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捕食关系, 因此拟谷盗必须依赖于锯谷盗种群
【解析】 由图示可知,两种仓库害虫拟 谷盗和锯谷盗的关系为竞争关系,竞争强度为 弱到强到弱;拟谷盗种群增长率在第50天前达 到最大值,第50天以后种群增长率下降。拟谷 盗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内斗争、 种间斗争因素制约。
6. 土 壤 中 的 各 种 小 动 物 构 成 了 一 个 群 落 。
二、选择题
7.寒带针叶林中两个动物种群(N1、N2)的数 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据图判断这两个种群的关
系是
()
A.捕食关系,N1为捕食者,N2为被捕食者 B.捕食关系,N2为捕食者,N1为被捕食者 C.竞争关系,N1为竞争中的胜者,N2为失 败者
牛与羊; 农作物与 杂草;大 草履虫与 小草履虫
b
数量上呈现出 “先增加者先减 少,后增加者后 减少”的不同步 性变化
羊和草; 狼与兔; 青蛙与昆 虫
(2012·全国)(1)下列关于森林群落垂直结构的叙述,错误
的是
()
A.群落中的植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B.群落中的动物具有垂直分层现象
C.动物在群落中的垂直分层与植物的分层有关
问题探究2:群落演替过程中,群落的能量、 结构以及稳定性有哪些变化?
提示:(1)能量:总生产量增加,群落的有 机物总量增加。
(2)结构:生物种类越来越多,群落的结构 越来越复杂。
(3)稳定性:越来越高。
大家学习辛苦了,还是要坚持
继续保持安静
一、判断题
1.丰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种数目的多少。 ()
【答案】 √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 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②在高山植物群落中,不同海拔地带的植 物呈垂直分布主要是受温度的制约(如下图所 示)。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③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 即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 象。
②过程 裸岩阶段→ 地衣阶段 →苔藓阶段→草本植物阶段→灌木阶 段→森林阶段 (2)次生演替:在原有植被虽已不存在,但原有 土壤条件 基本保留,甚至还保留了植物的 种子 或其他 繁殖体 的地方发 生的演替,如弃耕农田、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 3.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 和方向 进 行。
(2)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等知识。农田生态系 统中,豌豆和杂草都是生产者,因争夺阳光、 水和矿质元素等共同资源而形成竞争关系,选 项B符合题意。田鼠和杂草属于捕食关系,豌 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细菌 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故选项A、 C、D均不符合题意。
【答案】 (1)D (2)B
【答案】 B
2.锄足蟾蝌蚪、雨蛙蝌蚪和蟾蜍蝌蚪均以浮 游生物为食。在条件相同的四个池塘中,每池 放养等量的三种蝌蚪,各池蝌蚪总数相同。再 分别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不同数量的捕食者水螈。 一段时间后,三种蝌蚪数量变化结果如图。下 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无水螈的池塘中,锄足蟾蝌蚪数量为J型 增长
B.三种蝌蚪之间为竞争关系
1.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非 生 物 因 素 (光 、 温 度 、 水 )―影―响→ 植 物 的 分 布 (垂 直 、水
平)―食 决―物 定→动物的分布(垂直、水平)。
2.群落结构形成的特点与意义
(1)生物的垂直结构与水平结构都与环境中 的生态因素有关,具体表现都是在长期自然选 择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
3.(2012·广东理综)有关土壤动物研究的叙 述,正确的是
() A.土壤动物群落不存在分层现象 B.土壤动物种间关系主要是互利共生 C.土壤盐碱度不同,土壤动物群落结构有 差异
D.随机扫取表层土取样,可以调查土壤小 动物类群丰富度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生物群落结构的 相关知识。由于土壤动物的生活习性不同,所 以不同深度的土层分布的动物种类有所不同, 体现了土壤动物群落结构的分层现象,A错误; 土壤动物的种间关系主要体现为捕食和竞争关 系,B错误;土壤的盐碱度不同,生活的土壤 动物种类也不同,体现了土壤动物群落的水平 结构,C正确;调查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应该 用取样器取样法采集不同土层的动物类群,D 错误。
