批评的信息反馈给艺术家,对其创作产生影响;(3)通过批评的展开,对艺术鉴赏活动予以影响和指导;(4)通过艺术批评,协调艺术与意识形态其他领域的关系,促进社会文化的发展。
4。
简述三种以上关于艺术起源的重要学说.(1)摹仿说。
这是一种最古老的艺术起源理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柏拉图、苏格拉底均持此说。
(2)游戏说.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具有的游戏本能,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可以运用于没功利性的活动中,体现为自由的游戏。
(3)表现说。
克罗齐、柯林伍德等人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情现和交流的需要。
(4)劳动说。
俄国马克思主义者普列汉诺夫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人类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中。
5. 简述摄影艺术的基本特征。
(1)高度的纪实性;(2)主题的创造性;(3)光与影的结合。
6. 简述三种主要的艺术作品分类方法及内容(可以选择其中三种回答)(1)根据作品存在方式可分为:时间艺术、空间艺术、时空艺术。
(2)根据对作品感知方式可分为:听觉艺术、视觉艺术、视听艺术。
(3)根据作品对客观世界反映方式可分为:再现艺术、表现艺术、再现表现艺术。
(4)根据艺术作品物化形态可分为:静态艺术、动态艺术.(5)从本质上讲,根据艺术形态的物质存在方式与审美意识物态化的内容特征,可以分为五种:造型艺术、实用艺术、表情艺术、文学艺术、综合艺术。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名词解释: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
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
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
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
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
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
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
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
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
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
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
“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影视领域论文写作范文: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
影视领域论文写作范文: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的关系陈培湛【作者简介】陈培湛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文系教授【内容提要】作者认为,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有矛盾性一面,因为电影艺术具有意识形态性,各民族审美心理定势具有排他性。
因此,中国电影首先要立足本国,适应本民族观众的审美需求。
然而,民族性与国际性又具有一致性。
中国电影在内容上要寻求中外观众审美需求的共同点,弘扬民族精神;要注意民族审美心理定势的交融性。
提倡民族性,并不排斥国际性。
我们要借鉴外国电影创作经验,借鉴的目的是为了发展本民族电影艺术。
【关键词】电影艺术/民族性/国际性/矛盾性/一致性/民族审美心理定势一、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存在矛盾性电影艺术的民族性与国际性,确实存在矛盾性的一面,其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电影艺术具有社会意识形态性质,它受到经济、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恩格斯在《致符•博尔吉乌斯》(1894年1月25日)中指出:“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是以经济发展为基础的。
但是,它们又都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
”(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506页。
)这是恩格斯对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精辟概括。
电影艺术是艺术的一个门类,是上层建筑的组成部分,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
它受到经济基础的决定和制约,又受到政治、文化等因素的影响。
经济对电影艺术具有重大影响。
经济基础的性质、变化和发展对电影艺术的性质、内容和形式的发展,都有制约作用。
与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会使资本主义国家的观众不容易理解;与资本主义私有制相适应的作品,也会使我国观众产生审美隔阂。
如宣扬我国知识分子默默奉献精神的《人到中年》和讴歌党的好干部一心为人民服务的《孔繁森》,其价值观就难于得到西方观众的认同。
而宣扬资产阶级利己主义、个人主义的作品,也会受到我国观众的批判。
此外,由于电影艺术具有商业性,资本主义国家电影制造商一方面利用本国电影打入我国电影市场,一方面又限制我国电影打入其国内市场。
艺术概论中的艺术继承与创新
艺术概论中的艺术继承与创新艺术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艺术创作的关键所在。
