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 教学大纲
(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交通运输学》(Principles of traffic and transportation)(交通运输专业50学时)一、简要说明《交通运输学》课程是交通运输专业的专业核心课之一,总学时为50学时,理论授课4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二、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掌握交通运输学的基本理论、交通运输系统的要素组成及其相互关系,熟悉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特点与方法,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三、教学基本要求和方法l.了解交通运输发展的历史和展望;2.了解国内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现状与发展趋势;3.熟悉汽车运材与道路和机械间的相互关系;4.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现代管理理论与方法;5.掌握公路网规划的方法;6.了解信息技术在公路交通运输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7.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具备从事交通运输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的基本能力。
本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注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四、教材及主要参考书教材:《公路交通运输工程系统》邱荣祖著,厦门大学出版社,2001年。
参考书1:《汽车运输学》陈塘民主编,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年。
参考书2:《汽车运输工程》李维斌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87年。
参考书3:《汽车运用工程》高延龄编著,人民交通出版社,1999.五、学分和学时分配总学时为50学时,实验课10学时,3学分。
六、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一)理论教学内容(40学时)第一章概论(6)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历史与趋势。
2.要点第一节交通运输系统1.系统与系统工程2.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地位、作用与基本特征第二节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第三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与展望1.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过程2.我国公路交通运输系统的发展历史与现状3.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趋势第二章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8)1.目的要求:了解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意义,掌握公路交通运输系统预测常用的方法及其应用2.要点(完整版)交通运输学教学大纲第一节概述1.交通运输系统预测的概念与意义2.预测分类3.预测的步骤第二节公路交通运输系统常用预测方法1.定性预测方法2.定量预测方法第三节社会经济预测1.社会经济预测的主要内容2.区域人口预测3.经济预测第四节区域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1.综合交通运输需求量预测2.交通运输方式分担预测3.交通量预测第三章汽车使用性能评价(8)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使用性能指标构成、概念及其评价方法.2.要点第一节汽车使用性能指标1.概述2.容载量3.汽车的质量利用4.使用方便性第二节汽车使用性能评价1.汽车的动力性2.汽车燃料经济性3.汽车制动性第三节汽车发展趋势1.车型发展趋势2.汽车性能发展趋势第四章汽车选型与更新(4)1.目的要求:掌握汽车选型优化方法,车辆更新的理论与方法,以及应用方法。
荆门交通规划(2013~2030)
荆门市城市综合交通规划(2011‐2030)文本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交通发展战略与策略 (1)第三章交通需求预测 (2)第四章对外交通规划 (2)第五章道路网络规划 (3)第六章公共交通规划 (6)第七章停车规划 (9)第八章慢行交通规划 (10)第九章近期行动计划 (12)第十章附则 (12)I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把荆门市建设成新兴工业城市和生态环境良好的宜居城市,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建立一个高效的、现代化的城市交通体系,特制定本规划。
第二条规划范围与年限规划范围为《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11-2030)》确定的中心城区范围,即三环路以内,建设用地约109.6平方公里。
规划年限近期至2015年,远期至2030年。
第三条规划目标本次规划的总体目标是:以荆门市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发展方向为引导,研究适应城市发展的交通发展策略,构筑与土地利用相结合,各种交通方式协调运作的交通系统,以优质、高效、安全的交通服务适应不断增长的交通需求,全面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条规划原则1、为人和物的流动提供经济、安全、有效服务的原则。
2、有效利用城市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的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3、促进城市产业和用地结构优化,集约使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原则。
