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造影及CTA

合集下载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 cta mra) 课题 文章脑血管造影是一种用于检查脑部血管疾病的诊断方法,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血管的形态、位置和功能。

目前,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主要有DSA(数字减影血管造影)、CTA(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造影)和MRA(磁共振血管造影)等。

1. DSA:DSA是最早使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也是目前最准确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它通过注射碘剂,使血管在X光下显影,然后通过电脑进行图像处理,去除骨骼和其他软组织的影像,只留下血管的影像。

DSA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位置和血流情况,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有很高的价值。

但是,DSA是一种侵入性检查,需要在手术室进行,患者需要接受全身麻醉,有一定的风险。

2. CTA:CTA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它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获取脑部的三维影像,然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影像。

CTA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位置,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但是,CTA不能显示血流情况,对于一些需要观察血流动态的疾病,如动脉瘤破裂,可能无法提供足够的信息。

3. MRA:MRA是一种无创性的脑血管造影方法,它通过磁共振成像技术,获取脑部的二维或三维影像,然后通过特殊的软件进行处理,生成血管的二维或三维影像。

MRA可以清楚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位置,对于诊断脑血管疾病也有很好的效果。

而且,MRA不需要注射碘剂或使用放射线,对患者的身体没有伤害。

但是,MRA的图像质量受到磁场强度和梯度场强度的影响,对于一些复杂的血管病变,可能无法提供清晰的影像。

DSA、CTA和MRA各有优缺点,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要,选择最适合的脑血管造影方法。

CTA,DSA;MRA检查区别

CTA,DSA;MRA检查区别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DSA要住院才能做.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放射科新技术CT血管造影术CTA

放射科新技术CT血管造影术CTA
窥镜检查、肺气肿分析、肺结节分析等高端CT检查。 ➢ 高分辨率CT重建影像、VR重建、MPR重建、CPR重建、
MIP重建等、血管生长、骨生长等后处理功能。 ➢ 高质量的低剂量肺结节筛查(胸部体检)及HRCT重建分
析。
感谢您的观看
衷心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对影像科的关心和支持!
影像科新增医疗服务项目简介
CT血管造影术 (CTA,CT angiography)
**县中医医院影像科 2022-01-08
CONTENTS 1 CTA简介 WORKREVIEW
3
WORKHARVEST
CTA图片展示
2 UNDERWORK CTA应用范 畴
4
FUTUREOUTLOOK
CTA应用注意事项
CTA简介
运用极其广泛,几乎全身均可以行该项检查;具有 的特点;可以部分取代DSA检查(有创诊
治手段),甚至可以作为一些疾病诊断的“金标准”。 ➢ 劣势:部分患者难以配合完成高质量扫描;冠状动脉造影对心率
及呼吸有要求;检查费用相对较高;X射线辐射;对比剂不良反 应(少见且程度一般很轻)。
迈特斯创关于CTA的文献达10W+ 篇,仅仅各种指南就有近400篇!
➢ 搭载肺结节AI智能分析、肺气肿智能评估、高级血管分析、头颈部高 级血管一次性成像、高级心脏冠脉分析软件、心功能分析、仿真内窥 镜等全面临床软件,满足我院全面临床诊疗业务。
科室常规并成熟开展的临床应用介绍
➢ 全身各系统的高分辨率常规平扫及增强检查。 ➢ 全身血管CTA、CTV、肾脏CTU、脑血管灌注、仿真内
CTA应用范畴
全身动静脉大血管均可检查,比如:头部CTA、颈部CTA、 肝动脉CTA、门静脉CTA、肾动脉CTA、双下肢CTA、头部 动静脉CTA、肺动静脉CTA、头颈部CTA、肠系膜动静脉 CTA、胸腹部CTA、冠状动脉CTA等。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近年来随着CT、MRI、血管多普勒、CTA及MRA等技术的不断进步,很多情况下,CTA及MRA已基本能够获得完整的颈动脉和脑血管的图像。

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由于有一定的创伤性,其检查的应用范围已经明显缩小。

但当我们需要精确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和程度,以更好地指导对脑血管病患者的临床诊治时,经皮插管脑血管造影术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

适应证:1.寻找脑血管病的病因,如出血性或闭塞性脑血管病变。

2.怀疑血管本身病变,如动脉瘤、动脉夹层形成、动静脉瘘、moyamoya病、Takayasu病、外伤性脑血管损伤等。

3.怀疑有静脉性脑血管病者。

4.脑内或蛛网膜下腔出血病因检查。

5.头面部富血管性肿瘤术前了解血供状况。

6.观察颅内占位病变的血供与邻近血管的关系及某些肿瘤的定型。

7.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

8.头面部及颅内血管性疾病治疗后复查。

禁忌证:1.碘过敏或造影剂过敏。

2.金属和造影器材过敏。

3.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

4.有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5.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部位局部感染。

6.未能控制的高血压。

7.并发脑疝或其他危及生命的情况。

术前准备:了解病情、完善相关的实验室检查、签署手术同意书、术前术中药物准备、造影剂准备、建立静脉通路。

术前了解患者临床情况和既往史,尤其有无药物及造影剂过敏史。

虽然目前使用的非离型造影剂比较安全,并不强调一定要做过敏试验,但临床上仍有一定比例的患者发生过敏反应。

了解患者的肾功能、血小板计数、凝血指标。

一般认为血肌酐≤250umol/L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是安全的;血小板计数≤80×1012/L的患者,即使凝血指标正常,一般不建议行脑血管造影检查;长期服用华法令抗凝治疗的患者,脑血管造影术前数天应停用华法令,改用肝素抗凝。

