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实验专题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模板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最精良的资源往往是收费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篇1一、指导思想1.认真学习山东省《考试大纲》、《考试说明》、《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注意研究山东省与生物高考相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以取得一定的课外知识量。
2.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准确定位起点,立足双基,夯实基础,瞄准高考,培养综合能力,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从而全面提高生物教学质量。
3.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突出思维过程、思维层次和思维容量的训练,强调知识的迁移与知识的再现。
4.要特别注重对学生生物复习方式方法的指导,把不同层次的学生在生物复习过程中都能有效地提高复习水平作为本学期教学工作的出发点和终结点。
二、学科目标1.构建知识网络体系,通过案例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激励学生勇于探索,提高运用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抓好一轮复习,研究考试说明,捕捉高考信息。
训练高考试题,争取在年高考中取得较好成绩。
三、具体教学措施1.继续认真钻研教材、考纲和《考试说明》,及时了解和收集各类高考的信息,认真分析研讨近几年生物考试试题,以便把握教学的有的放矢地进行生物学科的复习,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2.认真开展备课组活动,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重点落实备课常规和课堂教学常规,课和上课质量,备课组做到统一进度、统一资料、统一考试。
3.近一步健全集体备课制度:每周二召开一次备课组教师会议,每次活动有主题、有针对性,有专人发言,有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案,通过一系列的活动将全组教师凝结为团结协作的整体,实现智慧共享。
4.为了进一步改革课堂结构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积极开展听、评、说课活动,采用“组内备课,组内评议,改进教案,再行教学,不断完善”的连动式备课、上课方式,及时总结,反思问题,做到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
7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探究实验专题
7年级生物上册人教版探究实验专题一、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1、把10鼠妇放在纸盒的中间。
一端盖上木板一端盖上透明玻璃板。
在盒内形成明亮、黑暗2种环境。
每10分钟观察一次。
2、问题A、在上述实验中你提出的问题是什么?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么?B、你的假设是什么?答: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C、为什么要用木板和透明玻璃板分别盖在2端?答:为了形成明亮和黑暗的环境,为了做对照实验D、为什么要用10只鼠妇而不用一只?答:为了减小误差E、你预测的结果是什么?答:鼠妇跑到了黑暗的地方F、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答:鼠妇喜欢阴暗的生活环境G、假如2端都盖上木板一端放干土,一端放湿土,你预测的结果是什么?答:鼠妇都跑到有湿土的地方H、你得出了什么结论?答:鼠妇喜欢阴暗潮湿的生活环境二、《探究植物对空气湿度的影响》探究敷陈提出问题: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吗?作出假设: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有影响。
在裸地、草地或茂密的灌丛中,灌木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
验证实验:1.实验设计:探究植物种类和分布对空气湿度的影响,分早、中、晚三次,每次分草坪、裸地及灌木丛三个地方进行实验,为了正确,每次每一个实验进行三次,并取其平均值。
2.实验用具:干湿记、记录本。
3.实验记录:分歧时间、分歧地址的相对湿度4.实验结果:从数据记录表可以看出:早晨,不同地方的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中的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的空气湿度最小;中午,不同的地方空气湿度有差异,灌丛的空气湿度最大。
5、实验结构:从表中可以看出早、中、晚三个地方空气湿度均有差别,且都是草地湿度最大,灌丛其次,裸地湿度最小。
6、实验结论支持假设。
植物的种类与多少会影响空气湿度。
在三种环境中,草地空气湿度最大,裸地空气湿度最小。
生物对环境会造成一定影响。
A、如果裸地上或草地上有小水洼,测量湿度时能把干湿计放在水洼边上么?测量灌丛时能把干湿计放在地上么?答:不能,因为影响测量的准确度。
生物实验设计专题复习
3.对照原则
实验对照原则是设计 和实施实验的准则之一。 通过设置实验对照对比, 即可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 又可增加实验结果的可信 度和说服力。
通常,一个实验总分 为实验组和对照组。
实验组,是接受实验 变量处理的对象组。
对照组,对实验假设 而言,是不接受实验变 量处理的对象组。
从理论上说,由于实验 组与对照组的无关变量的 影响是相等的,被平衡了 的,故实验组与对照组两 者之差异,则可认定为是 来自实验变量的效果,这 样的实验结果是可信的。
2、单一变量原则
(1)变量:或称因子,是指 实验过程中所被操作的特定 因素或条件。按性质不同, 通常可分为两类:
①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②无关变量与额外变量
实验变量与反应变量 实验变量:也称为自变量,指
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因素或 条件。
反应变量:亦称因变量,指 实验中由于实验变量而引起的变 化和结果。
按对照的内容和形式上的不 同,通常有以下对照类型:
•空白对照
•对照的种类
•条件对照 •自身对照
•相互对照
甲状腺对照:不给对照组任何处理因素
对照性原则
质壁分 离和 复原实 验
(自身对照)
对照组和实验组都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 对照性原则
不同盐浓度对哺乳动物红细胞的影响研究
通常,实验变量是原因,反应变 量是结果,二者具有因果关系。实 验的目的在于获得和解释这种前因 后果。
例如:在“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 的实验中,所给定的低温(冰 块)、适温(37℃)、高温 (沸水浴)就是实验变量。而 由于低温、适温、高温条件变 化,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的反 应结果也随之变化,这就是反 应变量,该实验即在于获得和 解释温度变化(实验变量)与 酶的活性(反应变量)的因果 关系。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生物期末实验探究题专题训练1.洋葱是二年生草本植物,常吃洋葱能降低血压、预防感冒。
图甲是制作洋葱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部分步骤,图乙是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物像,据图回答。
(1)图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填字母)。
其中步骤c滴加的液体是。
(2)图乙中,视野A细胞出现重叠可能是由于图甲中步骤【】操作失误导致的;视野B出现气泡可能是图甲中步骤【】操作失误导致的;而要将图C模糊的物像转变成图D清晰的物像,需要调节显微镜的。
(3)洋葱的结构层次和人体比较,少了结构层次。
2.“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人们对细胞的认识,离不开显微镜。
同学们利用显微镜做了许多实验,图乙、丙、丁分别为显微镜下观察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草履虫。
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使用显微镜时,首先对光,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的圆形视野。
(2)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
(3)从结构层次来分析,人体口腔上皮和洋葱鳞片叶内表皮在结构层次上分别属于组织和组织。
(4)图丁中,小明同学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时,发现草履虫向右上方游动(箭头表示视野中草履虫游动的方向),应将装片向方移动。
(5)为了观察到草履虫的纤毛,需将视野调暗,小明同学应调节图甲中的④和达到目的。
3.请分析回答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等相关问题:(1)若显微镜的目镜5x,物镜为40x(如图1),则观察到的物像放大倍。
(2)使用显微镜观察装片的实验过程中,对光、下降镜筒和上升镜筒时,眼睛分别注视、、。
(从“目镜”“物镜”“反光镜”“镜筒”中选择)(3)使用显微镜对光的正确程序是:。
①选遮光器上适宜的光圈对准通光孔②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③左眼注视目镜(右眼睁开),转动反光镜调节出一个白亮的视野。
