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doc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民族体育是对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的概念通常用来表述与世界范围内规范传播的现代体育竞技活动相对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在我国,“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指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
正如我们使用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群体。
不过,就国际流行的现代体育而言,中国的民族体育应该是在中国人居住的地方开展的、具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所以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以汉族文化为主体,融合多种民族文化形成的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体育是人类社会生活的组成部分,也是滋生现代竞技项目的沃土。
纵观世界体育史的进程,不少风靡全球的运动项目最初都是由民族体育发展而来的。
当今世界流行的形形色色的体育活动,刚开始时仅仅局限在某一地区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民族中,最终为各国各民族接受,成为全人类共有的体育文化财富。
因此,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民族体育是当代世界流行的国际体育之母。
中国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代表着古老的东方保健体系,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
它既包括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民间游戏,也包括一些少数民族的典型传统竞技,更多的是各民族中普遍开展的项目。
总而言之,是指我们中华民族大家庭里世代流传的体育活动中国有近千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其数量和形式丰富多彩,堪称世界之最。
这块蕴积深厚的民族文化宝藏,对于弘扬东方体育文化,发展人类所共有的体育事业的价值,无论给予多高的评价也不为过。
面对丰富多彩的项目,我们从便于学校教学的角度,选择其中一部分进入教材,这丝毫不影响其他部分作为宝贵的传统文化遗产的价值。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体育理论日渐成熟。
1996年,中国把体育学列为一级学科,是当代体育科学体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教委在一级学科体育学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4个二级学科,标志着体育学的进步。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科学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科学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独有的一种体育形式,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之一,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深厚的民族感情。
在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成为国家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近几年,由于传统体育的一些特点,民族传统体育受到了更加广泛的认可,特别是在人们追求身心健康,坚持自身文化和精神价值的背景下,更加受到青少年的喜爱。
要想提升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水平,必须具备科学的认识。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它蕴含着丰富、独特的文化内涵,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它往往具有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点,有利于民族文化的发扬和弘扬。
推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体育文化娱乐生活,还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弘扬和发展,培养和提高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宣传和推广工作。
要想让更多的人了解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必须借助网络和各种展览会等各种平台来宣传、推广。
可以在社会上组织民间体育活动、全国大赛等活动,使更多的人知道民族传统体育、了解其传统文化意义和体育健康价值。
另外,要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智力优势。
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智力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如外功、内功、拳艺等,这些技术和智力对于提高人们的身体素质、促进民间体育的发展以及强化民族文化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通过专业的培训、训练和比赛等手段,将民族传统体育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造福社会。
最后,我们必须要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保护和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精华,需要当代人们更加积极的保护和传承。
我们要积极推广传统体育项目,鼓励人们通过学习、训练、比赛等多种形式来体验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同时,应当通过制定法规、保护政策等方面来加强对传统技艺、技能、经验和知识的保护。
在总体上,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科学认识,关乎着我国传统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民族传统体育
一、名词解释:1. 民族传统体育:指一定的民族,一定的范围内开展的,从传统社会中沿袭下来的具有浓厚的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对人体改造的体育活动。
2. 民族传统体育学:是一门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以世界各民族传统民族体育为研究对象,以田野调查和以理论思辨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探索民族传统体育发展规律,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为目的的一门应用学科。
