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导论 人格
《普通心理学》课件:人格
![《普通心理学》课件:人格](https://img.taocdn.com/s3/m/3fc2c936ad51f01dc381f191.png)
1.4 影响人格形成的因素
(三)家庭环境因素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成员间不仅有其自然的遗传因素,也有其社会
的“遗传”因素,这种社会遗传因素主要表现为家庭对子女的教育作用。 研究人格的家庭成因,重点在于探讨家庭的差异和不同的教养方式对成的因素
采用专制型教养方式的父母,把孩子作为附庸, 过多地干预孩子的行为。
1.2 人格的特征
(一)独特性
人格是千差万别、千姿百态的。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环境、教育、社 会文化等先后天因素的交互作用下形成的。人们在不同的遗传、生活环境 及教育环境中,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人生而不同,每个人都具有 独特的人格,并成为独特的生命最显著的特征。
人格的独特性并不意味着人与人之间的个性毫无相同之处。人格作为一个 人的整体特质,既包括每个人与其他人不同的心理特点,也包括人与人之 间在心理上相同的方面,如每个民族、阶级和集团的人都有其共同的心理 特点。
会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信心,做事畏缩不前。相反,如果一个人过高地估计自己,则 会骄傲自大、盲目乐观,导致工作的失误。因此,恰当地认识自我,实事求是地评价 自己,是自我调节和人格完善的重要前提。
1.3 人格的结构
2
自我体验
自我体验是伴随自我认知而产生的内心体验,是自我意识在情感上的表现。 自尊心、自信心是自我体验的具体内容。当一个人对自己作积极的评价时,就会产生
1.2 人格的特征
(三)稳定性
“三岁看大,七岁看老”“江山易改,禀性难移”,都说明人格具有稳定 性。
当然,强调人格的稳定性,并不意味着它在人的一生中是一成不变的。随 着生理、心理的成熟以及环境的改变,人格也会产生或多或少的变化。
例如,性格内向的人突然认识到自己的这种人格特质不利于将来的发展, 便会改变自己的内向性格,让自己变得善于交际。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导论ppt课件
![第一章 人格心理学导论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5e2dc2ff12d2af90242e63b.png)
• 人格心理学者比其他领域的心理学者更多地使 用个案研究这一方法,首推法国医生Jean Charcot(1825~1893),当代为叙事心理学 (narrative psychology)(Lieblich,1998) 及其人生故事(life story)研究(McAdams, 1999; 2001) 的兴起。
情境测验
将被试放在类似或模 拟“真实”的标准情 境中,以测查其某种 能力或人格。
其他方法 品格教育测验 角色扮演技术 无领导小组讨论
应用
将人格心理学的知识(包括人格理论、研究 发现和测评技术)应用于生活实际,帮助人们 更幸福、发展得更好。其中最重要的应用是促 进心理健康、促进成长。
不足:
第一,容易产生以偏概全的结论. 第二,确定因果关系问题。例如,一个恐水症患者可 能回忆起儿时险些被水淹死的创伤经历。虽然我们可 以推断,这种早期事件可能是他患恐水症的原因,但我 们并不能肯定,没有这种早期经验他就不得恐水症。 第三, 研究人员的主观判断常常会妨碍科学的客观性。
2、相关研究:
内涵:主要运用测量与统计的方法,在相同条件下,
有的学者把人格等同于自我。 詹姆斯、罗杰斯、霍妮等著名心 理学家。
2 人格的基本特性
整体性 稳定性 独特性 复杂性
人格的整体性
(un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虽有多种成分和特质(能力、气质、 性格、情感、意志、认知、需要、动机、 态度、价值观、行为习惯等),但在真实 的人身上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 密切联系,综合成一个有机组织 (organic organization) 也称统合性、统一性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16章 人 格)【圣才出品】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课后习题 (第16章 人 格)【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81a302a8bed5b9f3f80f1c67.png)
第16章人格一、概念题1.人格答:人格(personality)是指一个人的才智、情绪、愿望、价值观和习惯的行为方式的有机整合,它赋予个人适应环境的独特模式,这种知、情、意、行的复杂组织是遗传与环境的交互作用的结果,包含着一个受过去影响以及对现在和将来的建构。
人格的基本特性包括:①人格的整体性,一个现实的人具有多种心理成分和特质,但它们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密切联系并整合成为一个有机组织;②人格的稳定性,表现为人格的跨时间的持续性和人格的跨情境一致性;③人格的独特性,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心理与行为是各不相同的;④人格的社会性,是指社会化把人这样的动物变成社会的成员。
人格是个人各种稳定特征的综合体,显示出个人的思想、情绪和行为的独特模式。
这种独特模式是个体社会化的产物,同时又影响着个体与环境的交互作用。
2.气质答:气质(temperament)是指个人在生活早期就表现出来的稳定的个性差异,即那些由遗传和生理决定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体液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巴甫洛夫用条件反射实验探讨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兴奋和抑制)的三个特性:强度、均衡性和灵活性。
