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冷地区划分

合集下载

中国耐寒区划分

中国耐寒区划分

中国耐寒区划分
中国耐寒区的划分通常根据当地的气候和气温来判断。

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耐寒训练和测试基地的数据,中国耐寒区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1. 太冷区:气温在摄氏零下20度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

2. 寒冷区:气温在摄氏零下30度至零下5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河北、山西、陕西等地区。

3. 极寒区:气温在摄氏零下50度至零下70度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新疆北部、甘肃等地。

4. 冰雪区:气温在摄氏零下70度以下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高海拔山区和新疆南部。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耐寒区的范围和划分标准可能会随着季节和年份而有所变化,具体划分情况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参考。

五大温度带的划分

五大温度带的划分

五大温度带的划分一、极寒温带极寒温带位于地球的两极附近,包括北极和南极地区。

这个温度带的特点是极度寒冷,气温极低,年平均气温通常在零下30摄氏度以下。

极寒温带地区因为气温极低,几乎没有人类居住,只有极少数科学考察人员在这里工作。

此外,由于大部分时间都处于黑暗中,极寒温带的生态系统相对简单,以冷水生物和寒地植物为主。

二、寒带寒带位于极寒温带向赤道方向延伸,包括北美洲的北部和欧亚大陆的北部。

这个温度带的特点是寒冷,气温较低,冬季长且严寒,夏季短暂而凉爽。

寒带地区的植被主要是针叶林,如北美洲的北部有著名的北方针叶林,欧亚大陆的北部则有冷杉、云杉等树种。

寒带的动物资源丰富,有北极熊、麋鹿等特有物种。

三、温带温带位于寒带向赤道方向延伸,包括亚洲的中部、欧洲的大部分地区、美洲的东部、澳大利亚的南部等地。

这个温度带的特点是四季分明,夏季温暖,冬季寒冷。

温带地区的植被多样,有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等。

温带的动植物种类丰富,有熊、鹿、狐狸等动物,有橡树、枫树等树种。

四、亚热带亚热带位于温带向赤道方向延伸,包括欧洲的地中海沿岸、亚洲的南部、美洲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等地。

这个温度带的特点是冬季温暖,夏季炎热,降水充沛。

亚热带地区的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如地中海地区的柏树、橄榄树等。

亚热带地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蛇、鸟类、爬行动物等。

五、热带热带位于赤道附近,包括南亚、东南亚、南美洲的大部分地区、非洲的大部分地区等。

这个温度带的特点是全年气温高,没有明显的季节变化,降水充沛。

热带地区的植被多样,有热带雨林、热带草原等。

热带地区的动物种类丰富,有狮子、大象、猴子等。

此外,热带地区还有珊瑚礁等独特的海洋生态系统。

总结:五大温度带的划分是根据地球不同纬度上的气候特点进行的。

极寒温带寒冷极度,寒带寒冷而四季分明,温带四季分明,亚热带冬季温暖而夏季炎热,热带全年气温高。

每个温度带都有各自独特的气候、植被和动物资源,展示了地球上多样化的自然环境。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划分标准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划分标准

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划分标准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是根据气候条件和气温范围进行划分的。