3.武术:是以技击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4. 民族传统体育的民族性:指民族传统体育的形式与发展过程中各民族社会生活的中和反映,是一个民族的群体性格,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
5.摔跤: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古老文艺,是一项徒手进行较量,并将对方摔倒为胜的竞技运动。
民族摔跤⑴宋代摔跤称为“相扑”;宋代出现官交,私交⑵1953年正式列为比赛项目⑶1956~1957年颁布中国式摔跤运动员等级制度⑷1958年正式命名中国式摔跤⑸维吾尔族把摔跤称为“且里西”,满族成为“善扑”,蒙古族称为“博克”,彝族称“格”6.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舟赛会”等,是一种具有民族浓郁文化色彩群众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⑴人数一般不多于23人⑵按照第八届龙舟竞赛规程的规定,龙舟竞赛项目包括:标准龙舟和小龙舟两个项目⑶运动员(划手20人、舵手1人、鼓手1人、替补队员2人)7.珍珠球:俗称“海珍珠”“投空手”,是满族流行的一种体育项目(不受年龄、性别的限制)⑴1991年,在广西举行的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第一次列被列为运动会正式项目⑵第8届民运会,珍珠球比赛设男子珍珠球与女子珍珠球两个项目⑶每队上场7名队员8. 蹴球:又称“蹴鞠”“踏鞠”“踢鞠”“互打”,是我国古代流行的娱乐健身活动⑴每队不多余8人⑵第六届⑶最早出现于商代9.抢花炮:是流行于侗族、壮族、仫佬族等民族中的一项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民间传统体育活动。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及来源-最新年文档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及来源1.引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是某一民族在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延续下来的,具有本民族特色的文化现象,是本民族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的体现;它产生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和社会心理背景,并服务于此社会的特定时期。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从理论上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剖析、探讨与界定,以及对其历史及发展进行研究,以树立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使大家共同开发、传承、发展中国优秀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文化。
1.1概念的本质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相关概念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或特有属性的思维形式。
本质属性是决定事物之所以为该事物并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属性,抓住了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较为准确的定义出该事物的概念来。
[1]1.1.1民族和民族体育民族体育,结合民族和体育的定义,将民族体育界定为:民族体育是在一定的地域内生活,与血缘或密切的社会关系相联系的,具有共同的语言、经济生活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在历史和现今所共同创造的、能够代表该共同特点的、观念的、制度的和器物的身体活动文明成果的总和。
[2]“民族体育”是“民族传统体育”的上位概念,在我国,可能是因为汉族人口比较众多,地域性和民族色彩不够明显,所以“民族”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民族体育”常常是指少数民族体育活动,正如我们所称呼的“民族学院”“民族政策”“民族研究”等称呼中的“民族”一样主要是指汉族以外的少数民族。
但从理论上讲,“民族体育”是包括汉族体育的。
1.1.2传统和传统体育从民族学的意义上看,世界各民族各有其传统,它包含着各民族的文化、思想、行为模式、思维方式、伦理道德、风俗习惯、宗教信仰、心理素质传统以及语言文字传统等要素。
传统是历史发展继承性的表现,在有阶级的社会里,传统具有阶级性和民族性,某些积极的传统因素会对社会发展起着促进作用。
传统体育是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是与传统社会同步形成和发展的,是一个内容十分宽泛、涵盖很广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与阐释
武术研究2022年5月第7卷 第5期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界定与阐释郭振华 李翼飞 王 芸 袁安发吉首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湖南 吉首 416000摘 要:民族传统体育伴随着华夏五千年历史的发展已形成一个庞大的家族。
其繁多的种类,深邃的文化内涵已引起众多学者的关注,并取得了可喜的研究成果。
然而,学界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直接影响着民族传统体育理论体系的构建和国际化进程的开展。
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文献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进行了界定: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各民族创造并代代相传的能够满足人们的娱乐需要且具有强身健体功能的身体活动。
关键词:民族传统体育 概念 界定 分类中图分类号:G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1839(2022)5—0001—04民族传统体育概念是对民族传统体育现象和特征的总体概括,而概念是反映对象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1]《现代汉语词典》对本质的解释:本质是指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根本属性;而关于本质属性,《辞海》解释为:本质属性是指某类对象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
由此可以推断出,民族传统体育的本质属性就是指民族传统体育本身必然具有的属性,这种属性能使之与其他对象更好地加以区别开来。
但究竟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自新中国成立后,1986年在新疆乌鲁木齐市举办了关于“民族传统体育”的学术研讨会、1997年民族传统体育作为国家认定学科被正式确定下来以来,熊志冲[2]、胡小明[3]、曾于久、刘星亮[4]、张建雄、江月兰[5]、倪依克、[6]张选慧[7]、叶加宝、苏连勇[8]、李少杰、白腾飞[9]、刁振东[10]、赵进[11]、陈威、罗国珍[12]等学者纷纷发表各自的观点,尤其以涂传飞[13], [14]、陈红新、刘小平[15]、王俊奇[16]等为代表的学者论辩的场面更为激烈异常!写就了体育学界难得一遇的光辉篇章。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作者:张佳来源:《新校园·学习(中旬刊)》2012年第12期21世纪的今天民族文化建设受到各个国家的重视,以西方为主的现代竞技体育同样面临着多样的问题,使得各个国家的政策收入要大量投入到基础設施建设中,而减少了对健身活动本体的投入。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体育界开始逐渐地把民族传统体育的建设提升到了重点位置,并作为一门独立的专业学科进行建设。
