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

合集下载

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通报(2017年度)

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通报(2017年度)

全国石油天然气资源勘查开采情况通报(2017年度)2017年,国际油价稳步上升,油气行业逐渐回暖。

全国油气资源勘查开采投资触底回升,实物工作量增长明显。

油气勘查取得重要成果,新增两个亿吨级油田和两个千亿方页岩气田。

油气开采呈现“油降气升”态势,石油产量小幅下滑,天然气产量较快增长,我国首次海域天然气水合物试采成功。

一、油气勘查开采投入触底回升,实物工作量大幅增长2017年全国油气(包括石油、天然气、页岩气、煤层气和天然气水合物)勘查与开采投资分别为597.46亿元和1629.02亿元,同比增长13.3%和22.2%;采集二维地震3.8万千米,同比下降27.4%,三维地震3.3万平方千米,同比增长23.1%;完成探井2728口和开发井20696口,同比分别增长0.5%和31.1%。

二、新增石油与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均有所下降由于2015年以来勘查投资大幅下降,全国石油与天然气探明地质储量明显下滑。

2017年,全国石油与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均降至近10年来的最低点。

石油新增探明地质储量8.77亿吨,其中,新增大于1亿吨的盆地有3个,分别是鄂尔多斯盆地、准噶尔盆地和渤海湾盆地海域;新增大于1亿吨的油田有2个,分别为鄂尔多斯盆地的华庆油田和姬塬油田。

截至2017年底,全国石油累计探明地质储量389.65亿吨,剩余技术可采储量35.42亿吨,剩余经济可采储量25.33亿吨。

天然气新增探明地质储量5553.8亿立方米,其中,新增大于1000亿立方米的盆地有1个,为鄂尔多斯盆地。

截至2017年底,全国累计探明天然气地质储量14.22万亿立方米,剩余技术可采储量5.52万亿立方米,剩余经济可采储量3. 91万亿立方米。

三、石油产量小幅下滑,天然气产量增长较快2017年全国石油产量1.92亿吨,同比下降4.1%。

产量大于1000万吨的盆地有渤海湾(含海域)、松辽、鄂尔多斯、准噶尔、珠江口和塔里木盆地,合计1.73亿吨,占全国总量的90.5%。

【国土方案】庐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国土方案】庐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国土方案】庐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庐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按照《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江西省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为切实做好《庐山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思路充分发挥规划对全面部署和加快推进我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避免或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维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障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作用,摸清辖区内地质灾害现状,总结“十二五”地质灾害防治,找出存在的问题,分析“十三五”期间地质灾害防治形势,明确五年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目标,确定我市地质灾害易发区和重点防治区,提出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的工作任务,安排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工程,建立保障实施机制等。

二、工作目标建立健全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体系、监测预警体系、防治体系和应急救援体系,基本消除重、特大地质灾害隐患的威胁,人为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逐年减少,自然因素诱发的地质灾害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地质灾害导致的人员财产损失逐年减少、地质灾害隐患数量逐年下降,地质灾害的危害性显著减轻的目标,为促进社会、经济和环境协调发展提供安全保障。

三、主要任务(一)全面评价《星子县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10—2020)》执行情况。

认真分析我市地质灾害防治现状与形势,客观评价我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实施情况,全面总结规划取得的成效、经验及存在的问题,提出科学编制“十三五”规划的意见和措施。

(二)加强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基础工作。

1、全面完成1/5万地质灾害调查,开展市级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2、开展1/1万小流域地质灾害调查试点。

3、开展采矿沉陷及岩溶塌陷区地质灾害调查。

4、加强汛期地质灾害调查和重要隐患点排查。

5、开展农村建房切坡管理、安全评估与防治试点。

(三)完善地质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监测。

(四)推进地质灾害应急体系建设。

(五)开展市级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公布日期】2016.12.26•【字号】沪规土资测〔2016〕1030号•【施行日期】2016.12.26•【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关于印发《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沪规土资测〔2016〕1030号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委、办、局,各有关单位:为加快推进上海基础测绘持续健康发展,为本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水平基础地理信息服务,根据国家和上海市要求,我局组织编制了《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2016年12月26日上海市基础测绘“十三五”规划基础测绘是为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地理信息的基础性、公益性事业,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支撑。

