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题画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春水欲共寒鸭语诗画交融理趣浓
──从《惠崇春江晚景》看苏轼的题画诗的特点
张琼芬
(韩山师范学院中文系,广州潮州521041)
摘要:“题画诗”是横跨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惠崇春江晚景》历来被看作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本文试图从这首诗入手,分析苏轼题画诗的一般特点。
关键词:题画诗;苏轼;艺术特点
“题画诗”是横跨于诗画之间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1]古代,早已有人注意到诗与画这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之间的密切联系。古代文人画家,为了阐发画意,寄托感慨,往往于作品完成以后,在画面上题诗,收到了诗情画意相得益彰的效果。画题诗发端于唐末,兴盛于宋代文人画崛起时期。苏轼作为北宋著名的文学家,正如清人赵翼所说:“天生健笔一枝,爽如哀梨,快如并剪,有必达之隐,无难显之情,此所以继李、杜后为一大家也。”苏轼才性天成,能诗善画,雅好收藏,又与当时画家常相往来,所作的题画作品数量多,内容丰富,手法多样,成就突出,历来备受关注。
考察《苏轼诗集》,我们可以厘出其题画诗共100题,154首。
[2]内容丰富,取材广泛,遍及人物、山水、鸟兽、花卉、木石及宗教故事等众多方面。这些作品鲜明地体现了苏诗雄健豪放、清新明快的艺术风格,显示了苏轼灵活自如地驾驭诗画艺术规律的高超才能。
《惠崇春江晚景》,是元丰八年(1085)苏轼逗留靖江期间,
题在惠崇所画的《春江晚景》上的。惠崇是个和尚,宋代画家。惠崇原画已失,诗意如何,已不得而知,但苏轼题下的这首诗却是有目共见的,足以当起诗中有画的赞誉。这首题画诗,虽无可视的图像,却能用形象的语言,吸引读者进入一个通过诗人独特构思而形成的美的意境,以弥补某些画面所不能表现的东西。这首诗历来被看作是苏轼题画诗的代表作。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找出苏轼题画诗的诸多特点:
一、抓住画面特征,再现画中景物
顾名思义,题画诗就是依据画品的题材、内容、思想、风格,进行品评而创作的诗歌。苏轼的画题诗,很多都离不开画内之境,即先着重反应画面内容,如《王维吴道子画》、《韩干马十四匹》、《和张均题峡山》、《申王画马图》、《墨花》等等,《惠崇春江晚景》这首诗,也不例外,首先是写出了画境,即画内之境,反应画面内容。首联,“竹外楼花三两枝”,是写岸上景色,是全画的衬景。首先点明画面上有竹林,有桃花。桃花开了,说明是春天,而才三两只,又说明是早春。从首联到颔联,“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的目光随着由远及近,从江岸移到了江面,从衬景转而注意到画面的主体部分,写出了群鸭戏于一江春水之中,这也是画面所有的。颈联,“蒌蒿满地芦芽短”,是诗人的目光从画面的主题位置上移开后所见的景物。蒌蒿、芦芽也是画面上所固有的,这句诗不仅准确地传达出蒌蒿、芦芽相同的景物,而且还通过“短”字写出了芦芽刚刚萌芽,再一次点明这是早春时节。北宋诗人晁补之说:“诗传画外意,贵有画中态。”(《和苏翰林题李甲画雁》)这首诗的头三句是对春江晚景的描写,它再现了画面景物,表达出原意的意思,勾绘出原画之美。一句一景,景虽不同,但时间都在早春,
地点都离不开江畔水上,描写的景物虽多,却并不臃肿:远处的竹桃花,用淡笔扫出,近身的芦苇、蒌蒿,用轻盈的手法点染,赫然在目,是一幅中央开阔的春江与江面上欢快的群鸭。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枝二首》其一,苏轼自己也强调神似,嘲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强调“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3]惠崇原画已经失传,但从诗人的三句话已把一幅画成功地再现出来,在这传神的描写中,我们可以想到画面图景。
二、依据画面特征,进行画外生发
作为题画诗,究竟不同于所题之画。画题,这本身是一个艺术再创造的过程,它既需要以画面形象作基础,又不应该为画面形象所局限。[4]一首好的题画诗,既要再现画面,使人如见其画,又要跳出画面,使人画外见意,既再现画境的同时,又要扩展和深化画境。
《惠崇春江晚景》,是苏轼于神宗元丰八年在忭京(今河南开封)写的一首题画诗。诗中所题的惠崇画,是一幅以早春景物为背景的春江鸭戏图;有地面景——竹子和竹外开放的桃花;有江上景——江水和水上浮游的鸭子;还有岸边景——布满地面的蒌蒿和新出嫩芽的芦笋。
就这幅画而言,这是画家在自然界所能见到的,也是欣赏画的人在画幅上所能见到的。如果单纯把画中景色描出,这首诗就没有什么文化价值了。苏轼的这首题画诗,不囿于画,依据画面形象,进行画面生发。不光绘出春江早春图而且还凭着诗人善于体察物情的独特的艺术敏感和丰富的生活知识,从鸭子戏水感知“春江水暖”,补足了画面无法表现的诗意。从满地蒌蒿和芦苇的短芽,联想到“河豚欲上”。早春时节,江水涨时,河豚鱼由
海入江,顺江上溯,称为“抢上水”,这一句诗依然点明早春,但所写的则是画面所无、肉眼难见的水中景像,也就是写出了惠崇画中没有也不可能有的形象,这是诗人依据画面形象,进行画外生发的结果。他由画上的景,写出画外的事,对诗进行再创造,使这首诗在诗画之间巧妙地保持了一种若即若离、不即不离的关系。这也是苏轼的这首诗成为后来题画诗的一个范本的重要原因。苏轼的这首诗既能写出“画中态”,又能传出“画外意”,使诗情、画意完美地结合起来,清代大才子纪昀在读到此诗时惊叹说:“此是名篇,兴象实为深妙!”(《纪昀评苏文忠公诗集》卷二十六)
三、假借画中形象,抒发主观情感
以题画诗为手段,以寄寓为目的,以画意引出某种寓意,这是题画诗常见表现手法,苏轼的题画诗也不例外。苏轼在《次韵子由书王晋卿画山水二首》中确切指出“赖我胸中有佳处,一樽时对画图开”,诗歌不仅仅是描述客观外物,还应寄寓内在的感情。阮维桢在《无声诗意序》中说:“东坡以诗为有声画,画为无声诗。盖诗者心声,画者心声,二者同体。”[5]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使读者见到了、听到了、感受到了从画面上所不能得到的东西。同时,表现作者内心的情感。
《惠崇春江晚景》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诗的前三句,给我们呈现了一幅生动的画面,春江岸上,桃花盛开,青竹比翠,红绿相映,分外妖娆。春江水面,鸭子戏水,春江岸边,芦蒿满地。诗写春日的景色,表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