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十五年历史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历十五年

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当年,在我国的朝廷上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期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1588年,英国击溃西班牙无敌舰队,拉开了日不落帝国的序幕;1586年,平吉秀改名丰臣秀吉,是日本统一的关键一年。恐怕夹在当中的1587年,就显得稀疏平常了一些。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曾经说过:“历史往往隐匿在细节之中。”从历史发生学角度看,1587年似乎仅仅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运行的一页,不值得以典型写照的春秋笔法投去深深一瞥。诸多关于此年的史料表明,值得提及的事情无外乎以下几件:年初,因宫中误传万历皇帝午朝,文武百官齐集,但无事可议。为此,万历皇帝重重训斥了京官一番。年中,京师暴雨如注,黄河再度于开封决口,黎民百姓压溺死者甚多。年终,一代模范官僚海瑞死于南京官邸。这些事项,在一个皇权至上的农耕社会里,委实不足为奇。

拿破仑曾经说过,我的历史终将成为一个注脚,最多不会超过百科全书的两页,仅此我也就足够了。两页纸概括的一个人生也够是宏伟了——哪像我们就算是在百科全书中被点到一笔,那就算是万幸!但我们自己也有自己的人生,自己也有自己的命运,透过那小小的,薄薄的一张纸,蕴含的可是一个人的一生啊!

万历,恐怕就是着漩涡中心的聚焦人物——没有他,当然就没有我们的万历十五年了。但,与我们一般人认识中皇帝至高无上,说一不二的形象不同,万历的人生可以说是很纠结甚至是痛苦的。万历在10岁那年登基成为大明帝国的主宰,由于年纪尚小,其大部分的决定背后都有着首辅张居正的协助。这是的万历皇帝每天要上早朝,要练习书法,学习历史,以史为鉴,还要学习儒家经典,各种礼教。(说到这里插一句作者认为礼教是维持封建统治集团统治的极其重要的工具)同时由于他的身份特殊,身边很少有同龄的玩伴,能一起玩的也只有一个太监“大伴”冯保。这一切对于一个十来岁的少年来说的确是一种很强烈的束缚。

我们看历史类的书籍,目的各不相同。有的人想看的是发生在历史人物身上的故事,有的人想借古鉴今,把握历史发展的动向。读过《明朝那些事儿》后,几百年前那些风云人物的起起落落已经激不起我的兴趣,无非就是权力更迭的一场场你上我下,名字不同,剧情相似。《万历十五年》吸引我的,是能认识到里面几个真实的人。在黄仁宇先生夹叙夹议的文字里,我看到了他们内心的挣扎。印象最深的自然是万历,书里没有万历心理活动的描写,但作者对一件件事的原因分析,还是把万历的个人形象很完整的呈现出来了。虽贵为天子,但在现代人眼中他是个彻底的可怜人。他的一生,完全就像个道具一样任文官们摆弄,有点不服帖就会遇到强大的阻力。很多时候,他是用个人的力量和传统习俗做抗争。就像哈代小说里的苔丝,裘德一样。但因为个性上的软弱,每次最终都是以他的妥协告终。他一辈子没离开过紫禁城,别人告诉他,天下都是他的,但为什么他的天下,自己想走远一点去看看,都这么困难呢?

成年以后,万历有过两年勤勉治国的时光,他在这两年中意气风发,充满激情,想要在皇帝的位置上干出一番事业,甚至在京城遭遇大旱时亲自步行到天坛祈雨,又观看禁军的训练。但随后由于张居正的去世,他失去了重要的辅助,更为糟糕的是张居正生前得罪的大臣们集体发难,要求清算张居正,万历在舆论和证据的双重压力下,只能痛苦万分地在张居正死后几年后清算了自己的老师。这件事也让他深深认识到文官集团斗争的阴暗所在。而在后来关于立储的问题上,

万历又希望废长立幼,立自己最喜欢的贵妃的儿子当太子(他希望立其子做太子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只有太子的母亲才能和皇帝同葬)。但这件事又遭到了大臣们的强烈反对,大臣们用尽各种办法阻止他,上奏,辞职,逼得他无可奈何。(在这里中间插一个很有趣也很无奈的地方,大臣们要他立长子,他说如果大臣们一年内不用这件事烦他他就立储,可是差不多一年的时候有个臣子忍不住提醒了他一下,他就耍赖说不立了)

至此,他终于明白了自己这个皇帝只不过是封建礼教的一面旗帜,是文官集团所制造的符号象征,从而灰心意冷。甚至更深一层地说,他只不过是这家帝国马车上最尊贵的乘客,而并不是他最初所想象的马车夫,他根本无力控制这个庞大帝国的前途,他所作的决定根本什么都不能改变,即便他是皇帝,因为帝国这架马车被一股强大到无法想象的两千年来所积累古老的力量所挟持着向前。

他看透了这一切,可惜,皇帝是不能辞职的,于是他把自己勤勉治国的一腔热血都咽进了肚子里,以消极的方式与文官集团对抗,不批准任何的人事变动,不出席惯例性的仪式,每日只把自己最好的时光花费在与太监们掷钱游戏上,用最消极的也是唯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对这个帝国的无奈。从中可见,即使是身为皇帝,在面对封建礼教所积累下来的强大的蛮横的力量时,也只能无奈叹息。因而,这么一个早已失去控制的腐朽的庞大的帝国机器,一步步走向终点的时刻也毫不令人奇怪了。——这也是作者想说的,在万历十五年,这么一个没有大事发生的年份,我们的古老帝国的命运已经通过这些人物的悲剧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历史由无数精彩或繁复的细节构成,抽去这些细节,就只剩一个苍白的框架。黄仁宇笔下的1587年,蕴含着古老帝国的荣耀与梦想、繁兴与衰败。以波澜不兴的一年审视剖解一部跌宕起伏的中国历史,平实而真切,可感而可信。

就像是电影中的一个转角,一幕中间剧,总是会被遗忘,但怎么说呢——每至一定的节令,成百成千的宦官宫女,把身上的皮裘换成绸缎,又换成轻纱;又按照时间表把花卉从暖房中取出,或者把落叶打扫,御沟疏通,这一切都不能改变精神世界中的空虚和寂寞。在按着固定节奏流逝的时光之中,既缺乏动人心魄的事件,也缺乏令人企羡的奇遇。但,这真的是1587年——全然无事么?

且慢,我还有一个问题,我们生活的小时代,会成为万历十五年,而成为后人的谈资,或者是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zēng)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亦或者是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我说不出,我也不知道如何说出,就是有一股感觉在心中暗涌着,恐怕就像道可道,非常道一样——也正是因为我说不出这种感觉,所以我才会去读万历十五年,去看静水之下的暗涌波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