4.个体、种群、群落的关系
1.(2012·南昌调研)将两种仓库害虫拟谷盗 和锯谷盗共同饲养于面粉中,二者数量变化如 图所示。据实验判断,正确的是
()
A.拟谷盗种群增长率的最大值出现在第50 天以后
B.拟谷盗种群似“S”型增长,其增长受种 内斗争因素制约
C.拟谷盗种群和锯谷盗种群为竞争关系, 竞争程度由强到弱
(1)如果他想估算一下自家大豆的植株数量, 利用所学的知识他应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农田中有一种从外地带来的昆虫,该 昆虫终将呈S型增长,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大 豆 与 根 瘤 菌 的 关 系 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猫头鹰——森林上层。
大山雀——灌木层。
鹿、野猪——地面活动。
蚯蚓及部分微生物——落叶层和土壤。
(2)群落的水平结构——镶嵌分布(或地带性分 布)
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光照强度、地形、湿 度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生物
2.种间关系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互利 共生
寄生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数量上两种生
(2)生物在垂直方向及水平方向上的位置配 置关系有利于提高生物群落整体对自然资源的 充分利用。
(3)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结构直接影响群落中 动物的垂直结构,动物种类的多少是随植物层 次的多少而变化的。如:森林群落一般比草原 群落的动物种类多。
3.种内、种间的各种关系均对种群进化有利, 属于进化学说中的生存斗争内容。
提示:(1)种群和群落的关系:种群和群落 都是强调一定自然区域中的生物成分,其关系 可表示为:一定区域内同种生物之和=种群, 一定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之和=群落。
(2)群落的实质:以种群为单位,且各个种 群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在共同的无机环境中 通过长期的自然选择与进化形成的生命系统。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随着时间的推移, 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 代 替的过程。 2.类型 (1)初生演替 ①概念:一个从来没有被 植物覆盖 的地面,或者原来存 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如在 沙丘、火 山岩、 冰川泥 上进行的演替。
(对应学生用书P199)
一、群落的结构 1.群落: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 各种生物种群 的 集合。 2.丰富度:群落中 物种数目 的多少。
3.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 另一种生物 作为食物。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 资源 和空间等。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 体内 或 体表 ,摄取 寄主 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 共同生活 ,相互依存,彼 此 有利 。如根瘤菌与豆科植物。
(4)若人长期不种这块地,将会发生群落演 替。自然状况下,发生的演替将使该生态系统 的自我调节能力______________。
【答案】 (1)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
(2)环境空间及资源是有限的
(3)互利共生 (4)增强
(对应学生用书 P200)
1.空间结构 (1)群落的垂直结构——分层分布 ①植物的分层现象与光照强度有关,群落 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如下图所示)。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 法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 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 和个体总数
【解析】 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调