“十三五”时期是上海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基本框架的重要时期。

为准确把握这一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对基础测绘保障服务提出的新需求,统筹谋划“十三五”时期全市基础测绘工作的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基础测绘条例》、《上海市测绘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规定,根据《全国基础测绘中长期规划纲要(2015-2030年)》、《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以及国家《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发展现状与面临形势(一)“十二五”主要成效“十二五”期间,全市基础测绘工作取得积极进展,现代空间定位基准体系进一步优化,基础地理信息资源进一步丰富,首次开展的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工作初显成效,地理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市政府与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签署《共建上海智慧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合作协议》,信息化测绘体系初具规模。

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

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目录总则 (1)一、地质灾害现状与防治工作成效 (1)(一)地质灾害现状 (1)(二)“十二五”主要防治工作成效 (2)(三)“十二五”防治工作存在主要问题 (4)(四)“十三五”防治工作面临形势 (5)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7)(一)指导思想 (7)(二)规划原则 (7)(三)目标任务 (8)三、地质灾害易发分区与重点防治分区 (10)(一)地质灾害易发分区 (10)(二)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分区 (12)四、工作部署 (16)(一)构建全面细致的调查评价体系 (16)(二)构建有效完善的隐患预防体系 (18)(三)构建群专结合的监测预警体系 (18)(四)构建多措并举的工程治理体系 (19)(五)构建快速高效的应急处置体系 (20)(六)构建广泛多元的宣传教育体系 (21)五、经费筹措与效益分析 (22)(一)经费筹措 (22)(二)效益分析 (23)六、保障措施 (24)(一)机制保障 (24)(二)资金保障 (24)(三)技术保障 (24)(四)宣传保障 (24)附表1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任务一览表 (26)附图目录总则为进一步加强全市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提高地质灾害防治管理水平,最大限度地避免地质灾害可能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根据《全国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广东省地质灾害防治“十三五”规划》《东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东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0)》和《广东省东莞市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6~2020年)》,编制本规划。

本规划是“十三五”期间东莞市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所称地质灾害,包括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的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与地质作用有关的灾害。

本规划适用于东莞市所辖行政区,范围为陆域2465平方千米。

本规划资料截止时间为2015年12月31日。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

中国岩溶地质调查报告(2016年)在国土资源部正确领导和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中国地质调查局会同相关省级人民政府及其国土资源主管部门,组织实施了一系列岩溶地质调查项目,完成1:25万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78万平方千米,1:5万水文地质调查30万平方千米,1:5万岩溶塌陷调查3万平方千米,建立了10处石漠化综合治理示范区,调查具有开发价值的岩溶洞穴和天坑3000多处,在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

在岩溶动力学理论、岩溶石笋高分辨率测年、岩溶人工增汇和岩溶地下水探测等方面实现了重大科技创新。

牵头承担国际地质对比计划,建立全球岩溶碳循环监测站,为推动全球岩溶合作研究与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岩溶地质调查有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解决人畜饮水困难、石漠化治理示范、洞穴探测、碳汇调查、塌陷易发区评估和岩溶油气储层评价等6方面取得突出成就。

一是查明西南8省(区、市)岩溶区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潜力534亿立方米/年,实施地下河开发利用示范工程20多处,钻探成井8000多眼,解决了1500万人饮用水困难,为抗旱找水做出了突出贡献。

二是发现西南8省(区、市)岩溶石漠化面积由2005年的13万平方千米减少到2015年的9.2万平方千米。

总结出4种石漠化综合治理模式,可在西南岩溶区300个县石漠化治理中推广应用。

三是调查了3000多个岩溶洞穴和天坑的开发利用条件,指导建设52处岩溶国家地质公园、7处世界岩溶地质公园、11处世界岩溶自然遗产以及500多处旅游洞穴开发,产生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四是评价得出我国岩溶地质碳汇潜力为4000万吨/年,近10年西南岩溶区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增加的岩溶碳汇量为2500万吨,查明不同生态环境背景条件下岩溶碳汇差异,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了重要支撑。

五是圈定岩溶塌陷高易发区面积34万平方千米,年均发生岩溶塌陷灾害150多处,涉及41个地级以上城市和143个县级城镇,高速铁路、高速公路和油气管线等重大线性工程受岩溶塌陷影响的总长度达7200多千米。