因肝素抗凝的患者出血可及时使用鱼精蛋白中和,而华法令治疗的患者出血时需用新鲜血浆来中和。

脑血管造影术

脑血管造影术
概述
脑血管造影术:是一种有创的影像检查技术,是指在动脉穿刺置鞘后,然后在
导引线的指引下,将导管插入颈内外动脉、椎动脉等对应的血管中,然后注射含有碘的 造影剂,经过脑血管造影机的高速连续拍摄和处理,从而清楚的看到大脑中血管的结构, 明确血管的形态,进而确定患者脑血管疾病,是一种较为高级的脑血管的诊断与治疗手 段,也是临床上对脑血管病变患者检查的“金标准”。
双侧股动脉穿刺区域碘伏消毒2遍。 范围:上界为脐平面,下界为大腿下1/3处,外 消 毒 侧界为腋中线延长线,内侧界为大腿内侧中线。
首先消毒穿刺处,最后消毒会阴部。 麻醉 以利多卡因在皮肤穿刺点(外口)和股动脉穿刺点(内口)两侧逐层漫润麻醉。
手术过程
股动脉穿刺置鞘操作要点:
在外口做一与腹股沟方向大致平行的2~3mm皮肤切口,右手拇指和食 指持血管穿刺针,针与皮面成30°~45°,缓慢进针,针尖接近股动脉时 穿 可感到搏动感,若为单壁穿刺,继续推送穿刺针至穿透前壁,尾端鲜红色 刺 动脉血持续搏动性涌出为穿刺成功;若使用透壁穿刺法,则穿透血管前后
拔鞘后手工按压仍是封闭股动脉穿刺点的最主要方法。
按压时,手指着力点位于股动脉穿刺内口或其近端,同时注意暴露外口, 以便观察有无活动性出血。按压时间一般为10~20min,解除压力后 确认外口无渗血,才可将无菌敷料置于内口上,以弹力绷带交叉加压包 扎,继续沙袋压迫穿刺点6~8h。压迫过程中定时观察敷料是否干燥, 伤口有无渗血肿胀,以及足背动脉的搏动情况,以便及早发现出血等并 发症并及时处理。
禁忌症
①碘造影剂过敏或不能而耐受; ②介入器材过敏; ③严重心、肝、肾功能不全; ④穿刺点局部感染; ⑤并发脑疝。 特殊情况可经过各方讨论,知情同意采取个体化处理。
术前准备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

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心胸外科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和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是目前常用的非侵入性检查方法,用于评估脑血管的异常情况。

两种方法各有优点和适用范围,下面将分别介绍这两种方法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磁共振脑血管造影(MRA)。

MRA利用磁共振成像技术,通过使用高强度磁场和无辐射的无损扫描方式,可以对脑血管进行影像重建。

在进行MRA前,通常会通过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更容易被检测到。

MRA可以提供三维血管成像,能够观察到血管的完整结构、形态和血流动力学。

MRA的优点在于非侵入性、无辐射、无痛苦,对于儿童、孕妇以及对辐射敏感的人群来说,是较为理想的检查方法。

此外,MRA还可以评估血管的病理情况,如动脉瘤、血管狭窄等,可以指导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然而,MRA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相比于CTA,MRA图像分辨率较低,可能无法清晰地显示血管的细节。

其次,造影剂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但仍需要注意。

此外,MRA对金属植入物、心脏起搏器等辅助设备的敏感性较高,可能会产生异常信号干扰。

接下来,我们介绍一下计算机体层扫描脑血管造影(CTA)。

CTA利用X射线和计算机技术,可以对血管进行成像。

在进行CTA前,通常需要静脉注射造影剂,使血管更明显地显示出来。

CTA可以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能够观察到血管的形态、血流情况以及局部异常病变。

CTA的优点在于成像速度快、分辨率高,能够清晰显示血管的细节。

此外,CTA对于血管狭窄、血栓形成、动脉瘤等病变的检测效果较好。

CTA还可以评估脑卒中的病因,帮助医生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

然而,CTA也有一些缺点。

首先,CTA需要使用X射线,对于辐射敏感的人来说,可能会存在风险。

其次,CTA的造影剂会经过肾脏排泄,对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潜在有一定的风险。

此外,有关CTA的成像结果需要专业医生进行解读,对于不熟悉CTA的医生来说,可能会存在诊断偏差的可能。

CTA,DSA;MRA检查区别word版本

CTA,DSA;MRA检查区别word版本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

DSA要住院才能做。

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

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

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

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

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颅脑cta检查注意事项

颅脑cta检查注意事项

颅脑cta检查注意事项颅脑CTA即头部血管造影检查,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诊断手段,用于检测颅内血管疾病。

在进行颅脑CTA检查之前,有几个注意事项需要注意,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首先,患者需要告知医生自己是否有对碘过敏的史。

颅脑CTA检查需要使用造影剂,而造影剂中含有碘。

如果患者有对碘过敏的历史,可能会引发过敏反应,因此医生需要了解患者的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其次,如果患者患有糖尿病、甲亢、心脏病等慢性疾病,需要告知医生并按照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

这些疾病可能会对造影剂的使用和颅脑CTA检查的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医生需要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以便制定合适的检查方案。

另外,颅脑CTA检查需要患者保持静息状态,因此患者在检查前要确保休息良好,并避免过度劳累或剧烈运动。

这样可以避免检查中的不适感,并提高检查的效果。

在进行颅脑CTA检查之前,患者需要将首饰、手表、手机等金属物品取下,因为这些物品可能会对检查结果产生干扰。

患者还需要脱下所有的金属衣物,戴上医院提供的防护服和鞋套。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并保护患者的安全。

在进行颅脑CTA检查时,患者需要保持身体平躺在检查台上,并配合医生和技术人员的指导进行呼吸和体位调整。

患者要保持呼吸平稳,避免深呼吸或过度紧张,因为这些因素可能会导致检查图像的模糊。

最后,在颅脑CTA检查过程中,患者需要放松心情,尽量保持安静。

如果患者感到不适或有任何疑问,应及时告知医生和技术人员。

与此同时,患者也需要配合医生的治疗计划,包括必要的饮食和用药调整。

这些措施可以确保检查的准确性,并为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准确的依据。

总结起来,颅脑CTA检查是一种常用的诊断手段,但在进行检查前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包括过敏史、慢性疾病、休息和运动、金属物品、防护措施、体位调整和保持放松等。