(4)显微镜下视野较暗,这时应转动和调节视野的亮度,如果物象不够清晰,调节使物象更清晰。
(5)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染色时所用的染剂是图2中的。
生物探究实验专题训练答案
探究实验专题训练1.取四株大小相同且叶数相同的嫩枝,在有光照的正常条件下,依下图(A )所示的方法进行处理:实验开始时,先将各个装置的重量调整至80g,其后每隔4h 记录各个装置的重量变化。
实验结果用下面曲线(B )表示:(1)曲线I代表哪两组装置的重量变化 CD (1分),说明理由:I 线表示重量没有变化,说明没有水分蒸发所以是cd 装置 。
(1分) (2)曲线Ⅱ和曲线Ⅲ分别代表哪两装置实验结果?Ⅱ是 B ;Ⅲ是 A 。
(2分)(3)比较分析上述实验结果,对叶片上下表皮气孔相对数量作出推断 下表面气孔更多 。
(2分) (4)假如将装置A 放在暗室中,对实验结果会有什么影响?答:减少的重量变少 (2分)2.在“探究温度对霉菌生活的影响”活动中,某小组同学们按照如下方案进行了实验,并依据实你同意该小组同学的实验方案和结论么? 不同意 ;如果不同意,请指出他们的方案和结论中存在着的问题。
(1)实验方案方面:①环境条件的设计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改为在同一环境条件下一组在低温另一组在高温 。
②实验材料选择 不符合单一变量原则,应改为同种材料或都是馒头或者都是面包 。
(2)实验结果预期: 温暖条件下的一组发霉 。
(3)结论: 温度对霉菌生活有影响 /霉菌适宜生活在温暖的环境中。
。
甲组乙组 假设 温度能影响霉菌的生活环境条件 阴暗潮湿 阳光向阳处 实验材料 一块馒头 一块面包 处理方法 将实验材料装入袋中 实验结果 馒头发霉面包没有发霉实验结论霉菌生长在阴暗潮湿的地方3.水仙花又称凌波仙子,在中国已有一千多年栽培历史,为中国传统名花之一。
某探究小组为了探究“环境条件对水仙花开花时间的影响”,他们选取品种、成熟度和大小等相同的三个具备开花能力的水仙花鳞茎,分为甲、乙、丙三组,同时置于下表所示的环境中进行培养,观察并记录从开始培养到第一朵花开放的时间。
请分析回答:(1)该探究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有两个,分别是光照和温度。
高中生物人教版新课标实验专题总结
实验一:观察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必修一P26一.实验目的:初步掌握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方法二.实验原理:1.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注意混合染色剂的配制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
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2.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同时使染色休中的DNA和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 与染色剂结合。
三.方法步骤:实验二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必修一P18一.实验目的:尝试用化学试剂检测生物组织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二.实验原理:某些化学试剂能使生物组织中的有关有机化合物,产生特定的颜色反应。
1.可溶性还原糖如葡萄糖、果糖、麦芽糖与斐林试剂发生作用,可生成砖红色的沉淀。
2.脂肪可以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或被苏丹Ⅳ染液染成红色。
淀粉遇碘变蓝色。
3.蛋白质与双缩脲试剂发生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蛋白质分子中含有很多肽键,在碱性NaOH溶液中能与双缩脲试剂中的Cu2+作用,产生紫色反应。
三.实验材料1.做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实验,应选含糖高,颜色为白色的植物组织,如苹果、梨。
因为组织的颜色较浅,易于观察。
2.做脂肪的鉴定实验。
应选富含脂肪的种子,以花生种子为最好,实验前一般要浸泡3~4小时也可用蓖麻种子。
3.做蛋白质的鉴定实验,可用富含蛋白质的黄豆或鸡蛋清。
四、实验试剂斐林试剂包括甲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乙液:质量浓度为0.05g/ mL CuSO4溶液、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双缩脲试剂包括A液:质量浓度为0.1g/ mL NaOH溶液和B液:质量浓度为0.01g/ mL CuSO4溶液、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溶液,碘液、蒸馏水。
五、方法步骤:一可溶性糖的鉴定二脂肪的鉴定三、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三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必修一P7一.实验目的:1 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几种细胞,比较不同细胞的异同点2 运用制作临时装片的方法二.实验原理:利用高倍镜可以看到某些在低倍镜下无法看到的细胞结构,例如:可以看到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从而能够区别不同的细胞。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练习(解析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如图所示为鸟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说明鸟类适于飞行的特点:(1)图甲表示鸟的外形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时阻力,适于空中飞行生活。
(2)图乙表示鸟的前肢变成_______,它是鸟的飞行器官。
(3)图丙表示鸟的________发达,可以有力牵动两翼飞行。
(4)图丁表示鸟的骨骼特点是轻、薄、坚固,长骨中空可以________,适于空中飞行。
(5)图戊表示表示鸟体内与肺相通的_________,呼吸一次完成________次气体交换,从而大大提高呼吸效率。
2.如图是鸟的体内部分结构分布示意图,请看图回答问题。
(1)鸟的呼吸器官是图中的_________(填字母),它还具有发达的___________辅助呼吸,这种特别的呼吸方式称为___________。
(2)与鸟类不同,蝗虫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_。
(3)家鸽吸气时,气体流动方向是___________(用箭头或图中字母表示)。
(4)鸟的全身都是为飞行而设计,身体呈_______型,可以减少飞行中的空气阻力,骨骼___________、________、坚固,长骨中空,减轻体重。
3.下面是某校八年级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利用课外活动时间,对校园及其周围的生物进行细心观察后进行的一次小组讨论与交流,请结合下列各图,认真分析并回答有关问题:(1)若根据体内有没有脊椎骨构成的__________将图中的动物分成两组,则与A不在同一组的动物有__________ (用图中字母表示)。
(2)A是一种农业害虫,它的体表有__________,可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体内水分蒸发。
(3)B终生生活在水中,用__________呼吸;C的呼吸器官是__________。
(4)适于空中生活的D在骨骼上与飞翔生活相适应的特征有__________、__________。
(至少答出两点)(5)图中E所示动物生活在陆地上,而白鳍豚却生活在水中,两者在生活环境和生活习性上都有很大差异,但在分类学上,两者却属于同类动物,其原因之一是两者在生殖发育过程中都有__________的特点。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
高中生物实验汇总引言这份文档旨在汇总高中生物实验的内容和结果。
实验是生物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践操作和观察,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物学的理论知识,并培养动手能力和科学思维。
本文档将总结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
实验一:植物的光合作用实验目的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以及光合作用对环境和生物的重要性。
实验步骤1. 将一棵绿叶植物(如豆苗)放置在光照充足的地方,并给予适量的水。
2. 在植物的一片叶片上涂抹一层石蕊试剂(一种测定光合作用的指示剂)。
3. 将植物置于强光下数小时后,观察石蕊试剂的变化。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涂抹了石蕊试剂的叶片会变成紫黑色,说明光合作用已经进行。
这表明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同时释放出氧气。
实验二:果蝇的遗传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观察果蝇的遗传特征,了解遗传规律和基因的传递方式。
实验步骤1. 选取一对纯合子(纯合子是指基因型中两个等位基因相同的个体)的果蝇。
2. 交配纯合子果蝇,观察子代果蝇的遗传特征。
3. 记录子代果蝇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并计算各表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不同基因型果蝇的表现型比例和基因型比例。
这说明某些特征的遗传是受到基因的支配和显性-隐性规律的影响。
实验三:细胞的酶活性实验实验目的探究细胞中酶的活性以及酶活性受到温度和pH值等因素的影响。
实验步骤1. 准备若干含有不同pH值的缓冲液,分别为酶液和底物(如淀粉酶和淀粉)制备试管。
2. 将试管置于不同温度下进行反应,反应一定时间后停止反应。
