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古街巷历史渊源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论坛研究】

扬州建城可上溯至公元前486年,至2015年恰好2500年。从古至今,凭借着优越的地理环境、发达的商业经济及悠久的历史文化,孕育了无数风景名胜,形成了如诗似画、韵味悠远的古都风貌。而遗落在城市中星罗棋布的古街巷正是这一幅幅历史画卷的见证者和记录者,它们养育了一代又一代扬州人。扬州街巷于人于市都很重要,因而需要对它们的历史渊源进行有益地研究与探索。

一、扬州古街巷的概况

扬州素有“巷城”之誉,在扬州老城区内街巷有592条,其中新中国建立前的老街巷就有506条,这些街巷宽窄不一,宽的会有20米出头,窄的却仅仅只有2米,逼仄的仅有70厘米,俗称“一人巷”。扬州街巷规矩中又极不规矩,长短纵横,或笔直交叉,或曲折蜿蜒,或互相连通,或首尾相连,或拐弯抹角,或误入死路,常使人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感。即使在热闹的市中心,也会有些沉寂不易发现的小巷子,给人以神秘莫测之感。这些街巷就如同城市的血脉,扎根于一座城市,又抚育一座城市。扬州人至今还会传唱一些有关扬州街巷的民间歌谣,如“扬州城,巷子深,户对户,门对门,门里门外一家人……”

扬州的街巷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即新城和旧城。扬州在历史上以小秦淮河为界,分为新、旧两城。旧城位于小秦淮河以西,建于隋唐时期。到了明清时期,大量的盐商通过运河来扬做生意,原本的旧城已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盐商们便在小秦淮河以东大兴土木,渐渐地小秦淮河以东便发展为了新城。由于旧城是由历朝历代的官府设计规划而成,所以城中的街巷多平整方直。而新城则大多由盐商各自圈地建设,故街巷多呈现出曲折、幽深的特点。清乾隆皇帝南巡落脚扬州时,曾问太史秦恩复之父秦黉:“扬州有新旧两城,区别何在?”秦黉答道:“新城是盐商巨贾豪宅,旧城为读书人之所。”乾隆听后,为秦黉题写“旧城读书人”的匾额[1]。此后,旧城一带更是成为“名流咸集,文宴称盛”之地。从中我们便可以看出街巷命名的规律,相较于新城,旧城中街巷的取名更偏文学性,更具有读书人该有的文化气息。例如旧城中的代表街巷毓贤巷,又称太傅巷,因西段有教育生员的安定书院而得名,而毓贤即取育贤谐音,可见其中的文化寓意。

二、扬州古街巷的地名分类及溯源

在大体上抓住了扬州古巷的主要特征之后,本文根据这五百多条古街巷命名的规律,得名的由来及演变情况,将扬州古街巷细分整理为8类。

(一)与其他城市地名或地区有关

泰州路、南通路及盐阜路。这三条路用的是当年苏北行署驻扬州时所辖的专区的名称。泰州在扬州的东面,因而东面的就为泰州路;南通地处扬州的东南,因而南边的就为南通路;盐阜地区是革命老区,又位于扬州的北面,所以北边这条就为盐阜路。这三条路,铭刻着建国以后扬州历史前进的脚步。

(二)由历史名人、群体或官名来命名

李官人巷、雅官人巷、状元巷、探花巷、地官第巷、曹李巷、三元巷和苏唱巷等都有各自不同的典故。例如三元巷,就是为了纪念宋代扬州籍的三位状元吕溱,王昴和李易。地官第巷,地官为古代六官之一,《周礼·地官·序言》有“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之说,后世就以地官司徒作为户部尚书的代称,第是居住的地方,地官第的由来或许就是因为这里曾经住过户部尚书之类的官员。古代扬州是一个商业发达、富庶风流的地区,商业的发达进一步推动了当地文化的发展,当时盐商最风雅的休闲方式就是看戏。由于有这些富商的捧场,扬州戏曲也就成了当时最丰富活泼的文化形式,苏唱街也由此应运而生,成为姑苏优伶聚居之地。传说原扬州第一服装厂旧址就是当时的“老郎堂”,即梨园总局。李斗在《扬州画舫录》中记载:“城内苏唱街老郎堂,梨园总局也。每一班入城,先于老郎堂祷祀,谓之挂牌;次于司徒庙演唱,谓之挂衣。”[2]至此,就以苏唱街为中心形成了一个氛围极浓的戏曲圈子,推动了扬州戏曲的发展。

