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doc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现状
调查方法:
通过听课与学生零距离接触交流沟通、与任课教师交流沟通、与学校领导沟通、了解学校计算机房及网络配置情况。
调查对象:
本地区中小学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人员(教师、领导等)以及部分学生,教材、机房、网络的软硬件设施等。
调查目的: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所存在的问题,了解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就问题提出相关的解决办法。为全面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提供必要的依据,真正实现信息技术教育的目标,促进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健全的发展,加快素质教育的发展。为进一步搞好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规划、搞好“校校通”工程建设、普及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实施远程教育。
信息技术课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同时强调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倡导有利于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教学方式(如任务驱动等)和评价方式的运用。信息素养就是以“熟练运用常用信息技术,通过对信息的搜集、加工、整理、表达与交流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核心的素养。信息技术课是在最短的时间内全面、迅速、系统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主渠道。自教育部颁布了《关于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通知》以来,全省大部分地区的中学及部分小学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但在实施的过程中,情况却不容乐观,很多学校开设的课程虽然积极地响应号召,但在实践的过程中却偏离了开设这门课的宗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实习期间,对实习学校以及附近的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中小学信息技术的教育存在多发明方面的问题,总结归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落后。
调查发现,教育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素质教育的思想虽然也成为人们的共识,人们对信息技术教育重要性的认识的提升,各个学校纷纷加大了教育的力度,但是信息技术教育在中学教育中的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分数至上”的思想在许多学校仍根深蒂固,不少学校、领导还是将学生的所谓“主科”成绩、学校的升学率作为评价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标准,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学生还是家长对一门课的重视程度往往取决于它在中考、高考当中所占的比重,对于信息技术这门没有列入考试范围的科目,谁都不愿投人太多的精力和时间,对于这门课具体怎样去上,大家都不会很重视。由此造成信息技术课只是一个副科、形式,遇到与主科冲突的时候不得不让步,主科的教学任务完不成时,直接占用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教学过程中,推祟的是“粉笔+黑板+题海战术”的教学方式;教学模式上还是以教师的课堂讲
授为主,满堂灌,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是被灌箱的对象。教育观点和教育思想的落后,是影响信息技术教育进程的根本原因。
2、软、硬件资源不足。
我们说的硬件是指以计算机和网络信息技术为主的教学设施建设,软件指可供教与学的各种资源建设。有许多学校建成了多媒体网络机房,有多媒体网络教学软件,但机器数少于学生数,使得在上机练习过程中一些学生没有事做,影响教学效果。有的学校只建有单机机房,没有建成网络机房,个别学校现有的微机房仍是以前的486机器,且都是4MB内存和120M~540M硬盘,无法安装教学必须的软件,学生上机操作的机会较少。相比落后的硬件环境,软件资源更为贫乏。学校在建设校园网的时候基本上是关注硬件,对配备相应软件和人员培训却关注很少。形成“硬件硬,软件软”的现象。调查中我们没有发现有能够自己开发CAI课件或购买一些精品教育软件的学校,也很少有学校利用网上的教学资源为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即使有些学校具有相应的硬件环境,在缺乏软件资源的条件下.也很难发挥作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很少有教师会综合使用学校现有的信息化环境上课。
3、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呆板;实践上机课涣散无秩序无任务驱动,成为学生轻松游玩的时间。
据了解,目前信息技术教师中,大部分是靠着平时自学,经过几年的实践或多或少地掌握了一些计算机相关知识,就从事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但还缺乏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经验和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策略,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呆板。即出现从教学内容、教学策略、教学方式、教学步骤甚至学生所作的练习都是教师事先安排好的,学生只能被动地参与这个过程,即处于被灌输状态。从而使原本生动的信息技术课变得枯燥无味,压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限制了学生的探索精神。实践课让学生上机“自由活动”,缺乏任务驱动,学生既得不到基本知识的进一步升华,又得不到技能的实践与锻炼,使信息技术课程成为兴趣类、活动类课程,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上机课变成了无任务的打字课、上网课,放任自流的游戏课、聊天课、或是看电影、听音乐。就导致了“学生喜欢电脑,但不喜欢上信息技术课”的现象,与《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所提出的目标要求相去甚远。
4、师资力量不足。
信息技术教师在数量和质量上还不能满足目前开展信息技术教育的需要,师资是课程设立的首要前提。根据调查,信息技术教学教师中改行和兼职的比较多,只有很少一部分是正规本、专科院校教育技术学或计算机相关专业毕业生。还有就是目前在中学担任信息技术课的教师一类是刚从大专院校毕业的本、专科生,他们有一定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但对中学信息技术教育的实际状况不够了解,教学经验不足,实际动手
操作能力有限;另一类是进行过中学初级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这部份教师有一定的实际操作能力,但缺乏系统的信息技术理论知识,教学的起点不高。
另外,绝大多数学校的信息技术课教师除了沉重的教学工作以外(有的老师每周要上到2O节课),还要负责学校机房和办公室计算机的维护,为本校其他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网页,统计学生考试的各科成绩,统计汇总上级各个部门的数据,辅导学生参加常规竞赛等等,教师的教学成绩很难体现出来,在评选教学新秀、教学能手的时候由于学科原因和名额的限制,使一些教师没有机会参评,参加评选了也不能够评选上。沉重的工作负担,艰苦的工作环境,落后的工作条件,偏低的工作待遇,可以说这就是目前相当一部分学校中信息技术教师的真实情况。于是出现了中小学本科相关专业毕业生难招聘,工作不久多跳槽的现象。
5、网络教学开展缓慢,并不是很顺利,教学难度大。
网络教学是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重要的组成部分,开展网络教学的目的是要让中小学生学会利用网络获取信息,扩大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但走访中发现,网络水平不高是制约网络教学的前提。少部分学校囿于经济条件的制约,仍未建立起良好的网络环境。多数学校虽建立了网络环境,组装了自己的局域网,但网络传输速度慢,影响教学效果。还有就是除少数条件较好的学校外,其它大部分学校都没有实现与广域网相联,无法使用中国远程教育网上的教育资源。比如,在讲解网络数据库的信息检索时,由于条件有限,教师因为网速太慢而无法将内容演示给学生看,学生表现出一脸的困惑。缺少基本设备和资源条件,信息技术教育是不可能完成教学目标所规定的任务。
还有互联网中所呈现的某些不良信息,如黄色暴力给学生带来负面影响,中小学生缺乏自制力,在网络中非常容易迷失方向;也有许多中小学生上网后,主要的兴趣在通过网络玩游戏、聊天、看电影、听音乐、并没有把网络作为获取信息的工具来使用,把上网当作一种消遣的方式,致使许多教师和家长谈网色变,竭力反对学生上网,给我们的网络教学带来很大的压力。再就是网络教学资源的贫乏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我们在网上到处都能看到新闻、娱乐、游戏,聊天、各种服务等资料,但真正的教学资源却寥寥无几,适合中小学生学习所用的网上资源更是少得可怜,致使学生学习的兴趣顿消.转而打游戏、聊天、听音乐去。
6、学生水平参差不齐。零起点教学模式难以实现
由于受家庭、社会、经济等多种条件的影响,学生所受到的信息技术“启蒙教学”的起点有早有晚,时间有长有短,因此造成学生水平的参差不齐,零起点教学模式难以实现。据调查,目前本地中小学生中最早进行计算机操作的为7岁,最迟为l 6岁;在高一学生中、,已有50%的学生能熟练地进行windows基本操作、office系列软件、动画制作等软件以及较快速度的汉字录入,还有23.%的学生不知道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