4、保护城市传统和自然风貌,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改善城市生活质量的原则。
5、与城市发展的过程相协调,与城市的空间布局紧密结合,与现有相关规划有机衔接。
第五条规划内容本次规划主要内容包括:交通现状分析、交通战略、城市道路网络规划、停车发展规划、公共交通发展规划、慢行交通规划。
交通战略:在分析荆门城市发展目标、交通面临问题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制定支持城市功能定位的交通发展战略。
道路网络规划:在构筑远期控制性干道路网的基础上,明确各规划阶段的网络方案;提出面向近期实施的交通建设与改善方案。
公交规划:提出发展政策;控制公交设施用地;提出近期改善措施。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
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津南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2.06.03•【字号】津南政发〔2022〕3号•【施行日期】2022.06.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村镇建设,城乡规划,道路交通管理正文津南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的通知各街镇,各委、办、局,各直属单位:《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已经区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2年6月3日目录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经济社会及交通发展现状第三章经济社会和交通发展需求预测第四章农村公路网规划第五章农村公路网发展规划实施安排第六章综合评价第七章政策措施建议津南区农村公路网规划方案(2022—2035)第一章概述一、工作背景及依据(一)工作背景农村公路是我国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县、乡、村之间联系的纽带和重要经济活动的脉络,是对干线公路的补充和扩展,是保障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支撑。
进入“十四五”时期以来,伴随我市的经济发展、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交通需求的持续增加,人们对农村公路服务质量、通达深度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同时,按照《天津市省级公路网规划(2012—2030年)》《天津市双城中间绿色生态屏障区路网专项规划(2018—2035)》,参照正在制定中的《天津市省级公路网规划(2020—2035年)》内容,津南区公路网络形态发生了较大变化,迫切需要对农村公路规划体系作出相应调整。
根据国家和天津市农村建设发展规划要求,近年来,津南区城镇化建设步伐很快,为合理布置镇村结构,逐步完善城镇体系,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和镇村体制改革,促进小城镇的合理布局和健康发展,达到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有效节约资源、增加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使农民共享城市生活方式、逐步缩小城乡差别六个效果,城镇村体系的调整,必将使农村人口产生大规模转移,由此引发城镇之间、城乡之间、乡村之间公路交通联系发生较大的变化。
5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doc-第五章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
5 公路交通建设发展规划5.1 建设目标开化县公路建设的总目标是:实施“三通”战略,实现公路快速网络化,完成三大工程,一是发挥高速公路网“通道”优势,突出建设贯通省内外的高速公路;二是提升干线公路网“通畅”水平,完善县域公路网络建设,国、省道干线公路技术等级提高到二级以上标准,实现通所有乡镇三级(或以上)公路成网;三是提高农村公路网“通达”深度,集中抓好通村公路建设,实现村村通等级(准四级标准或以上)公路。
运输场站建设要建成公路客、货运输中心及交通节点和客运网点,建设和完善有形运输市场,形成经济、安全、快捷、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公路交通运输网络。
到2010年,全面适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到2020年,力争提前5年基本实现公路交通现代化。
具体建设目标是:(1) 加快公路网建设突出高速公路网建设,加快县域内高速公路的建设步伐,提升国省道干线的通畅率达100%,形成县域内公路联网及出县通道与全省高速公路对接,抓好乡村康庄工程的实施工作,优化路网结构,使公路网的整体作用和规模效益得到充分发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交通基础设施保障。
2005年黄衢南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将标志着我县公路结构的又一次质变,完成205国道西坑口至开化公路改建工程、油苏线改建工程,通乡镇公路技术标准都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县道路面硬化率达到100%,等级公路通村率达到70%,通村公路硬化率达到40%;到2007年建成黄衢南高速公路51公里,乡道公路硬化率达到50%,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5.5%,通村公路硬化率达87.3%;到2010年开工建设杭新景高速公路72公里,全县公路总里程达到1203公里,其中高速公路建成里程51公里,等级公路通村率达96.7%,通村公路硬化率达94.4%;到2020年,全面建成三个层次的公路网络,公路网的整体水平全面提高,全县公路里程达到1309公里,县乡公路的技术标准都达到三级或三级以上,硬化率达100%,实现等级公路通村率、通村公路硬化率100%。
道路规划大纲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标第二条规划依据第三条规划范围第四条规划年限第二章综合交通发展战略第五条交通系统发展方向第六条总体目标第七条区域交通发展目标第八条城市交通发展目标第九条城市交通发展策略策略一:面向区域发展,构筑以高速公路、国省道为骨架的区域快速运输网络,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