国土资源“红头文件”管理34条新规发布等9则

国土资源“红头文件”管理34条新规发布等9则

信息视点Information Network国土资源国土资源LAND&RESOURCESLAND&RESOURCES20国土资源“红头文件”管理34条新规发布2016年12月30日,《国土资源规范性文件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发布实施,以34条新规,对国土资源规范性文件从起草、审查、发布实施到清理、废止全流程各环节作出相应规制。

《规定》对规范性文件概念作出界定。

明确规范性文件是指“县级以上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为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规范性文件的规定,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制定并公开发布,涉及国土资源管理相对人权利和义务,具有普遍约束力并能够反复适用的文件”。

《规定》明确,规范性文件不得设定行政许可事项、行政处罚事项、行政强制措施、行政征收事项、行政收费事项、行政检查事项。

没有法律或者国务院行政法规、决定、命令的依据,规范性文件不得作出减损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其义务的规定。

《规定》明确,规范性文件实行统一登记、统一编号、统一发布制度。

未使用“国土资规”字号单独编号的文件,不认定为规范性文件,不得作为管理行政相对人的依据。

规范性文件可使用决定、通知、意见等文种,可使用规范、办法、意见等名称,但不得使用法、条例和规定。

按照《规定》,规范性文件草案形成后,应按照公文办理程序,在提请审议前通过本部门办公厅(室)转交法制工作机构进行合法性审查,不得以会签、征求意见等形式代替合法性审查。

未经法制工作机制合法性审查或者合法性审查未通过的规范性文件草案,不得提请审议,不得发布实施。

新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需通过国土资源公报、政府网站、部门户网站或其他形式公开发布,未向社会公开发布的,不得作为管理行政相对人的依据。

《规定》明确,规范性文件有效期一般为3-5年,最长不得超过8年。

有效期届满前6个月,原起草机构应提出相应处理意见:需继续执行的,应在其有效期届满前公告延长有效期,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其最初设定的有效期;需要修改的,在其有效期届满前重新制定发布;需要废止或原起草机构未提出处理意见的,有效期届满规范性文件自动失效。

中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中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中共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党组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已撤销)•【公布日期】2016.09.19•【文号】国测党发〔2016〕64号•【施行日期】2016.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测绘正文关于印发《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国测党发〔2016〕6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测绘地理信息行政主管部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测绘地理信息主管部门,局所属各单位: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及《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结合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实际,我局编制了《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已经局党组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印发。

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十三五”规划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测战略,扎实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改革创新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及《测绘地理信息事业“十三五”规划》,结合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实际,制定本规划。

一、面临的形势“十二五”期间,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紧密围绕事业发展改革需要,人才工作机制逐步完善,人才发展环境持续优化,人才规模不断扩大,人才结构趋于合理,人才支撑发展、服务发展的效能充分显现。

党政人才队伍年轻化、专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能力不断增强。

专业技术人才队伍结构进一步优化,综合素质不断提升,造就了一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

技能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高技能人才占比明显提高。

涌现出了一批具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优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目前,测绘地理信息人才发展还存在与事业发展需求不相适应的问题。

党政人才队伍综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战略思维和执行能力还有差距。

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不足,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人才紧缺。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

