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二产业统计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经济发展趋势分析》摘要。
202x年,xx提及中国经济开始进入到新常态。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有着新的特点,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要继续稳定经济发展,就需要正确的理解和应对新常态。
转变旧的发展模式和思路,从粗放型转为科技创新型,从主要依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转为重视供给测对经济的带动作用。
此外,还需要政府端正角色,防止“越位”,弥补“缺位”,调整完善相关机制,充分发挥市场作用。
最后,经济调整与发展都要坚守风险、生态和民生底线,坚决不能越线。
关键词:新常态;产业升级;供给侧;发展底线202x年以来,中国经济增长速度开始变缓。
从改革开放到202x 年的34年中,中国经济一直保持着平均9.8%的增长速度。
202x年之后,中国经济增长增速变缓,开始中高速增长。
202x年,根据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中国经济增速为 6.9%。
这种增速的放缓,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会在短期内结束,而是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
这就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与以往高速增长不同的新的状态,也就是进入到了新常态。
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202x年,xx在河南省进行工作考察时,首次提到了新常态。
xx 说:“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
”[1]那么,什么是新常态。
从字面意思来看,“新”是不同于旧质;“常态”是持续、经常发生的一种状态。
所以,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意味着中国经济进入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的阶段。
这一新的阶段,呈现了与以往不同的新特点和新挑战。
(一)新常态的特点。
1.中国经济的中高速增长。
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王一鸣说:“从速度层面看,经济增速换挡回落。
从过去的十左右的高速增长转为7%-8%的中高速增长是新常态的最基本特征。
”事实上,很多国家在经历高速增长后,都会出现增速回落的现象。
以日本为例,在经历二十多年平均9.7%的增速后,在1973开始出现回落。
90年代经济发展状况
90年代经济开展状况一、增长与结构(一)经济增长概况中国经济自1991年开始出现上升,GDP增长从1990年3.9%的波谷上升到8.0%。
1992年,由于邓小平南巡讲话的发表,经济增长迅速加快,全年GDP实际增长达13.2%。
1992年10月召开的十四大,进一步刺激了本已旺盛的投资热情,使来年的经济形势更趋高涨。
1993年上半年,GDP的增长幅度高达14.1%。
虽然下半年开始的金融整顿使经济增长势头趋缓,全年GDP增长仍高达13.4%。
1994年,在财税、金融、外汇以及投资、价格等方面一系列重大改革相继出台的同时,政府在财政、金融等宏观政策上采取主动和适度的调控,使经济增长速度在高水平上稍有回落。
全年GDP的增幅为118%。
(见表1)表1 增长与结构其中:制造业 3.413.821.921.118.0第三产业 2.1 5.58.99.38.7名义GDP结构(%)第一产业28.426.223.821.218.8第二产业43.645.148.051.848.5第三产业28.028.728.227.032.7实际GDP结构(%)第一产业28.426.924.822.721.0第二产业43.645.849.052.154.6第三产业28.027.326.225.124.5*注:制造业指除建筑业的第二产业口径,含采掘工业。
**注:1994年第三产业统计口径调整,与以前年份不具可比性。
表中实际GDP结构具有可比性。
增幅为118%。
(见表1)十四大从经济周期的角度看,90年代以来的中国经济,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的顶峰期。
这一时期经济的增长,既反映了周期性经济扩张的固有趋势,也受到了宏观经济政策的深刻影响。
一方面,“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开展〞的战略要求,构成了宏观经济决策的主线,决定了经济迅速增长的根本格局;另一方面,以稳定经济、整顿经济秩序为着眼点的宏观经济政策,构成了政府调控的根本内容,影响着经济增长过程中的宏观环境和结构变动。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
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
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
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
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
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
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
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
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
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
1978年以来我国三大产业结构的演变【提要】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变化。
改革以来,我国三次产业变动趋势符合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但是产业政策在产业结构演变过程中的作用却有限。
当前我国产业结构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结构仍需改善,三次产业劳动生产率的差距在扩大,产业结构的结构能源效益差等。
未来我国产业结构将进一步向合理化方向发展,农业在保持基础地位的同时比重持续下降,工业仍将继续扩张,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提高。