3. 使用显色剂观察试管的颜色变化,颜色越深表示酶活性越高。
实验结果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发现在适宜的温度和pH值下,酶的活性最高,颜色变化最显著。
这说明细胞中的酶活性对温度和pH值敏感,合适的环境条件有利于酶的正常活性。
总结以上是几个典型的高中生物实验,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生物学的知识和原理。
八年级生物下实验专题
实验专题1.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作了如下设计:第一步:取2个装有等量牛肉汁培养基的培养皿,经高温灭菌,冷却至常温后,标记为1号、2号.第二步:打开1号培养皿,将其暴露在教室空气中10分钟后加盖封好;2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第三步:将1、2号培养皿同时放置在恒温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并作好记录.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探究的问题是?(2)上述实验中,如果1号培养皿出现细菌菌落,2号培养皿不出现菌落.说明:。
(3)本实验设计中,设置2号培养皿的目的是。
2.某生物兴趣小组对“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探究实验做了如下设计:材料用具:装有牛肉至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若干个、无菌棉棒、标签纸、培养箱监测环境:手和教室的空气实验设计:第一步:取3个装有牛肉至培养基的培养皿(以高温灭菌),标号为①、②、③,将标签纸贴在培养皿的底部;第二步:取①支无菌棉棒,擦取某同学的手心,打开1号培养皿,将棉棒在培养皿上涂抹,盖好封严;打开②号培养皿,将其暴漏在教室空气中约10分钟,盖好封严;③号培养皿不做任何处理。
第三步:将①、②、③号培养皿放置在培养箱中培养,每天观察一次,并做好记录。
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1)该试验研究的问题是:?(2)设计3号的目的是:,他最适合与:号试验组合成对照试验,其实验变量是;(3)科学的讲,3号是否可以为1号实验的对照组?,理由是。
3.生活中你一定有这样的经验,用酵母发过的面粉制作的食品特别松软香甜.学习了发酵技术以后,你不妨尝试动手做一下发糕.发糕暄软多孔,美味可口,人人都爱吃,做起来其实并不难.材料用具:面粉、市售鲜酵母、糖少许、温开水、面盆、大碗、蒸锅.制作方法:①洗净双手和所需要的器具.②在碗内用少量温水将酵母化开.③在面盆内将面粉和适量糖拌匀,加入酵母液,并用手揉.边揉边加水,直至揉成干湿适当的面团.④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4~5小时.⑤将发好的面团放在蒸锅内隔水蒸30分钟.⑥将蒸熟的发糕取出,待冷却后切成小块即可食用.请分析回答:(1)鲜酵母中含有酵母菌,与细菌相比,酵母菌细胞结构的主要特点是.(2)用温开水将酵母化开的原因是.(3)将面团放在温暖的地方发酵是因为.(4)蒸熟的发糕暄软多孔,是因为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体遇热膨胀造成的.(5)某同学将和好的面团放到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进行发酵,结果蒸出的发糕有些酒味,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4.小芳学着妈妈做馒头:将适量酵母粉与面粉混匀后,加入适量清水揉和成面团,然后将面盒放入温水锅中.为了使面团发得更快,她将温水锅中的水换成了刚烧开的热水.一段时间后将面团取出做成馒头.结果,小芳蒸出的馒头不如妈妈做得松软多孔.请分析回答:(1)酵母粉中含有酵母菌,它的营养方式是,它与细菌的细胞相比,其结构的最主要区别是.(2)分析上面的过程,小芳不成功的原因是.(3)小芳经过思考提出了如下问题:温度会影响酵母菌的生活吗?请针对这一问题作出假设.(4)小芳设计了实验进行探究:她在一杯温开水中加入一大勺糖和小包酵母,进行搅拌,然后倒入透明的玻璃瓶中,将一个小气球挤瘪后套在瓶口,把装置放在温暖的环境中.一段时间后瓶内液体冒出气泡,气球胀大.瓶内液体冒出的气体是.小芳设计的实验存在不科学的地方,请你指出来.5.为了探究食品上滋生微生物的某些条件,将新鲜猪肉和水加热煮沸一段时间,冷却,取澄清的猪肉汁进行如下实验:步骤一:将等量的猪肉汁分别加入标有A、B、C的三只锥形瓶中。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实验汇总--复习
[系统图示][19个教材试验分类汇总]变更(6)探究水族箱(或鱼缸)中群落的演替变量5.学会预料相应的试验结果和对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第1讲扎牢试验基础——4大类教材试验汇总让你“以不变应万变” 考点一显微视察类试验 一、抓牢主干学问——学什么列表比较六个显微视察类试验(填表)试验名称视察方式视察对象细胞状态染色剂常用试验材料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染色视察核酸死甲基绿、吡罗红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察线粒体线粒体活健那绿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视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染色体死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洋葱根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染色体死改良苯酚品红染液洋葱根尖视察叶绿体原色视察叶绿体活无菠菜叶(稍带叶肉的下表皮)、藓类的叶视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别与复原紫色大液泡活成熟植物细胞,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三、驾驭方法技巧——怎么办1.视察类试验操作流程干脆视察类应选有颜色的材料;染色视察类应选取无色的材料①滴水或染液→取材→盖片②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视察细胞分裂)①先低倍镜视察,后高倍镜视察②视察质壁分别与复原:始终用低倍镜依据原理和所视察到的现象,得出正确的结论2.盐酸在试验中的应用试验名称盐酸的作用视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①变更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②使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分别,有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视察根尖有丝分裂,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和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按1∶1混合成解离液,使组织中的细胞相互分别开来 考点二验证鉴定类试验 一、抓牢主干学问——学什么1.列表比较五个鉴定类试验(填表)试验名称试剂颜色生物材料备注淀粉的鉴定碘液蓝色脱色的叶片—还原糖的鉴定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苹果或梨匀浆等现配现用、水浴加热脂肪鉴定苏丹Ⅲ(或Ⅳ)染液橘黄(或红)色花生种子切片需用高倍镜视察蛋白质鉴定双缩脲试剂紫色豆浆、稀蛋清等先加A液,后加B 液,摇匀运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提取液:无水乙醇;分别液:层析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簇新的绿叶(如菠菜叶)加入二氧化硅是为了研磨得更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在研磨中色素被破坏2.熟记常用化学药品及作用(填表)名称作用试验应用酒精溶液50%的酒精洗去浮色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70%的酒精杀菌、消毒微生物的培育技术95%的酒精快速杀死细胞,使细胞分别视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15%的盐酸丙酮(无水乙醇)溶解色素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别层析液溶解并分别色素二氧化硅(石英砂)使研磨充分碳酸钙防止色素受破坏三、驾驭方法技巧——怎么办1.鉴定类试验的操作流程| 应选取无色且富含被鉴定物质的材料| 制备组织样液或制片⎪⎪ 依据试验原理和要求,精确添加所需的鉴定试剂⎪⎪对应试验目的进行精确描述,并做出确定结论 2.关于颜色反应的试验归纳总结 颜色原理红①还原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砖红色沉淀 ②脂肪+苏丹Ⅳ染液→红色③RNA +吡罗红溶液→红色 ④染色体(质)+醋酸洋红液→红色⑤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主要汲取红光和蓝紫光黄①脂肪+苏丹Ⅲ染液→橘黄色②叶绿体中色素分别的滤纸条中: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绿①DNA +甲基绿溶液→绿色 ②线粒体+健那绿染液→蓝绿色③酒精+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灰绿色 ④叶绿体中色素分别的滤纸条中:叶绿素b →黄绿色,叶绿素a →蓝绿色 蓝①淀粉+碘液→蓝色②DNA +二苯胺试剂――――→水浴加热蓝色 紫①染色体(质)+龙胆紫溶液→紫色②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③叶绿体中的4种色素→主要汲取蓝紫光。
