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资料

合集下载

电磁兼容技术讲座-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非常好).概要

电磁兼容技术讲座-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非常好).概要
第一级保 护电路 第二级保 护电路
L1
C1
L M4
第一级:泄流
M1 N
L2 C2 C3 M5
M2 PE
M3
第二级:箝位
M6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典型电路分析
信号接口保护电路
发送器 保护电路 长线 保护电路 接收器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减小寄生电感
保护器件
保护器件

保护器件

保护器件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案例三:工程防雷
某电信局站A 该站总共 6 块用户板,一年半时间共返修 50余块。
电源线和用户线均由架空明线引入,接 地桩的接地电阻为3Ω。分析认为这些损坏 是因雷击引起。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案例三:工程防雷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案例三:工程防雷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案例三:工程防雷
相关设备的接地设计(站A )
高能量避雷器
过压保护器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分级保护
u
u
t
t
粗保护 如:放电管
退藕器件 如:电阻,电感,滤波器 等
精细保护 如:齐纳二极管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雷击浪涌防护器件
气体放电管 半导体放电管 压敏电阻 TVS 防雷模块(SPD)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气体放电管
伏安特性
水管
燃气管 基础接地极 Z
外部防雷系统
电源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设备的等电位保护
雷击浪涌防护设计技术
分级保护
L1 L2 L3 N
DEHNport
Blitzstromableiter
DEHNguard Typ 275

雷电浪涌入侵分析及防护措施课件

雷电浪涌入侵分析及防护措施课件

雷电浪涌的危害
设备损坏:雷电浪涌产生的高电压、 大电流会对电力设备造成瞬态过电压 ,导致设备损坏、绝缘击穿等问题。
火灾风险:雷电浪涌产生的高能量可 能引发火灾,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构成威胁。
系统瘫痪:雷电浪涌可能导致电力系 统中的保护装置误动作,造成系统瘫 痪,影响正常供电。
以上内容只是对雷电浪涌现象的概述 ,详细的分析和防护措施需要在课件 中进行深入讲解。
生产安全
雷电浪涌可能导致生产设备故障,影响正常 生产进度,甚至引发安全事故。
数据丢失
浪涌电压侵入计算机系统,可能导致存储设 备损坏,造成重要数据丢失。
人员安全
雷电浪涌可能对人员造成电击伤害,威胁人 员生命安全。
03
防护措施与技术
外部防护措施
避雷针系统
在建筑物的高点设置避雷针,通 过导线将电流引入地下,防止雷
安装施工
按照工程设计图纸,进行设备安装和线路铺设。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规范,确保施工质 量。
调试测试
安装完成后,对防护系统进行调试和测试,验证 系统的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发现问题及时整 改,确保系统正常运行。
防护措施的维护与更新
定期检查
定期对防护设备进行检查,包括设备外观、性能参数、接 线端子等。发现问题及时处理,避免设备带病运行。
物理现象
雷电浪涌是一种由于大气中的电荷分布不均产生的瞬态高电压、大电流现象。
雷电浪涌的形成原因
气象件
雷雨天气中,大气中的湿度和 电荷分布不均,形成强电场,
引发雷电放电。
地理环境
高山、河流、湖泊等地理环境易引 发雷电活动,从而增加雷电浪涌的 风险。
设备条件
电力设备的绝缘状况、接地系统等 因素也会影响雷电浪涌的形成。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课件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课件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26
三、高风险对象安防工程设计的特征和要点
4 、高风险对象的安防工程要充分考虑其安全性设计 1)安全防范系统所用设备、器材的安全性指标应符合现
行国家标准 2)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防止造成对人员的伤害 3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保证系统的信息安全性 4安全防范系统的设计应考虑系统的防破坏能力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17
二、安全防范系统的构成及其设计要素
3、安全防范的三种基本手段和三个基本要素 • 人力防范(人防) 执行安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人员和
/或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防范行为(包括人、组织和管理 等)。 • 人力防范(人防)是安全防范的基础,现代的“人防”是指执行安 全防范任务的具有相应素质的人员和人员群体的一种有组织的 防范行为,包括高素质人员的培养、先进自卫设备的配备以及 人员的管理与组织等。 • 实体防范(物防) 用于安全防范目的、能延迟风险事件发生的 各种实体防护手段〔包括建(构)筑物、屏障、器具、设备、 系统等〕。 • 技术防范(技防) 利用各种电子信息设备组成系统和/或网络 以提高探测、延迟、反应能力和防护功能的安全防范手段。
• 因此,安全防范工程的设计者要密切关注各个领域科学技术的 新进展,不断吸收新理论、采用先进而成熟的技术,完善系统 的设计。同时还要注意,在综合应用各种新技术的同时,一定 要注意探测、反应、延迟三个基本要素的协调和技防、物防、 人防三种基本手段的配合,才能实现防范风险的最终目的。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21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
主要规范依据
• GB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 • GB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
规范 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

