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嵌入式”教学方法探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整体教学设计一、管理信息二、课程设计1.课程目标设计(1)能力目标:(见下表)(2)知识目标(见下表)(3)素质目标(见下表)2.课程教学活动设计2.1课程内容设计2.2 能力训练项目设计3.教学进度表三、教学材料教材:《园林规划设计》,刘新燕,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XX年3月参考资料:《城市绿地规划设计》周初梅中国农业出版社网络相关设计资料四、教学组织形式采用项目教学法分组组织课堂教学,具体的步骤为:现场教学、理论讲述与优秀案例分析、尝试性设计(师生共同设计)、强化训练(独操设计)、归纳总结(点评)。
五、考核方案本课程采用过程考核和实践考核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考核。
考核要求项目考核标准实操考核标准技能考核项目及评分标准6、其它必要的说明6.1教材使用与开发6.1.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和课程教学的设计思想。
6.1.2教材应将本专业植物景观设计工作岗位的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要通过各类园林绿地规划设计项目,引入必须的理论知识,增加实践实操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6.1.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园林规划设计工作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6.1.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6.1.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6.2校企合作方式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拓展教学空间,建立与专业岗位相匹配的顶岗实习实训基地。
形成稳定的、互利双赢的校企合作模式,从而确保“教、学、做”一体化。
六、需要说明的其他问题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内项目训练与综合项目设计训练相结合,任务驱动,学、练同步,做到理论与实践一体化。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施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
神等。目前,课程思政在教学改革中的成效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德育人,通过言行举止传递正 能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把教书与育 人、言传与身教统一起来,充分意识自己的 责任所在,处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从小 事做起,如在课堂上推行无手机课堂,严格 要求学生,通过教学行为,润物细无声地引 导学生,使之转化为日常行为,使学生尊重 知识、尊重师长。用自己的行动践行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 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增强学生的价值 判断能力、价值选择能力、价值塑造能力, 引领学生健康成长。
(三)培养了学生良好习惯,增强了职 业敬畏精神
专业一般都有着行业的范畴,或者行业 都有专业的支撑,行业风气首先需要专业“虔 诚”和“敬畏”来做保证,这呈现出来就是 职业素养。通过与同学们一起观看代表性的 绿化设计施工事故,来说明这些事故是因为 人们违规操作、偷工减料,无职业道德、无 社会公德、心无“敬畏”而导致的。并且在 课堂教学中严格要求学生,培养学生良好习
·87·
智谋方略
(二)通过重点工程、典型人物,激发 学生爱国热情和养成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 意识
根据课程思政的需要,将原有的课程内 容项目化,项目有的通过当下的热点新闻或 话题引入,有的通过园林典型案例、园林知 名学者引入,吸引学生同时进行课程思政, 春 风 化 雨, 润 物 无 声。 通 过 介 绍 中 国 从 古 代到现代标志性园林景观,进一步说明园林 植物景观设计中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强化学 生爱国主义教育和文化传承的自觉性。学生 将优秀传统文化应用于项目方案设计中, 在 2017 年上海市绿化行业技能竞赛中我校 代表队获得优胜奖,在 2017-2019 年上海国 际花展中我校学生设计作品连续三年获得 金奖。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摘要】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旨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适应行业发展需求。
本文从设定教学目标、更新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和评估教学效果等方面探讨园林设计课程教学的改革之道。
通过引入新的教学理念和技术,结合行业实际需求,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操作能力。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对教学效果的评估和持续改进,不断完善教学体系,提升园林设计课程的教学质量。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是显而易见的,为学校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园林设计人才,推动行业的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关键词】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资源,教学效果评估,重要性,背景,必要性,方向,目标,推进策略。
1. 引言1.1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性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性在于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
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团队合作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在园林设计领域的竞争力和适应能力。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性还在于推动行业发展和社会需求的满足。
通过与行业对接,了解行业发展趋势和需求变化,及时调整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只有不断探讨和改进教学方法,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更加优秀的园林设计人才。
1.2 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背景可以追溯到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无法适应未来社会发展需求的现实。