初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外…………内…………初中生物专题训练-生物实验 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 1.在显微镜下观察某一物像,发现它在视野的右下方,要使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移向( ) A .左下 B .左上 C .右下 D .右上 2.当转动显微镜的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时,操作者的眼腈一定要看着( ) A .目镜 B .物镜 C .镜茼 D .粗准焦螺旋 3.怎样在显微镜视野内寻找洋葱表皮细胞( ) A .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B .在镜筒上升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C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右眼寻找 D .在镜筒下降过程中用左眼寻找 4.制作临时装片的顺序是( ) ①将观察材料浸入水中展开 ②盖好盖玻片 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④撕下或挑取少许材料 ⑤擦净载玻片和盖玻片 ⑥将观察材料进行染色. A .④⑤③①②⑥ B .④⑥⑤③①②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⑤③④⑥①② 5.下列哪一组镜头,使观察到的洋葱表皮细胞数目最多( ) A .物镜4×,目镜10× B .物镜10×,目镜10× C .物镜40×,目镜10× D .物镜40×,目镜12.5× 6.如图为显微镜下黑藻细胞的细胞质环流示意图,则实际上,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和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 ) A .液泡之右;顺时针 B .液泡之左;逆时针 C .液泡之右;逆时针 D .液泡之左;顺时针 7.使用显微镜在对光时,应该( ) A .低倍镜,小光圈 B .高倍镜,大光圈 C .低倍镜,大光圈 D .高倍镜,小光圈 8.如图所示,挑取番茄的果肉细胞制成的是( )……○…………订……○…:___________班级:_______……○…………订……○… A .切片 B .涂片 C .装片 D .以上三者 9.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可用干净的抹布擦一擦;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线上;③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大而厚;④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⑤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⑥视野中观察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右上角移动玻片;⑦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物像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⑤⑥⑦ B .②④⑤⑥⑦ C .②④⑤⑥ D .②④⑤ 10.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将观察材料浸入水滴中并展平 ②盖好盖玻片 ③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④撕取或挑取观察材料 ⑤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 ⑥将观察材料进行染色.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①③⑤②④⑥ C .⑤③④①②⑥ D .②③④⑥①⑤ 11.若用同一台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四次,每次仅调整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结果得到如图.试问在实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 ) A .①③②④ B .③②④① C .③②①④ D .④③②① 12.物镜安放在显微镜的( ) A .转换器上 B .镜筒上 C .载物台上 D .遮光器上 13.小清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后,兴奋地把显微镜轻轻挪动给同组同学看,但其他同学却看不清楚物像.要想重新看清物像,应首先考虑进行的操作是( ) A .转动转换器 B .调节反光镜的角度 C .调节粗准焦螺旋 D .调节细准焦螺旋 14.我们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后转换为40×物镜,则视野中( ) A .细胞变大,细胞变多 B .细胞变大,细胞变少 C .细胞变小,细胞变少 D .细胞变小,细胞变多 15.在显微镜下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应该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 A .10×和10× B .10×和40× C .5×和10× D .5×和40× 16.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时,下列哪组镜头下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 ) A .物镜10 目镜5 B .物镜40 目镜10 C .物镜10 目镜16 D .物镜40 目镜16 17.甲、乙、丙、丁、戊是有关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下面两图是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番茄果肉细胞,…○…………订……线………_______班级:_______…○…………订……线………要将图1转化为图2,所列A 、B 、C 、D 四种操作顺序中,正确的应该是( ) 甲:转动粗准焦螺旋; 乙:转动细准焦螺旋; 丙:换用较小的光圈; 丁:转动转换器; 戊:移动玻片标本. A .甲→乙→丙→丁→戊 B .丁→乙→丙→戊 C .戊→丁→乙 D .戊→丁→丙→乙 18.你用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下列目镜和物镜组合中,所看到细胞个体最小的组合是( )A .5×、10×B .10×、10×C .10×、40×D .5×、40× 19.在显微镜下观察临时装片时,见物像在左上方,为使物像放正中央,应将装片( ) A .往右下方移 B .往右上方移 C .往左下方移 D .往左上方移 20.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的正确步骤是( ) A .②①③④⑤⑥ B .②①③④⑥⑤ C .②③①④⑥⑤ D .②③①④⑤⑥参考答案1.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我们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如我们向右移动玻片标本,而在显微镜内看到的物像则是向左移动的.题中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要想把它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标本,物像才向左上方移动移到视野中央所以选:D2.解:在显微镜的使用方法中,眼睛观察的部位有这样几种:对光时,眼睛看着目镜内,手转反光镜,直到在目镜中看到明亮的视野;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了避免损坏玻片,眼睛要看着物镜;将镜筒降到最低,反方向转到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时,左眼看着目镜内寻找物象;找到物象幷调至清晰后,左眼观察,右眼绘图.所以使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时,为避免损坏玻片,眼睛一定要看物镜所以选:B3.解:显微镜使用步骤包括:1、对光2、安放装片3、观察4、整理和存放此题考查的是第三步观察:(1)从侧面注视物镜,双手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至接近装片2毫米处.(2)左眼注视目镜,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发现物像为止.(3)缓缓移动装片注意物像的移动方向.依据观察中的(2)可知答案所以选:B4.解: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方法步骤1、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擦)2、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滴)3、用镊子把洋葱鳞片叶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内表皮,把撕下的内表皮浸入载皮片上的水滴中,用镊子把它展平.(取、展)4、用镊子夹起盖皮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然后用镊子轻轻压一下,这样才能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所泡而影响观察.(盖)5、把一滴稀碘液滴在盖玻片的一侧,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染)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⑤③④①②⑥所以选:C5.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X目镜放大倍数.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的同一部位时,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就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就越多.