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与灾难医学第二版配套课件 03 意识障碍与抽搐
合集下载
2024年度-急诊医学PPT课件抽搐
![2024年度-急诊医学PPT课件抽搐](https://img.taocdn.com/s3/m/97b15380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05.png)
6
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
分类方法
根据抽搐的表现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可分为局灶性抽搐、全面性抽搐 、癫痫持续状态等。
诊断标准
通常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脑电图、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诊断。具体标准包括抽搐的发作形式、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是否伴有意识障碍等 。
7
02
常见抽搐类型及其特点
机械通气
14
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策略部署
01
迅速控制抽搐发作,首 选静脉注射抗抽搐药物
02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 剂量和给药途径
03
04
针对抽搐原因进行治疗 ,如纠正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等
15
加强护理和观察,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抽 搐复发的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抽搐的特异性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
首选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 泮、咪达唑仑等
20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 署
21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监测及干预措施
01
实时监测
通过颅内压监测仪等设备,持 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及时
发现颅内压升高迹象。
02
药物干预
03
手术治疗
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对于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患者,可考虑进行去骨瓣减压
术等手术治疗。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方向
25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抽搐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01
详细解释了抽搐的概念,包括其分类、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诊医学在抽搐处理中的原则
02
强调了及时识别、准确评估和合理治疗抽搐患者的重要性。
分类方法与诊断标准
分类方法
根据抽搐的表现形式、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等,可分为局灶性抽搐、全面性抽搐 、癫痫持续状态等。
诊断标准
通常结合患者的病史、临床表现以及脑电图、CT、MRI等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 诊断。具体标准包括抽搐的发作形式、持续时间、频率以及是否伴有意识障碍等 。
7
02
常见抽搐类型及其特点
机械通气
14
控制发作和预防复发策略部署
01
迅速控制抽搐发作,首 选静脉注射抗抽搐药物
02
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药物 剂量和给药途径
03
04
针对抽搐原因进行治疗 ,如纠正电解质紊乱、 控制感染等
15
加强护理和观察,及时 发现并处理可能导致抽 搐复发的因素
针对不同类型抽搐的特异性治疗
癫痫持续状态
首选静脉注射苯二氮卓类药物,如地西 泮、咪达唑仑等
20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策略部 署
21
脑水肿、颅内压升高监测及干预措施
01
实时监测
通过颅内压监测仪等设备,持 续监测患者颅内压变化,及时
发现颅内压升高迹象。
02
药物干预
03
手术治疗
使用甘露醇、呋塞米等药物, 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
对于严重脑水肿、颅内压升高 患者,可考虑进行去骨瓣减压
术等手术治疗。
24
06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 方向
25
本次课程重点内容回顾总结
抽搐的定义、分类和病因
01
详细解释了抽搐的概念,包括其分类、常见病因及发病机制。
急诊医学在抽搐处理中的原则
02
强调了及时识别、准确评估和合理治疗抽搐患者的重要性。
《急诊与灾难医学》意识障碍与抽搐 ppt课件
![《急诊与灾难医学》意识障碍与抽搐 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f0dbb6af01dc281e43af015.png)
1
急诊与灾难医学
ppt课件
2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急诊科
ppt课件
3
第一节 晕厥与昏迷
ppt课件
定义
4
晕厥
(syncope)
晕厥又称昏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致 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点是突然、短暂和自 行完全恢复。典型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 过20秒钟,少数可持续数分钟。
ppt课件
主要教学内容
ppt课件
35
第五节 常见抽搐急症
ppt课件
36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临床特点
3
急诊处理
4
常见抽搐急症
ppt课件
37
概念
抽搐(tic)是指骨骼肌痉挛性痫 性发作及其它不自主的骨骼肌发作性 痉挛
ppt课件
38
病因分类
抽搐
痫性抽 搐 高热性抽搐 低钙性抽搐 其他原因 假性抽 搐
ppt课件
39
临床特点
ppt课件
常见晕厥
10
1
2
3
神经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晕厥 情景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 非典型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晕 厥: 原发自主神经异 常性晕厥 继发自主神经异 常性晕厥 药物诱导低血压 低血容量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肺疾 病