针对我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向,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政策建议。
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表现为经济总量的增长,同时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逐步演进,特别是在工业化中期阶段,经济增长以结构的加速转换为重要特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经济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产业结构日趋改善,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对我国经济持续增长和经济结构优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研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未来经济结构的进一步优化以及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
第一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产业结构的演变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与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相伴随,我国的产业结构发生了一系列意义深远的巨大变化。
一、三次产业结构的变动及特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
从长期的变动趋势来看,三次产业之间的比例关系有了明显的改善,产业结构正向合理化方向变化(见图14.1)。
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呈现持续下降的态势,同时内部结构逐步得到改善;第二产业的比重经历了不断波动的过程,但长期稳定保持在40%~50%之间,工业内部结构得到升级,制造业增加值占全部商品增加值的比例由1978年的30.5%上升到2005年的52%;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处于不断上升的过程之中,增加值比重由1979年的21.9%大幅上升至2006年的39.5%。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及综合分析
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及综合分析一、国民经济形势的产业分析国际上一般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结构进行划分:产品取自于自然界的部门称为第一产业;对初级产品进行再加工的部门称为第二产业;为生产和消费提供各种服务的部门称为第三产业。
但是,对于各种具体行业应划归哪一产业,各国并不一致。
我国一般以农业为第一产业,以工业与建筑业为第二产业,除此之外的各行业都算作第三产业。
第三产业又可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流通部门,主要包括商业、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饮食业等;第二层次是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主要包括金融、保险、房地产、公用事业等。
关于各项产业及其内部各行业的详细划分,本书第二章将作深入介绍,这里主要就各产业对经济运行的影响及其自身发展规律作一阐述。
(1)农业发展状况分析①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
我国有一句话俗语,叫做"民以食为天",它形象地表示出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和作用。
具体地说,农业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表现在四个方第一,产品贡献。
农业部门向各非农部门提供足够的粮食以支持其发展,并且提供一些农产品作为非农部门发展的原料。
第二,市场贡献。
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农业是国内工业品的主要市场。
农业对于工业品的需求既包括消费品,也包括生产资料。
在较发达国家或发达国家,尽管农业相对比重有所下降,但由于其绝对规模仍非常庞大,所以仍能为工业生产提供广阔市场。
第三,要素贡献。
农业总产值在国民生产总值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因此,农业对于储蓄和投资有重大影响;另外,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还是增加工业城市人口的主要来源。
第四,外汇贡献。
农产品的出口可以为国家换回大量外汇,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由于工业相对较落后,农产品和其他初级产品的出口是获得外汇的重要来源。
正因为农业对于经济发展有着如此巨大的影响,因此一旦农业发展停滞,那么不仅工业等非农业部门发展所需的产品与要素得不到保证,而且还会影响人民的基本生活,造成社会的不稳定,对经济发展极为不利。
新疆产业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
新疆产业结构及其合理性分析【摘要】近年来,新疆生产总值与三次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结构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但是,产业结构不合理弊病仍然存在,并且不容乐观。
本文对新疆1998—2012年的三次产业总值及各产业比重与内部的结构数据进行了结构分析和回归分析,得出一些启示和建议,为政府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各产业协调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新疆产业结构贡献率产业结构变动值一、引言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产业结构合理化和产业结构高度化发展的过程,是实现产业结构与资源供给结构、技术结构、需求结构相适应的状态。