在过去的教学中,园林设计课程容易陷入僵化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中,无法有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园林设计行业的发展,对园林设计专业人员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现有的园林设计课程教学模式和内容已经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导致学生毕业后往往难以适应实际工作需要。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探讨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探讨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环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成为了城市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当前的教学体系中,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革和探讨。
一、问题分析1. 传统教学模式单一在传统的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中,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实践操作的环节。
学生在校期间很难真正接触到现实的项目案例,也缺乏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使得毕业后的实际工作能力存在一定的缺陷。
2. 教学内容滞后由于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是一个与时代紧密相关的学科,但在教学内容更新方面存在较大的滞后性,缺乏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以及新植物等方面的教学内容。
3. 实际需求与教学脱节传统的教学内容往往更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往往需要结合一定的实际因素,如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特色等,但传统教学模式很难将这些因素有效地整合进教学内容之中。
二、改革方向3. 实际需求与教学内容整合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应该将实际需求与理论知识有效地整合起来,强调地理环境、气候条件、人文特色等因素在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中的重要性,使学生能够全面地了解并掌握相关知识。
三、改革措施1. 提高教师素质教师是教学改革的中坚力量,应重视教师的培训与提高,增强教师的实践操作能力,及时了解行业动态,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还应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实际项目,提高实践经验,保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以引领学生更好地适应市场需求。
2. 拓宽实习渠道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拓宽学生实习渠道,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也可以邀请行业专家和企业人员到校授课或者组织一些专业实践活动,加强学生对市场的了解,提高工作实际能力。
3. 更新教学设施与器材学校应投入更多的资源,更新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的教学设施与器材,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环境和设备条件。
植物栽培的实验室、植物种植的实践基地等都是学生进行实际操作的重要场所,应得到重点关注。
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教学设计
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教学设计前言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将园林植物学知识与景观设计相结合的重要课程。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植物的生态习性、园林植物的分类及应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植物配置等相关知识。
而植物景观的设计是将园林植物应用到实践中的关键,本文将针对这两个方面进行讲解,旨在为教师进行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提供参考。
园林植物学园林植物学是本门课程的重点内容之一,其主要内容包括园林植物的形态、生长习性、生理生态及园林植物的应用等方面。
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通过植物标本、实物标本、实地考察等方式进行教学。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课堂讲授、实验教学、野外教学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授课。
其中,野外教学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通过实地考察和现场教学,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了解植物的形态和生长习性,同时可以培养其实际操作能力。
在园林植物学应用方面,可以选择学生自行设计一份植物样本册或植物识别图集等,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的应用与配置,培养其整体规划思维和创意设计能力。
植物景观设计植物景观设计是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核心,它是将植物应用到园林设计中的具体体现。
在教学设计方面,可以结合案例分析与实际设计,引导学生学习与交流。
在教学中,可以选择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实验教学、设计竞赛等多种教学形式进行授课。
其中,案例分析与实际设计是很好的教学手段。
通过具体案例的讲解和实践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植物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和设计思路。
同时,可以结合实际生产实践,让学生了解不同植物的鉴别、特性、生态适应等,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在植物景观设计的实践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意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并进行适当的评价与表彰。
可以通过定期作业、期末展览、公开评选等方式进行。
总结就园林植物与植物景观设计教学设计而言,教学内容需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思考与实践。
“园林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