ppt课件
急诊处理
11
现场处理
体位:平卧,双足稍抬高
深度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
ppt课件
诊断与鉴别诊
断
20
1 评估
5 辅助检查
2 病史、发病环境
与伴随症状 生命体征检查
急诊与灾难医学
ppt课件
2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急诊科
ppt课件
3
第一节 晕厥与昏迷
ppt课件
定义
4
晕厥
(syncope)
晕厥又称昏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致 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点是突然、短暂和自 行完全恢复。典型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一般不超 过20秒钟,少数可持续数分钟。
ppt课件
主要教学内容
ppt课件
35
第五节 常见抽搐急症
ppt课件
36
主要内容
1
概述
2
临床特点
3
急诊处理
4
常见抽搐急症
ppt课件
37
概念
抽搐(tic)是指骨骼肌痉挛性痫 性发作及其它不自主的骨骼肌发作性 痉挛
ppt课件
38
病因分类
抽搐
痫性抽 搐 高热性抽搐 低钙性抽搐 其他原因 假性抽 搐
ppt课件
39
临床特点
ppt课件
常见晕厥
10
1
2
3
神经反射性晕厥: 血管迷走神经性 晕厥 情景性晕厥 颈动脉窦性晕厥 非典型晕厥
直立性低血压晕 厥: 原发自主神经异 常性晕厥 继发自主神经异 常性晕厥 药物诱导低血压 低血容量
心源性晕厥: 心律失常 器质性心、肺疾 病
ppt课件
急诊处理
11
现场处理
体位:平卧,双足稍抬高
深度昏迷
全身肌肉松弛 对各种刺激全无反应 深浅反射均消失
ppt课件
诊断与鉴别诊
断
20
1 评估
5 辅助检查
2 病史、发病环境
与伴随症状 生命体征检查
人卫版急诊与灾难医学之意识障碍与抽搐教学护理课件
![人卫版急诊与灾难医学之意识障碍与抽搐教学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53bce996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b4.png)
04
意识障碍与抽搐的急救护理
急救流程与原则
快速识别
一旦发现患者意识障碍或抽搐 ,应立即进行初步评估,确定
病情严重程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呼吸道畅通,必要时 进行吸氧或使用呼吸机。
建立静脉通道
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以 便及时给压、 呼吸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
病例二
患者,女,22岁,因车祸后出现持续 意识障碍、抽搐。经诊断为脑挫裂伤 伴颅内血肿。
护理实践经验分享
经验一
对于癫痫发作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误吸。 同时,应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抗癫痫药物。
经验二
对于脑挫裂伤伴颅内血肿患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尤其 是意识状态、瞳孔大小及对光反射等。同时,应做好术前准 备,如备皮、配血等。
严格遵守操作规范
急救护理操作应严格遵守相关操作规范和流程,确保患者得到及时 、准确、有效的救治。
加强沟通与协作
医护人员之间应加强沟通与协作,确保急救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 应与患者家属保持良好的沟通,及时告知病情和治疗进展。
05
病例分析与实践
典型病例介绍
病例一
患者,男,45岁,因突发意识丧失 、抽搐就诊。经检查诊断为癫痫发作 。
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 、生命体征等指标,发现 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记录护理过程
详细记录患者的护理过程 ,包括护理措施、病情变 化、医生指示等,为后续 治疗提供依据。
评估护理效果
对患者进行护理效果评估 ,及时调整护理方案,提 高护理质量。
03
抽搐的护理
紧急处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头部偏向一侧, 及时清理口腔分泌物,防 止窒息。
临床表现与诊断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ecec550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d22405f.png)
调查方法与步骤
介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包括描述性、分析性和实验性调查等。
调查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介绍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灾难现场的医疗保障与协调
01
医疗保障体系
介绍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包括医疗资源调度、医疗队伍
建设、物资保障等。
02
2023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目录
• 急诊医学概述 • 急诊医学基本概念 • 灾难医学概述 • 灾难医学基本概念 • 急诊与灾难医学比较分析 • 急诊与灾难医学未来发展
01
急诊医学概述
急诊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1
急诊医学是一门专注于紧急治疗和复苏患者的 医学专业。
2
急诊医学强调快速、准确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以拯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痛苦。
03
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急诊医学的重要性
01
急诊医学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援 。
02
急诊医学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快速组织和 调配医疗资源,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的医疗援助。
03
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了医疗成本,有利于维护和 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专业教育
在医学院校增设急诊和灾难医学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推进继续教育
开展急诊和灾难医学继续教育,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应对能力。
建立培训基地
建立急诊和灾难医学培训基地,加强实践操作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THANK YOU.