它是产业与产业之间协调能力的加强和关联水平的提高,主要依据产业技术经济关联的客观比例关系,遵循再生产过程比例性需求,促进国民经济各产业间的协调发展,使各产业发展与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相适应。
它遵循产业结构演化规律,通过技术进步,使产业结构整体素质和效率向更高层次不断演进的趋势和过程,通过政府的有关产业政策调整,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产业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发展。
2012年,新疆生产总值7505.31亿元比去年增长895.26亿元,其中,第一产业内部结构变化明显。
在“十二五”期间,全新疆进一步深化农业产业结构布局调整,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不断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效益和竞争力,使农林牧渔业的结构得到优化调整,新疆第一产业的生产总值1320.57亿元,比2011年增长181.54亿元。
新疆第二产业的生产总值3481.56亿元,比去年增长255.66亿元,产业内部结构逐步协调优化,工业、建筑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和经济增长中的作用进一步提高。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改善,现代服务业发展快于传统服务业。
在“十二五”期间,新疆把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2012年,第三产业的生产总值2703.18亿元比2011年增长458.06亿元,以现代服务业为核心的金融、贸易、电子通信、房地产、文化教育产业等新的经济增长点迅速发展,经济信息化进程不断加快,呈现出良好发展的势头,同时,全新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33796元比去年增长3709元。
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分析
十一五期间各省城镇化进程中的产业结构变动分析——以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为例城镇化首先是人口向城镇集中的过程,即农业就业人口逐步向非农业就业人口转移的过程,转移的速度越快,城镇化进程越快,转移的比例越高,城镇化的水平越高;其次,城镇化是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为主逐步转变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过程,第二、三产业比重在整个国民经济中所占比例越高,则城镇化水平越高;再者,城镇化是城镇地域扩大、居民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全面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随着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国民经济中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发生变化,促进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变;同时,产业结构的改变又对人口的集中与分散产生反作用。
因此,产业结构变动是研究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方面,本文以三大产业从业人员比重的变化情况为例,分析城镇化进程中产业结构的变动情况及其地区差异。
一、城镇化水平与三大产业就业结构关系三大产业就业结构一定程度上能够反映一个地区的城镇化水平,如图1所示,2010年图1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网站)国各省的城镇化水平与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特征,表现为城镇化水平高的地区(如北京、天津、上海和广东)其二三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也十分高,而城镇水平最低的内蒙古、甘肃等地其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比重也处于落后地位,反映了城镇化首先表现为非农就业人口向城镇集聚的特点。
将2010年我国各省每个产业从业人员所占比重的大小关系将产业从业结构划分为六个类型(见下表的注释①),并将各省按照城镇化水平由高到低进行排序,如表1所示。
从表中可以看出:1.城市化水平达到发达国家水平的地区——上海、北京和天津——其居民的就业结构以第三产业为主且第三产业就业比重占绝对优势;2.城镇化水平未达到70%但城镇化水平接近发达国家水平的地区——广东、辽宁、浙江、江苏和福建——其二三产业就业比重相差不大,大部分以第二产业略占优势;3.我国其它大部分省区从业结构都以第一产业就业比重为最,城镇化水平越低,其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越高;而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一产就业与其它产业就业比重差距缩小,体现出二三产业发展水平的提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结构变化
根据GDP核算方法反演的新中国的第一个GDP数据为1952年的679亿元[1],1978年为3645.2亿元,到2008年GDP总量达到300670亿元。1952-1978年间年GDP增长量2966.2亿元,年均增长率1.31%,而1978-2008年间年增长量297024.8亿元,年均增长率8.08%。2007年我国GDP已超过德国而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由此可见,改革开放后,我国GDP增长较快同时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
图3清晰的反映出三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总体来说,三大产业都呈现出增长趋势,但自20世纪90年代末,第二及第三产业GDP增长速度明显快于第一产业。第一产业(即农业)在GDP中的份额从1978年的1027.5亿元上升到2008年的34000亿元并保持着稳步增长的态势,其增速为32%。第二产业在1992年以前增长缓慢,但之后快速发展,其总产值较1978年增加了82%并在2008年达到146183.4亿元。我国第三产业也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更新和发展以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而逐步发展,其总产值从1978年的872.5亿元上升到了2008年的120486.6亿元,增速超过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高达137%,。
