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e899ae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ce.png)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能够分析并欣赏傅雷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能够理解傅雷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和意义。
学会如何从文本中提取关键信息和细节。
学会如何运用文本中的知识和观点来解决实际问题。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尊重和理解。
培养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认同和感激之情。
培养对傅雷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傅雷家书的珍视和传承之心。
教学重点:《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和意义。
傅雷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傅雷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如何深入理解傅雷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如何培养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尊重和理解。
如何培养对父母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认同和感激之情。
教学准备:《傅雷家书两则》的文本。
相关背景资料和参考书籍。
教学PPT或黑板。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傅雷和他的家书。
引发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思考。
二、阅读理解(15分钟)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的文本。
学生回答相关阅读理解问题,如人物、情节、主题等。
三、内容分析(15分钟)学生分析《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和意义。
学生探讨傅雷的写作风格和表达技巧。
四、家庭教育的重要性(10分钟)学生思考并讨论傅雷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感受。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和收获。
学生反思自己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理解和态度。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阅读理解、内容分析、讨论和总结,评估学生对《傅雷家书两则》的理解和认识。
通过学生的家庭教育经验和感受,评估学生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理解。
通过学生的反思,评估学生对家庭、亲情和孝道的态度和价值观。
六、傅雷家书的文化背景(10分钟)学生了解傅雷所处的时代背景,包括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dbb4de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66.png)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经典语句。
能够分析并欣赏傅雷的散文写作风格。
能够理解傅雷家教理念和对子女的关爱。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傅雷家书两则》。
学会从文章中汲取傅雷的教育思想和人生哲理。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傅雷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傅雷家书两则》的经典语句和散文写作风格。
傅雷家教理念和对子女的关爱。
2. 教学难点:分析傅雷文章中的深层含义和人生哲理。
将傅雷的教育思想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两则》。
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章情境。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文章大意。
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经典语句和散文写作风格。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让学生深入解读文章的深层含义。
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情感体验:让学生感受傅雷对子女的深情厚意,培养家庭观念和责任感。
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经典语句。
2. 写一篇关于傅雷家教理念和人生哲理的心得体会。
3. 选择一篇家庭教育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和分析。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状态。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心得体会:阅读学生的心得体会,了解学生对傅雷家教理念和人生哲理的理解和感悟。
六、教学策略1. 案例分析:选取《傅雷家书两则》中的具体事例,分析傅雷的教育方法和对子女的期望。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傅雷的家教理念。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731085a17fc700abb68a98271fe910ef12dae35.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2)掌握本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分析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课文的大意和结构;(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深厚爱意和期望;(2)学习傅雷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崇高人格;(3)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2. 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2. 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傅雷家书两则”。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让学生勾画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3)让学生思考: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是什么?3. 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总结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
4. 探究学习:(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傅雷教育子女方法的理解和体会;(2)让学生思考:如何将傅雷的教育方法应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5.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傅雷教育子女的方法和理念。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关于家庭教育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正确运用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2. 过程与方法: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傅雷对子女的深厚爱意和期望,学习傅雷的严谨治学态度和崇高人格,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实际水平,适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9f96718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d.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傅雷家书两则》教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精选13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篇1教学目标1.学习庸碌、凭吊、扶掖、谀词等字词,读准字音,理解含义。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26a5fa41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ff.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2)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及其与儿子的关系;(3)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2)学会欣赏傅雷的真挚父爱和对儿子的关爱教育;(3)培养学生的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理念;(2)学会珍惜亲情,理解父母的良苦用心;(3)激发学生热爱文学、追求真理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理解和情感体会;2. 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探讨;3. 书信的基本格式及其运用。
三、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傅雷的关爱和教育思想;2. 学会书信的基本格式并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准备:1. 课文:《傅雷家书两则》;2. 相关背景资料:傅雷的生平介绍;3. 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音响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傅雷的生平介绍视频,引导学生了解傅雷;(2)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结合课文注释,了解生僻词语的含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2)全班交流:分享各小组的讨论成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本。
4. 情感体验:(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傅雷的关爱和教育思想;(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珍惜亲情,理解父母的关爱。