灾难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屡遭各种灾害的侵袭,如地震、洪水、战争等。灾难医学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自那时以来,灾害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日益凸显,灾难医学逐渐受到重视。
介绍常用的流行病学调查方法和步骤,包括描述性、分析性和实验性调查等。
调查数据分析和结果报告
介绍如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科学准确的结论,并撰写调查报告。
灾难现场的医疗保障与协调
01
医疗保障体系
介绍灾区医疗保障体系的建立和维护,包括医疗资源调度、医疗队伍
建设、物资保障等。
02
2023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目录
• 急诊医学概述 • 急诊医学基本概念 • 灾难医学概述 • 灾难医学基本概念 • 急诊与灾难医学比较分析 • 急诊与灾难医学未来发展
01
急诊医学概述
急诊医学的定义与特点
1
急诊医学是一门专注于紧急治疗和复苏患者的 医学专业。
2
急诊医学强调快速、准确和全面的诊断和治疗 ,以拯救患者的生命和减轻痛苦。
03
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急诊医学的重要性
01
急诊医学是医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患者提供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救援 。
02
急诊医学对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灾难的应对具有重要意义,能够快速组织和 调配医疗资源,为受灾人群提供及时的医疗援助。
03
急诊医学的发展提高了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降低了医疗成本,有利于维护和 保障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强化专业教育
在医学院校增设急诊和灾难医学专业,培养更多的专业人才。
推进继续教育
开展急诊和灾难医学继续教育,提高医生的诊疗水平和应对能力。
建立培训基地
建立急诊和灾难医学培训基地,加强实践操作和技术培训,提高医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THANK YOU.
灾难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社会屡遭各种灾害的侵袭,如地震、洪水、战争等。灾难医学作 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中期,自那时以来,灾害对人类社 会的影响日益凸显,灾难医学逐渐受到重视。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
![急诊与灾难医学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cbacb0c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f31fb11.png)
建立应急预案
制定和完善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应 急预案,确保救治工作有序进行
。
04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实践
急诊医学的实践技巧
快速评估与诊断
在紧急情况下,医生需迅速评估患者的病情,准 确判断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依据。
急救措施
针对不同病症,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如心肺复 苏、止血、稳定病情等,以挽救患者生命。
分级处理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灾难医学的历史与发展
总结词
灾难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但作为一个独立的 学科,灾难医学的发展相对较晚。随着全球气候变化 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灾难医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和机遇。
详细描述
灾难医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当时人们在灾难发 生后采取了一些简单的救援措施。然而,作为一个独 立的学科,灾难医学的发展相对较晚。随着全球气候 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增加,灾难医学面临着越来越多的 挑战和机遇。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应用,灾难医 学将更加注重预防和减灾,提高快速反应和救援能力 ,加强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等方面的发展。
03
急诊与灾难医学的关联
急诊在灾难中的作用
紧急救援
急诊部门在灾难发生时, 负责第一时间对伤病员进 行紧急救治,以降低伤亡 率。
医疗资源整合
协调和整合医疗资源,确 保伤病员得到及时、有效 的救治。
信息收集与上报
收集灾区医疗需求和伤病 员情况,向上级部门汇报 ,为决策提供依据。
灾难对急诊的影响
医疗资源紧张
加强团队建设
通过团队建设活动增强医护人员之间的凝聚力和互信,共同应对挑战 。
提高应对能力
对医护人员进行紧急情况下的心理干预培训,提高其自我调节和应对 能力。
《急诊医学》PPT课件抽搐
![《急诊医学》PPT课件抽搐](https://img.taocdn.com/s3/m/b3f9fc19f11dc281e53a580216fc700abb685239.png)
分析和诊断,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提高急诊医学对抽搐处理能力
加强急诊医师培训
提高急诊医师对抽搐的识别和处理能力,包括掌握抽搐的诊断标 准、治疗原则和急救技能等。
完善急诊处理流程
建立规范的抽搐患者急诊处理流程,包括快速评估患者病情、及时 给予急救措施、合理安排后续治疗等。
加强多学科协作
加强与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儿科等相关科室的协作,共同为抽搐 患者提供全面、专业的诊疗服务。
《急诊医学》PPT课件抽搐
目 录
• 抽搐概述与急诊医学重要性 • 抽搐原因分析与诊断方法 • 急性抽搐发作现场处理措施 • 药物治疗在急性抽搐中应用及注意事项 • 非药物治疗方法探讨与效果评价 • 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发展趋势
01
抽搐概述与急诊医学重要性
抽搐定义及分类
抽搐定义
抽搐是指全身或局部骨骼肌群不自主的、无节律的、快速的 、刻板的收缩运动,常引起关节的运动或强直,甚至窒息。
及时救治
急诊医学能够迅速采取措 施,如保持呼吸道通畅、 控制抽搐发作等,确保患 者生命安全。
病因诊断与治疗
急诊医学能够协助寻找抽 搐的病因,并进行针对性 治疗,降低患者复发风险 。
抽搐患者心理支持与沟通技巧
建立信任关系
有效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其家属建立信任关系,减轻 他们的焦虑和恐惧情绪。
运用倾听、共情、解释等沟通技巧, 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有效沟通,提高 他们对疾病的认知和治疗依从性。
