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操作流程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操作流程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所有的分析都是在复制盘上进行的,复制以及取证过程的每一步骤,取证系统都会进行审计校验,确保原电子数据不会被更改。
整个鉴定过程在完整的取证流程监管系统下进行,它会详细记录取证人员分析取证的全过程,并且可以形成完整的流程监管报告。
鉴定流程:
•电子数据真伪及形成过程的鉴定:主要是用于识别送检电子数据内容是否被剪辑、修改或添加以及鉴定电子数据的形成过程是否正常;
•采用数据提取工具,数据复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数据镜像技术、数据快照技术等)提取,复制原介质数据,制作电子数据副本。
数据提取工具必须具有写保护功能,以保证不对原始电子数据作任何修改;
•将原始数据介质写保护封存保管;
•将制作出的所有副本进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提取的结果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
•采用数据鉴定设备、软件,仪器,结合常用的电子数据鉴定数据技术(数据复原技术、日志分析技术、数据截取技术,数据关联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鉴定;
•给出鉴定分析结论,生成鉴定报告。
鉴定流程图:。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是怎样的,操作要求是怎样的?

Believe what he said, but don't take it seriousl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是怎样的,操作要求是怎样的?具有司法鉴定各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二年以上的;具有相关专业大专以上学历,从事司法鉴定工作三年以上的;在司法机关从事司法鉴定工作六年以上的;具有司法鉴定各专业或相关专业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
说到司法鉴定,不少人都对司法鉴定的准确性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殊不知,并不是所有的机构都能够成为司法鉴定机构的,需要拥有一定的鉴定资质,同时还需要按照相应的操作规范来进行操作才行,下面就给大家讲讲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是怎样的,操作要求是怎样的?一、鉴定资质现行的《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和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对司法鉴定机构应具备的条件作了规定,但是对于从事电子证据司法鉴定活动的鉴定机构的资质和条件未作特别规定;另一方面,当前我国有些司法鉴定机构的中立性和统一性较弱。
有鉴于此,电子证据的司法鉴定机构管理必须与司法鉴定的统一管理同步,在统一司法鉴定管理的基础上实现规范性。
对此,一方面,可以在省一级设立电子证据司法鉴定中心,独立于公、检、法机关,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每年接受资格审查和注册;另一方面,还应该考虑到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技术、方法有别于肉眼观察、理化分析、显微鉴别等传统的物证鉴定技术、方法,对从事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机构的准入规则、执业资质作出独立规定,重点对从事电子证据司法鉴定专门机构的检测、鉴别设备和软件的多样性和先进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和技术职称、从业经历、司法鉴定经验等进行规制。
在我国,公、检、法等职能部门均享有自主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力,而当事人只能在对司法鉴定结论不服时申请补充鉴定或重新鉴定。
考虑到我国职权主义诉讼传统和控辩双方诉讼武装悬殊的现实,可以保留职权部门依职权自主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力,但是,为了保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被害人的权利,应当对自主启动司法鉴定的权力予以限制,如建立告知制度、完善救济程序等。
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

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1、符合受理条件的,司法鉴定中心通知委托人鉴订《司法鉴定协议书》;2、委托材料不充分尚不具备受理条件的,通知请求人补充相关材料。
请求人应当于收到该通知之日起15日内将补充材料送达,否则视为撤回委托;3、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决定不受理的,通知委托人并说明理由。
2016年,随着我国提出“互联网+”的概念,互联互通的时代可以说真正到来。
然而事物总有两面性,利用计算机进行犯罪的行为也屡见不鲜,必要时需要司法鉴定机构的介入。
那么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是什么呢?为您解答。
一、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计算机司法鉴定是指依法取得有关计算机司法鉴定资格的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受司法机关或当事人委托,运用计算机理论和技术,对通过非法手段使计算机系统内数据的安全性、完整性或系统正常运行造成的危害行为及其程度等进行鉴定并提供鉴定结论的活动。