5. 课堂小结: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2. 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感受傅雷的父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情感素养;3. 采用案例分析法,以《傅雷家书两则》为例,分析傅雷的教育方法及其对儿子的影响。
七、教学步骤1. 课前预习:让学生预习课文,了解傅雷的生平背景,查阅相关资料;2. 课堂讲解: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傅雷的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傅雷家书的感悟和体会;4. 课堂展示:各小组代表上台展示讨论成果,其他同学给予评价;八、教学评价1. 学生朗读、表达和沟通能力的提升;2.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和亲子关系的理解程度;3. 学生课后作业的质量,包括读后感和书信练习。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6c36998077a20029bd64783e0912a21615797f58.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教案《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语文课文1.1 课文背景1.1.1 《傅雷家书两则》是傅雷先生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体现了傅雷作为父亲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1.1.2 课文选自《傅雷家书》一书,该书是傅雷先生给儿子们的家信集,具有很高的文学和教育价值。
1.1.3 通过学习本课,学生可以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他对子女成长道路的指导。
二、知识点讲解2.1 课文内容2.1.1 第一则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对儿子傅聪音乐事业的关心和指导。
2.1.2 第二则家书主要讲述了傅雷对儿子傅敏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引导。
2.1.3 两则家书都体现了傅雷对子女的爱和期望,以及对他们的严格要求。
三、教学内容3.1 课文朗读与理解3.1.1 学生齐读课文,感受傅雷先生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
3.1.2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深入理解傅雷与子女的沟通交流。
3.1.3 学生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傅雷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目标4.1 知识与技能4.1.1 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傅雷的教育理念。
4.1.2 学生能够熟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4.1.3 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句子和词语进行口语表达。
五、教学难点与重点5.1 教学难点5.1.1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的理解和运用。
5.1.2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5.1.3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5.2 教学重点5.2.1 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朗读和理解。
5.2.2 学生对傅雷教育理念的把握和学习。
5.2.3 学生对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和运用。
六、教具与学具准备6.1 教学PPT6.1.1 制作涵盖课文内容、傅雷简介、家书背景等PPT,用于直观展示教学内容。
6.1.2 PPT中插入相关图片、音乐等元素,增强课堂氛围。
6.1.3 PPT设计简洁明了,字体大小适中,方便学生观看。
七、教学过程7.1 课堂导入7.1.1 教师播放傅雷的录音或视频,让学生对其有一定了解。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aa3d6bd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62.png)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重点句子。
(2)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教育理念。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傅雷家书两则》。
(2)学会欣赏傅雷夫妇深厚的夫妻感情和家庭教育智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2)学习傅雷夫妇的优良品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及其教育意义。
2. 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三、教学难点1. 傅雷家书两则中涉及的教育理念的内涵。
2. 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期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傅雷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傅雷及《傅雷家书》的背景。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两则》,理解文章大意。
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教育理念及人物性格特点。
4. 课堂讲解讲解《傅雷家书两则》中的重点句子,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方法。
5. 情感教育引导学生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期望,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傅雷家书两则》的教育意义。
五、课后作业1. 背诵《傅雷家书两则》中的重点句子。
2. 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谈谈对《傅雷家书两则》的理解和感悟。
3. 拟写一封给父母的信,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和对未来的承诺。
六、教学评价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教学方法的有效性、学生的参与度以及教学目标的达成情况。
根据反思结果,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八、教学拓展为了加深学生对《傅雷家书》的理解,可以组织一次课外活动,如参观傅雷故居或举办关于傅雷夫妇的生平讲座,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傅雷夫妇的成就和精神风貌。
九、教学资源1. 傅雷的生平介绍资料。
2. 《傅雷家书》的全文及相关评论文章。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561039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be.png)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和家庭教育观念。
(3)学会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文本。
(2)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3)运用描写手法,创作以父母亲情为主题的短文。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家庭责任感和孝道意识。
(3)学会珍惜亲情,尊重父母,回报父母。
二、教学重点1. 傅雷的生平事迹及家庭教育观念。
2. 通过细节描写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3. 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三、教学难点1. 文中一些专业术语的理解。
2. 如何把握傅雷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3. 创作以父母亲情为主题的短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傅雷及《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
(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文本。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傅雷的生平事迹。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傅雷的教育观念。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细节描写分析:(1)引导学生关注文中的细节描写。
(2)分析傅雷的性格特点,体会他的关爱之情。
5. 课文拓展:(1)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提高批判性思维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回报父母的关爱。
6. 创作练习:(1)以父母亲情为主题,进行短文创作。
(2)学生互相交流,教师点评指导。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1)学生课堂参与度。
(2)合作探讨的积极性和效果。
2. 作业完成情况:(1)课后短文创作的质量。
(2)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3. 综合素质:(1)学生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体悟。
(2)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提升。
六、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文本。
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生平介绍、相关家庭教育文章。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九年级语文上册《傅雷家两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4eba78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82e594a.png)
b.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实现互相尊重和沟通?
c.你觉得哪些品质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需要培养的?