影像学检查
如CT、MRI等,观察脑部结 构异常及病变情况。
鉴别诊断与误区提示
癫痫与假性癫痫发作的鉴别:癫痫为 真性抽搐,假性癫痫则为心理性发作 ,无器质性病变。
低钙血症与癫痫的鉴别:低钙血症引 起的抽搐可通过补充钙剂缓解,而癫 痫则需抗癫痫药物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5、急诊评估
1、是否为晕厥;
2、病因是否明确; 3、有无心血管事件或猝死的高危因素。 个别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在医疗转诊、救治的过程中,
一些非晕厥的意识丧失患者常被误诊为晕厥
1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A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不同体位 血压)以及心电图检查。
B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其他的检查以保证 诊断准确。
• 晕厥反复发作对职业和业 余爱好的影响,如:患者 的经济和生活方式问题 • 高风险职业,例如汽车 驾驶员、飞行员等
•估计晕厥复发的可 能性。
• 预计患者晕厥相关的 死亡危险性,主要是 由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性质及严重性决定的。
• 估计所推荐治疗的有 效性、安全性及潜在 不良反应。
20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6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晕厥与昏迷、休克的区别
晕厥: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
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 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
昏迷: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休克: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
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2版
1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沈洪 刘中民 王育珊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1
2
有高风险背景的晕厥患者(如:汽车驾驶员、机器操 作工、飞行员、油漆工、竞技运动员),值得治疗。
对于那些单次晕厥发作和没有高风险背景的 晕厥患者没有必要治疗。 对于血管性晕厥,应尽可能地了解其危险性 和复发情况。
3
21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4 5 6
22
情境性晕厥要尽可能地避免触发。
调整或停用治疗中出现伴随症状的降压药物。
17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重要病史特点
猝死家族史、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心脏病史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癫痫、发作性睡眠) 用药(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抑郁药、 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和QT间期延长药) 距离第一次发作的复发时间及次数
18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6、急诊处理治疗
• 现场处理
持久 。
7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1、神经反射性晕厥:
-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 情景性晕厥 - 颈动脉窦性晕厥
- 非典型晕厥
8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2、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
- 原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 - 继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 - 药物诱导低血压
- 低血容量
9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10
11 12
24
所有由于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都应该治疗。在很多情况 下,必要的治疗仅仅是对伴随症状的治疗作一些药物调整。
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必须接受适当的治疗,因为 对所有患者均有生命威胁及受损伤的高度危险。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并改善其预后,是最佳 的治疗方法。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心脏抑制型或混合型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人 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7 8
体位相关的晕厥,补充钠盐扩充血容量,制 定运动计划,或睡眠时头抬高(>10度)。
心脏抑制型血管性晕厥发作频率> 5次/年,或有严重身 体受伤或意外事故,年龄> 40岁,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9
23
血管性晕厥病人做倾斜训练。
二、昏迷 1、定义
昏迷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 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的意识丧失 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 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昏 迷
(coma)
2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原因 毒物代谢性
有原发病的体征,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毒物代谢性昏迷的特点。
体位:平卧,双足稍抬高
呼吸:保持呼吸道道通畅,吸氧 心律失常与低血压:心率<40次/分钟者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脉注射 心源性晕厥: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药源性晕厥:停用药物,给予拮抗剂
• 病因治疗
19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晕厥治疗一般原则
•关于引起症状的病 因的确定程度。
• 与反复晕厥发作有关 的身体或情感损害, 其发生或潜在发生的 危险性
***
***大学 ***医院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目录
1. 2. 3. 4. 5.