如果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该选用放大的倍数越小的,ABCD中放大的倍数最小的是A所以选A6.解:显微镜成倒立的像.“倒立”不是相反,是旋转180度后得到的像.即上下相反、左右相反.所以,黑藻细胞中叶绿体的位置是液泡之左;细胞质环流的方向是逆时针所以选B7.解:使用显微镜进行对光时,应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并调节反光镜,同时左眼注视目镜,看到明亮的视野为止所以选:C8.解:玻片依据保存时间的长短分为永久性的和临时性的;依据取材的不同分为切片、装片和涂片.其中从生物体切取的薄片制成的是切片;从生物体撕取、挑取或刮取的材料制成的是装片;由生物体内的液体物质涂抹而制成的是涂片.所以从生物体上撕下或挑取少量材料制成的玻片标本叫做临时装片所以选:C9.解:①取出显微镜时发现镜头脏了,要用擦镜纸擦不能用抹布擦;故①说法错误②对光完成后,从目镜中能看到一个明亮的视野,这时的目镜、物镜、通光孔等应该在一条直线上;②的说法正确③为了保证观察的效果,撕取的洋葱鳞片叶应尽量薄而适中不是“大而厚”;③说法错误④向前转动粗准焦螺旋时,眼睛要从侧面看着物镜,直到物镜接近玻片;④的说法正确⑤视野中光线太暗时,可以转动反光镜,选择凹面镜;⑤的说法正确⑥在显微镜下观察装片标本时,观察到的物像是一个放大的倒像,显微镜下物像移动的方向与玻片移动的方向相反.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偏左下角,要移动到中心时,应向左下角移动玻片;⑥说法错误⑦小华同学已看到清晰的细胞图象了,小英同学坐在她旁边,也想看清楚细胞,就将显微镜移动到自己的身前.光线发生了变化,应重新对光.⑦说法错误故以上说法正确的有②④⑤所以选D10.解:制作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包括:1洁净玻片;2在载玻片上滴清水,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3取材料;4把薄膜放置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5用解剖针轻轻的在水滴中展平;6用镊子夹起盖玻片,先使它的一侧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7染色:在载玻片的一侧滴碘液,从另一侧吸引所以选:C11.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细胞数目越少,视野就越小,进入的光线越少,视野也越暗.图D中的细胞体积最大,说明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因而视野最暗;而图③中的细胞体积最小,放大倍数最小,视野最亮.而图④中的细胞体积最大,放大倍数最大,视野最暗.①和②中①的细胞体积比②的大,所以亮度①小于②.故验过程中所观察到图象的视野由亮到暗的顺序是③②①④所以选:C12.解:A、在转换器上有放大倍数不同的物镜.故满足题意.B、镜筒的上面是目镜,镜筒的下面是物镜.故不满足题意.C、载物台上有压片夹、遮光器和通光孔.故不满足题意.D、遮光器上有大小光圈,光线较弱时用大光圈,光线较小时用小光圈.故不满足题意所以选:A13.解:用显微镜观察标本之前,首先要对光,对光时,先转动转换器,让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让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关镜,使光线正好反射到镜筒内,到达我们的眼睛,直到看清明亮的视野为止.对好光之后,就不能再移动显微镜,如果移动显微镜,射入的光线就会发生改变,导致看不清物像.所以要重新调节反光镜的角度,重新对光所以选:B14.解: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放大的倍数为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的积即物像放大倍数=物镜倍数×目镜倍数.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加,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大,细胞的数目减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减小,视野中细胞的体积变小,细胞的数目增多.依题意,若目镜不变,先用10×物镜,后转换为40×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增大4倍.所以视野中细胞变大、数目变少所以选:B15.解:A、目镜是10×,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100×B、目镜是10×,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400×C、目镜是5×,物镜是1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50×D、目镜是5×,物镜是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200×由上可见选项B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大,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少所以选:B16.解:显微镜放大倍数等于物镜的放大倍数与目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大,看到的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越多.在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的,应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的一组.A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5×10═50倍;B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0×40═400倍;C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6×10═160倍;D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为:16×40═640倍.A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最多A所以选:A17.解:从图中可以看出,图2中的物像比图1大,应选用放大倍数较大的物镜或目镜.具体操作应为:我们在使用显微镜时要先用低倍镜观察后用高倍镜观察,在低倍镜观察到物像是如何换用高倍物镜观察时,首先要移动玻片把物像移动到视野中央,因为高倍镜的视野窄,虽然在低倍镜下能看到的物像,如果偏离视野中央的话,换上高倍镜,物像可能就不在视野中了.低倍镜换高倍镜是通过转动转换器来完成的.当换上高倍镜后,由于视野变窄,透光量少,视野就会变得很暗,需要调节光圈,或反光镜使视野变得亮一些.换上高倍物镜后物像只是有点模糊,一般转动细准焦螺旋就能使用物像更加清晰所以选:C18.解: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就越小,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但数目越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视野就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细胞的数目越多;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的计算是目镜的放大倍数乘以物镜的放大倍数.在四个选项中选项A放大50倍,选项B放大100倍,选项C放大了400倍,选项D放大了200倍,只有A项的放大倍数最小,所以看到的细胞最小数目最多.所以选:A19.解: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倒像的,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下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上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下方移动.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的中央所以选D20.解:“擦”,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把载玻片放在实验台上,用滴管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撕”,把洋葱鳞片叶向外折断,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的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展”,把撕取的薄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解剖针轻轻的把水滴中的薄膜展开“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端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然后缓缓放平“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吸”,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②用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①在洁净的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③用镊子挑取少量番茄果肉.放在水滴中;④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盖在要观察的材料上;⑥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碘液;⑤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标本的全部所以选:B。
高中生物新教材一轮讲义-实验专题质壁分离和复原