认为有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即活泼的、安静的、不可抑制的、弱的,分别与希波克拉底的四种气质类型相对应,四种气质类型即四种典型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行为表现。
除这四种典型的类型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
3.性格答:性格(character)是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性格是个人社会行为的特征,主要包含:性格的意志特征,如目的性、主动性、果断性、坚持性、自制力等;个人对社会、对集体、以他人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善交际、孤僻、正义感、正直、诚实、狡诈、虚伪、同情心等;个人对自己的态度中所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如自信、自强、自尊、自负、自卑等;个人对待学习、工作、劳动的态度中所表现来的性格特征,如勤奋、懒惰、认真细致、马虎、粗心大意、首创精神、诚实、墨守成规、勤俭节约、挥霍浪费等。
心理学第八章-人格PPT课件
![心理学第八章-人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3c60d3e5ef7ba0d4b733b22.png)
补充:中国人人格的“大七”模型
-
23
小视窗-- 大五人格与职业人才的选拔
Costa(1984)认为外向性和开放性是职业与工业心 理学的两个重要因素。例如,根据五因素模式,社会和 事业方面的兴趣均与外向性有关。外向者应该较偏好 社会和事业方面的职业,且较高内向者表现为佳。并且 社会兴趣还与随和性有关。再如,调查行业、艺术兴趣 与求新性(开放,性)呈正相关,对经验高度开放者应比此 特质倾向低者偏好艺术与调查行业(例如记者、自由 作家),且表现也较佳。由于艺术与调查性行业需要具 有好奇心、创造力与独立思考能力的人,也适合对经验 保持高度开放的人。
▪ Jerry. M. Burger:人格是由一个人内部所产生 的稳定行为的范型。
▪ Pervin:人格是指形成一个人情感、思想及行为 经常形式的那些特征。
▪ Libert:个人生理、心理、品质的独特的动态组 织,影响其对物理及社会环境的行为及反应。
-
4
人格的特征
(一)独特性 “人心不同,各如其面”。不同的遗传环境、生存及教育环
情况下才表现出来。
-
21
(二)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
卡特尔人格特质理论的主要贡献在于提出了根源 特质。1949年卡特尔用因素分析方法提出了16种相互 独立的根源特质,并制定了《卡特尔16种人格因素测 验》(16PF)。
这16种人格特质是: (A)乐群性 (B)聪慧性 (C)情绪稳定性 (E)恃强性 (F)兴奋性 (G)有恒性 (H)敢为性 (I)敏感性 (L)怀疑性 (M)幻想性 (N)世故性 (O)忧虑性 (Q1)激进性 (Q2)独立性 (Q3)自律性 (Q4)紧张性
空间上:一个人不管在家里、在学校,还是在公
共场所其人格也具有相- 当的一致性。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6章 人 格)【圣才出品】
![黄希庭《心理学导论》(第2版)配套题库 章节题库 (第16章 人 格)【圣才出品】](https://img.taocdn.com/s3/m/98bcb2574a7302768e9939a0.png)
2.根据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个体身上所具有的最典型、最概括的人格特质是( )。 (统考 2010 研)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答案】B
3.诚实或虚伪、勇敢或怯懦、谦虚或骄傲、勤劳或懒惰等描述的是个体的( )。 (统考 2008 研)
A.性格特征
1 / 29
圣才电子书
12.俗话说“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主要是指( )。
5 / 29
圣才电子书
A.性格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B.气质
C.能力
D.人格
【答案】B
【解析】气质以高级神经活动类型为生物基础,受先天因素的影响比较大,变化比较困
难,比较慢。因此,“江山易改,秉性难移”主要指气质。与气质相比,性格主要是在后天
11.在下列选项中,一般来说,反应敏捷性较强的气质类型是( )。 A.胆汁质 B.多血质 C.黏液质 D.抑郁质 【答案】B 【解析】反应敏捷性主要是神经过程灵活性的表现。四种基本气质类型中,多血质的神 经过程的兴奋过程与抑制过程之间容易转化,因此,多血质的反应敏捷性较强。另外三种气 质的兴奋与抑制过程不容易转化,反应敏捷性较弱。
6.如果你想通过一个人格问卷来测量某人的心理病理程度,那么你可能会用( ) (中山大学 2008 研)
2 / 29
圣才电子书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A.Cattell’s 16 Personality Factor Questionnaire B.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C.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 D.California Personality Inventory 【答案】C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_毙考题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_毙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60a9299d8762caaedd33d438.png)
心理学导论复习重点之人格第十二章人格(一)人格概述1.人格的含义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以及行为的特有模式,包含了一个区别于他人的稳定而统一的心理品质。