人均GDP(美元)
2008年
2007年
2006年
2005年
2004年
2003年
2002年
卢森堡
113043
102284
81393
69056
55100
43940
45778
美国
46859
45218
43978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37610
37800
37610
36731
中国
3315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进程、特点以及趋势
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这是与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政策取向及其践履分不开的。
在我国由封闭经济逐步走向开放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实质上也同时演绎着由经济内向发展向经济外向发展转变的独特发展过程。
经过中国28年的改革开放,尽管目前经济理论界仍然依稀存在所谓“外向型经济”与“开放型经济”概论之争,尽管绝大多数的人们都意识到开放经济比外向型经济具有更多的内涵和外延[1]。
但人们对中国经济的外向发展却取得了几乎一致的看法,都认识到如果没有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以来长达28年的外向发展,就没有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今天。
那么,中国经济外向发展是如何推进的,具有什么特点,今后又向何方向发展?弄清这个问题,对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外向发展和经济发展的政策选择具有重要影响。
二、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进程分析(一)中国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1979-1992年)经济外向发展的初级阶段指一国开始打破封闭状况,以“出口导向”战略代替“进口替代”战略,以出口“量”的扩张促进经济增长。
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政策的推进,在吸收外资、出口贸易、对外直接投资、金融的国际化等几个方面具有明显的初始性和粗放性。
一些学者也称之为外向型经济的初级阶段[2]。
1、以区位的开放和出台大量鼓励发展外贸的政策为主要特征。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打破了中国经济封闭发展的状况,走向了开放发展的新的道路,经济外向发展非常明显。
地理区位的渐次开放成为政府政策的首选,1979年中央批准成立深圳、厦门为经济特区,1980年8月又增加了珠海、汕头二个经济特区,成立之初的经济特区要求产品都要出口,具有明显的外向发展特征。
1984年把天津、上海、大连等14个城市设为沿海开放城市,扩大经济管理自主权实行对外开放。
1985年2月又进一步把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闽南三角洲地区的51个县开放为沿海经济开发地带。
1988年3月沿海经济区扩展到辽东、山东半岛。
并于同年4月成立海南经济特区。
统计学基础习题集1
46759
58478
67884
74463
79553
81911
89404
95533
其中,在1998年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为14298.8亿元,第二产业为39149.8亿元,第三产业为26104.4亿元。
要求:(1)根据1990–2001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数据,利用Excel软件绘制线图和条形图;
表3
甲国
乙国
2000年
2001年
2000年
2001年
钢产量(万吨)
年平均人口数(万人)
3000
6000
3300
6000
5000
7143
5250
7192
试通过计算动态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指标来简单分析甲、乙两国钢产量的发展情况。
第四章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④2、③3、④4、②5、④6、④7、④8、①9、②10、③
③调查对象④填报单位
8.统计总体的基本特征是( )
①同质性、大量性、差异性
②数量性、大量性、差异性
③数量性、综合性、具体性
④同质性、大量性、可比性
9.下列属于品质标志的是( )
①工人年龄②工人性别
③工人体重④工人工资
10.标志是说明( )
①总体单位的特征的名称
②总体单位量的特征的名称
③总体质的特征的名称
二、多项选择题
1、①②④2、①③④⑤3、①②③④⑤4、①②③④⑤5、②⑤
三、计算题
1.
公司
名称
2001
2000年实际
产值
2001年
比2000年
增长(%)
计划
实际
浅析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
理论研究论点ARGUMENT103浅析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及发展趋势文/魏海,郑丹,邱珊珊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演变促进了数字经济产业的进步,时至今日,越来越多的群体开始主动关注数字经济并逐步形成了引领数字经济产业模式改革的想法。
诚然,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产业化以及产业数字化有助于维持当前社会的稳定发展,加快实现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发展,进而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以及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基于此,相关部门应对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既有发展成果进行凝练,并总结出其中最具价值与发展优势的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竞争力。