艺术继承是指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创作,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技法,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
艺术创新则是指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推动艺术发展。
艺术继承是艺术创作的必要条件之一。
历史上,许多艺术家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
例如,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们就是在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他们从古代遗留下来的文艺作品中汲取灵感,吸收其思想和技法,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艺复兴艺术。
同样地,在中国古代,许多艺术家也是在前人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的,他们吸取前人的经验和技法,融入自己的艺术见解,创造出了众多优秀的艺术作品。
艺术继承不仅可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承人类文明的精髓,还可以为后人提供创作的基础和素材,推动艺术的发展。
然而,单纯的艺术继承是远远不够的。
艺术创新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力量。
艺术创新是指在传统基础上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和创作思路,创造出新的艺术作品。
艺术创新可以让艺术走出传统的束缚,开创新的艺术领域,创造出更为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
例如,现代音乐中的摇滚乐就是在传统音乐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的产物,它打破了传统音乐的束缚,开创了新的音乐风格,成为当代年轻人喜闻乐见的音乐。
艺术继承与创新是相辅相成的。
艺术继承是艺术创新的基础,艺术创新则是艺术继承的必然结果。
艺术家们在创作中不仅要善于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技法,还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探索新的表现方式和艺术思路,以创造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
只有艺术家们不断地进行艺术创新,才能够推动艺术的发展,让艺术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艺术继承与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艺术家们要善于继承前人的经验和技法,也要积极投身于艺术创新,不断探索新的艺术领域,以创造出更为优秀的艺术作品,推动艺术的发展。
浅谈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浅谈艺术发展的继承与革新的关系论艺术的继承与革新郭爱琴摘要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不断继承和创新的过程。
继承是创新的基础。
创新是继示的升华,古今中外许多大艺术家的艺术实践都证明了这一点。
我们应该摒弃“要反传统”、“艺术发展断裂论”等错误观点,立足本上,融汇中西,继往开来,使艺术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艺术,继承,创新,传统艺术是在人类社会实践活动中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这个发展的过程也就是不断继承与创新的过程。
然而,目前关于美术革新问题的讨论中,却有人主张“要反传统”,片面地追求新潮时髦,宣扬脱离传统、脱离时代的“自我表现”等等。
甚至提出“艺术发展断裂论”。
结果使得有些年轻人连写实的基本功训练也要抛弃。
因此,有必要在理论上把继承与创新的辩证关系阐述清楚,以利于艺术的健康发展。
继承与创新看起来是一对矛盾,从语言学的观点看,这一矛盾就是语言的稳定性和变易性之间的矛盾。
作为设计者在形式设计上的得失成败取决于所掌握“词汇”的丰富程度和运用“语法”的熟练程度。
设计者要想使自己的作品能够被他人真正理解,就必须选择恰当的“词”并遵守一定的“语法”。
但这并不意味着设计者只能墨守成规,毫无个人的建树。
设计者巧妙地运用个别新的符号,或者有意识地改变符号间的一些常规组合关系,创造出新颖动人的作品,这也就是设计上的创新。
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变化,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失去了许多永远无法复得的东西——历史文脉。
历史形成的街道、胡同、牌坊、宗教圣地等等城市形态作为完整表达建筑和城市意象的符号系统,被成片、成街、成坊地被拆除,威胁到城市形态的相容性和延续性。
尊重历史传统并不等于食古不化、拘泥于传统。
相反,有意识地保留这些传统,将使得这个城市更富有地方风味。
其实,“立新”不必“破旧”,关键在于如何以传统而又时尚的手法,创造出新旧共生的新的城市形态(符号)。
“新天地”项目是位于上海市兴业路黄陂路、中共一大会址的周边地区,“会址”对面的南地块,设计为不高的现代建筑,其间点缀一些保留的传统建筑,与“会址”相协调。
浅谈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
一、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基本含义(一)艺术的民族性的内容及含义世界上有许多的民族,而不同民族艺术的多元存在时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艺术的民族性最重要.最基本的内涵在于是否表达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客观事物。
(二) 艺术的世界性的内容及含义然而艺术的世界性主张摆脱桎梏、解放思想、抛弃民族文化传统,是一种超阶级的势力扩充,就艺术而言,是一种能为多民族所接受、容纳的形式、内容。
世界艺术是为整个世界所共赏的民族艺术正如黑格尔所说“真正不朽的艺术作品当然是一切时代和一切民族所共赏的"并且世界艺术是表现“人的一般本性”的民族艺术。
正如毛泽东所说:“有没有人性这东西?当然是有的。