2.人格的特征独特性一个人的人格是在遗传、成熟和环境、教育等先后天因素的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不同的遗传、生存及教育环境形成了各自独特的心理特点(所谓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稳定性人格具有稳定性,在各种场合都表现出稳定的特性,随着生理的成熟和环境的改变,或多或少也能产生些许变化。
(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统合性人格是由多种成分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具有内在的一致性,受自我意识的调控。
统合性是心理健康的重要指标,当人格结构各方面彼此和谐一致时,人格才是健康的。
(否则会出现分裂人格)功能性人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甚至会决定某些人的命运,因而是人生成败的根源之一。
(性格决定命运)(二)人格理论1.人格特质理论(强调个体间的人格差异)特质理论认为特质是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是人格的有效组成元素,也是评测人格常用的基本单位。
奥尔波特的特质理论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
共同特质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形态下,大多数人或一个群体所共有的相同的特质。
(中国人勤劳勇敢) 个人特质是个体身上所独具的特质。
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层次:首要特质是一个人典型、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一个人各方面的行为。
(林黛玉:多愁善感)【核心】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在每个人身上大约有5-10个。
(林黛玉:清高,率直,聪慧,孤僻,内向)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一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在外面粗鲁,在母亲面前很顺从) 卡特尔的人格特质理论卡特尔受元素周期表启发,用因素分析法对对人格特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人格的四层理论。
第一层: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和奥尔波特一致)第二层:表面特质(外部行为直接观察到的特质)和根源特质(那些相互联系而以相同原因为基础的行为特质,焦虑是害怕考试和体育比赛时双腿发抖的原因)第三层:体质特质(先天生物因素所决定的,如兴奋性,情绪的稳定性)和环境特质(后天环境因素所决定的,如焦虑,有恒性) 第四层:动力特质(具有动力特质的特质,使人趋向某一目标,有生理驱力,态度和情操),能力特质(在知觉和运动方面的差异特质,包括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和气质特质(决定一个人情绪反应时的速度与强度的特质) 1949年卡特尔提出了16种相互独立的根源特质,从而编制了16PF 艾森克的人格特质理论(三因素模型)【现代人格理论】艾森克的根据因素分析的方法提出了三因素模型,这三个因素是:外倾性(extraversion),它表现为内、外倾的差异; 神经质(neuroticism),它表现为情绪稳定性的差异;精神质(psychoticism),它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艾森克依据这一模型编制了艾森克人格问卷(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简称EPQ,1986) 。
第三章-医学心理学人格PPT课件
![第三章-医学心理学人格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891636524de518974b7d22.png)
3.行为出于利己的动机;
4.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和逃避性的行为偏多;
5.缺乏独立性与自觉性;
6.为人不可靠,没有责任感,不宽容;
7.生活图一时快乐;
8.劳动不认真;
9.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和自己;
10.难以同别人建立和谐的关系。
.
6
二、人格倾向性
(一)需要
需要是有机体内部的一种不平衡状态, 它反映某种客观的要求和必要性,并 成为个体活动积极性的源泉。
如情绪体验的强 弱、注意集中时 间的长短、意志 努力的程度
.
18
三、人格心理特征
(一)气质
气质动力特征表现在: ➢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灵活性 ➢心理过程的强度和稳定性 ➢心理过程的指向性
.
19
三、人格心理特征
(一)气质
2、气质类型
气质类型是指在一类人身上共同具有 的气质特性的有机结合。 气质特性有感受性、耐受性、敏捷性、 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和内外倾向性 等。
理智型 情绪型
意志型
有明确的行动目标 和较强的自控能力。
.
39
(2)内外倾向学说
内倾型 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内部世界
安静、富于想象爱思考、 退缩、孤僻、冷漠害羞、 防御性、缺乏自信、自我 欣赏、对社会不感兴趣、 难于适应环境的变化。
.
40
(2)内外倾向学说
外倾型 个人心理活动倾向于外部世界
爱交际、活跃、开朗、 自信、冒险、坦率、随和、 勇于进取、对周围一切事 物都很感兴趣,易适应环 境变化。
(细、慢、愁)
.
28
抑郁质—— 多愁善感
.
29
不同气质类型的人在同一情境中的不同 行为表现
四个不同气质类型的人上剧院看戏, 但是都迟到了:
心理学导论.pdfx
![心理学导论.pdfx](https://img.taocdn.com/s3/m/d83ae169f242336c1eb95e28.png)