2023年第16期现代园艺“园林植物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杨桃蕾(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广西北海536006)摘要:为提高园林植物学教学质量,分析北海艺术设计学院园林植物学的教学现状,针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和跟上信息化教学的发展,将线下教学与线上互联网教育资源相结合,探索园林植物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具体实施方案,突出学生中心地位,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关键词:园林植物学;混合式教学随着现代网络科技的不断发展,产生了许多新兴教育教学理念,其中,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最为突出,特别是疫情期间被广泛使用,推动了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整体发展,并且越来越成熟。
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是现代化信息带来的新模式,是在线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相互结合与补充,既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模式能达成更好的教学效果,是当下信息化时代教学发展的必然趋势。
园林植物学课程中介绍植物各科各属的分类特征、生长习性及园林应用,涉及到的图片信息量较大,特殊的课程性质决定了教师教学中利用多媒体手段教学的重要性及必要性。
结合北海艺术设计学院的实际教学状况,逐步分析了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园林植物学混合式教学的必要性及园林植物学混合式教学实施策略,并从混合式教学模式下园林植物学课前、课中、课后等方面,提出了园林植物学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以进一步提高园林植物学的教学质量。
1园林植物学教学现状及问题1.1园林植物学教学现状分析国家教育部在2011年将风景园林学科划为一级学科,大量国内高校陆续开设风景园林本科专业,其中包括一部分艺术类学院。
在艺术院校中,园林植物学课程是风景园林设计专业的必修课程。
2013年发布的《高等学校风景园林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也进一步明确了《园林植物学》作为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及其在风景园林专业教学中的地位与作用。
园林植物学涉及多学科知识,包括林学、农学、生态学、植物生理学。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探讨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探讨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是围绕当前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存在的问题和需求进行的一项探讨和改革。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针对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的课程设置,应该注重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当前的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往往偏重于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践环节的培养。
应该增加实践性强的教学内容,比如组织学生参观实景案例,亲自参与设计与施工过程等。
还可以增设一些专业相关的选修课,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发展空间。
针对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的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
传统的教学方式往往是老师讲,学生听,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
可以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
还可以建立实践平台,提供相关的设备和工具,让学生进行实际的设计与施工操作,增加他们的实践经验。
针对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的实践环节,应该注重实习和实训。
当前的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往往缺乏实际操作的机会,导致学生在毕业后面对实际工作时缺乏实践经验。
应该加强与相关企业的合作,为学生提供实习机会,让他们在实践中学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还可以组织实训班,设置实际的设计与施工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操作,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教学改革需要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实践环节等方面进行探讨和改革。
只有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用师生互动和实践操作的教学方式,增加实习和实训环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实践能力,适应社会对植物景观设计与施工专业人才的需求。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课程特色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特色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具有多方面的特色,包括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跨学科交叉融合、注重创新与实用性、关注生态环境与人文情感等方面。
首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不仅会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还会有大量的实地考察和实践操作,通过实际的设计项目来提升自己的设计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其次,这门课程具有跨学科交叉融合的特色。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需要涉及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建筑学等多个学科的知识,因此课程设置会融合这些学科的内容,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
此外,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非常注重创新与实用性。