策略二:完善城市道路等级结构和网络布局,提高道路系统运行效率策略三:大力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构建完善的公交系统,引导形成以公交为主导的城市交通发展模式。
策略四:加强现代化交通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升交通设施的运行效率,保障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
策略五:完善相关交通制度、政策建设。
第十条优化交通方式结构第三章区域及对外交通规划第十一条规划目标第十二条规划原则第十三条铁路设施规划第十四条高等级公路网规划第十五条一般公路网规划第十六条城市出入口衔接第十七条公路客运枢纽规划第四章城市道路系统规划第十八条规划目标第十九条规划原则第二十条总体思路第二十一条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1、路网主骨架2、主干道系统3、次干道系统4、道路网指标控制第二十二条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二十三条道路交叉口控制规划1、高速公路交叉口2、一般道路交叉口第二十四条关键通道控制规划1、跨新菏铁路通道控制规划2、跨文岩渠通道控制规划3、跨高速公路道控制规划第五章公共交通系统规划第二十五条规划目标1、总体目标2、控制指标3、阶段目标第二十六条规划原则第二十七条远景快速公交系统规划第二十八条公交专用道规划第二十九条公交车辆发展规划第三十条公交场站规划第三十一条城乡公交统筹规划1、发展目标2、城乡公交统筹规划策略第三十二条出租车发展规划1、发展目标2、出租车发展规模第三十三条智能化公共交通发展规划1、规划目标2、近期规划3、远期规划第六章停车系统发展规划第三十四条规划目标第三十五条具体控制性指标第三十六条停车设施供应分区策略第三十七条建筑物停车配建指标第三十八条公共停车场布局规划1、路外公共停车场规划2、路内公共停车场规划第三十九条停车发展政策第七章货运交通发展规划第四十条发展目标第四十一条发展策略第四十二条货运枢纽布局规划1、中心城区货运枢纽规划2、周边乡镇货运枢纽规划第四十三条货运通道规划1、区域货运通道规划2、中心城区货运通道规划3、货运限制通行区域及限行时间第四十四条货运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第八章慢行交通系统发展规划第四十五条规划目标第四十六条步行系统规划1、控制要求2、景观步行道路规划3、城市步行交通通道第四十七条非机动车交通规划1、控制要求2、非机动车道路系统规划3、非机动车停车设施规划第九章交通管理规划第四十八条交通管理发展战略第四十九条交通管理发展战略实施的阶段性建议第五十条交通需求管理第五十一条交通管理规划1、交通规划与投资2、交通管理设施建设3、交通组织管理4、新技术应用5、交通安全管理6、交通管理队伍建设第十章近期建设规划第五十二条发展策略第五十三条对外交通1、高等级公路建设2、一般公路建设第五十四条城市道路1、主干道2、次干道3、支路第五十五条公共交通1、公交线网调整2、公交场站建设第五十六条停车近期建设规划第十一章规划实施保障措施第五十七条确立综合交通发展的合作及协调机制第五十八条建立规划先行的工作机制,完善交通规划体系第五十九条制定交通建设项目的资金保障制度第六十条完善交通法规体系,加强交通执法第六十一条加快综合交通系统的科技创新步伐和人才队伍建设第十二章附则第六十二条本规划成果包括规划文本、图件和说明书,规划文本和规划图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
《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规划(含专项规划和部分重要道路详细规划)》文本主要内容摘选第一章总则1、规划背景为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精神,优化、完善青岛市中心城区道路网系统,构建畅通高效的道路交通体系,进一步提升控规对道路交通设施控制用地的合理性和有效性,指导道路设施建设,编制本规划。
2、规划范围和年限(1)规划范围:与《青岛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中心城区范围一致。
中心城区道路网与即墨、胶州、临空经济区等外围组团的路网及干线公路紧密衔接,故研究范围扩大至这些区域。
(2)规划年限:至2020年,考虑远景需求。
第二章规划目标与策略1、规划目标结合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加强道路网络连通性,贯通骨干网络,加密次支路网,构建功能清晰、级配合理、布局均衡、内外衔接的一体化道路网络。
2、规划策略(1)落新政策、行新理念;(2)组团通连、新老融合;(3)结构完整、快慢有序;(4)功能协调、容量匹配;(5)尺度适宜、绿色优先;(6)规划统筹、管控高效。
第三章道路网络系统规划1、中心城区路网整体规划中心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5716km,密度为7.69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39%。
其中规划高快速路总长423km,密度为0.57km/km2,规划形成“区域一体、高快衔接、六横九纵、环湾放射”的高快速路网络。
(1)六横轴:胶州湾西路—嘉陵江路—胶州湾隧道—胶宁高架—银川路;疏港高速—胶州湾第二条机动车隧道—杭鞍高架-辽阳路;青兰高速—胶州湾大桥—大桥接线;胶州湾高速(湾底段)—仙山路;扬州路—正阳路;中心城区北部快速路。
(2)九纵轴:滨海公路快速路;青银高速—青新高速;山东路—重庆路—龙青高速;环湾大道—双元路;胶州湾大桥红岛接线—华中路;青威快速路;机场高速;机场西快速路—胶州湾高速(西岸段)—江山路、昆仑山路;沈海高速。
东岸城区规划道路网总长度2237km,密度为8.84km/km2,道路面积率为19.27%。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105号
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正文:----------------------------------------------------------------------------------------------------------------------------------------------------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一百零五号)《河北省公路条例》已由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于2021年11月2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公路条例(2021年11月23日河北省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发展规划与建设第三章公路养护第四章公路保护第五章农村公路特别规定第六章收费公路特别规定第七章公路区域协同发展第八章保障与监督第九章法律责任第十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建设和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促进公路事业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公路安全保护条例》等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保护和管理等活动,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隧道和涵洞,按照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乡道、村道,其中,县道、乡道、村道统称农村公路。
