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课堂---诗意人生-----------走近名师---王崧舟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
《泊船瓜洲》------王瑞芳
当晚风拂面,皓月当空,55岁的王安石站在江边,思 绪万千,不由吟出:(生读)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 时照我还。 当夜暮降临,人迹渐稀,年过半百的诗人走出船舱, 不由吟出:(生读)春风…… 是啊!这一去何时是归期,只能望月兴叹:(生读) 春风…… 是啊!这一去吉凶难料,只能黯然长叹:(生读)春 风…… 这一句是诗人内心忧愁的写照,读:…… 这一句是诗人忧国思家的写照,读:…… 让我们带着这丝丝忧愁,这缕缕感叹,再读一下这首诗 吧!
“培养真正的人,培养具有“人”的精神的 人,培养具有和谐的,多方面精神生活的 人,这才是语文的生命化教育,这也是诗 意语文所要追寻的最高境界。”
“语文是功利的,那是学生的立身立器; 语文是科学的,那是学生的思维之剑;语 文是审美的,那是学生的精神家园。语文 是一面多棱镜,折射着功利、科学、审美 的缤纷色彩;语文是一个万花筒,演绎着 实用、真理、情性的大千气象。说到底, 语文是人的,只有全面而深刻地把握好人 与语文的关系,语文才会喷射出缤纷的色 彩。激荡起大千的气象。”
案例:
《一夜的工作》
学生理解“审阅”一词后—— 师:只有这样的阅读才叫审阅,但是总理这样审阅的 仅仅是一份文件吗?(生读) 师:夜幕降临,华灯初上,总理坐在不大的写字台 前,打开了他今晚要审阅的文件,只见他——生接读 “审阅句”; 师:夜很深了,只有时钟滴答滴答走动的声音,总 理坐在办公桌前,继续审阅文件,只见他——生接读 “审阅句” ; 师:夜更深了,人们都进入了甜美的梦乡,而我们 的总理依然做在办公桌前。只见他——生接读“审阅 句” ; 师:东方发白,夜色阑珊,总理坐在办公桌前审阅 最后一份文件,只见他——生接读“审阅句”。
-----王崧舟
(二)语文教学原则观:让学生在语文课 堂中诗意的栖居
你心目中理想的学生是怎样的,请列出最 重要的三条? 1、像阳光一样灿烂。 2、像大海一样宽容。 3、像空谷一样纯真。
“飘摇的语文教学呼唤中庸的语文哲学。 执其两端而用其中,应是语文哲学的大境 界。语文哲学的诸多范畴,如:工具与人 文、学文与做人、继承与发展、感悟与理 解、尊重文本与拓展资源、课内得法与课 外得益等,都应归宗于中庸这一元智慧。”
-----王国维
二、走进王崧舟:思其言,悟其道
(一)语文教育哲学观:生命语文 (二)语文教学原则观:让学生在语文课堂中 诗意的栖居 (三)语文教学策略观:引领学生在感悟中学 习语文 (四)语文教学风格观:举起“情感派”的语 文大纛 (五)语文教师素养观:有境界自成高格
(一)语文教育哲学观:生命语文
一、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可怜。 二、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善良。 三、联系语境感悟小珊迪的诚信。
4、在“比较品评”中感悟。
案例: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 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 展开两三片花瓣儿。有的花瓣儿全都展开了,露出嫩黄 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花骨朵,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 裂似的。
1、课前,以读为预。 2、课始,以情带读。 3、课中,以学定教。 4、课尾,以情升华。
五、语文教师素养观:有境界自成高格
“在流转不息的生命之轮中,我为语文而来,是语文 滋润我粗糙的感觉,是语文放飞我稚嫩的幻想,是 语文点燃我喷涌的激情,是语文唤醒我沉醉的智 慧。我平庸的生命,因为语文而精彩!”
