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7章

合集下载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8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8章
放大电路分为共发射极放大电路、共集电极放大电路和共基极 放大电路三种基本形式。本节以应用广泛的共发射极放大电路为例, 讨论放大电路的组成和静态工作点的设置。
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6
8.2.1 基本放大电路的组成
图8.7(a)所示为双电源供电的共射极放大电路,V是一个NPN型
三极管,作用是放大电流;VCC是输出回路的电源,作用是为输出 信号提供能量;RC是集电极负载电阻,作用是把电流的变化转换成 电压的变化;基极电源VBB和基极偏置电阻RB的作用是为发射结提供 正向偏置电压和合适的基极电流IB;C1、C2称为隔直电容,作用是 隔直流、通交流信号。图8.7(b)为单电源供电的共射极放大电路,
只要RB>>RC,单电源就可代替双电源的作用。
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7
图8.7 共射极基本放大电路 (a)双电源供电共射极放大电路;(b)单电源供电共射极放大电路
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28
为了使三极管工作在放大状态,首先必须保证发射结为正向偏 置,集电结为反向偏置;其次为了保证放大电路能尽可能不失真地 放大交流信号,必须在静态(ui=0)时,三极管的各极都要有一个合 适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即给放大器设置一个合适的静态工作点。
10
通过分析表8.1的实验测试数据,可得到以下结论:
(1)三极管各电极电流的关系满足
且IB很小,IC≈IE。
IE=IB+IC
(10.1)
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11
(2)IC与IB的比值基本保持不变,其大小由三极管的内部结构 决定,定义该比值为共射极电路的直流电流放大倍数,用β表示,

第8章 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大电路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6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6章