公路按照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第三条公路发展应当遵循科学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建养并重,绿色智能、安全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公路工作的领导,加大对公路事业的投入,将公路发展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及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加强公路与其他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实现公路网与其他基础设施网融合发展,持续提升交通保障能力。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公路工作。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
道路勘测设计电子版内容概要孙家驷主编的《道路勘测设计》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主要介绍公路与城市道路勘测与设计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
全书共11章,包括:概论,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道路平面设计,道路纵断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规划设计,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道路交叉设计,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道路勘测,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
《道路勘测设计》主要作为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专业教学用书,可供道路设计、施工、养护、管理的工程技术人员学习参考,也可用作继续教育、成人教育的专业课教材。
书籍目录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交通与道路运输第二节我国道路发展概况第三节道路的分类、等级及组成第四节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二章道路设计管理及控制要素第一节道路勘测设计管理第二节道路设计控制要素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三章道路平面设计第一节平面线形设计原理第二节直线设计第三节圆曲线设计第四节缓和曲线设计第五节平面线形设计与计算第六节视距第七节平面设计成果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四章道路纵断面设计第一节纵断面设计原理第二节纵断面设计标准第三节纵断面设计与计算第四节纵断面设计成果第五节道路线形综合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五章道路横断面设计第一节横断面组成第二节横断面各组成部分设计第三节超高及加宽第四节横断面视距的保证第五节横断面设计第六节路基土石方计算与调配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六章道路规划设计第一节道路规划概要第二节公路网规划第三节城市道路网规划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七章道路选线与总体设计第一节选线概要第二节平原区选线第三节山区及丘陵区选线第四节道路定线第五节公路总体设计第六节城市快速路、高架路、环形路的总体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八章道路交叉设计第一节道路交叉概要第二节道路平面交叉第三节道路立体交叉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九章道路排水及道路设施设计第一节道路排水系统及组成第二节公路排水设计第三节城市道路排水设计第四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章道路勘测第一节道路勘测的要求第二节道路初测第三节道路定测第四节道路勘测验收及核审复习思考题及习题第十一章道路环境与景观设计第一节道路环境工程设计第二节道路景观设计第三节公路环境保护与景观设计文件编制。
潮州中心城区道路交通
潮州市中心城区道路交通综合研究(规划)(2014—2030)总则潮州市城乡规划局广州市公用事业规划设计院二○一六年五月目录第一章总则 (1)第二章交通发展趋势 (3)第三章交通发展战略 (4)第四章对外交通系统规划 (5)第一节铁路发展规划 (5)第二节公路发展规划 (5)第五章道路系统规划 (6)第六章非机动车与步行系统规划 (8)第七章客运系统规划 (10)第一节客运枢纽系统规划 (10)第二节轨道交通概念规划 (11)第三节地面公交规划 (11)第四节出租车规划 (13)第八章内外衔接系统规划 (15)第九章货物物流系统规划 (16)第十章停车系统规划 (17)第十一章交通管理系统规划 (18)第一节交通需求管理(TDM) (18)第二节交通系统管理(TSM) (19)第三节智能交通系统规划(ITS) (19)第十二章近期建设规划 (20)第一节近期道路改善计划 (20)第二节近期公交改善计划 (21)第三节近期对外交通改善计划 (21)第四节近期停车改善计划 (22)第五节近期慢行设施改善计划 (22)第六节近期交通发展政策 (23)第十三章附则 (24)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划目的:需要规划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引导和支撑的城市发展。