一、数字经济概述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后出现的最主要的经济形态,其以数字化数据信息为主要内容,以现代网络平台为基础,以信息通信技术的融合应用、全球产业模式为依托,同时具备高度统一的公平性、公开性以及高效率的新型经济形态。
如果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则数字经济是指现代生产活动中,可结合大数据和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实现精准识别、分析与提炼、整合储存等功能,能够快速优化配置或再生数字化资源,以高质量、稳定性强、发展前景良好为主旨的新型数字经济发展形态。
相较于实体经济,数字经济的概念更加宽泛,也更模糊。
例如在现代社会中,无论是以直接的方式引导相关资源发挥作用,还是间接地使用数字技术来推动社会生产力、经济等的发展,都属于数字经济的范畴。
[1]如果从应用技术的角度来分析,则数字经济囊括云计算、云储存、互联网区块链、5G通信、人工智能等一系列可助力经济发展的新兴技术、产业等内容。
如果从应用层面来进行分析,则以数字化技术为依托的电子商务平台、电子交易服务体系等“新零售”产业形式,以数字化、自动化为中心的工业生产、加工等“新制造”产业形式等内容,均是数字化经济的典型应用。
二、我国数字经济产业的特征(一)产业数字化进一步加深一方面,各类信息化、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发展有效促进了我国各个产业和领域的快速升级、转型。
中国产业结构的变迁和区域分布特征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以来,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经济总量持续上升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
一些学者将这两者联系起来,考察了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迁之间的关系,认为结构改革和要素重置对经济增长有显著的正影响(Young,1995;Calderon et al.,2007)。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也表明,中国持续的经济增长与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不断的结构改革和要素重置密切相关(张军等,2009)。
此外,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也决定了其在产业分工中的位置,对当地经济增长和收入提高产生直接影响。
目前,新一轮的产业升级已被视为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并因此得到广泛的关注。
回顾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变迁,对于平衡区域经济发展,制定合理的产业政策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本文将紧紧围绕这一点,理清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发展轨迹,并结合已有的文献和相关数据构建描述产业结构地区分布状况的指标,以此判断地区间产业分布是否合理,为接下来地区间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调整提供相关的政策建议。
一、中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之前,中国形成了重工业优先发展的赶超战略,并发展了一系列的经济政策来配合这一战略的实施,如低利率、低汇率、低工资、低农产品价格等政策,逐渐形成了刚性的二元经济结构,并造成资源配置的严重扭曲(林毅夫等,1994)。
相关数据显示,1952年,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所占份额高达83.5%,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所占份额分别仅为7.4%和9.1%。
中国的经济改革始于农村经济部门,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被释放出来。
与此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尤其是乡镇企业的发展壮大和大量利用外资,以增量性改革为特征的非国有部门迅速发展起来。
这些都为当时的产业结构升级提供了微观基础。
在以上种种因素的推动下,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的产业结构经历了巨大的变化。
如图1所示,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快速下降,从1978年的70.5%下降到2009年的38.1%,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就业人员则大幅上升,尤其是第三产业,就业人员比例从1978年的12.2%上升至2009年的34.1%。
产业计量的现状和趋势
产业计量的现状和趋势产业计量的现状和趋势一、引言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数字化的发展,产业计量作为一种重要的经济测度和分析方法,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实践领域的关注。
产业计量通过使用经济学和统计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不同产业的经济活动和发展状况进行测量和评估。
本文将分析产业计量的现状和趋势,探讨其在实践中的应用和发展前景。
二、产业计量的现状1.方法综述产业计量的主要方法包括产业增加值测度、产业结构演变分析、产业生产率计算、产业竞争力评估等。
这些方法通过对产业内不同指标的计算和分析,揭示了产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如产业增长速度、结构演化、竞争力等。
2.国际研究现状在国际研究领域,产业计量已经成为一个独立的研究方向。
通过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进行计量分析,研究者们揭示了各个产业的经济表现和特征,为政府制定产业政策提供了依据。
例如,通过对美国制造业的计量分析,研究者发现了制造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和不可持续性,为制定产业升级政策提供了思路。
3.国内研究现状在国内,产业计量也逐渐成为一个研究热点。
近年来,国内研究者们对不同产业进行了广泛的计量分析,揭示了中国产业的经济表现和特征。
