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史复习纲要(详细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绪论
1. 简述木构架的优缺点(为什么木构架建筑成为中国古代建筑的主流?)P2
木构建筑优点:
1) 取材方便、易于加工
2) 适应性强、内部空间灵活
3) 有较强的抗震性能
4) 施工速度快
5) 便于修缮、搬迁
缺点:
1) 木材成才周期较长,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较严重
2) 木材易引发火灾,是比较大的缺点,历来比较重视消防,重视中用水中动植物作为装饰
3) 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要
4) 易腐朽、易遭受虫蚁等破坏
2. 简述中国木构中穿斗式与抬梁式结构的区别,并画简图表示。(按照结构体系,木构建筑可以分为哪几种?)P3
穿斗式:用穿枋把柱子联系起来,形成一榀榀屋架,柱上直接放檩条,在沿檩条方向,用斗拱把柱子串起来形成框架,整体性好,空间小,用于江西等南方地区,徽居一般用抬梁与穿斗相混合。。优点:用材较小,山面抗风性较好,缺点:室内柱密而空间不够开敞
抬梁式:柱上搁梁,梁头搁檩条,梁上再用短柱支起较短的梁,柱上采用斗拱时,梁头搁斗拱上,梁可达3—5根,主要用于北方及宫殿、庙宇等大规模建筑。
井干式:最古老的形式,将圆木或半圆木两端开凹榫,组合承矩形木框,层层相叠,作为墙壁。以圆木或者矩形六边形木材平行层叠,接头用榫卯交叉咬合,主要用于东北林区、西南林区、用材量大,面阔和进深都受到木材长度的限制,外观也比较厚重,一般用于盛产木材的林区。
3. 从唐宋到明清时期斗拱的演变:P4
斗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所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古代的殿堂出檐可达3米左右。唐宋以前,斗拱的结构作用十分明显,布置疏朗,用料硕大;明清以后,斗拱的装饰作用加强,排列丛密,用料变小,远看檐下斗拱犹如密布一排雕饰品,但其结构作用仍未丧失。
名称:宋代称为“铺作”清代称为“斗科”或者“斗拱”
宋:柱头铺作、补间铺作、转角铺作阑额
清:柱头科、平身科)、角科额枋
4. 中国古代单体建筑特点:P5
简明:平面以“间”为单位,由间构成单座建筑。
真实:对结构的真实性显示
有机:室内空间可以灵活分割,以满足各种不同功能的要求,并易于和环境融为一体,室内外的空间可相互流通渗透。
单体立面:造形趋于程式化:三段式:屋顶、屋身、台基
单体剖面:木结构艺术造型合理——线的动态感
装饰与结构构造统一
独具特色的第五立面:通过屋顶以及总平面的视觉感受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两榀屋架之间的空间。是中国木构建筑平面、空间和结构的基本单元。
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
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依次为“次间”、“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
侧脚:角柱向外倾斜使榫卯结合紧密,柱子的中心线与柱脚的中心线发生了位移
生起:在檐部和脊部有中间低两边高起的做法,是构造与艺术的结合,凹曲面是为了防水及通风。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
收分:柱身向上逐渐收小。
梭柱:柱子上下两端均有收缩,略如梭形。
5. P6屋顶的等级排列,以及主要屋顶轴测、立面、平面图
庑殿、歇山、悬山、硬山、卷棚、攒尖、囤顶,
了解组合方式有:丁字脊、十字脊、勾连搭、重檐顶(用两种屋顶形式设计建筑)
6. 建筑群体的组合:P7-8
以院落组合,单体平庸而群体优势显著,一般沿纵深方向发展,主轴线旁有平行的次轴线
7. 庭院的围合方式P8
8. 中国古代最早出现的建筑是穴居和巢居。中国最早的地面建筑木骨泥墙、干阑式
9. 中国最早的祭坛建筑辽宁建平县牛河梁女神庙
10. 按照发展模式中国古代建筑分:官式建筑与民间建筑
11. 工官制:工官制度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与官本位体制的产物。工官是城市建设与建筑营造的具体掌管者和实施者,对古代建筑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l 周—秦(司空):国家最高的工官,因为主管人居空间而得名
l 秦--汉(将作):将作少府,将作大将;
l 唐、宋(将作监):少将,少监;
l 隋设工部,掌管全国土木建筑、屯田水利,仍设作监或少府;
l 明、清(工部):营缮司(所),营造司。
l 清康熙以后:内工部
大匠和监的副手称为少匠和少监
12. 有关建筑的著作和匠师
1) 鲁班:春秋鲁国,公输班
2) 伍子胥:春秋末,吴国(原为楚国)吴阖闾城(he,lv)(公元514年)设计者,后汉赵晔的《吴越春秋》记载,伍子胥的建成过程中,“相土尝水,象天法地,造大城周四十七里,陆八门,天八风,水八门,以法地八聪,筑小城周十里”
3) 李冰父子:战国,都江堰排灌水利工程
4) 李春:隋,赵州安济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