高清电子警察及卡口通用技术方案

高清电子警察及卡口通用技术方案

高清电子警察及卡口通用技术方案目录第一章技术方案 (9)1.1系统综述 (9)1.2设计原则 (9)1.3设计依据 (11)1.4系统架构 (12)1.4.1系统设计说明 (12)1.4.2系统组成部分及功能 (13)1.5系统前端路口单元介绍 (14)1.5.1前端路口单元设计 (15)1.6中心管理系统 (24)1.6.1系统登录 (24)1.6.2系统构架 (25)1.6.3违法车辆管理 (26)1.6.4视频管理 (27)1.6.5名单管理 (28)1.6.6部门管理 (28)1.6.7设备管理 (29)1.6.8设备管理 (30)1.6.9用户管理 (31)1.6.10字典管理 (33)1.6.11退出系统 (33)1.7基础设施施工指导说明 (33)1.7.1穿线 (33)1.7.2安装设备 (35)1.7.3接线 (35)1.8系统组成部分 (36)1.8.2设备连接设计 (39)1.9网络传输系统 (40)1.10系统功能及性能指标 (41)1.10.1闯红灯抓拍功能 (41)1.10.2车尾卡口功能 (43)1.10.3不按车道行驶抓拍 (44)1.10.4逆行抓拍功能 (44)1.10.5轧线抓拍功能 (45)1.10.6车辆自动识别功能 (45)1.10.7前端图片、视频存储功能 (46)1.10.8数据传输与保存功能 (46)1.10.9远端设备管理与监测功能 (47)1.10.10违章记录图片防篡改功能 (47)1.10.11运行状态监控功能 (47)1.10.12时间校准功能 (47)1.10.13布控报警功能 (48)1.11设备参数及指标 (48)1.11.1系统性能指标 (48)1.11.2主要设备技术参数 (49)1.12系统特点 (53)1.12.1抓拍控制主机 (53)1.12.2性能指标高 (53)1.12.3优越的检测、识别技术 (53)1.12.4环境的强适应性 (53)1.12.5智能补光 (53)1.12.6开放架构模式 (54)1.12.7接口丰富 (54)1.12.8安装、维护方便 (54)1.12.9支持多用户连接 (54)1.13安装方式 (55)1.14覆盖三车道现场施工方式 (55)1.15覆盖两车道现场施工方式 (56)第二章设备清单 (57)第一章技术方案1.1系统综述近年来(县级市)城市道路里程、机动车持有量迅速增长,(县级市)通过积极实施城市畅通工程建设,加大对交通问题的综合治理力度,一定程度缓解了秩序混乱等问题,改善了城市交通环境。

智慧监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概述

智慧监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概述

智慧监管系统整体解决方案概述1.1 建设背景看守所是对罪犯和重大犯罪嫌疑分子进行临时羁押的场所,是羁押依法被逮捕、刑事拘留的犯罪嫌疑人的机关。

看守所的信息化建设,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但鉴于基础条件,所使用的应用系统之间缺乏清晰的逻辑与物理关联,形成了一个个封闭的、孤立的、分散的信息孤岛。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看守所管理业务对现代信息技术依赖的加深,现行的应用系统存在信息割裂、管理不规范、智能化不足、被动式防御等问题日益突出,已经成为看守所管理业务水平和效率提高的桎梏。

新形势下的看守所信息化建设,是根据公安部《看守所技术建设规范》和《跨区域视频联网共享技术规范》的要求,以高效安全的网络设施为基础,科学规范的标准体系为前提,以功能完备的应用系统为重点,以坚持科学规划、统筹安排,分步实施、分类管理的原则进行开展的。

为适应新时期看守所监管工作的要求,加快推进看守所信息化建设,提高看守所刑罚执行的技术保障能力、信息技术在看守所工作中的应用水平、广大看守所干警的综合素质、犯罪人员改造质量,急需针对看守所现有信息化系统进行技术升级和应用扩展。

1.2 建设目标针对看守所目前普遍存在的问题,凭借多年监所行业经验和安防技术创新,实现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建成覆盖整个公安监管场所的网络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标准规范统一、应用功能完备的公安监管信息化体系。

结合当下生物识别技术、物联网技术、视频智能分析等技术手段,着眼于管·防两方面,将安防综合应用、警务督察应用、可视化应急指挥应用、智能运维管理应用深度整合,积极推动监所安防信息化水平,全面掌控监所安全,打造新时代背景下“智慧型平安监所”,实现“向科技要警力,向科技要效率,向科技要安全”宏伟建设目标。

1.3 设计原则公安监管场所安防管理系统的规划设计应以应用需求为导向,以计算机应用技术为手段,以智能化安防管理为目标。

系统的规划建设应遵循以下原则:⏹实用性依照用户要求,坚持实用性为主的原则,系统务必完全满足涉及公安监管场所各项安防的实际需求,采用当前计算机主流应用技术和相对成熟的公安监管场所安防管理模式,在适当考虑未来发展需求的前提下,避免盲目追求系统设计超前性和设备豪奢性,统筹规划,实事求是。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1.学习内容§2.基础知识§2.1雷电基础知识2.1.1雷电及雷电的特点2.1.2雷电的分类2.1.3雷电入侵途径2.1.4雷电灾害的影响§2.2防雷工程基础知识2.2.1建筑物的防雷分类2.2.2防雷区(LPZ)的划分2.2.3防雷保护的主要措施2.2.4年雷暴日指数2.2.5供电系统的接地制式§2.3相关的国内外标准§3. 雷电浪涌防护器(电源用)§3.1常用元器件3.1.1氧化锌压敏电阻(MOV)3.1.2雪崩二极管(SAD)(齐纳二极管TVS)3.1.3气体放电管(GDT)§3.2主要技术指标§3.3强世林(Joslyn)雷电浪涌防护器3.3.1特点与优势3.3.2常用型号3.3.3安装及辅件§4. 雷电浪涌防护器(信号用)§4.1主要技术指标§4.2法国EUROTECT信号防雷器§5. SPD的选用原则和选型计算§5.1电源用SPD的选用原则§5.2电源用SPD的选型计算§5.3信号用SPD的选用原则§6. 防雷工程方案示例§6.1移动通信基站防雷工程方案§6.2智能楼宇防雷工程方案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1.学习内容雷电基础知识防雷工程基础知识雷电浪涌防护器(SPD)及防雷元器件基础知识SPD技术参数及选型原则和计算§2.基础知识§2.1雷电基础知识2.1.1雷电及雷电的特点:雷电是自然界频繁的大气放电现象,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