只有遵守这些注意事项,才能确保颅脑CTA检查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脑血管造影操作规范

脑血管造影操作标准适应症:无创检查〔MRA、CTA等〕无法确定的脑血管狭窄,但临床高度疑心的病人;欲行介入治疗的病人。

禁忌症:此种检查无绝对禁忌症,但对有碘过敏的病人、严重出血倾向的病人和严重心、肺功能不全而不能平卧的病人要慎重。

1.操作前准备1.1.患者情况查阅病历,了解患者一般情况、病史、既往史、药物过敏史及目前用药情况。

并确认已签署造影知情同意书。

〔造影术前签字内容:造影剂过敏,血管损伤、痉挛,栓子脱落造成栓塞,出血感染等〕1.2.实验室检查了解重要的化验结果,包括凝血象、乙肝五项、血常规、尿素氮、肌酐、血糖等。

如有条件,查丙肝抗体及艾滋病抗体。

1.3.影像学检查了解重要的影像学检查的情况,包括头CT、头MRI+MRA、头灌注CT、头MRI灌注像、弥散像等。

1.4.术前准备情况检查穿刺部位周围备皮情况,确认术前已禁食水。

1.5.患者教育与患者积极交流,建立良好的关系。

告知患者在腹股沟麻醉、股动脉穿刺、插入导管及造影剂注入时患者可能体验到的感受。

2.消毒2.1.刷手0.05%碘伏刷手2遍。

范围:双手、前臂及肘上10cm。

顺序:从指尖至肘上10cm。

考前须知: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如双手触及非无菌物体须重新消毒。

2.2.穿刺部位消毒0.05%碘伏消毒2遍。

范围:上界平脐,下界为大腿上1/3处,外界为双侧腋中线延线,内界为双侧股内侧中线。

顺序:以穿刺点为中心,由中心向周围作环形消毒。

考前须知:在消毒范围内不可有遗漏区域,第2遍消毒不能超过第1遍消毒边界。

3.铺无菌单〔见示意图〕、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第1块垂直铺在小腹上,盖住阴部。

第2块斜铺在右股上,与第1块呈45°,无菌单上界在右穿刺点上。

第3块斜铺在左股上,与第1块呈45°,无菌单上界在左穿刺点上。

第4块铺在穿刺点以上,无菌单下界平双侧穿刺点连线。

穿手术衣,戴无菌手套。

第5块为无菌大单,铺在小无菌单上,只露出患者头部。

ct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ct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ct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随着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注重自己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从而很多人特别容易患有一些疾病,但是有很多疾病是需要检查才能进行判断的,其中血管疾病就需要造影检查,才能检查出具体的效果,但是由于我们对医疗常识了解的比较少,总是对造影检查充满顾虑和疑问,下面一起了解下 ct 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ct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
在医学上又叫非创伤性血管成像技术(简称CT血管造影即CTA),血管造影是一种介入检测方法,显影剂被注入血管里,因为X光穿不透显影剂,血管造影正是利用这一特性,通过显影剂illis环在X光下的所显示影像来诊断血管病变的。

普遍使用的血管造影剂为碘试剂,在少见的有使用碘试剂禁忌症的病例中,会使用二氧化碳作为造影剂。

CT血管成像(CTA)指静脉注射含碘造影剂后,经计算机对图像进行处理后,可以三维显示颅内血管系统,可以取代部分DSA检查。

CTA可清楚显示大脑动脉(Willis环),以及大脑前、中、后动脉及其主要分支,对闭塞性血管病变可提供重要的诊断依据。

可以将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断提早到发病后2小时。

随着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血管造影已经成为临床的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尤其在介入治疗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血管造
影在头颈部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心脏大血管疾病、及肿瘤和外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上面就是对ct血管造影是怎么回事的介绍,通过了解之后
我们对这项检查有了新的认识和了解,也知道做ct血管造影是
对身体没有任何的创伤的,但是为了我们身体更加健康减少生病,我们在平时一定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上多吃些清淡有营养的食物,平时也要多进行锻炼,身体出现不适一定要及时进行治疗。

全脑血管造影知多少

全脑血管造影知多少

全脑血管造影知多少全脑血管造影英文缩写为DSA,是目前诊断脑血管疾病的最佳标准,并可以同时进行血管疾病的治疗。

许多CT血管成像或者磁共振血管成像上所不能明确显示的问题,但在DSA上可清晰显示。

全脑血管造影目前可以查清90%以上的脑血管疾病,包括出血性脑血管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等。

全脑血管造影属我国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领域一项相对较新的技术,已经成为诊断脑血管畸形、动脉狭窄、动脉瘤的金标准。

作为一种有创检查,科学规范的术前准备和术后治疗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成功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今天我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什么是全脑血管造影及它的优点、适应症及手术等相关知识。

全脑血管造影是什么全脑血管造影术是查验脑血管病的最有效的方式。

脑血管造影主要是通过导管向血管内注射含碘造影剂,显影血管,利用数字减影机快速连续摄影和拍照,清晰显示脑血管形态的一种脑血管疾病诊断方法。

该检查可以动态地显示颅内各个血管的血流情况,可清晰看见非常细微的部位,帮助医生了解病变范围及严重程度,为手术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

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动脉瘤等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有重要意义。

全脑血管造影的优点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CT、磁共振等无创检查手段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工作,帮助着患者疾病的诊疗。

在CT及磁共振基础上发展而来的CT血管成像和磁共振血管造影,因为其优点为简单无创,费用低、风险小等近年来得到广泛地应用。

尽管CT血管造影检查(CTA)及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的成像技术已经取得了较大进步,脑血管造影检查仍然是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金标准,对于CTA及MRA无法显示病变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CTA及MRA是比较初步的检查,只能大致排查是否有疾病或病变,有假阳性和假阴性的概率。