(三)与历史事件、活动或民间传说有关

渡江路、螺结丝顶、洪水汪巷、十八家巷、讲经墩、黑婆婆巷等。扬州街巷中命名与历史事件有关的多与战争有关。例如十八家巷,相传是元末明初,扬州城遭战火毁

扬州古街巷历史渊源研究

◇杭蕾

摘要:2015年是扬州建城2500年,扬州市为此展开了一系列城市保护和开发行动,其中也包括了扬州古城中星罗棋布的古街巷,对它们进行了系统地整理、修复、保护等工作,并将其中一些开发为旅游资源。借此契机,对扬州的古街巷地名渊源做了一次较为系统地整理归类,并从中探究出这些街巷的命名原则及其中出现的一些有趣现象,如讹误、交叉等,以希望对这些珍贵的城市遗产做进一步地了解并且知晓它们的保护现状。

关键词:扬州;古街巷;地名;命名;历史渊源

[项目名称: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编号:15C150]

8

2017·06

坏,人口凋敝,偌大的城也只剩下此处的十八家而得名。关于这件事的最早记录在明代《嘉靖淮扬志》上,这十八虽未必为实数,但也说明了战火之下扬州城的悲惨境遇。还有许多是跟清兵屠城有关的,如螺结丝顶,就是因为清兵屠城时此处累尸;洪水汪,旧名红水汪,因地势低、积血多而得名。而民间传说中的代表就应该是黑婆婆巷了,说的是长得又黑又丑、却心地善良的婆婆和媳妇的相处之道,婆婆对于媳妇的关心和照顾换来了媳妇的尊重和爱戴。而历史活动的代表就要首推讲经墩了,讲经墩又名天心墩。嘉庆《扬州府志》记载:“天心墩,在谢司空寺前,广袤三亩许,高二丈余,佛陀跋陀罗尊者译经地。”[3]因而得名讲经墩。除外,还有引市街,是明清扬州盐商聚集交易盐引之地。

(四)有固定的行业作坊,密集的商业群或传统技艺

多子街、彩衣街、皮市街、打铜街、翠花街、元宝巷、大小描金巷、风箱巷、兜兜巷、灯笼巷、二畔铺巷等。这一类街巷光从名字就可以大致推断出它们从前的功能了。例如彩衣巷,顾名思义,就是一条做衣服的巷子,至少在清代,这里聚集了全扬州城最好的裁缝师傅们。《扬州画舫录》记载了“彩衣巷为运司后一层”[4],旧设有制衣局,为官设的高级成衣铺,其后的绣货,戏服都能在巷内找到,至今这里还有像“启明唐装”这样的私人订制制作唐装、旗袍的老字号。再如兜兜巷,制作的东西即是肚兜,从兜兜巷出去的肚兜样式,花样都极为精致,面料也极为舒适,可以说是当时扬州制作肚兜最闻名的地方,相传杨贵妃的肚兜都出自这里。翠花巷则是以制作女子珠钗翠环而得名。扬州漆器早在汉朝就已经享誉全球,到了明清则更甚,因而技艺也越分越细,甚至形成了许多以主攻其中一种技艺为主的商业街,大小描金巷就是一个典型,巷内多是一些以勾线描金为主的漆器作坊,而罗甸巷,则是以多制作“平磨螺钿”“点螺”等漆器的作坊和商店而得名的。

(五)由街巷本身的地形而得名

罗湾街、洼子巷、埂子街、驼铃巷、仁丰里、龙头关、羊胡子巷。其中仁丰里是旧城平整方直的代表街巷,也是我国古代享有盛誉的鱼骨状街巷,有“鲫鱼背”之称,至今保留了典型的磨里坊制格局,“里”指用十字形的街道划分居住四周的围墙,在街两侧,小街小巷如鱼骨向两侧对称排开,其数量多达15条。驼铃巷也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条,它因形状像驼峰而得名,但真正让这条小巷子出名的并不是它的名称,而是设置在其中的扬州八怪纪念馆,即原西方寺和一棵树龄已达千年的唐槐,相传它曾是“南柯一梦”中主人翁淳于棼倚之入梦的槐树。

