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合集下载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其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及其判定
通解为 η 或
ξ = (5,3,1)T 所以 基础解系为
+ kξ
将其写成矩阵 方程形式为
x1 = 5c 3 x = 3c + 2 2 x3 = c
x1 5 3 x2 = 3 c + 2 x 1 0 3
~
A = (α1 , α 2 , , α n , β )称为方程组(1)的增广矩阵.
非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1.非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
性质1:非齐次方程组(1)的两个解的差是它的导出组的解.
Aη1 = B, Aη 2 = B A(η1 η 2 ) = O
性质2:非齐次方程组(1)的一个解与其导出组的一个解的和是 非齐次方程组(1)的解.
系数矩阵
(1)
a1n x1 b1 a2n x2 b2 X = B= x b a mn n m
方程组的 矩阵形式
AX = B
AX = O
非齐次 方程组的 导出组
引 a11 a12 进 a 21 a 22 向 α1 = α 2 = 量 a a
例1:求解方程组
1 1 0 → 0 2 0 1 0 5 3 1 → 0 1 3 2 → 0 0 0 0 0 0
同解方程组为
1 2 1 A = 2 3 1 4 7 1
x1 + 2 x2 x3 = 1 2 x1 + 3x2 + x3 = 0 4 x + 7 x x = 2 2 3 1
1 1 1 1 1 1 1 1 1 A = 1 1 1 3 → 0 0 2 4→ 0 1 1 2 3 0 0 1 2 0
x1 x2 x3 + x4 = 0 x1 x2 + x3 3x4 = 0 x x 2 x + 3x = 0 2 3 4 1

4.1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

4.1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条件

(1) 0, 3, R( A) R(B) 3, 方程组有唯一解; 故: (2) 0, R( A) 1, R(B) 2, 方程组无解;
(3) 3, R( A) R(B) 2, 方程组有无限多个解。
1 1 2 3 1 0 1 1
此时
B
r
0
3
3
6
r
0
1
1
2
,
0 0 0 0 0 0 0 0
x1 1 1 1 2
x2 x3
c1
1
0
c2
0
2
0
1 2
, c1
, c2
R.
x4 0 1 0
例4
对于线性方程组
(1 x1
)
(1
x1
)
x2 x2
x3 x3
0, 3,
书本P112,T6
x1 x2 (1 )x3 ,
问取何值时,有解?有无穷多个解? 并求无穷多解的通解。
c1n d1
c2n
d2
M M
crn
dr
0 0
d
r 1
0
M M
0 0
初等变换不改变矩阵的秩,故有:R( A) R( A) r,
增广矩阵B 通过初等行 变换化为阶
梯型矩阵B
R(B)
R(B)
r, r
1,
当dr1 0, 当dr1 0.
故:
方程组(1)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 dr1 0 ,此时R(A)=R(B)。
令 x3 c1, x4 c2,把它写成通常的参数形式
x1
21
4 3
c2
,
x3 c1,
x4
c2 ,
5

4.2线性方程组有无解的判定

4.2线性方程组有无解的判定
1


1
Q r ( A) = r ( A ) = 3, ∴ 原方程组有惟一解:x1 = −
λ
, x2 =
2
λ
, x3 =
λ −1 . λ
当λ
1 1 − 2 − 3 1 0 − 1 − 1 = −3 时, A → 0 − 3 3 6 → 0 1 − 1 − 2(行简化阶梯形矩阵) 0 0 0 0) 0 0 0 0
是否有解线性方程组的线性组合不是且表出方式不惟一的线性组合为何值时且表出方式惟一的线性组合为何值时的线性组合不能表为为何值时的线性组合不能表为方程组有惟一解故惟一线性表出为可由行简化阶梯形矩阵阶梯形矩阵方程组有无穷多解其一般解为且表出方式不惟一
§4.2 线性方程组有无解的判定 线性方程组的一般形式:
同解方程组为
5 5 x1 − x3 + x4 = 0 3 3 x + 7 x − 1 x = 1, 2 3 3 3 4
故一般解为
5 5 x1 = x3 − x4 3 3 ( x3 , x 4为自由未知量 ). x = 1− 7 x + 1 x , 3 4 2 3 3
1 −1 1 3 1 −1 2 −1 M 3 1 −1 2 −1 MM 3 →0 0 −5 2 −6 解(1) A = 4 −4 3 −2 M 6 → 0 0 −5 2 MM −6 = 4 1 −1 −3 1 M 1 0 0 −5 0 MM −2 0 0 0 2 (阶梯形矩阵)
⇔ r ( A) = r ( A ) = n,
有无穷多解 ⇔ r ( A) = r ( A ) < n.
解线性方程组的步骤: (1)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将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化 为阶梯形矩阵,判断是否有解. (2)有解时,继续利用矩阵的初等行变换将阶梯形 矩阵化为行简化阶梯形矩阵. (3)根据行简化阶梯形矩阵,写出方程组的解.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性质与判定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性质与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可以用于分析系统的稳定性。 通过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可以确定控制系统的响应时间,优化控制效果。 在控制工程中,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可以用于设计控制器,提高系统的性能指标。 在处理复杂控制系统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能够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简化计算过程。
逻辑回归模型:通过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条件,确定最佳分类边界,实现分类任务。
支持向量机:利用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找到支持向量,实现分类和回归任务。
决策树和随机森林:通过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条件,确定最佳划分标准,构建决策树和随机 森林模型。
PART FOUR
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的研究历史 当前研究的主要方向和重点 近年来的重要研究成果和突破 未来研究展望和挑战
近年来的研究热 点和重点
在各个领域的应 用情况
未来研究的发展 趋势和展望
深入研究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的关系,为实际应用提供更准确的数学模型。 探索更高效的算法和计算方法,提高线性方程组求解的效率和精度。 结合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对大规模线性方程组进行高效求解和优化。 拓展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的应用领域,如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
汇报人:XX
线性方程组解的 性质与判定可用 于数据清洗,识 别异常值和缺失 值。
在数据分析中, 线性方程组解的 性质与判定可用 于确定数据分布 和趋势。
在机器学习中, 线性方程组解的 性质与判定可用 于特征选择和降 维处理。
在数据预测中, 线性方程组解的 性质与判定可用 于建立预测模型 和优化算法。
线性回归模型:利用线性方程组解的性质与判定,确定最佳拟合直线,提高预测精度。
02
注意事项:在使用系数矩阵判定法时,需要注意 计算秩的正确性和准确性,以避免误判。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摘要:近年来,线性代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是线性代数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贯穿线性代数知识的主线。