从理论上讲,计算机鉴定人员能否找到犯罪证据取决于:有关犯罪证据必须没有被覆盖;取证软件必须能找到这些数据;鉴定人员能知道这些文件,并且能证明它们与犯罪有关。
因此,计算机司法鉴定范围是具有局限性的,它一般集中于对计算机内的存储的数据进行鉴定,有时也包括对计算机中软件、程序进行功能性鉴定,对取证过程中取得的证据链进行鉴定。
其中计算机内的数据包括各种存储介质以及通过网络实时传输的数据。
如:软盘、硬盘、优盘、ZIP 盘、JAZ 盘、磁带、磁光盘、CDROM 、CDR 、CDRW 、DVD 、MO 、CF 卡、MS 卡、SD 卡、MMC 卡等,网络硬盘、电子邮箱等;对软件、程序的功能鉴定包括是否为盗版软件、是否存在软件侵权行为等。
鉴定文件格式包括电子表格、Word 文档、数据库、文本文件、日志文件、电子邮件、图片、视频文件、声音文件、交换文件、临时文件等。
(一)专业数据复制,保持数据的原始性。
取证分析的数据是被分析机器上数据的原始逐位比特复制来的,对原始数据不做直接分析。
(二)保持数据在分析和传递过程中的完整性。
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是什么

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是什么计算机司法鉴定一般程序先从受理案件开始,保存数据,分析数据后归档电子数据生成报告。
分析数据之前需要确保备份完整资料,必要时克隆硬盘信息,分析时需对材料证据进行非破坏性分析。
为保证证据的可信性,必须对司法的各个步骤进行记录。
电子数据取证技术,是信息安全领域的一个全新分支,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
近年来,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和行政诉讼法陆续将电子数据确立为法定证据种类之一,电子证据已在我国民事诉讼、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法活动中发挥重要作用。
电子数据取证是一个严谨的过程,因为它需要符合法律诉讼的要求。
让电子数据信息成为有效的法律证据,具体需要如下6大步: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即调查机构在受理案件时充分收集案件现场详情,全面了解可能与案件相关的电子证据材料,并且根据掌握的现场电子证据相关情况以及可能存在的电子证据进行证据固定或现场数据提取工作制订方案,准备可能用到的电子取证设备。
二、现场勘查现场勘查是电子取证最重要的一步,未按严格的流程而取得的证据很难具有法律效应。
取证人员在进入现场后,应迅速封锁现场,隔离人、机、物品,保护电子证据物品譬如计算机、移动硬盘、U盘、光盘、存储卡、手机、相机、录音机、打印机等电子设备,查看各设备的连接及使用情况,在操作过程中应避免任何可能造成数据、配置更改的情况发生,保护证据的原始性。
三、证据获取电子证据非常脆弱,很容易遭到破坏,因此,在收集的过程中,应当由专业的取证人员或请电子取证鉴定机构或公司的专业人员进行收集或提供专业咨询,保证电子设备储存的内容不被破坏。
1。
(完整版)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

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
第三条电子证据鉴定是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人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进行检验鉴定,并作出意见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活动。
第四条电子证据鉴定范围:(一)电子证据数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二)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三)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已删除数据内容的认定;(四)加密文件数据内容的认定;(五)计算机程序功能或系统状况的认定;(六)电子证据的真伪及形成过程的认定;(七)根据诉讼需要进行的关于电子证据的其他认定。
第二章委托与受理第五条进行电子证据鉴定,委托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鉴定委托书;(二)检材清单;(三)检材及有关检材的各种记录材料(接受、收集、调取或扣押工作记录,使用和封存记录;检材是复制件的,还应有复制工作记录);(四)委托说明(包括检材的来源、真实完整、合法取得、固定及封存状况等);(五)其他所需材料。
第六条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原鉴定书或检验报告。
第七条接受委托时,应当听取案情介绍,并审查以下事项:(一)委托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二)鉴定要求是否属于受理范围;(三)核对封存状况与记录是否一致;(四)启封查验检材的名称、数量、品牌、型号、序列号等;(五)检材是否具备鉴定条件;(六)记录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