心理学导论精要提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 心理学的对象一、个体心理全貌(一)心理倾向1、认知性心理倾向——注意2、情意性心理倾向——动机(二)心理过程1、认知性心理过程——感知、记忆、思维2、情意性心理过程——情绪、意志(三)心理特征1、认知性心理特征——智力2、情意性心理过程——人格二、心理与行为的关系 (一)心理支配行为(二)行为表现心理三、作为科学的心理学 (一)可复制性(二)可证伪性(三)系统性一、心理学的基本任务(一)描述(二)解释(三)预测(四)控制第二节 心理学任务第三节 心理学的方法一、几种基本变量(一)刺激变量(二)机体变量(三)反应变量二、几种基本方法(一)观察法(二)调查法(三)个案法(四)测量法(五)实验法1.自变量、因变量与控制变量(无关变量)2.主试与被试实验者效应,霍桑效应3.控制组与对照组第四节心理学流派* 注意:书中和各种材料不乏有对各种流派的各种总结,但是大家要掌握的不仅仅是各个流派的内容,更重要的是对现实问题的流派解释,如练习题。
第二章心理的生物基础第二节:脑的三大机能系统第三节:脑机制的研究方法8第四章心理的环境基础第一节环境的内容环境(environment)是指与有机体发生联系的外部世界。
情境(situation)是指在一定场合下能被个体感知或觉察到的那一部分环境。
第三节文化传统与拷贝世界群体人格、亚文化*第四节社会影响9从众、服从、社会促进、社会懈怠、去个性化、什么情况下从众现象会增加?人们为什么会从众?影响服从的因素?10第五章需要、动机与价值观第一节概述一、什么是需要和动机(一)需要的含义(二)动机及其功能1、激发功能2、指向功能3、维持和调节功能11二、几个相关的概念(一)本能(二)内驱力(三)诱因三、需要和动机的分类(一)需要分类(二)动机种类四、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一)影响动机强度的因素(二)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12叶克斯-多得森定律13第四节 动机的理论一、精神分析的动机理论二、内驱力理论三、认知论的动机理论(一)弗罗姆的期望论(二)海德的归因论(三)费斯廷格的认知失调论14第五节 价值观一、价值观及其特征(一)主观性(二)选择性(三)稳定性(四)社会历史性二、价值观的表现形式(一)兴趣(二)信念(三)理想15第六章感觉第一节概述*感觉的定义感觉与知觉的关系不存在纯粹的感觉,感觉与知觉密不可分。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https://img.taocdn.com/s3/m/d8ae9cea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0f.png)
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章导论:人格与人格心理学第一节人格一、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词源分析(二)、人格的非心理学定义(三)、人格的心理学定义1、西方学者的定义2、中国学者的定义3、工具书的定义4、人格定义的方法论差异5、人格界定的文化差异(四)、人格的综合规定性(五)、人格的意义二、人格的基本特性(一)、人格的基本特征1、人格的社会性2、人格的整体性3、人格的稳定性4、人格的独特性5、人格的可塑性6、人格的倾向性7、人格的层次性(二)、人格特征间的关系性1、人格的社会性与生物性的关系2、人格的共性和个性的关系3、人格的稳定性和可变性的关系4、人格的整体性与层次性的关系5、人格的“他控性”和“自控性”的关系第二节人格心理学一、人格心理学的建立与发展(一)、心理测量运动(二)、欧洲近代临床精神病学(三)、其他来源(四)、科学人格心理学的发展二、人格心理学理论(一)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研究领域1、人格结构2、人格动力3、人格发展4、人格适应_ 5、人格评鉴和研究(二)、人格心理学的理论中的争议问题1、如何看待人性2、行为由内部决定还是由外部决定3、人格的整体性和自我概念4、如何看待潜意识5、时间对行为的影响(三)、人格心理学理论的价值(四)人格心理学的主要理论范型1、精神分析论范型2、特质论范型3、学习论范型4、人本主义范型第一节人格一、人格的概念(一)人格的词源分析我国古代汉语中没有“人格”一词,但有“人性”、“人品”、“品格”等词中文的“人格”这一术语是现代从日文中引入的;而日文的“人格”一词则是对英文“personality”一词的意译。
“人格”一词的英文表达是“Personality”,它来源于拉丁文“Persona”,其原意是指“假面具”(Mask),相传此意始于古罗马一个演员为了掩饰他不幸伤残的左眼而在戏剧演出中开始使用面具,尔后,罗马的其他演员也广泛使用面具表演。
从此,面具成为舞台上扮演角色所戴的特殊道具,也相应地代表着戏中角色的特定身份。
人格心理学课件
![人格心理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c485afe6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d8.png)
察和改变。
人格障碍的治疗方法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人格障碍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精神 分析和家庭治疗等。
药物治疗
对于某些特定的人格障碍,如焦虑症或抑郁症等,药物治疗可能起 到一定的辅助作用。
社交技能训练
针对社交困难的患者,社交技能训练可以帮助他们提高社交能力和 应对技巧。
常见人格障碍案例分析
01
02
03
偏执型人格障碍
患者常常表现出敏感多疑 、固执己见、自我中心等 特点,例如无端怀疑伴侣 不忠等。
反社会型人格障碍
患者缺乏道德感和责任心 ,行为冲动且不顾他人感 受,例如经常违法乱纪、 欺骗和伤害他人等。
焦虑型人格障碍
患者长期处于紧张不安的 状态,常常过分担心和恐 惧,例如害怕失去工作或 人际关系等。
应对挑战与压力
在心理社会发展过程中,个体需要面对各种 挑战和压力,形成相应的人格特质和应对方 式。
05
人格障碍与治疗
人格障碍的分类与特点
分类
人格障碍主要分为三大类,包括偏执型人格 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和焦虑型人格障碍 等。