虽然没有统一的国际标准,但一般可以参考以下因素来界定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

1. 年平均气温:严寒地区的年平均气温非常低,通常在负数或接近零度以下,如北极地区、南极地区、加拿大北部和北欧的部分地区等。

而寒冷地区的年平均气温较低,但仍然高于严寒地区,一般在零度以下到10度之间。

2. 极端气温:严寒地区的极端低温非常恶劣,经常会出现极低温度,甚至可以达到零下50摄氏度甚至更低。

而寒冷地区的极端低温相对较高,一般在-20摄氏度到-40摄氏度之间。

3. 冬季气温:严寒地区的冬季气温通常都非常低,经常会低于零下20摄氏度,且持续时间较长。

而寒冷地区的冬季气温也较低,一般在零下10摄氏度到零下20摄氏度之间。

4. 气候特征:严寒地区主要特征是极寒、干燥,往往有较长的冬季,夏季也很短且凉爽。

同时,严寒地区的降雪量也较大。

而寒冷地区虽然也有较低的气温,但湿度较高,降水相对较多。

5. 生物适应性:严寒地区的生物适应性非常强,往往能够忍受极端寒冷的环境,如北极熊、企鹅等。

而寒冷地区的生物适应性稍微较弱,多是一些较为普通的动植物。

6. 人类居住条件:严寒地区的人类居住条件较为恶劣,需要采取特殊的设备和措施来保护身体免受严寒气候的侵害,如加厚的衣物、供暖设备等。

而寒冷地区的人类居住条件较为良好,尽管仍需应对寒冷气候,但相对较为舒适。

需要注意的是,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划分标准可以因各国和地区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例如,对于南极洲来说,整个地区都可被划分为严寒地区,因为无论是沿海还是内陆,温度都极低,极端低温普遍存在。

但对于加拿大和俄罗斯等国家来说,划分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往往会根据具体地理条件和气候特征进行综合考虑。

在实际应用中,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对于气候研究、旅游、能源供应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准确划定严寒地区和寒冷地区可以帮助政府、科研机构和企业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和规划,以应对恶劣的气候条件和环境挑战。

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

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

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1. 气候区域划分i~iv区气候区域划分i~iv区是根据气候条件的不同,将地球表面分成四个不同的区域。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是根据气温、降水和气候季节的变化来进行的。

这种气候区域划分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用地的规划都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气候区域划分i~iv区中,一般来说,i区是寒冷地区,其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寒冷、干燥和冰雪覆盖。

ii区是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中,四季分明,降水均匀。

iii区是温带地区,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干旱、高温和湿度较小。

iv区是热带地区,气候条件主要表现为高温、潮湿和多降雨。

这种气候区域划分的特点在于能够准确地反映地球表面的气候差异,对于地区的生态环境及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2. 建设用地标准建设用地是指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的总称。

建设用地标准是指在城乡规划中,对于城市建设和农村建设用地的规划标准和限制,在不同的气候区域划分i~iv区中,建设用地的标准也是不同的。

在寒冷地区,建设用地标准往往偏向于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

因为寒冷地区的气候条件恶劣,资源匮乏,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需要更加谨慎和合理,以保护生态环境和节约资源为主要目标。

在温带地区,建设用地标准一般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生活条件为主要目标。

因为温带地区气候条件适宜,资源丰富,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更多地以促进经济发展和改善居民生活为主要目标。

在热带地区,建设用地标准则是以适应气候条件和防灾减灾为主要目标。

因为热带地区气候条件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建设用地的规划和利用更多地以适应气候条件和防灾减灾为主要目标。

3.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我看来,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是紧密相关的。

气候条件的不同决定了建设用地的开发和利用方式也是不同的。

这种情况下,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气候区域划分i~iv区和建设用地标准,对于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这一主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以《我国温度带的划分》为标题,写一篇3000字的中文文章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国家之一,其地理位置分布极为广阔。

每个地区在温度上都有所不同,这就决定了我国不同地区的气候环境也有所不同,因此在研究我国气候情况时,需要从温度带的划分出发。

根据温度的变化,我国可以划分为五大温度带,分别是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和亚寒带。

寒带在我国可以概括为西北部地区,主要分布在青海、宁夏、新疆、内蒙古四省(自治区)。

青海、宁夏和新疆的平均最低气温普遍低于零下5度以下,内蒙古的平均最低气温低于零下3度以下。

这里地势较高,山区普遍保持在零下20度以下,冬季温度极低,夏季昼夜温差大,而冬季温差小。

温带位于我国中部,其平均最低气温一般低于零下3度,主要分布在湖北、安徽、江苏、河南、山西、山东、陕西等一系列省市。

这些省市既有寒冷地区,也有温暖地区,冬季温度多在零下10℃以下,夏季温度一般在20℃左右,当然也有一些地方温度会高达30℃以上。

热带位于我国南部,范围主要包括海南、广西、广东、贵州、云南等一系列省市,气温普遍低于零下3度,夏季温度高达40℃左右,冬季温度一般在15℃以上。

这里夏季非常热,冬季却不冷,没有明显的两季分明,这也决定了这里的气候环境相对较宜人。

亚热带位于我国西部,主要有四川、重庆、西藏等地区。

这里平均最低气温普遍低于零下3度,夏季气温高达40℃以上,冬季气温通常低于10℃左右,有一些地方也会低于零下5℃。

这里有温暖的夏季,带有湿润的北方气候,也有冬季过冷的南方气候。

最后是亚寒带,它主要位于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属于温带变种,比温带气温更低,最低气温可低至零下20度以下,夏季气温一般在20℃左右,冬季气温有时会低于零下15℃。