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从1997年被确立为体育学下的四个二级学科,1998年各体育院校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招生,到现在可以进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招生培养的学校已经达到了45所,每年有数千名学生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的培养与学习,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论、实践等各方面都已经取得一定成效,学科建设已经初具规模。
1概念的梳理与辨析人们对概念的认识取决于他所处的社会环境、时代背景、事物的发展水平等因素。
社会经历不同、生活的时代背景不同、选择的角度不同就会产生不同的认识结果。
所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永远处在变化中的、动态的概念。
1.1概念的梳理2000年,曾于久等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以汉族文化为本体,融合多种民族形成一种文化形态,是各民族传统的养生、健身和娱乐体育活动的总称。
周伟良主编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概论高级教程》中将其概念界定为:在中国近代之前产生发展、由中华民族世代实践并留传或影响至今的体育。
熊志冲认为民族传统体育包括汉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指“在中华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传入并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且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
李少杰等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观等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在具有共同种族、共同生活习惯和思想意识的人群生活共同体中开展并流传的,具有历史相对稳定形势和本民族特色的体育及近似的体育文化活动。
1.2概念的辨析总的来看学者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正由最初的简单认识向纵向的深入和横向的多元方向迈进,相对来说人们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取得了很大的成果。
重点解析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点考点
重点解析之民族传统体育如何理解民族传统体育中的重点考点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中国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承载着丰富而独特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在如今全球化的背景下,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和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深入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特点以及重点考点,旨在加深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认识和理解。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定义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由一定民族或地域特色的团体或个人在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活动形式。
它以民族文化为背景,与民族的社会经济、宗教信仰、生活习俗等紧密相关,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传承性。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1. 历史悠久: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例如,中国的太极拳、中国象棋等都有几百年的历史。
2. 民族特色明显:民族传统体育反映了不同民族文化的独特性,从服饰、器械、规则等方面彰显出独具魅力的民族特色。
3. 地域性强:民族传统体育通常与特定的地域紧密相关,如中国的龙舟赛、蒙古族的射箭等。
4. 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种类繁多,如舞蹈、竞技、娱乐等各个方面都有所涉及。
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传统体育项目。
三、民族传统体育的重点考点1. 体育文化交流:民族传统体育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体育活动,不同民族之间可以增进交流和了解,促进文化多元和谐。
2. 保护与传承:民族传统体育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的保护和传承至关重要。
政府、学校、社会组织应共同努力,进行相关活动和宣传,以确保其得到充分保护和传承。
3. 可持续发展:民族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是现代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
要通过创新与传统的结合,提升传统体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使其在现代社会中得以延续和发展。
4. 文化自信与国家形象:民族传统体育是体现国家形象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方式之一。
各国应该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和推广,提升国家的形象和文化影响力。
总结起来,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文化遗产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厚的历史流传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概论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民族传统体育是各民族世代相传,具有民族特 点的各种体育活动的总称。 民族传统体育是继萌芽体育之后,在古代体育 基础上延续下来的农业时代的产物;在近代体 育传入前,我国各民族就已经有的那些体育活 动内容。 凡是目前在一些民族地区仍在进行的具有民族 特色的体育活动都属于民族传统体育的范围。 民族传统体育具有三性:民族性;传统性;体 育性