40 图6.15 开关的接法
41
(2) 合理选用保险器。 保险器是按照正常工作电流选择的。当电路发生短路或过 载时,保险丝熔断,从而断开电源起到保护作用。保险丝应严 格按照规定选择,严禁以粗代细或用导线代替。 (3) 更换电器元件应断电进行。 更换电器元件时,应先切断电源开关,在无电状态下进行, 防止因不小心发生触电事故。 (4) 接地线要牢固。 电器设备的外壳接地是一种设备故障情况的可靠保护,既 可以保证外壳始终处于零电位,又可以保证外壳带电情况下电 路接地,使保护装置(如保险丝)断开脱离电源。
此时, 负载中点与电源中点等电位,若连线阻抗可忽略, 可以看做两个中点是直接相连,所以,每相的计算均可单独进 行。
负载电压分别为
24 图6.10 对称负载Y-Y连接
25
负载电流分别为
UA Ua Up0 U Ub Up120 UC Uc Up 120
Ia
U A Za
U p Z
Ib
U B Zb
中,可以得到两种不同数值的电压,即相电压220 V与线电压380
V。一般家用电器及电子仪器用220 V电压,动力及三相负载用
380 V电压。
13
6.2.2 三角形连接(△连接) 将三个电源的首尾依次相接组成一个三角形,再从三个端
子分别引出端线,这种接法称为三相电源的三角形连接,简记 为△连接。如6.5所示,图中AZ、BX、CY分别连在一起,引出 端线A、B、C,从而构成△连接。
IB
3Ibc 30
3 U1 150
Z
IC
3Ica 30
3 U1 90
Z
由上式可知三相对称负载采用三角形连接时,也可以仅计算
出其中一相的电流,然后利用对称关系求出另外两相的值。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4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4章
1 第14章 直流稳压电源
➢14.1 ➢14.2 滤波电路 ➢14.3 稳压电路 ➢14.4 晶闸管及其应用
2
在电子设备和自动控制电路中,都需要有稳定的直流电源 供电才能正常工作。直流稳压电源是一种能把交流输入电压变 为稳定直流电压输出的电源。图14.1是一般直流稳压电源的原 理框图,它由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四部分 组成。
I VD(AV)
1 2
I L(AV)
1 2
U L(AV) RL
1 2
18 100
0.09 A
14
通过查手册知2CZ52B的最大整流电流为0.1 A,最大反向电压为50 V,可满足本题的要求。
15
3. 倍压整流电路
倍压整流电路由二极管和电容组成,利用二极管的整流和导引
作用,将较低的直流电压分别存储在多个电容上,然后按电容充电
5
14.1 整流电路 1.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如图14.2所示,其中VD为整流二极管,u1为 电源变压器的原边电压,u2为电源变压器的副边电压,iL、uL分别 为负载RL的电流和电压,uVD为二极管上的电压。 设u2= U2 sinωt,其波形如图14.3(a)所示。
2
6 图 14.2 单相半波整流电路
31
图 14.13 固定输出电压电路 (a) W7800系列的典型应用; (b) W7900系列的典型应用
32
2. 提高输出电压的电路 目前,三端稳压器的最高输出电压是24 V。当需要大于24 V的输出电压时,可采用图14.14所示的电路提高输出电压。图 中U××是三端稳压器的标称输出电压;IZ是组件的稳态电流, 约为几毫安;外接电阻R1上的电压是U××;R2接在稳压器公共 端“3”和电源公共端之间。按图示接法的输出电压为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5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5章
若用A、B表示开关的状态,用1表示开关闭合,0表示开关 断开;用Y表示灯的状态,用1表示灯亮,0表示灯灭;则可列出A、 B和Y之间的与逻辑关系表15.1。这种表称为逻辑真值表或简称为真 值表。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6
图15.1 与逻辑演示电路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7
表15.1 与逻辑真值表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9
图15.2 或逻辑演示电路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10
表15.2 或逻辑真值表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11
3.非逻辑 非逻辑的演示电路如图15.3所示,开关A闭合,灯Y就不亮;开 关A断开,灯Y就亮。从此例中可抽象出这样的逻辑关系:只要某个 条件具备,结果便不会发生;而条件不具备时,结果却一定发生。 这种因果关系称为非逻辑,或称为逻辑求反。非逻辑的真值表如表 15.3所示。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39
15.2.3 逻辑函数的公式简法 1.逻辑函数的最简形式
同一逻辑函数可以写成不同的逻辑式,而这些逻辑式的繁简程 度又相差甚远。逻辑形式越简单,它所表示的逻辑关系就越明显, 同时也有利于用最少的电子器件实现这个逻辑关系。因此,经常需 要通过化简的手段找出逻辑函数的最简形式。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28
15.2 逻辑函数的化简
15.2.1 逻辑函数及表示方法 从上节讲过的各种逻辑关系中可以看到,如果以逻辑变量作为
输入量,以运算结果作为输出量,则输出输入之间是一种函数关系。 这种函数关系称为逻辑函数,写作:
Y=F(A,B,C,…) 任何一具体事物的因果关系都可以用一个逻辑函数来表述。
第15章 逻辑代数及逻辑门电路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3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3章
1 H=103 mH=106 μH (3.7)
在图3.4所示的关联参考方向下,电感的磁链与电流呈线性 关系: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18
j(t)=Li(t)
(3.7)
式中, L既表示电感元件,也表示电感元件的参数。
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为
d(t) d i(t)
(3.8)
u(t)
L
dt
dt
上式表明,电感元件的伏安关系为微分关系,元件两端的电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22
3.2.3 电容、电感的串、并联 1.电容串联 C1,C2,…,Cn个电容串联,可以等效为一个电容C。等效电容
的倒数等于各个串联电容的倒数之和,即
1 1 1 1
C C1 C2
Cn
(3.13)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23
图3.5 电容串联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压与该时刻电流的变化率成正比。显然,电流的变化率越高,
则U越大。而在直流电路中,UL=0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19
图3.4 电感元件及其磁链电流特性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20
如果已知电压,则可求出对应的电流:
i(t)
1 L
t
u(
) d
(3.9)
上式表明电感元件也是记忆元件,有记忆电压的作用。
需要指出的是,换路定理只有在电容电流和电感电压为 有限值时才成立。电路其它各处的初始值及在冲击作用下的 电容电流、电感电压均是可以跃变的。
第3章 一阶动态电路分析
34
3.3.2 初始值的计算 电路中储能元件的初始值(电容电压和电感电流)可由换路
定理确定,具体步骤如下: (1)由换路定理求出uC(0+)和iL(0+)。 (2)用uS=uC(0+)的电压源、iS=iL(0+)的电流源替换电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0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0章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26
图10.4 典型差动放大器的共模等效电路 (a)共模信号通路;(b)单管共模等效电路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27
从图10.4(a)可得到单端输出的共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Ac单
uoc1 uic1
RB1
rbe
RC (1 ) 1
2
RW
2RE
考虑到RE很大,上式可化为
(10.10)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9
即ΔUC1=ΔUC2,这时的双端输出电压仍为零。这就是说,尽管每一 个单边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即有零漂),但 零输入时,差动放大电路的双端输出电压始终为零,即不存在零漂。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10
2.放大作用
设差动放大器的两个输入信号分别为ui1和ui2,两个单边放大 器的放大倍数分别为AV1、AV2,则两管的集电极对地之间的输出信 号电压为
30
题图10.1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31
2.电路如题图10.2所示,已知β1=β2=60,rbe1=rbe2=1.5 kΩ, UBE1=UBE2=0.7 V,ui1=7 mV,ui2=15 mV,试求电路输出电压uo,并 计算电路的共模抑制比。
题图10.2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32
3.电路如题图10.3所示,已知β=100,UBE=0.7 V, UCC=UEE=12 V,RC=6 kΩ,RE=5.6 kΩ,RL=10 kΩ。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17
图10.2 典型差动放大器
第10章 直流放大器
18
图10.2中RE上通过的电流近似为2IE,作用是通过其电流负反
T↑→IC1(IC2)↑→IE↑→UE=2IERE↑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3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3章