城市地下空间探测关键技术及发展趋势赵镨;姜杰;王秀荣【摘要】近年来,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以及与地下空间相关的安全运营已经成为我国大中型城市面临的重要课题,而准确的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成果是保障其课题成功实施的关键.目前国内城市地下空间利用的深度已达50m,局部特大工程深度在70m左右.未来城市地下空间利用将向综合化、深层化、人性化、生态化发展,从而对城市地下空间探测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常用的地下空间探测技术除了钻探外,主要采用包括探地雷达、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浅层瞬变电磁法、井间CT、微动等地球物理方法.以"城市浅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体系研究"课题为例,介绍了探地雷达在真三维采集、拟地震资料处理、三维雷达数据偏移等方面的研究成果.结合地下管线探测及岩溶调查等案例,分析了探地雷达等多种探测技术的综合应用及探测效果.研究认为未来的三维高密度横波地震、三维高密度电磁法、三维探地雷达等技术是城市地下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趋势.%In recent years, underground spac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as well as related safe operation become large and medium cities confronted important topic in China. While the accurate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loratory results are the key to guarantee pro-ject successful implementation. At present, domestic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utilized depth is already reached to 50m, local super projects about 70m. In the future will develop to comprehensive, deeper, humanized and ecological trend, thus more requirements have been put forward on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loration liability. For the moment, besides drilling, frequently used geophysical pros-pecting technologies have ground penetrating radar ( GPR) ,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highdensity electric survey, shallow TEM, cross-well CT and fine motion etc. Taking the"Urban Shallow Underground Space Exploration Technical System Research" project as an example, introduced the GPR research findings on the aspects of true 3D acquisition, quasi-seismic data processing, 3D radar da-ta migration. Combined with case studies of underground pipeline detection and karst investigation, have analyzed integrated application and prospecting effect of GPR and other prospecting techniques. The study has considered that the future 3D high density shear wave seismic prospecting, 3D high density electromagnetic method, 3D GPR and other techniques are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urban under-ground space exploration technology.【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7(029)009【总页数】7页(P61-66,73)【关键词】城市地下空间;探地雷达、三维采集技术;浅层地震;高密度电法;浅层瞬变电磁法;井间CT;微动【作者】赵镨;姜杰;王秀荣【作者单位】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北京 100038;湖北煤炭地质物探测量队,武汉430200;中国煤炭地质总局勘查研究总院,北京 10003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地下空间作为城市的“生命线”和重要载体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2021地质勘查工作思路范文_工作计划范文_

2021地质勘查工作思路范文_工作计划范文_

2021地质勘查工作思路范文一、“十三五”总体工作思路贯彻xx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一系列重要会议精神,坚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紧紧围绕长江经济带、中游城市群、湖北“一元多层次体系”发展战略和国土资源中心工作,主动适应引领新常态,准确把握地质勘查新要求,更加注重绿色勘查,更加注重满足社会新需求,更加注重调动各方积极性,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和能源资源保障两个重点,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地质勘查体制机制,提升地质勘查能力与水平,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积极推进发展“地质+”,为我省“建成支点、走在前列”提供坚实的资源保障和地质基础支撑。

二、201x年工作要点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国土资源工作会议部署,在做好地质勘查和地勘行业监管与服务等日常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工作:(一)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一是系统部署第三阶段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在五年评估的基础上,聚集经济发展和精准扶贫需求,修编实施方案,进一步调整优化主攻矿种、勘查布局和工作部署,加大能源资源紧缺矿产、新兴产业矿产、扶贫开发矿产勘查力度。

二是滚动实施整装勘查。

系统清理已终止整装勘查的片区勘查成果,启动实施3个以上金、三稀金属、石墨等矿种省级新区整装勘查,进一步加大对鄂东南地区铁、铜、金以及宜昌地区锰矿整装勘查的找矿投入。

三是强力推进页岩气勘探开发工作。

发布实施《湖北省页岩气勘查开发规划》;统筹中央和我省页岩气调查评价工作部署,新开3个页岩气调查评价项目;推动油气企业与其他社会投资者在已有勘探区块的互利合作,加快我省页岩气勘查开发进程;争取公开出让秭归、巴东两个页岩气区块探矿权,推进页岩气商业性勘探,力争在鄂西地区找到页岩气“甜点”。

(二)积极拓展地质工作服务领域一是加强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地质工作。

重点对接落实省境内国家地质调查项目并配合推进实施,参与项目实施全程监管,努力获取基础地质信息。

二是推进“地质云”建设。

拓展矿政管理“一张图”图层,推进基础地质调查、地质勘查信息数字化、集群化。

恩施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分析及建议

恩施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分析及建议

恩施市地质灾害防治的分析及建议恩施市属地质灾害易发区之一,伴随着极端气候变化以及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恩施市的资源、环境和生态压力加剧,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形势更加严峻复杂。

恩施市党委政府和主管部门始终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把地质灾害防治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作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恩施市在州委、州政府的领导下,不断完善防灾体制机制,创新建立地质灾害“四位一体”网格化管理模式,积极开展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基础扎实、预警及时、治理有效、信息畅通、支撑有力的地质灾害综合防治格局。

一、地质环境条件(一)地质条件复杂多变恩施市山峦起伏,沟壑纵横,海拔高差悬殊,地貌以碳酸盐岩组成的高原型山地为主体,兼有碳酸盐岩组成的低山峡谷与溶蚀盆地,砂岩组成的低中山宽谷及山间红色盆地。