Hale Waihona Puke 特点人格障碍通常具有长期性、稳定性、内在性 和自我防御性等特点,患者常常难以自我觉
深入地理解人格的本质,为心理咨询和治疗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人格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人格心理学经历了从早期的人格特质论到现 代的人格类型论的发展历程,研究方法也日益多样化 。
详细描述:人格心理学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 当时以特质的测量和分类为主要研究内容。随着时间的 推移,人格心理学家开始关注人格的结构和成因,出现 了多种理论流派,如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 本主义学派等。进入21世纪,随着心理学研究的深入 和跨学科的交流,人格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日益多样化, 包括问卷调查、实验法、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手段。同时 ,人格心理学家也开始关注文化背景对人格的影响,以 及人格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等议题。
心理学导论:人格理论及其应用
![心理学导论:人格理论及其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b9edb22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08.png)
心理学导论:人格理论及其应用引言人是社会中最复杂的生物之一,其思维、情感和行为表现十分多样化。
而对于人的行为和性格进行研究和理解,一直是心理学的核心领域之一。
人格理论是研究和描述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模式的学科,它帮助我们理解人的行为和如何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本文将介绍几种重要的人格理论,并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
什么是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在性格、情感和行为方面的总体特征和模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它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方式、情感反应和与他人互动的方式。
人格是相对稳定的,但也受到环境和经历的影响。
人格理论的重要性人格理论的研究对于我们理解人的行为和性格起着重要的作用。
它帮助我们解释为什么人们在相似的情况下会有不同的反应,以及为什么他们在有些方面表现出一致的行为模式。
除了为个人提供对自己性格的认识,人格理论还可以应用于各种实际情况,如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治疗和领导力发展等领域。
通过了解和应用人格理论,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人,提升人际关系和团队合作。
常见的人格理论社会认知理论社会认知理论是一种描述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的理论。
它认为人的行为是由其对不同社会情境的认知和解释所决定的。
社会认知理论强调了个体对他人行为进行观察和理解的过程,以及社会情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通过探索个体内心深处的欲望和冲突来解释人的个性特征和行为。
它将人的内心分为意识层、前意识层和潜意识层,主张人的行为受到潜意识和内心冲突的影响。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五大人格特质理论是最常用的人格理论之一。
它将人的性格分为五个主要维度:外向性、神经质、开放性、宜人性和尽责性。
每个人在这五个维度上都有不同的得分,从而形成其独特的人格。
外向性指的是人们的社交能力、活跃度和亲近他人的意愿。
神经质衡量了人们的情感稳定性,高得分的人更容易焦虑和抑郁。
开放性涉及人们对新事物和新经历的接受程度。
宜人性描述了人们对他人的合作和友善程度。
尽责性衡量了人们对责任的承担和自我控制能力。
《心理学导论》课件
![《心理学导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d8b85c36429647d27284b73f242336c1eb93098.png)
工作场所的心理学应用
人力资源管理
通过心理学原理,优化招聘、培训、绩效评估等人力资源管理环节,提高员工的工作满意度和绩效。
组织文化
运用心理学理论,塑造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忠诚度。
THANKS
《心理学导论》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心理学简介 • 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 人的心理过程 • 人格与个性 • 社会心理学 • 应用心理学
01 心理学简介
心理学的定义
01
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思维的学科,旨在理 解人类内在的心理过程和机制。
02
心理学关注个体和群体的心理特征、行为模式以及 心理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06 应用心理学
心理咨询与治疗
心理咨询
通过与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交流,解决个人在情感、职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 问题,促进心理健康。
心理治疗