但是,只有具体的人性,没有抽象的人性。
”二、艺术的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关系关于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常有以下两种观点:(一)两者之间的统一关系其一认为艺术的世界性超越民族性:由于时代的前进,文化艺术同经济一样会在相互借鉴的基础上趋于统一,形成具有同一特点的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性艺术潮流,这种具有世界意义的国际化艺术将成为今后世界艺术发展的主流。
(二) 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其二认为艺术的世界性同样具有民族性.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随着艺术的发展,以及人们对艺术民族性认识的深入,只有在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发展民族艺术,才能使艺术作品具有真正的民族性。
我认为: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是既有差别又有联系的辩证统一关系。
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联系就在于:凡是世界的,都是民族的。
离开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事实证明,为世界各国所共赏的中国艺术作品,决不是亦步亦趋模仿洋人的作品,而是带有鲜明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而艺术的世界性与民族性的差别就在于:并非一切民族的都是世界的。
民族艺术成为世界艺术是有条件的:深刻的表现“人的一般性”和的人类的共同美、真实反映社会发展趋势和时代精神的民族艺术才有可能成为世界各民族所共赏的艺术。
论艺术的继承性和艺术的创新性
论艺术的继承性和艺术的创新性摘要:艺术活动走到到今天,经过了很多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同样,艺术作为一种存在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的历经风霜的元素,也在这个客观规律的框架下不断发展。
关键词:艺术;继承性;创新性当一个民族的艺术没有创新力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民族的代表他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体系在消失殆尽,所谓艺术的继承,当然要挑好的方面去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继承的同时,如果不进行创新,必定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中国的艺术活动者,要从自身做起,在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的艺术文化的同时,还要保持一个冷静和相对独立的思考,将本民族的优秀的艺术精髓传承和发扬创新。
这才是作为一个中国艺术活动者应该做的。
在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他本身含有一种可继承的特点。
我们以实际的例子来加以阐述,例如我们现在用的工具中,有很多就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如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发明家,其发明的石碾,钻子,凿子,墨斗,锯,等工具,一直被今天的工匠所延用。
其实,鲁班本身就是一位具有高超手艺的艺术大师,他在那个时代所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堪称是工艺美术史上的艺术品,同样,他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就是怎么样去寻求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而作为现代的工匠仍然还用着这些在木匠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时候,这就是一种传承,既是一种在技术的传承,同样也是在艺术上的传承。
我们现在木工,建筑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所用到的很多现代化的机械装置,如电钻,电刨,电锯,尺规,等等,都是在鲁班师傅的发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是一种创新,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共同的创新。
在绘画方面,写实油画的经久不衰更说明了艺术是具有继承性的,在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些画家所用的绘画技法一直都是坦培拉画法,这种绘画方法在技术上提供了先行性,直至今日有很多著名的油画大师进行创作时依然在运用这种画法。
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1. 引言1.1 概述艺术是人类创造力的一种表现形式,是文化传承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艺术领域中,继承与创新一直是一个重要的话题。
继承意味着传统文化的延续和对历史遗产的尊重,而创新则代表了对新思想和技术的追求。
继承与创新可以被视为艺术发展过程中两个相互依存且不可或缺的方面。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探讨继承与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的关系,并通过对不同艺术领域中继承与创新的实践进行分析,来阐述它们对艺术发展的影响和重要性。
文章将首先定义和解释继承与创新这两个概念,并说明它们在艺术领域中的含义。
然后,通过具体案例研究,在绘画、音乐和文学领域中探讨继承与创新如何相辅相成地推动艺术发展。
最后,我们将总结继承与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的关系,并对未来艺术发展进行展望。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继承与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的相互作用关系。
