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基础教育的回顾反思与展望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儒家教育思想核心部分是科学的也是先 进的,比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 想;“有教无类”的思想;“因材施教”的 思想。不足是在教学模式上,如:私塾制、 书院式的单一传承,制约了百花齐放的开放 式教育;以讲解灌输的教学方式,制约了知 识的创新。今天的基础教育,丢失了儒家教 育的灵魂,学到了儒家教育的糟粕。
二、 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研判
存在的问题
第一,均衡发展问题。
教育公平理论要求教育资源配置要求遵循 三个原则: 平等原则; 差异原则; 补偿原则。
存在的问题
• 第二,两个背离
• 一是背离教育的本质 • 马克思、雅斯贝尔斯、卢梭等对教育本质 的论述。 • 二是背离教育的规律:现实。爱因斯坦对 教育规律的论述。
五、对基础教育未来的展望 一、教育是什么?你热爱教育吗?如果 热爱、自己能为教育做点什么呢? 二、什么样的学校是理想的学校?什么 样的校长是理想的校长?什么样的教师 是理想的教师?什么样的学生是理想的 学生?什么样的父母是理想的父母? 三、什么样的教育才是理想的教育?
第三、学校、教师应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质性创新
什么是人文教育?简单的说,就是用人类 历史上的文明成果,来养成学生高尚的品 格、高雅的情趣。 也可以说是指对受教育者所进行的旨在促 进其人性境界提升、理想人格塑造以及个 人与社会价值实现的教育。其实质是人性 教育,其核心是涵养人文精神,包括广博 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 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 验等。
报告人:
汪明义
2017年06月21日
一、总书记对教育和教师的期盼
报 告 提 纲
二、对当前我国基础教育的研判 三、对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原因的反思 四、肩负起教育工作者自己的使命
五、对未来教育的展望
一、书记对教育和教师的期盼
2016年教师节
提出教师“做四个引路人”:做学生 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 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 ;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做到四个“心”:安心从教,热心从 教,舒心从教,静心从教。 做到三个“感”:岗位上有幸福感, 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荣誉感,让 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指出三个“一”: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 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出一批又 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
2016年12月7日 总书记发表长篇讲话,充分肯定了各级各 类教育成绩,要求:增强文化自信,建设 教师队伍,关心学生成长,聚焦教学主业 ,提高教育质量。 提出如下论断: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 则国家强。重视教育就是重视未来,重视 教育才能赢得未来。芳林新叶催陈叶,流 水前波让后波。
第一、政府、学校、教师应更新观念
5.智育教育,既是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的需要,也是学 生进一步学习的需要(好奇心、想象力和批判性思维是 其核心)。 6.培养学生符合道德良知的品质,因为社会是总需要道 德和良知的,而道德和良知不是先天就具备的,而是后 天习得的,这些更应该从小进行培养。而且这一点与人 的智商无关。 7.必要的职业训练,因为有的学生不一定要直接接受高 等教育。
第二、政府应该进行实质性的体制机制变革 (与同志们交流)
1.可否提倡“五育”并举的方针; 2.基础教育阶段可否不分职高和普高,所有高中可否均有职 业教育,而高等教育阶段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3.基础教育阶段可否取消百分制,实行ABC三等? 4.各省属院校在本省招生指标可否按比例分到各个市州? 6. 地级市及以上城市教师的待遇、县城教师的待遇、乡村 教师的待遇,同等情况可否实行以次递增的政策? 7.是全国统一高考试卷好呢还是各省自主命题好?