针对心理疾病患者,采用认知行为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手段,帮助患者恢复 心理健康。
教育心理学
学习动机
研究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 学习效果。
教学方法
根据学生个体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 方法,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
社会行为与群体动力
群体动力学与社会影响
1
2
群体动力学是指群体内部各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和影响,包括群体凝聚力、群体决策等。
3
社会影响是指个体在群体中受到他人的影响,包 括顺从、服从、领导等行为。
社会行为与群体动力
集体行为与社会运动
集体行为是指大量个体在特定情境下产生的共同行为,如狂欢、骚乱等。 社会运动是指有组织的社会群体为争取某种权益或实现某种目标而进行的 抗争或改革行动。
心理学导论课件人格.ppt
![心理学导论课件人格.ppt](https://img.taocdn.com/s3/m/02f4772814791711cd791721.png)
普通心理学讲义
陈宏/制版
4
3. 人格的稳定性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人格特 质具有跨时间的持续性,二是指人格特质具 有跨情境的一致性。当然,人格也是发展变 化的。人格的变化有两种:一是表现方式发 生变化但深层的内在特质没有变化,二是深 层的内在特质发生了变化。
首先区分出个人特质与共同特质,并指出不是 所有的个人特质都对人格起同样的作用,
又分为首要特质、核心特质、次要特质三种。
前者指渗透到个人生活多方面,且占优势的 特质,只在少数人上体现或观察到;
次者渗透性差一些,但仍有概括性的重要特 质,每个人的核心特质是少的(5—10个);
后者指一致性和概括性较差的特质,接近于 习惯、偏好与态度。
④情绪显著外露,但持续时间短。
普通心理学讲义
陈宏/制版
12
2. 多血质 ①活泼好动,反应迅速; ②不甘寂寞,善于交际; ③智慧敏捷,注意容易转移; ④易接受新事物,但印象不深刻;
⑤情绪易产生也易改变,体验不强,表露于 外。
普通心理学讲义
陈宏/制版
13
3. 粘液质 ①安静稳重,交际适度; ②反应缓慢,沉默寡言; ③善于克制自己,情绪不易外露; ④注意稳定转移难; ⑤善于忍耐,沉着坚定; ⑥不尚空谈,埋头苦干。 4. 抑郁质 ①行为孤僻,反应迟缓; ②多愁善感,体验深刻,但情绪不易外露; ③感受性高,善于察觉别人不易发现的细节。
普通心理学讲义
陈宏/制版
11
“体液说”由古希腊的医生希波克拉底(公元 前500年)提出,认为人体含有四种基本的体 液,黄胆汁、血液、粘液和黑胆汁,每种体 液与特定的气质类型(一种情绪与行为的模 式)相对应,共四种。
人格心理学讲座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讲座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ec68450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44.png)
敏感期
个体在特定时期对环境因素特别敏感,这些时 期的经历可能对人格产生深远影响。
主观能动性
个体在人格发展过程中具有主观能动性,可以通过自我意识和努力改变自身的 人格特质。
06
人格测量与评估方法
自陈量表法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01
用于评估个体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特点,包含多个临床
量表和效度量表。
让被试根据一系列模糊图片编写故事,通过分析故事内容来揭示其 人格特征。
句子完成测验
提供一些不完整的句子,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想法将其补充完整, 以了解其内心世界。
情境测验法
无领导小组讨论
将被试置于一个无领导的情境中,观察其在小 组讨论中的表现,以评估其领导力、合作能力 等人格特质。
文件筐测验
模拟实际工作中可能遇到的情境,让被试处理一系列 文件和任务,以考察其计划、组织、协调等能力。
艾森克人格三因素模型
三因素构成
艾森克提出人格由外倾性、神经质和精神质三 个基本维度构成。
外倾性
表现为焦虑、敌对、压抑、自我意识、冲动、 脆弱等特质。
神经质
表现为热情、社交、果断、活跃、冒险、乐观 等特质。
精神质
表现为孤独、敌视、倔强、固执、怪异等特质。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
五因素模型
五大人格特质理论,也被称为“大五”模型,包括开放性、 尽责性、外倾性、宜人性和神经质五个维度。
预防措施
通过心理健康教育、心理咨询 等方式,提高个体对心理健康 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预防人格 障碍的发生。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单一类型理论
代表人物和理论
荣格的“内倾-外倾”理论,认为 内倾和外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 格类型,其中内倾者关注内部世 界,外倾者关注外部世界。
《心理学导论》 第十八章 性格
![《心理学导论》 第十八章 性格](https://img.taocdn.com/s3/m/f5948428915f804d2b16c152.png)
巴甫洛夫对性格生理基础的解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巴甫洛夫认为,神经类型不仅是气质的直接生理基础,而且也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之一。但是,神经类型不是性格。神经类型是性格产生的自然前提。性格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心理特征。从生理机制上来说,性格是神经类型和后天生活环境所形成的暂时联系系统的合金。巴甫洛夫指出:“类型是动物神经活动的一种生来就具有的体质形态——即遗传型。可是因为动物从出生之日起,就遭受到周围环境的各种各样的影响,它必然要以一定的、最后往往在整个一生中被巩固起来的活动来回答这些影响,所以动物最后具有的神经活动,是各种类型特征和由外在环境所引起的各种变化的合金一即混合型、或性格。”(《巴甫洛夫选集》,科学出版社1955年版,第196页。)