本文探究了线性方程组一般理论的发展,用向量空间和矩阵原理分析了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介绍了线性方程组理论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在判断空间几何图形间位置关系时的便利之处。

关键字:线性方程组;解空间;基础解系;矩阵的秩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inear algebra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wide linear equations solving problem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linear algebr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ne of the main knowledge of linear algebra.This article has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theory,discuss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vector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trix theory to analyze the linear equations and the criterion of the situation.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nalytic geometry,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linear equations of structure theory in judgment space relation between the geometry of the convenience of position. space geometric figure between time the position relations with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 with examples.Key words: linear equations, The solution space, Basic solution, Matrix rank一、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发展进程早在初等代数的学习中,我们就讨论过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是线性方程组中最简单的两种形式。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是一个重要的数学问题,它涉及到对一组未知量的求解。

解的判定问题的主要内容如下:
1. 系数矩阵存在不等式:在求解线性方程组时,首先要判断系数矩阵是否存在不等式,即是否存在元素值为负的情况:若存在,则解不存在;如果全部元素值都不为负,则判定解存在。

2. 是否存在无穷解:通常情况下,一个线性方程组只有唯一解,即只有一组解。

但也有可能存在无穷多解,即系数矩阵存在元素值全为0,此时解可以是任意一组数,因此可以判定存在无穷解。

3. 闭解的确定:当系数矩阵存在不等式或存在元素值全为0时,可以判定存在无穷解;当系数矩阵存在唯一解时,需要通过计算、符号识别和几何意义的结合,来确定具体的闭解。

4. 压缩可行性:压缩可行性判定法是指将求解所求出来的解,压缩在基本解所构成的空间上,以便表达出更复杂的结果。

5. 方程式系数:也可以通过方程式系数的分析,来判定方程组的解的存在与否,这是一种常用的判定方法。

从上述内容可以看到,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是一个复杂的数学问题,要想判断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需要结合不等式判定、无穷解判定、压缩可行性判定以及方程式系数等步骤,一步步进行判断,才能正确地确定某个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定

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判定

1 4
1
r1
- 2r2
0
0 1
-2 2
-5 3 4
r2
(-3)
0
0
0
3 0
3
0 0 0 0
即得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x1 x2
2 2
x3 x3
5
3 4
3
x4 x4
0, 0,
由此即得
x1 x2
2
x3
5 3
x4
,
-2
x3
-
4 3
x4
,
( x3 , x4 可任意取值).
令 x3 c1, x4 c2,把它写成通常的参数形式
x4 0 - 2x4
0
.
x1 - x2 - 4 x3 - 3 x4 0
解 对系数矩阵 A 施行初等行变换:
1 A 2
1
2 1 -1
2 -2 -4
1 - 2 - 3
r2 r3
-
2r1 r1
1 0 0
2 -3 -3
2 -6 -6
1 - 4 - 4
r3 - r2
1 0
2 1
2 2
即( AX1, AX2 ,L AXn ) (b1,b2 ,L bn ) 所以等价于AXi bi ,i 1,2,L n. () : 若R( A) R( AMB), ( AMB) ( A,b1,b2,L bn ), 又R( A) R( AMbi ) R( AMB), R( A) R( AMbi ) 由定理2知,存在X i ,使得AX i bi 故存在X ,使得AX B
求出它的一切解.
解证 对增广矩阵B进行初等变换, 方程组的增广矩阵为
1 - 1 0 0 0 a1

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的解

线性代数-线性方程组的解
1 1 1 1 B ~ 0 0 0 0
0 0 0 0
R(A) = R(B) < 3,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
其通解为
x1 x2
=1− = x2
x2

x3
x3 = x3
(x2 , x3为任意实数 ).
(2) 当λ ≠ 1时,
1 1 λ
λ2
B ~ 0 1 −1 −λ
0
0
2+λ
(1
+
λ
)2
=
−2
x3

4 3
x4
,
( x3 , x4 可任意取值).
令 x3 = c1, x4 = c2,把它写成通常的参数 形式
x1
x2 x3
=
= =
2c2
+
5 3
c2
,
−2c2

4 3
c2
c1 ,
,
x4 = c2,

x1 x2 x3 x4
=
c1
2 −2 1 0
+
c2
由于原方程组等价于方程组
x2 x3
− −
x3 x4
= a2 = a3
由此得通解:
x4 − x5 = a4
x1 = a1 + a2 + a3 + a4 + x5
x2 = a2 + a3 + a4 + x5 x3 = a3 + a4 + x5
x4 = a4 + x5
(x5为任意实数 ).
例5 设有线性方程组
1 1 2 3 1 1 1 2 3 1
B
~
0 0 0

第三章3线性方程组的解

第三章3线性方程组的解

2. 当方程的个数不等于未知量的个数时,从增广 矩阵 B=(A|b) 入手,通过初等行变换,考察其 行阶梯型矩阵.
三、推广到矩阵方程
定理7 矩阵方程AX=B有解充要条件是R(A)=R(A,B).
R 定理8 设AB=C,则R(C ) min{ ( A), R( B)}.
定理9 矩阵方程 Amn X nl O 只有零解的充分必 要条件是R(A)=n.
1 0 0 5 0 1 0 0 0 0 1 3
x1 5 x2 0 x 3 3
例3 求x3 2 x4 3 2 x1 x2 3 x4 1 2 x 2 x 10 x 4 1 3 4
§3 线 性 方 程 组 的 解
一、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条件
二、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一、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条件
a11 x1 a12 x2 a1n xn b1 a x a x a x b 21 1 22 2 2n n 2 1. 线性方程组 am 1 x1 am 2 x2 amn xn bm x1 b1 x2 b2 X , b , 系数矩阵为 A (aij ) , x b 线性方程组可记为:AX b n n
1 2 0 1 0 0 1 0 0 0 0 0
x1 2c1 c2 x c 2 1 x3 0 x4 c2
例6 设有线性方程组
(1 ) x1 x2 x3 0 x1 (1 ) x2 x3 3 x x (1 ) x 3 1 2
2
2) 2时,
1 1 2 4 B ~ 0 3 3 6 0 0 0 3