作业要求:
1.作业内容要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切勿空洞无物。
2.文章要求观点明确,论述清晰,具有说服力。
3.作业提交时,请认真检查语言表达和书写规范。
1.深度思考题:
结合《傅雷家书》的内容,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感悟文章。
a.傅雷父亲在家庭教育中强调的哪些品质对你有启发?
b.你认为在当今社会,家庭教育面临哪些挑战?如何借鉴傅雷父亲的教育观念应对这些挑战?
c.从傅雷父亲的教育观念中,你获得了哪些关于亲子沟通的启示?
2.实践应用题:
6.多元评价,促进成长:采用自评、互评、师评等多种评价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7.教学方法:
a.朗读法:让学生通过朗读,感受文章的语言美,提高语感。
b.讨论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c.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内容,产生情感共鸣。
(二)过程与方法
1.阅读理解: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使学生学会抓住文章的关键词、关键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
2.分析评价:引导学生分析傅雷父亲的教育观念,评价其对现代家庭教育的启示,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
3.情感体验:通过小组讨论、分享感受,让学生感悟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学会尊重和理解父母,培养良好的家庭观念。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学生分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a.傅雷父亲在教育儿子时,最看重哪些品质?
b.傅雷父亲是如何看待艺术追求的?
c.从这篇家书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关于家庭教育的启示?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0ba1237a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cc.png)
【导语】傅聪在新年给家⾥写了⼀封信,我们⼀起来看看当傅雷收到这封信时,他是怎么⽐喻⼉⼦的信的?⽆忧考⼩编整理了九年级上册语⽂《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希望对你有帮助!篇⼀ 【教学⽬标】 1、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才是真正的“坚强”。
2、理解⽗⼦之爱、朋友之谊、知⼰之情的交融。
3、能够领悟突破挫折和成功、以平和⼼态⾯对现实和过去、以积极⼼态迎接未来的⼈⽣境地。
4、体会信中讲述道理和抒发感情的两种⽅式。
【教学重点、难点】 1、读懂两封家书,体会到其中不同的期望和情感。
2、能够准确⽽深刻地理解“坚强”的双层内涵。
3、认识到个⼈的成功、事业的胜利和国家的荣誉之间的关系。
【教学媒体】 磁带、录⾳机。
【其他】 学⽣预习课⽂,阅读《傅雷家书》。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1、整体感知两封信的情感。
2、研读第⼀封信。
教学过程设计意图 ⼀、导⼊新课 1、播放李春波的《⼀封家书》,学⽣谈感受。
2、在以前,通讯⼯具并不像现在这么发达,书信则是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使者。
的翻译家傅雷,在他的长⼦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封封家书中为⼉⼦排忧解难,传达着⾃⼰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部《傅雷家书》就诞⽣了。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信,感受⽗亲对孩⼦的牵挂。
创设情境。
⼆、整体感知 1、检查“读⼀读,写⼀写”: 庸碌凭吊谀词扶掖⼤惊⼩怪廓然⽆累重蹈覆辙 涕泗横流⾃知之明⽓吞⽃⽜ 2、阅读课⽂,说说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有什么作⽤? 明确: 第⼀封信,从“我在第⼋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会有的。
”可以看出,这封家书应该是写在⼉⼦精神消沉时。
从“你也不必为此担⼼,更不必硬压在肚⾥不告诉我们。
⼼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在哪⾥去发泄呢?孩⼦不向⽗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该谁来安慰你呢?……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痛苦的时候(那⼀定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遍。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ac8859c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33.png)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目标:1. 理解《傅雷家书》中的两封信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分析傅雷作为父亲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对家庭教育的认识。
教学重点:1. 理解《傅雷家书》中两封信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分析傅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深入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教育和关爱之情。
2. 分析傅雷对音乐、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
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
2. 相关背景资料关于傅雷的介绍。
3.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简单介绍傅雷的背景和成就,引起学生对《傅雷家书》的兴趣。
2. 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
二、阅读理解(15分钟)1. 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中的第一封信,理解其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和感受,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三、分析讨论(15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傅雷在信中对儿子的教育和关爱之情。
2. 各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四、案例分析(15分钟)1. 学生阅读《傅雷家书》中的第二封信,理解其主要内容和情感表达。
2. 学生分析傅雷对音乐、艺术和人生的独特见解,以及这些见解对儿子的影响。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分享对家庭教育的认识和思考。