构造形迹多样,褶皱断裂竞相发育,山体破碎。

元古界至新生界不同时期形成的泥岩、页岩等易滑地层及易溶岩层广布。

复杂多元的地质条件极易形成崩塌、滑坡、泥石流和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

极易形成滑坡地质灾害,清江及其他河流两岸也是滑坡地质灾害极易发区,各类峡谷地貌形成的地质遗迹景区、重要工程廊道区也是地质灾害极易发区。

(二)气候条件复杂多变恩施市属亚热带季风性山地湿润气候,气候形势复杂多变,极端暴雨洪水、高温频现。

境内年均气温16.2℃,年均降水量1600毫米,降雨时空分布极不均衡,5-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70%,日最大降雨量达360毫米。

受局地强降雨影响,地质灾害易发多发群发特征十分明显。

(三)水文条件复杂多样全市有大小河流10多条,流域面积达2100多平方公里,河网纵横密布,沟谷坡陡深切,水位季节性变幅大。

岸坡冲刷变形强烈,斜坡劣质化严重,极易激发沿岸地质灾害多发。

二、地质灾害现状(一)地质灾害点多面广一是地质灾害数量众多。

截至2022年初,全市已查明的地质灾害隐患点174处,其中崩塌 22处、滑坡 112处、地面塌陷2处、不稳定斜坡 38处。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采集与管理解决方案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采集与管理解决方案
接口功能的增强对用户完全透明。 ➢ 标准的调用方法。针对丌同的服务方式,提供多种调用方法。用户使用丌同调用方法,选择合适的接口、资
料和返回格式,来获取地质灾害调查的数据。
02
整体架构
技术流程
基础GIS 服务
地质灾害 数据管理
多媒体数 据管理
地质灾害 数据查询 /统计
数据审核
数据导入、 导出
用户、角色 及权限管理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编码规则
➢ 参考国家1:5万地质灾害详细调查规定的统一编码规则迚行编码,编码结构如下:
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采集系统
数据采集
➢ 利用移劢端、web端或客户端通过新增数据功能采集地质灾害调查表(崩塌、滑坡、斜坡、泥石流、地裂缝、地面塌陷、塌岸)信息。 ➢ 提供多媒体数据采集信息,支持照片、视频等文件的存储及传输。
体数据采集。
4、地质灾害数据查询。
5、数据导出,支持word,excel等格式。可支持定制导出格式。
6、离线地图下载。
Web版
1、基础GIS功能
无需安装,在线操作,界面友
2、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 好、可操作性强,易用性强
降、地裂缝七类地质灾害调查表数据采集。 3、支持照片,手绘图,声音等多媒
1
移劢端地质灾害数据库采集系统
2
Web版地质灾害调查数据库采集系统
3
客户端地质灾害数据库采集系统
产品类型
功能概述
优势
移劢端
1、基础GIS功能。
可移劢性、便捷性、丌受地域
2、地质灾害数据采集,主要包括崩塌、滑坡、斜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 时间限制
降、地裂缝七类地质灾害调查表数据采集。 3、支持照片,手绘图,声音等多媒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省厅共商“十三五”海岸带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省厅共商“十三五”海岸带地

中国地质调查局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与省厅共商“十三五”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作者:省厅地环处来源:《浙江国土资源》 2016年第2期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1月27日,中国地质调查局海岸带与大陆架研究中心秘书长、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海岸带与大陆架研究室主任印萍研究员一行三人来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就“十三五”期间浙江省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进行座谈,加快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的实施。

张金根副厅长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省地质勘查局分管领导,厅地勘处、地环处、省地勘局地矿处(海洋处)相关负责人,以及省地质环境监测院、省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大队(浙江海洋勘测研究院)有关负责人参加。

座谈会上,印萍研究员指出,2016-2018年期问中国地质调查局将在浙江省部署长江口一杭州湾重点工程区、宁波一舟山重点工程区、温州一洞头重点区海岸带综合地质调查项目3个,调查面积合计约6000平方公里,预计投入经费约4500万元;另外,还将开展浙江重点区域的水下岸坡稳定性调查监测评估、长江三角洲与越南红河三角洲全新世沉积演化对比研究等工作。