任务: 挖掘、整理、规范民族传统体育,促进民族传 统体育的科学进程。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民族性 传统性 娱乐性、季节性 地域性 历史性 教育性 交融性 渗透性
五、民族传体育的作用
提高身体综合素质,具有健身作用。 培养勇敢顽强的心理品质,具有防身 自卫的作用。 继承传统文化,达到修身养性的作用。
汉族 藏族 傣族 回族 畲族 土族 怒族 壮族 仫佬族 珞巴族 纳西族 高山族 赫哲族 东乡族 哈尼族 土家族 德昂族 蒙古族 门巴族 毛南族 景颇族 裕固族 达斡尔 京族 维吾尔族 乌孜别克 俄罗斯族 柯尔克孜
侗族 苗族 普米族 布朗族 傈僳族 拉祜族 哈萨克族
黎族 白族 布依族 独龙族 满族 锡伯族 鄂伦春族 水族 佤族 朝鲜族 保安族 鄂温克族 仡佬族 基诺族 瑶族 彝族 塔塔尔族 羌族 阿昌族 撒拉族 塔吉克族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第一节 民族传统体育简介、特点及作用 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国少数民族地理区域 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来由 三、民族传统体育概论的内容、任务 四、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 五、民族传统体育的作用
中华民族大家庭
中华民族是定居于中国境内的各民 族的总称。 中华民族现有56个民族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谢谢
毽球比赛
新课学习
毽球是从踢花毽游戏演变而来,融合了羽毛球场地、排球规 则和藤球技术等元素,需隔网对抗,技法多样,深受大众喜爱。
6.抖空竹
新课学习
抖空竹是在规定的时间里完成相应动作,根据动作完成的得 分判定比赛胜负的一种民族民间运动项目。
7.赛龙舟
新课学习
赛龙舟作为民间体育活动,也是我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 南方开展较为普遍,北方靠近河湖的地区也有赛龙舟习俗,大部 分以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为主。
新课学习
(三)养生健身类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1.易筋经 2.五禽戏 3.八段锦
新课学习
1.易筋经
易筋经是一种以变易筋骨为主要目的的健身养生方法。
1.易筋经
新课学习
1.韦驮献杵第一势 2.韦驮献杵第二势 3.韦驮献杵第三势
1.易筋经
新课学习
4.摘星换斗势
5.倒拽九牛尾势
6.出爪亮翅势
1.易筋经
新课学习
7.九鬼拔马刀势
8.三盘落地势
9.青龙探爪势
1.易筋经
新课学习
10.卧虎扑食势
11.打躬势
12.掉尾势
思考讨论
易筋经有哪些基本手型?
新课学习
2.五禽戏
五禽戏是我国东汉名医华佗在总结导引吐纳之术的基础上, 根据虎、鹿、熊、猿、鸟五种动物的活动特点,结合人体脏腑、 经络等理论,编创的养生健身方法。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
学习目标
1. 了解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项目的特点、价值、方 法等相关知识,提高对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的认知水平;基 本掌握所学项目的动作方法并能在锻炼和比赛等特定的运 动情境中运用,不断增强体能;提高运动欣赏能力。 2. 能运用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方法锻炼身体;养成乐 观开朗的情绪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能较快适应各种运 动场景,提高生存能力和生活质量。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设置
01
将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纳入学校课程体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
了解和掌握相关技能。
校园文化活动
02
学校组织各类校园文化活动,如运动会、艺术节等,将民族传
统体育项目融入其中。
教育资源整合
03
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与普及提供
有力支持。
Part
05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 展
• 经济价值:随着体育产业的快速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已经成为体育旅游、体育表演、体育器材制造等领域的重 要资源。通过开发利用民族传统体育资源,可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增加就业机会和财政收入。
• 社会价值:民族传统体育具有广泛的社会参与性和群众基础,是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推广普及 民族传统体育,可以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与稳定。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分类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推广与普及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化发展 • 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未来展望
目录
Part
01
民族传统体育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民族传统体育是指源于各个民族生产生活方式、具有浓厚民族文化色彩和特征的体育运 动项目。
参与国际赛事
参加世界运动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
积极组织队伍参加世界运动会等国际综合性运动会,展示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风采和实力。
举办和参加国际单项体育赛事
积极申办和参加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国际单项体育赛事,提高项目的竞技水平和国际知名度。
加强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合作
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建立合作关系,共同制定和完善比赛规则,推动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在 国际上的普及和发展。
小学体育教学传统与民族体育的了解与体验
小学体育教学传统与民族体育的了解与体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对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小学体育教学既要传承传统的教学模式,也要增加对民族体育的了解与体验,以丰富学生的课堂经验和文化积淀。
一、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1. 体育项目的选择小学体育教学传统上以阳光体育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基本体育素养。
在体育项目的选择上,通常包括跑步、游泳、篮球、足球、乒乓球等。
这些项目既能锻炼学生的体力,又能培养他们的协作和竞技精神。
2. 课堂教学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注重课堂教学,通过讲解和示范的方式,引导学生正确掌握体育技能和规则。