第八条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应当在收到委托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向委托单位作出答复。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一)超出受理范围和鉴定范围的;(二)违反委托程序要求的;(三)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四)其他情形。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操作规范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操作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操作原则,提出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操作、设备、鉴定方法选择及实施环境等要求,针对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流程中所涉及的检材接收保管、审核、鉴定委托书的签订、鉴定实施、鉴定文书的出具等各个过程进行了综合性描述和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从事司法鉴定相关业务的活动。
2.规范性引用文件GB 50073-2001 《国家标准—洁净厂房设计规范》GB 50174-1993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3.术语和定义3.1电子数据基于计算机应用和通信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客观资料,用以表示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信息,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3.2存储介质承载电子数据的电磁介质或者光记录介质。
示例:常用存储介质包括硬盘、光盘、闪存等。
3.3原始电子数据存储介质被委托鉴定时所包含的电子数据。
3.4电子数据副本通过对原始电子数据的复制,获得的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的数据。
3.5数据提取建立电子数据副本的过程。
3.6写保护为防止对存储介质进行写操作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3.7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提取的结果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的校验。
3.8散列值通过散列算法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值。
注:常用散列算法包括MD5 、SHA1和SHA2等。
3.9数据恢复排除存储介质故障,使其中的电子数据可以正常读取的技术操作过程。
3.10数据搜索从电子数据中查找相关数据的过程。
3.11数据分析将电子数据中的各种信息相互印证、相互关联的综合分析过程。
4.鉴定操作原则4.1 鉴定人员有责任保证检材为被委托时的原始状态,禁止任何不当操作对检材的原始状态的更改。
4.2 在实施鉴定过程中,首先应对原始电子数据制作电子数据副本,此后原始检材应封存保管。
4.3 制作出的所有副本需要进行完整性校验。
4.4 在鉴定过程中,原则上以电子数据副本作为操作对象。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电子数据证据业务操作指引(征求

中华全国律师协会律师办理电子数据证据业务操作指引(征求意见稿)二0一二年七月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电子数据证据取证的方式方法与操作过程第一节电子数据证据的收集和提取第二节电子数据证据的保全第三节电子数据证据的司法鉴定第三章电子数据证据的审查与判断第四章电子数据证据的展示第五章电子数据证据的举证第六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帮助和指导全国律师正确、专业处理与电子数据相关的法律业务,提高律师业务水平与办案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综合电子数据证据的特点,特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电子数据,是基于计算机应用和通信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客观资料,用以表示文字、图形符号、数字、字母等信息,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储或传输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当电子数据以数字化形式存在于磁盘、光盘、计算机等载体中,用以证明案件事实、并具备证据特征时,该电子数据可以成为电子数据证据。
第三条本指引所涉及的电子数据证据律师业务,是指律师在为当事人提供法律服务中,对于以电子数据方式存在的相关信息、文件、资料等,可以参考本指引的内容,依法进行收集、提取、证据固定、审查判断及展示、举证等等。
第四条刑事案件中,涉及电子数据证据律师业务的,律师可以通过申请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调查取证的方式而收集、调取电子数据证据。
在申请调取电子数据证据时,律师可依据本指引的内容而提出取证程序和方法上的建议。
第五条本指引的内容结合了制订之时电子数据证据的技术特点或特性、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程序要求。
律师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如因技术进步、法规变化或其它因素,导致本指引的内容与实际情况不一致或不相适用时,应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准,并参考相关专业技术人员的意见。
第六条本指引仅为指导建议或行为参考类文件。
若律师在处理电子数据证据法律事务中,未采取或未参考本指引的内容,并不必然构成该律师执业行为不当。
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鉴定内容有哪些?