张金根副厅长指出,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浙江省地质调查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为浙江省地质调查工作的推进提供了很好的契机。

海岸带地质调查工作作为双方合作重要内容,要加强与中国地质调查局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沟通,统筹部署,着力加强第四纪地质、工程地质钻探、海岛地质调查,以及重点围填海区地质风险评价,地质灾害监测等方面的工作;要优势互补,使浙江省海岸带地质调查的成果更加丰富、全面。

同时,要加强与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的合作,学习先进的技术方法、加强人才队伍的培养,快速提升浙江省的海洋地质调查能力与水平。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取得丰硕成果

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科技创新计划取得丰硕成果封面照片:大陆科学钻探工程(松科二井)完井暨学术研讨现场会(谷兰丁 供图)中国地质调查局围绕“服务一流、成果一流、科技一流、人才一流、装备一流、管理一流”的建设目标,秉承“科技创新改革、支撑、引领地质调查”的理念,推进地质科技创新工作。

整合国家科技“五大平台”项目,设立“地质调查科技创新计划”,构筑地质调查项目与国家科技项目协调联动机制,加快推进地质科技创新、高层次科技人才培养、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基础地质创新研究成果显著在基础地质研究方面,一是“松科二井”完井井深7018 m,成为国际大陆科学钻探计划实施的亚洲最深钻井。

二是青藏高原碰撞造山成矿系统深部结构与成矿过程研究查明了逆冲褶皱构造与晚碰撞铅锌成矿的关系。

三是发现北方和中央造山带地壳深部组成重大差异的地质证据。

四是厘定了华北克拉通22~21亿年的弧后盆地到18.5亿年前陆盆地的演化过程。

在成矿理论研究方面,一是提出了“四控法”页岩气成藏机制和复杂构造区三位一体的页岩气成藏富集理论,建立了五种页岩气成藏模式。

二是构建了中国北方陆相盆地表生流体大规模铀成矿作用理论框架,建立了成矿预测系统。

三是发展了斑岩铜矿成矿理论,指导实现了Be-W-Sn 稀有金属找矿突破,建立了哀牢山金矿带金成矿模式。

四是建立了MVT 铅锌矿成矿新模型。

五是重建了西南天山新生代隆升-裂解过程,提出了越流补给成矿的新模式。

二、地质勘查技术创新研发成果在地球化学勘查技术方面,首次实验合成纳米铜晶体,初步建立金矿、铜矿和铀矿三维迁移模型。

在地球物理勘查技术方面,实现了结核快速找矿和多参数定量分析。

完成国产氩离子抛光仪部分模块的研制,自主研发了FPPS 地层压力预测系统,形成页岩气储层“甜点”预测技术体系,形成地质-物探多手段为一体实时标定的低勘探程度区水平井综合地质导向技术。

在地质实验测试技术方面,建立了高演化页岩有机质热成熟度同位测试技术,提出了利用古地温和沥青芳构化测定结合热史模拟确定页岩热成熟度的技术,提出了页岩微孔隙电子图像定量统计下限技术标准。

地质大数据发展现状和地矿局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建议

地质大数据发展现状和地矿局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建议

地质大数据发展现状和地矿局数字经济发展意见建议地质学是研究地球如何演化的自然科学,以固体岩石圈为主要研究对象,探讨地球各圈层的物质组成、内部构造、外部特征、各层圈之间的相互作用和演变历史。

地质学的产生源于人类社会对石油、煤炭、金属、非金属等矿产资源的需求,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活动对地球的影响越来越大,地质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如何合理有效地利用地球资源、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所共同关注的问题。

因此,地质学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到研究地球资源的合理利用、资源与环境和人-地和谐的可持续性发展。

地质学是通过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发现观测数据中内在的规律性,其本质上是一门信息学科,是典型的数据密集型科学。

21世纪以来,随着地球信息探测技术的日新月异,获取数据的能力不断提高,积累的地球观测数据呈指数级增长,预计到2020年全球数据总量将达到40ZB[1]。

多元、多维、多源、异构、时空性、方向性、相关性、随机性、模糊性、时空不均匀性和过程的非线性是地质大数据的特点。

地质大数据与一般大数据有相似之处,但也存在显著差别,大数据给地质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大数据正在影响着人类生活,改变着人类认识和研究世界的思维方式[2]。