32 图 13.9 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33 图13.10 运算放大器构成的并联型石英晶体振荡电路
34
2. 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 图13.11所示为一种串联型晶体振荡电路。图中V1和V2组成 两级放大器,放大器的输出与输入电压反相,经石英谐振器和 RE及可变电阻RP形成正反馈。可变电阻RP的作用是调节反馈量 的大小,使电路既能起振,又能输出良好的正弦波信号。
26
2) 振荡频率 电感三点式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1 fo
2 π (L1 L2 2M )C
(13.15)
式中,M是线圈L1和L2的互感系数。 该电路的特点是:由于存在互感,因而电路更易起振;改变
电容C可在较大范围内调节振荡频率,一般从几百千赫兹到几十兆
赫兹,但输出波形较差。
27
4. 电容三点式正弦波振荡器 1) 工作原理 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如图13.8(a)所示。由C1、C2和L组成 并联选频与反馈网络。正反馈电压取自电容C2的两端。谐振时, 选频网络呈电阻性,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由于三极管的 β值足够大,通过调节C1、C2的比值可得到合适的反馈电压, 从而使电路满足振幅平衡条件。一般电容的比值取为 C1/C2=0.01~0.5。
通常用容量较小的可变电容与电感线圈串联来实现频率的连续可
调。
29
为了方便地调节频率和提高振荡频率的稳定性,可把图
13.8(a)中的选频网络变成图13.8(b)所示的形式,该选频网络
的谐振频率为
f 1
2 LC
(13.17)
式(13.17)中,1 1 1 1 C C1 C2 C
。由于C1>>C,C2>>C,因此f0
28
2) 振荡频率 电容三点式电路的振荡频率为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2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2章

U
4 (2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2) (2.3)
(2.4) (2.5)
5
2. 并联电路的等效变换及分流关系 若干电阻并排连接,在电源作用下,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则这些电阻的连接称为并联,如图2.2(a)所示。其等效电路如图 2.2(b)所示,等效电阻R为
1 1 1 1
R R1 R2
Rn
(2.6)
或用电导表示为
Ri1IⅠ+Ri2IⅡ+…+RiiIi+…+RinIn=Ui
(2.19)
Rn1IⅠ+Rn2IⅡ+…+RniIi+…+RnnIn=Un
38 【例2.6】 如图2.17所示电路,R1=R2=R3=R4=R5=1 Ω,试 用网孔电流法求Uo。
图2.17 例2.6电路图
39
解 首先选定网孔,并假定网孔电流都为顺时针方向,如
则各支路电流就可确定。
由KVL列出网孔电压方程
网孔Ⅰ
IⅠ(R1+R3)-IⅡR3=US1
网孔Ⅱ
-IⅠR3 +IⅡ(R2+R3)=-US2
求解以上方程,可得IⅠ、IⅡ。
37 在回路绕行方向与网孔电流方向一致,且网孔电流的正方向都 规定为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情况下,任意网络的网孔电压方程为
R11IⅠ+R12IⅡ+…+R1iIi+…+R1nIn=UⅠ R21IⅠ+R22IⅡ+…+R2iIi+…+R2nIn=UⅡ
41
下面以图2.18为例来说明,它有两个节点,各支路都跨接 于这两个节点之间,因此只要把这两个节点之间的电压求出来, 那么各支路的电流就可由KVL列出的电压平衡方程式求得。因 此,以节点电位为未知量是可解的。
选定参考电位Ud=0,并设c点电位为Uc且大于零,则Ucd =Uc>0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7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7章
NI=H1L1+H3L3
21
推广到任意闭合磁路,则得到 ∑NI=∑HL
(7.7) 式中若电流I的方向与闭合回路的指向符合右手螺旋定则,NI 就取正号,否则取负号。
为了与电路中的电动势和电压降相对应,把NI称为磁路的 磁动势,把HL称为磁路的磁压降,则式(7.7)就表示磁路的磁 动势之和等于磁路的磁压降之和,这就是磁路的基尔霍夫第二 定律。
1
第7章 磁路与变压器
➢7.1 ➢7.2 磁路计算的基本定律 ➢7.3 交流铁芯线圈电路 ➢7.4 交流铁芯线圈的等效电路 ➢7.5 变压器 ➢7.6 三相变压器简介 ➢7.7 特殊变压器
2
7.1 磁路的基本概念 7.1.1 磁场的基本物理量
1. 磁感应强度 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力叫磁场力,简称磁力,用F表示。磁 场越强,磁力就越大。磁感应强度是表示磁场内某点磁场强弱和方 向的物理量,用B表示,定义为磁场对导体的作用力F与导体中通过 的电流I和导体长度L的乘积之比,即
22
4. 磁路的计算 在进行磁路计算时,首先要注意几个问题。 1) 主磁通与漏磁通 主磁通又称为工作磁通,即工作所要求的闭合磁路的磁通, 如图7.7中的Φ即为主磁通。 漏磁通是不按所需的工作路径闭合的磁通,如图7.7中的 Φσ所示。漏磁通很小,一般只有工作磁通的千分之几,因而 常可忽略不计。
23 图7.7 主磁通与漏磁通
d
Φ e N
u i(Ni)
dt
Φ
e
N
d σ dt
L
di dt
34
7.3.2 感应电动势与磁通的关系 漏磁电感系数Lσ和漏磁感应电动势eσ的计算方法与空心线圈
一样。 由于
故 相量形式为
L
NΦ i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7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7章
根据被编码信号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编码器可分为二进 制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和优先编码器等。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26
图17.7 编码器框图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27
1.二进制编码器 用n位二进制代码对2n个信号进行编码的电路称为二进制编码 器。现以8线—3线编码器为例说明,如图17.8所示。 8线—3线编码器有I0~I7八个输入端,且高电平有效,输出是3 位二进制代码Y0~Y2。输入输出所对应的逻辑关系如表17.5所示。
23
表17.4 例17.4逻辑真值表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24
【例17.4】 分析图17.6所示逻辑电路的逻辑功能。
解 (1)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Y1 A AB B AB (2)化简逻辑函Y数2 表A达B式:
Y1 AB AB A B Y2 AB (3)列出相应的真值表,如表17.4所示。
用于扩展输出端。根据真
YE X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37
Y2 (I7 I6 I5 I4 ) S Y1 (I7 I6 I5 I4I3 I5 I4I2 ) S Y0 (I7 I6I5 I6I4I3 I6I4I2I1) S
YS I7 I6 I5 I4 I3 I2 I1I0 S
33
2.优先编码器 优先编码器克服了一般编码器的局限性,它允许所有输 入端可以同时有信号,电路只对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输入信 号进行编码,而不会对级别较低的信号编码,输入信号之间 无约束条件。优先编码器的使用比较广泛,常用的型号一般 有:T341、T1148、T4148、74LS148等系列产品。图17.10所 示为74LS148优先编码器芯片引脚图,真值表如表17.6所示。
第17章 组合逻辑电路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9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9章
负载RL直接耦合;互补对称是指V1(NPN)和V2(PNP)为导电 类型相反、参数相同,且工作在乙类的两只功放管轮流导通, 相互补足;OCL电路要求双电源供电。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图9.2 OCL乙类互补对称功放原理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静态时(ui=0),V1、V2 均处于零偏而截止,输出电 压uo=0,此时电路不消耗功率。
当要求功率放大器的输出功率较大时,选配符合电路对称 要求的大功率NPN和PNP管就比较困难。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 是:把两个型号和参数都相同的大功率管通过驱动管变成复合 管,如图9.7所示。其中V1为驱动管,V2为大功率管。
从图9.7可知: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图9.7 复合管的连接方法和等效电路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号功率)Po与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E之比,即
Po
PE
(9.1)
其中,输出功率Po为输出电压Uo和输出电流Io的乘积,即
Po=UoIo
(9.2)
电源供给的直流功率PE为电源电压VCC和流过电源的直流电 流IC的乘积,即
PE=VCCIC
(9.3)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3.功率放大器的种类
放分为甲类、乙类和甲乙类三种类型,如图9.1所示。 甲类功放的静态工作点Q大致工作在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图9.5 OC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第9章 功率放大器
9.2.3 OTL甲乙类互补对称功率放大器
OCL电路中的双电源供电方式在实际使用中有诸多不便,
若在功放的发射极和负载RL之间加一大的电解电容C,且使电
容C两端的电压稳定在VCC/2,则电容C
OCL电路中
负电源的作用为V2管供电。图9.6所示的电路,为单电源供电