特点:功率大、时间短、峰值高、波头陡(瞬时就造成损害)2.1.2雷电的分类直击雷——雷电落在线路上,称为直击雷。

(直击雷——闪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其它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感应雷——雷电落在线路附近,耦合到线路上,称为感应雷。

浪涌防护技术

浪涌防护技术

浪涌防护技术作者:雷鸣文前言:浪涌总的来讲就是一个过电压,该过电压对电子信息平台(机房)来讲,主要是对电子设备的心脏的微电子芯片,造成电子设备的损坏,轻者造成电子设备的严重干扰。

该过压大致可来自三个方面。

一、雷击造成的;二、电力网操作造成的;三、核爆炸造成的。

后二者这里我们暂不论述。

在下面的文章中我们只对雷击过电压进行讨论。

一雷电的危害雷电危害可分为,直接雷击和间接雷击两种。

直接雷击——是雷电直接击在物体上,同时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高压和产生的电流会对地面物体造成巨大破坏,这种直接雷的现象不是很多。

间接雷击——是破坏性极大,因为频繁,且造成的受害面积大;主要是感应雷和雷电波侵入;感应雷是在雷电放电时,在附近物体上产生静电感应场和电磁感应场,可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电火花。

平时我们讲的雷电侵入,指的是雷电在放电时强烈的电磁脉冲,雷电反击和雷电过电压波,这些均能沿着架空线路和各种信号的进出线路及金属导管进入室内的设备和空间。

雷电的破坏力主要表现在强大的电流,灼热的高温,猛烈的冲击波,剧变的电磁场及强烈的辐射。

故对雷电干扰必须防护。

目前的雷电防护技术大致分为两种引入,一种是限制的防护;第二种是引入;一是将绝大部分防雷电流直接引入大地泄散(称为外保护),二是阻塞沿电流线或数据信号线引入的侵入波(内部保护),三是限制被保护的设备上过雷电压幅值(过压保护)。

对于重要的场所的低压供电系统,标准中要求防雷均要采取三级防护措施,故送给电子设备的总配电源,进入室内的保护和进入设备前的保护。

近年来对雷电的防护提出六点计划:一、高效接闪器;二、安全引导入大地;三、完善连续的低电阻地网;四、清除地面回路;五、电源浪涌冲击防护;六、信号及数据线瞬变防护。

前言中已谈到主要对雷击造成的过电压进行讨论,这里我们首先认识一下过电压。

二过电压雷击过电压是一种大气物理现象。

是由一系列的放电而形成的。

我们这里指的是过电压是因雷电直接击中在电线引雷针时,由于电阻耦合,电容耦合,电感耦合而引入电线,还有就是雷击在某地方造成不同地方之间的地电位不均衡等原因,在有源或无源导体上产生的瞬态过电压。

海康威视网络高清监控方案(1)

海康威视网络高清监控方案(1)

海康威视网络高清监控方案(1)网络高清视频监控系统标准化解决方案杭州海康威视系统技术有限公司2013年11月目录目录 (II)第1章总体概述 (7)1.1设计背景 (7)1.2现状分析 (7)1.3需求说明 (8)1.4设计原则 (8)1.5设计依据 (9)第2章系统总体设计 (10)2.1设计目标 (10)2.2设计思路 (10)2.3总体结构设计 (11)系统逻辑结构 (11)系统物理结构 (12)2.4用户价值体现 (13)第3章前端系统设计 (15)3.1概述 (15)3.2前端系统结构设计 (15)3.3IPC结构特点 (15)散热设计 (16)防水设计 (16)除雾设计 (16)防虚焦设计 (17)防刮擦设计 (17)3.4IPC功能亮点 (17)超低照度 (17)强光抑制 (18)高清透雾 (18)红外增强 (19)3D数字降噪 (20)新一代宽动态 (21)SMART IPC特色功能 (21)3.5前端配套设施 (27)3.6适用场景描述 (29)路面固定点监控 (29)出入口监控 (30)室内监控 (31)制高点监控 (32)大场景监控 (33)第4章监控传输网络设计 (39)4.1概述 (39)4.2设计要求 (39)4.3传输网络设计 (40)网络结构设计 (40)网络IP地址规划 (42)VLAN规划 (43)路由总体规划 (44)网络传输带宽要求 (44)4.4网络可靠性设计 (44)4.5网络安全性设计 (45)4.6网络管理规划 (45)4.7设备选型说明 (46)第5章监控中心系统设计 (48)5.1概述 (48)5.2系统结构设计 (48)NVR存储设计 (49)存储结构设计 (49)NVR存储功能 (50)NVR存储亮点 (53)设备选型说明 (55)5.4解码拼控子系统 (64)视频综合平台设计 (64)视频综合平台主要功能 (65)主要功能效果展示 (66)视频综合平台亮点 (70)设备选型说明 (73)5.5大屏显示子系统 (74)大屏显示子系统结构 (75)LCD大屏 (76)DLP大屏 (81)设备选型说明 (86)主要设备选型 (87)监控中心及机房配套设施 (87)第6章应用管理系统设计 (90)6.1概述 (90)6.2软件架构设计 (90)6.3软件模块组成 (92)中心管理模块 (92)应用模块 (93)客户端模块 (94)视频质量诊断模块 (95)视频图像拼接模块 (95)基础管理功能 (95)基础应用功能 (98)高级业务应用 (101)6.5平台部署环境 (106)硬件环境 (106)软件环境 (107)第7章视频系统利旧设计 (108)7.1概述 (108)7.2系统利旧整体设计 (108)7.3模拟监控系统接入设计 (108)7.4网络监控系统接入设计 (109)第8章方案优势分析 (112)8.1全高清 (112)8.2全网络 (112)8.3高集成化 (112)8.4高智能化 (113)8.5高可靠性 (114)8.6高扩展性 (115)8.7高易用性 (116)第9章应用举例 (118)9.1需求描述 (118)9.2系统设计 (118)前端部分设计 (118)监控中心设计 (119)传输网络设计 (123)应用管理软件设计 (124)9.3配置清单 (125)第1章总体概述1.1设计背景从模拟到网络、从标清到高清,随着安防监控技术的不断发展,用户对监控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