美国心理学界不常用性格一词,欧洲心理学文献中性格一词常等同于人格(personality)。不过,西方心理学文献中的“人格”概念与我国文献中“个性”或“个性心理特征”的概念也不尽相同。大多数西方心理学家的人格概念一般仅指“气质” 和“性格”而不包含“能力”。
二、性格的生理基础
人在活动的过程中,客观事物的种种影响,特别是社会环境的种种影响,通过认识、情绪和意志活动在个体的反映机构中保存下来,固定下来,构成一定的态度体系,并以一定的型式表现在个体的行为之中,构成个人所特有的行为方式。例如,一个人在各种场合总是表现出对同志热情忠厚、与人为善,对自己虚心谦逊、严于律己、遇事坚毅果断、深谋远虑;这种种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这个人的性格。又如,另一个人在各种场合总是表现出对同志尖酸刻薄、冷嘲热讽,对自己自高自大,宽于恕己、遇事优柔寡断、鼠目寸光;这种种对人对己对事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就是另一个人的性格。因此,性格也是个人在活动中与特定的社会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
![人格心理学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e391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83.png)
独特性、稳定性、统合性、功能性。
人格心理学研究对象及方法
研究对象
人格心理学研究个体的人格及其结 构、动力、发展与适应等方面。
研究方法
观察法、调查法、实验法、测验法。
人格结构与发展阶段
人格结构
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本我是原始欲望的体现,自我是现实原则的代表, 超我是道德规范的象征。
发展阶段
情境测验
模拟特定情境,观察被试 者的反应和表现,以评估 其人格特质。
投射法测量潜意识动机
罗夏墨迹测验
通过向被试者呈现标准化的墨迹 图形,让其自由描述所看到的内 容,从而了解其潜意识中的动机、
情感和认知方式。
主题统觉测验
给被试者呈现一系列模糊的场景 或人物描述,让其根据自己的理 解和想象进行故事编写,以揭示 其潜意识中的欲望、冲突和防御
费斯廷格提出,探讨个体 如何调整自己的认知以减 少失调。
信息加工理论
关注个体如何处理信息、 形成记忆和解决问题。
归因理论
探讨个体如何解释自己和 他人的行为,以及这种解 释对人格的影响。
人本主义流派
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01
提出人类有生理、安全、归属和爱、尊重以及自我实现五种基
本需求。
罗杰斯的个人中心疗法
和能力。
引导价值观念
教育引导个体形成正确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
培养良好习惯
促进心理健康
教育通过规范行为,培 养个体良好的学习和生
活习惯。
教育关注个体心理健康, 提供心理辅导和支持。
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人格差异
01
02
03
04
文化差异
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对自我、 他人和社会的认知存在差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宇宙的精神需要
发挥潜力的需要,拥有意义深远的目标的 需要
对艺术的追求,美感的需要、有序的环境
知识的需要,理解的需要,了解新奇事物 的需要
自尊和受别人尊重的需要
融入别人中间的需要,与他人建立关系的 需要,爱与被爱的需要
安全、受到保护、舒适、不害怕的需要
生理需要
食物、水、氧气、休息的需要,性需要
• 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
• 人格结构
-本我(id) -自我(ego) -超我(superego)
• 本我(id)/伊底
– 原始的无意识本能,人类的基本需求 — 生之本能 (life instinct),如饥、渴、性(吸奶嘴)
– 遵循快乐原则(pleasure principle):本我一旦产 生需求,就要立刻满足,从而支配人性。
改以符合社会标准的行为表现
·转移作用(displacement):需求无法直接得到满足时,
转移对象以间接方式满足。“指桑骂槐”
·幻想(Delusional Projection):个体遇到难以处理
的困难时,利用幻想的方式,暂时达到内心的满足
·幽默:一种积极的精神防御机制形式,较高级的适应方式之
一
“我很丑,可我很温柔”
高级神经活动类型说
• 巴甫洛夫 • 神经活动的三个维度
– 兴奋和抑制过程的强度 – 平衡性:兴奋与抑制过
程一致性的程度 – 灵活性:兴奋与抑制过
程转换的快慢难易
• 四种气质类型 – 强、平衡、灵活型 活泼型- (多血质) – 强、平衡、迟缓型 安静型- (粘液质) – 强、不平衡型 冲动型- (胆汁质) – 弱型 抑郁质
阿德勒的理论
弗洛伊德的理论
强调意识
强调无意识
未来目标是动机的重要源泉
未来目标无关紧要
以社会动机为本原
以生物动机为本原
对人类持乐观态度
对人类持悲观态度
人格同个人努力有关
人格完全由遗传与环境决定
不强调“性”的重要性
夸大“性”的重要性
治疗是鼓励人们以社会利益为基础确立 治疗是挖掘受压抑的早期经历 生活方式
– 介于本我和超我之间 – 遵循现实原则(reality principle)
例子:考试 —— 作弊?更加努力?
• 超我(superego)
– 个人价值观的源泉,人格结构中的道德部分 – 由两部分构成
• 自我理想(ego-ideal)— 要求自己行为符合自己理想的 标准
• 良知(conscience),规定自己行为免于犯错的限制 • 个体所作所为合于理想自我时,就会感到骄傲;反之,所
人格与人本主义论
• 马斯洛 • 罗杰斯
马斯洛的人格自我实现理论
• 自我实现(self-acturalization)
– 个体在成长中,其身心各方面的潜力获得 充分发展的历程与结果
– 人性的本质 – 人生追求的最高境界