实验专题三——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一、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1.实验原理:2.实验材料的选择:(1)选择的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的成熟植物细胞可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如: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与无色透明的细胞壁易区分;(2)不能选择的细胞:死细胞、动物细胞及未成熟的植物细胞(如根尖分生区细胞)不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现象;(3)一般不选择细菌细胞,它能发生质壁分离,但现象不明显;3.实验步骤:4.试剂的使用:(1)0.3g/mL的蔗糖溶液,清水;(2)溶质不能透过半透膜: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只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不能发生自动复原现象(只有用清水或低渗溶液处理,方可复原)。
(3)溶质可透过半透膜:在一定浓度的溶液(如KNO3、甘油、尿素、乙二醇等)中可发生质壁分离,并能自动复原,因为K+、NO-3、尿素、乙二醇等可转运到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自动复原。
(4)浓度过高的蔗糖溶液:如:0.8 g/mL,质壁分离现象明显,但不能复原,因为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因过度失水而死亡。
(5)盐酸、酒精、醋酸等溶液:能杀死细胞,不适合做质壁分离实验的溶液。
5.实验注意事项:(1)发生质壁分离时在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充满的是外界溶液,原因是细胞壁具有全透性。
(2)“质”指原生质层;“壁”指细胞壁;(3)质壁分离不久就得做复原实验,因为细胞过度失水会导致细胞死亡;6.本实验存在两组对照实验:本实验的两组实验均为自身对照,自身对照指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同一研究对象上进行,是实验前后之间的对照。
二、实验拓展应用: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2.测定细胞液浓度范围: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大小: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如KNO3溶液和蔗糖溶液):课后·限时训练(时间:20分钟)1.水通道蛋白位于部分细胞的细胞膜上,能介导水分子跨膜运输,提高水分子的运输效率。
如图是猪的红细胞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体积和初始体积之比的变化曲线(O点对应的浓度为红细胞吸水涨破时的NaCl浓度)。
八年级生物实验题专题一(含答案)
实验题专题1、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方法步骤是:①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到黑暗处一昼夜②用黑纸片把叶片的一部分从上下两面遮盖起来,然后移到阳光下照射③几小时后,摘下叶片,去掉遮光的纸片④把叶片放入盛有__X___的小烧杯中,隔水加热⑤用清水漂洗叶片,再把叶片放到培养皿里,向叶片滴加碘液⑥稍停片刻,用清水冲掉碘液,观察叶片颜色发生了什么变化。
请回答:(1)步骤①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④中的X是____(3)此实验中,叶片未用黑纸片遮盖的部分遇碘液变成了_____色,黑纸遮盖的部分则没有这种颜色变化,说明:a______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b______是光合作用的产物之一。
2、某同学为探究不同水果中维生素C含量,根据维生素C的水溶液能够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自己设计了如下实验:①用榨汁机分别榨出水果甲和水果乙的汁液A和汁液B②将两种新鲜的汁液分别倒入两个洁净、干燥的小烧杯中③取2支洁净、干燥的小试管,分别注入1毫升汁液A和汁液B④取2支滴管,分别吸取较浓的高锰酸钾溶液逐滴地滴入2支小试管中,边滴、边振荡、;边观察,直至高锰酸钾溶液的颜色不能褪去时为止,记录此时所用高锰酸钾溶液的滴数。
请分析作答:(1)不同滴管的一滴试剂的体积是不同的,因此实验步骤______有可能增大实验误差,为了便于准确地比较,应当__________。
(2)按修正后的实验步骤操作,如果滴入汁液A中的高锰酸钾溶液滴数比滴入汁液B中的多,则水果甲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水果乙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修正后的实验方案与课本上的相比,创新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种维生素C含量较高的水果或蔬菜:_________________3、请就探究烟草浸出液对水蚤心率影响的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水蚤很微小,观察临时装片上水蚤心率要用到_____________和计时器(2)一只水蚤只能做两次实验,应先在_____中观察,再在某一浓度的烟草浸出液中观察。
高中生物实验专题
二、明确实验原理,做出假设 实验原理是指本实验依据的科学道理。 三、设计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的编写: 《三维设计》64页
(一)科学性原则:在实验设计前,必须有充分的科学 依据,而不是凭空想象。 ①实验原理的科学性 ②材料选择的科学性 ③实验方法的科学性 ④结果处理的科学性 (二)平行重复原则: 控制某种因素的变化幅度,在同样条件下重复实 验,观察其对实验结果影响的程度。任何实验必须有 足够实验次数,才能避免结果的偶然性,使得出的结 论准确、科学。采用平行重复的原则消除无关变量与 额外变量的干扰,可多次重复该实验,使得实验结果 更加客观、科学。
补充设计:题目明确给出了实验目的、原理和部 分步骤,要求考生把其他步骤补充完整。 在明确实验目的和原理的基础上,理解已 有步骤的意图,做出符合逻辑的补充。
例:2010年广东理综29题
资料:饲料中的蛋白含量一般低于20%;普通饲料可维 持小鼠正常生长;A动物蛋白有可能用于饲料生产。 研究目的:探究A动物蛋白对小鼠生长的影响。 饲料:基础饲料:基本无蛋白质的饲料; 普通饲料(含12%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植物蛋白; 试验饲料:基础饲料+A动物蛋白。
1、教材基础实验题:
显微观察类
①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②用显微镜观察多种多样的细胞 ③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 ⑤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⑥观察细胞的减数分裂 ⑦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
验证鉴定类
①检测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和蛋白质 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③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定性分析——是否施加自变量处理 是(实验组) 否(对照组)
定量分析——施加自变量处理 形成梯度:低、中、高(相互对照)
例: 验证X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 验证型 定性分析 施以X处理组——实验组 不施以X处理组——空白对照组 探究不同浓度的X物质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 探究型 定量分析 施以不同浓度X处理组——实验组(3个以上) 不施以X处理组——空白对照组
七年级上学期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
七年级上册生物实验探究专题复习(一)教材上的重要实验1、非生物因素对某种动物的影响(1)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2)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
(3)制定实验:设计明暗不同但是其他条件都相同的两种环境,这样做是为了设置对照实验。
这个实验中的变量是光。
实验中的鼠妇数量以及实验的次数不能太少,主要是为了保证实验进行的准确性,减少误差。
实验完毕,鼠妇应该放回大自然。
(4)得出结论: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
2、使用显微镜(1)取镜和安放取镜时,应一只手握住镜臂,另一只手托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边缘大约 7 厘米处,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用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使反射光线经过通光孔、物镜、镜筒到达目镜。
以通过目镜看到白色的圆形视野为宜。
(3)观察把所要观察的玻片标本平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玻片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
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慢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物镜为止。