In the end, what you believe can become what you believe.通用参考模板(页眉可删)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鉴定内容有哪些?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目前主要从证据的同一性、证据有无、证据的事实程度几个方面进行认定。
主要就是判断这个电子证据是不是与案件有关,是不是涉案设备上产生的电子证据,电子证据证明的情况是否达到案件认定的程度。
当下很多案件的侦查以及审理都开始应用电子证据了。
比如贪污贿赂案中的银行转账信息、网络诈骗中聊天记录的调取等,所以关于电子证据的认定问题也越来越引人关注,电子证据认定的手段之一就是通过司法鉴定。
那么,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鉴定内容有哪些?详情参考下文分析。
一、电子证据鉴定的概念电子证据检验鉴定是指鉴定人运用计算机技术、物理学以及电子技术的原理和技术手段,对诉讼涉及到的电子数据进行恢复、鉴别和判断,并提供鉴定意见,以取得最具证明力的电子数据证据作为认定事实的依据二、电子证据司法鉴定的鉴定内容1、同一性鉴定每台计算机都有区别于其他计算机的特征,生成的证据也可能会留有计算机的特征,比如上网用户有其唯一的IP地址和网卡地址,WORD文档中保存有计算机的用户名、文件的存放位置、最后一次打印时间以及编辑所持续的时间等,打印件所用的打印机、打印头、墨盒、粉盒和纸张也可能呈现某种特征。
计算机使用者也有其区别于他人的不同习惯,比如汉字打字所用的输入法、错别字的规律.编写程序的风格等[2]。
2、事实有无的鉴定软件、数据的性质决定了某种违法事实是否存在,如“有害数据”和“有害信息”的认定.著作权保护和软件保护中侵权行为的认定,计算机程序是否危害计算机信息系统运行和功能发挥的认定等。
就我国刑法规定而言,非法入侵的认定,需要鉴定有无网络入侵行为,主要是通过入侵工具的认定、IP地址和电话号码,服务器日志的分析等在时间上形成完整的证据链。
我国刑法对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行为处罚标准是“后果严重”或“后果特别严重”,有些国家的法律,对未遂的破坏行为也要处罚.对可能产生破坏的工具的鉴定就显得重要。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通用实施规范

司法鉴定技术规范SF/Z JD0400001-2014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通用实施规范2014-3-17发布2014-3-17实施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电子数据鉴定基本原则 (2)5 电子数据鉴定通用程序 (2)6 电子数据鉴定通用要求 (4)参考文献 (6)前言本技术规范按照GB/T 1.1-2009的规则起草。
本技术规范由司法部司法鉴定管理局提出并归口。
本技术规范由国家信息中心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联合司法部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上海辰星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中心共同起草。
本技术规范主要起草人:叶红、王笑强、张羽、魏连、施少培、杨旭、李岩、金波、郭弘、黄道丽、徐隽。
本技术规范为首次发布。
引言本规范主要解决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基本定位、法律要求、程序规范和通用性技术要求,依据CNAS、ISO/IEC中检测实验室的相关标准及行业政策法规,结合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实际工作,对鉴定活动中所涉及的操作行为、工具设备、鉴定方法以及实施环境提出规范性要求,对鉴定各环节进行任务分解和权责划分,为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统一规范提供标准依据。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通用实施规范1 范围本技术规范规定了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通用实施程序和通用要求,包括鉴定实施中必要环节的程序规范以及技术管理要求。
本技术规范适用于指导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机构和鉴定人员从事司法鉴定业务。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3 术语和定义3.1电子数据 Electronic Data基于计算机应用和通信等电子化技术手段形成的信息数据,包括以电子形式存储、处理、传输、表达的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
3.2存储介质 Storage Medium承载电子数据的各类载体或设备。
律师调取【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流程指南

