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语段练习试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板块3综合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5题。

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少倜傥,好奇节,而内行笃修,负经

世之略,常欲赫然著功烈而不可强以仕。年十七,举乡试。

先是,高攀龙、顾宪成讲学东林,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及天启初,逆阉魏忠贤得政,叨秽者争出其门,而目东林诸君子为党。由是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次第死厂狱,祸

及亲党。而奇逢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

方是时,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经略蓟、辽,奇逢之友茅

元仪在幕府。奇逢密上书承宗,承宗以军事疏请入见。忠贤大惧,

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而世以此益高奇逢之义。台垣

①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承宗欲疏请以职方②起赞军事,使元仪

先之,奇逢亦不应也。其后畿内盗贼数骇,容城危困,乃携家入易

州五公山,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家。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

而弦歌不辍。入国朝,以国子祭酒征,有司敦趣,卒固辞。移居新安,既而渡河,止苏门百泉。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遂率子

弟躬耕。四方来学愿留者,亦授田使耕,所居遂成聚。

奇逢讲学,以象山、阳明为宗。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

其治身务自刻砥,执亲之丧,率兄弟庐墓侧凡六年。人无贤愚,苟

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③。其与人无町畦④,虽武

夫悍卒、工商隶圉、野夫牧竖,必以诚意接之。用此名在天下,而

人无忌嫉者。方杨、左在难,众皆为奇逢危,而忠贤左右皆近畿人,夙重奇逢质行,无不阴为之地者。鼎革⑤后,诸公必欲强起奇逢。

平凉胡廷佐曰:“人各有志,彼自乐处隐就闲,何故必令与吾侪一

辙乎?”居夏峰二十有五年卒,年九十有二。河南北学者岁时奉祀

百泉书院,天下无知与不知,皆称曰夏峰先生。

赞曰:征君论学之书甚具,其质行学者谱焉,兹故不论,而独

著其荦荦大者。(有删改)

【注】①台垣:指御史。②职方:官名。③庸行:日常行事。

④无町畦:不摆架子。⑤鼎革:指明亡清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起:出仕

B.有司敦趣,卒固辞趣:

赶快

C.其治身务自刻砥刻砥:刻苦磨炼

D.无不阴为之地者阴:暗中

【解析】选B。“趣”通“促”,此处应理解为“催促”。

2、以下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孙奇逢/“刚直,有节操”和“受人

敬重”的一组是( )

A、①奇逢倾身为之,诸公卒赖以归骨②门生亲故从而相保者数百

B、①使元仪先之,奇逢亦不应也②海内士大夫立名义者多附焉。

C、①及晚年,乃更和通朱子之说②水部郎马光裕奉以夏峰田庐

D、①台垣及巡抚交荐,屡征不起②奇逢为教条,部署守御,而弦

歌不辍

【解析】B项第二句说的是人们追随高攀龙、顾宪成两人;C项

第一句说的是孙奇逢的治学情况;D项第二句说的是孙奇逢制定条规,部署防守,并对人们进行教化。

【答案】A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

是( )