通过分析和阐释这种关系,我们希望能够增进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创新意义的理解,同时认识到它们对艺术形式更新、社会进步以及观众体验的重要性。
最终,我们希望为未来艺术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展望,促进更加丰富多样、具有时代特色的艺术创作。
2. 继承与创新的定义和含义:2.1 艺术继承的概念和特点:艺术继承是指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进行学习、传承和发展的过程。
它涉及到对历史艺术遗产、经典作品、艺术技巧和审美观念的继承。
通过吸收前人经验,重新演绎并传达给当代观众,在保持传统基础上加入新的元素,使其更具时代感。
艺术继承通常体现出以下几个特点:首先,它强调对传统文化和艺术形式的尊重与保护,致力于确立自身在历史上的地位。
其次,它注重对前辈大师的学习与借鉴,以提高自身创作能力,并将其融入到创作中。
此外,艺术继承还体现了一种家族、民族或文化群体之间代际之间的连贯性,通过对之前艺术成果的延续与发展来表达一种身份认同感。
2.2 艺术创新的定义和意义:艺术创新指的是在现有传统基础上,采用新的表现手法、创作理念和形式语言等进行实践与探索,达到破除常规和传统束缚的目的。
论述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作为人类精神的创造物,其发展过程必然涉及到对过去传统的继承以及对新事物的创新。
首先,继承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
艺术传统是经过历史沉淀下来的文化遗产,它包含了人类智慧的结晶和丰富的经验。
继承不仅是对前人艺术成果的接受和传承,更是一种尊重和借鉴。
通过对传统的深入研究,艺术家可以理解艺术的本质规律,掌握艺术创作的技巧和方法,从而在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
如果没有继承,艺术就会失去根基,成为无源之水。
然而,仅仅依赖继承是远远不够的。
艺术作为人类精神的表达方式,必须不断地创新,才能满足时代和社会的需求。
创新是对传统的挑战和超越,它意味着不断地探索新的领域,创造出前所未有的艺术形式和内容。
创新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它能够推动艺术的进步,使艺术保持活力和发展。
在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和创新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是相辅相成的。
继承和创新是艺术发展的两个重要方面,它们相互促进,缺一不可。
继承提供了艺术发展的基础和方向,而创新则提供了动力和活力。
只有正确地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实现艺术的可持续发展。
题。
继承是艺术发展的重要基础,创新则是艺术的生命力所在。
正确地处理继承和创新的关系,才能推动艺术的进步和发展。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复习资料
艺术概论——考研试题、复习资料一、填空1.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2.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偏爱。
3.艺术的起源5大学说:模仿说→表现说→游戏说→巫术说劳动说。
4.艺术的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5.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6.中国画独特的美是形神想结合。
7.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雕塑美术。
8.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9.艺术的创作手法主要有:象征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表现主义。
10.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的绘画理论专著。
11.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识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12.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13.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和浪漫主义创作方法。
14.《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15.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6.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事件等。
二、名词解释1.艺术语言答:又称艺术语汇。
指的是各种艺术体裁用以塑造艺术形象、传达审美情感时所使用的材料和工具。
艺术语言是艺术作品形式的基本构成要素。
艺术作品的特定内容必须借助于一定的艺术语言才能表现出来,成为可供人们欣赏的对象。
2.艺术直觉答:“艺术直觉”特指创作主体未经理性分析与逻辑推演而迅速直接地把握客体对象的本质及其感性特征的能力。
3.艺术流派答:指在中外艺术的一定历史时期里,由一批思想倾向,美术主张,创作方法和表现风格很多相似或相近的艺术家们所形成的艺术派别,统称艺术流派。
4.形象思维答:形象思维是运用基形意识、完形意象、群形意象、异形意象四种思维形式进行思维的。
5.造型艺术答:造型艺术是艺术形态之一。
指以一定物质材料(如绘画用颜、墨、绢、布、纸、木板等,雕塑、工艺用木、石、泥、玻璃、金属等,建筑用多种建筑材料等)和手段创造的可视静态空间形象的艺术。
浅谈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
浅谈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艺术发展的历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这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是一个共同的特点,既有继承也有创新。
