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的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报告

秦岭秀色集于岭南。位于秦岭南麓的山阳县城区二中以卓尔不凡的管理理念,独具特色的质量品牌,赶超一流的教师队伍,在实现教育优质高效发展的征途上,成为山阳教育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城区二中,位于县城城中路,占地1.68万m2,建筑面积8780m2,设有教学班30个,在校学生2000多人,是全县初中办学规模最大的学校,属商洛市标准化初级中学。

十一五期间,在上级党委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学校的正确决策下,汇集社会力量,凝聚职工智慧,把握发展机遇,争取发展资金,先后投资500多万元,全面改建扩建校园,优化设施。实施了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新建成标准化实验室、图书室、阅览室、电子备课室、体音美专用训练室、史地生标本展室、学生制作展室,校荣誉展室等一大批功能部室。为提升学校品位,营造文化氛围,校园内悬挂大量名人名言,建文化长廊、科技长廊和专题报栏。学校秉承“立德树人、博学成才”的校训,按照“打好基础,培养能力,发展个性,提高素质”的教学思路;坚持内强素质、外树形象,认真落实“同课异构”,努力打造高效课堂,追求“教”的创造性、互动性、多样性和“学”的自主性、探究性、有效性;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培养思维为核心,能力养成为重点,实现学生习惯养成,行为方式,学习方法转变、思维品质和探究精神的飞跃。

特别是在开展新课改理念下《新课程理念下师生关系的研究》以后,全校教师再次焕发了热情,形成了千帆竞发争名师,万舸争流抢潮头的良好局面,

多年来,我校在全县质量检测中始终名列前茅,在连年中考中屡获全县第一,先后承担了《新课改理念下师生关系研究》、《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效整合研究》等一大批国省市科研项目,有的已经结题。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解决的主要问题

1、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无类”、“教学相长”的教育思想,他强调在理解与尊重中对学生进行启发诱导,在民主与平等中增进师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宋代理学家朱熹提倡师生民主、

平等,在理解与尊重的气氛中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教学方式,非常值得我们借鉴。

2、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把“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看成实现教学与发展的重要基本”,保加利亚心理学家洛扎诺夫认为,应当重视教学氛围在教学中的作用,并提出了著名的“暗示教学法”,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为了使师生之间的友好、亲切和善意的关系经常和谐,教师必须十分珍惜儿童对自己的信任,应该成为儿童所爱戴的,聪明的保护人。”可见,倡导师生平等,实行教学合作,建立和谐师生关系是有效教学的需要。

3、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决定》明确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相处,尊重学生人格,因材施教,有较好的教师职业道德与教学道德,从事教育教学工作。”

4、新课程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实现的前提就是师生平等、和谐。这种学习方式要求师生互相尊重,在尊重的基础上进行交流。新课程注重学生个性与创造性的发展,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过死、过苛、过于统一,要给予学生更充分的自由,允许并鼓励学生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把学生个性、智能、特长的发展提到重要位置。因此要树立新型师生观,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二、研究思路

1、构建和谐师生关系。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即构建互相学习、共同发展的师生工作关系,构建亲密融洽的师生人际关系,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组织关系,构建朋友式的师生情感关系。

2、促进有效教学,提高教育质量。师生关系对教学效果有着巨大的影响。良好的师生关系往往成为教学的一种动力。学生与老师相处融洽,学习积极性就高,学习效率也会提高。

3、增进身心健康,提高学生素质。师生关系对学生的个性心理、社会能力和创造性发展等也有着很大的影响。教育的过程是学生社会化的重要过程,是学生个性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对学生而言,老师的评价直

接影响着他的自我评价。学生正是在与教师的交往中学得一定的社会规范、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4、促进科学研讨,提升教师素养。师生关系不仅对学生产生影响,同样也影响着教师。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能使教师工作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中,有利于减轻心理压力和疲劳感,并能增强成就感,进而进一步强化教师对教育事业和对学生的热爱。

5、实现民主管理,构建和谐校园。师生关系是学校生活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师生关系和谐则整个校园和衷共济、内和外顺。师生关系和谐则校园中各种教育要素全面、自由、协调,呈现整体优化的育人氛围,最终实现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的整体效应。

三、课题研究的过程

准备阶段(2007.3—2007.6)成立课题组,组织理论学习和现状考察,撰写课题研究方案。

研究初期,我们组织教师学习该课题相关的理论知识,通过学习,广大教师明确了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对促进教育教学的重大意义,教师的思想观念和教育理念得到了转变与提升。

组织“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征求意见活动,在全体教职工中开展“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大讨论,总结提炼了广大教师的建议,找到了课题研究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教育教学中对师生关系的一些现状分析与感悟,教师积极撰写体会。

实验阶段(2007.7—2008.5)实施研究,完善课题方案,积累研究资料。

课题组成员围绕课题,定时间、定地点进行研讨交流。提出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困惑,并寻找对策,分析典型的案例,总结成功的做法。鼓励教师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增进师生情感交流,树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榜样,以研究班主任与学生间和谐师生关系为一个推进点,辐射到任课教师与学生间得和谐关系,并探究教师的教育教学艺术、教学方式方法对师生关系的影响等。另外,还加强家校联系,通过家长座谈会,更深层次地推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总结阶段(2008.6—2008.11)总结研究成果,撰写课题研究报告。

继续加强理论学习,丰富理论积淀,继续关注课堂教学中师生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