这里既有寒冷的东北气候,也有温暖的南方气候,因此这里的气候特点有非常明显的地域褶皱。

总的来说,我国的温度带划分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根据温度的不同,我国可以划分为寒带、温带、热带、亚热带和亚寒带五个温度带,每一种温度带的气候特点都有所不同。

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

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随着人们对建筑能源消耗和室内舒适性的要求越来越高,热工设计在建筑设计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热工设计分区是对建筑热工特性的综合评估和划分,有助于合理配置能源和优化建筑设计。

本文将介绍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的相关内容。

一、热工设计分区的概述热工设计分区是根据地理位置、气候特征和季节变化等因素,将建筑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热工设计区域。

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分为五个区域,分别是寒冷地区、冷湿地区、温湿地区、温热地区和热带地区。

每个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能源利用要求都有所不同,因此在建筑设计中需要根据不同的分区要求进行设计。

二、寒冷地区寒冷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北方和西北地区,气候寒冷干燥,冬季严寒,夏季短暂。

在寒冷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中,要注重保温隔热措施,采用保温墙体和保温窗户,减少能源损失。

同时,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供暖需求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管道布局。

三、冷湿地区冷湿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东北和西南地区,气候寒冷湿润,冬季较长,夏季多雨。

在冷湿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中,要注重抗潮湿措施,采用防潮材料和防潮构造,保证室内环境的舒适性和建筑的耐久性。

同时,在供暖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冬季供暖需求大、夏季多雨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供暖设备和排湿措施。

四、温湿地区温湿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长江流域和华南地区,气候温暖湿润,四季分明。

在温湿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中,要注重通风透气措施,采用通风窗和透气立面,保证室内空气的流通和质量。

同时,在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季节变化较大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控制方式。

五、温热地区温热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华中地区和华北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夏季炎热,冬季较冷。

在温热地区的建筑热工设计中,要注重隔热降温措施,采用遮阳和隔热材料,减少夏季室内温度过高。

同时,在供暖和制冷系统设计中要考虑到夏季制冷需求大、冬季供暖需求较小的特点,选择合适的设备和控制方式。

六、热带地区热带地区主要分布在中国的广东、海南等地区,气候炎热潮湿,全年高温多雨。

七个温度带划分依据

七个温度带划分依据

七个温度带划分依据
1. 赤道区:在赤道附近,气温一年四季相差很小,通常在25°C以上。

2. 热带区:在赤道以北南30°左右的地区,冬季气温也很温暖,夏季很炎热,气温一般在20-30°C。

3. 亚热带区:在热带以北南30°-40°左右的地区,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凉晴朗,气温一般在15-25°C。

4. 温带区:在亚热带以北南40°-60°的地区,气温比较适中,冬季寒冷,夏季温暖,气温一般在10-20°C之间。

5. 寒带区:在温带以北南60°以上的地区,气温较低,冬季很冷,夏季短暂气温也不是很高,温度常低于0°C。

6. 雪线带:位于高山山脉上,海拔高度越高,气温越低,常被一层厚厚的积雪覆盖着。

7. 极地带:位于北极和南极地区,极寒且常年被冰雪覆盖,气温极低常低于-40°C,很少有植物和动物生长。

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设计规范

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设计规范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冬冷夏热地区建筑设计规范篇一:寒冷地区划分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

各气候区大致包括: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等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d。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部,江苏、河南二省南半部,福建省北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夏热冬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温和地区主要是指云南和贵州两省区。

在该分区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制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等。

这些标准对门窗的节能性能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篇二:《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energyefficiencydesignstandardforResidentialbuildin gsinhotsummerandwarmwinterzonejgj***-****标准条文及条文说明(送审稿)20xx年2月1总则1.0.1为贯彻国家有关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改善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热环境,提高空调和采暖的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耗,制定本标准。