继承有助于维系艺术发展的历史传统,相反,创新则是分不开新旧艺术进步的必要条件,也是推动艺术发展的重要因素。
继承即“保护传统”,是指在艺术发展中将艺术传统继续保持下去,不受时代变化的影响。
古代艺术家们经常继承前人遗留下来的艺术作品,以更加精细和具体的形式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使历史的艺术特色保持下去。
但是,以继承为主的艺术创作,往往不能充分体现出作者的个性,只能说其历史传统的内涵得到保存,但无法实现历史的发展。
创新是指艺术发展中的一种超越性的创新,它既接受历史中经典的影响,又具有探索性和发掘性,以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水平创作出新的艺术作品,从而激励艺术家们充分表现其个性,更好地体现革新的思路和新的理念。
但是,在实践中,艺术家们只有充分结合继承与创新,才能够更好地推进艺术的发展。
既要继承历史上优秀的艺术形式,又要进行创新性的努力,这就是艺术发展过程中对继承与创新的要求。
艺术家们要把重要传统作品进行积累,通过对其进行反复研究,弄清其设计理念、色彩意境、构图结构、深层含义等,运用这些传统艺术素养在有限的空间内,融入自己的时代性、个性性的艺术元素,这样才能使艺术发展不断有所突破,不断有所进步。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艺术发展的过程是一个继承与创新的过程,在艺术发展的历史上,继承与创新是互相交融,变化衍化的过程,只有通过这样的激励机制,以这样的态度把握这一点,我们才能保持艺术发展的活力,让艺术更好、更具个性地发展,最终实现艺术文明的崛起。
简述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在艺术领域,继承与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艺术作为人类文明的重要载体,既承载着历史的痕迹和传统的文化,又需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变化。
在本文中,将从不同层面探讨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一、传统与现代的对话艺术的继承与创新首先体现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话和融合。
传统艺术作为历史的积淀,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传统艺术也需要与现代生活进行对接,通过创新的方式,使之焕发出新的活力。
我国的京剧,作为我国传统戏曲艺术的代表,近年来不断进行改革和创新,推出了许多新剧目和新形式,使传统京剧焕发出了新的魅力,吸引了更多年轻观众的关注。
二、技术与创意的结合在当今数字化和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艺术创作也不断受到技术的影响和推动。
艺术家们在传统的创作基础上,结合当代的科技手段,创造出了许多新颖独特的作品。
数字艺术、虚拟现实艺术等新兴艺术形式的出现,为艺术创作提供了全新的可能性。
通过技术与创意的结合,艺术作品不断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活力和魅力,使观众在欣赏作品的也领略到了科技与艺术的独特魅力。
三、个性与传统的平衡艺术的继承与创新还需要在个性与传统之间找到平衡点。
传统的艺术积淀丰厚,有着自己独特的规律和审美标准。
艺术家在继承传统的也需要注入自己的个性和创意,使作品更具时代感和个性化。
只有找到个性与传统之间的平衡点,艺术作品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创新,才能真正与观众产生共鸣。
总结回顾:在艺术发展中,继承与创新是不可分割的。
传统与现代的对话、技术与创意的结合、个性与传统的平衡,都是艺术继承与创新的重要表现形式。
在当今社会,我们需要更加重视传统艺术的传承与创新,让艺术在不断变迁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和活力。
个人观点:对于艺术发展中的继承与创新,我个人认为,艺术家既要继承和传承好传统艺术,又要不断进行创新和突破,以适应时代的需求。
希望未来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既承载着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时代的鲜明特色。
浅析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
浅析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作者:李栋来源:《考试周刊》2013年第80期摘要:美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既是发展中社会制约性的表现,又直接关系到美术发展自身,它对各民族艺术的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艺术离不开人民的习惯、感情乃至语言,离不开民族的历史发展。
关键词:美术发展民族性世界性形态流变关于艺术的民族性问题,毛泽东曾用通俗的语言表达了很精辟的见解:艺术的基本原理有共同性,但表现形式要多样化,要有民族形式和民族风格。
说中国民族的东西没有规律,这是否定中国的东西,是不对的。
中国的语言、音乐、绘画都有自己的规律。
过去说中国画不好的,无非是没有把自己的东西研究透,以为必须用西洋的画法。
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各民族都要有自己的东西。
西方国家发展了资本主义,在历史上是起了作用的。
但是现在世界的注意力正在逐渐转向东方,东方国家不发展自己的东西还行吗?毛泽东对于艺术民族性的一贯主张,既谈到了传统又展望了未来,既包含精神内涵又是形式和风格自身。
正确认识美术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的辩证关系,在世界各民族联系愈加紧密的今天尤其具有现实的理论意义。
东西方两种传统在各自的道路上,无疑都创造了我们不能不为之永怀谢意的价值,这种不存偏见的对于不同民族艺术传统的充分估价和珍视态度应是发展本民族艺术的一个出发点。
但是对待艺术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态度从不同方面反映出来;那种浅薄的“欧洲中心主义”固然由来已久,而在西方现代文化冲击之下不顾国情和自己的传统盲目照搬现代诸流派艺术,则是在落后状态下民族自尊心理的表现。