律师调取【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流程指南常见的电子证据有哪些?根据《电子签名法》的规定,数据电文是指以电子、光学、磁或者类似手段生成、发送、接收或者储存的信息。
主要有手机短信、传真件、电子邮件及网页证据、聊天记录、访问记录等。
目录一、手机短信二、传真件三、电子邮件四、网页证据五、电子聊天记录六、录音七、支付宝证据八、微信证据九、电子照片十、互联网电子数据证据举证指引一、手机短信1、如何在法庭上出示手机短信应当庭出示,并将短信内容、发(收)件人、发(收)时间、保存位置等相关信息予以书面摘录,作为庭审笔录的一部分。
举证方也可自愿申请短信公证,并将公证文书作为证据出示,此时手机短信可以不予出示。
2、审查手机短信应注意哪些情况经过法院审查核实符合证据'三性'要求的手机短信,可以作为定案依据。
但因手机短信存在删改的特性,一般情况下不宜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应结合其他证据予以补强,短信证据应该注意以下几点:1) 审查发、收件人(姓名及手机号码)以及发送、接收的时间;发、收件人与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确定双方属于案涉当事人;2) 审查手机短信的位置是否出现变动,有无中间删减的情况;3) 审查手机短信的内容是否完整,与其他证据是否有矛盾,与待证事实是否有关联;4) 必要时可申请鉴定或向电信运营商作调查。
3、已删除的短信哪里找?1)搜索APP“手机数据恢复精灵”2)打开APP,点击“短信恢复”3)APP会对手机进行扫描4)扫描完成后可以恢复查看了二、传真件由于传真件的真实性较难判断,采用某些技术性手段可以变造内容,同时传真件的保存时间不长,通常传真件经过两三年的时间,字迹会变淡、模糊,纸质会泛黄,故对其真实性及证明力应注意审查。
(所以重要的传真一定要记得复印备份!)1、核实传真的收件人、发件人,发、收传真的号码、传真时间,以判断传真收、发人与案件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传真过程,传真内容是否真实。
在核实双方当事人身份的时候,应当注意双方的名片上或合同约定中是否留有传真号码;2、存在多份传真件的,应审查各传真件之是否相互衔接,与其他证据能否印证。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流程

计算机取证与司法鉴定流程一、法律依据和鉴定要求进行计算机取证与分析鉴定,必须严格按照法律依据,紧密围绕鉴定要求。
例如分析鉴定“熊猫烧香”案件,整个鉴定意见是按照刑法286条的相关内容“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按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来制作的,主要从“故意制作”和“故意传播和非法营利”来分析和提供证据。
二、鉴材的接收与克隆为了在鉴定过程中不破坏和修改硬盘原有数据的完整性,通过硬盘复制机将鉴材硬盘中的内容复制到备份硬盘中。
使用克隆件来进行计算机证据鉴定,注意加上数字签名和MD5校验,以证明原始的计算机证据没有被改变,并且整个鉴定过程可以重现。
证据分析过程中不得故意篡改存储媒介中的数据,对于可能造成数据变化的操作需要记录鉴定人员实施的操作以及可能造成的影响。
三、制定鉴定方案根据案情的特点,制作详细的计算机证据鉴定计划,以便有方法、有步骤地对计算机证据进行鉴定。
可以利用提取的电子证据来综合分析并确定罪犯之间相互关联的犯罪动机、行动、相互作用和时间安排。
在不同的计算机犯罪现场汇总起来的电子证据可以用来推断犯罪嫌疑人在何时、何地、采用何种方式做了什么事情。
四、分析鉴定1、空间性分析:在犯罪分子的整个犯罪事件活动中,由于涉及多个犯罪现场、犯罪的参与程度的不同等方面,根据计算机以磁盘为中心的鉴定分析一般无法说明犯罪的全部活动,因此需要将涉及嫌疑人的相关电子证据进行融合推理分析。
2、功能性分析:用来揭示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过程。
3、时间性分析:用来确定某一时间段事态的证据,帮助识别时间的顺序和事件的即时模式。
4、相关性分析:用来确定犯罪的组成、它们的位置和相互关系。
5、结构分析和粒度分析:一般而言,结构和粒度越大,分析越简单,结构和粒度越小,分析越需要技术和设备。
6、数据分析和代码分析:扫描文件类型,通过对比各类文件的特征,将各类文件分类,以便搜索案件线索,特别要注意那些隐藏和改变属性存储的文件,里面往往有关键和敏感的信息。
律师办理电子数据证据业务操作指引

“律师办理电子数据证据业务操作指引”研讨会综述主讲嘉宾:1、刘品新: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证据学研究所副所长刘品新2、游涛:工信部软件与集成电路促进中心知识产权处副处长、司法鉴定所副所长3、杨洋:工信部电信研究院知识产权中心主任助理4、邹毅:江苏省律师协会“电子商务与信息网络专业委员会”主任伴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进入了数字化时代,律师在处理民事、刑事等各类案件中越来越多地遇到与传统证据类型区别很大的电子数据证据,但是,由于我国立法的滞后性,而且这类证据也需要对计算机技术有较深入的研究,越来越多的律师对于案件中出现的这类证据感到非常困惑。
