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度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度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总结2008年度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总结

一、贯彻落实有关会议精神

在2008年全国地震局长会议暨地震系统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结束后,研究所立即布置落实会议精神,同时积极落实中国地震局“关于加强全国震情跟踪与应急工作紧急通知”和“关于印发《2008年北京奥运会全国震情跟踪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为落实2008年局长会议精神,制定了具体方案.研究所结合“中国数字地震观测网络”项目验收和运行工作,筹措经费、采购设备和配件,加强地震现场应急工作能力建设.

2008年度,研究所对《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突发公共安全事件总体应急预案》进行了修订.在预案中明确了应急管理和应急指挥的主责领导、主责部门,简化了应急响应过程.在条件保障中增加了一些比较重要而具体的内容,使得预案更具有可操作性.从组织机构和职责、应急报警与响应、条件保障、教育、培训和演习等几个方面进一步强调预案的责任、义务和可操作性.研究所将在2008年5月正式实施修订后的应急预案.通过该预案的修订和实施,研究所在遭遇突发性地震灾害时可以最大限度地保存自身力量,支持国家的抗震减灾工作.

二、地震应急预案准备、演练和实施情况

为了增强研究所地震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地球物理研究所于2008年4月10-11日开展了地震应急工作研讨、现场地震灾害评估培训和演练活动,由研究所副所长杨建思、顾建华副研究员、研究员温增平、副研究员刘爱文分别进行了《中国地震应急救援体系》、《我国省县应急救援工作现况》《建筑结构与震害调查及其相关问题》,《地震现场烈度评定~采用平均震害指数方法评定地震烈度》等系列讲座和培训报告,地球物理研究所的应急队员、年轻科技工作人员

和研究生参加了培训,最后应急队员以2007年云南普洱6.3级地震为例进行了逼真的地震现场灾害评估,并就地球物理研究所如何深入开展地震应急救援工作进行了研讨.乔森书记参加了演练和研讨,并介绍了地震现场应急工作综合指挥组织协调工作的经验和重要性.

结合汶川地震提出的科学问题,和研究所承担的地震科技支撑和公益性服务任务,研究所于2008年年中编写并印发了《中国地震局

地球物理研究所抗震救灾科技支撑应急工作预案(试行)》.地球物理研究所的抗震救灾科技支撑应急工作,依据地震后的时间顺序,分

为震后快速科技产出工作、地震现场应急工作、震后持续科技支撑

工作和地震现场科学考察工作.同时,预案还规定了各阶段工作的具

体内容和启动条件,以及必要的条件保障措施.

根据中国地震局地震应急救援司安排,2008年年底还启动了地震应急救援任务落实工作,目前正在重点落实地震参数快速产出工作.

为更好地落实中国地震局《局直属各有关单位地震应急救援任务》(中震救发〔2008〕171号)文件精神,2008年年底研究所正式成立了地震应急技术推进组,由杨建思副所长担任推进组组长,在171号

文件中承担具体任务的课题负责人担任成员.该推进组的成立,将加

强研究所为地震应急救援工作提高科技支撑和公益服务的技术能力.

三、汶川地震应急救援工作(一)汶川地震现场救援工作

200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发生后,温增平研究员和副研究员吕

红山博士、吴健博士被列入第一批国家地震灾害现场工作队队员之列,地震后当日到达现场.他们的主要任务是灾害评估.根据实际情况,指挥部要求首先开展人员搜救工作.

5月14日上午,在倒塌的中医院救灾现场,伤者手脚被重重地压

在水泥件下,救援官兵经过26个小时的努力都没能成功,万般无奈之下救援官兵决定截肢.恰在此时,温增平研究员赶到了现场,他依据地震工程学的专业知识及丰富的震害救援经验,果断地提出了救援方案,采用支撑保护、切割吊离等多种措施,确保废墟体的稳定性,防止救

援行动对被困老人的二次伤害及不稳定的倒塌体对救援官兵生命的

威胁.经过3个多小时的艰苦努力,终于救出了被困40多个小时的老教师,赢得了在场所有人员的称赞.5月14日晚上,在中医院住院部

南墙角又发现一位幸存者.温增平和现场同志们仔细察勘废墟的关键

支撑构件,分析它的支撑体系,精心制定了现场挖掘方案.武警官兵看

到国家地震应急救援队员科学地制定救援方案,不顾个人安危,与他

们并肩作战,更加坚定了他们的搜救信心.经过一个多小时的紧张工作,最终将幸存者从废墟中营救出来.

作为结构工程师,吕红山博士和数名救援官兵组成一个小组,先后到都江堰商业街的某居民楼、市财政局大楼等几处废墟处进行施救.

他运用平时积累的丰富的专业知识,冒着余震不断的危险,不顾一切、一次次钻进废墟实地勘察,指导和配合队友们实施救援.

刘爱文博士是生命线系统抗震方面青年专家.5月12日汶川大地

震发生时,他正在日本参加生命线系统抗震减灾学术交流活动,当得

知地震发生的消息后,他立即停止了原定的所有学术活动,第一时间

赶回了国内,并奔赴灾区.到灾区后,在前方总指挥部的统一部署下,

刘爱文领导了一支灾情调查分队,主动承担起生命线工程的调查工作,足迹几乎遍布了四川所有的重灾区,为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的第一手

资料.在什邡进行生命线震害调查时,当地的抗震救灾指挥部还在

“什邡之窗”网站上对刘爱文等的工作进行了报导.由于刘爱文的突

出表现,他在抗震救灾火线被批准入党.

二)地震现场应急观测

地震后,根据中国地震局的部署,研究所迅速成立地震应急流动监测队,由副所长杨建思任队长,姜旭东、徐智强、袁松勇、常利军、

郑钰、沈军、杨勇及3名驾驶员共11名队员组成,连夜奔赴地震灾区.

进入四川,全体队员按照杨建思服所长的安排进入了紧张的工作

状态:观察灾情的分布;测量和记录cdma和gprs信号强度和工作状况,近临成都时,监测布网方案已经初步形成.得到指挥部批准后,地

球物理研究所主动承担了距成都和指挥部较远而且情况不明的绵阳—广元-青川地区布设11个流动台站的任务.

为了尽快完成流动地震观测台网建设,他们分成两个小组,加快了架台进度.在去广元市云集镇架台的途中,一路上山高路险,随时都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