雷电浪涌防护器培训资料第一部分:雷电浪涌的危害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产生的能量极大,能够造成严重的危害。

雷电对设备和设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烧毁设备:雷电的高能量会导致设备的烧毁,使得设备无法正常工作。

2. 数据丢失:雷电对数据存储设备也会造成损坏,导致重要数据丢失。

3. 安全隐患:雷电的冲击可能会引发火灾等安全隐患。

为了有效减少雷电对设备和设施的危害,需要使用雷电浪涌防护器进行防护。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介绍雷电浪涌防护器的功能和使用方法。

第二部分:雷电浪涌防护器的功能雷电浪涌防护器是一种电子设备,主要用于抵御雷电产生的浪涌电压,保护设备和设施不受雷电的影响。

雷电浪涌防护器的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吸收浪涌电压:雷电浪涌防护器能够迅速吸收雷电产生的浪涌电压,避免其传导到设备和设施上。

2. 分流浪涌电流:当雷电产生浪涌电流时,雷电浪涌防护器能够将其分流到地线或其他安全通道上,避免浪涌电流对设备造成损害。

3. 快速响应:雷电浪涌防护器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响应雷电产生的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有效保护设备和设施。

综上所述,雷电浪涌防护器的功能主要是在雷电产生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时,迅速吸收和分流,保护设备和设施不受损害。

第三部分:雷电浪涌防护器的使用方法雷电浪涌防护器的使用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安装位置选择:雷电浪涌防护器应该安装在设备和设施的电源输入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电浪涌对设备和设施的影响。

2. 接地保护:雷电浪涌防护器必须接地使用,确保浪涌电压和浪涌电流能够迅速传导到地线上,避免对设备造成危害。

3. 定期检查:雷电浪涌防护器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工作。

4. 经常测试:在雷电季节或频繁雷电的环境中,应该经常对雷电浪涌防护器进行测试,确保其能够有效工作。

通过正确的安装和使用方法,雷电浪涌防护器能够有效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受雷电的影响。

结语雷电浪涌防护器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设备,它能够有效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受雷电的危害。

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

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

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与要求浪涌防护器的主要技术参数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防护水平(残平)Up浪涌防护器在通过浪涌电流时,保护器两端的电压差称残压。

防护水平是指在额定放电电流时,防护端的残压水平,即瞬时钳位电压的钳制能力。

这是选择浪涌保护器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电气、电子设备只能承受一定范围的瞬时过电压,如电话交换机要求小于1000V,主机控制部份要求2、电压标称电压Un:与被防护系统的额定电压相符,例如:230/380V。

工作电压:在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内具备正常运行的能力。

最大持续运行电压Uc:加在浪涌防护器接线端的最大连续工作电压的有效值。

Uc值必须与标称电压相符,在使用说明的规定范围内。

3、噪音衰耗浪涌瞬态过压一般都会引起微波和瞬态高频噪音,如果浪涌防护器不采用高频滤波器模块对微波和高频噪音进行过滤,就会导致系统紊乱和电子元件老化。

这是浪涌防护系统的安全、可靠的一项重要指标。

4、最大浪涌电流(放电容量)Imax最大浪涌电流是指浪涌防护器处理瞬态过压的最大工作电流。

浪涌电流Imax越大,浪涌防护器的可靠性越高。

当然,选择容量大小决定雷区浪涌的强弱、防护设备的重要性和经济价值等因素。

5、保护模式为保证被防护系统的安全,在三相四线并带地线的电源中必须采用全模式结构的浪涌防护系统。

6、响应时间ta浪涌防护器的响应时间必须比浪涌电流的速度快,是浪涌防护器的一项重要指标,它反映浪涌防护器的特性。

响应时间越小,抑制浪涌瞬态电压的速度就越快。

一般由计算机控制的电子设备,其浪涌防护器的响应时间应7、自动防故障保护浪涌防护器必须具有自动防故障保护功能。

8、浪涌防护能力(寿命)浪涌防护器在某波形(通常为10kA8/20μs20kV波形)下所承受的冲击次数。

9、绝缘电阻:≥1000MΩ10、浪涌防护器的辅助功能状态显示、音响报警、浪涌计数及远程监控功能。

11、电磁兼容电磁兼容应符合国际、国内标准。

铁运〔2006〕26号信号防雷细则

铁运〔2006〕26号信号防雷细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铁道部文件铁运〔2006〕26号关于印发《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各铁路局:随着计算机等电子设备的不断运用和铁路运输日趋繁忙,加强信号设备的防雷工作迫在眉睫。