脑血管造影除了可以更准确地诊断以外,更可清晰辨别病变的位置、大小、严重程度、与周围血管的关系等细节,有助于医生的诊断,还可以同时进行血管内的治疗,对于患者恢复健康也具有重要意义。

cta表现与其在检测脑血管病症中存在的价值

cta表现与其在检测脑血管病症中存在的价值

·临床医学·139CTA表现与其在检测脑血管二、哪些因素可影响CTA效果CTA检查结果的准确与否受多种因素影响,总结为以下几点。

(一)患者因素患者的心排出量、性别、年龄、心血管循环时间、体重等因素对CTA结果有一定影响。

(二)扫描因素扫描持续时间、对比机通过时间等因素也会影响CTA效果。

(三)造影剂因素造影剂注射持续时间、注射速度、造影剂浓度及造影剂团注形态及盐水冲刷等因素也对CTA效果产生一定影响。

平扫时可见颅内继发改变,如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可显示颈内动脉末端出现闭塞或狭窄,CTA检查则通常显示颅底动脉一支或多支动脉狭窄或闭塞,并见异常血管网。

(四)Galen静脉瘤此病指动脉直接漏入大脑大静脉,动静脉畸形由大脑大静脉引流并出现瘤样扩张,通常会出现静脉窦闭塞激发大脑大静脉扩张。

Galen静脉瘤发病后会出现三联症:头颅增大、杂音、心脏增大。

此病CT平扫时可见大脑大静脉池出现肿块,呈等密度,同时可伴有血栓钙化,且周围血管网类似动静脉畸形的表现,CTA扫描可显示病变全貌,可见大脑大静脉的累及范围、静脉窦团及供血动脉闭塞、瘤的140作者单位富顺县人民医院 四川 富顺 643200出血、脑积水、脑室周围白质软化症等。

(五)颈内动脉海绵窦漏此病的发病原因可分为自发性、外伤性和先天性3种,临床中以外伤性引起颈内动脉海绵窦漏最为常见。

主要临床表现为:头痛、视力下降、搏动性眼球突出、复视及眼外肌麻痹、眼球表面血管怒张和红眼、巩膜静脉窦充血和眼压增高等。

其CTA表现为:CT扫描见增粗的眼上静脉和眼外肌,少数病例还能发现海绵窦扩大,密度增高,强化扫描上述影像特点显示更清晰。

(六)脑动脉粥样硬化动脉粥样硬化在临床中非常多见,属于神经系统常见病之一,是各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管壁变性和硬化的总称,其中脑动脉粥样硬化(大中动脉)、微小动脉的玻璃样变、小动脉硬化均称为脑动脉硬化。

脑动脉硬化的常见病因包括高脂血症、高血压、肥胖、糖尿病、吸烟等,中老年人是该病的高危人群,如出现这些症状,可能存在脑动脉硬化风险:头脑不舒服,如头晕、头痛、头发沉、睡眠状况差、短暂肢体麻木、近期记忆减退等,一定要提高警惕。

CTA,DSA;MRA检查区别

CTA,DSA;MRA检查区别

你好,CT血管造影即CTA,主要是来观察诊断血管病变的。

MRA就是磁共振血管造影,反映了血流方式和速度的血管功能方面的信息,比CTA更准确。

指导意见:DSA即血管造影的影像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这种技术叫做数字减影技术。

主要是对血管狭窄的定位测量,诊断和治疗做依据。

动脉瘤的复查当然是DSA最精确,但是,如果自身条件所限,也可以做高分辨率的CTA,这个准确度也近乎97%,当然要选择合适的医院,因为原始图像采集是一方面,后期处理制作的技术也很关键。

另外对侧动脉瘤没处理是为什么?费用还是手术难度?最好拿片子来我院咨询。

我每周一下午出门诊。

希望能帮到你。

做DSA一般也没什么问题。

如果有治疗的需要可以来我们广州华侨医院,我们开刀夹闭和介入栓塞都可以。

DSA要住院才能做。

CTA门诊当天就可以做出来。

你来我们医院的话,我帮你安排。

DSA要5000左右,CTA要1000左右。

你好脑动脉瘤是一种比较危险的疾病。

笑星赵本山二年前在上海郊区拍电影时曾因脑动脉瘤破裂出血在上海华山医院做了介入栓塞治疗。

中国黄种人是世界上脑动脉瘤发病率最高的人群。

动脉瘤复查以MRA 或CTA 为好。

一般不需要DSA的全脑血管造影。

脑动脉瘤治疗有外科手术夹闭和介入栓塞。

脑动脉瘤会逐渐扩大,在咳嗽、打喷嚏、用力大小便是易于破裂;脑动脉瘤是脑子的定时炸弹。

脑动脉瘤的介入治疗技术成熟,介入是微创伤技术,发现脑动脉瘤主张尽早介入治疗。

脑动脉瘤介入治疗有单纯栓塞、球囊辅助栓塞、支架辅助栓塞、覆膜内支架腔内封堵等技术。

根据动脉瘤大学、形态、位置不同而科学选择。

几种脑血管造影方法(DSA,CTA,MRA)的比较全网发布:2013-04-25 16:25 发表者:赵沃华2793人已访问诊断脑血管疾病,常用的脑血管造影方法有三种。

第一种核磁共振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MRA),第二种是CT机所做的脑血管造影(CTA),第三种是需要大腿根部股动脉插管进行的,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下完成的脑血管造影(DSA)。

CTA及增强检查操作技术

CTA及增强检查操作技术

CTA及增强检查操作技术在进行CTA检查时,通常需要使用造影剂来增强血管信号,从而提高成像质量。

造影剂通常是一种含有碘的对比剂,通过静脉注射或口服的方式进入体内,然后在计算机断层扫描中表现出与周围组织不同的密度,从而使血管清晰可见。

然而,造影剂不适用于所有患者,有些人可能对造影剂过敏,有些人可能因为肾功能受损而无法排出造影剂,因此在进行CTA检查时需要谨慎选择适当的患者,并考虑患者的禁忌症。

