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基础教程》(第三版)-课件: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知识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
(二) 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 调控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1.综合性;2.经济性;3.效 益性;4.指导性;5.实体法和程序法
10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
(一)市场主体管理关系 (二)经营协调关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四)市场规制关系 (五)涉外经济关系
11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12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根据经济法律
规范的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经济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由三个基本 要素构成,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国家机关(2)社会组织(3)经济组织内部的 职能机构或下属单位(4)个体户与承包户(5)自然 人
3
第一节 法的概述与渊源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的渊源
4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 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 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13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1)经济权利 (2)经济义务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 (2)行为 (3)智力成果
14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由于一定客观情况的 出现而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和 义务。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已经发生的经济法 律关系要素的变化(主体、内容、客体)。经济法 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 务归于终结。无论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 终止,都是由于一定的经济法律事实的出现所引起 的。这个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
19
2.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 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由 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2)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的状态持续达
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 民法
院宣
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20
3.监护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 法的概述及渊源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四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
1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法的概念和本质;了解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和经济法的产生、概念及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概念及构成;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相 关的民法基础知识和诉讼时效的概念。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初步 的法律思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分析产生的经济法律关 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出现的法律关系,能用学习的法 律知识分析不同的民事主体;学会识别民事行为的不同 类型;学会分析代理的法律关系及代理权的行使。
7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及概念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8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概念
(一)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 者摩莱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中提出来 的。1919年,德国颁布《煤炭经济法》,第一次 在立法中以“经济法”命名。
我国经济法概念的出现,最早是在1933年上 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法律大辞典》中的一个“经济法” 条目,是摘抄德国法学中对于“经济法”的解释。真 正大量正式使用经济法概念,始自1979年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 议首次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
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由监护人监督和保 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在法律上又可分 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两种方式。
21
4.自然人的住所 自然人的住所,是指法律认可的自然
人民事生活的中心处所和经常居住地。 《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他
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 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另据《民通意见》第9条确认,自然人离开 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 常居住地。
5
(二)法的特征
1.规范性 2.国家意志性 3.国家强制性 4.普遍性 5.程序性
6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 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 国际条约与惯例和司法解释等。
17
(二) 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包括财产所有
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2.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包括人格关系
和身份关系。
18
二、 民事主体
(一)自然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
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 格。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 能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的资格。
15
第四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基 础知识
一、民法概述 二、民事主体 三、民事行为 四、代理 五、时效
16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来自百度文库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平等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
位平等的当事人,也叫做民事主体,包括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民法是国家法 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与人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
2
引导案例