老师通常会采用集体授课的形式,给予学生充分的指导和鼓励,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并取得进步。
3. 考核评价传统的小学体育教学重视考核评价,通过定期的考试和体育竞赛,对学生的体育水平进行评估。
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还能促使他们在体育项目上不断提高,达到更好的成绩。
二、民族体育的了解与体验1. 民族体育的概念民族体育是指各个民族所特有的体育活动,代表了各个民族的文化和传统。
通过了解和体验民族体育,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我国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2. 民族体育项目在了解民族体育时,可以引入一些特色的民族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马球、藏族的射箭、哈萨克族的赛马等。
这些项目不仅能让学生了解不同民族的体育特点,还能提供一种全新的体验,丰富学生的体育活动内容。
3. 文化体验活动除了体验民族体育项目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与民族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
例如,安排学生参观民族风情街、参加传统民俗活动等,让他们能在亲身经历中感受和理解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传统与民族体育的结合1. 教学融合在体育教学中,可以将传统的体育项目与民族体育进行有机结合。
通过传统项目的基础训练,增加一些与民族体育相关的要素,如增加蒙古族马球的技术要点讲解和示范等,既保留了传统体育的特点,又增加了民族体育的元素。
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
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学科背景: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族传统体育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
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
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
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各具特色的传统体育
珍珠球
珍珠球来源生产劳动——采珍珠,是满族人 民传统的体育项目,现为全国“民运会”竞 赛项目,珍珠球是在有水区,限制区,封锁 区和得分区的场地内,双方运动员各7名的一 种体育比赛,珍珠球比赛不仅要求水区内的4 名队员具有良好的个人技术良好的配合意识, 还要求水区运动员与抄网队员默契配合,珍 珠球比赛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一种带有民族特点的文化形式的表现,又是一种颇具传统色 彩的文化形态。它既是人类体育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民族 传统历史文化的重要内容。作为一种体育文化,它应是不同 的民族有目的的、能动地改造人类社会及人类自身的一种客 观物质活动;作为一种民族的传统文化,它应具有作为一种 文化形态自身的形成、发展及生存的历史过程,具有属于其 自身的突出而丰富的科学内涵和与其他相关文化形态相融、 相隔的文化限定。
押加
押加
押加,又称大象拔河,藏语叫“浪波聂孜”,意为 大象颈部技能。在藏区这一项目最普及,故称之为 藏式拔河。现已被列为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比赛 前,选一块平地,先在地上划两条平行线作为河界, 中央又划一条中界,准备一条长约4米的绳子式布 带并两端打结。比赛由两人进行,双方各自把绳子 套在脖子上,两人相背,将赛绳经过腹胸部从裆下 穿过,然后趴下,双手着地,赛绳拉直,绳子中间 系一红布为标志,垂直于中界。听到比赛开始的口 令后,两人用力互拉前爬(爬拉动作模拟大象)。 用腿腰肩颈的力量拖动布带奋力向前爬,以将红布 标志拉过河界者为胜。
摔跤
摔跤被公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竞技体育运动,希腊、埃及、 中国以及日本等国家的古代文明中都有摔跤的文字记载。古 代奥运会在公元前776年诞生之时,摔跤就是其中的一项比 赛,而且一直是历届奥运会的比赛项目。
现代摔跤运动起源于希腊,古希腊人非常崇尚摔跤运动。相 传,神话中的英雄捷谢伊——雅典民主奠基人,从雅典女神 那里学来了摔跤规则,从而发展了摔跤运动。
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一、引言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特有的运动形式,代表着一种民族文化和精神。
它融合了民族的传统、习俗和价值观,承载着民族集体记忆和身份认同,对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1. 民族传统体育的多样性民族传统体育涵盖了丰富多彩的体育项目,如蒙古族的摔跤、藏族的马术、朝鲜族的踢毽子等,每一种体育项目都代表了特定民族的传统和文化。
2. 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渊源民族传统体育源远流长,承载着民族的历史文化传承。
它们不仅是一种体育娱乐方式,更是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传播。
三、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作用1. 增进民族凝聚力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族特有的体育形式,能够增进民族凝聚力,促进民族团结和认同感,使人们对自己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有更深层次的认识和理解。
2. 强化民族身份认同通过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发展,可以激发人们对自身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建立起对民族传统的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3. 传承民族文化精神民族传统体育承载着民族的传统文化和民族精神,通过体育活动的传承和发展,可以使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验民族文化的丰富内涵,激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保护。
四、对民族传统体育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独特文化和精神象征,承载着民族的传承和认同,对于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过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体育,可以促进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增进民族凝聚力,强化民族身份认同,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五、总结与回顾在整篇文章中,我们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对铸牢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作用。