6、在创设情境中感悟 案例: 《跨越海峡的生命桥》----朱建淑
这个18岁的年轻人,患了严重的白血病,生命就 像即将凋零的含苞的花朵,唯有骨髓移植,才能 使这朵生命之花绽放。” 当同龄人在宽敞明亮的教室里,为自己美好的未 来而奋斗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病魔把 他折磨得有气无力,这句话怎么读?)-----生读 当同龄人在球场上奔跑追逐,欢呼雀跃时,他只 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读句子 当同龄人牵父母的手漫步林荫道上,享受家庭的 温馨与快乐时,他只能静静地躺在病床上-----生 读句子
一、走近王崧舟:知其人,读其著
王崧舟, 1966年生,浙江上虞人。中学高级教 师。系国家级学科带头人,浙江省“小语会”副 会长。1984年参加工作,1998年被评为浙江省特 级教师。2001年作为杭州市拱墅区教育局首位引 进人才,任拱宸桥小学校长。他一直醉心于小学 语文教育改革,积极倡导“诗意语文”的理想和 信念。先后应邀赴全国23个省份100多个城市开 设观摩课600多节次、讲座120多场次,在实践中 逐步形成了“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的语文 教学风格。他的语文课先后多次在中国教育电视 台《名师讲坛》栏目播出。
成 长
第一阶段:“崭露头角”阶段 。 第二阶段:“孤独沉潜”阶段 。 第三阶段:“一鸣惊人”阶段 。 第四阶段:“开创流派”阶段。
历练
《剑气合一---在语文家园安身立命》
1、什么是剑气合一? 实践篇
(剑宗)
理论篇
(气宗)
立足篇
2、如何修炼剑宗? 第一招,实录还原法。 第二招,情境填空法。 第三招,微格结构法。
(二)感悟教学策略 1、在“潜心涵咏”中感悟
案例: 《草船借箭》 鲁肃吃惊地说:“如果曹兵出来怎么办?”诸葛 亮笑着说:“雾这样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来。 我们只管饮酒取乐,天亮了就回去。”
2、在“诵读体味”中感悟
案例: 《威尼斯的小艇》 威尼斯的小艇有七八米长,又窄又深,有点像独 木舟。船头和船艄向上翘起,像弯弯的新月。行动起 来,轻快,灵活,仿佛田沟里的水蛇。
诗意课堂 诗意人生
走近名师---王崧舟
河东区教研室
许晓玲
听他的课你是不需要记录的。因为当你置身 于一个离奇的世界里,你会发现自己已深深沉醉, 你的目光充满了惊奇与感动,你不愿意错过这一 座山,也不愿意漏掉那一片海!一处一景,一步 一叹。各有各的风雅,各有各的魅力。沉醉在这 样的境界里,你惊叹不已,屏息凝视。你的眼睛 不由自主地跟着他游走,你和学生一起,心甘情 愿地哭了,笑了,感动了,又回味了。制造这个 奇迹的人就是王崧舟。 ----摘自网友评论
“儿童写诗,诗写儿童。儿童是诗,诗是儿童。
儿童写下的,是诗一样的美好的生活。诗写下的,
是比诗更美好的童年。让儿童诗意的栖居,是语
文老师的天职。”
----王崧舟
诗意栖居的八项原则
1、诗意的灵魂:价值引领。 2、诗意的血脉:文化传承。 3、诗意的旋律:精神诉求。 4、诗意的光华:生命唤醒。 5、诗意的情怀:感性复活。 6、诗意的风采:个性高扬。 7、诗意的神韵:智慧观照。 8、诗意的境界:心灵对话。
“一堂好课,如一盘围棋,最讲究一个 ‘气’字。有气则活、无气则死;大气则 神、小气则凡。气是气概、气魄、气势、 气韵。气要大,大气的课,总是左右逢源、 纵横自如、出神入化、炉火纯青。”
4、在语文课堂上创生“雷峰夕照”般的 “开放胸襟” 。
“一堂好课,如辽阔的大海。海纳百川,有容乃 大。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开放,向学科开放、向 生活开放、向心灵开放、向经典开放、向时代和 未来开放。语文课应像大海一样包容,包容思想 的质疑、包容学习的错误、包容对话的异见、包 容情感的出轨、包容成长中的一切反叛和迷茫.”