第2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

第2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
此时有n-r个自由未知量。
5 x1 x2 2 x3 x4 7 例2.1 解方程组 2 x1 x2 4 x3 2 x4 1 x1 3 x2 6 x3 5 x4 0
解 对方程组的增广矩阵只作初等行变换
1 3 6 5 0 5 1 2 1 7 2 1 4 2 1 2 1 4 2 1 5 1 2 1 7 1 3 6 5 0 1 3 6 5 0 1 3 6 5 0 0 7 16 12 1 0 7 16 12 1 0 14 32 24 7 0 0 0 0 5
(2.2))
由Cramer法则,方程组(2.2)或(2.1)有唯一解。 情形3 假设 d r 1 0 且 r n. 此时阶梯形方程组为
c11 x1 c12 x2 c1r xr c1,r 1 xr 1 c1n xn d1 c22 x2 c2 r xr c2,r 1 xr 1 c2 n xn d 2 crr xr cr ,r 1 xr 1 crn xn d r
3 x1 3 x2 3 x3 2 x4 1 2 x1 x2 2 x3 x4 3 x1 2 x2 x3 x4 1 3 x1 3 x2 3 x3 2 x4 1 3 x1 3 x2 3 x3 2 x4 2 x1 2 x2 x3 x4 1
变量并且它们可以用自由未知量表示出来。
定理2.1 (1) n元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只有三种:
无解,有唯一解,有无穷多解。
(2)当线性方程组化成阶梯形方程组后 如果出现0=非0数的方程, 则方程组无解; 如果无0=非0数的方程且r=n,则方程组有唯一解;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判定PPT课件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判定PPT课件

解空间的性质
解空间是一个向量空间, 具有加法和数乘封闭性。
02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定理
唯一解的判定定理
总结词
当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
详细描述
当系数矩阵的行列式不为0时,说明方程组中的方程是线性独立的,即方程组中 的每一个方程都能独立决定一个未知数的值,因此方程组有唯一解。
未知数
需要求解的变量。
线性方程组的解
01
02
03
解的定义
满足所有方程未知数的值 称为解。
解的存在性
对于给定的线性方程组, 可能存在多个解、无解或 无穷多个解。
解的唯一性
如果一个线性方程组有唯 一解,则该解是唯一的。
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
解空间的定义
所有解构成的空间称为解 空间。
解空间的维度
解空间的维度等于未知数 的数量。
物理问题中的线性方程组通常比较复杂,需要运用数学工具 和物理知识进行求解。通过求解这些线性方程组,可以深入 理解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经济问题中的线性方程组
在经济学中,线性方程组也被广泛应用于各种问题的分析 和求解。例如,在市场分析、生产计划、财政预算等领域 ,线性方程组被用来描述经济关系和规律。
实际应用
在实际问题中,线性方程组广泛应 用于物理、工程、经济等领域,解 的判定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指导 意义。
算法设计与优化
解的判定问题涉及到算法设计与优 化,对于提高计算效率和精度具有 重要意义。
未来研究方向
高维空间
计算复杂性
目前对于高维空间中线性方程组的解 判定研究尚不充分,未来可以加强这 方面的研究。
详细描述
矩阵的逆和行列式在判断线性方程组解的情 况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计算系数矩阵的行 列式和逆,可以判断方程组的解的情况。当 系数行列式不为0时,方程组有唯一解;当 系数行列式为0时,需要进一步分析以确定 解的情况。此外,利用行列式的性质可以简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判定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判定

第二节 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判定教学目的:掌握线性方程组解的存在性的判别方法。

教学重点: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及其推论。

教学过程:下面我们来说明如何利用初等变换来解一般的线性方程组。

第一步 对于方程组(9.1),如果1x 的系数不全为零,那么利用初等变换1,可以设110a ≠;第二步 利用初等变换2,分别把第一个方程的111i a a -倍加到第i 个方程(2,,)i s = ,于是方程组(9.1)变成111122112222222n n n n s sn n s a x a x a x b a x a x b a x a x b +++=⎧⎪'''++=⎪⎨⎪⎪'''++=⎩(9.2) 其中1111(2,,;2,,)i ij ij j a a a a i s j n a '=-⋅== 。

这样,解方程组(9.1)就归结为解方程组2222222n n s sn n s a x a x b a x a x b ⎧'''++=⎪⎪⎨⎪'''++=⎪⎩ (9.3)方程组(9.1)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为方程组(9.3)有解;第三步 对(9.2)上面的类似变换,最后得到一个阶梯形方程组111122*********100000r r n n r r n n rr r rn n r r c x c x c x c x d c x c x c x d c x c x d d ++++++=⎧⎪+++=⎪⎪⎪++=⎪⎨=⎪⎪=⎪⎪⎪=⎩(9.4) 其中0(1,2,,)ii c i r ≠= 。

方程组(9.4)中的“00=”这样一些恒等式可能不出现,也可能出现,去掉它们不影响(9.4)的解。

方程组(9.1)与方程组(9.4)是同解的。

下面讨论方程组(9.4)解的情况,即方程组(9.1)解的情况。

1.如(9.4)中有方程10r d +=,而10r d +≠,这是不管1,,n x x 取什么值都不能使它成为等式,所以(9.4)无解,从而(9.1)无解。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的解

第三章-线性方程组的解

线性代数——第 3章
所以方程组的通解为
x1 1 0 1 2 x2 = c 1 + c 0 + 0 . x3 2 0 4 2 1 2 其中c2 ,c4 任意. 0 1 0 x4
可写成矩阵方程:
Ax b
B ( A, b)
线性代数——第 3章

1 2 2 1 1 0 2 4 8 2 设A , b 3 2 4 2 3 3 6 0 6 4
求矩阵A及矩阵B ( A b)的秩.
线性代数——第 3章
定理1 (1) (2) (3)
n元线性方程组Ax=b
无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A)<R(A,b); 有唯一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A)=R(A,b)=n; 有无穷多个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R(A)=R(A,b)<n;
线性代数——第 3章
1 0 0 ~ B0 0 0 x1
5 x1 2c2 3 c2 , x 2c 4 c , 2 2 3 2 x c , 3 1 x4 c 2 ,
线性代数——第 3章
2、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增广矩阵化成行阶梯形矩阵,便可判断其是否有 解.若有解,化成行最简形矩阵,便可写出其通解. 例2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线性代数——第 3章

对系数矩阵 A 施行初等行变换:
1 2 2 1 1 2 2 1 r2 2r1 A 2 1 2 2 0 3 6 4 1 1 4 3 r3 r1 0 3 6 4
d d