通过多样性、历史渊源和作用等方面的论述,我们可以清晰地认识到民族传统体育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至关重要。
个人观点也印证了民族传统体育对于塑造民族认同和意识的重要性。
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对于维护和发展民族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民族传统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
民族传统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特定民族所传承的具有独特文化特征和体育形式的运动活动。
这些体育活动往往是从古代开始流传至今,承载了民族的历史、文化和精神价值。
非物质文化遗产则是指人们创造并传承下来的各种传统技艺、表演形式和生活习俗等非物质的文化财富。
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增强民族凝聚力、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助于了解一个民族的文化特征和历史演变。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可以揭示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念。
中国的太极拳和武术是中国传统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承载了中国人追求和谐、强身健体的理念。
通过对太极拳和武术的研究,可以深入了解中国传统体育的历史起源、演变过程和文化内涵。
而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则可以揭示一个民族的传统技艺、表演形式和生活习俗等方面的特点。
中国的京剧和各种传统节日庆典是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代表,通过研究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了解中国的传统艺术形式和民俗习惯。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传承和保护这些文化财富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正面临着失传的危机,研究这些文化财富有助于将它们传承下去。
中国的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如蹴鞠、弈棋、射箭等正逐渐被现代体育项目所替代,研究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可以帮助我们找到合适的传承方式,确保它们不会失传。
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可以为相关的保护政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参考依据。
在研究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需要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和途径。
一方面,可以通过历史文献的翻阅和整理,搜集到有关民族传统体育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资料。
可以通过田野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深入实地了解和研究相关的传统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还可以通过博物馆的展览和数字化技术的应用等手段,将这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广给更多的人们。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传承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价值与传承文_教育教学116文化是一个民族繁荣发展的基础,也是区别世界上各民族之间不同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中,文化对一个国家的经济,政治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一项古老的运动,也是一种体育文化的现象。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一、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内涵1、民族传统体育的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为了满足人类生存和发展所表现的文化,其中包括了饮食、服饰、建筑、交通、生产工具以及乡村、城市等。
物质文化在自然发展规律中被人们利用而消耗,非物质文化反而可以反复的加以利用而不被破坏。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随着人们对身边环境的认识,于是将这种文化不断的深入到各种文化当中。
2、民族传统体育的精神文化精神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文化结构中最基础的部分。
同时有人将它称为理念文化。
理念文化是指在思想观念中的文化。
而制度文化是人们认可的规范,相反,他是约束人们行为的标准。
理念文化是文化中最保守、最固定的部分,所以,在传统体育文化的研究中,最基础的是重视体育的运动状态,其次是要注意它的观念以及制度。
只有对民族传统体育中的思维、价值、审美。
心理以等内容的分析和研究,才可以使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真正走向现代化发展的道路。
二、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价值1、经济价值少数民族体育文化在当今消费市场有着巨大的潜力,但现在民族传统体育在国内外情况却不容乐观。
中国自古以来有着丰富的体育文化。
各类传统体育项目,单单从国内目前现状来看,在数量上比国外有着巨大的优势。
将旅游业与传统体育相结合,能够让游客们感受各类传统体育的名族文化,也可以推动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刺激当地城市的经济消费发展,促进体育产业的消费。
民族传统体育与体育保健相结合,其重点的养生思想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在国内市场开辟了新的消费理念。
2、政治价值中国体育从建国初期到现在经历了巨大的改革,从建国初期的体育弱国发展到现今的体育大国被各国家所认同,再到将来的体育强国,传统体育在其中产生的作用不可忽视。
校园体育文化_民族传统体育_概述及解释说明
校园体育文化民族传统体育概述及解释说明1. 引言1.1 概述校园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两个组成部分。
校园体育文化指的是在学校内开展的与体育相关的活动,旨在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和爱好,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而民族传统体育则是指传承于中国几千年历史中的各种传统体育项目,它们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智慧。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分为五个部分进行阐述。