为此,铁道部运输局组织专家起草了《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吸取了我国铁路信号防雷工作多年来的经验,并借鉴了国外铁路信号设备的防雷方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和可操作性。

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执行。

二○○六年三月九日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目录1 总则2 铁路信号设备专用防雷保安器(SPD)的要求及设置2.1 一般要求2.2 电源防雷保安器2.3 信号传输线防雷保安器3 改善机房电磁环境3.1 既有机房建筑物直击雷防护和屏蔽3.2 新建机房建筑物直击雷防护和屏蔽3.3 室外信号设备直击雷防护和屏蔽3.4 接地系统3.5 接地汇集线及等电位连接4 施工与工艺4.1 一般要求4.2 线缆引入和布放4.3 防雷保安器安装4.4 连接5工程验收6 维护7管理附录:1.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参考图2.接地装置接地电阻测量铁路信号设备雷电及电磁兼容综合防护实施指导意见1 总则1.0.1为统一规范铁路信号设备雷及电磁兼容电防护工作,提高信号设备抗御电磁干扰能力,减少或防止雷电故障,特制定本实施指导意见。

1.0.2 铁路信号设备雷电防护应采取综合防护的方法,主要为三个方面:●改善电磁兼容环境条件,包含屏蔽、等电位设置以及合理布线;●分区分级设置防雷保安器;●良好接地措施。

1.0.3铁路信号设备本身的电磁兼容性应当符合《铁道信号电气设备电磁兼容性试验及其限值》(TB/T 3073-2003)规定要求。

电气化牵引区段,与钢轨连接的信号设备,还应符合TB/T 3073-2003标准附录A牵引电流传导性干扰试验(即不平衡牵引电流抗干扰度试验)要求。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670-2006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l:1998,IDE)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人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3.2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3.3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3.4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奥运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浅述电涌保护器防雷防雷产品

奥运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浅述电涌保护器防雷防雷产品

奥运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浅述The Olympics lightning-surge protection for 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 shallowsay曹春玮Chunwei Cao 王长龙Changlong Wang北京同为基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Beijing Towetech Development Co.,Ltd北京市避雷装置安全检测中心Beijing safety examination center of avoid surge devices邮编:100096[摘要] 根据公安部标准、国家标准,结合实际应用经验,简要阐述在奥运安全防范系统中雷电浪涌保护的解决方案。

一、引言第29届奥运会北京赛区有31个竞赛场馆、18个非竞赛场馆和45个训练场馆共计94个奥运场馆、58个周界、108套指挥系统;奥运安保系统包括仰山桥前沿指挥部指挥系统、场馆安保指挥系统、奥运场馆周界及区域赛事临时技防和监控系统、电子票证(RFID)查验系统、反恐防暴重大突发事件现场监控和指挥系统、信息安全系统和有线通讯系统等。

奥运的安全防范系统在奥运会的举办期间担负着重要的任务,而8月份又是雷雨的高发季节,监控系统因雷击破坏的可能性就大大增加了。

现代的安防监控产品采用大量的微电子器件,其对各种诸如雷电过电压、电磁辐射、静电电压等电磁干扰非常敏感,这就使得监控系统设备很容易遭受雷击过电压的损坏,其后果可能是整个监控系统运行失灵,造成难以估计的损失和安全方面的风险。

为了给奥运安防系统提供有效的防雷保护措施,首先应准确了解安防系统的构成,明确安防系统遭受雷击损坏的主要原因和雷电侵入的可能途径。

在分析其损坏原因的基础上,正确选择和使用监控系统设备的防雷保护装置,合理布放信号、电源线路,确定屏蔽及接地方式等,方可给出准确实用的、系统的防雷解决方案。

提高安防监控系统的抗雷电过电压能力,优化安防系统的整体防雷击电磁脉冲能力。

防雷和浪涌保护知识

防雷和浪涌保护知识

防雷和浪涌保护知识1、浪涌保护器应用浪涌保护器和被保护设备的接地将被保护设备的接地线或外壳和浪涌保护器接地线之间用导线直接连接起来,并使连接导线尽可能缩短。

在浪涌保护器接地端单点接地。

这样可避免浪涌保护器与被保护设备的地线之间产生高电压,从而有效地起到保护作用。

本安型浪涌保护器安装和布线当用本安型浪涌保护器(SPD)保护安全栅及连接的设备时,应将浪涌保护器与安全栅分开安装(如下图),以满足危险侧与安全侧接线端子之间50mm的间隔要求,同时可使得布线更加整齐。

2、多级组合保护电路原理当浪涌电压加在保护电路的输入端时,响应时间速度最快的瞬态抑制二极管TVS首先动作。

通过选择适当耦合元件(电感或电阻)参数使线路设计为在抑制二极管可能损坏之前,随着放电电流的增加使其在L2上产生的压降加上在TVS上的压降达到MOV的击穿电压,这时MOV开始放电。

同样,随着放电电流进一步增加使其在L1上的压降加上MOV击穿电压达到GDT的动作电压,最终由GDT释放更大的浪涌电流,见图8。

例如:当浪涌电压以1KV/us的标准速率上升,峰值为6KV 的脉冲电压加在一个24V组合保护电路时,通过气体的放电管后电压大约被限制在700V。

此电压通过耦合元件(电感或电阻)的衰减和压敏电阻的抑制,电压大约被限制在150V左右。

再经抑制二极管箝位使输出电压限制在40V左右。

这样被保护的电子设备只需承受其额定1.5倍的瞬间过电压。

3、防雷元件雷击电涌保护器(SPD) 的基本要求是响应时间快,放电电流大,输出残余电压低和使用寿命长。

要想达到上述要求需采用不同的保护元件构成多级保护电路。

常用的保护元件有三种:陶瓷(或玻璃)气体放电管(GDT)、金属氧化物压敏电阻(MOV)、瞬态抑制二极管(TVS)。

气体放电管其结构是在陶瓷外壳内部(两端有金属电极)充入惰性气体,比如氩气或氖气。

当外部电压(两极)增大到使两极间的电场超过气体的绝缘强度,两极发生间隙击穿。

民用爆炸物品危险作业场所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民用爆炸物品危险作业场所监控系统设置要求