电工学I——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

电工学I——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
2、应用性原则。该教材内容上将弱化部分理论的推导和分析,注重基本器件和基本电路的构成、外特性及应 用;该教材的举例分析、案例阐述尽量与生活、生产相联系,通过必例题、习题,对仿真分析和应用来模拟。
3、适应性原则。考虑到“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对象包括各类理工专业的学生,则存在“授课对象的专业不同、 人才培养目标不同”等实际情况,以及多数院校都对“电工学”课程的教学学时进行了压缩,课程教学面临“内 容多,学时少”的矛盾,该教材涵盖了基本内容基础上,在各章节中部分选修内容以“*"标示,对不同的需求进 行教学内容选择。
该教材共十二章,由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分析方法、三相交流电路、电 路的暂态分析、电路的暂态分析、放大电路分析、集成运算放大器及其应用、直流稳压电源、直流稳压电源、触 发器和时序逻辑电路、可编程逻辑器件、数模和模数转换组成。
成书过程
在重庆市精品课程建设和重庆大学平台课程建设项目的支持下,该课程组提出“强化实验教学,精品化理论 教学”的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并把该改革理论贯彻于教材建设中,对原有教材进行了修订,从而编写了该教材。
该教具体修订及分工如下:
该教材内容共12章,第1~4章(孙韬、侯世英执笔)为电路分析基础部分内容;第5~8章(周静执笔)为模拟 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内容;第9~12章(熊兰执笔)为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内容。与第一版本的教材相比,电路分 析基础部分在保持原有知识结构体系的基础上,将三相电路单列为一章,增加了安全用电的内容;在行文中引入 了“小故事”,介绍元件、理论的来龙去脉或实际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等,使该教材在理论分析中增添色彩。模 拟电子技术基础部分以器件的外特性为基础、以基本电路为中心,介绍各种常见的应用电子电路,并把模拟电子 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贯穿其中;弱化了器件内部的工作原理及理论分析,降低了对分立元件电路的理论要求,强 调了集成运放的特性及其各种运用电路,包括运算电路、信号转换电路、有源滤波电路、比较电路、信号发生电 路等。数字电子技术基础部分,考虑到与工程实践的结合,补充了关于常见集成块及其应用的内容,在组合逻辑 电路的设计中增加了关于竞争一冒险现象的阐述。在数模和模数转换部分,不仅介绍了DAC和ADC的基本原理,还 增加了集成DAC和ADC及其应用的内容。