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2012年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正式将电子数据作为一类新的证据类型进行立法,因此,电信与邮政法律专业委员会举办的这次“律师办理电子数据证据业务操作指引”研讨会是非常及时和必要的,旨在提高律师办理案件过程中对电子数据证据操作水平。
(一)电子数据证据的定义所谓电子数据证据是指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而形成的一切证据,即用于证明案件事实的电子材料。
(二)电子数据证据的特征1、国际性电子数据证据与法律规定的其他八种证据相比,具有国际性的特征,表现为电子数据证据可以同时在不同的国家使用,取证可能涉及到多个国家的法律适用的问题。
具体来说,某些证据可能在中国取证的,但是也要拿到国外去用,法律适用也会涉及到几个国家的法律。
比如苹果和三星的案件、苹果和微软的案件以及富士康和比亚迪的案件都具有类似的情况。
2、系统性电子数据证据相比传统证据另一个重要的特点是电子数据证据的系统性,它表现为任何一个简单的操作,往往产生很多关联文件,这些文件是电子数据附属信息,它们之间形成一组具有内在关联的文件,这些文件之间具有系统性。
为什么电子数据证据是系统性的呢?因为电子数据证据的形成是基于计算机系统、操作系统、应用文件系统、网络系统、存储系统、手机系统、GPS系统等,这些系统都是具有系统机制的,基于这样的系统机制所产生的电子数据也一定是具有系统性的特征,这个系统存在的空间又是虚拟的,所以这样的系统中产生的证据一定是成批的。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办理流程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资质办理流程一、了解基本要求。
咱得先搞清楚办这个资质得满足啥条件呢。
这就像你想参加一场超级酷的游戏,得先知道游戏规则对吧。
一般来说呢,得有一定数量的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可都是这个电子数据司法鉴定领域的小能手哦。
他们得精通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啥的,就像游戏里的超级玩家一样,各种技能都得满点。
而且呀,机构还得有相应的设备,这些设备就像是战士的武器,没有可不行。
比如说,要有专门的电子数据提取、分析设备,像那些高级的硬盘读取器之类的,这样才能把电子数据的各种秘密给挖出来。
二、准备相关材料。
材料准备那可是相当重要滴。
这就好比你出门旅行要带齐东西一样。
首先呢,申请书肯定得有,这就像是你的入场券,得好好写。
在申请书里要把机构的基本情况介绍清楚,像有多少人呀,都擅长啥呀,设备咋样呀,都得写明白。
然后呢,人员的资质证明也不能少,那些技术人员的学历证书、相关的培训证书啥的,都得一一拿出来展示,就像亮出你的荣誉勋章一样。
还有机构的管理制度也得写出来,这就像是一个家的家规,告诉别人咱这是有规矩的地方,会好好管理电子数据鉴定这件大事儿的。
三、场地的选择和建设。
这场地呀,也有讲究。
你不能随便找个小角落就干这个事儿。
场地得安全,毕竟电子数据可都是很宝贝的东西,就像宝藏一样。
要考虑防火、防盗、防潮啥的。
你想啊,如果电子数据因为场地的问题损坏了,那可就糟糕透顶了。
而且场地的布局也要合理,要有专门的鉴定区域、设备存放区域,就像把不同的玩具放在不同的盒子里一样,整整齐齐的。
四、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
材料啥的都准备好,场地也搞定了,那就可以向相关部门提交申请啦。
这时候就像是把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别人一样,心里还有点小紧张呢。
提交之后呢,相关部门就会开始审核啦。
这个审核过程可能会有点漫长,宝子你得有点耐心。
就像等快递一样,虽然着急,但是也得慢慢来。
五、接受审核与整改。
审核的时候呢,如果发现有啥问题,可别慌。
就像做数学题做错了,改过来就好啦。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内容是什么?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内容是什么?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内容包括电子数据证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对各类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所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等。
作为鉴定学的一个分支,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法律属性首先决定了其整个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技术活动,电子数据鉴定又有其具体原则的要求。
▲一、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内容是什么?电子数据司法鉴定是一种提取、保全、检验分析电子数据证据的专门措施。
也是一种审查和判断电子数据证据的专门措施。