方程组解的判定

方程组解的判定

因为在上述变换过程中,仅仅只对方程组 的系数和常数进行运算,未知量并未参与运 算. 若记 1 2 3 B ( A b) 2 1 1 则对方程组的变换完全可以转换为对矩阵B(方 程组(1)的增广矩阵)的变换.
二、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1 2 3 在例1中 B ( A b ) 2 1 1
x1 2 x2 3 2 x1 x2 1
解 2)-1)2 x1 2 x2 3 (1) 5 x 2 5 2) x1 2 x2 3 x2 1
1) 2)
(1)
( B1 )
x1 1 ( B2 ) x2 1
1 0 1 0 1 1
R(A)=2,R(A| b)=2,方程组有唯一解.
x1 - 2x2 3x3 - x4 1 例2 求解方程组 3x1 - x 2 5x3 - 3x4 2 2x x 2x - 2x 3 1 2 3 4
R(A)=2,R(A| b)=3,方程组有无解.
因为在上述变换过程中仅仅只对方程组的系数和常数进行运算未知量并未参与运则对方程组的变换完全可以转换为对矩阵b方程组1的增广矩阵的变换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一、消元法解方程组
二、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定
1.唯一解
2.无穷多解
3.无解
一、消元法解线性方程组solution of
linear equation group by elimination 分析:用消元法解下列方程组的过程. 例1 求解线性方程组
x1 x 2 3x 3 x 4 1 例3 求解方程组 3x1 x 2 3x 3 4x 4 4 x 5x 9x 8x 0 1 2 3 4

3.2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的判定

3.2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的判定

3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3.2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的判定
阶梯阵的形状与线性方程组的解. ~ ~ [A, b] Ax = b 解的数目 Ax = b 2x1+3x2 x3 = 1 2x2+x3 = 2 0=1 x1x2+2x3 = 8 2x2 +x3 = 1 x3 = 5 x1+2x2+x3 + x4 = 2 x3+4x4 = 3 0=0 无解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13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3.2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的判定
定理2 设(1) 所对应的齐次线性方程组的系数
矩阵为A , 则: (1) 当 R( A) n 时, 齐次线性方程组只有零解;
(2) 当 R( A) n 时, 齐次线性方程组有非零解, 且通解中含有 n R( A) 个自由未知量.
特别地, 若齐次线性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少于 未知量个数时, 必有非零解.
进行初等行变换,将其化成阶梯形矩阵:
cii 0
(2)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6
第三章 线性方程组
§3.2 线性方程组解情况的判定
或:
c11 0 0 0 0 c1, s 1 0 0 0 0 c1 s c1,t 1 c2 s c2,t 1 0 0 0 0 0 0 c1t c1n c2 t c2 n crt 0 0 crn 0 0 d1 d2 dr d r 1 0
a12 a22

2.5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定理

2.5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定理

例1
求齐次线性方程组 x1 x 2 x 3 x 4 0, 2 x1 5 x 2 3 x 3 2 x 4 0, 7x 7x 3x x 0 1 2 3 4 的通解.
解 对系数矩阵 A作初等行变换,变为行最简矩 阵,有
1 1 1 1 A 2 5 3 2 7 7 3 1
利用方程组系数矩阵A和增广矩阵B的秩,
可以很容易的看出线性方程组AX=b是否有解
1 齐次方程组
定理2.10 设A是mn矩阵,则齐次线性方程组Ax=0 有非零解的充要条件是R(A)<n. 证明 必要性 用反证法 设方程组Am×nx=0有非零解。假设R(A)=n, 则在A中存在一个n阶非零子式D,使得D所对应 的方程组只有零解(克拉默法则),这与条件矛 盾,因此R(A)<n

对增广矩阵B施行初等行变换: 0 1 1 1 1 B 1 1 1 3 1 1 1 2 3 1 2 1 1 0 1 1 2 ~ 0 0 1 2 1 2 , 0 0 0 0 0
可见R( A) R( B ) 2, 故方程组有解 , 并有

1 3 B 0 8
7 1 2 1 3 2 2 1 2 6 23 3 4 3 1 12 1 1 1 1
1 1 1 7 1 1 0 2 1 2 6 23 ~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R A r 2 , n 5 , n r 3 , 即方程组有无穷多解,

0 2 1 1 0 0 0 0
1 2 3 1 0 0 0 0
并有
x1 2 x3 x4 2 x5 x2 x3 3x4 x5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定理

线性方程组有解的判定定理

设 RA RB rr n,
则 B 的行阶梯形矩阵中含 r 个非零行,
把这 r 行的第一个非零元所对应的未知量作为 非自由未知量,
其余n - r个作为自由未知量,
并令 n - r个自由未知量全取0,
即可得方程组的一个解.
证毕
小结 RA RB n Ax b有唯一解
RA RB n Ax b有无穷多解.
-5 3 4
3
0 0 0 0
即得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
x1 x2
2 2
x3 x3
5
3 4
3
x4 x4
0, 0,
由此即得
x1 x2
2
x3
5 3
x4
,
-2
x3
-
4 3
x4
,
( x3 , x4 可任意取值).
令 x3 c1, x4 c2,把它写成通常的参数形式
x1
2c1
5 3
解 对增广矩阵B进行初等变换,
1 - 2 3 - 1 1 B 3 -1 5 - 3 2
2 1 2 - 2 3
1 - 2 3 - 1 1
0 5 - 4 0 -1
0 50 -04 0 12
显然,R( A) 2, R(B) 3, 故方程组无解.
例3 求解非齐次方程组的通解
x1 x1
c2 ,
x2
-2c1
-
4 3
c2 ,
x3 c1,
x4
c2
,
5
x1 x2 x3 x4
c1
2 -2 1 0
c2
3 -4
3 0
1
.
例2 求解非齐次线性方程组
x1 3 x1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与解的结构

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与解的结构

线性⽅程组解的判别与解的结构⼀.线性⽅程组求解定理1.线性⽅程组有解判别定理线性⽅程组a11 x1 + a12 x2 + … + a1n x n = b1 ,a21 x1 + a22 x2 + … + a2n x n = b2 , ......................................................as1 x1 + as2 x2 + … + asn x n = bs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 它的系数矩阵与增⼴矩阵有相同的秩 .2. 齐次线性⽅程组a11 x1 + a12 x2 + … + a1n x n = 0,a21 x1 + a22 x2 + … + a2n x n = 0, ......................................................as1 x1 + as2 x2 + … + asn x n = 0有⾮零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 它的系数矩阵的秩r ⼩于未知量个数n .齐次线性⽅程组求解⼀般步骤: 1.把系数矩阵通过初等变换,变换成阶梯形矩阵. 2.判断阶梯形矩阵中⾮零⾏的个数秩(r),以及计算⾃由元个数m=n-r. 3.确定⾃由元位置,然后以次为它们赋值1,0... 4.求解出⽅程组的基础解系. 5.⽤基础解系表⽰出⽅程全解.⾮齐次线性⽅程组求解,与齐次线性⽅程组求解过程基本⼀致,只需要再求出⼀个特解。