2.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强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学生可以进一步阅读《傅雷家书》的其他信件,深入了解傅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的影响。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相关知识,以及是否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六、深入探讨(15分钟)1. 让学生思考傅雷家书中的教育理念对现代父母的启示。
2. 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分享各自的看法。
3. 各小组汇报讨论结果,教师进行点评和引导。
傅雷家书两则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
![傅雷家书两则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42824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51.png)
傅雷家书两则八年级语文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理解信件的格式和内容,学会欣赏傅雷家书的文学价值。
1.2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理解其家庭教育方法。
1.3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信件中提取关键信息。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小组合作,探讨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智慧。
2.2采用情境模拟,体验信件交流的温馨氛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与期望,传承家庭美德。
3.2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学会与家人有效沟通。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理解信件格式和内容,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
1.2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学会从信件中提取关键信息。
2.教学难点1.1理解信件中的抽象概念,如人生观、价值观等。
1.2分析信件中的情感表达,体会傅雷夫妇的关爱与期望。
三、教学过程1.导入1.1教师简要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激发学生兴趣。
1.2学生分享自己对家庭教育的理解和感受。
2.理解信件格式与内容2.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信件格式,如称呼、落款等。
2.2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家书,理解信件内容。
2.3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信件内容的理解。
3.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3.1学生分组讨论,从信件中找出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
4.提高阅读理解能力4.1教师设计问题,引导学生从信件中提取关键信息。
5.情境模拟5.1学生分组,模拟傅雷夫妇与儿子的信件交流。
6.家庭教育观念讨论6.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正确处理家庭教育问题。
6.2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故事,交流心得。
7.2学生反思自己的家庭教育观念,提出改进措施。
四、作业布置1.学生自主阅读《傅雷家书》,选取一则家书,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观念。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关注学生在家庭教育方面的困惑,提供有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1.1理解信件格式和内容教师展示一封示例信件,与学生一起逐项分析信件的组成部分,如信头、称呼、、结束语和签名。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513f7fdbcc1755270622089b.png)
初中初三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三篇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包括教材简析和学生分析、教学目的、重难点、教学准备、教学过程及练习设计等,下面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范文模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这两封信分别针对儿子什么情况而写的?写这两封信的目的分别是什么?小编准备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书信中感情的流露和哲理的阐明。
2、体会两封信中的联系及“坚强”的含义。
3、尝试用书信与同学、朋友、师长进行友好的交流。
教学重点作者对人生的深刻体司、对儿子的殷殷期望教学难点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教学方法及教具朗读法、自主合作、小组字习课时数两课时第一课时环节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教学随记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播放李春波的《一封家书》)。
刚才大家听得都挺投入的,从歌中,你们都听出了些什么呢?大家谈得都很不错,尤其是能从游子的思亲感受到父母的思子。
在通讯尚不发达的年代,书信无疑成了沟通两地相思情感的使者。
的翻译家──傅雷,在其长子傅聪留学海外时,就在一封封家书中为儿子排忧解难,传达着自己的惦念之情。
写得多了,经过整理,一部《傅雷家书》就诞生了。
今天我们就来阅读其中的两封,感受一下那份牵挂!二、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出示问题。
自主学习1、这封信是傅雷在儿子什么心境下写的?找出句子。
讨论明确:这种情绪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开头为什么这样称呼?称呼:“聪,亲爱的孩子。
”这样称呼起了宽慰儿子,给他以感情上的慰藉。
1、对于情绪的高低起伏,2、傅雷给儿子提出了哪些忠告?讨论明确:(1)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一:泰然处之,保持心理相当平衡。
(2)面对情绪上起伏跌宕的正确态度之二:正视错误,冷静对待,彻底感悟,引为借鉴。
4、课文中有两处生动的比喻,请找出并体会其含义。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6cbee88f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99.png)
初中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两则》,让学生了解傅雷的生平及其家庭教育观念,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理解能力。