(六)因街巷内某一著名的地标或建筑而得名

这一类的街巷数量较多,可按地标建筑之类型再细分为六类。一是以衙署机关命名:扬州是历史名城,也深得朝廷的重视,因而官府衙署很多,所以有一些街巷就干脆以这些官署、机构的名称命名。例如以扬州衙府定名的府东街、府西街、府前街,以衙署工作人员的宿舍定名的西公廨、运司公廨、马监巷是明代牧马监署的所在地,还有馆驿前街、运司街等。二是以城门、城垣命名:扬州新、旧两城相连,共有12个城门,有些城门虽随着战火已消失不见,但它们的名字却被这些街巷记录了下来。例如便益门大街、广储门大街、天宁门大街、徐凝门大街等,且都加了“大”字,以显示出它们昔日的恢宏。如广储门大街,据《扬州画舫录》记载:清雍正年间,葛御史在城外梅花岭下建广储仓,因运粮从镇淮门进出,遂称广储门。如今广储门已不复存在,但通过广储门大街我们依稀可以想象它当年的繁华。这就是街巷的作用,它们本身是历史的同时,也帮助记录城市的其他历史。三是以泉、井、桥、河道等命名:扬州古时也是鱼米之乡,古运河、沙河、小秦淮河等多条河流都由此经过,由于这些水上通道的存在,扬州才得以交通发达、经济繁荣,而且古代城市依水而建,也是为了防御,所以才会有那么多以泉、井、桥、河道命名的街巷,例如汶河路、河下街、砂锅井街、板井街、莲花桥巷、得胜桥巷等。四是以寺、观、庵、宫等宗教地命名:扬州为文化古都,有许多著名的寺庙,道观。据说解放初,扬州城内尚有270多座庵观寺院[5],因而有许多街巷选用了寺、观、庵、宫等来命名。例如二郎庙街,得名于巷内的二郎庙,祭祀的是隋代为民除害的赵昱,相传穷人家的小孩若得了眼病,无钱医治,便会来二郎菩萨座下,眼疾立愈。除此之外,还有弥陀寺、报恩寺巷、旌忠巷(祀宋英雄岳飞)、琼花观巷、石塔寺街等。五是以园、宅或店铺名命名:这种类型的街巷多以达官贵人、富商巨贾的家宅或店铺而命名,如樊家园巷、常府巷、耿家巷、田家巷、粉妆巷等,常府巷相传是元末明初大将常遇春的府邸。而吃吃看巷、醉仙居巷、富春巷、金桂园巷则是以当时扬州极出名的饮食店铺来命名的。六是以人工雕刻、石雕命名:四望亭路、古旗亭路等是以当时著名的古代建筑而定名的,螃蟹巷、石将军巷等则是因为巷内某一处著名的雕刻而命名的,如螃蟹巷,传说曾有螃蟹在此协助破案而得名,人们在巷口砖刻了螃蟹嵌在墙壁上。

(七)以动植物来命名

扬州民俗喜培养一些花鸟虫树以娱生活,至今还有老人习惯早起斗鸟的,因而它们也常被用作街巷名,例如以动物名称命名的有羊巷、金鱼巷、金雀巷等,而植物最为著名的应属芍药巷。自古以来,洛阳牡丹与广陵芍药并称于世,苏轼云“扬州芍药天下冠”[6],而芍药巷相传便是因巷中植有名种芍药而得名。除此之外,还有南、北柳巷,皆因道旁多栽植柳树而得名。槐树巷,古时扬州多植槐树,槐树象征着功名成就,凡是有意功名的人家,都会在院中种上槐树,企盼子孙后代登科入仕。

(八)取吉祥寓意或文化含义、习俗来命名

五福巷,五福指“福、禄、寿、喜、财”,取五福毕至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