为提高CTA的成像质量和减少对造影剂的依赖,一些增强检查操作技术被引入到CTA检查中。

这些技术主要包括双能CTA、动态CTA和冠脉CTA等。

双能CTA是一种同时使用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进行CT扫描的技术。

通过对两种不同能量的X射线进行扫描,可以获得更多的成像信息,并且可以减少伪影的产生。

双能CTA在检查肺部和肾脏等部位的血管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成像质量,减少对造影剂的依赖,同时也减少了辐射剂量。

动态CTA是一种通过对同一部位进行多次连续扫描来观察血管的动态变化的技术。

在动态CTA中,可以通过连续扫描来观察血管在不同时间点的血流情况,从而更准确地评估血管病变的情况。

动态CTA在检查动脉瘤、动脉硬化等血管疾病时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提高对血管病变的诊断准确性。

冠脉CTA是一种通过对冠状动脉进行高分辨率的CT扫描来评估心脏冠脉情况的技术。

冠脉CTA可以同时观察冠状动脉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可以准确评估冠状动脉狭窄、栓塞等疾病,并且可以帮助指导心脏血管介入治疗。

总的来说,CTA及其增强检查操作技术在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可以提高成像质量,减少对造影剂的依赖,同时也减少辐射剂量。

在未来的临床实践中,CTA及其增强检查操作技术有望继续发展,为临床医生提供更准确、更可靠的血管成像信息,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

全脑血管造影术并发症临床分析及预防措施全脑血管造影术(CTA)是一种用于诊断脑血管疾病的重要检查方法。

全脑血管造影术能够清晰显示脑血管的解剖结构和血流情况,对脑血管畸形、脑动脉瘤、脑梗死、脑出血、脑血管瘤等疾病有很高的诊断价值。

全脑血管造影术也存在一定的并发症风险,临床医生需要认真分析并发症的发生机制,并采取预防措施,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一、全脑血管造影术的常见并发症1. 过敏反应全脑血管造影剂中含有碘,部分患者对碘过敏,可能出现过敏反应。

轻者可出现皮疹、瘙痒等症状,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血压下降、休克等严重情况。

2. 肾功能损伤由于全脑血管造影剂中的碘会对肾脏造成一定的刺激作用,长时间使用或者大剂量使用全脑血管造影剂可能导致肾功能损伤,甚至发生造影剂肾病。

3. 血管损伤在进行导管插入和造影剂注射过程中,可能会导致血管损伤,出现出血或血肿等情况。

4. 脑出血或卒中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由于导管插入或造影剂注射过程中的操作不当,也可能导致脑出血或卒中等严重的并发症。

5. 其他还可能出现头痛、恶心、呕吐、头晕等一般性不适症状,以及导管插入点感染等并发症。

对于有过敏史的患者,在进行全脑血管造影前应严密询问过敏史,必要时进行皮肤试验。

对于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的患者,应在检查前使用抗过敏药物进行预防。

使用全脑血管造影剂时,应尽量选择低渗造影剂,并严格掌握造影剂的使用适应证和禁忌证。

对于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在检查前进行肾功能评估,必要时采取相应的肾功能保护措施。

在进行导管插入和造影剂注射时,应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操作,严格掌握操作技巧,并注意操作过程中的血管穿透深度和造影剂注射速度,避免血管损伤。

4. 脑部保护在全脑血管造影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导管插入深度和造影剂注射速度,避免脑部血管受损或者脑出血的发生。

对于高龄患者、脑血管病变患者、高血压患者等高危人群要特别注意风险评估和预防措施。

5. 术后监测在全脑血管造影术结束后,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出血、血肿、感染等情况。

【科普】十分钟,教你轻松看懂脑血管造影

【科普】十分钟,教你轻松看懂脑血管造影

【科普】⼗分钟,教你轻松看懂脑⾎管造影⼗分钟,教你轻松看懂脑⾎管造影以下内容来源⽹络颈动脉窦位于颈内动脉起始部右侧颈内动脉DSA(正常)左侧颈内动脉DSA (正常)左侧椎动脉DSA(正常)右侧椎动脉DSA (正常)相关知识脑⾎管病检查,你知道多少?当出现了脑⾎管的症状,如头痛、头晕、神经功能障碍不适,应该如何做检查,复查内容包括些什么?具体的推荐是什么呢?当考虑为脑⾎管病时除了神经系统查体、抽⾎化验检查外,最重要的⼀项内容是对⾎管的检查,这⾥指常规头颅CT和头颅MRI外还应包括脑⾎管相应检查,主要包括↓■⽆创性(颈部B超,经颅多谱勒彩超-TCD,CTA,MRA,MRV)■有创性检查(全脑DSA)⼀般的次序是先从⽆创性检查开始,有异常后再进⾏有创性检查。

这些检查具体内容包括什么?1头颅CT检查知多少?CT(ComputedTomography),即电⼦计算机断层扫描,它是利⽤精确准直的X线束、γ射线、超声波等,与灵敏度极⾼的探测器⼀同围绕⼈体的某⼀部位作⼀个接⼀个的断⾯扫描,具有扫描时间快,图像清晰等特点。

对脑⾎管病的CT检查推荐。

1.CT是脑出⾎的⾸选检查。

2.CT为蛛⽹膜出⾎的⾸选诊断检查。

3.CT是急性缺⾎性卒中的⾸选急诊检查。

4.在静脉rtPA治疗前,应完成NECT排除脑出⾎,并明确是否存在低密度缺⾎灶。

5.CT可作为脑静脉窦⾎栓形成的初始常规检查;若发现⼤脑⽪层及⽪层下区不明原因⽔肿或脑出⾎,应考虑⾎栓形成的可能性,但此时由于5.CT可作为脑静脉窦⾎栓形成的初始常规检查;若发现⼤脑⽪层及⽪层下区不明原因⽔肿或脑出⾎,应考虑⾎栓形成的可能性,但此时由于CT低敏感性及假阳性率,不推荐⾸选。