1.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与教育,培养学生尊老爱幼、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1.2 教学内容1.2.1 课文简介:《傅雷家书两则》是傅雷先生给子女的信件,体现了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
1.2.2 教学重点:分析傅雷的教育观念,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1.2.3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傅雷的教育理念,并联系实际生活。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准备2.1.1 教师准备:熟悉课文内容,了解傅雷的生平及其教育观念。
2.1.2 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查阅相关资料。
2.2 教学过程2.2.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傅雷及其作品《傅雷家书两则》。
2.2.2 自主学习: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2.2.3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引导学生从课文中提炼出傅雷的教育理念。
2.2.4 分析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讲解傅雷的教育观念。
2.2.5 联系实际:让学生举例说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傅雷的教育理念。
2.3 教学方法2.3.1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2.3.2 合作探讨法:激发学生合作精神,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3.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目标3.1.1 知识与技能: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1.2 过程与方法:评估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中的表现。
3.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考察学生对傅雷教育观念的理解及其在生活中的应用。
3.2 评价方法3.2.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3bf2b84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da.png)
《傅雷家书两则》优秀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和作者傅雷的生平和思想。
2. 掌握信件的形式和特点,了解书信体的阅读技巧。
3. 深入分析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的关爱。
4. 提高学生对家庭、亲情、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1.2 教学内容1. 傅雷的生平介绍和《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
2. 信件的形式和特点,书信体的阅读技巧。
3. 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的关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傅雷家书两则》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
2. 信件的形式和特点,书信体的阅读技巧。
3. 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方法。
2.2 教学难点1. 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的关爱。
2. 深入分析和理解傅雷的父爱和教育观念。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1. 讲授法:介绍傅雷的生平和对子女的教育观念。
2. 互动法:讨论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关爱。
3. 小组合作法:共同分析信件的特点和阅读技巧。
3.2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展示傅雷的生平介绍和信件内容。
2. 纸质教材:提供《傅雷家书两则》的原文和注释。
第四章:教学过程与步骤4.1 教学导入1. 介绍傅雷的生平和对子女的教育观念。
2. 引入《傅雷家书两则》的背景和主题。
4.2 教学展开1. 讲解信件的形式和特点,引导阅读技巧。
2. 分析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对子女的关爱。
3. 深入讨论傅雷的父爱和教育观念。
4.3 教学总结1. 回顾信件的主要内容和教育思想。
2. 强调家庭、亲情和成长的重要性。
第五章:教学评估与反馈5.1 教学评估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和小组合作中的表现。
2. 理解程度:检测学生对信件内容和教育思想的掌握。
3. 思考深度:评估学生对家庭、亲情和成长的思考和感悟。
5.2 教学反馈1.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改进教学方法。
2. 教学反思: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设计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78057245ae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80.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傅雷家书两则》优秀教案设计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八年级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3)分析傅雷的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对子女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2)学会从文章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家庭、尊重父母的教育意识。
(2)引导学生学会感恩,珍惜家庭亲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
2. 傅雷教育方式的探讨。
难点:1. 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理解。
2. 从文章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傅雷教育方式。
(2)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3)案例分析法: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
2. 教学手段:(1)多媒体课件:展示课文内容,图片,相关视频等。
(2)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傅雷及《傅雷家书》的背景。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理解大意。
(2)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课文中的难点词语和句式的含义。
3.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内容,分析傅雷的教育方式。