·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1970)
超越需要 自我实现的需要
审美需要 认知需要 尊重的需要 归属与爱的需要 安全需要
• 特质是每个人以其生理 为基础的一些持久不变 的性格特征。
• 三种特质
– 根本(cardinal)特质:主导整个人格,渗透于 人的一切活动之中。
– 理想我(ideal self) – 真实我(real self)
人格类型和特质论
• 特质(trait)
– 指个体拥有的、影响行为的持久的品 质或特征,它们作为一般化的、稳定 而持久的行为倾向起作用。
– 如羞怯、冲动等
阿尔波特的特质理论
Gordon Allport
• 将特质看作人格的框架 和个性的根源。
• 压抑(repression):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将不为社会认可的
动机欲念,从意识境界压入潜意识境界中,以避免冲突的发生
• 投射(projection):将自己潜意识中不能接受或不喜欢的性
格、态度、意念等,“投射”到别人身上或外部世界去
• 退化(regression):当个体感到严重挫折时,表现出某种儿
2
2017/5/24
人格与精神分析论
• 弗洛伊德 • 荣格 • 阿德勒
铁钦纳 詹姆斯
弗洛伊德 荣格
铁钦纳、詹姆斯、弗洛伊德、荣格
弗洛伊德的心理动力学理论
• 主要观点
– 强大的内在驱力塑造人格并引发行为 – 人格的核心是人内在的心理事件,这些
事件发动了行为或构成了行为的意图, 它们可以被意识到,但主要是在无意识 水平上起作用 – 强调行为的内在源泉和动因
4
2017/5/24
• 人格发展
• 性心理发展五阶段(psychosexual stage) – 口唇期(oral stage):0-1岁左右 – 肛门期(anal stage):2-3岁 – 生殖器期(phallic stage):3~6岁 恋母、恋父情结、阉割情结、阳具妒忌 – 潜伏期(latency stage):7岁~青春期 – 生殖期(genital stage):青春期到整个成年期
• 内向型(Introversion):喜欢独处,较为关注自己的内心世 界,通常从对信息、思想的反思中获取能量。
• 外向型(Extraversion):喜欢应酬外界的人和事,关注重心 在自我之外的外部世界,通常从与他人的互动中获取能量。
5
2017/5/24
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
• Alfred Adler, 1870~1937
• 人格面具(persona)
– 展示给外面世界的一面人格。 – 每一个人都应该投射一个特定的角色,这是社会指
定给他的。
– 如果一个人太认同他们的人格面具,那么就不会意 识到他们的个性,阻碍自我实现,导致过于依赖社 会对自己的期望。
• 人格内动力
– 人格结构是由很多两极相对的内动力所形成。 – 哪一方的力量占主导,人格就会朝着那一方发展。
– 集体潜意识
• 人类在种族演化过程中长期流传下来的一种普遍存在的原始心像与观念
• 原型(archetype)是特定经验或人物的原始的象征性表达 • 如人类怕黑、怕蛇、女人表象(阿尼玛和阿尼姆斯)
《危险方法》
• 荣格幼年(四岁之前)的一个梦:
• “梦见他在草地上玩耍…平台上有一个宝座,宝座上面有 一个细长的物体,像一个巨大的树干。它的模样很古怪, 由皮和裸露的肉组成,而顶部有一个像圆圆的头一样的东 西,没有脸,也没有头发。就在这个头的顶部有一只眼睛 ,呆呆的凝视着上方。”(荣格 1961, p.12)
晚会喝一夸特的威士忌。 • 候选人C:他是一位受勋的战争英雄,素食主义者,不抽烟,只偶尔喝一点啤酒。从没有发生
过婚外情。
请问你会在这些候选人中选哪一个?
候选人A是 富兰克林﹒罗斯福 候选人B是 温斯顿﹒丘吉尔 候选人C是 亚道夫﹒希特勒
人格与人格测量
• 现代心理学究竟如何界定人格? • 在人格心理研究上,有哪些重要理论? • 心理学家采取何种方法鉴别人格差异?
– 攻击与破坏两种原始性冲动 — 死之本能(death instinct)
– 每种本能都有他自己的心理能量形式,Freud 用力比 多(libido)来表示 生 或 死 本能起作用的力量。
3
2017/5/24
• 自我(ego)
– 人格中现实的一面 ,由本我中分化发展而 成 — 本我与外界关系的调节者
俄狄浦斯情结
嘴部行为,如抽烟、过度饮食;悲观、 依赖
冷酷、刚愎、吝啬、固执或杂乱无章 洁癖
虚荣、莽撞
潜伏期 生殖期
6~12 无特定区域 防御机制的发 展
13~18 生殖器
成熟的性亲密 行为
无(一般在此阶段不会发生固着)
成功完成早期阶段的成年人会对他人 产生真诚的兴趣并具有成熟的性特征
荣格的分析心理学
作所为违反自己的良心时,就会感到内疚
– 遵循道德原则或完美原则(perfection principle)
• 两个意识境界
– 意识境界 — 自我与超我 – 潜意识境界 — 本我
• 人格动力
自我防御机制
(Self-defensive mechanism) – 个体为求减少因超我与本我的冲突而产生焦虑 时所形成的一些改变了本质的行为; – 出自潜意识境界 – 非理性,个体不能明确讲出其真正原因
童时期的行为模式,以拒绝承担责任,回避挫折
• 否定(Denial):否认引起精神痛苦的事实,以减少心灵痛苦 • 合理化作用(rationalization):也称“文饰”作用 • 反向作用(reaction formation):在行为上的表现恰与其
内心隐藏的欲念相反,因此缓解因为欲念而产生的焦虑
·升华作用(sublimation):指不为社会认可的动机欲念,
考试时间和地点
• 时间: • 2017‐06‐23(周五)18:30—20:30 • 地点: • 3108
“相由心生” 亚里士多德:“前额大的人偏呆滞,前额小的人用情 不专;天庭横阔者易于激动,突出者好发脾气。”
Psychology Introduction
2017/5/24
人格
2
两个问题
• 问题一:如果你知道有一个女人怀孕了,她已经生了八个小孩,其中有三个耳朵聋,两个眼 睛瞎,一个智能不足,而这女人自己又有梅毒,请问,你会建议她堕胎吗?
• 固着(fixation) – 个体在性心理发展的某个阶段得到过分的满足或者受到挫折,就可能产 生发展迟滞现象,固着作用(fixation)。
阶段
年龄 性敏感区 主要发展任 本阶段发生的固着会导致的成
务
人性格特点
口唇期 0~1 肛门期 2~3 生殖器期 4~5
口、嘴唇、 断奶 舌头
肛门
如厕训练
生殖器
体液说
• 多血质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