50916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50916 《电工电子技术与技能 第2版》课后习题答案

《电工电子技术及技能》习题参考答案第1章认识电工实训室与安全用电1-1 解:常用电工工具除螺丝刀、测电笔、钢丝钳、电工刀和剥线钳外,还有尖嘴钳、断线钳、电烙铁、活络扳手等;常用电工仪表除电压表、电流表、钳形电流表、万用表、兆欧表外,还有绝缘电阻表、功率表、电能表、示波器、、电桥、仪用互感器等。

1-2 解:常见导致触电的因素有:(1)电气线路或设备安装不良、绝缘损坏、维护不当,当人体接触绝缘损坏的导线或漏电设备时,发生触电;(2)非电气人员缺乏电器常识而进行电气作业,乱拉乱接,错误接线,造成触电;(3)用电人员或电气工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缺乏安全意识,思想麻痹,导致触电;(4)电器产品质量低劣导致触电事故发生;(5)偶然因素如大风挂断电线而落在人身上,误入有跨步电压的区域等。

1-3 解:(1)按照触电事故的构成方式,触电事故可分为电击和电伤。

电击是电流对人体内部组织的伤害,是最危险的一种伤害,绝大多数的死亡事故都是由电击造成的;电伤是由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等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2)按照人体触及带电体的方式和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电击可分为单相触电、两相触电和跨步电压触电。

1-4 解:对呼吸减弱或已经停止的触电者,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是维持体内外的气体交换行之有效的方法,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前,应迅速将触电者身上障碍呼吸的衣领、上衣、裤带解开,并迅速取出触电者口腔内妨碍呼吸的食物,脱落的假牙、血块、粘液等,以免堵塞呼吸道。

作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使触电者仰卧,并使其头部充分后仰,(最好一只手托在触电者颈后),使鼻孔朝上,以利呼吸道畅通。

口对口人工呼吸法操作步骤:(1)使触电者鼻孔紧闭,救护人员深吸一口气后紧贴触电者的口向内吹气,为时约2秒钟;(2)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并松开触电者的鼻孔,让他自行呼气,为时约3秒钟。

1-5 解:胸外心脏压挤法是在触电者心脏停止跳动时行之有效的施救方法。

应使触电者抑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方,动作要领如下:(1)救护人员跪在触电者一侧或骑跪在其腰部两侧,两手相叠,手掌根部在心窝上方,胸骨下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处。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8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8章
(2) 最大转矩Tm,是电动机所能提供的极限转矩,即对应于临 界转差率sm的临界转矩。临界转差率sm可用数学方法求出:
sm
R2 X 20
(8.6)
由式(8.6)可知,当转子绕组的漏感抗X20等于转子绕组的电 阻R2时,异步电动机所产生的电磁转矩达到最大值。
34
由于笼型电动机转子的电阻R2很小,故sm很小,因此转矩曲线 的Oa段是很陡的。对绕线式电动机,如果它的转子电路不外接电阻
(8.4)
上式表示了电磁转矩与外加电压U1、转差率s以及与转子电路参 数R2和X20之间的关系,称为异步电动机的电磁转矩表达式。
26
若定子电路的外加电压U1及其频率f1为定值,则R2和X20均 为常数,因此,电磁转矩仅随转差率s而改变。把不同的s值 (0~1之间)代入式(8.4)中,便可绘出转矩特性曲线,如图8.10 所示。转矩特性曲线又称T-s曲线。
间的关系,常把T-s曲线改画成n-T曲线, 称为电动机的机械 特性曲线,它反映了电动机电磁转矩和转速之间的关系,如图 8.11所示。
29 图8.11 机械特性曲线
30
1. 机械特性分析 机械特性曲线可分为两个区段。 (1) ab区段。此段称为稳定工作区,在这个区段内,电 动机的转速n较高,s值较小,且随n的减小,I2的增加大于 cosj2的减小,因而乘积I2 cosj2增加,使电磁转矩随转子转速 的下降而增大。 (2) bc区段。此段称为不稳定工作区,在这个区段内,电 动机的转速较低,s值较大。随着n的减小,I2的增加小于cosj2 的减小,因而乘积I2 cosj2减小,使得电磁转矩随转子转速的 下降而减小。
n1
6 0 f1 2
(r/
min)
依此类推,具有p对磁极的异步电动机,其旋转磁场的转速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2章