积雪冰冻地区划分标准

积雪冰冻地区划分标准

积雪冰冻地区划分标准
积雪冰冻地区是指地表长期覆盖着积雪和冰冻的地区,这些地区通常位于高纬
度地区或高海拔地区。

对于这些地区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冰雪覆盖情况等方面的考量。

首先,气候条件是划分积雪冰冻地区的重要标准之一。

通常来说,气温较低、
降雪量较大的地区更容易形成积雪冰冻地区。

在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气候条件更加适合积雪冰冻地区的形成,而在南半球,高海拔地区也具有类似的气候条件。

因此,对于气候条件的划分,可以根据平均气温、降雪量和冰雪覆盖期等参数进行评估。

其次,地形地貌也是划分积雪冰冻地区的重要考量因素之一。

地形地貌的复杂
程度和海拔高度都会对冰雪的覆盖情况产生影响。

例如,高山地区和山脉地区通常会有更多的积雪和冰冻现象,而平原地区和低海拔地区则相对较少。

因此,在划分积雪冰冻地区时,需要考虑地形地貌的特点,对不同地形地貌类型进行分类和评估。

最后,冰雪覆盖情况也是划分积雪冰冻地区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对地表冰雪
覆盖情况的监测和分析,可以确定积雪冰冻地区的范围和分布。

利用遥感技术和地面观测手段,可以获取地表冰雪覆盖的信息,从而对积雪冰冻地区进行划分和评估。

综上所述,积雪冰冻地区的划分标准主要包括气候条件、地形地貌和冰雪覆盖
情况等方面的考量。

通过综合分析这些因素,可以科学、准确地划分出积雪冰冻地区的范围和分布,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同时,随着气候变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积雪冰冻地区的划分标准也需要不断进行更新和调整,以适应新的环境条件和科学研究的需求。

我国温度带划分指标

我国温度带划分指标

我国温度带划分指标一、平均年温平均年温是指一年中各月平均温度的总和再除以12,用来衡量该地区的气温变化情况。

根据全国气象观测数据和历史气象记录,中国气象局将全国划分为六个温度带,包括极寒带、寒带、温带、亚热带、热带和西南高原温区。

1.极寒带极寒带主要位于我国的北部和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很低,一般在零下10度以下,冬季极其寒冷,夏季较短而凉爽。

2.寒带寒带位于我国的北部,主要包括河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较低,一般在零下5度到零下10度之间,冬季寒冷且漫长,夏季温度适中。

3.温带温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中部和东部地区,包括四川、湖南、湖北、江苏、浙江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适中,一般在零度到20度之间,冬季冷而较长,夏季温暖。

4.亚热带亚热带在我国的南部,主要包括广东、福建、台湾等地。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较高,一般在20度到25度之间,冬季温和,夏季炎热。

5.热带热带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包括海南、广西、云南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很高,一般在25度以上,全年气温较为稳定,夏季炎热潮湿。

6.西南高原温区西南高原温区主要分布在我国的西南地区,包括贵州、四川、云南等省份。

这个地区的平均年温较低,一般在零度到20度之间,山地较多,气温变化较大。

二、气候类型气候类型是指根据降水和温度特点,将地区划分为不同的气候类型。

根据我国气象观测数据和历史气象记录,中国气象局将全国划分为七个气候类型,包括寒冷季节干燥型、温暖湿润型、夏季炎热多雨型、暖温带季风型、暖温带夏季炎热干燥型、亚热带湿润型和热带雨林型。

1.寒冷季节干燥型寒冷季节干燥型气候主要位于我国北方和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干燥,夏季较短而湿润。

2.温暖湿润型温暖湿润型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冬季较为温暖,夏季高温多雨。

3.夏季炎热多雨型夏季炎热多雨型气候主要位于我国的西南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较为温和。