2头颅MRI检查知多少?磁共振成像是断层成像的⼀种,它利⽤磁共振现象从⼈体中获得电磁信号,并重建出⼈体信息。

头颅MRI与头颅CT均是脑部疾病常⽤检查⼿段。

对脑⾎管病的MRI检查推荐。

1.在脑卒中症状出现的6⼩时内,弥散加权成像(DWI)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优于CT及其他MRI检查⽅式,有助于早期缺⾎性脑卒中诊断。

(完整版)脑血管疾病CTA诊断

(完整版)脑血管疾病CTA诊断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人民医院
脑血管疾病CTA诊断
湖北省肿瘤医院 博尔塔拉自治州人民医院
CT室 闫卫鹏
博州人民医院
静脉解剖
博州人民医院
颅外静脉
头皮静脉
头皮静脉经过导静脉与颅硬膜静脉窦相联结
眼眶静脉
通过眼上静脉及眼下静脉向后引流,形成一 短的共同静脉汇入海绵窦
面静脉
面静脉经面深静脉及翼静脉丛,以及经内眦 静脉及眼静脉与海绵窦相沟通。面前静脉与颏下 静脉汇合形成面总静脉汇入颈内静脉
小血管显示不好
无辐射 无造影剂 动静脉同时显示 多方位成像 无创操作 小血管显示不好
博州人民医院
脑血管影像诊断
D S A
CTA
MRA/MRV
博州人民医院
MSCT诊断脑血管疾病的目的
➢ CTA对血管疾病的筛查作用
用于血管疾病的诊断,较少有创检查诊断
➢ 血管疾病外科治疗前、后的需要
解剖的了解、术式的选择以及术后随诊上小脑中央前静脉组
脑桥中脑前静脉

岩静脉

后组
蚓下静脉
博州人民医院
上矢状窦
硬脑膜窦
下矢状窦
直窦
窦汇
大脑大静脉
横窦
蝶顶窦
海绵窦 岩上窦 岩下窦
乙状窦 颈内静脉球 颈内静脉
博州人民医院
幕上静脉行程及属支
额顶枕叶
桥静脉
上矢状窦
侧裂、颞叶、 脑岛区及大脑脚
大脑中浅静脉
额顶静脉
海绵窦 蝶顶窦
深部白质 髓质静脉
发育小的颈内动脉常伴有小的骨性颈动脉管;
要与后天性颈内动脉狭窄进行区别
博州人民医院
颈内动脉异位
咽旁颈内动脉
鼓 室 内 颈 内 动 脉

脑血管疾病CTA检查

脑血管疾病CTA检查

脑血管疾病的CTA检查【摘要】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35例脑血管病变患者行ct脑血管造影检查。

先行平扫,后做cta扫描,并用数字减影后处理,采用遮盖容积重建(svr)、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组(mpr)和曲面重建(cpr)图像,综合多种图像以诊断脑血管病变。

结果:动静脉畸形3例,均可以显示畸形血管团。

脑血管狭窄或闭塞19例,可以显示脑血管不同程度节段性、局限性狭窄或闭塞。

动脉瘤患者13例,结论:cta对脑血管疾病的检查具有敏感性高、快速、简便、安全、可靠等优点,可作为脑血管疾病诊断及术前的首选检查。

【中图分类号】r7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3-0136-01多层螺旋ct扫描速度快、时间和空间分辨率高,随着后处理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脑血管疾病的应用中展现出极大的优势。

1 材料与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10月至2012年5月脑血管cta检查,并经临床、dsa或手术诊断为脑血管病变的患者35例,其中女性11例,男性24例,年龄13岁-77岁。

64层螺旋ct机采用连续容积扫描模式,先行平扫,后参数不变行增强扫描,将扫描后的原始数据用svr、mip、mpr、cpr等多种方法后处理,多角度,多方法观察血管的二维及三维结构。

2 结果2.1 脑动静脉畸形本组中3例均可以清晰显示畸形血管团,同时可以观察到邻居脑组织水肿和钙化的情况。

vr图像对于供血动脉、畸形血管团及引流静脉的显示效果最佳,其次为mip、mpr。

2.2 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本组共19例,其中有12例有dsa对照,与dsa诊断一致。

15例显示多发的血管不同程度的狭窄,其中5例颈内动脉闭塞,3例大脑前动脉闭塞,3例大脑中动脉闭塞,1例大脑后动脉闭塞。

4例单发血管局限性狭窄。

2例颈内动脉和大脑中动脉闭塞。

vr及mip图像对于管腔的狭窄或闭塞显示清晰。

但mpr 及cpr图像对管壁的钙化、钙斑的显示更佳。

头颅CTA是什么,你知道吗?

头颅CTA是什么,你知道吗?

头颅CTA是什么,你知道吗?发表时间:2020-08-11T07:05:49.650Z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7期作者:周晓红[导读] 头颅CTA,又叫做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医学称为头颅CT血管成像,能够通过静脉或者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CT扫描、系统处理技术,将人体脑组织内血管情况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出来的检查方式。

乐山市中医医院放射科 614000头颅CTA,又叫做头颅CT血管造影检查,医学称为头颅CT血管成像,能够通过静脉或者静脉注射对比剂,利用CT扫描、系统处理技术,将人体脑组织内血管情况以三维立体形式呈现出来的检查方式。

这么说,可能好多人还是不理解,不清楚头颅CTA有什么用,搞不清头颅CTA和脑部增强CT是不是一回事。

那么,本次,我将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科普,向大家介绍头颅CTA作用、检查期间注意事项、头颅CTA与脑部增强CT扫描之间的差别等问题,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头颅CTA有什么用?头颅CTA,顾名思义,也就是能够检查我们脑袋中一些疾病的检查方式,但也并不是颅脑内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过头颅CTA检查,其检查范围主要为检查颅内血管通畅性,进而进行一些疾病的检查。