这种态度除了反映出对于东方传统的无知外,还包含一种误解,即将经济和物质技术上的进步和艺术发展水平混同为一了。
然而这种错误的认识即使在西方也是被批判的,例如法国学者让·洛德就指出:科学进步和技术进步的概念是从纯物质的角度出发的,对此巴尔扎克和波德莱尔很早就提出了异议,他们认为应当用人的进步这个概念来取代。
他还指出,由于19世纪后半叶开始“欧洲文明正处在登峰造极的地步,成为价值典范,从而在道德观念上为欧洲推行殖民化提供了依据,并导致人们错误地认为”似乎所有文明的发展都只能遵循一条道路。
简述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
04
艺术的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未来发展
全球化背景下的艺术发展趋势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艺术交流与融合,使得不同民族 的艺术得以广泛传播和接受。
数字技术和互联网的普及为艺术创作和展示提供了 更广阔的平台,使得艺术作品能够跨越国界,走向 世界。
全球化背景下,艺术创作的主题和形式呈现多元化 趋势,不同民族的艺术相互借鉴和影响,形成新的 艺术风格和流派。
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融合与创新
02
01
03
民族艺术与世界艺术的融合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有助于推动艺术的多样性和创新。
艺术家们通过借鉴不同民族的艺术元素和文化符号, 创作出具有国际视野和民族特色的艺术作品。
融合与创新有助于民族艺术走向世界舞台,同时保持 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未来艺术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展望
手法也不断更新和演变。
世界艺术的价值与意义
文化传承
世界艺术是人类文化遗产的重要 组成部分,具有传承历史文化的 重要价值,能够促进人们对不同
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审美体验
世界艺术提供了丰富的审美体验, 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提高人 们的审美素养和艺术鉴赏能力。
社会功能
世界艺术具有社会功能,能够反映 社会现实和人民心声,推动社会进 步和发展,同时也能为国际交流与 合作搭建桥梁。
传承性
民族艺术往往通过世代相传的方式得以延续和发展 ,具有深厚的传统底蕴。
民族艺术的形成与发展
社会文化影响
民族艺术的形成和发展受到该民族社会文化的影响,包括宗教信 仰、道德观念、审美标准等。
历史演变
民族艺术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变化,反映了不同时期的社会发展 和文化交流。
民间艺术与精英艺术的互动
浅议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
浅议继承、发展和创新的关系李自良(中共师宗县委党校云南·曲靖655700)摘要我们回顾以往绘画的历史,不难发现这样一个现象:无论是一幅画、一支歌、一出戏、一部电影或者一个舞蹈,除了使我们得到艺术享受之外,还能使我们体察到某个时代作为艺术发展,表现和推陈出新的演化形式,这一演化过程经过了人类的智慧和才能。
本文通过作者在绘画艺术道路上经历的过程。
简述一点关于继承、发展和创新三者之间互为辅助、互为条件的关系。
关键词继承发展创新中图分类号:G12文献标识码:A首先,我们时常谈的守格它本身就是一种继承,继承先人遗留下来的一切优秀的、文明的成果。
因为优秀的艺术品常常被誉为生活的镜子,它能够真实而深刻地反映社会生活,例如史前及先秦美术、秦汉美术、魏晋南北朝隋唐美术、五代宋元的美术、明清的美术、近代美术等。
这些历朝历代的美术,帮助人们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生活起着重大的作用。
美术发展为什么会有这种历史继承性呢?这是由美术自身的规律所决定的。
我们知道,美术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一种认识结果,而人们对现实世界的认识是需要不断积累,不断深化才能完成的。
我国古人的许多神话传说题材,在后代的文学艺术中更是反复出现。
如:嫦娥奔月的故事、大禹治水故事、愚公移山、后羿射日、牛郎织女的故事等。
几乎被各个时代的各个艺术种类都描写过。
这决不是简单的抄袭,而是艺术上的一种微妙的继承现象,是由民族的共同生活等复杂的原因造成的。
以上只是一些简单的例子,目的是说明,美术在内容上是有继承性的。
每一时代的艺术遗产,实际上是作为当时艺术家对现实进行审美认识的结果而留给后代,而后代艺术家们则在这一认识结果的基础上继续进行深化。
但我觉得改革开放以后,我们对西方的了解远胜于我们对自己传统文化的了解,举例子说,我们很多画家,特别是画西画的,对西方从古典一直到近代的新表现主义的画家都记得滚瓜烂熟,但对自己历史上,对唐宋以来的那些画家则非常陌生,学生在入学考试时,可以轻而易举地举出西方从古典到现在的画家,但要他说出近代的或者当代的三个国画家竟然回答不出来。
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所谓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指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不是简单的抛弃否定,也不是全盘的照搬和复古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这是古今一切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新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艺术作品而言革新表现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对艺术家而言,革新表现为对他人和对自我的超越。
艺术革新根据不同的程度有延续风格中的革新,也有风格转变的革新。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地继承。
2、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有价值的革新。
就电影艺术而言,卢米埃尔早期首次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每个事件有因果关系,并且由于电影“照相”的逼真性,使人身临其境。