眼睛看目镜,同时逆时针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再略微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清水;(3)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内侧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浸入载玻片的清水中,保持细胞的活性;(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滴一滴稀碘液在盖玻片的另一侧;(6)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4、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1)用洁净的纱布将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2)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3)用消毒牙签在已经漱口的口腔内侧壁上轻刮几下,把牙签附有的碎屑的一端在载玻片上的生理盐水中,轻涂几下;(4)镊子夹起盖玻片一边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放下,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
(5)在盖玻片的另一侧滴几滴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碘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生物实验教研专题活动(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生物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生物实验教学质量,提升教师实验教学水平,我校特举办生物实验教研专题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专家讲座、课堂观摩、实验研讨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二、活动目标1. 提高教师对生物实验教学的重视程度,树立正确的实验教学观念。
2. 增强教师实验操作技能,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3. 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生物实验教学的创新与发展。
4. 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活动时间2022年9月15日-9月17日四、活动地点我校生物实验室、会议室五、活动内容1. 专家讲座邀请知名生物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内容涉及生物实验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实验教学方法创新、实验课程设计等。
2. 课堂观摩组织教师观摩优秀生物实验课,通过观看、讨论、反思等方式,学习优秀教师的实验教学方法,提升自身实验教学水平。
3. 实验研讨围绕以下主题进行研讨:(1)生物实验课程设置与教学目标;(2)生物实验教学方法与创新;(3)生物实验评价与反馈;(4)生物实验安全与环境保护。
4. 优秀实验课展示邀请我校优秀生物教师展示优秀实验课,分享实验教学经验,为其他教师提供借鉴。
5. 实验技能比赛组织教师进行实验技能比赛,检验教师实验操作水平,激发教师学习热情。
六、活动安排1. 9月15日(1)上午:专家讲座(2)下午:课堂观摩2. 9月16日(1)上午:实验研讨(2)下午:优秀实验课展示3. 9月17日(1)上午:实验技能比赛(2)下午:总结与反思七、活动要求1. 全体生物教师参加本次活动,认真听讲、积极参与研讨。
2. 参与课堂观摩的教师要做好笔记,撰写观后感。
3. 参与实验研讨的教师要结合自身教学实际,提出问题、分享经验。
4. 参与实验技能比赛的教师要充分准备,展示自己的实验操作水平。
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
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关于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5篇时间真是转瞬即逝,老师们的教学工作又将有新的目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往往更喜欢于找免费的教案资源网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高三生物实验专题教案(篇1)一、教材分析必修二以遗传为主线,按章节来划分为七章,分别是遗传因子的发现、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基因的本质、基因的表达、基因的突变及其它变异、从杂交育种到基因工程、生物进化理论。
而实际上,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本模块应当包括遗传的细胞基础、遗传的分子基础、遗传的基本规律、生物的变异、生物的进化等六部分内容,可以看出来,本模块作者设计时所考虑的并不是一味的追求严格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而是在确定教材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时还考虑了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了具体的内容标准等。
必修三模块的内容包括:植物的激素调节、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态环境的保护六部分。
传统的生物学以生命的基本特征为框架来整理和概括生物科学事实,这样虽然容易被理解,但是科学事实本身和若干科学事实的简单堆砌毕竟还不等于科学。
因此新教材调整了编写思路,依据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的思想,其核心是追求课程内容结构化,而生物学科的内容包括由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组成的理论体系,及其隐含的学科思想和方法。
因此,生物课程的内容既可以根据知识理论体系建构,也可以根据学科思想和方法建构,两者各有其合理性。
在新教材的编写中各个模块都兼顾了知识理论体系和科学思想方法。
二、学情分析由于现在浙江省采用的是新高考,学校也没有统一的参加选考时间,因此导致其中有一部分的学生已经在上半年的四月份已经进行了一次选考,但还有一部分的学生要在这个学期的十月份参加第一次选考,因此在同一班级里却存在不同的需求,为了照顾全体学生,只好以整体复习为主,其中穿插综合复习。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加强对基础知识、基本理论的掌握;(2)建立知识框架体系,能够宏观地、全面系统地分析题目;(3)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并回答有关题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物实验专题撰稿:陈峰审稿:陈水清一、课本实验复习(第一课时)一、高考能力要求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的运用。
二、高考考查课本实验内容(一)观察类实验①高倍显微镜的使用和观察叶绿体;②观察细胞质流动;③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④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⑤观察SO2对植物的影响。
“观察类”实验是高考中最常见,也是最重要的,基于显微镜使用能力上的观察实验。
为此,要明确观察什么,为了达到观察目的要借助于什么手段,采取何种办法去要重点考虑。
一般程序:选材→处理→制片→显微观察1、有关显微镜的使用显微镜使用的一般程序及使用技巧(1)使用显微镜的一般程序为:取镜安放→对光→压片→调焦→观察→绘图。
对光:“三转动”。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转运遮光器——使最大光圈对准通光孔;转动反光镜——选用平面或凹面反光镜承接外界光源。
结果:一片白亮的视野。
调焦:“下下”、“上上”。
下下——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眼睛注视物镜与玻片标本,直到两者接近为止;上上——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眼睛注视目镜,直到出现所要观察的目标(同时移动玻片标本寻找视野)。
观察:低倍物镜下观察可用粗准焦螺旋调焦,一旦换上高倍物镜就只能用细准焦螺旋调焦。
(2)判断视野中异物存在位置的方法:移动装片,异物不动,说明异物不在装片上;转动转换器更换物镜,仍可观察到异物,说明异物不在物镜上;换用目镜,异物消失,说明异物在目镜上。
(3)关于显微镜放大倍数的问题:①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物镜离玻片距离越大;反之亦然。
②物像放大面积的计算:物像面积放大倍数=长度放大倍数×宽度放大倍数。
长度或宽度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4)移动物像的技巧:要把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物像在视野的哪一边,就移向哪一边。
例如物像在视野上边就向上移玻片,在左下方左下方移玻片,这样就可将物像移到视野中央。
练习 1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装片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将物镜对准通光孔B.先用高倍镜,后用低倍镜观察C.移动装片可确定污物在物镜上D.使用高倍镜时,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练习 2 某同学在观察变形虫临时装片时,发现视野中有一较大的变形虫,但在图像上有一小片污物,影响对变形虫的观察。
(1)在不调换目镜和物镜的情况下,应如何判断污物在何处?写出操作步骤。