民用爆炸物品危险作业场所监控系统设置要求WJ9065—2010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民用爆炸物品生产、销售企业设置监控系统的原则和基本要求、监控内容和监视区域、系统功能、设备和线缆选型及系统运行管理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民用爆炸物品企业生产场所、试验场所、中转库、总仓库及销售企业仓库监控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和管理。

科研、检测单位亦可参照执行。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T 16677 安全防范电视监控系统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设备技术要求(报警图像信号有线传输装置)GB 50057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89—2007 民用爆破器材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 50198—1994 民用闭路监视电视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 50257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气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48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95 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A/T 670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视频监控系统 video monitoring system利用摄像机、拾音器等采集现场图像、声音,并实时显示、连续记录,远程控制前端设备,紧急情况下能人工向现场及时发出报警信号的系统。

3.2自动控制系统 automatic control system利用传感器采集生产过程工艺参数和关键设备状态参数,并实时显示、连续记录和自动调节,自动报警和安全联锁控制的系统。

3.3监控系统 monitoring system由视频监控系统和自动控制系统组成的系统。

3.4监控室 surveillance and control room安装有接收和上传监控信号设备,承担视频监控系统所属监视区域内外部设备的管理、控制、报警处理、记录及回放等,并将信号上传和接受监控中心集中管理的工作间。

大华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方案

大华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方案

大华校园安防系统建设方案第1 章. 概述1.1 项目背景(请根据实际情况修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填写。

例如:XX 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高等学府。

学校始于著名爱国华侨领袖XX 先生XXXX 年创办的 XX 学校,迄今已 XX 多年。

XXXX 年,在原 XX 学院、XX 学院、XX 学院、XX 高等专科学校和 XX 专科学校等五所高校的基础上合并组建XX 大学。

XX 大学为XX 省重点建设高校,是 XX 部与XX 省、XX 局与XX 省、XX 省与XX 市共建高校,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XX 大学目前在校师生近 XX 万人,学校占地面积XX多亩,校舍面积近 XX 万平方米,学校正在朝有特色、高水平、国内知名大学的目标坚实迈进。

图 1 XX 大学校区概况XX 大学的安全保卫工作一直在有条不紊建设中,由于学校面积大,人员多,学校秉承自由开放的学术风气,采用全开放式管理模式,对于校园区域安全保卫工作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学校现有模拟视频监控系统除了设备老化的问题外,也越来越难以满足高清化、智能化的安防要求。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全球领先的安防产品提供商和解决方案服务商,在了解到集美大学的安保需求后,结合安防行业技术发展,为集美大学量身设计了高清监控改造解决方案。

方案以全面提升校园安防水平和应急处理能力为目的,力在打造一个高清化、智能化、一体化、高效化的校园安防系统,使校园安保工作变得更加全面、快捷,为创建安全稳定的校园环境服务。

1.2 系统建设目标为预防、震慑犯罪,减少财产损失,保障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完善大学校园安全防范体系、提高校园整体防控能力,创建文明、安全、和谐、美丽的校园环境,建设大学园区视频监控、出入口抓拍、防盗报警、可视报警等安全防范综合业务管理于一体的安防综合业务管理系统迫在眉睫。

通过本项目建立完善的校园技防体系,以校园安防可视化综合管理平台为基础,实现对前端监控摄像机、监控视频存储、出入口抓拍、报警、门禁等系统的统一管理或预留相应的接口,并结合软件业务系统进行联动调度和应用。

《雷电与浪涌防护》课件

《雷电与浪涌防护》课件

定期检查浪涌保护器的外观和连接情况 定期测试浪涌保护器的性能和参数 定期更换浪涌保护器的元器件和耗材 定期记录浪涌保护器的运行情况和维护记录
了解雷电与浪涌的危害:了解雷电 与浪涌对电子设备的危害,提高防 护意识。
正确使用防雷设备:正确使用防雷 设备,如防雷插座、防雷接地等。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案例二:某数据中心因浪涌导 致数据丢失,影响业务运行
案例一:某工厂因雷电导致 设备损坏,பைடு நூலகம்失严重
案例三:某住宅区因雷电导 致停电,影响居民生活
案例四:某医院因浪涌导致医 疗设备损坏,影响患者治疗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 的发展,雷电与浪涌 防护技术将更加先进, 更加智能化
应用领域扩大:雷电 与浪涌防护技术将应 用于更多的领域,如 新能源、通信、交通 等
维护保养:定期检查防雷设备和浪涌保护器的工作状态,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部件
安全操作:在安装、维护和操作防雷设备和浪涌保护器时,应遵循安全操作规程,确保 人身和设备安全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PPT
雷电防护措施
防雷接地系统 的作用:防止 雷电对建筑物、 设备等造成损