⼆.如何⽤C语⾔计算线性⽅程组的解 那么如何⽤算法求出线性⽅程组的解呢? 就是根据上⾯⽅程组求解⼀般步骤来的, 1.矩阵的初等变换(在上次⾏列式计算的基础上,这个很好实现). 2.求出矩阵的秩/⾃由元个数,然后确定⾃由元的位置(我认为这是⼀个难点) 3.初始化⾃由元(1,0,..),计算变量,最终求出基础解系 4.⾮齐次线性⽅程 4.1.先求出齐次线性⽅程组的基础解系 4.2.再利⽤上⾯步骤求⼀个特解即可1.矩阵的初等变换//初等⾏变换void primaryRowChange(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i,j,k,ii,kk,flag;double temp;for(i=0,j=0;i<s-1;i++,j++)//s⾏,最外围只需要变换s-1{ii=i;//如果⾏的⾸元为0,向下查找⼀个不为0的,然后换⾏if(*(*(array+i)+j) == 0){{if(*(*(array+k)+j)!=0)//第k⾏与第i⾏交换{for(kk=j;kk<n;kk++){temp=*(*(array+k)+kk);*(*(array+k)+kk) = *(*(array+i)+kk);*(*(array+i)+kk) = temp;}flag =1;break;}}//判断是交换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则i--if(!flag){i--;continue;}i--;j--;continue;}for(;ii<s-1;ii++){if(*(*(array+ii+1)+j)==0)continue;temp =-*(*(array+ii+1)+j) / *(*(array+i)+j);for(k=j;k<n;k++)*(*(array+ii+1)+k) += *(*(array+i)+k) * temp;}}}2.计算矩阵的秩//计算矩阵的秩int getRank(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flag;int i,j,r=s;//判断⾮零⾏个数for(i=0;i<s;i++){flag=0;for(j=0;j<n;j++){if(*(*(array+i)+j)!=0 && (*(*(array+i)+j)>0.01 || *(*(array+i)+j) <-0.01))//排除很⼩数, {flag=1;break;}}if(!flag)//当前⾏全为零,则r为i;{r=i;break;}}return r;}3.确定⾃由元位置 ⾃由元确定需要考虑两种情况: 1).系数梯形矩阵最后⼀⾏只有⼀个⾮零元素. 2) 系数梯形矩阵中某⾏的个数等于⾃由元的个数.//获取⾃由元信息int* getFreeElement(int r, int n, double **array, int **matrixPrimary, double **matrixCalc) {int i,j,k,o,p,q;int m=n-1-r;//n-1:int *freeElement =(int*)malloc(m*sizeof(int));j=-1;//判断是否有为0的变量q=0;//如果当前⾏⾮零个数与⾃由元个数相等,则标记为1,⾃由元选择起始位置左移⼀位if(*(*(matrixPrimary+i)+1)==1)//说明第i⾏只有⼀个变量,如果是齐次⽅程它的解⼀定为0 {j=*(*(matrixPrimary+i)+0);for(k=0;k<r;k++)*(*(matrixCalc+k)+j)=*(*(array+k)+n-1) / *(*(array+k)+j);}else if(n-1-matrixPrimary[i][0]==m){q=1;}else if(n-1-matrixPrimary[i][0]>m){o=matrixPrimary[i][0];//当前⾏的⾸元位置p=0;//次数for(k=n-2-q;k>=o;k--)//从后向前查找⾃由元位置{if(k==j)continue;freeElement[p++]=k;if(p==m)//说明已经找到 m个⾃由元return freeElement;}}}return freeElement;}求解⽰例图:1> p148-例42> 2.7(1)-13> 2.7(2)-1.14> 2.7(2)-1.25> 2.7(2)-1.36> 2.7(3)-1.17> 2.7(3)-1.28> 2.7(3)-1.39> 2.7(3)-1.410> p155-例6以下是C语⾔求解的全部源代码#include <stdio.h>#include <stdlib.h>double undefined=-999;//标志位void main(){int i,j,s,n;int res;double **array,*temp,**result;//tempdouble t1[6]={1,1,1,1,1,0};double t2[6]={3,2,1,0,-3,0};double t3[6]={0,1,2,3,6,0};double t4[6]={5,4,3,2,6,0};int homogeneous=1;//标识⽅程是否是齐次⽅程void primaryRowChange(int s, int n, double **array);void printfDouble1Dimension(int n, double *array);void printfDouble2Dimension(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homogeneousResolve(int s, int n, int homogeneous, double **array, double **result); int nonHomegeneousResolve(int s, int n, double **array, double **result,double *special); //void printfInt2Dimension(int s, int n, int ** array);//int* getPrimary(int n,double *temp);//输⼊说明printf("输⼊说明:⾏数代表S个线性⽅程,N代表未知数及常数项.\n");printf("例如⽅程如下:\n");printf("1x-2y+3z=4\n");printf("-2x-4y+5z=10\n");printf("如下输⼊2⾏,4列:\n");printf("1 -2 3 4\n");printf("-2 -4 5 10\n\n");//开始printf("输⼊⾏数:");scanf("%d",&s);printf("输⼊列数:");scanf("%d",&n);//s=4;//n=6;//动态分配内存空间array =(double**)malloc(s*sizeof(double*));result =(double**)malloc(s*sizeof(double*));special =(double*)malloc(n*sizeof(double));for(i=0;i<s;i++){temp=(double*)malloc(n*sizeof(double));printf("请输⼊第%d⾏数组:",i+1);for(j=0;j<n;j++)scanf("%lf",temp+j);/*switch(i){case 0:temp=t1;//{1,1,1,1,1,0};break;case 1:temp=t2;//{3,2,1,0,-3,0};break;case 2:temp=t3;//{0,1,2,3,6,0};break;case 3:temp=t4;//{5,4,3,2,6,0};break;}*/array[i]=temp;}//打印数组printf("初等⾏列变换之前:\n");printfDouble2Dimension(s,n,array);//判断⽅程是否是齐次⽅程for(i=0;i<s;i++){if(*(*(array+i)+n-1)!=0)//如果最后⼀列,有不为0的说明⽅程为⾮齐次⽅程{homogeneous=0;break;}}primaryRowChange(s,n,array);printf("初等⾏列变换之后:\n");printfDouble2Dimension(s,n,array);if(homogeneous)//齐次{switch (res){case -1:printf("⽅程⽆解.\n");break;case0:printf("⽅程只有零解.\n");break;default:printf("⽅程的基础解系如下:\n");printfDouble2Dimension(res,n-1,result);break;}}else//⾮齐次{res=nonHomegeneousResolve(s,n,array,result,special);if(res==-1)printf("⽅程⽆解.\n");else{printf("⽅程的基础解系如下:\n");printfDouble2Dimension(res,n-1,result);printf("⽅程的特解如下:\n");printfDouble1Dimension(n-1,special);}}system("pause");}//初等⾏变换void primaryRowChange(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i,j,k,ii,kk,flag;double temp;for(i=0,j=0;i<s-1;i++,j++)//s⾏,最外围只需要变换s-1{ii=i;//如果⾏的⾸元为0,向下查找⼀个不为0的,然后换⾏if(*(*(array+i)+j) == 0){flag=0;for(k=i+1;k<s;k++){if(*(*(array+k)+j)!=0)//第k⾏与第i⾏交换{for(kk=j;kk<n;kk++){temp=*(*(array+k)+kk);*(*(array+k)+kk) = *(*(array+i)+kk);*(*(array+i)+kk) = temp;}flag =1;break;}}//判断是交换成功,如果没有成功,则i--if(!flag){i--;continue;}i--;j--;continue;}for(;ii<s-1;ii++){if(*(*(array+ii+1)+j)==0)continue;temp =-*(*(array+ii+1)+j) / *(*(array+i)+j);for(k=j;k<n;k++)*(*(array+ii+1)+k) += *(*(array+i)+k) * temp;}}}//⾮齐次⽅程解的情况int nonHomegeneousResolve(int s, int n, double **array, double **result, double *special) {int i,j,k,l;int r1,r2;//系数矩阵/增⼴矩阵的秩int getRank(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homogeneousResolve(int s, int n, int homogeneous, double **array, double **result);r1=getRank(s,n-1,array);r2=getRank(s,n,array);if(r1!