(2)如果确认污物在装片内部,如何排除污物或使污物与变形虫分开?练习 3 用显微镜镜检人血涂片时,发现视野内有一清晰的淋巴细胞如图。
为进一步放大该细胞,首先应将其移至视野正中央,则装片的移动方向应是A.向右上方B.向左下方C.向右下方D.向左下方2、课本实验内容考查和拓展考查重点掌握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和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练习 4 取生长健壮的小麦根尖,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过程,制成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欲观察到细胞有丝分裂的前、中、后、末几个时期A.应该选一个处于间期的细胞,持续观察它从间期到末期的全过程B.如果在低倍镜下看不到细胞,可改用高倍物镜继续观察C.如果在一个视野中不能看全各个时期,可移动装片从周围细胞中寻找D.如果视野过暗,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增加视野的亮度练习5 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洋葱根尖细胞的有丝分裂。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处于分裂间期和中期的细胞数目大致相等B.视野中不同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可能不相等C.观察处于分裂中期的细胞,可清晰看到赤道板和染色体D.细胞是独立分裂的,因此可选一个细胞持续观察它的整个分裂过程练习6 观察在0.3g/mL蔗糖溶液中的洋葱表皮细胞,发现中央液泡逐渐变小,说明A.细胞壁相当于一层半透膜B.洋葱表皮细胞是活的C.此时蔗糖溶液浓度小于细胞液浓度D.细胞壁收缩导致中央液泡失水练习7 用洋葱鳞片叶表皮制备“观察细胞质壁分离实验”的临时装片,观察细胞的变化。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A.将装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再观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B.在盖玻片一侧滴入清水,细胞吸水膨胀但不会破裂C.用不同浓度的硝酸钾溶液处理细胞质,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当质壁分离不能复原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练习8 下图所示是高倍镜下观察到的黑藻叶细胞图,回答下列问题:(1)为了看到细胞质处于不断流动状态,最好选择图中的作为参照物。
(2)图中箭头表示。
(3)联系该图,说明为什么黑藻叶片是做细胞质流动的观察实验的理想材料。
练习9 环境污染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在一定程度上,植物在污染环境中也有继续保持正常生命活动的特性,这种特性称为抗性。
研究植物的抗性对筛选具有净化环境的植物种类和保护环境有积极意义。
(1)一项研究表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叶片上气孔密度和气孔大小等有关。
所得数据如下表:①该研究说明,植物对SO2的抗性与气孔的密度呈关系,和每个气孔的面积是关系。
②在SO2污染严重的地区,最好选择表中植物为行道树种。
(2)工业上生产中产生的SO2是酸雨(pH<5.6)形成的主要原因之一。
有人设计实验,研究酸雨对植物的毒害作用。
实验过程如图所示(除图中特别说明的外,其他条件甲、乙均相同):实验结果表明,“酸雨”使植物叶片变黄,而对照组实验中的植物没有变黄。
该实验说明“酸雨”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影响。
参照上述装置和试剂,以小麦种子为实验材料尝试设计实验,探究两种不同pH的酸雨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①探究的问题:不同pH的酸雨对小麦种子萌发率的影响。
②作出的假设:③实验步骤(简要叙述):④实验预期结果与分析(实验预期结果多种多样,写出其中3种并加以分析):a.b.c.(二)分离提取鉴定类(第2课时)①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②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③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在高考中考查角度有四个,一是方法,二是操作步骤与要点,三是药品,四是特定的颜色的变化等。
一般程序:选材→提取样液→鉴定→分析结果二、实验材料的选择与处理1.在显色实验(如物质鉴定)中,材料最好不带色或颜色浅,或实验时对有色材料进行脱色处理。
2.材料的选择满足实验要求(1)可溶性还原性糖鉴定中不宜选择甜菜、甘蔗等,因为这些材料中所含的主要糖类为不具还原性的蔗糖。
(2)观察有丝分裂实验时,选择幼小根尖或动物受精卵。
(3)进行DNA提取和鉴定实验时不能选用哺乳动物红细胞作为材料;3.应对实验材料进行处理实验材料选择后必须经过一定的处理,才能进行定性、定量实验,有利于得出实验结果。
(1)提取组织液中还原性糖时,可适当加水;(2)采用蛋清做实验材料进行蛋白质的鉴定时,要充分稀释;(3)提取DNA时,向血细胞悬液中加入清水,使细胞吸水破裂。
(4)教材中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中选择洋葱根尖做为实验材料,必须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制作”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
练习1:下列哪一组实验材料最适合探究不同温度对酶活性影响的实验A、H2O2、过氧化氢酶B、淀粉、淀粉酶C、A、B两项均合适D、A、B两项均不合适练习2:如欲观察细胞减数分裂过程,可选用的材料是A、马蛔虫受精卵B、成熟花粉C、小鼠睾丸D、叶芽练习3:在适宜时期取材,能观察到植物细胞同源染色体配对现象的实验材料是A、根尖B、茎尖C、花药D、种子练习4:下列四项中,能用于观察上四分体的实验材料是A、蓖麻籽种仁B、洋葱根尖C、菠菜幼叶D、蝗虫的精巢练习5、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是否存在蛋白质和DNA ?某生物小组对此进行研究,他们从网上查阅资料得知:①蛋白质在10 % NaCl 溶液中可沉淀析出;②在蛋白质溶液中,加入双缩脲试剂,溶液呈现特有的颜色;③DNA 溶于10% NaCl 溶液但在95%酒精中呈白色絮状沉淀,析出。
实验材料:白萝卜实验用具:粉碎机、烧杯、漏斗、试管、滤纸、玻璃棒、镊子、载玻片、天平、纱布。
药品及试剂:蒸馏水、NaCl 、95%环酒精、甲基绿染液、双缩脲试剂、蛋白质标准样品。
请你根据所提供的条件参与实验设计并完成实验。
一、材料处理:二、提取:三、鉴定及结果:四、讨论:1.蛋白质要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中所起的作用是。
2.DNA主要来自萝卜贮藏根组织细胞的。
练习6:( 1)植物叶片表皮上分布有大量的气孔,气孔结构如图所示。
当组成气孔的细胞(保卫细胞)吸水后,会膨胀变形,气孔开启;反之细胞失水收缩,气孔关闭。
请以放置一小段时间的菠菜为材料设计一个实验,证明气孔具有开启和关闭的功能。
要求写出实验材料与主要用具、实验步骤、预测实验结果并作出解释。
练习7 洋葱是生物学实验的常用材料之一,下图是一段时间培养后的洋葱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利用此洋葱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则取材部位应是,该部位用肉眼观察呈色。
实验中用和分别作为解离液和染色液,当你用显微镜观察时,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发现大部分细胞处于细胞分裂的间期,原因是。
(2)若要验证植物细胞吸水原理,则最好的取材部位是,请在右侧空白处画出你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细胞失水后的状态(画一个细胞)。
(3)若要尝试利用此洋葱进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你将用到的试剂分别是、。
练习8.提取光合色素,进行纸层析分离,对该实验中各种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未见色素带,说明材料可能为黄化叶片B.色素始终在滤纸上,是因为色素不溶于层析液C.提取液呈绿色是由于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 bD.胡萝卜素处于滤纸最前方,是因为其在提取液中的溶解度最高2.生物实验中常用药品及作用NaOH:用于吸收CO2或改变溶液的pH Ca(OH)2:鉴定CO2HCl:解离或改变溶液的pH NaHCO3:提供CO2斐林试剂: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煮沸2min 碘液:鉴定淀粉苏丹Ⅲ、Ⅳ:脂肪的鉴定双缩脲试剂:蛋白质的鉴定二苯胺试剂:鉴定DNA,沸水浴加热5min 柠檬酸钠:血液抗凝剂NaCl:配制生理盐水及其他不同浓度的盐溶液,可用于提取DNA等。
琼脂:激素或其他物质的载体,用于激素的转移或配制培养基。
亚甲基蓝:用于活体染色或检测污水中的好氧性细菌(细菌的氧化可使之褪色)酒精:用于消毒处理、提纯DNA、叶片脱色及配制解离液。
蔗糖:配制蔗糖溶液,用于测定植物细胞浓度或观察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
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碱性染料,用于染色体染色。
练习9 例1:生物实验室里,有下列试剂供实验时选用()A、10-10M的吲哚乙酸B、10-4M秋水仙素C、0.6%NaCl溶液D、醋酸洋红染液E、10%HCl溶液F、50%蔗糖溶液(1)分别用上述6种试剂处理小麦幼苗根尖细胞30min后观察,经哪些试剂处理后的细胞仍有生活力?(2)欲观察洋葱根尖细胞染色体,应选用试剂(3)能促使插条生根的试剂是(4)欲使单倍体水稻结实,应选用试剂(5)在验证“细胞吸水原理”的实验中,用试剂F处理洋葱表皮,过一段时间后,用清水替代试剂F,镜检时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