大数据时代,数据密集型知识发现成为继理论科学、实验科学和计算科学后科学研究的第四范式。

2008年、2011年Nature和Science分别出版了大数据研究的专刊。

大数据研究成为各国关注和优先发展的国家战略性技术。

作为国家大数据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地质大数据的应用研究方兴未艾。

《国土资源“十三五”科技创新发展规划》指出,要强化地学基础研究,开展地球深部过程与动力学、地球环境演化与生命过程、矿产资源和化石能源形成机理研究,加强地球关键带过程与功能、全球环境变化与地球圈层相互作用、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重大灾害形成机理研究,深化地学大数据与地球系统知识发现研究。

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兴起,使信息技术渗透方式与处理方法及应用模式发生变革、地质研究中多系统联合与结合成为可能[3]。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国土资源部2016年4月—I —目录第一章现状与形势 (1)第一节“十二五”时期主要成效 (1)第二节形势和要求 (6)第二章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10)第三节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0)第四节主要目标 (12)第三章以创新增强国土资源事业发展新动力 (17)第五节创新耕地保护制度 (17)第六节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18)第七节加快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20)第八节全面落实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 (21)第九节推进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 (23)第十节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 (25)第十一节强化国土资源科技创新驱动 (26)第四章以协调构建国土资源开发利用新格局 (29)第十二节完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 (29)第十三节优化国土资源开发利用布局 (29)第十四节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31)第十五节促进城乡协调发展 (34)第十六节推进陆海统筹发展 (35)第五章以绿色开辟国土资源永续利用新途径 (36)第十七节树立节约集约循环利用的资源观 (36)第十八节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 (36)第十九节强化重要矿产资源勘查与保护 (38)第二十节提高土地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 (40)第二十一节提升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水平 (42)第二十二节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44)第二十三节推进国土综合整治 (45)—I —第二十四节加强地质环境保护 (46)第六章以开放拓展国土资源合作发展新空间 (48)第二十五节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矿业合作 (49)第二十六节积极参与全球矿业治理 (50)第二十七节打造国土资源国际合作新平台 (51)第二十八节加强海洋资源合作开发 (52)第七章以共享实现国土资源惠民服务新成效 (53)第二十九节切实维护群众权益 (53)第三十节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54)第三十一节加强地质灾害与海洋灾害防治 (55)第三十二节加强公益性地质调查服务 (56)第三十三节完善土地调查监测体系 (57)第三十四节加强测绘地理信息建设 (58)第三十五节增强国土资源综合监管与信息共享服务能力 (60)第八章保障措施 (63)第三十六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 (63)第三十七节加强法治国土建设 (64)第三十八节切实加强土地督察 (65)第三十九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6)第四十节加强规划实施管理 (67)—II ——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按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要求,编制《国土资源“十三五”规划纲要》。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

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潍坊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01.28•【字号】潍政字〔2023〕5号•【施行日期】2023.01.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矿产资源正文潍坊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的通知潍政字〔2023〕5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属各开发区管委会,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已经省自然资源厅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

潍坊市人民政府2023年1月28日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总则矿产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为加强潍坊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和保护,推进矿产资源全面节约和高效利用,保障能源资源安全,助力碳达峰、碳中和,统筹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乡村振兴国家重大战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山东省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潍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实施办法》《自然资源部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山东省自然资源厅关于全面开展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编制《潍坊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细化落实上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目标任务和功能分区的重要手段,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全市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活动的重要依据,是指导做好全市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遵循。

涉及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相关行业规划,应与本《规划》相衔接。

《规划》适用于潍坊市行政辖区。

《规划》以2020年为基准年,2021年至2025年为规划期,展望到2035年。

“资源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十三五”发展回眸

“资源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十三五”发展回眸

2021/ 3 21查领域成绩不凡,那么五年来,该院打出的一口口煤层气井,对实施保障清洁能源战略、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做出的贡献更是无法估算。

“十三五”期间,资环二院凭借勇于创新、敢闯新路的精神,相继掌握空气钻井、氮气欠平衡钻井工艺,并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运用氮气工艺配合潜孔锤钻进技术,完成了煤层气穿采空区井工程,有效化解了钻头与煤岩层摩擦易引起井底煤粉爆燃事故的风险,确保了煤矿生产安全……“五年来,我院先后承担煤层气钻井工程项目近500个,完成钻探工作量47万余米。