例如,通过对中国制造业的计量分析,研究者发现了中国制造业的生产率增长和技术创新的不足,为制定产业创新政策提供了依据。
三、产业计量的趋势1.数据的获取与处理能力的提高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数据的获取和处理能力将大大提高。
这将使得产业计量能够使用更多更准确的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揭示产业的经济表现和特征。
例如,通过对企业的大数据进行分析,产业计量可以揭示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为企业提供发展建议。
2.模型的完善与创新产业计量的方法和模型将继续完善和创新。
研究者们将探索更精确和有效的方法,以更好地揭示产业的经济表现和特征。
例如,可以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的技术,建立更准确和灵活的模型,提高产业计量的预测能力和应用价值。
3.产业政策的制定与落地产业计量的研究将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落地提供依据。
《经济地理学》第二版课后思考题答案
《经济地理学》课后思考题参考答案第一章绪论(一)概念题《货殖列传》:是西汉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史记》中的一章,记述了他游历黄河流域和长江中下游的见闻,包括人口、经济、物产、贸易和城市等,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史志描述阶段。
《商业地理手册》:1889年,由苏格兰学者奇泽姆(G. G. Chisholm)出版,他先以商品种类为纲,介绍世界的生产与贸易,并以气候与地貌等要素解释这些生产分布的形成原因;之后,以国家为单位,详细描述生产地区分布,以及商业发展的前景。
代表着经济地理学发展的商业地理研究阶段。
规范性分析:20世纪前期的经济地理区位论研究,以规范性分析为主要思维方式,这种研究主要从经济区位选定的一些基本命题出发,演绎推理出结果。
实证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的计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法,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活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行为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行为学派在经济地理研究中强调对区位决策者行为的分析。
认为同样的区位影响条件,不同的决策者可能会产生不同的决策结果。
结构主义分析: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伴随着发达国家经济结构的转变、社会矛盾的加剧,以哈维为代表的学者们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解释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矛盾。
强调社会的实际需要,强调政治、社会力量在经济区位形成中的影响作用。
文化转向: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科学对文化研究兴趣地增加,地理学家开始重视制度和社会文化因素对经济空间现象的影响。
如:区域经济增长研究中对文化传统、关系、体制等因素的关注。
指导这些研究的理论包括马克思主义、制度主义、经济社会学、女权理论等。
它们在经济地理学中的应用,被人概括为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转向”。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
(二)简答或论述题2、简述经济地理学中的文化(制度)转向。
3、分析企业在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作用及其变化。
三产超二产: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30Observation 观察本刊记者/王希 刘铮 郭信峰 高敬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历史性变化: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GDP)比重2013年提高到46.1%,首次超过第二产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初步核算,2013年中国GDP 为5688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7.7%。
其中,第二产业增加值为249684亿元,增长7.8%;第三产业增加值为262204亿元,增长8.3%。
产业结构发生巨变“这体现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也符合世界经济发展、产业升级的一般规律。
”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宏观研究室主任牛犁表示,随着中国工业化从中期向后期推三产超二产:中国产业结构发生历史性变化 中国经济2013“年报”出炉,最大的亮点其实并不在于GDP 增速保持稳定,而是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超越第二产业。
进,近年来以制造业为代表的第二产业增速总体持续放缓,而第三产业节节加速,积累到2013年终于使得第三产业总量和GDP占比超过了第二产业。
统计显示,第三产业的壮大发展,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最鲜明的特征。
1979年至2012年,中国第三产业增加值年均实际增长10.8%,高出同期GDP 增速1个百分点。
工商总局数据显示,2013年上半年中国第三产业企业户数首次突破1000万户,占全国企业总数的71.94%。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部研究员张立群认为,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强,单位GDP就业更多、更稳定,消耗能源资源更少,同时也有利于国内消费的扩大与升级。
尽管发展势头迅猛,但中国第三产业滞后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矛盾尚未根本解决,GDP 占比与发达经济体平均水平,甚至与一些发展中国家相比,仍有不小差距。