它主要包括电子数据证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对各类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所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对各类电子设备或存储介质已删除数据内容的认定、加密文件数据内容的认定、计算机程序功能或系统状况的认定、电子数据证据的真伪及形成过程的认定等。
作为鉴定学的一个分支,电子数据司法鉴定的法律属性首先决定了其整个活动都必须遵守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同时,作为一种特殊的科学技术活动,电子数据鉴定又有其具体原则的要求。
▲二、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原则有哪些?1、合法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电子数据司法鉴定在业务范围、鉴定程序和技术标准上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这又包括两方面内容:(1)行为合法原则:这是针对鉴定人的要求。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人首先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应该做到及时鉴定,防止电子数据随时间推移而改变,我国公安部出台的《公安机关电子数据鉴定规则》指出电子数据“应当在十四个工作日内完成检验鉴定”;做到保证电子数据在整个鉴定程序中真实完整地保存,注意保存环境并防止人为破坏;做到对电子数据的多备份,这是客观有效鉴定电子数据的解决方案;做到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鉴定活动并为鉴定的每一个步骤拍照和记录。
(2)状态合法原则:这是针对电子数据状态的要求。
电子数据应该有多个备份,应该远离高磁场、高温、灰尘、积压、潮湿等,应该尽量保持与目标系统的最初状态一致或改变最小。
之所以把状态合法原则单列出来,是因为进行监督和检查时只需要根据电子数据是否保持了上面所说的状态,。
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

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程序规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人民检察院电子证据鉴定工作程序,根据《人民检察院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人民检察院鉴定人登记管理办法》和《人民检察院鉴定规则》(试行)等有关规定,结合检察机关电子证据鉴定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电子证据是指由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而出现的各种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材料及其派生物。
第三条电子证据鉴定是人民检察院司法鉴定人根据相关的理论和方法,对诉讼活动中涉及的电子证据进行检验鉴定,并作出意见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活动。
第四条电子证据鉴定范围:(一)电子证据数据内容一致性的认定;(二)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存储数据内容的认定;(三)对各类存储介质或设备已删除数据内容的认定;(四)加密文件数据内容的认定;(五)计算机程序功能或系统状况的认定;(六)电子证据的真伪及形成过程的认定;(七)根据诉讼需要进行的关于电子证据的其他认定。
第二章委托与受理第五条进行电子证据鉴定,委托单位应当提交以下材料:(一)鉴定委托书;(二)检材清单;(三)检材及有关检材的各种记录材料(接受、收集、调取或扣押工作记录,使用和封存记录;检材是复制件的,还应有复制工作记录);(四)委托说明(包括检材的来源、真实完整、合法取得、固定及封存状况等);(五)其他所需材料。
第六条重新鉴定或补充鉴定的,应说明理由并提交原鉴定书或检验报告。
第七条接受委托时,应当听取案情介绍,并审查以下事项:(一)委托主体和程序是否符合规定;(二)鉴定要求是否属于受理范围;(三)核对封存状况与记录是否一致;(四)启封查验检材的名称、数量、品牌、型号、序列号等;(五)检材是否具备鉴定条件;(六)记录材料是否齐全,内容是否完整。
第八条经审查符合要求的,应当予以受理。
需要进一步审查的,应当在收到委托书之日起五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并向委托单位作出答复。
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应当不予受理:(一)超出受理范围和鉴定范围的;(二)违反委托程序要求的;(三)不具备鉴定条件的;(四)其他情形。
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合同在商业活动中越来越普及。
电子合同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特点,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
为保障电子合同的合法性、有效性,我国法律对电子合同进行了明确规定,并设立了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制度。