电影首次展现了它叙事的天分。
但很快观众就对卢米埃尔纪录式的叙事感到了厌倦。
他们希望看到一种更为“复杂”和“高级”的影片。
梅里爱出现了,他“以经过搬演的幻想来代替未经扮演的现实,以经过设计的情节来代替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这种戏剧化手法就是对于前人的继承和创新,并且成为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途径,由好莱坞发展成了电影叙事的一个经典类型——戏剧电影。
此后电影技术的发展更使这种戏剧电影具有了“真实的面目”。
我们所说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种具有现实内容的戏剧电影,它遵循戏剧美学的原则,通过对现实的概括、提炼来集中讲述一个完整而曲折的故事,导演的主观意图或先验观念决定了概括和提炼的手法,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的表现方式和叙事方法都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段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我们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电影。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杭州师范大学艺术概论2012--2020年考研初试真题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艺术与道德的关系
2、简述艺术门类划分的主要标准
3、简述艺术发生的游戏说
4、简述艺术发展的自律性
二、论述题(每小题45分,共90分)
1、试论艺术家的修养
2、根据自己的理解和体验,谈谈什么是艺术反映世界的真实性
杭州师范大学
2016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1、试论美术作品形式的特点和作用。
2、试论美术的认识功能及其独特性。
杭州师范大学
2019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54
考试科目名称:艺术概论
说明: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一、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简述美术的主要特征
2、简述艺术的分类方式
3、简述庄子“逍遥游”思想
1.结合艺术发展中的现象论述革新在艺术发展中的表现与作用
2.论述艺术发展与经济的关系
杭州师范大学
2012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33
考试科目名称:艺术概论
说明:1、命题时请按有关说明填写清楚、完整;
2、命题时试题不得超过周围边框;
3、考生答题时一律写在答题纸上,否则漏批责任自负;
杭州师范大学
2014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代码:837
论艺术的继承性和艺术的创新性
论艺术的继承性和艺术的创新性摘要:艺术活动走到到今天,经过了很多的继承和发展。
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联系在一起的,没有继承就没有创新,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世界上所有的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同样,艺术作为一种存在于世界文化体系当中的历经风霜的元素,也在这个客观规律的框架下不断发展。
关键词:艺术;继承性;创新性当一个民族的艺术没有创新力的时候,那就说明这个民族的代表他的民族精神内涵的文化体系在消失殆尽,所谓艺术的继承,当然要挑好的方面去选择,去其糟粕,取其精华。
在继承的同时,如果不进行创新,必定会随着时代的进步而被淘汰,这就需要我们去不断的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们中国的艺术活动者,要从自身做起,在吸收借鉴外来的优秀的艺术文化的同时,还要保持一个冷静和相对独立的思考,将本民族的优秀的艺术精髓传承和发扬创新。
这才是作为一个中国艺术活动者应该做的。
在艺术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其本身的特性也决定了他本身含有一种可继承的特点。
我们以实际的例子来加以阐述,例如我们现在用的工具中,有很多就是一直传承下来的,如木匠的祖师爷鲁班,他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位大发明家,其发明的石碾,钻子,凿子,墨斗,锯,等工具,一直被今天的工匠所延用。
其实,鲁班本身就是一位具有高超手艺的艺术大师,他在那个时代所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堪称是工艺美术史上的艺术品,同样,他发明的每一件工具,都是符合以人为本的设计思想,也就是怎么样去寻求一种省时,省力的方法,而作为现代的工匠仍然还用着这些在木匠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的时候,这就是一种传承,既是一种在技术的传承,同样也是在艺术上的传承。
我们现在木工,建筑师在进行创作的时候所用到的很多现代化的机械装置,如电钻,电刨,电锯,尺规,等等,都是在鲁班师傅的发明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这就是一种创新,技术和艺术方面的共同的创新。
在绘画方面,写实油画的经久不衰更说明了艺术是具有继承性的,在中世纪直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的一些画家所用的绘画技法一直都是坦培拉画法,这种绘画方法在技术上提供了先行性,直至今日有很多著名的油画大师进行创作时依然在运用这种画法。
论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论艺术继承与创新的关系艺术,那是人类精神世界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无尽的魅力。
艺术的世界就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艺术继承和创新就如同河中的两道水流,相互交融、相互影响。
咱们先来说说艺术继承吧。