(2)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观点,并进行论证。
4. 课堂练习(1)让学生结合课文内容,举例说明傅雷的教育方式。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回顾上节课的内容,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
(2)引导学生关注家庭教育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 案例分析(1)分析《傅雷家书两则》中的具体案例。
(2)引导学生从中获得启示,学会与父母沟通。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庭经历,谈论对家庭教育的看法。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b317b5a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39.png)
《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及作者傅雷的教育理念。
2.通过阅读两则家书,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智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感悟家书中的关爱和教育智慧。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傅雷家书》的背景及作者傅雷。
(2)激发学生对《傅雷家书》的阅读兴趣。
2.阅读两则家书(1)学生自主阅读两则家书,感知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智慧。
3.分析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1)引导学生分析傅雷夫妇在教育儿子过程中所秉持的教育理念。
4.感受家书中的关爱和教育智慧(1)学生举例说明家书中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智慧。
5.课堂讨论(1)讨论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讨论如何将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智慧运用到自己的家庭教育中。
6.作业布置(1)阅读《傅雷家书》全文,深入了解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
四、教学反思1.本节课通过阅读《傅雷家书两则》,让学生感受到了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智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
2.在课堂讨论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对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本节课的作业布置旨在让学生进一步阅读《傅雷家书》,深入挖掘傅雷夫妇的教育智慧,为学生的成长提供借鉴。
五、教学评价1.学生对《傅雷家书》的理解程度。
2.学生对傅雷夫妇教育理念的认识和感悟。
3.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
4.学生作业的完成情况。
六、教学资源1.《傅雷家书》原文及注释。
2.傅雷夫妇的生平介绍。
3.与《傅雷家书》相关的教育案例。
七、教学建议1.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从家书中汲取成长的力量。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表达自己的观点。
3.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从中受益。
4.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将傅雷家书中的教育智慧运用到家庭教育中。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重点与难点1.理解傅雷家书的背景、傅雷夫妇的教育理念教学要点补充:以问题引导:同学们,你们知道《傅雷家书》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写成的吗?傅雷夫妇为什么要写这些家书呢?2.感受傅雷夫妇对儿子的关爱和教育智慧教学要点补充:情景模拟:假设你们是傅雷夫妇,面对远在海外的儿子,你会如何在信中表达你的关爱和期望?对话设计:教师:“请大家翻开第一则家书,注意傅雷夫妇是如何表达对儿子的思念和关切的?”学生A:“他们提到了儿子的健康,还关心儿子的生活状态。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傅雷家书两则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https://img.taocdn.com/s3/m/1c2534643a3567ec102de2bd960590c69ec3d8f9.png)
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1傅雷家书两则教案教学设计引言:傅雷先生的家书不仅是一份家风,更是一份教育哲学。
通过这两则家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和他在教育儿女方面的实践,从而对我们今天的家庭教育和教育理念也有很大的启示和借鉴。
一、家书一:“读书赠言”这份家书通常被视为傅雷家书的代表作之一。
它是傅雷先生给他的十岁孙子写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读书是个好事情。
所以我希望你也喜欢读书。
”这封信长达三千字,内容详实,语言明快,既包括了对孙子学业的激励,也有让孙子学会待人处事的教诲。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体会傅雷先生的教育理念以及对孙子的激励。
2. 谈论家长对孩子学业上怎样的激励最有效。
3. 邀请家长或老师向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如何让孩子热爱学习。
4.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方法,学生间进行讨论和互相学习。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读书的重要性以及学习方式的多样性,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热爱。
二、家书二:“给女儿的一封信”这是傅雷先生给他的二女儿写的一份家书,信中他告诉女儿:“要时时刻刻牢记,一个人的幸福,并不只是自己的功劳。
”在信中,傅雷先生对女儿讲述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告诫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要保持赤诚,坚毅和智慧,不能自我感到满足,也不能因他人的赞许而改变,要为自己的生命负责,用心地去生活。
教案设计:1. 阅读这份家书,让学生了解傅雷先生的家庭教育理念以及信中所包含的道德观念和生命哲学。
2. 谈论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并探讨生命中的责任和义务。
3. 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人生经历和观念,包括对自我价值的认识、对生命的认知以及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等。
4.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更好地应对生活中的挫折,如何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并倡导学生在生命的路途上要拥有坚强的信念,用心生活。