防雷接地系统 的组成:接地 体、接地线、
接地极等
防雷接地系统 的安装要求: 接地电阻应符 合国家标准, 接地线应连接
牢固
防雷接地系统 的维护:定期 检查接地电阻, 确保接地系统
正常工作
避雷针:通过 将雷电引入大 地,避免建筑
验收标准:符合国家标准、 行业标准或企业标准
检测项目:浪涌保护器的性 能、参数、安装位置等
检测方法:现场检测、实验 室检测、模拟试验等
验收流程:制定验收计划、实 施检测、出具检测报告、审核

雷电防护技术与产品20061221(1.5h)

雷电防护技术与产品20061221(1.5h)
➢ Type I (Class B) SPDs 应该安装在LPZ OA 和 LPZ1 之间的界面处,阻止雷电冲击电流通过线路进入。
• LPZ2:本区内流经各导体的电流比LPZ1更小,电磁场 强度会进一步衰减。
➢ Type 2 (Class C) SPDs安装在LPZ1和LPZ2之间的界 面处,用于泄放剩余电涌电流和限制过电压。
LPZ1
kWh
F2 2
分配电室 电涌保护器
LPZ2
RCD
F2 2
精确保护 电涌保护器
外部雷电保护系统
1 总接地端子排
1 局部接地端子排 (如果存在)
© ABB Group - 15 10-Apr-21
© ABB Group - 16 10-Apr-21
SPD的配置
TN-C-S
LPZ0
设备首端
L1
F1
剩余的50%雷电流Is分配于引入 建筑物的各种外来导电物、电力 线、通信线。
I=5x10%
SPD的配置
I = 100 kA
10
14kA
2x11kA 28kA
50kA 14kA
50kA 10
50x10=500kV
通讯网络 24V
水管和煤气管 10
© ABB Group - 19 10-Apr-21
/
/
50/0.1

50
© ABB Group - 18 10-Apr-21
SPD的配置
I = 100kA (10/350μs)
Is/3=16.3%
Is/3=16.3%
Is=50% Is/3=16.3%
50% 金属煤气管
金属水管
I = 100% (10/350μs) I=5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技术要求GA/T 670-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2006-12-14发布2007-06-01实施前言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 100)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广西地凯科技有限公司、全国安全防范报警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00)秘书处、广西壮族自治区公安厅技防办。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东生、刘希清、张凡夫、施巨岭、张跃、马宁。

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基本要求,着重规定了安全防范系统雷电浪涌防护的具体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的设计、实施和检验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 18802.1—2002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 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IEC 61643-1:1998,IDT)GB 50057-1994(2000年版)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343-2004 建筑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安全防范系统security and protection system:SPS以维护社会公共安全为目的,运用安全防范产品和其他相关产品,所构成的入侵报警系统、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出入口控制系统、防爆安全检查系统等;或由这些系统作为子系统组合或集成的电子系统或网络。

[GB 50348-2004,2.0.2]3.2直击雷direct lightning flash闪击直接击在建筑物、其他物体、大地或防雷装置上,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力者。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3.3雷电感应lightning induction闪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

[GB 50057-1994(2000年版)附录8]3.4雷电浪涌lightning surge与雷电放电相联系的电磁辐射,所产生的电场和磁场能够耦合到电气(电子)系统中而产生破坏性的冲击电流或电压。

3.5雷电活动区分类classification of thunder and lightning active zone根据年平均雷暴日的多少,雷电活动区宜分为少雷区、多雷区、高雷区和强雷区:少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在20天以下的地区;多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20天,不超过40天的地区;高雷区:年平均雷暴日大于40天,不超过60天的地区;强雷区:年平均雷暴日超过60天的地区。

[GB 50343—2004,3.1.2]地区雷暴日数按国家公布的当地年平均雷暴日数为准,参见附录A。

3.12共用接地系统common earthing system;CES将各部分防雷装置、建筑物金属构件、低压配电保护线(PE)、等电位连接带、设备保护地、屏蔽体接地、防静电接地及接地装置等连接在一起的接地系统。

[GB 50343—2004:2.0.7]3.13自然接地体natural earthing electrode具有兼作接地功能的但不是为此目的而专门设置的与大地有良好接触的各种金属构件、金属井管、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埋地金属管道和设施的统称。

[GB 50343—2004,2.0.10]3.14接地端子earthing terminal将保护导体,包括等电位连接导体和工作接地的导体(如果有的话)与接地装置连接的端子或接地排。

[GB 50343—2004,2.0.11]3.15局部等电位接地端子板local equipotential earthing terminal board;LEB电子信息系统设备机房内,作局部等电位连接的接地端子板。

是局部等电位连接带的另一个称呼。

[GB 50343—2004,2.0.14]3.16浪涌保护器surge protective device;SPD至少应包含一个非线性电压限制元件,用以限制暂态过电压和分流浪涌电流的装置。

按照浪涌保护器在电子信息系统的功能,可分为电源浪涌保护器、天馈浪涌保护器和信号线浪涌保护器。

[GB 5034.3—2004,2.0.16]3.17电压开关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switching type;SPD采用放电间隙、气体放电管、晶闸管和三端双向可控硅元件构成的浪涌保护器。

通常称为开关型浪涌保护器。

[GB 50343—2004,2.0.17]3.18电压限制型浪涌保护器voltage limiting type;SPD采用压敏电阻器和抑制二极管组成的浪涌保护器。

通常称为限压型浪涌保护器。

[GB 50343—2004,2.0.18]3.19一端口SPD one-port SPDSPD与被保护电路并联。

一端口能分开输入和输出端,在这些端子之间没有特殊的串联阻抗。

[GB 18802.1—2002,3.2]3.20二端口SPD two-port SPD有二组输入和输出接线端子的SPD,在这些端子之间有特殊的串联阻抗。

[GB 18802.1—2002,3.3]3.21模拟雷电流冲击波simulate lightning current impact wave进行SPD标称放电电流试验时选用的雷电电流波形。