学生将学习到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培养创新意识和设计能力,同时也会注重实际应用,使设计方案更具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最后,这门课程关注生态环境与人文情感。
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人们的生活品质,同时也会
注重设计作品所传达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共鸣,使设计更具有人文关怀和社会意义。
总的来说,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特色在于综合性强、实践性强、注重创新和实用性,同时也注重生态环境和人文情感,培养学生成为具有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专业人才。
最新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研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研讨本课程改变传统灌输式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分组教学。
根据设计任务的难易程度及教学时间,以及学生现有的年龄和兴趣特点、认知和技能基础、性别和性格差异等情况,将学生组合成5~6人的协作小组,每一小组有小组长作为负责人,来协助老师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课程任务布置后,学生分组讨论设计,共同利用资源,互相支援,进行学习,制造团队比赛的气氛,增进学习成效。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采取教师评价与团队小组成员评价和学员自评相结合的方式。
在评价体系中,除了知识和技能的考核外,教师还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精神和合作意识的评价。
在实践成绩评定中,从实训过程、实训效果以及职业素质等方面进行多元过程考核评价,并对有创新的设计、承担组长工作的学生有鼓励加分。
实践成绩中职业素质考核占20%。
实验报告占10%,实际操作占70%。
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1.设计不同层次的学习任务。
教师进行任务设计时,要考虑学生现阶段的心理和认知规律,遵循由浅人深、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此基础上设计具有一定梯度的任务,从而实现从统一规格的教学模式向个性化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根据学生情况设计出不同比例的“独自”学习和“合作”学习任务。
对于“独自”学习的任务,让学生选用不同的方法和工具来独立完成,培养学生的独立自主和自学能力。
对于“合作”学习的任务,则要求由小组成员共同协作完成,学生们在相互交流中学习新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教师设计主题,引导不同层次的同学进行研讨,教师给予适当地点评,使学生相互取长补短。
2.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以“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为基本特征。
这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创造者,教师作为教学过程中的主导,起组织、指引、促进、答疑的作用。
学生应明确每一阶段的学习任务和目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有目的地获取知识和技能来实现目标。
《园林植物设计》课程的教学改革探究
睛聚焦的景 观效果 .人们对 花果 的视觉感 应 比对植物 的其 他 形态 特征 如树 形 、 树姿 、 根茎 等更 为 敏感 与喜 爱 , 所 以在 设计 的过程 中引入观 花或 观果 的细致构 思 ,往 往更 能引人 人胜 。植物 的根茎是植物 生长的根本 , 裸露在地 面上部 的根
茎也 能给人带来 全新 的美感 与震撼 , 纵横交 错 、 盘 旋 纠 缠 的
誊 量 誊
魏i 程 的 教 学 改 革 探 究
汤举 红
( 长江师 范学院 美术学 院 , 重庆 4 0 8 0 0 0 )
摘 要 :美术专业环 境 艺术设计 方向 开设 《 园林植物设 计》 课 程 中遇 到 学生对植物 学、 生态学等相 关知识 难 以消化 的 问 题。将课程 的理论知识 点与课程 的实践应 用相 结合 , 改进教 学方 法 , 是本 文探 讨课程 改革 的出发点 。植 物形 态特征 与 美学特 征, 生态学理论与植 物配置相 结合 , 园林植物 的实地调查 , 以及开发 园林植物新 材料 四个 方面是作 者凝练 的教 学 内容的主 体 ,
具 有时 间性和空 间性 的多维美 感 的 , 美无 处不在 , 缺 少 的 就
学特性相 结合。 植物作为景 观设计 的应 用主 体 ,其 首要 功能 就是满 足 景观构 图 、 立 意的需要 , 表达 出美 的韵 味和意 境 。景观美 的 展 现是一个 综合要 素的表 现 , 绝 不仅 仅局 限于植 物 , 但是 植 物 自身具有 的美感不容 忽视 。美术 专业 的学 生 由于对植 物
根也蕴 含着蹉跎 与力 量 。此外 。 利用植 物特别是粗 壮乔木树 干皮层 的条状斑 裂或 凸 凹不 平的 眼状皮 孑 L 的质 感 ,做 景观 局部 的细化处理 , 也 是设计者 可考虑 的素 材。 教师在 讲授植 物特性 这部分 内容 时 ,不应 该按 照教材 的章节 内容独立 讲解 .因为这 部分 内容总 体来说 都是 围绕 植物 的高低 、 树形 、 叶片、 花 果等 进行分 类的 , 内容较为 空洞 和乏 味 。 而且传 递 的信息量 很大 , 即使 是农业 类本 专业 的学 生学 习这部分 内容都感 到犯晕 .更不 要说 是没有 这方 面基 础 知识 的学生 。可将 植物 配置 的布景 与植物 的美 学特性 知
艺术类学生园林植物教学方法探讨
艺术类学生园林植物教学方法探讨
园林植物教学是农林园艺类专业中的核心课程之一,对于艺术类学生而言,通过园林
植物教学可以更好地了解自然界的美和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艺术类学
生园林植物教学的方法。
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园林植物教学需要掌握大量的植物知识,理论教学是必不可少的,但仅仅停留于理论
层面,学生可能会感到枯燥乏味。
因此,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非常必要的。
可以利用校
内特殊地块、散步道、花园等场地进行实践教学,让学生亲眼观察、亲自操作,使理论知
识更加生动形象、易于记忆。
二、注重视觉效果
艺术类学生对视觉效果的追求强烈,因此在园林植物教学中应注重营造视觉效果。
可
以在校园内布置小型景观,如水池、花境等,让学生在观察植物的基础上了解园林的美学。
三、强调感性认识
艺术类学生往往有较强的感性认识,他们更加注重经验和感受,因此在园林植物教学
中应该尽可能多地让学生亲身体验。
可以让学生在园林中感受花香、听鸟鸣,观察植物的
生长变化等。
艺术类学生在接受园林植物教学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体会自然界的美。
四、强调联想与创意
艺术类学生有着更强的联想和创意能力,在园林植物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这一点。
可
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题目,例如让学生结合园林植物创作一些艺术品等,这样有助于学生
更好地理解和感受植物。
总之,艺术类学生在园林植物教学中可以借助自身艺术专业的特点,加强对植物的感