脑血管疾病:头颅CTA最常见检查内容就是判断是否出现脑血管疾病,包括是否出现脑部血管堵塞、血流受阻、脑出血等疾病;但并不是只有发生明显卒中症状才需要进行头颅CTA检查,很多时候,出现短时间头痛、视物模糊等情况,也有可能发生了脑血管疾病,需要尽早以头颅CTA检查,判断疾病性质并实施针对性治疗。

颅内肿瘤:颅内肿瘤生长期间,需要大量血流供应,所以会表现出与其他部位不同的血流状态,出现血流细小分支增多现象;或者随肿瘤增长,体积不断增大,会压迫周围动静脉血管,出现血管血流中断现象,所以也可以利用头颅CTA检查。

什么情况下不能进行头颅CTA检查?头颅CTA检查准确度高,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进行头颅CTA检查,包括严重心、肝、肾功能衰竭、甲亢、碘过敏,都属于头颅CTA检查的绝对禁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常脑血管DSA表现
• 脑血管DSA应包括
1. 双侧颈内动脉 2. 双侧颈外动脉 3. 双侧椎动脉
选择性、正侧位造影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右侧)
正常颈内动脉DSA表现(左侧)
正常颈外动脉DSA表现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左侧)
正常椎动脉DSA表现(右侧)
脑血管DSA的时相
1. 动脉期:动脉供血干 动脉早期、动脉中期、动 脉晚期 2. 毛细血管期:脑组织供血灌注 情况 早、中、晚期 3. 静脉期:血液的回流 初期、晚期 4. 静脉窦期:脑血管的特殊结构
前后位
FPO:额顶叶岛盖;TO:颞叶岛盖;I:脑岛 1. 颈内动脉 3. Heubner返动脉 5. 外侧豆纹动脉 7. MCA膝部 2. 大脑前动脉 4. 颞前动脉 6. MCA分叉处 8. 侧裂顶部
眶额动脉
M1 :水平段 M2:回转段 M3:侧裂段 M4:分叉段 M5:终段
前中央动脉 中央动脉 顶前动脉 顶后动脉 角回动脉 颞后动脉 颞前动脉
C2:岩段 C3:破裂孔段 C4:海绵窦段 C5:床突段 C6:眼段 C7:交通段 V1段(骨外段) V2段(椎间孔段) V3段(脊椎外段) V4段(硬膜内段) 大脑中动脉 大脑前动脉
A1:水平段
A2:上行段
A3:膝段 A4:胼周段 A5:终段 M1 :水平段 M2:回转段
椎动脉
M3:侧裂段
M4:分叉段 M5:终段
适应症
• • • • • • • • • 脑梗死特别是反复脑梗死患者 反复TIA患者 青年人卒中 蛛网膜下腔出血 反复头痛患者 不明原因颅内压增高患者 非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 不明原因癫痫怀疑有血管畸形患者 怀疑静脉窦血栓患者
(二)禁忌症:
• ①老年性动脉硬化者需慎重。
• ②有严重心、肾、肝功能不全者。
同时显示这些病变的毗邻关系,对脑血管状况全面
了解的一种诊断方法。
一、适应症、禁忌症
(一)适应症
• ①颅内血管性疾病,如动脉粥样 硬化、栓塞、狭窄、闭塞性疾病、 动脉病、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瘘 等。 • ②颅内占位性病变,如颅内肿瘤、 脓肿、囊肿、血肿等。 • ③颅脑外伤所致各种脑外血肿。 • ④手术后观察脑血管循环状态。
2. 3.
畸形:
畸形团(nidus)、蔓状、干状
回流静脉—特点:早期显影
单支、多支 方向(逆流)
4.
伴发的异常:
动脉瘤(供血动脉、畸形团内) 动静脉瘘 静脉瘤 出血
AVM的MRI表现
AVM的DSA表现
脑DAVF的DSA辩识
• • • 病史 CT、MRI DSA要点:
1. 供血动脉是硬脑膜动脉: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的脑膜支 2. 无畸形血管团 3. 瘘口位于硬脑膜上及附属结构
实质性血管网织细胞瘤
三维成像技术和Flythrough技术
• 用途: 进一步的确诊、科 研
总 结
• 了解脑血管DSA片的产生 —脑血管造影术 • 多阅读 • 建立血流动力学(动态)的 概念 • 建立多角度辩识的概念 • 牢固的脑血管病病理学知识
脑动脉分段、分支与图解
分段篇
颈内动脉
C1:颈段
6. PICA半球支 7. 小脑上动脉(SCA) 8. SCA的蚓支 9. 小脑上动脉半球支
脑桥支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椎基底动脉系统(Vertebrobasilar Arterial System )
前后位
1. 右椎动脉 3. 脊髓前动脉 5. 基底动脉 7. 脑桥外侧支 9. 大脑后动脉 11. 颈内动脉
5.
角度辩识
• 前交通动脉瘤
角度辩识
前交通动脉瘤
动脉瘤内滞留辩识
前交通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大脑中动脉分叉部动脉瘤
动脉瘤影像
动脉瘤3D影像
脑AVM的DSA辩识
• • • 病史 CT、MRI DSA要点(三大诊断标准):
1. 供血动脉—粗大、迂曲
单支、多支 终末型、穿支型 长度 流量(阻抗)
脑膜支
小脑支 脉络膜支 延髓支
椎动脉
脊髓后动脉
小脑后下动脉
脊髓前动脉 内侧支 外侧支 半球支 内侧组 外侧组 中间支 缘支