4
晕厥与昏迷 脑卒中 低血糖症 糖尿病急症 常见抽搐急症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第一节
晕厥与昏迷
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一、晕厥 1、定义
晕厥又称昏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 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点是突然、短暂 晕 厥 和自行完全恢复。典型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一 (syncope) 般不超过20秒钟,少数可持续数分钟。
12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恢复期(晕厥后期)
病人一旦处于平卧位则脑血流恢复,面色开始恢复 正常,意识转清,但仍有面色苍白、恶心出汗、乏力或 不适等,并可有头痛。较重者可有遗忘或精神恍惚。
13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4、辅助检查
血糖、血红蛋白的测定; 心电图、心电监护; 超声心动图 脑电图、CT、MRI 电生理检查 冠脉造影 其他检查
3、心源性晕厥:
- 心律失常 - 器质性心肺疾病
10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前驱期(晕厥前期)
出现短暂的显著地自主神经症状和脑功能低下症 状,如头晕、出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耳鸣、乏 力、上腹部不适等,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11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发作期(晕厥期)
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短暂意识丧失而倒地,数秒 至数十秒后迅速苏醒。有时病人可能听到声音或看到模 糊轮廓,但更常见为意识及反应丧失。发作时可伴心率、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肌张力减低,偶有尿失禁。 .
16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初步评估的内容
40岁以上患者建议 首先进行颈动脉窦按摩。 对于有心脏病病史或怀疑 此次晕厥与结构性心脏病或其 他心血管疾病有关的患者,建 议进行超声心动检查。
对于怀疑因心律失常 而导致晕厥的患者,应给 予实时心电监测。
若晕厥与体位变化有关或 怀疑反射性晕厥时,则应进行 相关检查。如卧立位试验和/ 或直立倾斜试验等。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5、急诊评估
1、是否为晕厥;
2、病因是否明确; 3、有无心血管事件或猝死的高危因素。 个别患者的病情较为复杂,在医疗转诊、救治的过程中,
一些非晕厥的意识丧失患者常被误诊为晕厥
1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A
详细询问病史、体格检查(包括测量不同体位 血压)以及心电图检查。
B
在此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其他的检查以保证 诊断准确。
• 晕厥反复发作对职业和业 余爱好的影响,如:患者 的经济和生活方式问题 • 高风险职业,例如汽车 驾驶员、飞行员等
•估计晕厥复发的可 能性。
• 预计患者晕厥相关的 死亡危险性,主要是 由潜在的心血管疾病 性质及严重性决定的。
• 估计所推荐治疗的有 效性、安全性及潜在 不良反应。
20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6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晕厥与昏迷、休克的区别
晕厥:临床常见的综合征,具有致残甚至致死的危险,表
现为突然发生的肌肉无力,姿势性肌张力丧失,不能直立及 意识丧失。晕厥有一定的发病率,甚至在正常人也可能出现。
昏迷:昏迷的意识丧失时间较长,恢复较难。
休克:休克早期无意识障碍,周围循环衰竭征象较明显而
急诊与灾难医学
第2版
1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 卫生部“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供基础、临床、预防、口腔医学类专业用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 配套课件
主编 沈洪 刘中民 王育珊
《急诊与灾难医学》(第2版)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1
2
有高风险背景的晕厥患者(如:汽车驾驶员、机器操 作工、飞行员、油漆工、竞技运动员),值得治疗。
对于那些单次晕厥发作和没有高风险背景的 晕厥患者没有必要治疗。 对于血管性晕厥,应尽可能地了解其危险性 和复发情况。
3
21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4 5 6
22
情境性晕厥要尽可能地避免触发。
调整或停用治疗中出现伴随症状的降压药物。
17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重要病史特点