这就好比是盖房子打地基一样,要是没有扎实的地基,房子能稳吗?艺术继承就是这个地基。
传统的艺术形式、技法、理念,都是先辈们一点点摸索出来的,那可是精华啊。
拿绘画来说,中国古代的工笔画,那些细腻的笔触、严谨的构图、独特的色彩搭配,经过了多少年的传承。
如果没有这种传承,现在的画家怎么能知道古人是如何在绢帛上展现出那精美绝伦的画面的呢?这就像是一棵大树的根,深深扎在土里,从土里汲取养分,才能让大树茁壮成长。
要是把根都拔了,这树还能活吗?再看艺术创新。
这就像是给艺术这道菜加点新调料,让它有不一样的风味。
时代在发展,人们的思想、审美、生活方式都在变。
艺术要是一成不变,就像天天吃一道菜,再好吃也会腻。
创新能让艺术焕发出新的活力。
你看现代舞,它突破了传统舞蹈的很多束缚,不再局限于特定的舞步和动作规范,舞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情感和创意自由发挥。
这就像一只冲破笼子的小鸟,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姿态。
如果没有创新,艺术就只能在一个小圈子里打转,慢慢地就会失去生命力。
艺术继承和创新可不是孤立存在的。
它们就像一对孪生兄弟,谁也离不开谁。
没有继承的创新,就像是没有根基的空中楼阁,看着好看,风一吹就倒了。
一个画家说他要创造一种全新的绘画风格,可是连基本的色彩理论、构图知识都不懂,那他画出来的东西能被称为艺术吗?恐怕只能是乱涂乱画吧。
反过来,没有创新的继承,就像一潭死水,没有波澜。
如果绘画永远只是按照古人的方式去画,那绘画还能发展吗?肯定不能。
咱们还可以把艺术继承和创新比作是一场接力赛。
先辈们把艺术的接力棒传给我们,这棒里包含着他们的智慧和成果。
我们接过棒后,不能只是原样跑下去,还得加点自己的速度和技巧,然后再把棒传给下一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结合具体的艺术现象谈谈艺术发展过程中继承与创新、民族性与世界性之间的关系。
所谓艺术发展的历史继承性,是指前代艺术对后代艺术的巨大影响,以及后代艺术对前代艺术的积极成果的继承保留。
继承艺术遗产的原则是批判的原则,不是简单的抛弃否定,也不是全盘的照搬和复古主义,而是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这是古今一切艺术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新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规律。
对艺术作品而言革新表现为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创新;对艺术家而言,革新表现为对他人和对自我的超越。
艺术革新根据不同的程度有延续风格中的革新,也有风格转变的革新。
二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正如李可染的一句名言:“用最大的功力打进去,用最大的勇气打出来。
”它表现在两个方面:1、革新是继承的目的,只有以革新为目的的继承才是科学的批判地继承。
2、继承是革新的基础。
只有在继承的基础上的革新才是成功的、有价值的革新。
就电影艺术而言,卢米埃尔早期首次用电影讲述了一个故事,每个事件有因果关系,并且由于电影“照相”的逼真性,使人身临其境。
电影首次展现了它叙事的天分。
但很快观众就对卢米埃尔纪录式的叙事感到了厌倦。
他们希望看到一种更为“复杂”和“高级”的影片。
梅里爱出现了,他“以经过搬演的幻想来代替未经扮演的现实,以经过设计的情节来代替日常生活中的琐事”,这种戏剧化手法就是对于前人的继承和创新,并且成为电影叙事的一个重要途径,由好莱坞发展成了电影叙事的一个经典类型——戏剧电影。
此后电影技术的发展更使这种戏剧电影具有了“真实的面目”。
我们所说的传统的现实主义电影就是这种具有现实内容的戏剧电影,它遵循戏剧美学的原则,通过对现实的概括、提炼来集中讲述一个完整而曲折的故事,导演的主观意图或先验观念决定了概括和提炼的手法,它追求的是艺术的真实。
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影的表现方式和叙事方法都在继承与创新中不段发展,最终发展成为我们现在大家所见到的各种不同风格类型的电影。
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艺术都是在继承与革新的辩证统一中向前发展的,这是艺术自身运动的一个普遍规律。
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关系:一切世界的艺术都是民族的,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并非一切民族的艺术都是世界的,只有优秀的、反映共同人性的民族艺术才为世界所共赏。
艺术的民族性就是表现民族的本质特点所形成的艺术上的特殊性,是由笨民族的地理环境、社会状况、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多种因素决定的,体现出本民族的审美思想和审美需要,归根结底源于本民族的社会基础与经济生活。
艺术的民族性不在于在艺术作品中是否具有民族特征,不是简单描写民族服饰、美食和风俗,而是在于是否表现了民族精神、是否用民族精神去观察事物。
民族精神是艺术民族性的核心和灵魂。
中国1949年以前的现实主义影片体现出了本民族的特点:首先,中国影片十分注重“故事”,它是整部电影的中心,这个故事往往是在对生活进行提炼和加工之后创造出的故事,它并非不真实,也由于中国电影本身的戏剧化倾向,他们在表演时不由得显出了舞台化倾向,有“过”的嫌疑,并且中国影片在构图时多以人物为中心,加以类似舞台的框子,忽视景深镜头,其次左翼电影及以后就明显有了阶级论和社会主义倾向。
中国电影是在对戏剧电影传统的继承中将这一样式发展得日渐成熟和民族化的。
由于世界的开放,各民族艺术必然在思想内容、艺术形式等方面互相交流影响。
当今艺术创作和审美趣味逐渐呈现出国际化、同一化的趋势。
保持本土性、回归本土文化已经成为许多艺术家的共识,也只有保持各地本土文化艺术的特色,才符合艺术多样化发展,才能满足人们对艺术的丰富需求
然而,在信息交流快捷频繁的今天,封闭发展已不可能,生活方式趋同、价值观趋同、审美趣味趋同,故艺术创作收到国际化的影响也是难以避免的。
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在任
何时代,本土文化都是在国际交流中发展的,民族性与本土文化在世界交流中不断生成新的内容,带有本时代的新特点,本土文化和艺术并不凝固在历史中,而总是在当下正在发生的时代洪流中演变延续,艺术的创新与继承也在时代中不可避免的发生,这几者相结合形成人类文明和艺术生生不息的脉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