5. 通过这一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懂得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担负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要为自我人生赋予更多的意义和价值。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cb9a0e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20.png)
九年级上册语文《傅雷家书两则》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傅雷家书两则》的内容。
(2)学会分析信件的格式和语言特点,了解书信体的写作技巧。
(3)认识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理解他对于子女的期望和关爱。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和书写。
(2)通过合作学习,探讨信件中的教育思想和家庭情感。
(3)通过探究学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本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家庭亲情观念。
(2)学习傅雷的敬业精神和人格魅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二、教学重点1. 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掌握。
2. 傅雷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的理解。
3.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难点1. 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应用。
2. 傅雷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的深入理解。
3. 文本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傅雷家书两则》。
2. 参考资料关于傅雷的背景介绍。
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简要介绍傅雷的背景和成就,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2 提问:“家书”是什么?引入对《傅雷家书两则》的学习。
2. 自主学习2.1 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书写。
2.2 学生合作学习,探讨信件的格式和语言特点,教师巡回指导。
3. 文本分析3.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信件的结构和内容,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和家庭观念。
3.2 学生探究学习,深入理解傅雷对子女的期望和关爱。
4. 阅读理解4.1 教师设计阅读理解题目,学生独立完成。
4.2 学生分享答案,教师点评和讲解。
5. 情感教育5.1 教师引导学生感受傅雷的关爱和教育理念,培养家庭亲情观念。
5.2 学生讨论如何将傅雷的教育思想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6. 课堂小结6.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信件格式和语言特点的重要性。
6.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和感悟。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c302c5d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49.png)
《傅雷家书两则》初中语文教案第一章:教案简介1.1 课程标准: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让学生了解作者傅雷及其家庭背景,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思想,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信写作技巧。
1.2 教学目标:(1)了解傅雷及其家庭背景;(2)掌握书信的基本格式;(3)感受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思想;(4)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书信写作技巧。
第二章:教材分析2.1 教材内容:本节课选取了《傅雷家书》中的两则书信,分别为傅雷写给儿子傅聪和傅敏的家信。
这两则家信体现了傅雷对子女的关爱和教育思想,内容丰富,情感真挚。
2.2 教材特点:(1)真实性强:书信内容真实反映了傅雷的家庭生活和教育观念;(2)情感丰富:书信中傅雷表达了对子女的关爱、期望和鼓励;(3)教育性:傅雷的家书包含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教育智慧。
第三章:学情分析3.1 学生特点:初中生处于青春期,独立意识逐渐增强,对家庭、父母的教育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家长的教育方式存在质疑,对家庭关系有所抵触。
3.2 学习需求:学生希望通过学习《傅雷家书两则》,了解傅雷的教育观念,加深对家庭关系的认识,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书信写作技巧。
第四章:教学方法4.1 朗读感悟:通过朗读傅雷家书,让学生感受书信中的情感,体验家庭教育的温暖。
4.2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念,促进学生思考和交流。
4.3 案例分析:分析傅雷家书中的具体案例,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育智慧。
4.4 写作实践:布置书信写作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书信写作能力。
第五章:教学步骤5.1 导入新课:介绍傅雷及其家庭背景,引发学生对家庭教育的思考。
5.2 朗读感悟:让学生朗读《傅雷家书两则》,感受书信中的情感。
5.3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傅雷家书中的教育观念,引导学生思考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5.4 案例分析:分析傅雷家书中的具体案例,让学生从中汲取教育智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课教案】
《傅雷家书》两则
教材分析
《傅雷家书》摘编了傅雷先生及夫人写给儿子傅聪、傅敏及儿媳弥拉的一百八十多封家信,其中大部分是写给后来成为著名钢琴演奏家的大儿子傅聪的信件。
本课节选了其中的两封家书。
第一封家书写于儿子精神消沉时,傅雷首先劝慰儿子不必担心父母知道他情形时会如何,接着告诉儿子应当如何正确面对情绪上的起伏,最后提醒儿子在遇到相同的情况后用什么方法安慰自己的心灵,话语可谓语重心长。
第二封信是对儿子音乐会上取得成功后,傅雷在信中表达了异常激动的心情,并给予儿子更多的艺术砥砺,向他昭示了更高的人生境界。
两封家书分别从两个侧面表达了傅雷对人生的深刻体悟和对儿子的殷切期望,以两种不同的风格展现了傅雷对儿子的舐犊深情,以及对音乐的真切感受,也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教学目标
1、掌握书信格式。
2、理解傅雷家书的内涵。