1.培养健康的体魄并养成良好的体育习惯,这是未 来更好学习和健康生活的基础。 2.懂得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是对一个合格公民的 基本要求,而这些基本素质应当从小开始培养。 3.能够有价值地利用闲暇时间,这是一个成年人提 高自己生活质量的一项基本能力。 4.培养成为一个积极的家庭成员,家庭是青年成长 的摇篮,也是社会的细胞,积极的家庭成员能带来 家庭的和谐从而也为构建社会和谐做出贡献。
孔子与苏格拉底
苏格拉底(英译:Socrates ,公元前469-公元前399年), 古希腊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 、教育家、公民陪审员,他和 他的学生柏拉图,以及柏拉图 的学生亚里士多德被并称为“ 古希腊三贤”,更被后人广泛 地认为是西方哲学的奠基者。
苏格拉底说:“我非常清楚地知道,我并 没有智慧,不论大的还是小的都没有。什么是 教育呢?教育是把我们的内心勾引出来的工具 和方法。最有效的教育方法不是告诉人们答案 ,而是向他们提问。要想向我学知识,你必须 先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就像你有强烈的求生欲 望一样。思想应当诞生在学生的心里,教师仅 仅应当像助产士那样办事。每个人身上都有太 阳,主要是如何让它发光。教育不是灌输,而 是点燃火焰。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 的诞生。我不是给人知识,而是使知识自己产 生的产婆。最优秀的人就是你自己”。
美国现代著名精神分析理论家 、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 人格发展贯穿人的一生,但与 创新人格最紧密相关的5种人格 ,包括信任感、自主性、主动 性、勤奋和自我认同,其发展 阶段都在18岁以前。”
自己曾经对基础教育的评价 基础教育阶段的问题大致可以描述为:“考试
主义文化”几乎成为了基础教育领域唯一的价值选
“教师中心论”是我国传统教育理念的 基础。从而有我们传统教育的三要素:“ 课堂、教师、教材”。而在苏格拉底的理 念中,学生与老师是处于平等地位的,通过 相互的辩论而共同获得真理,让学生认识到 最优秀的人是自己,“学生中心论”是苏格 拉底教育理念的基础。教育的三要素便是: “学生、学习、学习过程”。
二、 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研判
成就巨大 2016年教育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各个层次和各个阶段教育的在校 生规模均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学前3211+小学7211+初中3150+高中2887+高校2530(=18989/10 万) 高等教育总规模3699万人,其中普通本专科在校生2695.84万人; 在学研究生198.11万人(博士生34.20万人,在学硕士生163.90万 人);在职在学硕士生58.18万人。 普通本科高校1237所;普通高职院校1359所;研究生培养单位793 个(含研究机构)。
老“三中心”:课堂、教师、教材。 新“三中心”:学生、学习、学习过程。 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中心。 着力于学生的发展(思维、情感、意志; 人的理想、人生观、思想品德); 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满足学生学习的需要 、遵循学习的规律); 着力于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了解学生的个 性、要注重教学的评价)。
袁振国对教育的评价
他在《反思科学教育》中,曾经这样 说过,“中国教育注重解决问题,教
育是要把学生教得没有问题了,以没
有问题为旨归。而西方教育注重提出 问题,教育是看学生能够提出多少问 题,以产生问题为高效。因此,中国 教育越往后去,问题越大。”
两个Leabharlann Baidu适应的论断
一是不适应经济社会及文化发展的需要; 二是不适应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四、教育工作者应肩负起自己的使命
中国教育三个春天的论述
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基础教育界、高等教育界 景象。 上世纪80年代:恢复了基本常识: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 本世纪教育规划纲要颁布之后:教育的现代性, 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什么样的教育才 能真正兴国?