建筑的分类及气候分区

建筑的分类及气候分区

建筑的分类及气候分区民用建筑Civil Building :指供人们居住和进行公共活动的建筑的总称。

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可分为居住建筑和公共建筑两大类。

民用建筑具体分类:1、居住建筑(1)住宅建筑:住宅、公寓、别墅等(2)宿舍建筑:单身宿舍、学生宿舍、职工宿舍等2、公共建筑(1)教育建筑:托儿所、幼儿园、小学、中学、高等院校、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等(2)办公建筑:各级立法、司法、党委、政府办公楼,商务、企业、事业、团体、社区办公楼等(3)科研建筑:实验楼、科研楼、设计楼等(4)文化建筑:剧院、电影院、图书馆、博物馆、档案馆、文化馆、展览馆、音乐厅、礼堂等(5)商业建筑:百货公司、超级市场、菜市场、旅馆、饮食店、银行、邮局等(6)体育建筑:体育场、体育馆、游泳馆、健身房等(7)医疗建筑:综合医院、专科医院、康复中心、急救中心、疗养院等(8)交通建筑:汽车客运站、港口客运站、铁路旅客站、空港航站楼、地铁站等(9)司法建筑:法院、看守所、监狱等(10)纪念建筑:纪念碑、纪念馆、纪念塔、故居等(11)园林建筑:动物园、植物园、游乐场、旅游景点建筑、城市建筑小品等(12)综合建筑:多功能综合大楼、商住楼、商务中心等工业建筑:指供人民从事各类生产活动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工业厂房:化工厂房、医药厂房、纺织厂房、冶金厂房等构筑物: 水塔、烟囱、厂区内栈桥、囤仓等高新技术产业建筑:供从事高新技术研究、产品并开发以及高新技术产品生产的建筑。

工业区配套设施建筑:城市规划行政主管部门确定须在工业区内配套设置的建筑物,包括宿舍、食堂、管理楼、垃圾站、变配电所、雨水泵房等。

气候分区代表性城市严寒地区A区海伦、博克图、伊春、呼玛、海拉尔、满洲里、齐齐哈尔、富锦、哈尔滨、牡丹江、克拉玛依、佳木斯、安达严寒地区B区长春、乌鲁木齐、延吉、通辽、通化、四平、呼和浩特、抚顺、大柴旦、沈阳、大同、本溪、阜新、哈密、鞍山、张家口、酒泉、伊宁、吐鲁番、西宁、银川、丹东寒冷地区兰州、太原、唐山、阿坝、喀什、北京、天津、大连、阳泉、平凉、石家庄、德州、晋城、天水、西安、拉萨、康定、济南、青岛、安阳、郑州、洛阳、宝鸡、徐州夏热冬冷地区南京、蚌埠、盐城、南通、合肥、安庆、九江、武汉、黄石、岳阳、汉中、安康、上海、杭州、宁波、宜昌、长沙、南昌、株洲、永州、赣州、韶关、桂林、重庆、达县、万州、涪陵、南充、宜宾、成都、贵阳、遵义、凯里、绵阳夏热冬暖地区福州、莆田、龙岩、梅州、兴宁、英德、河池、柳州、贺州、泉州、厦门、广州、深圳、湛江、汕头、海口、南宁、北海、梧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建设环境保护部部标准《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 37-87(试行)第1.0.5条民用建筑高度与层数的划分一、住宅建筑按层数划分为:1~3层为低层;4~6层为多层;7~9层为中高层(俗称小高层);10层以上为高层。

最冷季平均温度

最冷季平均温度

最冷季平均温度
在地球上,平均最冷的季节通常出现在北半球的冬季,而南
半球则是夏季。

然而,最冷季的平均温度取决于地理位置和气
候条件。

以下是一些地区的最冷季平均温度的简要描述:
1.乌拉尔山脉:乌拉尔山脉位于俄罗斯的东欧平原,与西伯
利亚相邻。

这个地区的最冷季平均温度可以下降到零下20摄氏度甚至更低。

2.西伯利亚:西伯利亚地区属于寒温带地区,其冬季非常严寒。

例如,在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平原,最冷季平均温度为零下
30摄氏度至零下40摄氏度。

3.极地地区:在北极圈和南极圈附近的极地地区,温度极为
严寒。

北极地区的最冷季平均温度可以低至零下45摄氏度左右。

4.科尔德拉岛:科尔德拉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一个岛屿,
也是北半球最冷的地方之一。