2012年年底出台的国内首部服务业发展规划《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到2015年,要实现服务业增加值占GDP 的比重、服务业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的比重分别比2010年提高4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
世界钢铁工业现代钢铁工业始建于19世纪初期,至今已有百年历史。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钢铁工业发 展缓慢,产量有限,生产国不多,且分布十分集中。1937年总产量1.1亿吨,多分布在大西洋北部沿岸地区,美 国和西欧共占总产量的3/4,再加上原苏联则达87.5 %。这是战前世界三大钢铁生产地区。其形成的主要因素: 西欧是资本主义工业化的源地,开发较早;美国起步迟,但发展迅速;苏联十月革命后,由于经济发展与国防的 需要,大大加快了钢铁工业的发展。各国丰富的煤铁资源,有利的经济技术和方便的运输条件都给各国钢铁工业 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世界汽车工业地域的分布
20世纪前半期,美国汽车产量一直独占鳌头,被称为“汽车王国”。 50年代中期后欧洲发达国家汽车产量 明显增加,到60年代中期达1000万辆,超过美国,其中以原联邦德国、英国、法国、原苏联和意大利为代表。
船舶是庞大的海上建筑物,是大型综合性水上运输工具。海上运输是世界经济联系的纽带,占世界贸易量的 2/3,对海洋开发和国防建设都有重要意义。
纺织工业是古老的传统工业部门,是世界资本主义工业化的先驱部门。
世界纺织工业的发展
纺织工业18世纪70年代以动力和大机器的使用,带动纺织工业的第一次飞跃;20世纪50年代,以原料和纺织 机改革为基础,带来纺织工业的第二次飞跃,致使世界纺织工业的产量、产品结构和分布发生巨大变化。
2023中国产业带发展报告
02
资源环境约束
中国产业带的发展长期依赖资 源投入,但近年来资源环境约 束日益增强。一些地区由于资 源枯竭和环境污染问题,不得 不面临转型和升级的压力。
03
产业结构不合理
一些产业带的产业结构过于单 一,缺乏多样性,导致抗风险 能力较弱。一旦主导产业出现 问题,整个产业带的发展都会
受到严重影响。
04
中国产业带发展模式与案 例
产业带发展模式分析
产业带发展现状
产业带发展模式分类
产业带发展模式优劣
中国产业带发展呈现出规模不断扩大 、结构不断优化、技术不断创新的发 展趋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区域 发展不平衡、产业结构不合理等。
中国产业带发展模式主要分为市场自 发形成和政府主导建设两种模式,其 中市场自发形成模式又可分为企业协 作型和产业链整合型。
随着中国居民收入水 平的提高,消费升级 成为趋势。这为产业 带的发展提供了广阔 的市场空间,尤其是 高品质、高附加值的 产品和服务。
“一带一路”建 设
“一带一路”倡议为 中国产业带的发展提 供了新的机遇。通过 与沿线国家的合作, 产业带可以拓展国际 市场,提高国际竞争 力。
技术创新
近年来,中国在技术 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 进展,一些产业带在 人工智能、大数据、 物联网等领域取得了 突破。这些新技术将 为产业带的发展注入 新的动力。
04
技术创新不足
尽管中国产业带的发展迅速, 但技术创新仍然是短板。许多 产业带缺乏核心技术,导致在 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中低端位置
。
产业带发展面临的机遇
国家政策支持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产 业带的发展,出台了 一系列政策措施,包 括财政支持、税收优 惠、金融扶持等,为 产业带的发展提供了 有力保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第二产业统计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本文选取1991年以来中国第二产业的部分指标进行统计分析。
描述了一些指标的变化规律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划分了经济发展的阶段,采用新方法预测了2009年和2010年的经济指标,进而得出若干启示和分析结论。
关键词:经济预测;统计分析;建筑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中国国民经济的第二产业,其发展状况对于经济发展以及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选取第二产业中工业的部分主要产品产量和建筑业总产值,通过选取和分析资料较齐全的、具有全局性的1991—2008年的经济指标,总结出一些规律性的统计特征。
一、原始数据及其新型直观展示图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8)》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统计公报》,抽取中国11项第二产业指标,分别是钢材产量、原煤产量、原油产量、水泥产量、布产量、电冰箱产量、发电量、化肥产量、汽车产量、建筑业总产值、工业总产值。
这实际上是时间序列多元数据,鉴于篇幅问题,此处不再列出原始数据。
鉴于原始数据无法直观的进行比较,现使用新创的表格型数据直观图(丁氏图)进行信息展示。
该直观图的基本原理是,在每个格子内换成椭圆表示数据的相对大小。
见图1。
数据经过正规化到0—1区间,每一栏指标最小的仅为直线,最大的为满格椭圆,与其他栏目没有对比关系。
这种图表,可以直观反映数据的变化,特别是对于多元时间序列数据。
当然,这种图表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如同一栏目椭圆面积只能粗略反映大小,没有严格的倍数关系,这是因为数据经过正规化处理,原始数据的绝对关系已经改变。
由图1可见,在11项指标中,原煤产量、布产量和化肥产量出现局部微小的波动,总体呈现增长趋势。
其他指标基本上呈现串珠金字塔形,这表示逐年递增。
从每个串珠的上下变化速度来看,各项指标比较协调。
水泥产量、发电量和汽车产量的串珠相似,都是早期3年发展较快,而后发展缓慢,新世纪开始呈快速发展。
原煤出现减产的几年正好是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时期,随着我国政府出台一系列应对措施,其从2001年后开始复苏。
从图1中可以看出,建筑业总产值和工业总产值平稳增加,这表明我国第二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态势与国家的政策是分不开的。
二、发展阶段的划分
本文所选取的数据涵盖近18年,这段时间中国的经济发展是有目共睹的。
我们通过Q型点群分析来探讨各年份间第二产业特征的相似性,近18年的谱系图参见图2,相似性的度量指标采用距离系数。