性认识和联想,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自然界的美。
案例教学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到整个城市化建设过程中。
而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仅能够促进文化特色小镇的发展还能够促进年轻人对于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能够促进年轻人对于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3.2提高管理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现代企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
那么也就是说,相关设计机制的健全与否,是对人才的直接培养,是公司能否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咽喉部分。
现阶段,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所以说提高管理者对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视程度是十分重要的。
4结束语综上所述,传统文化的特色小镇发展是十分必要的。
能够促进我国相关历史文化的不断传承,还能够促进整个城市相关地区经济的发展,而在于这个过程中就要对整个文化类的特色小镇进行不断的改进,解决以往的问题促进传统文化在整个过程中的进一步传播。
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够使整个文化类小镇在发展过程中能够得到更好的帮助。
才能够保证文化类的特色小镇在整个城市化的过程中与城市共存并为城市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王凯.传统文化在特色小镇规划设计方面的应用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34).[2]黄媛,王春娟.浙北文旅型特色小镇之公共空间设计探讨[J].设计,2017(22):142-143.[3]宋丽,杜金龙.绿色建筑技术在特色小镇景观设计中的应用[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7(8):44-45.收稿日期:2019-2-16案例教学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胡海辉刘慧民龚束芳王金刚(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园林学院哈尔滨150030)摘要:案例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教学中尤为重要。
本文首先总结了《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传统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然后从案例教学角度,提出了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中的一些合理化建议和策略,希望能够为风景园林专业其他课程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案例教学;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现存问题;优化策略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7897(2019)06-0277-021引言案例教学法是指授课教师使用案例,以团体和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来增进成员间的交流,引发学习者思考,并给予学生真实状况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
环境艺术专业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
772013年Vol.28No.4收稿日期:2013-03-18作者简介:向潇潇(1985-),女,湖北宜昌人,从事园林设计向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快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人们对被称为“城市第二自然”的园林景观要求越来越高,社会对从事景观设计的专业人才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也带来了园林景观学科的蓬勃发展,各地农业院校、建筑学院、艺术类高校都纷纷设立了园林景观设计相关课程。
经过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已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占有重要地位,是一门以培养综合应用型设计专业人才为目的的专业设计课程[1]。
园林景观设计是人工要素与自然要素的完美融合,人文艺术与科学技术的理性结合,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有别于城市规划设计与建筑设计专业的教学范畴,它从环境艺术设计的角度包含了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植物配置与造景设计、水体设计、生态设计等众多设计内容,是环境艺术设计领域的新拓展。
经过近几年的不断发展,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已在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占有重要地位,教学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由于发展的时间不久,目前环境艺术专业开设园林景观设计课程还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学质量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合理的教学体系也有待构建。
一、园林景观设计及其课程教学现状(一)园林景观设计发展现状目前,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城市环境日益恶化,人为的破坏已经使环境的自我修复能力大大降低。
随着生态理念的不断深入,人们保护环境意识不断增强,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
在城市的发展中,园林景观成为了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景观设计也快速发展起来,建设园林景观,展现园林的升级和活力已经成为园林景观设计的重要理念之一。
科学技术方面,引种驯化、杂交栽培等生物科技手段的不断进步,带给园林景观设计的是更广阔的可利用资源,力学、建筑构造等施工工艺的进步也带给了园林景观人工要素的设计更多的技术支持。
艺术创作方面,创造了一批具有地方特色、文化底蕴的园林景观设计作品,但仍然存在忽视园林景观建设的地域性,标准化和批量生产使园林产品缺乏个性等众多问题[2],尤其在我们中国,景观设计行业还很年轻,还将面临更多的机遇和挑战。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式实践教学设计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项目式实践教学设计王怡霖(太原工业学院,山西太原030008)摘要:植物景观设计是环境设计专业景观设计方向的核心基础课之一,实践性很强,但存在教学的图片式、虚拟式、理论式的问题,使设计脱离实践。