精品文档-电工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2章

12
6) 输出电阻Ro Ro是指在开环状态下,由运放输出端看进去的等效电阻。 Ro一般为几十欧姆至几百欧姆,Ro的值愈小,表示运放带负载 的能力愈强。 7) 共模抑制比CMRR CMRR是指运放的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与共模电压放大倍 数的比值,一般在80 dB以上。
13
12.3 理想运算放大器 集成运放都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开环电压增益非常高,输 入电阻很大,输出电阻很小,有很高的共模抑制比,这些参数 都接近理想化的程度。因此,在分析含有集成运放的电路时, 为了简化分析,可以将实际的运算放大器视为理想的运算放大 器。理想运放的主要特点是: (1) 开环差模电压增益为无穷大,即Ad=∞。 (2) 差模输入电阻为无穷大,即Rid=∞。 (3) 输出电阻为零,即Ro=0。 (4) 输入失调电压Uos和输入失调电流Ios都为零。
20
图 12.5 集成运放的输入输出保护电路 (a) 输入保护电路;(b) 输出保护电路
21
12.5 负反馈的概念及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 反馈的基本概念 1) 反馈 以某种方式,将放大电路输出回路的电压或电流的一部分
或全部送回输入回路中,以改变放大管的输入电压(或电流), 这就叫做反馈。若反馈的电压(或电流)使放大管的输入电压 (或电流)减小,则称为负反馈;若反馈的电压(或电流)使放大 管的输入电压(或电流)增大,则称为正反馈。实现这一反馈的 电路和元件称为反馈电路和反馈元件,或称为反馈网络。判断 有无反馈的方法是看有无电路或元件把输出端直接或间接地和 输入端相连,由此,可以很容易地找出反馈网络。例如图12.6 所示电路中,电阻R1和R2组成反馈网络,即可判断该电路存在 反馈。
14
(5) 共模抑制比为无穷大,即CMRR=∞。 (6) 开环带宽为无穷大,即BW=∞。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4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4章

第14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简介
(1 Timebase用来设置X轴方向时间基线的扫描时间,其中, Scale选择X轴方向每一个刻度代表的时间。点击该栏后将出 现刻度翻转列表,根据所测信号频率的高低,上下翻转可选择 适当的值。Position表示X轴方向时间基线的起始位置,修改 其设置可使时间基线左右移动。Y/T表示Y轴方向显示A、B两 通道的输入信号,X轴方向显示时间基线,并按设置时间进行 扫描。当显示随时间变化的信号波形(例如三角波、方波及正 弦波等)时,常采用此种方式。B/A表示将A通道信号作为X轴 扫描信号,将B通道信号施加在Y轴上。A/B与B/A相反。ADD表 示X轴按设置时间进行扫描,而Y轴方向显示A、B通道输入信 号的和(叠加信号)。
第14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简介
14.2 Multisim8 14.2.1
Multisim软件是美国国家仪器(NI)有限公司推出的以 Windows为基础的电路仿真工具。相对于其它EDA软件,它具有 更加形象直观的人机交互界面,并且为用户提供了丰富的元件 库和功能齐全的各类虚拟仪器,可以对各种电路进行全面的仿 真分析和设计。Multisim还提供了全面集成化的设计环境,可 完成从原理图设计输入、电路仿真分析到电路功能测试等工作。 尤其是当改变电路的连接方式,或者改变元件参数时,通过电 路的仿真功能,可以清楚地观察到这些变化对电路性能的影响。 另外,Multisim8还具有界面友好、元器件丰富、虚拟电子设备 种类齐全、分析工具广泛,能对电路进行全面的仿真分析和设 计,可直接打印输出实验数据、曲线、原理图和元件清单等特 点。这些都对学习电子技术的学生有很好的启发作用,可以帮 助学生掌握电路设计的要点,加深对重要设计思想和方法的理
第14章 电子设计自动化(EDA)简介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9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9章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14
2.双向移位寄存器 由单向移位寄存器的工作原理可知,双向移位寄存器是在 单向移位寄存器的基础上增加左移或右移功能来实现的,另外 加上一些控制电路和控制信号即可构成双向移位寄存器。图 19.4所示为集成四位双向移位寄存器74LS194的引脚图,其功 能表如表19.2所示。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1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19.1 寄存器 ➢19.2 同步计数器 ➢19.3 异步计数器 ➢19.4 任意进制计数器的构成方法 ➢习题19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2
19.1 寄 存 器
寄存器是暂时存放二进制数码的逻辑部件。它通常由触发 器和门电路组成,前者用来存放数码,后者用来控制数码的接 收与发送。一个触发器可以存放一位二进制代码,N个触发器可 以存放N位二进制代码,即寄存器存放代码的位数和所用的触发 器个数是相同的,用N个触发器就可组成N位寄存器。寄存器分 为数码寄存器和移位寄存器,它们是数字电路中使用最广泛的 基本逻辑部件,下面分别介绍。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32
图19.10 四位同步二进制减法计数器各触发器输出端的波形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33
19.2.2 同步十进制计数器 一般把二—十进制编码的计数器称为十进制计数器,它
用四位二进制代码表示一位十进制数。十进制计数器是在四 位同步二进制计数器的基础上改进而成的:四位二进制计数 器的状态从0000状态开始到1001状态,第10个计数脉冲到来 时,电路的状态从1001返回到0000状态,其余6个状态(1010, 1011,1100,1101,1110,1111)被跳过,同时计数器输出一 个进位信号(C=1)。
第19章 寄存器和计数器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8章