进行最优2分割(计算过程从略),由此找出一条界线(图2),而18年来最大界线出现在2003—2004年之间。
这条界线把整个序列分成2组,即2个时期,与群分析的第一群和第二群相对应。
1991年到2003年为第一时期,2004年至今为第二时期。
第一时期的特点是,工业经济各项指标的发展步伐相对较小,指标没有急剧增大。
建筑业和工业总量都太小,主要是因为居民的消费水平对工业产品和建筑业需求不高,并且1995年通货膨胀以及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对经济产生一定影响。
这一时期是中国经济的关键阶段。
因为中国改革开放不久,发展还处在探索阶段,总体经济实力不强。
1992年邓小平同志南巡,他号召全国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胆子再大一点、步子再快一点。
进一步加快改革开放的建设步伐。
可以看出,中国第二产业在这一时期发展得比较好,这为其下一时期的飞速发展打下
了坚实基础。
第二时期的特点是,中国的第二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各项指标增幅明显加大。
建筑业和工业总量急剧增大。
各种工业产量增长加速。
居民的消费需求开始转向汽车、房屋等大面值商品,这对建筑业与工业增长有很大的提升作用。
这一时期可以称为经济的腾飞期。
工业经济各部门的比例逐渐趋于合理,国家追求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的提出。
要求发展生态型、环保型、效益型的工业经济,共创和谐社会。
三、发展指标预测
时间序列数据是随各项影响因素变化的,它是多个影响因子(自变量)的函数,因此,人们采用回归分析法。
相关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是非线性的。
在此,只采用线性回归分析。
基于“某一时间段的指标值是下一时间段某项待预测指标的形成的基础”的观点。
可以认为,后一时间段的因变量是前一时间段各自变量的函数。
这种新的回归分析思想是笔者新近提出的。
采用这种思想的回归分析称为前移回归分析。
经过对表1数据的处理,可以得到方程:
下年工业总产值=-102604.4+7.373422*上年钢材产量+9665.563*上年原煤产量-22.15861*上年电冰箱产量
由上述方程可以计算出1992—2008年的工业总产值。
列于表2,有5年的相对误差超过5%。
其余误差都小于5%,相对误差最大为12.21471%,最小只有0.79942%。
平均相对误差为4.486%,效果较好。
如表1。
2009年尚未结束,各项指标无法得到,但根据方程预测的工业总产值为461160.6亿元,这有待于2010年初的检验。
回归方程反映了近18年来中国第二产业发展的内在规律,给予我们一些启示。
第一,钢材产量、原煤产量和电冰箱产量三项指标是影响工业总产值的重要因素;第二,钢材产量发挥重要作用,这是因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国家经济水平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钢铁发展直接影响着与其相关的国防工业以及建筑、机械、造船、汽车、家电等行业。
第三,煤炭在我国能源构成中占有主体地位,能源是工业经济发展的动力,煤炭产业将与工业发展相协调。
第四,电冰箱产量在工业总产值中占有重要作用,这反映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开始步入小康社会。
第五,选入回归方程中的指标只有上述三项,但不能说明其他指标对工业总产值没有影响。
上述三项指标不是孤立的。
钢材产量的增长,是重工业、采矿、冶炼等行业发展的体现:原煤产量的增长,与化工、电力等行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电冰箱产量的增长,反映了居民对家用电器的消费需求。
因此,上述三项指标隐含了国民经济多个部门的综合作用。
上述自变量和因变量共计11项指标,可见事物的发展是多项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实际上。
可以将其中任何一项作为因变量,其余作为自变量,运用前移回归分析法预测这项指标2009年的取值。
若全部轮流做一遍,则可以求得全部指标的预测值。
把2009年预测数据加入建模后,可以再预测2010年的指标值,如表2。
表2的预测数据,将分别经受2010年初和2011年初发表的前一年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验证。
四、结论
从中国第二产业发展11项指标的直观图可以看出,各项指标基本上是逐年递增,其发展比较协调。
2004年为一个重要界线,把中国第二产业发展划分为两个重要时期。
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对开创经济快速发展的新时期起了重大作用。
相邻年份工业经济发展情况类似,迄今,中国第二产业还未出现发展周期。
在原煤产量缩减的几年里,水泥产量和汽车产量增长突出,使得建筑业与工业持续发展。
国民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第二产业的发展,建筑业与工业作为第二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中国人口基数大,必须向集约型社会发展,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 Ding Yuechao,ZENG Suyan.A New Way for Data Graph.AD-V ANCED COMPUTER TECHNOLOGY, NEW EDUCA-TION, PROCEEDINGS:617-622,2007.
[2]陶靖轩.经济预测与决策[M].北京:中国计量出版社,2004.
[3]李工农等.经济预测与决策及其Matlab实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4]沈军、丁跃潮.福建经济若干统计特征及发展趋势[J].集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4).
[5]Ding Yuechao, Shen Jun, Zeng Suyan.A New Method-Forward Shifting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its Application in Economy Forecast in Hunan Province.2007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ER SCIENCE & TECHNOL-OGY, PROCEEDINGS:337-341,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