根据《潮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修编)(2008-2020)》,潮州市城市布局将形成“一核、两副、六点”的集中型城市结构。
这些都需要一个可持续发展、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加以引导和支撑。
需要规划内外一体的交通系统融入区域一体化。
潮州处于汕潮揭城镇群区域,需要对于现有的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加以规划整合。
需要规划集约化、高效的交通系统来应对私人机动化挑战:潮州市机动化进程明显加快,私家车已经开始逐步进入家庭,并进入快速发展阶段,现有交通系统面临严峻考验。
需要制定切实可行的近期建设计划来指导城市的交通近期建设。
第二条规划原则:发展原则—交通规划要有发展的眼光、前瞻的思维、超前的意识。
交通工程基础复习思考题答案教学提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xx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车-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公路网规划 交通需求预测四阶段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按模型的具体算法分 一类是增长系数法 :平均增长系数法、Fratar法、 Furness法、底特律法等 一类是综合方法 :重力模型法、介人机会模型法、 系统平衡模型法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增长系数法:完全是基于出行起点与终点小区的 交通增长特性,利用现状的OD分布量推算将来的 OD分布量。它依赖于各节点间的基年分布情况, 并假设区间的出行交通与路网的改变相互独立, 或者在预测年限内交通运输系统没有明显的改变。 这种方法适用于小地区或区域间出行不受空间阻 挠因素的影响而只受地区间交通发生、吸引特性 影响的出行空间分布形态,且这种方法不限于某 些个别因素的影响,着重总的趋势,适用于交通 量的宏观分布预测,但当基年OD分布稍有偏差时, 对未来影响将会很大。模型不需标定,只需满足 总量平衡即可。
对于交通分配,国内外均进行过较多的研究,数学规划方 法、图论方法及计算机技术为交通分配模型的研究及应用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国际上通常把交通分配模型分为平衡 模型与非平衡模型两大类,并以Wardrop第一、第二原理 作为划分依据。 平衡模型:平衡分配法(数学规划模型) 非平衡模型:表5-1
第五节 交通分配
第五章 交通需求预测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1、基本流程 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刺激区域运输需求的增长 (1)经济角度 (2)社会角度
预测是建立在对区域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分析的 基础上的 流程见图5-1
第一节 交通需求预测的基本流程
2、原则 (1)系统分析原则 (2)政策协调原则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4)弹性原则 (5)历史与未来发展结合原则
第二节 交通分布预测
1、概念 交通分布预测是指根据预测得到的各交通分区的交通发生、 吸引量,确定各交通区之间的交通流量、流向,即确定 OD矩阵。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1997.07.03•【文号】主席令[第八十六号]•【施行日期】1998.01.01•【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已被修改•【主题分类】公路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八十六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1997年7月3日通过,现予公布,自1998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江泽民1997年7月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1997年7月3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公路规划第三章公路建设第四章公路养护第五章路政管理第六章收费公路第七章监督检查第八章法律责任第九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路的建设和管理,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经营、使用和管理,适用本法。
本法所称公路,包括公路桥梁、公路隧道和公路渡口。
第三条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确保质量、保障畅通、保护环境、建设改造与养护并重的原则。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有力措施,扶持、促进公路建设。
公路建设应当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国家鼓励、引导国内外经济组织依法投资建设、经营公路。
第五条国家帮助和扶持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和贫困地区发展公路建设。
第六条公路按其在公路路网中的地位分为国道、省道、县道和乡道,并按技术等级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具体划分标准由国务院交通主管部门规定。
新建公路应当符合技术等级的要求。
原有不符合最低技术等级要求的等外公路,应当采取措施,逐步改造为符合技术等级要求的公路。
第七条公路受国家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有权检举和控告破坏、损坏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和影响公路安全的行为。
东南大学《交通工程学》课后习题整合
《交通工程学》习题解答第二版第一部分复习思考题第一章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和发展趋势。
2、简述我国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
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与重点任务。