该地区的最冷季平均温度可达到
零下35摄氏度。

5.阿尔卑斯山脉:阿尔卑斯山脉位于欧洲,跨越多个国家。

在高海拔地区,冬季非常寒冷,最冷季平均温度可以下降到零
下15摄氏度。

需要注意的是,以上只是一些地区的简要描述,不同年份和
气象条件可能会导致温度有所差异。

此外,全球气候变化也可
能对最冷季的平均温度产生影响。

因此,最冷季平均温度可能会随着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

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我国地域辽阔,纬度跨度广,因此在不同地区的冬夏气温分布特征也有较大差异。

根据气候特点,我们可以将我国划分为五个主要的温度带,分别是寒温带、温带、暖温带、热带和亚热带。

寒温带位于我国的北方边境地区,主要包括东北地区和内蒙古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非常寒冷,气温极低,常年冰雪覆盖,是我国最寒冷的地区之一。

夏季虽然相对较短,但仍然是凉爽的,气温适宜。

温带位于我国的中部地区,主要包括华北、黄淮和长江流域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是我国冬夏季温差较大的地区之一。

冬季气温通常在0摄氏度左右,夏季气温则在30摄氏度左右,四季分明。

暖温带位于我国的南方地区,主要包括江南、华南和福建地区。

这个地区的冬季较为温暖,气温很少降到冰点以下,夏季炎热潮湿,气温高达35摄氏度甚至更高。

春季和秋季气温适宜,是这个地区最宜人的季节。

热带位于我国的南部沿海地区,主要包括海南岛和台湾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一年四季都很高,冬季也很温暖,气温很少低于10摄氏度。

夏季炎热潮湿,气温常常超过35摄氏度,是我国最炎热的地区之一。

亚热带位于我国的中南部地区,主要包括广东、广西、云南和贵州地区。

这个地区的气温较高,冬季温暖,夏季炎热,四季分明。

冬季气温很少低于5摄氏度,夏季常常超过35摄氏度。

总的来说,我国冬夏气温的分布特征是南方温暖,北方寒冷。

随着纬度的升高,气温逐渐下降。

同时,由于地形和气流的影响,我国各个地区的气候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西北地区的气温较低,年降水量较少,干燥寒冷;西南地区的气温较高,年降水量较多,湿润炎热。

了解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特征及温度带的情况,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不同地区的气候特点,为旅行、居住和农业生产等方面提供参考。

同时,也提醒我们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特点做好防寒保暖或防暑降温的准备,以便更好地适应当地的气候环境。

GB50176气候划分

GB50176气候划分

GB50176气候划分
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

各气候区大致包括: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疆北部、青海等地区,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
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天。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

夏热东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温和地区主要是指云南和贵州两省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气候分区是按照现行国家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的规定而确定的,主要划分为严寒地区、寒冷地区、夏热冬冷地区、夏热冬暖地区、温和地区等五个气候区。

各气候区大致包括:
严寒地区主要是指东北、内蒙古和新疆北部、西藏北部、青海等地区, 累年最冷月平均温度≤-10℃或日平均≤5℃的天数,一般在145天以上地区;
寒冷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北京、天津、河北、山东、山西、宁夏、陕西大部、辽宁南部、甘肃中东部、新疆南部、河南、安徽、江苏北部以及西藏南部等地区。

其主要指标为:最冷月平均温度0~ 10℃,辅助指标为:日平均温度≤5℃的天数为90~145d。

夏热冬冷地区主要是指长江中下游及其周围地区。

该地区的范围大致为陇海线以南,南岭以北,四川盆地以东,包括上海、重庆二直辖市,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浙江五省全部,四川、贵州二省东半部,江苏、河南二省南半部,福建省北半部,陕西、甘肃二省南端,广东、广西二省区北端;
夏热冬暖地区主要是指我国南部,在北纬27°以南,东经97°以东,包括海南全境,广东大部,广西大部,福建南部,云南小部分,以及香港、澳门与台湾。

温和地区主要是指云南和贵州两省区。

在该分区的基础上,我国先后制定了《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26、《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134、《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 7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 50189等。

这些标准对门窗的节能性能分别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