精品课件-电路与电子技术(第二版)(路松行)-第18章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13
图18.3 同步RS触发器 (a)逻辑图;(b)逻辑符号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14
(1)同步RS触发器的电路结构由两部分组成:与非门G1、G2组 成基本RS触发器,与非门G3、G4组成输入控制电路。图中CP为时钟 脉冲输入端,简称时钟控制端或CP端。
(2)逻辑功能:当CP=0时,G3、G4门被封锁,输出为1(SD=RD =1),无论S、R的信号如何变化,触发器的状态都保持不变,即Qn +1=Qn。当CP=1时,G3、G4门开放,R、S端的输入信号经G3、G4反 相后加到G1、G2组成的基本RS触发器,使Q和Q随输入信号(R、S)状 态变化而变化。它的特性如表18.2所示。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15
表18.2 同步RS触发器特性表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16
从表18.2可看出,在R=S=1时,触发器的输出状态不定。为 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应使RS=0(约束条件)。触发器在CP=1时的输 出状态受到输入信号的控制。在图18.3中,RD、SD不受CP的控制, 当它们为低电平时,可立即将触发器的输出状态置1或置0,故RD称 为异步复位端(置0),SD称为异步置位端(置1)。触发器正常工作时 SD=RD=1处于高电平。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4
触发器的种类较多,根据逻辑功能可划分为RS触发器、D触发 器、JK触发器和T触发器等;根据触发方式的不同可划分为电平触 发器、边沿触发器、主从触发器等;根据电路结构的不同可划分为 RS触发器、同步触发器、维持阻塞D触发器、主从结构触发器和边 沿触发器等。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第18章 触发器及时序逻辑电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上面的式子可知, Y-0~Y7同-时又是A2、A1、A0这三个变量的 全部最小项的译码输出,故又将这种译码器称为最小项译码器。1G、 2GA、2GB是选—通—端,—只—有当1G=1,2GA=2GB=0时,—译—码器—才—正常 工作。
46
【例17.5】 用两片3线-8线译码器74LS138构成4线-16线 译码器。
Y AC AB AC AB AC AB
(3) 根据输出逻辑表达式,画出逻辑图,如图17.5所示。
16
17 图 17.6 例17.4逻辑电路
18
解 (1) 写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Y1 A AB B AB Y2 AB
(2) 化简逻辑函数表达式:
Y1 AB AB A B Y2 AB
33 图 17.11 二—十进制编码器框图
34 图17.12 74LS147芯片引脚图
35
36 根据表17.7,可写出74LS147二—十进制编码器输出逻辑表达式:
Y3 I8 I9 Y2 I7 I8 I9 I6 I8 I9 I5 I8 I9 I4 I8 I9 Y1 I7 I8 I9 I6 I8 I9 I3 I4 I5 I8 I9 I2 I4 I5 I8 I9 Y0 I9 I7 I8 I9 I5 I6 I8 I9 I3 I4 I6 I8 I9 I1I2 I4 I6 I8 I9
(1) 由逻辑图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 (2) 化简或变换输出逻辑表达式; (3) 列真值表; (4) 说明电路的逻辑功能。
8 图 17.3 例17.1逻辑电路
9
【例17.1】 分析图17.3所示逻辑电路的功能。 解 (1) 写输出函数表达式:
L1 AB; L2 A C L3 BC; L4 B C L5 L1 L2; L6 L3 L4
根据被编码信号的不同特点和要求,编码器可分为二进制 编码器、二—十进制编码器和优先编码器等。
21 图 17.7 编码器框图
22 1. 二进制编码器 用n位二进制代码对2n个信号进行编码的电路称为二进制 编码器。现以8线—3线编码器为例说明,如图17.8所示。
图 17.8 8线—3线编码器
23
8线—3线编码器有I0~I7 八个输入端,且高电平有效,输出是 3位二进制代码Y0~Y2。输入输出所对应的逻辑关系如表17.5所示。
(3) 列出相应的真值表, 如表17.4所示。 (4) 分析逻辑功能:此电路的逻辑功能为一位二进制加法器 (半加器)。
19
20
17.3 常用组合逻辑电路 17.3.1 编码器
编码是将具有特定意义的信息按一定的规律编成相应进制 代码的过程。执行编码功能的电路通称为编码器。编码器的框 图如图17.7所示,其输入信号为被编信号,输出为相应进制代 码。
31
YY12
(I7 (I7
I6 I6
I5 I4) I5I4I3
S I5 I
4I
2
)
S
Y0 (I7 I6I5 I6 I4I3 I6 I4 I2I1) S
YS I7 I6 I5 I4 I3 I2 I1I0 S YEX (I7 I6 I5 I4 I3 I2 I1 I0 ) S
电路,如图17.9所示。
26
图 17.9 8线—3线编码器电路 (a) 或式编码器电路;(b) 与非式编码器电路
27
2. 优先编码器 优先编码器克服了一般编码器的局限性,它允许所有输入 端可以同时有信号,电路只对其中优先级别最高的输入信号进 行编码,而不会对级别较低的信号编码,输入信号之间无约束 条件。优先编码器的使用比较广泛,常用的型号一般有:T341、 T1148、T4148、74LS148等系列产品。图17.10所示为74LS148 优先编码器芯片引脚图,真值表如表17.6所示,表中的“×” 号表示可任意取值。
38 图 17.13 二进制译码器框图
39
为了保证输入代码和输出端的对应关系,若输入是n位二 进制代码,则译码器必然有2n个输出端线。因此,2位二进制 译码器一般有四个输出端,称为2线-4线译码器;3位二进制译 码器有8个输出端,又称为3线-8线译码器。
40 1. 2线-4线译码器 图17.14所示为2线-4线译码器74LS139的芯片引脚图,其 真值表如表17.8所示。
24 根据表17.5的值写出对应的逻辑表达式:
YY12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28 图 17.10 74LS148优先编码器芯片引脚图
29
30
由表17.6可见,在 S 0 ,电路正常工作状态下,允许Ī0~Ī7当
中同时有编码信号的存在。Ī7的优先级别最高,Ī0的优先级别最低。
为控制端S,YS为片选信号输入端, 值表17.6可写出输出逻辑表达式:
用于扩展输出端。根据真
YE X
Y0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I0I1I2I3I4I5I6I7
在任何时刻,编码器只能对I0~I7中的一个变量进行编码,即
一个输入量为1,其余七个输入量均为0。此时编码器输出一组数
码,表示对输入端为“1”的输入进行编码,得出下面的表达式:
3 图 17.1 组合逻辑电路例子
4 根据图17.1所示,可以写出该图的逻辑功能表达式:
Y (A B) C S (A B)C AB
组合逻辑电路的特点是:电路结构只能由逻辑门电路组成, 没有记忆单元,且只有从输入到输出的通路,没有从输出到输入 的回路。
5 2. 逻辑功能的描述 对于任一多输入、多输出的组合逻辑电路,都可以用图 17.2所示的框图表示。
图17.2 组合逻辑电路框图
6
图中A1,ALeabharlann ,…,An表示输入变量,Y1,Y2,…,Ym表示输出 变量。输入和输出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用一组逻辑函数表示:
Y1 f1(A1, A2 ,, An )
Y2
f2 (A1, A2 ,, An )
Ym fm (A1, A2 ,, An )
7
17.2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 17.2.1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
Y2 I4 I5 I6 I7 Y1 I0 I1 I2 I3 (或式) Y0 I1 I3 I5 I7
25 或
YY12
I4 I2
• •
I5 I3
• •
I6 I6
• •
I7 I7 (与非式)
Y0 I1 • I3 • I5 • I7
根据上面的逻辑表达式,可以得出编码器的“或门”或“与非门”