第一、政府、学校、教师应更新观念
三、对基础教育存在问题原的反思
不完整的传统教育思想影响根深蒂固 先进的欧美教育思想的影响极其短暂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影响极又极其长远
孔子与苏格拉底
孔子(公元前 551 ~公元前 479 )名丘,字仲尼,是中华文 化思想的集大成者,儒家学说 的创始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 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他的哲学思想提倡“仁义”,“礼乐”,“德治教化 ”,以及“君以民为体”。儒学思想渗入中国人的生 活,文化领域中,同时也影响了世界上其它地区的大 部分人近两千年。

学校教育的人文内涵流失:教育蜕变为教 学、教学蜕变为训练。立德树人的过程日渐变 为考试之学、技艺之学,青少年对中国优秀传 统文化的认知不足、对民族文化的情感淡薄。 教育的现代性主要体现在软件性上,如普 及性、民主性、实用性、公正性。 一个学校无论电脑、多媒体技术装备多么 的精良,如果依然是考试至上、分数至上,那 它就与教育的现代性无缘。
现时代的考试主义文化实际上就是科举糟 粕在当代的复活:“死记硬背、题海战术、师 道尊严、分数至上、理论脱离实际”的应试教 育。 在废除科举制度的同时,未加清理甄别地中断 了源远流长的书院制度和书院精神。 前苏联教育思想的典型特点是:集约化、 同一化、简单化,强调整齐划一,反对个性张 扬。 灌输式、唯考试论、唯应用论、唯意识形 态论的东西都是前苏联早期教育思想的标志。
自己曾经对基础教育的评价 政府对学校的传统评价方式的顽强固守使得倡
导多年的素质教育却变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应试教育;
学校对教师工作的评价和考核方式使得上述弊端已 演变成为一种习惯性的麻木和容忍。这样的学校教 育使得起初是对什么都感兴趣、对什么都充满好奇 的少年儿童进入校门,逐渐演变为眼中失去了往日 的光芒和灵气的青年完成高中学业走向大学校园或 步入社会。
为什么要加强人文教育:高校悲剧 父母卖血儿摆阔事件(2001年) 刘海洋事件(2002) 马加爵事件 (2004) 留学生杀母事件 (2010) 药家鑫事件(2010)
曾经担任香港中文大学副校长、新亚书院院长 的金耀基所说:“学校是一个栽培普遍性的理 念与理想,如平等、公正、和平的地方,这些 理念与理想对于纯洁而有朝气的学生具有启发 与调激的作用。” 在中国,重点就是要围绕“仁、义、礼、智、 信、忠、孝、廉、耻”,围绕“修身、齐家、治 国、平天下”的理想情怀,培养学生成为外在 “温柔敦厚”,内心“刚勇坚毅”的具有强烈 的社会责任心和人道主义精神的公民。 德育包括:道德教化、人格养成、个性发展。
王开东对教育的评价
第三、三个阴差阳错
一是时光颠倒:童年为升学战斗,升学后回 到童年; 二是脑体倒挂:百般呵护身体,漠视精神成 长; 三是学习错位:忽视发现问题的能力,培养 解答试题的能力。
清华大学钱颖一教授对中国教育的评价
一是我们的优势是基础知识和技能的“均 值”较高,这对过去30多年中国经济增长 起了推动作用。 二是我们的劣势是基础知识特别是能力的 “方差”太小,杰出人物太少。这就导致 创新不足,对未来中国经济以创新驱动发 展非常不利。 三是教育除了为发展经济服务的功利作用之外,教育对人的素 养培养和人的价值塑造以及对文明社会建设更为重要,而人的素 养的“均值”低却“方差”大,是中国实现“人的现代化”的重 要掣肘(che zhou)。
择,导致基础教育严重偏离教育的本质。主要表现 在:对知识积累的过于崇拜以至于极大地忽视了去 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教师对照本宣科、填鸭式和 注入式等教学模式的轻车熟路极大地排斥着新的教 学方法如启发式、研究式、讨论式等的真正接受和 实质性的运用,这必然导致学生感受不到知识的鲜
活性反而对学习的厌倦情绪有增无减;
雅斯贝尔斯所说:“教育是人的灵魂 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 积。” 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的重 要本质特征就是它的人文性。 杜维明先生所言,“文学的真实情 感、历史的集体记忆、哲学的睿智 和宗教的终极关怀都是紧扣人的存 在、人的生存条件和意义等方面展 开的学术领域”。
看见2011年5月的一个文件,教育部印发 通知,决定在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实 施“体育、艺术 2 + 1 项目”,即通过学 校组织的课内外体育、艺术教育的教学 和活动,让每个学生至少学习掌握两项 体育运动技能和一项艺术特长,为学生 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 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正确认识时代责任 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 地。 做到四个相统一: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 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 统一;坚持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
二、 对当前基础教育的研判
在教育规模上取得巨大成就
在教育品质上存在的问题不可小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