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与作用。
第二章1、交通特性包括哪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2、交通特性对交通流理论建立、通行能力研究、道路交通的规划设计各有什么影响?在交通工程中应如何正确对待?3、交通量的类型、定义及表示方法。
交通量有哪些特性?研究这些特性有什么意义?4、地点车速、行驶车速、行程车速的定义及测定方法。
这些速度指标在交通工程中有什么作用?5、行车速度有什么特性?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6、时间平均速度与空间平均速度的定义及相互关系如何?第三章1、为什么要进行交通调查?交通调查有什么重要意义和作用?2、交通量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调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要注意什么问题?3、为什么要进行车种换算?换算的原则和方法是什么?4、地点车速调查方法有哪几种?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5、影响行车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行车速度调查时应如何考虑这些影响因素?6、交叉口的交通调查包括哪些项目?各要调查什么内容?7、什么叫延误?如何调查交叉口的停车延误?第四章1、交通流三参数间有什么关系?有哪些特征变量?2、简述离散型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3、简述离散型分布拟合优度检验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4、简述连续流车流分布模型的类型、表达式、适用条件和适用情况。
5、简述描点检验法的基本原理和适用范围。
6、简述排队论、排队系统及服务方式。
7、简述车辆跟驰特性、跟驰模型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8、简述车流波动理论、回波速度及在交通工程中的应用。
第五章1、简述道路通行能力的定义、作用及它与道路交通量的差别和内在关系。
2、影响道路通行能力的因素有哪些?各表现在哪些方面?3、道路通行能力可以分为哪几类?分类的依据是什么?各是如何定义的?4、道路的服务水平是如何定义的?服务水平的分级是按什么指标划分的?服务水平高低与交通量的大小有何关系?5、写出路段通行能力的计算公式、计算步骤。
交通工程基础复习思考题答案
第一部分:交通工程学课后思考题解答第一章 :绪论●1-1简述交通工程学的定义、性质、特点、与发展趋势定义:交通工程学是研究交通发生、发展、分布、运行与停住规律, 探讨交通调查、规划、设计、监管、管理、安全的理论以及有关设施、装备、法律与法规。
协调道路交通中人、车、路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使道路交通更加安全、高校、快捷、舒适、方便、经济的一门工程技术学科。
性质: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双重属性的综合性学科。
特点:系统性、综合性、交叉性、社会性、超前性、动态性发展趋势:智能化和系统化●1-2简述我国的交通现状与交通工程学科面临的任务现状:综合运输六点;公路交通三点;城市交通四点任务:即重点研究的那些领域●1-3简述城市交通畅通工程的目标和重点任务目标:提高城市交通建设与管理科学化水平。
重点任务:改善道路条件,优化交通结构,强化科学管理,规范交通行为●1-4简述交通工程学科的研究范围、重点及作用。
范围:交通特性分析技术、交通调查方法、交通流理论、道路通行能力分析技术、道路交通系统规划理论、交通安全技术、道路交通系统管理技术与管理规划、静态交通系统规划、交通系统的可持续发展规划、交通工程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作用:良好的交通条件与高效的运输系统能促进社会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人们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以及城市各项功能的发挥、山区开发、旅游开展。
经济方面能扩大商品市场与原材料的来源, 降低生产成本与运输费用, 促进工业、企业的发展与区域土地的开发,提高土地价格与城市的活力,交通的发展还可实现运输的专业化、便捷化、批量化与运费低廉化。
从而有可能更大的范围内合理配置生产要素, 同时也可促进全国或地区范围内人口的合理流动。
第二章:交通特性●2-1交通特性包括那几个方面?为什么要进行分析?意义如何?分析中要注意什么问题?特性:人 -车 -路基本特性、交通量特性、行车速度特性、交通密度特性、交通流基本特性及其相互关系、交通要素与环境之间的相关关系。
汝城县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文本
为三类: 一类区:老城区组团、历史街区组团、城东组团 二类区:新城区组团、长安组团、城南组团 三类区:三星工业园组团、土桥产业区组团
第五条 规划原则 1、为人和物的流动提供经济、安全、有效服务的原则。 2、有效利用城市发展优势,增强城市的活力,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则。 3、促进城市产业和用地结构优化,集约使用土地和环境资源的原则。 4、保护城市传统和自然风貌,减少对社会和环境所造成的负面影响,持续改善城市生活
第三条 规划范围及年限 本次规划范围为汝城县中心城区,面积大约 88 平方公里,包括卢阳镇、土桥镇、泉水镇
等建制乡镇。 规划基准年为 2015 年。 近期:2015 年—2020 年;中期:2020—2025;远期:2025 年—2030 年
第四条 中心城区层次划分 中心城区包括卢阳、土桥以及泉水镇,中心城区面积约为 88 平方公里,其中规划城市建
第二条 规划编制依据 1、《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50220-95) 2、《城市对外交通规划规范》 3、《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办法》(2010) 4、《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编制导则》(2010) 5、《湖南省汝城县县城总体规划(2009-2030)2015 年修改》 6、《郴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7、《汝城县 2009-2012 年统计年鉴》 8、《汝城县新城区控制性详细规划》 9、《汝城县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规划图》 10、《汝城县土桥片区详细规划地形图》 11、《汝城绿地系统规划》 12、汝城县政府有关政策性文件 13、现场调查收集及各部门资料收集 14、国家、省部其它相关的标准和规范