YE
的表达式可知,当
X
S=0时,只要输入端有信号存在,

YEX。反0 之,若
YE,X 则0 表明编码器有输入信号。
而 =1则Y表EX示无输入信号。利用这一特征,在多片编码器串接
应用中,
可作为输出位的扩展端。 YE X
32
3. 二—十进制编码器 将十进制的10个数字0~9编制成二进制代码的电路称为 二—十进制编码器,它是把10个输入信号I 0~I 9分别编成 对应的BCD代码的电路。由于对10个输入信号进行编码,因此 需要4位二进制代码表示,编码器输出为4位。图17.11所示为 二—十进制编码器的框图。 常用的二—十进制编码器为8421BCD编码器,有T340、 T1147、T4147或是74LS147等型号。下面就以74LS147二—十进 制编码器为例进行说明。图17.12是74LS147芯片的引脚图,其 真值表如表17.7所示。
17.2.2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的方法是根据给出的实际逻辑问题,求
出实现这一逻辑功能的最简逻辑电路。其步骤如下: (1) 依据实际问题的逻辑关系列出相应的真值表; (2) 由真值表写出输出逻辑函数表达式; (3) 对输出逻辑函数进行化简; (3) 根据最简输出逻辑函数式画出逻辑图。
图 17.15 74LS138芯片引脚图
44
45
根据表17.9可写出该译码器的输出表达式及最小项表达式:
Y0 A2 A1A0 m0; Y1 A2 A1A0 m1
Y2 A2A1A0 m2; Y3 A2A1A0 m3
Y4 A2 A1A0 m4; Y5 A2 A1A0 m5
Y6 A2A1A0 m6; Y7 A2A1A0 m7
图 17.4 例17.2逻辑电路
11
12 解 (1) 输出函数
YAB Y Y1 C
ABC ABC ABC ABC ABC
(2) 列出逻辑函数的真值表,如表17.2所示。 (3) 分析逻辑功能:A、B、C三个输入变量有奇数个1时,输 出函数Y就为1,故该逻辑电路为判奇电路。
13
14
15
【例17.3】 设计一个A、B、C三人表决电路,当提案 表决时,若多数人同意,则提案通过,但同时A具有否决权。
解 (1) 根据题意列出相应的真值表见表17.3,其中同意用1 表示,不同意用0表示,提案通过用1表示,提案否决用0表示。
(2) 写出输出函数表达式,而后根据卡诺图化简得出最简输出 逻辑表达式:
图 17.14 74LS139芯片引脚图
41
42 根据真值表17.8,可写出该译码器的输出表达式:
Y0 A1A0S; Y1 A1A0S Y2 A1A0S; Y3 A1A0S
43 2. 3线-8线译码器 图17.15所示为3线-8线译码器74LS138的芯片引脚图,其 真值表如表17.9所示。
解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4个输入端,16个输出端,需用2 片74LS138构成,如图17.16所示。
47 图 17.16 例17.5译码器电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