本研究将项目式实践教学法融入课程中,选择不同尺度绿地类型,将植物造景的理论知识应用到植物材料选择、尺度比例搭配、配植形式的空间表达及调研踏勘和工程实施中。
研究结果显示,实地调研、测绘太原工业学院景观资源,提高了学生植物选择、种植尺度及工程制图的准确性;不同绿地类型的方案设计锻炼了植物景观的构思理念、配置形式、空间要素的设计表达;学科竞赛形式的成果转化实现了课程的实践性和社会性。
项目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的完善,评分机制的优化,可以为课程的应用性和特色化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项目式实践教学;课程设计;评分机制2项目式实践教学的研究现状项目式实践教学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完成一个相对独立的、真实的项目,从而掌握整个设计过程中的知识和技术要求。
如,湖南农业大学采取“理论讲授+现场踏勘+市场调研+方案设计+工程施工+后期养护”的教学组织形式[3];甘肃农业大学运用企业项目进行职场情境教学,从苗木的种植、景观设计,施工以及后期的养护管理全程让学生参与[4];北京林业大学“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中室外实践环节帮助学生构建理论与实践对应的学习方法[5]。
可见,实践项目和现场教学,可使学生更加深刻掌握植物造景中科学性与艺术性的实际设计经验。
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教学难点在于如何直观地表述植物种类、色彩、尺度、比例、种植层次、空间结构、配植形式及立意构思。
目前,普遍存在教学的图片式、虚拟式、理论式的问题,使设计架空了科学、生态、艺术和功能原则[1],学生的方案作业也存在设计与实践脱离的现象。
在此背景下,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亟需以地方特色和行业需求为导向,以植物学和设计学相关的专业知识为基础,以校园为实践基地,以工程项目式参与为主线,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以实际设计能力为任务,提高和优化设计的准确性、实践性与社会性。
对高职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课程的教学思考
对高职园林专业植物造景课程的教学思考作者:衡静梁芳芳来源:《河南农业·综合版》 2014年第20期河南农业职业学院衡静梁芳芳摘要:根据园林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并结合社会职业岗位的实际需要,对专业课园林植物造景进行课程分析。
通过对园林植物造景课程的课程定位、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实训教学体系等方面的分析,在对学院实际情况及专业各种资源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课程教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的改革措施,把培养学生综合实践应用能力作为本课程教学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高职;园林专业;园林植物造景园林植物造景是高职类院校园林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以培养学生的园林植物识别、应用及植物种植设计能力为核心目标,使学生熟悉园林植物造景设计的基本原理,掌握场地草图测绘和场地分析的基本方法,提高设计及方案评价的能力。
本课程既是对专业核心课程园林规划设计、园林工程、花卉生产技术、园林树木知识的综合,也为学生考取中高级花卉园艺师、绿化工、插花员等职业资格证书服务。
随着社会的发展,对园林规划设计及植物配置的需求大增,为了完善园林植物造景课程体系,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园林绿化人才,在此对园林植物造景课程在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探索,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一、园林植物造景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模式单一,缺乏创新现代园林学的领域涵盖了传统园林学、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景观规划3个层次,是集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关系于一体的学科和艺术。
苏雪痕就将植物造景定义为“是应用乔木、灌木、藤本及草本植物来创造景观,充分发挥植物本身形体、线条、色彩等自然美,配植成一幅幅美丽动人的画面,供人们观赏”。
在教学过程中,就需要打破传统教学的一黑一白(黑边+粉笔),向学生直观、形象地展示不同地域、性质的植物特征和景观应用图片,显示了利用多媒体教学的必要性。
但是,多媒体教学在实施过程中,理论讲述和图片展示一般较快,会使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记忆,或是完成相关的课堂笔记。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
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探讨【摘要】本文在以就业为导向的课程改革理念指导下,突破了以知识系统为重点的传授模式,将能力素质培养与知识传授有机融合,从课程体系构建、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方法与手段的研究、考核方式研究等方面对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改革与实践一、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的基本思路以就业为导向的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是在对城市园林专业就业岗位分析的基础上,确立完成相关岗位工作任务所需的植物景观设计相关知识、素质和技能,据此设计课程体系;以实用、够用为原则,科学设计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内容;以增强教学的真实性和体验性为主导,改革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以过程考核和现场考核为主,改进考核方法。
二、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1.确立基于岗位工作任务分析的课程体系。
开设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城市园林专业毕业生,主要就业工作岗位是景观设计(制图)员、园林施工管(监)理员、园林预(决)算员、园林企业管理(营销)员、园林种植(养护)员、种植设计员、花艺环境设计员。
该“七大员”是园林产业中把握关键技术的几个主要岗位,亦是高职城市园林毕业生核心的就业方向。
种植设计员是与本课程密切相关的职业。
通过对园林产业岗位群职业核心能力的分析,以就业为导向对现有课程体系进行系统化重置。
将课程分为四大模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基础模块、植物与景观要素的配置模块、城市小环境绿地植物造景模块、城市绿地植物造景模块。
每一模块设置相应的学习任务,每个任务都有明确的任务目标,并以具体实例为载体,按照“工作任务”来组织内容,形成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课程体系。
2.科学设置教学内容。
①内容编排脉落清晰。
