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新鲜水耗
绩效产出 文化科技产品销售收入占产品总销售收 入的比重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 GDP 比重
融合成效
基地内文化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水平和趋 势
文化产业总产值
科技贡献率
对文化产业的带动作用
文化事业服务能力
文化贡献
文化领域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贡献
对传统文化产业优化升级的促进作用
对新兴文化产业培育和发展的推动作用
结合。
校、科研院所为企业开展文化科技创新活动
2.可比性原则:一套指标体系是对多个 提供信息、技术、整体解决方案等支撑和服
评价对象的文化科技融合状况进行综合评 务。以上三种类型相关方共同努力,通过开
价,因此,该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充分考虑 展文化科技融合创新工作,从而促进基地内
到其各自统计指标的差异,在具体指标选择 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5.人才队伍建设:提倡加强人才队伍建 设,目的在于为推动文化和科技融合、加快 建设示范基地提供智力支撑。考量因素主要 包括人才引进措施及优惠政策、发挥各类人 才作用的发展环境等。
6.特色产业集聚度:指基地内特色产业 工业总产值占基地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有学
者提议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实施“特色 文化科技提升计划”。即加强对地方特色文 化的高新技术应用产品开发,引导和形成一 批有规模的特色文化产业创新集群。[5]该指 标正是反映特色产业在基地内的集聚程度, 有益于推动基地特色产业发展。

每百户企业拥有研发机构数
每千人拥有研发人员数
创新投入 研发经费支出占园区生产总值的比重 融合深度
文化科技企业孵化器面积
在孵文化科技企业数
发明专利数
创新成果
省级以上名牌产品数 重大文化科技创新项目实施数量
拥有著名、驰名商标数
文化新产品年产出量
基地技工贸总收入
总资产利润率
单位面积的资产总额
文化产业产值利税率
1.基础设施建设:反映基地知识传播能 力和信息化建设水平,体现对基地开展文化 科技融合活动的基础支持作用。考量因素包 括交通、供水供电、商业服务、技术服务、 园林绿化、环境保护、等市政公用工程设施 和公共生活服务设施等。
2.基地管理体制和监管能力:反映基地
管理体制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整体运行效 率。考量因素包括基地管理体制是否顺畅、 管委会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否健全、有关 经济管理权限赋予是否到位等。
ຫໍສະໝຸດ Baidu
由于首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认 比性。
定时间还不久,因此目前还没有针对该问题
3.可操作性原则: 指标的设计要在较
的研究成果。本文是从文化科技融合的特点 准确地反映评价目标的基础上,尽可能选取
出发,结合我国目前的国情和文化科技发展 具有共性的综合性指标,在基本满足评价要
形势,借鉴了其他类似问题的研究方法,并 求和给出决策所需信息的前提下,应尽量减
体系设计原则
的认识和研究。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
根据我国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现状,充分 与开展文化科技融合工作相关的主体主要
考虑文化与科技融合的主要特征,在探索融 包括三种类型:融合的推动者(政府、中介
合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时,具体评价原 机构),融合的需求者(企业)、融合的服务
则如下:
提供者(高校、科研院所)。基地内的企业
评价体系设计
行统计方法相衔接。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建立的目的主
5.相对独立性原则:由于文化科技融合
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加速技术、人才、资金、 的内涵与外延非常丰富,描述文化科技融合
政策等要素聚集,促进文化科技成果产业化; 创新水平的指标之间常常存在信息重叠的
二是加快推动文化科技产业新兴业态的形 现象。因此,在选择指标时,应尽可能选择
融合的发展模式。因此,确定融合环境、融 合深度和融合成效三个目标层。
目标层确定之后,围绕三个目标层,分 析各个目标层的评价相关因素,延伸并综合 分类后,可得出准测层。在本指标体系结构 中,每个目标层分别下设两个准测层,即基 地建设、产业结构、创新投入、创新成果、 融合成效和文化贡献,共计六项。准测层再 延伸研究,分析各个相关影响因素,并经过 推敲和筛选,便得到统计指标层。 2.3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评价 体系指标设置
对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评价定位于“政 总体情况,评价指标体系内部的各指标之间
策评价”,强调目的性,强调其对国家导向 要有一定逻辑关系,不但要涵盖文化科技融
目标的实现程度和实际融合产出效果。通过 合示范基地的主要特征、还要能反映其现状
对文化与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评估,从区域 和发展。不是指标的简单堆积,而应是统一
表 1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基础设施建设
基地管理体制和监管能力
基地建设
基地发展规划
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人才队伍建设
融合环境
特色产业集聚度 主导产业首位度
每百户单位中文化科技企业数 产业结构 每百户单位中科技服务机构(中介机构)

与高校共建研究中心(研究所、实验室)
融合环境是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 各企业、机构和单位应用科技的前提条件, 文化和科技融合的发展水平在良好的基础 环境保障中得到进一步提升和优化。融合深 度是示范基地内各单位应用科技提升其研 发设计、生产管理、商务流通等业务的能力 和水平,促进文化产品质量提升、经营管理 的精细化、商务流通的有效等,从而最终会 直接或间接地对基地本身、基地内企业以及 文化产业和文化发展产生重要效益(融合成 效)。融合环境、融合深度、融合成效三个 方面的相互作用,构成了示范基地文化科技
发展水平及发展形势等都深受关注,因此对于其融合状况的评价问题也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设立文化科
技融合示范基地的目的出发,研究影响示范基地进行文化科技融合活动的相关因素,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
我国首批认定的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重点在于考察基地的发展、文化科技融合的程度
及成效贡献。
关键词: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文化科技;融合;评价体系
收稿日期:
修订日期:
作者简介:蒋伟(1963-),男(汉族),浙江人,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教授、副院
长、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包括自动控
制技术、剧场演艺工程、文化科技创新
活动等领域。
版总署五部门联合发布了首批国家级文化 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七 届六中全会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进一 步发挥文化和科技相互促进作用,更好地引 导和推动各地文化和科技融合,增强文化产 业领域科技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 文化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3]