首先,在引言部分,我们将对校园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进行简要介绍,并说明其重要性。
其次,在接下来的各节中,我们将从定义、历史沿革、特点与重要性、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方面对校园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进行更加深入的探讨。
然后,我们将重点关注校园体育文化与民族传统体育之间的关系,并讨论它们互补和融合所带来的积极作用以及存在的问题。
最后,我们将总结校园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性,并提出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建议。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全面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特点、发展现状以及相互关系。
通过对这两者进行详细探讨,我们希望能够认识到其重要性,并寻求推动二者融合发展的途径和策略。
最终,我们期待能为校园体育文化和民族传统体育的繁荣与传承做出贡献。
2. 校园体育文化:2.1 定义与背景:校园体育文化是指在学校教育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体育文化现象,它包括了学生参与各类体育活动、培养健康生活方式以及促进个人综合素质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对体育意识的提高,校园体育文化在现代教育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2.2 特点与重要性:校园体育文化具有以下特点:首先,它注重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通过参与各项体育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
其次,校园体育文化注重全面发展。
通过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和训练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不同方面的能力,如力量、速度、敏捷性、协调性以及团队合作精神等。
此外,校园体育文化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和同学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在共同参与体育运动中培养感恩、友爱和团队精神。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现状与趋势1. 引言1.1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自古以来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形成并延续至今的各种体育活动。
这些传统体育项目包括但不限于武术、太极、传统民间体育游戏、民俗表演等。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融合了丰富的哲学、宗教、文化等元素,既是体育运动,又是文化传承,具有独特的民族特色和历史价值。
传统体育在中华民族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方式,更是民族认同感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通过传统体育,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还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持。
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进行深入研究,对于弘扬民族文化、促进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意义传统体育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和丰富的内涵。
对传统体育的研究,不仅可以深入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也可以为当代社会提供宝贵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支撑。
传统体育所蕴含的价值观、生活理念、审美观念等,都对当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研究传统体育,可以促进国民体质的提高,增强民族认同感和文化自信心,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推动体育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对于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意义重大,不仅关乎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更关乎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和民族精神的传承。
传统体育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能够更好地挖掘和传承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贡献力量。
1.3 研究目的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研究目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探索传统体育项目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内涵,深入挖掘中华民族传统体育的独特价值和特点,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
2.推动传统体育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促进传统体育项目的传承和传播,加强对传统体育的保护措施,确保传统体育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发展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在历史上承载了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健康、身心和团结的追求。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丰富多彩,历史发展悠久,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内涵主要包括了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传统民族体育项目和传统民族体育理念。
民族民间传统体育是指源自中国各地民间世袭传承的民间体育活动,例如踢毽子、踢毽子、丢沙包等。
这些活动渗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中国民族精神和智慧的结晶。
传统民族体育项目主要指民间团体文体活动和莱体文化。
例如古代的武术、传统舞蹈、鼓舞、马术等,这些项目代表了当时民族文化和生活方式,是中国古代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传统民族体育理念则代表了中国民族对体育活动的态度和理念,例如追求和谐、民族团结、孝道等。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发展早已悠久。