在进行课程体系制定时要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章、节和前后顺序,将教材中某些相关内容从纵向和横向结合起来,按照认识规律把课程分成四个模块。
实训课程的安排按照渐进方式,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使学生易于接受。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研讨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方式研讨提纲:1. 建筑专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角色2.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3. 教学方式的多样性: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操作4. 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理论知识结合实际案例5. 实际案例分享与交流:拓宽学生的视野提纲一:建筑专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的角色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较高的学科,在园林规划及建筑设计等多个领域均有应用。
建筑专家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首先,建筑专家有丰富的建筑设计经验,在空间布局、造型、材料及细节方面具有深入的研究和实践。
其次,建筑专家能够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形式表达、空间处理及功能运用等方面进行更为深入的探讨和指导。
对于建筑专家而言,在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中有三种角色:教师、导师和评价者。
作为教师,建筑专家需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教材编写经验,善于引导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并能将学科的综合性及跨学科特性呈现出来。
作为导师,建筑专家则应与学生保持密切联系,帮助他们理解设计主题和设计难点,引导合理的解决方案。
作为评价者,建筑专家需要掌握严格的标准和方法,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成长和提升。
提纲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与结构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内容包括理论学习、案例讲解、课堂设计及实践操作等部分。
在理论学习环节,学生需了解整个课程的范围和内容,并掌握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本概念、原则、方法及流程。
在案例讲解中,教师应选取一些典型的案例进行分析和评论,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设计的特点和优缺点,并掌握不同设计风格和表现手法。
在课堂设计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将设计思想、工程方案和美学表达相结合,形成具有可实施性和美感的设计方案。
实践操作即将理论知识与设计技巧应用到实际工程中,体验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个流程。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的结构应有章可循、上下贯通,包括从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基础理论到实践操作的全面学习。
风景园林植物学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
风景园林植物学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与实践作者:圣倩倩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23期摘要:风景园林植物学课程,是风景园林、园林等本科专业的核心专业课之一。
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现代科技的进步,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新时代青年大学生的需要。
通过摸索,以植物识别为基础,以提升园林植物应用综合能力培养为目标,以手机互动、网络抢答、VR 虚拟植物应用与景观评价等多种现代科技手段,把多场景园林植物,以“家乡的植物”“植物的外衣与相貌”“带上你的小绿植”“虚拟的植物景观设计作品”等内容与方式,巧妙地切入课堂,活跃了课堂气氛,加深了对植物知识的理解与综合应用。
同时,在2020年春季全国抗击新冠肺炎期间,把这些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延伸至宅家在线教学的特殊课堂,并进一步拓展和深化“沉浸”的内容和方式,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园林植物综合设计与应用能力。
关键词:风景园林植物学;沉浸式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主体;教学效果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436(2020)23-00-02美国心理学家Mihaly Csikszentmihalyi(米哈里·契克森米哈)最早提出沉浸式理论,核心思想是指人们全身心地投入当前情境活动中,忽略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因素,从而达到一种“忘我”的沉浸状态[1]。
沉浸式教学最早见于语言教学中,主要是在虚拟的环境中感受到真实,从而帮助学生更深入、更高效学习的一种教学方式。
基于沉浸式的理论与实践,我们尝试拓展沉浸式的内涵和外延,在风景园林植物学这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教学中,从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过程和结果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全方位的实践探索,实现了学生深度参与和沉浸于教学状态,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乐趣[2],增强了师生以专业知识服务社会为导向的责任感和使命。
1 教学主体“一变三”:多样化在风景园林植物学沉浸式教学中,把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的课堂模式转变为多元化的主体形式,教学模式由传统的教师单一线性授课转变为多向的互相传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嵌入式”教学方法探讨
作者:王琳
来源:《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年第10期
摘要: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风景园林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也是学生从基础理论知识到实践过渡的一门重要课程。
文章介绍了“嵌入式”教学相关的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通过五个教学模块进行详细说明“嵌入式”教学策略。