第三章 交通总体需求预测 ....................................................................................................... 3
松滋市主城区道路交通专项规划2030年
三横:国道。起于松滋市与公安县交界南海镇厍家咀,途经南海拉家渡、新江口、王家桥、斯家场、家溶、家场、桃树,止于家场镇羊雀山进入五峰县境。
四横:沙松线。起于松滋市与荆州区弥市镇交界处米积台,途径沙道观、八宝、新江口、麻水,止于松滋火车站。
第二章
第八条公路网规划
结合《松滋市综合交通中长期规划研究()》,市域公路网规划形成 “四纵五横一环两线一通道”公路网络的结构。
)“四纵”:
一纵:起于松滋与宜都交界处猴子洞,途径家场、庆贺寺、青坪,止于家场镇澧松桥进入省境。
二纵:起于店镇车阳河,途经麻水、斯家场、街河市、万家,止于万家乡新铺子进入省境。
五横:汪线。起于松滋市与公安县交界处王家大湖农场,途经纸厂河、街河市、洈水、家溶、家场,止于卸甲坪乡树坪进入石门县境。
)、“一环”:
环洈水湖生态旅游公路。为洈水水库环线,途经洈水水库大坝、洈水国家森林公园、九岭岗起义纪念碑、华严寺、颜将军洞、北大山林场、和平文化园、新神洞、王马堰、龙王垱。
)、“两线”:
第四条规划年限:
与《松滋市城市总体规划()》和《松滋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年)》相协调,规划期限为—年。其中:近期为—年;远期为—年。
第五条规划依据
、《中华人民国城乡规划法》(年)
、《城市规划编制办法》(版)
、《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
、《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
、加强。
第一十一条航空
通过江南高速公路、荆松宜一级公路,松滋市可以便捷到达三峡机场、沙市机场,并开展航空业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结点规划方法
公路网结点研究的任务是选择确定公路网必须联结的控制点(地区)。选择结点的规 划方法称为结点规划法。 选择结点的方法:重要度法、动态聚类法、模糊聚类法、模拟退火聚类法等。下面重 点介绍重要度法。 重要度是对区域内各结点相对重要性的一种综合量度,用重要度来排定结点的顺序,进 而选择结点的方法称为重要度法。交通部公路规划设计院在公路网规划使用了这种方 法。 根据我国实际,可选择人口(反映区域活动机能)、工业产值(反映区域产业机 能)和社会物资产耗总量(反映社会的运输需求)或商品零售总额(反映区域的商业 功能)等3项指标作为选择运输网络结点的定量分析标准。
第五章 公路网规划
公路网络规划:以一定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为依据,采用适当方法选择规划线路, 将选定的控制结点连接起来,形成区域未来公路网的过程,也称公路网布局规划。 广义的公路网规划:调查、分析、预测、规划、评价、决策等整个工作过程 是狭义的公路网规划:在对区域公路网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对区域社会经济及交通 需求进行了预测之后,具体设计产生区域公路网络规划方案的过程和方法。
(Qa − Qb ) Sc ≤ α max (Qa ax=max(∠DOA,∠DOB)。 式(5-3)中未考虑到支线的造价(元·km-1)。如果假设支线的造价为k,按上述 相同的原理,可得使交通费用和造价最小的走向为
α = sin −1
3.目的性 公路网具有特定的功能和一定的目的性,众多的公路正是按此目的性组合而成公路 网。每条公路也只有在特定的路网系统中,才能充分发挥汽车运输的优势,给区域的 整体交通运输创造良好条件。 区域公路网的主要功能: (1)满足区域内外的交通需求,承担区域内外的运输联系; (2)维持区域内交通的通畅及保证交通运输的快速和高效益; (3)确保交通安全和提供优质运输服务; (4)维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注意环境保护,方便人民生活; (5)满足国防建设和防灾、抗灾需要等。 4.适应性 任何一个系统总是存在和活动于特定的环境之中,且必须与之相适应。公路网是 区域公路交通运输的基本组成部分,而公路交通运输是区域综合运输的子系统,综合 运输则是为区域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等的总体服务并为其组成部分。公路网必 须适应于区域国土开发利用和经济发展规划,适应于区域综合运输系统发展规划,适 应于公路交通运输的发展需要。
2.公路网连通度 其定义为规划区域内各节点间依靠公路交通相互连通的强度,评价公路网布局的合理 程度。计算公式为
(二)评价指标及其数学模型
1.公路网密度 公路网密度的大小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公路发展水平,在某种程度上体现了 路网结构规模的合理性,它是公路交通宏观规划的重要指标之一。 几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面积密度(km·km-2) 指单位面积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面积密度使用最为普遍。计算公式为 DA=L/A (5.6) 式中的L为区域公路总里程(km),A为区域总面积(km2)。 (2)人口密度(km/万人) 2 km 指单位人口拥有的公路里程长度,计算公式为 DP=L/P (5.7) 式中的P 为区域人口总量(万人)。 (3)车辆密度(km /百辆) 指单位数量车辆占有的公路里程长度,计算公式为 DN=L/N (5.8) 式中的N为区域车辆保有量(百辆)。
定义重要度:
Pi G S a1 + a2 i + a3 i Zi = Ge Se Pe
(5.1)
式中 Zi—第i结点的重要度(现状或未来预测值); Pi—第i结点的人口; Pe—区域内各结点人口的平均值; Gi—第i结点工业总产值; Ge—区域内各结点工业总产值的平均值; Si—第i结点的社会物资产耗总量或商品零售总额; S e—区域内各结点社会物资产耗总量或商品零售总额的平均值; a1、a2、a3—分别为第i结点以上三项指标的权重。
2
− (Qa − Qb )S c = 0
sin α =
当C点仅与其中一点(例如A点)有交通联系时,Qb=0;如果支线与干线的运输 单价相同,即Sz=Sc,此时sinα=1,α=90º。这显然不合理的,所以式(5.2)的 约束条件是
(Qa − Qb ) S c (Qa + Qb ) S z
(5.2)
α = sin −1