本文将从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的概念、法律依据、鉴定程序、鉴定标准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的概念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是指对电子合同的合法性、真实性、完整性进行鉴定的一种司法活动。
其目的是确保电子合同在法律上具有效力,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保障。
三、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的法律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合同法对电子合同的法律地位、形式、效力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电子签名法对电子签名的法律效力、安全保障等进行了规定。
3.《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电子认证服务管理办法对电子认证机构、电子证书等进行了规范。
4.《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该规定对电子证据的采集、鉴定、审查等进行了规定。
四、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的程序1.申请鉴定:当事人认为电子合同存在争议,需要申请鉴定。
2.提交材料:当事人应向鉴定机构提交以下材料:(1)电子合同文本及原始载体;(2)当事人身份证明;(3)相关证据材料;(4)鉴定机构要求的其他材料。
3.鉴定机构受理:鉴定机构收到申请后,对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
4.鉴定实施:鉴定机构对电子合同进行鉴定,包括对合同的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进行审核。
5.出具鉴定意见:鉴定机构根据鉴定结果,出具鉴定意见。
6.当事人对鉴定意见不服,可申请重新鉴定。
五、电子合同公证司法鉴定的标准1.真实性:电子合同内容与实际业务相符,未进行篡改。
2.合法性:电子合同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不存在违法内容。
3.完整性:电子合同内容齐全,未遗漏重要条款。
4.安全性:电子合同在传输、存储、使用过程中,未受到非法篡改、泄露等威胁。
司法鉴定操作

司法鉴定操作:
1.司法鉴定机构访问:,进入重庆法院公众服务网。
登录名为
公司名称,初始密码为123456,登录后可修改登录密码。
2.点击【司法鉴定】进入“重庆法院司法鉴定管理系统”,输入账号密码进行登录。
3.登录成功后进入待办页面查看待办鉴定事项。
4.点击附件列中【查看附件】查看法官委托时上传的材料信息。
5.司法鉴定待办进行办理时需添加缴费信息,点击操作列的【缴费信息】进行添加。
6.点击【缴费信息】后进入缴费信息编辑页面,页面上方录缴费相关信息后点击保存,保
存成功的数据在页面下方以列表方式展示,可在操作列中操作修改和删除。
7.办理过程中有审查、缴费、看现场、补充资料等其他原因需要扣除鉴时限的情况,点击
操作列中【扣除鉴定时限】进行录入。
8.点击【扣除鉴定时限】按钮后打开扣除审限事项的编辑页面,页面上方录扣除原因和需
要扣除的工作日天数后点击保存,保存成功的数据在页面下方以列表方式展示,可在操作列中操作修改和删除。
9.司法鉴定公告完成后需将相关材料在系统中上传并提交至法院系统,在每条数据后点击
【上传附件】上传鉴定相关附件信息。
10.附件上传后点击【查看附件】查看该条鉴定记录上传的附件信息。
11.鉴定完毕并上传完毕材料附件信息后点击【提交】将办理信息反馈至法官。
12.提交之后的鉴定信息在【已办】中查看,点击【查看附件】可查看相关信息,点击【扣
除鉴定时限】和【缴费信息】查看办理时新增的信息。
13.点击右上角【用户信息设置】修改用户登录名和登录密码信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子数据司法鉴定
所有的分析都是在复制盘上进行的,复制以及取证过程的每一步骤,取证系统都会进行审计校验,确保原电子数据不会被更改。
整个鉴定过程在完整的取证流程监管系统下进行,它会详细记录取证人员分析取证的全过程,并且可以形成完整的流程监管报告。
鉴定流程:
•电子数据真伪及形成过程的鉴定:主要是用于识别送检电子数据内容是否被剪辑、修改或添加以及鉴定电子数据的形成过程是否正常;
•采用数据提取工具,数据复制技术(数据备份技术、数据镜像技术、数据快照技术等)提取,复制原介质数据,制作电子数据副本。
数据提取工具必须具有写保护功能,以保证不对原始电子数据作任何修改;
•将原始数据介质写保护封存保管;
•将制作出的所有副本进行完整性校验,确保数据提取的结果与原始电子数据一致;
•采用数据鉴定设备、软件,仪器,结合常用的电子数据鉴定数据技术(数据复原技术、日志分析技术、数据截取技术,数据关联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鉴定;
•给出鉴定分析结论,生成鉴定报告。
鉴定流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