2、“磨”课千遍也不厌倦
1、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一个人刚入禅门,求佛心切。第二天早餐时,他 就迫不及待地向师父请教想了一夜的问题: 第一,我们的灵魂能不能不朽呢? 第二,我们的身体一定会化为乌有吗? 第三,我们真的会投胎转世吗? 第四,我们如果能投胎转世,那么能不能保留这 一世的记忆呢? 第五,习禅能让我们解脱生死轮回吗? …… 此人一口气向师父提了十几个问题,正当他准备 继续问下去的时候,却被师父的一句话打断了:“你 的早餐已经凉了。”
优秀语文教师的核心素养一栏表
四 大 支 柱 获得途径 目的 功 能
丰厚的文化底蕴
高超的教育智慧 宏阔的课程视野
潜心读书
实践反思 系统思考
诗性
灵性 活性
传承民族文化与精神
驾驭课堂又不束缚学生 打通语文和生活的阻隔
远大的职业境界
人生修炼
神性
安顿自己的精神家园
三、走出王崧舟:学其真,践其行
1、与其坐而论道,不如面壁参禅
六、针对情感体验的敞开。
3、如何修炼气宗? 第一招,“案例鉴赏”法。 第二招,“文本细读”法。 第三招,“主题研究”法。 第四招, “前提诘论”法。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为第一境;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
消得人憔悴。”此为第二 境;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 火阑珊处。”此为第三境。
(四)语文教学风格观:举起“情感派” 的语文大纛
“西湖十景”,我最爱“曲院风荷”的精致格局、“柳浪闻 莺”的和谐情韵、“双峰插云”的大气境界和“雷峰夕照 的开放胸襟。
1、在语文课堂上建构“曲院风荷”般的 “精致格局”。 “ 一堂好课,如一幅国画,总要讲究整体 的布局和格调。启课、结课,板块、细节, 文本、拓展,我都力求上得精美、上得别 致”。
(候课、导入、提问、导读、对话、结课、拓展、复沓)
《慈母情深》 第四招,课感奠基法。
阅读体验之1
“流”字仅仅是 长江之水在流吗?
如何对话?
一、针对学习状态的敞开。 二、针对学习方法的敞开。 三、针对学习质量的敞开。 四、针对学习内容的敞开。 五、针对思维方式的敞开。
3、在“联系语境”中感悟
案例:
《小珊迪》 这时我才知道,他俩是孤儿,父母早就死了。 可怜的珊迪躺在一张破床上,一看见我,就难过 地说:“先生,我换好零钱往回跑的时候,被马 车撞了。我的两条腿全断了,就要死了。小利比, 我可怜的弟弟!我死了你怎么办呢?谁来照顾你 呢?”
怎么引导学生感悟这段话的内涵呢?
2、在语文课堂上营造“柳浪闻莺”般的 “和谐情韵”。 “一堂好课,如一首交响乐,总要讲究旋 律、节奏、音响的和谐。中国文化重‘和 合’ ,我觉得自己的课堂也应致力于‘和 合’文化的营造。师与生要和谐,人与文 要和谐,情与理要和谐,导与放要和谐, 思与悟要和谐,知与行要和谐…… ”
3、在语文课堂上追求“双峰插云”般 的“大气境界” 。
我们走过去,看见他两只手捧着脚,脚上没穿鞋, 地上淌了一摊血。他听见脚步声,抬起头来,饱 经风霜的脸上现出难以忍受的痛苦。
(一)感悟 (1)什么是感悟?
《现代汉语词典》:“有Hale Waihona Puke Baidu感触而领悟”。 《辞海》:“因感动而醒悟”。
(2)课程标准中感悟的基本界说。
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 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 课程标准第四学段中关于阅读的第十一个目标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 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的第四条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 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 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 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实施建议有关教学建议第五条中对阅读的建议 语文学习具有重情感体验和感悟的特点,因而量化和客 观化不能成为语文课评价的主要手段。 ----实施建议有关评价建议的总建议
(三)语文教学策略观:引领学生在感悟 中学习语文
“语文用形象作词、用感情谱曲。语文看上 去是一幅幅多姿多彩、形象鲜明的画,读 出来是一首首情真意切、感人肺腑的歌。 语文说到底是一种感性的存在。感性的语 文只有用感性的办法来学才能使孩子们的 语言与精神如甘泉般盈活。” ---王崧舟
案例: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
5、在“激活想像”中感悟
案例:
《长城》 成千上万的参观者,登上长城,目睹了长 城坚强、刚毅、庄重的形象,无不赞叹:“啊! 确实了不起。”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田娜 “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 户地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 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 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 接不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