重点:学习和领悟《傅雷家书》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
难点:感受父亲式“朋友”形象。
对于“坚强”完整而深刻的理解。
教学活动过程
一、指导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弄清楚傅雷给儿子写这两封信的缘由和目的。
一、展读家书
通读课文,说说傅雷给儿子写这两封信的缘由和目的分别是什么
明确:第一封信是因为儿子内心苦闷而写的,劝慰儿子要尽可能以理智冷静地对待内心的波澜,使心灵越来越坚强。
第二封信是在儿子取得了杰出成绩之时而写,父亲在肯定儿子所取得的成绩之余,委婉地告诉儿子,所谓坚强就是在任何时候都保持精神的独立。
使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二、指导学生感受人物形象。
1、找出文中有关语句,请学生说说对傅雷的初步印象。
2、指导学生朗读,从朗读中感受傅雷形象。
师:傅雷在文中是一个双重身份的长者:慈爱的父亲和智慧的朋友,在信中既有对儿子的谆谆教导更有做父亲的柔肠慈心,请你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语句,用恰当的朗读语气来表现这两个不同的形象。
3、指导学生领悟家书中富含哲理的警句。
可以用品析的方法来讲,也可以用具体的事例来剖析。
二、感受人物
1、初步感知
依据课文话傅雷: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学者;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中国人;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父亲;读着这些语句___,我感觉傅雷是一个___的朋友……
明确:“惟其如此,才需要我们日以继夜,终生的追求、苦练……”可见傅雷是一个严谨勤奋治学的学者;
“我们也因为你替祖国增光而快乐!”“中国正到了‘复旦’的黎明时期,但愿你做中国的
——新中国的——钟声,响遍世界,响遍每个人的心!”傅雷是一个有着强烈的爱国情怀的中国人;
“聪,亲爱的孩子”“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可见傅雷是一个多么温柔慈爱的父亲;
“……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
”“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别担心,解决一个矛盾,便是前进一步!”可见傅雷是一个多么睿智的朋友……
2、走进心灵
学生选择自己最欣赏的语句,试着用恰当的朗读语气来表现傅雷形象。
如:“我是过来人……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读得慢一些,加点字读得重一些,读出无比心疼、体贴入微的语气。
)
“早预算新年中必可接到你的信,我们都当作等待什么礼物一般地等着。
果然昨天早上收到你来信,而且是多少可喜的消息。
孩子!要是我们在会场上,一定会禁不住涕泗横流的。
”(激动喜悦的语气,由内心而出的期盼和自豪,语速稍快的,加点字要读得非常深切。
“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
”(意味深长的语气,加点的词语要读得坚定有力。
)
“名闻世界的扬子江与黄河,比莱茵河的气势还要大呢!……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有这种诗人灵魂的传统的民族,应该有气吞斗牛的表现才对。
”(充满了希望自信,满怀豪情的,热情鼓励的语气,特别是加点的语句要慢读重读,读出一位无比爱国的学者的形象。
)
……
让学生立足文本,在字里行间感受人物形象。
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学会用朗读去体会人物的内心情感。
并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①可结合课文《孤独之旅》来理解,农家少年杜小康离开油麻地,跟随父亲去放鸭,他首先感觉到的是孤独是极端的寂寞。
杜小康战胜了寂寞、恐惧、风雨,孤独之旅,就是成长之旅,就是精神世界的独立与坚强,这样才能创新,有所作为。
再如居里夫人,一生置荣誉、金钱于身外,对她所钟爱的科学研究始终保持一颗纯粹的心,所以她取得了许多造福人类的业绩,虽死犹生。
②师:傅雷用比喻的方法说理,太阳和雨水是植物生长的必需,但是,任何必需的东西都有个量好比我们烧菜加的盐,没有盐,是淡而无味的,而盐太多,也是难以下咽的。
(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事例引导学生理解。
)
③引导学生理解亲历过战斗的人,凭吊古战场时,只见断壁残垣,金戈铁马、血肉厮杀都已被岁月的黄沙掩埋,心中只会有万千感慨而已。
我们可以回忆一件自己曾经遭遇过的痛苦悲伤的往事,当时
肯定是痛苦难耐,时过境迁,心情应该是平静超然的。
3、领略哲理
①如:“赤子孤独了,会创造一个世界,创造许多心灵的朋友!永远保持赤子之心,到老也不会落伍,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
(明确:赤子之心是最纯洁的,它剔除私心杂念,远离欲望纷争,只容纳人间最美好真挚的感情。
所以“永远能够与普天下的赤子之心相接相契相抱!”赤子的现实生活也许境遇不佳,缺少知音,身边的世界让他孤独,但人类最纯洁美好的感情与思想,是相通而永存的。
普天下的赤子都将成为他的知音和朋友。
就是这些心灵的朋友和美好的情感,成为赤子创造的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
)
②“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
(明确:遇到挫折要注意控制情绪,过于高潮或者过于低潮的情绪都会使自己受伤的)
③“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的感情的创伤,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情怀。
”
(明确:傅雷就是用这样的比喻,劝慰儿子在回首往事的时候要以一种平静的心态,做到冷静、洒脱,不要让它不断地伤害自己,要想得开、放得下。
)
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慢慢领悟家书中警句的深刻含义。
更进一步理解傅雷对儿子的情感。
三、指导学生探究“坚强”的含义。
①师:读了两封信,你觉得傅雷最终希望儿子成为什么样的人?
②引导学生通过仿句练习,理解“坚强”的含义。
四、总结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
”这是傅雷最喜欢的诗句,他是一个想得很多、想得很远、内心生活非常丰富的人。
正因为他“常怀千岁忧”,所以他对自己、对儿子、对朋友的要求特别严格,这堂课我们在那些叮咛的字句中,深深地感受到了“慈爱”的父亲的形象,多层次地领会了“坚强”的内涵。
三、探究深意
①明确:两封家信,尽管写作年代不同,写作内容不同,但教育儿子做一个坚强的人,即“无论遇到怎样的起伏跌倒,怎样的矛盾孤独,怎样的鲜花掌声,都要保持对生活的赤子之心和对艺术的谦卑、不懈追求。
”这一主旋律将这两封信融汇贯穿了起来。
“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这是傅雷对儿子的最终期望,而要如此,非做到精神上的“坚强”不可
②通过仿句练习,理解“坚强”的含义。
如:面对感情的创伤,泰然处之是坚强;面对鲜花和掌声,冷静谦卑是坚强;面对丰厚的物质待遇,始终忠诚于祖国是坚强;面对孤独,保持赤子之心是坚强;面对矛盾,对艺术终生追求是坚强……
通过这样的比“同”阅读,使学生更真切地理解一个父亲的良苦用心,也理解了编者的良苦用心。
板书设计
见课件。
作业设计
师:傅雷在给儿子的另一封信中曾经说过“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世界上有什么事可以和这种幸福相比呢?”其实他和儿子之间的知己之交又何止这两封信?
课后阅读《傅雷家书》
课件设计思路
1、简介傅雷
2、展读家书,思考:傅雷写这两封信的缘由和目的是什么?
3、感受人物。
初步印象。
4、走进心灵。
5、领略哲理。
(具体语句略)
6、探究深意。
领会“坚强”的含义、
7、引用《傅雷家书》中的语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