公路网的基本要求 (1)路网内公路四通八达,即要求区域内有一定数量的公路以满足公路运输适应“面” 的需要,充分体现公路运输深入门户的优越性; (2)干支结合,即要求各条公路具有相应的技术等级,并在整体上达到技术标准配套, 干线公路与一般地方道路组合协调; (3)布局合理,即要求公路网络性能要好,公路走向与技术标准的选定必须局部服从 整体,并且在宏观方面根据实际需要和可能作出路网最佳方案的选择; (4)效益最佳,即要求路网方案的最终效益须通过科学评价和定量分析,并加以优化 决策,从而使得公路网在使用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对环境的负面影 响最小。 (二)公路网的特征 1.集合性 区域公路网是由运输点和公路路线等许多元素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区域范围内运 输点的规模和重要性不同,公路网的组合结构与级别亦有所差别。我国目前的公路网 可以分为3个级别,即国道网、省道网和地方道路网(县乡公路)。 2.关联性 公路网的关联性包含着时间与空间两方面的特征。
第一节
一、公路网的概念 (一)公路网的含义
概述
公路网指某一区域内的公路网络系统,简称路网。在区域公路网规划中,区域内的 城市或集镇,以及某些运输集散点(大型工矿、农牧业基地、车站、港口等),被视 为一个结点,称为运输点。公路网就是指这些运输点相互之间的公路连线,各条路线 按要求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从而构成公路网。 合理的公路网一般应具备以下几个条件 (1)有必要的通达深度和公路里程长度; (2)有与交通量相适应的道路技术标准和使用质量; (3)有经济合理的平面网络。
第二节 公路网规划方法
一、公路网规划的内容
1.结点研究 结点研究是在对区域各结点,也就是运输点的经济现状和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区 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交通需求大小作分析预测基础上,根据规划层次,确定本级公路 网必须联结的控制结点和规划公路网应达到的通达深度。 2.网络研究 网络研究以一定的优化目标和约束条件为依据,采用适当的方法选择规划线路,将确 定的控制结点联结起来。 3.线路研究 确定规划路网中各线路或路段的走向和技术等级,并进行交通质量评价。 4.交叉口研究 交叉口研究就是确定交叉口形式、控制方式,并进行交通质量评价。
(二)切合实际,量力而行
公路网规划必须遵循从实际条件出发,一次规划,分期实现,既要保证公路建设适应 区域交通运输的需要,同时也要切实可行。
(三)讲究效益,保护环境
公路网络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公路运输的目标是满足区域社会 经济发展的需要,完成客货运输任务,促进区域社会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同时实现其自 身的经济效益。 体现社会利益公平分配原则;能否促进整个区域社会经济的平衡协调发展;能否保护 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发挥区域的人文生态特色等,保证规划路网达到最佳综合效益,实 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技术评价 公路网的技术评价是从公路网的技术性能方面分析其内部结构和功能。 2.经济评价 公路网的经济评价是以公路网为整体的经济效益分析。 3.环境评价 公路网的环境评价是分析公路网系统对规划区域的社会环境方面的作用和影响,包括 是否促进国土和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土保持和环境保护条件的改善以及对区域政治、 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影响。
三、网络规划方法
常用的网络规划方法有3类: ① 经验调查法,即专家论证法; ② 数理解析法; ③ 系统分析法。 专家论证法西方国家在60年代以前,我国在80年代以前采用,现在基本不用了;数理 解析法是由前苏联一些经济地理学家在70年代提出的,主要借鉴几何原理和力学原理, 以提高运输效率、缩短运输线路里程为目标推导出来的,可用于初始网络的拟定或小 规模新开发地区的路网规划;系统分析法是60年代以后随着现代区域运输网络规划方 法的形成和发展而产生的方法。 支线连接法 设O点与A、B两点间的OD交通量分别为Qa和Qb,支线和干线的运输单价分别为Sz和Sc。 作O点对AB线的中垂线(长度为L3),AD和BD长度分别为L1和L2,CD的长度为x,则 总的运输费为
P = (Qa + Qb )OCS z + [(L1 − x )Qa + (L2 + x )Qb ]S c = (Qa + Qb ) L2 + x 2 ⋅ S z + (Qa L1 + Qb L2 )S c − (Qa − Qb )xS c 3
dP = (Qa + Qb )S z dx
x L2 3 +x
(四)系统分析,整体优化
1. 外部条件与内部条件相结合 对系统的外部条件进行分析和研究,在于弄清楚目前和将来所处环境的状况,把握系统 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对系统的内部条件进行分析,主要是研究系统的组成要素、 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系统的结构、功能等。 2. 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相结合 选择一个好的方案,不但要从目前利益出发,而且还要考虑到将来的利益。 3. 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相结合 在一个系统中,有些子系统从局部来看是经济的,但从全局看可能是不经济的;有时某 个子系统从局部看并不理想,但整个系统的效益却比较好。对系统的要求应是整体效益 的最佳化。 4. 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定量分析是指对数量指标的分析,它可以用模型、公式、数据指标等方式表示出来。对 那些不易或不能用数量表示的指标,如政治形势、政策因素、环境污染造成的某些影响 等,则可用定性分析的方法来处理。 5. 协调性原则 对复杂系统来说,协调原则很重要,只有保证系统及其各个子系统相互协调地工作, 才能获得系统的最优运转。
二、公路网技术评价 (一)评价指标的基本要求
1.科学性 要求评价指标具有理论依据,并能在数量和质量方面,以及空间和时间上充分 反映路网的技术特征和使用品质。 2.可测性 包括2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评价指标可根据一定的方法和手段求得;二是所用的 基础资料比较可靠和容易取得。 3.可比性 相同指标可用于不同方案的比较,为此力争使指标实现定量化。对于非定量指 标,应有相对优劣程度的评定指标。 分类指标: 一类是反映路网结构性能的指标:公路网密度、公路网连通度、公路网铺面率、 公路网的可达性以及公路网中位点的吻合性等; 一类是反映路网使用功能的指标:公路网平均车速、公路网拥挤度、公路网里 程拥挤率、公路网平均交通事故率、公路网服务水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