=r2)return -1;//⽆解//特解temp =(double**)malloc(r1*sizeof(double*));homogeneousResolve(r1,n,0,array,temp);for(i=0;i<n;i++)*(special+i)=*(*(temp)+i);return homogeneousResolve(r1,n,1,array,result);}//齐次⽅程解的情况int homogeneousResolve(int s, int n, int homogeneous, double **array, double **result){int i,j,k,l,o,p,flag;int r;//秩rankint m;//⾃由元个数int f;//最后⼀个⾮零⾏⾸元的位置double sum1=0,sum2=0;double *temp = (double*)malloc(n*sizeof(double));//临时⾏指针int **matrixPrimary;//存储矩阵⾸元位置及⾮零元个数double **matrixCalc;//计算基础解系int *freeElement;//⾃由元位置double **matrixTemp;//声明函数void printfDouble2Dimension(int s, int n, double **array);void printfInt2Dimension(int s, int n, int **array);int** getPrimary(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getRank(int s, int n, double **array);double** initMatrixCalc(int s, int n);int* getFreeElement(int r, int n,double **array, int **matrixPrimary, double **matrixCalc);void printfInt1Dimension(int n, int *array);void getPrimarySolution(int r, int n, int homogeneous, double **array, int **matrixPrimary, double **matrixCalc ,int *freeElement, double **result); //秩rankr = getRank(s,n,array);//判断解的情况m=n-1-r;if(m<0)return -1;//⽆解else if(m==0)return0;//只有零解else{//初始化计算矩阵matrixCalc = initMatrixCalc(r,n);//获取矩阵⾸元信息matrixPrimary = getPrimary(r,n,array);/*printf("打印计算矩阵:\n");printfDouble2Dimension(r,n,matrixCalc);printf("打印矩阵⾸元信息:\n");printfInt2Dimension(r,2,matrixPrimary);*/freeElement = getFreeElement(r, n, array, matrixPrimary,matrixCalc);//打印⾃由元位置//printf("打印⾃由元位置:\n");//printfInt1Dimension(m, freeElement);//计算基础解系getPrimarySolution(r, n, homogeneous, array, matrixPrimary, matrixCalc, freeElement ,result);//printfDouble2Dimension(m,n,result);return m;}}//init Matrix calcdouble** initMatrixCalc(int s, int n){int i,j;double **array=(double**)malloc(s*sizeof(double*));for(i=0;i<s;i++){array[i] =(double*)malloc(n*sizeof(double));*(*(array+i)+n-1)=1;{*(*(array+i)+j)=undefined;}}return array;}//计算矩阵的秩int getRank(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flag;int i,j,r=s;//判断⾮零⾏个数for(i=0;i<s;i++){flag=0;for(j=0;j<n;j++){if(*(*(array+i)+j)!=0 && (*(*(array+i)+j)>0.01 || *(*(array+i)+j) <-0.01))//排除很⼩数, {flag=1;break;}}if(!flag)//当前⾏全为零,则r为i;{r=i;break;}}return r;}//查找某⾏⾮零个数及⾸元位置int** getPrimary(int s, int n, double **array){int i,j;int num=0,index=0;int **result=(int**)malloc(s*sizeof(int*));int *temp;for(i=0;i<s;i++){temp =(int*)malloc(2*sizeof(int));num=0;index=0;for(j=0;j<n;j++){if(*(*(array+i)+j)!=0){if(num==0)index=j;num+=1;}}temp[0]=index;temp[1]=num;result[i]=temp;}return result;}//获取⾃由元信息int* getFreeElement(int r, int n, double **array, int **matrixPrimary, double **matrixCalc){int i,j,k,o,p,q;int m=n-1-r;//n-1:int *freeElement =(int*)malloc(m*sizeof(int));j=-1;//判断是否有为0的变量q=0;//如果当前⾏⾮零个数与⾃由元个数相等,则标记为1,⾃由元选择起始位置左移⼀位for(i=r-1;i>=0;i--)//查找⾃由元,及位置为0的{if(*(*(matrixPrimary+i)+1)==1)//说明第i⾏只有⼀个变量,如果是齐次⽅程它的解⼀定为0 {j=*(*(matrixPrimary+i)+0);for(k=0;k<r;k++)*(*(matrixCalc+k)+j)=*(*(array+k)+n-1) / *(*(array+k)+j);}else if(n-1-matrixPrimary[i][0]==m){q=1;}else if(n-1-matrixPrimary[i][0]>m)o=matrixPrimary[i][0];//当前⾏的⾸元位置p=0;//次数for(k=n-2-q;k>=o;k--)//从后向前查找⾃由元位置{if(k==j)continue;freeElement[p++]=k;if(p==m)//说明已经找到 m个⾃由元return freeElement;}}}return freeElement;}//计算基础解系void getPrimarySolution(int r, int n, int homogeneous, double **array, int **matrixPrimary, double **matrixCalc ,int *freeElement, double **result) {int i,j,k,l,p;int m=n-1-r;//⾃由元double sum1,sum2;double *temp,**matrixTemp;//计算基础解系for(i=0;i<m;i++){matrixTemp=(double**)malloc(r*sizeof(double*));//复制数组for(j=0;j<r;j++){temp =(double*)malloc(n*sizeof(double));for(k=0;k<n;k++)*(temp+k)=*(*(matrixCalc+j)+k);matrixTemp[j]=temp;}//设置⾃由元为0或1for(j=0;j<r;j++){*(*(matrixTemp+j)+freeElement[i])=1;//⾃由元为1for(k=0;k<m;k++){if(k!=i)*(*(matrixTemp+j)+freeElement[k])=0;//⾃由元为0}}//printfDouble2Dimension(r,n,matrixTemp);//计算for(j=r-1;j>=0;j--){p=*(*(matrixPrimary+j));//当前⾏起始位置for(k=p;k<n;k++){if(*(*(matrixTemp+j)+k)==undefined)//如果等于标志位,它可能是未知变量{sum1=sum2=0;for(l=p;l<n;l++){if(l==n-1){sum1=*(*(array+j)+l) * *(*(matrixTemp+j)+l);}else if(l!=k){sum2+=*(*(array+j)+l) * *(*(matrixTemp+j)+l);}}for(l=0;l<r;l++)*(*(matrixTemp+l)+k)=((homogeneous?0:sum1)-sum2)/ *(*(array+j)+k);//如果齐次sum1=0;//break;}}}result[i]=matrixTemp[0];//printfDouble2Dimension(r,n,matrixTemp);}}void printfDouble2Dimension(int s, int n, double **array) {//printf("%d,%d",s,n);int i,j;for(i=0;i<s;i++){for(j=0;j<n;j++){printf("%6.2lf",*(*(array+i)+j));}printf("\n");}}void printfDouble1Dimension(int n, double *array){int i;for(i=0;i<n;i++){printf("%6.2lf",*(array+i));}printf("\n");}//打印⼆维数组void printfInt2Dimension(int s, int n, int **array){int i,j;for(i=0;i<s;i++){for(j=0;j<n;j++){printf("%4d",*(*(array+i)+j));}printf("\n");}}//打印⼀维数组void printfInt1Dimension(int n, int *array){int i;for(i=0;i<n;i++){printf("%4d",*(array+i));}printf("\n");}View Code。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