9.一块弃耕的农田,很快长满杂草,几年后, 草本植物开始减少,各种灌木却繁茂起来,最 后这块农田演变成了一片森林。这片森林在不 受外力干扰的情况下将会长期占据那里,成为 一个非常稳定的生态系统。该生态系统在此演 变过程中,相关变化趋势正确的是
物同时增加,
同时减少,呈 大豆与根
现出“同生共 瘤菌
死”的同步性
变化
如果分开,则 寄生生物难以 单独生存,而 寄主会生活得 更好
蛔虫与 人;菟丝 子与大 豆;噬菌 体与被侵 染的细菌
关系 名称
数量坐标图
竞争
捕食
能量关系图
特点
举例
数量上呈现出
“你死我活”的 “同步性变 化”,两种生物 生存能力不同, 如图a;生存能 力相同,则如图
D.乔木层的疏密程度不会影响草本层的水平结构
(2)一块农田中有豌豆、杂草、田鼠和土壤 微生物等生物,其中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 A.田鼠和杂草 B.豌豆和杂草 C.豌豆和其根中的根瘤菌 D.细菌和其细胞内的噬菌体
【解析】 (1)本题主要考查群落结构的相 关知识。乔木层的疏密程度通过影响阳光透过 的程度,进而影响生活在乔木下的草本层的水 平结构,选项D错误。群落中不同植物因需要 的光照强度不同而出现垂直分层现象;受食物、 栖息场所等影响,群落中的动物也有垂直分层 现象,即植物的垂直分层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 层,选项A、B、C正确。
C.水螈更喜捕食锄足蟾蝌蚪
D.水螈改变了三种蝌蚪间相互作用的结果
【解析】 三种蝌蚪有共同的食物来源, 可构成竞争关系;锄足蟾蝌蚪数量减少较多, 表明水螈更喜食它;由于在四个池塘中放入了 不同数量的水螈,改变了它们原有的竞争结果; 无水螈的池塘中,最初一段时间由于食物和生 存空间充足,近似呈J型增长,但由于蝌蚪间 的竞争关系,最终仍然呈S型增长。
D.共生关系,N1、N2彼此依赖,相互有利 【解析】 从曲线上看,两曲线发生周期 性变化。分析曲线的每一周期,发现总是N1种 群数量增长以后,N2种群数量也随之增长,说 明N2以N1为食物。 【答案】 B
8.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 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 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2.一般情况下,越靠近热带地区,物种丰富 度越高。
【答案】 √
()
3.池塘中的全部鱼、植物和微生物构成群落。
4.噬菌体必须在细菌体内才能生存,所以噬 菌体与细菌之间的关系为种间互助。
() 【答案】 ×
5.当农作物密度过大时,它们之间由于竞争 而减产。
() 【解析】竞争是种间斗争,同种作物之间 的矛盾属种内斗争。 【答案】 ×
3.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较
4.人类活动对群落演替的影响
(1)利于群落演替的人类活动:退耕还林、 还草、还湖、封山育林等。
(2)不利于群落正常演替的活动:砍伐森林、 填湖造地、捕杀动物等。
5.群落演替的结果
(1)演替方向:演替是群落组成向着一定方 向、具有一定规律、随时间而变化的有序过程, 因而它往往是能预见的或可测的,一般都可以 发生演替到森林阶段这一最高阶段。
【答案】 C
1.群落演替的原因 (1)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 有利的繁殖条件,而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 利影响。
(2)生物本身不断进行繁殖,迁徙。 (3)群落内部由于生命活动造成内部环境改 变。
(4)种内和种间关系不断发生变化。 (5)人类活动的干扰。
2.群落演替的过程 群落演替的过程可人为地划分为三个阶段: (1)侵入定居阶段(先锋群落阶段)。一些物 种侵入裸地定居成功并改良了环境,为以后侵 入的同种或异种物种创造有利条件。 (2)竞争平衡阶段。通过种内或种间竞争, 优势物种定居并繁殖后代,劣势物种被排斥, 相互竞争过程中共存下来的物种,在利用资源
()
【解析】 由于该生态系统已非常稳定, 因此其物种丰富度,固定太阳能总量,净光合 产量均趋于稳定,抵抗力稳定性较高且趋于稳 定,恢复力稳定性较低,故选B。
【答案】 B
三、非选择题
10.某同学种用暑假放假时间来到农村参加 社会实践,在参与大豆田间管理的过程中,除 感受到“粒粒皆辛苦”外,还尝试着将生物学 的相关知识用到实践中。请帮他完成以下内容。
4.群落的结构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 分层
现象。影响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 阳光 ,影响动物的主要
因素是
食物和栖息场所 。
(2)水平结构:受各种因素影响,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 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 镶嵌 分布。
问题探究1:种群与群落之间的关系、群落 的实质是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