猝死家族史、先天性心脏病 既往心脏病史 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等) 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癫痫、发作性睡眠) 用药(降压药、抗心绞痛药、抗抑郁药、 抗心律失常药、利尿剂和QT间期延长药) 距离第一次发作的复发时间及次数
18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6、急诊处理治疗
• 现场处理
持久 。
7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1、神经反射性晕厥:
- 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 - 情景性晕厥 - 颈动脉窦性晕厥
- 非典型晕厥
8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2、直立性低血压晕厥 :
- 原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 - 继发自主神经异常性晕厥 - 药物诱导低血压
- 低血容量
9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分类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10
11 12
24
所有由于直立性低血压引起的晕厥都应该治疗。在很多情况 下,必要的治疗仅仅是对伴随症状的治疗作一些药物调整。
心律失常引起的晕厥必须接受适当的治疗,因为 对所有患者均有生命威胁及受损伤的高度危险。
针对原发疾病进行治疗并改善其预后,是最佳 的治疗方法。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心脏抑制型或混合型颈动脉窦综合征的病人 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7 8
体位相关的晕厥,补充钠盐扩充血容量,制 定运动计划,或睡眠时头抬高(>10度)。
心脏抑制型血管性晕厥发作频率> 5次/年,或有严重身 体受伤或意外事故,年龄> 40岁,应安装心脏起搏器。
9
23
血管性晕厥病人做倾斜训练。
二、昏迷 1、定义
昏迷是指人体对内外环境不能够认识, 由于脑功能受到高度抑制而产生的意识丧失 和随意运动消失,并对刺激反应异常或反射 活动异常的一种病理状态。
昏 迷
(coma)
2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2、原因 毒物代谢性
有原发病的体征,没有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是毒物代谢性昏迷的特点。
体位:平卧,双足稍抬高
呼吸:保持呼吸道道通畅,吸氧 心律失常与低血压:心率<40次/分钟者立即给予阿托品1mg静脉注射 心源性晕厥:如发生心跳、呼吸骤停,立即心肺复苏 药源性晕厥:停用药物,给予拮抗剂
• 病因治疗
19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晕厥治疗一般原则
•关于引起症状的病 因的确定程度。
• 与反复晕厥发作有关 的身体或情感损害, 其发生或潜在发生的 危险性
***
***大学 ***医院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目录
1. 2. 3. 4. 5.
4
晕厥与昏迷 脑卒中 低血糖症 糖尿病急症 常见抽搐急症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第一节
晕厥与昏迷
5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一、晕厥 1、定义
晕厥又称昏厥,是一过性全脑低灌注导 致的短暂性意识丧失,其特点是突然、短暂 晕 厥 和自行完全恢复。典型晕厥发作持续时间一 (syncope) 般不超过20秒钟,少数可持续数分钟。
12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恢复期(晕厥后期)
病人一旦处于平卧位则脑血流恢复,面色开始恢复 正常,意识转清,但仍有面色苍白、恶心出汗、乏力或 不适等,并可有头痛。较重者可有遗忘或精神恍惚。
13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4、辅助检查
血糖、血红蛋白的测定; 心电图、心电监护; 超声心动图 脑电图、CT、MRI 电生理检查 冠脉造影 其他检查
3、心源性晕厥:
- 心律失常 - 器质性心肺疾病
10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前驱期(晕厥前期)
出现短暂的显著地自主神经症状和脑功能低下症 状,如头晕、出汗、面色苍白、视物模糊、耳鸣、乏 力、上腹部不适等,持续数秒至数十秒。
11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3、临床特点
发作期(晕厥期)
眼前发黑、站立不稳,短暂意识丧失而倒地,数秒 至数十秒后迅速苏醒。有时病人可能听到声音或看到模 糊轮廓,但更常见为意识及反应丧失。发作时可伴心率、 血压下降、瞳孔散大、肌张力减低,偶有尿失禁。 .
16
第三章
意识障碍与抽搐
初步评估的内容
40岁以上患者建议 首先进行颈动脉窦按摩。 对于有心脏病病史或怀疑 此次晕厥与结构性心脏病或其 他心血管疾病有关的患者,建 议进行超声心动检查。
对于怀疑因心律失常 而导致晕厥的患者,应给 予实时心电监测。
若晕厥与体位变化有关或 怀疑反射性晕厥时,则应进行 相关检查。如卧立位试验和/ 或直立倾斜试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