x1 2bx2 x3 4
何时有解?何时无解?
在有解的时候求出它的一般解.
例2 讨论线性方程组是否有解?
x1 x2 x3 1
aa
ax1 bx2 2 x1 b2 x2 3 x1 b3 x2
cx3 d c2 x3 d c3 x3 d
2 3
a,b,c,d 各不相同.
四、作业 P
一、有解的判别定理
a11 x1 a12 x 2 L a1n xn b1
设线性方程组
aa2s11Lxx11L
a22 x2 L LLLL as2 x2 L
a2n xn LLLL asn xn
b2 bs
(1)
其系数矩阵A和增广矩阵 A 分别为
a11 a12 L
A
a21 L
a22 L
a1r L 0, arr
a11 x1 a12 x 2 L a1n xn b1
a21 x1 LL
ar1 x1
a22 x2 L LLLL ar2 x2 L
a2n xn LLLL arn xn
b2 br
例1 讨论线性方程组
ax1 x2 x1 bx2
x3 x3
4 3
所以,方程组(1)有解.
总之,线性方程组(1)有解 R( A) R( A).
并且,若 R( A) R(则A)(1)n有, 唯一解;
若 R( A) R(则A)(1)n有无穷多个解.

a11 L
若R( A) R( A) r, 且 r 级子式 L L
ar1 L
则方程组(1)与下面的方程组是同解的.
所以 R( A) R( A).
反过来,若 R( A) R( A),则
rank{1,2 ,L ,n } rank{1,2,L ,n, } 设 i1 ,i2 ,L ,ir 为1,2 ,L ,n 的一个极大无关组, 则 i1 ,i2 ,L ,ir 也为1,2 ,L ,n , 的极大无关组, ∴向量组 1,2 ,L ,n 与 1,2 ,L ,n , 等价, 从而 可由向量组 1,2 ,L ,n 线性表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近年来,线性代数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而线性方程组求解问题是线性代数的基本研究内容之一,同时它也是贯穿线性代数知识的主线。

本文探究了线性方程组一般理论的发展,用向量空间和矩阵原理分析了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介绍了线性方程组理论在解决解析几何问题中的作用,举例说明了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理论在判断空间几何图形间位置关系时的便利之处。

关键字:线性方程组;解空间;基础解系;矩阵的秩Abstract:In recent years, linear algebra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application, and wide linear equations solving problems is the basic content of linear algebra, at the same time, it is one of the main knowledge of linear algebra.This article has researched the development of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s theory,discussed the general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vector space with the development and matrix theory to analyze the linear equations and the criterion of the situation. Introduces the theory of linear equations in solving the problem of analytic geometry, illustrates the role of linear equations of structure theory in judgment space relation between the geometry of the convenience of position. space geometric figure between time the position relations with theory of the system of linear equation with examples.Key words: linear equations, The solution space, Basic solution, Matrix rank一、线性方程组理论的发展进程早在初等代数的学习中,我们就讨论过一元二次方程和二元一次方程组,他们是线性方程组中最简单的两种形式。

近年来,线性代数被广泛的应用在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中,在实际问题中常常需要处理几十个、几百个甚至成千上万个未知量的线性方程组,且方程组中方程的个数与未知数的个数也不一定相等,所以就需要对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情况进行讨论分析。

下面就具体讨论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及其判别准则。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早在中国古代的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方程章中就作了比较完整的论述,其所述方法实质上相当于现代的高斯消元法。