2012年5月1日,某商场搞有奖销售活动,15岁 的小明购买了58元洗发水,中奖8000元。第二天, 小明的母亲和他一起去领奖。领完奖回来后小明偷 偷拿走7800元买了电脑,母亲想拿这钱买化妆品的 时候发现钱被儿子花了,遂返还购置费用,要求商 家退回电脑。 请思考:1.儿子买洗发水合法吗,奖金归谁,为什么? 2.儿子买电脑行为可合法?母亲能否要求退货?为 什么?3.母亲用奖金钱买化妆品可符合法律规定? 4.分析本案例出现的法律关系。
(二) 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经济法是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
调整国家为了矫正市场失灵而管理和 调控经济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 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1.综合性;2.经济性;3.效 益性;4.指导性;5.实体法和程序法
10
二、经济法调整对象
(一)市场主体管理关系 (二)经营协调关系 (三)宏观经济调控关系 (四)市场规制关系 (五)涉外经济关系
11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及构成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12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和构成
(一)经济法律关系的概念 经济法律关系是法律关系的一种,是指根据经济法律
规范的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人们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
经济法律关系同其他法律关系一样,都由三个基本 要素构成,即主体、内容和客体。 1.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1)国家机关(2)社会组织(3)经济组织内部的 职能机构或下属单位(4)个体户与承包户(5)自然 人
3
第一节 法的概述与渊源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二、法的渊源
4
一、法的概念与特征
(一)法的概念 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依靠国家强制力保证
实施的,以权利和义务为调整机制,以人的行为及行 为关系为调整对象,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的统治阶级意志,以确认、保护和发展统治阶级所期 望的社会关系和价值目标为目的的行为规范体系。
13
2.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 (1)经济权利 (2)经济义务 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1)物 (2)行为 (3)智力成果
14
二、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
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是指由于一定客观情况的 出现而在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的权利和 义务。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是指已经发生的经济法 律关系要素的变化(主体、内容、客体)。经济法 律关系的终止是指经济法律关系主体之间的权利义 务归于终结。无论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或 终止,都是由于一定的经济法律事实的出现所引起 的。这个法律事实包括事件和行为。
19
2.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
(1)宣告失踪,是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 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 由 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
(2)宣告死亡,是指自然人下落不明的状态持续达
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 民法
院宣
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
20
3.监护 监护,是指对未成年人或精神病人的人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第一节 法的概述及渊源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第三节 经济法律关系 第四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基础知识
1
学习目标
第一章 经济法基础知识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能够掌握法的概念和本质;了解 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和经济法的产生、概念及调整对象; 掌握经济法律关系概念及构成;理解和掌握与经济法相 关的民法基础知识和诉讼时效的概念。通过本章学习, 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树立法律意识,培养初步 的法律思维;能在生活和工作中分析产生的经济法律关 系;在工作和生活中对出现的法律关系,能用学习的法 律知识分析不同的民事主体;学会识别民事行为的不同 类型;学会分析代理的法律关系及代理权的行使。
7
第二节 经济法概述
一、经济法的产生及概念 二、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8
一、经济法的产生与概念
(一)经济法的产生
“经济法”这个概念,最早是法国空想共产主义 者摩莱里在1755年出版的《自然法典》中提出来 的。1919年,德国颁布《煤炭经济法》,第一次 在立法中以“经济法”命名。
我国经济法概念的出现,最早是在1933年上 海大东书局出版的《法律大辞典》中的一个“经济法” 条目,是摘抄德国法学中对于“经济法”的解释。真 正大量正式使用经济法概念,始自1979年的中华 人民共和国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会 议首次提出了“经济法”的概念。
身、财产及其合法权益由监护人监督和保 护的民事法律制度。监护在法律上又可分 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两种方式。
21
4.自然人的住所 自然人的住所,是指法律认可的自然
人民事生活的中心处所和经常居住地。 《民法通则》第15条规定:“公民以他
的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为住所,经常居住地 与住所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 另据《民通意见》第9条确认,自然人离开 住所地最后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为经 常居住地。
5
(二)法的特征
1.规范性 2.国家意志性 3.国家强制性 4.普遍性 5.程序性
6
二、法的渊源
法的渊源,也被称为法的存在或表现形式, 是指由一定的有权国家机关制定的各种规范性法律 文件的表现形式。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 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规章、 国际条约与惯例和司法解释等。
17
(二) 民法的调整对象 1.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 包括财产所有
关系和财产流转关系。 2.民法调整的人身关系 包括人格关系
和身份关系。
18
二、 民事主体
(一)自然人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 (1)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
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 格。 (2)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 能以自己的独立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 事义务的资格。
15
第四节 与经济法相关的法律基 础知识
一、民法概述 二、民事主体 三、民事行为 四、代理 五、时效
16
一、民法概述
(一)民法的概念 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财产关来自百度文库和人身
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平等主体是指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法律地
位平等的当事人,也叫做民事主体,包括 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民法是国家法 律体系中的重要部门法之一,与人们的生 活密切相关
2
引导案例
2012年5月1日,某商场搞有奖销售活动,15岁 的小明购买了58元洗发水,中奖8000元。第二天, 小明的母亲和他一起去领奖。领完奖回来后小明偷 偷拿走7800元买了电脑,母亲想拿这钱买化妆品的 时候发现钱被儿子花了,遂返还购置费用,要求商 家退回电脑。 请思考:1.儿子买洗发水合法吗,奖金归谁,为什么? 2.儿子买电脑行为可合法?母亲能否要求退货?为 什么?3.母亲用奖金钱买化妆品可符合法律规定? 4.分析本案例出现的法律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