关键词:嵌入式;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教学策略
风景园林专业升成一级学科后,其专业课程都面临着升级整合,“园林植物景观设计”作为风景园林专业的必修课程及特色课程,主要是运用有观赏价值的植物,根据其生态习性和观赏特性,将植物与植物,植物与其他造园要素进行合理配置,创造具有意境的优美景观,供人观赏。
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既是前期植物认识识别等基础课程的总结,又为后续园林景观设计课程、园林工程、毕业设计等综合性课程打下基础。
1“嵌入式”教学及其内涵
1.1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嵌入式”教学的界定
风景园林专业课程有着很强的操作性,尤其是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这门课程,很多学生都缺乏对植物景观设计的整体把握,直到毕业了还对植物配置不甚了解,因此,在教学中如何弥补这些都显得很关键。
本次教学方法是将与其相关的教学信息融入“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的教学新方法,是一种借鉴计算机软件工程等专业开展“嵌入式”教学。
1.2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嵌入式”教学的内涵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嵌入式”教学在授课过程中,对涉及到相关知识的理论点、实践内容知识或者相关专家进课堂等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理论研究前沿的问题及实践内容通过一定的模式都嵌入到课程当中,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学生打破固定的思维,使学生在学校课堂中就能接触到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更为直观地感受园林植物景观设计。
2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介绍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是天津城建大学风景园林系在原有的“植物造景”课程的基础上改革和扩展所形成的,并于2016年在制订风景园林培养方案的时候重新制订了新的教学大纲,是风景园林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之一,从原有的24课时,扩展到64学时,并从以往的纯理论讲解扩展到理论和实践两个部分。
在新的培养方案中,“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这门课在大三开
设,在学习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嵌入式”教学应用在这门课程上,既然是对以往的理论知识的一个总结,又可以对新的知识有大体的认识,为新的课程打下伏笔。
3“嵌入式”教学方法在景观设计课程的应用
3.1 课程现阶段的问题
3.1.1 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够
很多学生在听讲或做作业的过程中,对之前讲的内容一知半解,如对植物形态不了解,“张冠李戴”;在选择天津本地的植物做设计,往往会出现南方的树种;有的应该是适宜种植在阴面的植物,就在没有遮荫的阳面地方出现,学生普遍缺乏对植物动态欣赏的把握,这都是由于学生对之前知识储备量不足造成的。
3.1.2 学生对空间关系的把握缺少尺度感
学生对于空间关系的把握还是停留在建筑的尺度上,不能够正确处理植物和空间之间的关系,设计的时候缺乏层次感。
3.1.3 学生图纸表达不规范,表达效果不理想
学生在和老师交流的时候有很多的想法和理念,但是最终交图的时候却与当时的设想有很大的差距,学生在最终表现的时候有点“力不从心”,所以在课程当中应该“嵌入”相关的内容,来提高学生的表现能力。
3.1.4 教学实践环节课时较少
以往24学时的教学理论占主要课时,只有最后的4学时是对学生下达任务书,布置结课作业,结课作业往往是针对某一花园或小区居住花园的植物景观设计,在缺少实践环节的情况下,导致作业的效果和学生的掌握程度往往不是很理想。
以上这些问题都可以通过“嵌入式”教学来解决,通过对理论知识的嵌入(如园林树木学、植物生态学、设计初步等理论知识)、空间关系的嵌入和实践能力的嵌入来贯穿其中。
3.2“嵌入式”教学策略
笔者针对新的培养方案对“园林植物景观设计”课程内容重新进行的脉络清理,把课堂教学分成五个模块,在课堂上始终以理论教学为主线,见表1,以知识点(相关理论内容)的嵌入、实际项目(实践课程)的嵌入为主要途径,提出五大模块,每一模块都有明确的教学内容和嵌入的内容:通过作业来考察学生掌握的情况。
模块一,要求学生掌握植物的种类、习性和识别,这一模块把园林树木和花卉学的内容嵌入在里面,通过校外实践识别常见的园林植物,来强化这部分内容,最后这一部分考核是完成一份天津本地植物调研报告;模块二,主要在“嵌入”美术基础、设计基础及风景园林艺术原理,把课程重点放在对种植设计和对形式美法则的应用上,从植物形状、大小、颜色、质感和立面形式以及组合的形式美法则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因为艺术都是相通的,这样学生能够触类旁通,能够更感性地把植物设计提升到艺术的层次上,这部分考查要求学生运用植物群落的季相、色彩、层次等方法,完成一份植物景观案例调查分析的PPT;模块三,主要是讲解植物造景的生态学应用,这部分内容就需要“嵌入”光、温度、湿度等植物生态学的内容,通过学生课下查找网络及书籍资料,来获取植物生态设计的案例,以课上汇报的方式来进行考核这部分内容;模块四,是把学生分组,为天津市近几年比较成熟的公园和新建的广场、居住区小游园等空间进行测绘,并以组为单位进行平面图、立面图和剖面图的绘制,这一模块是通过“嵌入”景观规划设计原理和城市规划原理,使学生在做小项目的时候从宏观规划考虑出发更能深入地了解植物选择的内涵和文脉;模块五,是最后一个也是比较重要的内容,考虑到课时的限制,由教师提供一块规划好的场地,由学生进行自由改造或提升,在考察完现场之后,这就要求学生对植物的布局和种类选择进行设计,让学生在项目布置任务书阶段就介入,通过对任务书的解读更好地理解场地的设计,之后通过功能分区的设计、景点的规划、植物的选择等进行讨论说明,完成植物景观设计,最后通过“园林工程”相关理论知识的嵌入,使学生有意识的让设计达到施工图的标准,使学生意识到什么样的植物设计才能够在以后的工作中实施。
4 结语
“园林植物景观设计”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对“嵌入式”教学的探索,为系统的教学和实践教学拓展了改革的思路,拓宽了学生的学习内容,并学以致用,进一步提高了学习兴趣,拓展了知识面和实践能力,调动和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邵锋,宁惠娟,包志毅.园林专业“植物种植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探讨[J].中国林业教育,2009,02:72-74.
[2]吴顺发.渗透性教学法探讨[J].闽江职业大学学报,1999,04:33-34.
[3]王美仙,董丽,尹豪.“园林植物景观设计”实践教学改革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1,02:71-73.
[4]郝培尧,李冠衡,尹豪,董丽.北京林业大学“园林植物景观规划”课程教学组织优化初探[J].中国林业教育,2015,01:68-70.
[5]邵锋,包志毅,宁惠娟,谢云,郑钢.风景园林专业“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农学卷,2010,02:96-9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