”资环二院副院长曹东风介绍。

服务自然资源走出新天地2020年麦收时节,洛阳市伊川县吕店镇赵庄村村民张红林站在地头,喜滋滋地对妻子说:“瞧瞧,咱家今年能出这么多麦子,多亏了县里对咱耕地的提质改造啊!”张红林口中的耕地提质改造,是资环二院完成的伊川县吕店镇等12个乡镇49个村耕地提质改造项目。

“我们通过实施土地平整、修筑田间道路、建设农田水利工程等,实现了新增耕地1994.19亩、水浇地面积522.75亩,打井22眼,修筑田间道路14541米,施撒有机肥1057.66吨。

现在项目区耕地已由◎ 本刊记者 关寒冰 通讯员 王伟灿“资源引擎”赋能高质量发展——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十三五”发展回眸洛阳市偃师市自然资源局局长李国杰来说,是特别开心的一天——《偃师市府店镇东山建筑石料用白云岩矿资源储量报告》和《偃师市府店镇西山建筑石料用灰岩(白云岩)矿资源储量报告》显示,两处砂石可采储量总计5.63亿吨,年产砂石3500万吨,采矿权出让成交共计17.15亿元。

“两处建筑石料的探明,将为提高我市矿产资源合理利用水平,保障砂石刚性需求,实现建筑用砂供需平衡,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李国杰连声称赞,“应该给资环二院记上一大功!”2019年底,资环二院承接该建筑石料勘查项目后,组织作业人员深入偃师市府店镇西山和东山,对建筑石料用灰岩矿资源进行了细致的调查、测量、地质填图、水工环调查和采样化验工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重要行动 ........................................................................................... 17 (一)“地质云”平台基础设施建设 ............................................... 17 (二)智能地质调查系统重点领域推广 ......................................19 (三)国家地质大数据中心建设 ..................................................19 (四)“一站式”业务管理与决策支持平台建设 ........................... 20 (五)地质信息产品加工与社会化服务 ......................................23 (六)关键技术研发与自主产权软件系统推广 ..........................23 (七)制度与标准体系建设 ..........................................................25 (八)地质调查信息化业务平台建设 ..........................................28
附件 1. 规划国家地质调查数据库体系................................................32 附件 2. 重要行动分解及分工落实表....................................................34
— ii —
《地质调查信息化“十三五”规划》主要根据国务院《促进 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十三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新 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国土资源部《国土资源信息化“十三 五”规划》、《关于促进国土资源大数据应用发展的实施意见》、 《“国土资源云”建设总体框架》、《中国地质调查局“十三五” 科技创新发展规划》等编制。该规划以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 以积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度 融合为着力点,重点明确了中国地质调查局 2017 年~2020 年信 息化建设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重要行动,是全局信息化工 作的主要依据和行动指南。
三、主要任务 ........................................................................................... 10 (一)大力推行地质调查数字化采集工作体系 ..........................10 (二)创新构建流程化数据汇聚及管理体系 ..............................11 (三)整合建设一站式地质调查业务管理及决策平台 ..............12 (四)持续扩大地质信息产品及服务规模 ..................................13 (五)重点加强地质信息技术研发推广和标准体系建设 ..........14 (六)健全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及安全保障体系 ..........................15 (七)着力打造国际化地质信息化业务平台和人才队伍 ..........16
地质017 年 11 月
目录
一、形势与挑战 ......................................................................................... 1 (一)全球信息化浪潮进入驱动全面创新的战略机遇期 ............1 (二)国家明确提出资源环境领域信息化新要求 ........................1 (三)国土资源部明确部署地质调查信息化新任务 ....................2 (四)地质调查信息化取得显著进展但存在薄弱环节 ................2
—i—
五、保障措施 ........................................................................................... 29 (一)加强组织领导与责任落实 ..................................................29 (二)加强地质调查信息化机制改革 ..........................................29 (三)强化地质信息技术创新驱动 ..............................................30 (四)加强人财物统筹与保障 ......................................................30 (五)完善评估考核机制 ..............................................................30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6 (一)指导思想 ................................................................................6 (二)基本原则 ................................................................................7 (三)主要目标 ................................................................................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