在古代, 中国就积累了相当丰富的体育传统与文化。
中国古代文献中早有关于体育活动的记载,如《礼记》就有“凡房室牢固则其民修”的记载。
在古代,体育活动不仅仅是一种娱乐,更是一种教育和精神追求。
在中国古代,提倡“强生育、促和谐、促进学问之理”就是中国古代对体育的重视。
历史上,中国的体育活动以娱乐、保健和武术为主,最有名的有一夫多妻促进生育。
而中国古代武术更是中国体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让人们有了自我保护的能力,更是培养了中国人的品行和气质。
至明清时期,古代体育活动逐渐风靡起来,同时各地纷纷举办各种传统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了这些活动。
直到现在,中国的民族传统文化依然是中国人的宝贵财富。
可以说, 中国的传统文化可视为中国民族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对现代中国体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中国传统的体育活动经过各种现代改革和调整,已成为一种现代化的体育活动,如武术成为一种对身体的锻炼方式,包括跆拳道、截拳道、国际跆拳道、国际击剑、国际柔道、国际摔跤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认识
民族传统体育,就整个体育运动的项目来说,基本上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为世界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地区通行的,如人们常说的田径、体操、球类等运动项目,这类运动项目是由古希腊、古罗马竞技以及欧美娱乐活动项目发展起来的,有人称这类体育运动为西方体育体系。
另一类为东方不同民族特有的,如我国的导引、太极拳、武术,印度的瑜伽,日本的相扑,韩国的跆拳道等,都是从各自国家和民族传统的健身、军事、娱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有学者把这类体育运动称之为东方体育体系。
学科背景:1997年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原国家教委批准,民族传统体育学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体育学下属的4个二级学科之一,并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体育养生和民族民间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1998年国家教育部颁布新修订的高校本科专业目录,又将武术专业拓宽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成为新设本科专业之一。
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范畴:一、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指在中华历史上一个或多个民族内流传或继承的体育活动的总称。
主要是指我国各民族传统的祛病、健身、习武和娱乐活动项目。
二、民族传统体育的涵义民族传统体育顾名思义,它包含三层意思:一是体育的,二是民族的,三是传统的。
1.所谓体育的,是指这类活动项目或运动项目都具有体育的特性,是人类有目的有计划地按照一定的规则锻炼自己的身体,使自己的身体各个部分得到平衡协调的发展。
2.所谓民族的,就是这类体育活动或体育运动具有民族性。
这种民族性主要表现在它的民族文化底蕴上。
这种民族文化底蕴主要反映在:它的活动或运动项目来自特定的民族,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传统和民俗习惯,为该民族广大民众所喜好,在该民族地域有着深厚的民族群众基础。
3.所谓传统的,就是这类体育项目具有历史继承性,是代代相传的。
这类体育项目中任何一个都是在特定的民族文化背景下,在一定历史阶段产生的,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淘汰去其糟粕,保留其精华,而逐步发展成熟起来的,并具有该民族的民族气派和民族风格,它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民族传统体育这一概念,在理论、学术界仍然是一个比较模糊的概念,
尚无统一。
不同的学者们,对民族传统体育的概念有不同的看法,在有关民族传统体育的专著、教材和学术论文中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表述都不尽相同,有不同的理解、定义和多种解释。
一些学者从历史的角度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近代以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西方近代体育传入我国以后,民族传统体育在社会生活特别是在大中城市和军队、学校中的影响急剧削弱,除武术还被大力倡导之外,其他活动开展范围已经很小。
这些研究常将民族传统体育简称为传统体育(《体育院系教材·体育史》,1989)。
胡小明从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认为,民族传统体育是指一个或几个特定的民族在一定范围内开展的,还没有被现代化,至今还有影响的体育竞技娱乐活动。
这些研究常将民族传统体育称为民族体育。
白晋湘认为,由于我国汉族占人口总数的9o%以上,且分布广,与少数民族相比,其地域性和民族特色不明显,因此,“民族”一词往往用来称呼少数民族,一些研究者常常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简称民族传统体育或民族体育。
1997年,原国家教委将原来的武术学科调整为民族传统体育学科,形成以武术为主体,包括传统养生和民间传统体育在内的民族传统体育学科体系(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1999)熊志冲将民族传统体育定义为“在中华大地上历代产生并大多流传至今和在古代历史长河中由外族传入井在我国生根发展的、且有中华民族传统特色的体育活动”,它包括汉民族传统体育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
国家民委和原国家体委于1984年将1953年在天津举行的全国民族形式体育表演及竞赛大会定为第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其实,这次大会无论从运动项目的选择和运动员身份的规定都与1982年以后的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完全不同应该说,天津的大会是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后期的才是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综上所述,对于什么是民族传统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相关概念的界定,在我国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较为权威的定义。
改革开放20多年来,特别是近年来,学者们各抒己见,从不同角度,多方位的进行了一些积极性探讨、界定,值得肯定和参考。
但不可否认的是,同时也出现了一些偏差,甚至是常识性错误,有些观点值得商
榷本文对民族传统体育概念的定义是:民族传统体育是指生活在一定地域的一个或多个民族所独有的,在人民大众中广泛传承的、具有修身养性、健身技击、休闲养生、竞技表演、观赏游艺、趣味惊险、民俗音乐歌舞交融特色
的体育活动形式。
民族传统体育通常包括传统导引、养生、健身、保健、医疗体育和民间、传统体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