在西方,线性方程组的研究是在17世纪后期由莱布尼茨开创的,他曾研究含两个未知量的三个线性方程组成的方程组。

1693年4月,莱布尼茨在写给洛比达的一封信中使用并给出了行列式,并给出方程组的系数行列式为零的条件。

同时代的日本数学家关孝和在其著作《解伏题元法》中也提出了行列式的概念与算法。

1750年克莱姆在他的《线性代数分析导言》中发表了求解线性系统方程的重要基本公式,既人们熟悉的克莱姆法则。

1764年,数学家贝祖把确定行列式每一项的符号的手续系统化了。

对给定了含n个未知量的n个齐次线性方程,贝祖证明了系数行列式等于零是这方程组有非零解的条件。

大约在1800年,高斯提出了高斯消元法并用它解决了天体计算和后来的地球表面测量计算中的最小二乘法问题。

19世纪,英国数学家史密斯和道奇森继续研究线性方程组理论,前者引进了线性方程组的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概念,后者证明了线性方程组相容的充要条件是系数矩阵和增广矩阵的秩相等,这是现代方程组理论中的重要结果之一。

现在我们解线性方程组正是通过对增广矩阵施行初等行变换进行的。

此后的一百多年间,线性方程组的一般理论已逐渐趋于成熟,而人们对线性方程组的研究也从理论转移到应用上来了。

线性方程组在实践中应用的非常广,如天气预报、运输调度、安排生产、飞机飞行所涉及的空气动力学等等……在当代,人们正在努力研究出一下适合特殊情况下的大型线性方程组的求解方法。

例如,徐成贤、孔麦英在《大型稀疏矩阵线性方程组的一种稳定解法》中研究了如何恰当地把这种方法嵌入到高斯消去法中,得到的算法使得高斯消去法总是能稳定有效地求解。

二、一般线性方程组的理论定义1 用12,,,n x x x 表示未知量在数域F 上一般线性方程组的模型为,11112211n n a x a x a x b +++=21122222n n a x a x a x b +++=1122m m mn n m a x a x a x b +++= 其中每个方程左端是未知量12,,,n x x x 的一次齐次式,左端是常数(称为常数项)。

与未知量相乘的数称为系数,ij a F ∈是第i 个方程中j x 的系数1,2,,;1,2,,.i m j n ==方程组(1)称为含有m 个未知量,n 个方程的线性方程组(,m n m n m n ><=或都可能)1111n m mn a a A a a ⎛⎫ ⎪= ⎪ ⎪⎝⎭称为方程组(1)的系数阵;而矩阵11111n m mn m a a b B a a b ⎛⎫ ⎪= ⎪ ⎪⎝⎭称为方程组(1)的增广阵。

(一)线性方程组解的判别准则在向量理论和矩阵理论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得出以下关于线性方程组解的情况的判定定理1(线性方程组有解判别定理)线性方程组(1)有解的充分必要条件是其系数矩阵A 和增广矩阵B 的秩相等,即()()r A r B =。

下面再来讨论方程组(1)有解的情况下解的结构问题。

定理2 在()()r A r B =的条件下,有Ⅰ 如果()r A n =,则方程组(1)有唯一解;Ⅱ 如果()r A n <,则方程组(1)有无穷多组解。

(1)证明参见【5】(二)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在方程组有唯一解的时候当然没有什么解的结构,在无穷多个解的时候才有条件讨论解的结构,所谓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是指解与解之间的关系。

在讨论一般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之前,我们先来研究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

1、 齐次线性方程组解的结构定义2 称形如11112210n n a x a x a x +++= 21122220n n a x a x a x +++=11220m m mn n a x a x a x +++= 的线性方程组为齐次方程组。

其系数阵为A ,令12(,,,),00,0,,0n X x x x ''==()则有 AX=0。

定义3 把(2)的一个解12,,,n x x x 看成一个n 维列向量12(,,,)T n x x x ,称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一个解向量,记做12(,,,)T n V x x x =。

齐次线性方程组一定有无穷多个解空间(都是n 维向量),这无穷多个解向量的全体构成一个向量空间,叫做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空间W 。

当然,这无穷多个n 为解向量是线性相关的,因此只要找出它的一个极大无关解向量组,就可以用它的线性组合来表示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全部解向量。

定义4 如果12,,,n V V V 是齐次线性程组(2)的解向量组的一个极大无关组,则称12,,,n V V V 是齐次线性方程组(2)的一个基础解系。

定理3 如果齐次线性方程组(2)的系数矩阵A 的秩()r A r n =<,则齐次线性方程组必定存在基础解系,且每一个基础解系中所含的解向量的个数为n r -个。

证明:由于()r A r n =<,说明独立的方程的个数少于未知量的个数。

假如对增广矩阵B 作初等行变换化成了如下的形状:(2)1112121100001000010000000r n r n rr rn k k k k B k k +++⎛⎫ ⎪ ⎪ ⎪→ ⎪ ⎪ ⎪ ⎪ ⎪⎝⎭这说明齐次线性方程组(2)与下列方程组同解:11111r r n n x k x k x ++=--- 22112r r n n x k x k x ++=---11r rr r rn n x k x k x ++=--- 其中的1r x +,,n x 为自由未知量,他们是可以任意取值的,现对他们分别取为12100010,,,001r r n x x x ++⎛⎫⎛⎫⎛⎫⎛⎫ ⎪ ⎪ ⎪ ⎪ ⎪ ⎪ ⎪ ⎪= ⎪ ⎪ ⎪ ⎪ ⎪ ⎪ ⎪ ⎪⎝⎭⎝⎭⎝⎭⎝⎭ 就可以得到齐次线性方程组(2)的n r -个非零解向量为11121212221212,,,100010001r r n r r n rr rr rn n r k k k k k k k k k V V V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他们就是齐次线性方程组(2)的一个基础解系。

显然12,,,n r V V V -线性无关,因为设12(,,,)n V d d d '=是(2)的任一个解向量,故11111221r r r r n n d k d k d k d ++++=----22112222r r r r n n d k d k d k d ++++=----1122r rr r rr r rn n d k d k d k d ++++=----用向量表示为1122r r n n r V d V d V d V ++-=+++,因此12,,,n r V V V -线性相关。

这就是说,基础解系12,,,n r V V V -构成了齐次线性方程组的解向量空间的一组基,任何一个解向量都可以有这组基线性表示。

所以齐次线性方程组的全部解向量为12,,,n r V V V -的线性组合:1122n r n r V c V c V c V --=+++ 由此得出了求齐次线性方程组(2)的基础解系方法:第一步 对其系数矩阵机型初等行变换,判别是否有非零解。

第二步 若有非零解,写出与原方程组同解的方程组,给自由未知量赋值,找出其一个基础解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