脑桥支
蚓支
基底动脉
小脑前下动脉 小脑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
迷路动脉 亦称内听动脉
丘脑后穿支 脉络膜后内动脉 脉络膜后外动脉 后胼周动脉 皮质支 颞下前动脉 颞下后动脉 顶枕动脉 距状裂动脉
2. 左椎动脉 4. 小脑后下动脉 6. 小脑前下动脉 8. 小脑上动脉 10. 后交通动脉
侧位
1. 左椎动脉 2. 脑膜后动脉 3. 小脑后下动脉(PICA) 4. 基底动脉 5. 小脑前下动脉(AICA) 6. 脑桥外侧支
7. 小脑上动脉(SCA)
8. 大脑后动脉 9. 小脑半球支大水平裂
10. SCA的小脑半球分支
TCCF(II型)
右侧CCF栓塞前后的右球结膜充血对比
缺血性疾病的DSA辩识
静脉畸形的DSA辩识
病史 CT、MRI DSA要点:
1. 无供血动脉 2. 异常血管出现在静脉期 3. “水母头”样改变
• • •
静脉畸形
静脉畸形
富血运的肿瘤
• • •
病史 CT、MRI DSA要点:
1. 2. 3. 4. 有无供血动脉 肿瘤染色出现在动脉期或毛细血管期 因肿瘤无独立的回流系统,一般无引流静脉 与CT、MRI吻合
11. 小脑蚓上动脉
大脑后动脉(Posterior Cerebral Artery, PCA)
P1:交通前段 P2:环池段 P3:四叠体段
P4:距裂段
丘脑后穿支 脉络膜后内动脉 脉络膜后外动脉 后胼周动脉 皮质支 颞下前动脉 颞下后动脉 顶枕动脉 距状裂动脉
1. 基底动脉 2. 后交通动脉 3. PCA P1段 4. 穿支 5. P2段 6. 小脑上动脉 7. 基底动脉的脑桥支 8. 颞前动脉 9. 颞后动脉
1. M1分叉前段 2. M1分叉后段 3. MCA膝部 4. MCA穿支(外侧豆纹动脉) 5. M2段 6. M3段 7. M4段 8. 侧裂顶端(血管造影侧裂点) 9. 脉络膜前动脉
脑静脉及静脉窦影像
• 深静脉: 大脑内静脉 系统 • 基底静脉 系统 • 浅静脉: 上吻合静脉 • 下吻合静 脉 • 后部静脉窦: 矢状 窦、侧都、直窦、 大 脑大静脉 • 前部静脉窦:蝶顶 窦、海绵窦 • 颈内静脉系统
颈内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 脑膜垂体干供血
颈外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椎动脉脑膜支供血DAVF —脑膜后动脉供血
DAVF的供血大多数是多系统的
TCCF的DSA辩识
• • • 病史:外伤史 CT、MRI DSA要点:
1. 颈内动脉主干或分支与海绵窦直接相通,伴有 或不伴有颈外动脉供血 2. 海绵窦早期显影 3. 与海绵窦有关的静脉部分或全部早期显影 4. “偷流”现象
A3:膝段
A4:胼周段 A5:终段
眶额动脉, 亦称额底动 脉或眶动脉 前交通动脉 额极动脉
胼周动脉
胼缘动脉 楔前动脉 胼氏体动脉 亦称后胼周 动脉
前后位
1. ACA A2段 3. 额极动脉 5. 胼缘动脉
侧位
2. 眶额支 4. 胼周动脉
1. ACA A2段
2. 胼周动脉
3. 胼缘动脉
4. 皮层支
大脑中动脉(Middle Cerebral Artery, ACA)
椎动脉(Vertebral Artery, VA)
V1段(骨外段)
V2段(椎间孔段) V3段(脊椎外段) V4段(硬膜内段)
①V1(骨外)段: 起自锁骨下动脉上方, 向上进入C6横突孔。 ②V2(椎间孔段): 通过C6至C3横突孔, 经C2,出枢椎,通 过C1横突孔。 ③V3(脊椎外)段: 自出C1并止于穿硬 脑膜处。 ④V4(硬膜内段): 过枕骨大孔,在脑桥 及延髓交界处合成基 底动脉。
多角度阅片法则(排除)
多角度阅片法则(确认)
侧支循环评价
• Willis 环 • 颅内外侧支 • 软脑膜侧支
WILLIS环:
颅内外交通:
动脉瘤的DSA辩识
• • • 病史 CT、MRI DSA要点:
1. 2. 3. 4. 多角度确认:二个或二个以上角度 动脉瘤滞留确认:限于窄颈、大的动脉瘤 形态确认(临床上以囊性动脉瘤居多) 位置确认:常见于 (1) 前交通动脉 (2) 后交通动脉 (3) 大脑中动脉 (4) 椎动脉 大小
P1:交通前段
基底动脉
大脑后动脉
P2:环池段 P3:四叠体段 P4:距裂段
分支篇
颈内动脉
大脑前动脉 大脑中动脉 眼动脉 后交通动脉 脉络膜前动脉
眶额动脉 前中央动脉 中央动脉
眶额动脉, 亦称额底动 脉或眶动脉 前交通动脉
顶前动脉 额极动脉 顶后动脉 胼周动脉 角回动脉 胼缘动脉 颞后动脉 楔前动脉 颞前动脉 胼氏体动脉 亦称后胼周 动脉
• ③造影剂过敏者。 • ④有严重出血倾向者。
脑血管DSA片的产生
• 血管造影术 —选择性、流动性、全脑血管 • DSA机 —多角度、数字化、Rotation • 摄片要求 —全时相、多角度、3D和 Flythrough
脑血管DSA片的内容
• 哪支血管? 颈内动脉?颈外动脉?椎动脉? • 什么时项? 动脉期?毛细血管期?静脉期? 静脉窦期? • 早期显影:血管时项的提前出现。 • 异常结构?
如何阅读脑血管DSA及CTA片
徐州矿务集团总医院神经内科 陶中海
• • • •
脑血管造影阅片概述 颅脑血管分段及主要分支血管 CTA阅片概述 案例分析
全脑血管造影术
全脑血管造影术(DSA)是通过右侧股动脉穿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