A.孙奇逢注重内在品质的修养,常想凭借卓越的治世方略建立

显赫的功业,但又不愿勉强出仕。明灭亡后,他拒绝了清廷的征召。

B.魏忠贤把持朝政之时,贪官污吏争相巴结他,而把东林诸君

子看做是结党营私的人,对他们加以打击,杨涟、左光斗等人都惨

遭杀身之祸。

C.孙奇逢为人正直,不惧奸邪,曾上书朝廷弹劾魏忠贤;同时,他又诚心待人,即使是对地位卑微之人也一定诚心相待,由此天下

闻名。

D.文章表现了孙奇逢不畏权势的品格和明亡后拒不出仕的节操,寄寓着作者深厚的民

族感情;选材上,作者舍其末枝,著其大节,使文章详略分明。

【解析】孙奇逢只是上书孙承宗,由孙承宗上书朝廷。

【答案】C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忠贤大惧,绕御床而泣。以严旨遏承宗于中途。

(2)人无贤愚,苟问学,必开以性之所近,使自力于庸行。

【解析】(1)“遏”译为“阻止”“截留”,“以”译为“用”。

(2)“无”译为“不管”“无论”,“苟”译为“如果”,“必

开以性之所近”是介词结构后置句。

【答案】(1)魏忠贤很害怕,绕着御床哭泣。皇帝用圣旨把孙承宗截留在了半路上。

(2)无论是贤能的人还是愚笨的人,如果来求学,孙奇逢必定用

人性的相近来启发他,使其努力做好日常之事。

【参考译文】孙奇逢字启泰,号钟元。年少时豪放洒脱,喜欢奇特

的节操,同时又加强内在品质的修养,身负治世之方略,常常想要

建立显赫的功业,而又不愿勉强自己出来做官。十七岁时,孙奇逢

即乡试中举。

在这之前,高攀龙、顾宪成在东林讲学,海内有名声与道义的

士大夫大多追随他们。到了天启初年,弄权作恶的宦官魏忠贤把持

朝政,贪官污吏争相巴结他,做他的门下走狗,而把东林诸君子看

做是结党营私的人。由此杨涟、左光斗、魏大中、周顺昌、缪昌期

等人先后死在东厂监狱,祸事连累到亲人朋友。孙奇逢尽力设法救助,死难诸公最终有赖于他,遗体才得以寻回。

这时候,孙承宗以大学士兼兵部尚书的身份负责蓟、辽两地的

军事事务,孙奇逢的朋友茅元仪在孙承宗的幕府。孙奇逢暗中给孙

承宗写信,孙承宗以军事的名义上书请求进京见驾。魏忠贤很害怕,绕着御床哭泣。皇帝用圣旨把孙承宗截留在了半路上,而世人由于

这个事情更加认为孙奇逢节操高尚。御史和巡抚交相推荐屡次征聘,但孙奇逢都不出仕,孙承宗想上书请求用职方的官位来起用孙奇逢

辅佐军事,并让茅元仪先出来做官,孙奇逢也不答应。后来京城管

辖的地区多次被盗贼骚扰,容城危困,孙奇逢就带着全家进入易州

五公山隐居,他的门生和亲戚故旧跟着来保护他的有几百家。孙奇

逢制定条规,部署防守,同时又不停地对人们进行教化。到了清朝,官府用国子祭酒的官职来征召他,有关部门催促他,最后他还是坚

决推辞。后来他搬家到新安,后又渡过黄河,留住在苏门百泉。水

部郎马光裕把夏峰田庐送给他,(孙奇逢)就亲自率领子弟耕种。各

地来求学、愿意留下来的人,也给他们田地耕种,他所居住的地方

逐渐成为了村落。

孙奇逢讲学,以陆九渊、王守仁的学说为宗旨。到了晚年,他

更是融会贯通了朱熹的学说。他修身一定刻苦磨炼,守父母的丧期时,率领兄弟在墓旁建草庐居住达六年。无论是贤能的人还是愚笨

的人,如果来求学,他必定用人性的相近来启发他,使其努力做好

日常之事。他对人从来不摆架子,即使是兵卒、工人、商人、农夫、牧童,他也一定会诚心对待。因此他天下闻名,却没有谁嫉妒他。

当时杨涟、左光斗正遭受打击,大家都为孙奇逢感到危急,而魏忠

贤身边的人都是京师附近的人,向来敬重孙奇逢的品质德行,没有

不暗中为他留下余地的。明亡清立后,各位名士都想硬要孙奇逢出

来做些事情。平凉的胡廷佐说:“人各有志,他自己乐于享受隐居

闲散的生活,为什么一定要他和我们这些人一样呢?”他在夏峰居

住了二十五年后去世了,享年九十二岁。黄河两岸的学者逢年过节

就在百泉书院祭奠孙奇逢,天下无论是了解还是不了解他的人,都

称他为夏峰先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