选择性运用到该评价问题上,最终形成了较 少指标个数,突出重点指标,使指标体系简
为合理的、可实施性强的研究成果,即适用 单明了,评价指标的数据便于收集和整理,
于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的评价指标体系。 定量指标可直接量化,定性指标也能间接赋
2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 值量化,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能够与现
3.基地发展规划:主要包括产业园区的 发展战略规划、项目概念规划、总体发展规 划、产业发展规划以及项目详细规划。
4.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包括公共技术服 务、投融资交易、知识产权、品牌培育、人 才培训等文化科技融合服务机构是否健全, 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是否建立健全,文化科技 创新成果的发布和产权交易是否有便捷高 效的渠道,以及是否引进专利代理、投融资、 猎头等服务公司。
3 评价体系指标的涵义及说明
融合环境指的是示范基地能够为推进 文化科技融合提供的基础设施环境、政策资 金环境、创新服务环境、产业支撑环境等的 准备程度,衡量基地文化科技融合的基本资 源保障情况。因此该一级指标包括基地建设 和产业结构两个二级指标,其中基地建设主 要衡量基地的软硬件条件及建设情况,而产 业结构主要指基地的文化产业结构,即文化 产业行业在分工基础上的行业间的相互联 系与比例关系,包括资源的配置状态以及行 业间相互依存和相互制约的关系,反映文化 产业发展水平。[4]具体统计指标的选取如下:
层面对文化科技创新活动发展水平进行了 的有机整体。
解和把我,明确开展文化科技创新活动的切 2.2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评价
入点和关键环节,从而为各地推进文化科技 体系框架构建
融合提供方向性指导。
基于“政策评价”的定位,要设计出一
2.1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评价 套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首先是对评价对象
上,必须是他们各自共有的指标涵义,统计 人均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以及区域整体经济
口径和范围尽可能保持一致,保证指标的可 和社会效益及竞争力的不断提升,最终实现
社会主义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 在了解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内参与
文化科技融合活动的几项主体后,就可以确 定评价的方向及评价体系的大致框架。借鉴 国内外对其他各种形式融合发展水平的评 估指标体系设计和开展评估工作的经验,同 时通过对示范基地文化科技融合发展规律 的探讨和研究,可以发现,融合环境、融合 深度深度和融合成效三个要素与基地文化 科技融合工作最为相关。
在中央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文化与科技 融合产业在全国掀起新一轮发展浪潮。各地 文化产业园区、文化创意产业研究中心蓬勃 兴起,推动了文化产业系统化、区域化、集 群化发展,同时也在构建优良的人才培养平 台促进产业配套升级、提升产业发展层次等 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2012 年 5 月,科技 部、中宣部、文化部、广电总局、新闻出
中图法分类号:F203
文献标识码:A
1 引言
文化与科技融合是当下经济发展趋势 的热点话题,自 20 世纪 80 年代起,欧美发 达国家就开始了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讨 论,从全球文化竞争格局来看,我国文化科 技发展仍相对滞后。当前,推进文化科技创 新已成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 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任务之一。我国已 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 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 期,文化科技发展正面临重大的战略机 遇。[1]
成和发展,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 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指标,以具有纵向、横向
级;三是加强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建设,探索 可比性的相对指标为主,增加评价的准确性
集群式创新发展的新模式,切实发挥示范、 和科学性。
辐射、带动作用。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
6.系统性原则。评价指标体系应能从系
为一项重要的政策手段,是国家的政策工具, 统的角度,全面、综合地反映被评价对象的
国家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
设计
1
2
3
3
蒋伟 ,张龙菲 ,郑成琳 ,刘美
(中国传媒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北京,100024)
E-mail:819520120@qq.com
摘要:当前我国正处于文化科技发展的攻坚时期,深入实施科技带动战略,加强文化科技创新,对于繁荣
社会主义文化意义重大。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作为国家进行文化科技创新活动的一项重要政策手段,其
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是文化企业级 相关机构的集聚区域,是文化产业的载体, 其内集聚着各类文化和科技融合型企业,一 大批文化科技复合型人才,以及专业孵化器、 中介服务机构、科研院所等相关机构,是探 索文化科技产业集群式发展、创新链和产业 链互动集合的新模式的重要载体,产生集约 效应和集聚效应。开展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 地评价工作,总体目的是准确了解与把握文 化科技融合创新的发展水平现状和总体进 展情况,重点考量文化科技的融合创新对文 化发展的成效,为相关决策者(各级政府等)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目标和规划提供依据; 使相关参与者及时了解自身的发展水平和 发展潜力,通过对比明确自身的优势,清醒 认识自己的劣势,激发文化科技融合创新的 积极性,并借鉴他人的先进经验实现自身的 快速成长和跨越式发展。
1.科学性原则:指标体系的设计必须建 是融合的主体,是融合的需求方。区域主管
立在科学的基础上,要客观真实地反映示范 部门(政府)为企业进行文化科技融合创新
基地文化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时 活动提供硬件、网络等基础和环境保障,中
结合必要的专项调查和考证,定性、定量相 介机构提供资源的协调、人才的培训等。高
根据上述研究结论以及评价指标、评价 体系的概念,并结合文化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自身的目的,确定了评价 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 3 个, 二级指标 6 个,三级指标 35 个。指标的选 取遵循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定量指标 和定性指标结合使用既可以使评价具有客 观性,便于数学模型处理,又可弥补单纯定 量指标评价的不足及数据本身存在的某些 缺陷。指标体系详细设置如表 1 所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