如无特别声明,一般采用8/2 0 μs的模拟雷电电流波。

从LPZ O A或LPZ O B区进入LPZ 1区的电源线路上使用的第一级SPD,其冲击通流量可选用10/350μs的模拟雷电流波。

3.22标称放电电流nominal discharge current在SPD不发生实质性损坏的条件下,对SPD的每线或每个模块的输入端按规定次数、规定波形实施对地放电时所承受电流波的峰值电流。

3.23标称导通电压nominal pass voltageSPD上流过1 mA电流时,SPD两端的电压。

3.24残压residual voltage放电电流通过SPD时,在其端子间的电压峰值。

[GB 18802.1—2002,3.17]3.25限制电压measured limiting voltage施加规定波形和幅值的冲击电压时,在SPD接线端子间测得的最大电压峰值。

[GB 18802.1—2002,3.16]3.26额定负载电流rated load current能对SPD保护的输出端连接负载提供的最大持续额定交流电流有效值或直流电流。

[GB 18802.1—2002,3.14]3.27二合一、三合一或多合一浪涌保护器two in one,three in one or all in one surge protective device一个设备的接线端口有电源线、视频线及其他控制信号线在防护雷电浪涌时为平衡各线间的电位,需要将两种或三种或多种SPD组合在一起的浪涌保护器。

4 安全防范系统雷电防护基本要求4.1 雷电防护区的划分、雷电防护级别的区分,按照GB 50343—2004第3、4章的相关规定执行。

4.2 建于山区、旷野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GB 50057—1994(2000版)第1~5章和GB 50348—2004中3.9的要求,采取防直击雷、防雷电电磁感应的综合保护措施。

4.3 建于建筑物内的安全防范系统,应按照GB 50343—2004中1.0.5的要求,采用外部防雷和内部防雷等措施进行综合防护。

在外部防雷措施符合GB 50057-1994(2000版)相关要求的基础上,重点应放在内部防雷措施上,采用屏蔽(隔离)、等电位连接、合理布线、合理选择设备的安装位置,配置浪涌保护器及共用接地系统等综合措施,避免或减少安全防范系统受到雷电放电的危害。

4.4 置于户外的前端设备(摄像机、探测器、识读装置、天馈线等),应安装在直击雷防护区(LPZ O B)内。

置于户外的摄像机、探测器、识读装置、天馈线装置当其安装高度高于周围半径10 m的大部分物体高度时,其电源线、信号线、控制线的输入、输出端口应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必须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 O A)的前端设备,应采取防直击雷的防护措施,并应满足第5章的要求。

4.5 置于户外的前端设备的供电线路、视音频信号线路、控制信号线路等应有金属屏蔽层,并宜穿钢管埋地敷设,钢管应至少两端接地。

4.6 安全防范系统的电源线路应采取雷电防护措施,设置适配的电源线路浪涌保护器。

4.7 安全防范系统的信号线、控制线,在进出建筑物的设备接口处,宜设置适配的浪涌保护器。

4.8 安全防范系统监控中心应尽量远离建筑物独立的防直击雷引下线。

若无法远离,应采取适当的屏蔽措施。

4.9 安全防范系统的监控中心设备的接地应采用局部等电位连接。

宜设置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汇集环或汇集排宜采用裸铜线,其截面积宜不小于35 mm2。

4.10 安全防范系统监控中心接地汇集环或汇集排接至建筑物接地体或建筑物接地干线或楼层接地汇集端的导线,应采用截面积不小于35 mm2的多股铜芯绝缘导线。

4.11 系统的接地电阻不得大于4 Ω;建在野外的安全防范系统,接地电阻不得大于10 Ω;在高山岩石地区的土壤电阻率大于2 000Ω·m时,接地电阻不得大于20 Ω。

5 安全防范系统前端设备防直击雷技术要求5.1 室外的前端设备应安装在直击雷防护区(LPZ O B)内。

5.2 必须安装在直击雷非防护区(LPZ O A)的前端设备,其安装杆上应设置避雷针,如图1所示。

为防止高电位反击设备,前端设备的雷电浪涌保护器应安装在前端设备的线路接口处。

前端设备与浪涌保护器的接线示意图,如图2所示。

5.3 若在前端设备的安装杆旁设置避雷针,其避雷针的安装应保证前端设备在其保护范围之内,如图3所示。

为防止雷电流经引下线至接地装置时产生的高电位对前端设备的反击,前端设备的安装杆与避雷针安装杆(引下线)之间的距离应符合下列要求:5.3.1 当前端设备安装杆的接地装置与避雷针安装杆的接地装置不相连时(如图3实线所示),两杆之间的距离S应按下式确定:S≥0.3(Ri+0.1Lx)式中:S——两杆间的距离,单位为米(m);Ri——引下线的冲击接地电阻,单位为欧姆(Ω);Lx——引下线计算点到地面的长度,单位为米(m)。

5.3.2 当前端设备安装杆的接地装置与避雷针安装杆的接地装置相连时(如图3虚线所示),两杆之间的距离S应按下式确定:5.4 摄像机视频信号线为屏蔽金属芯线时,摄像机端不接地,雷电浪涌保护器应以视频线的屏蔽层作为等电位参考点,在电源线和视频线上安装二合一浪涌保护器,有云台控制线的安装三合一或多合一浪涌保护器,其标称放电电流不小于5 k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