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比较

根据百度百科对道德解释,道德指的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与规范。道德往往代表着社会的正面价值取向,起判断行为正当与否的作用。道德一词,在汉语中可追溯先秦思想家老子所著《道德经》一书。在西方古代文化中,“道德”(Morality)一词起源于拉丁语的“Mores”,意为风俗和习惯。道德由一定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并为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服务。人类的道德观念是受到后天一定的生产关系和社会舆论的影响而逐渐形成的。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往往具有不同的道德观念。不同的文化中,所重视的道德元素及其优先性、所持的道德标准也常常有所差异。现在浅谈中西方道德观及其比较,分析中西方对同一事件产生不同观点的心理原因。

一.中国的道德观

中国是一个陆地大国,拥有广阔的山川、平原,受地理环境影响下的陆地文明具有高度保守性,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以及三纲五常六亲等社会伦理关系。中国的自然条件优渥,农业文明高度发达,又由于农业社会集体工作化的特点,其孕育出的儒家文化也具有群体性的特征。而中国传统的道德观主要是指以儒家为正统的传统道德,其精华和糟粕并存,天下为公的道德理想,忠恕之道的道德原则,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是比较注重从群体上考虑问题的,它强调人的社会属性,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其迄今仍闪烁着礼仪之帮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光辉。儒家要求人们按照中庸之道行事做人,不偏不倚谓之中、平平常常为之庸。中庸之道的道德规范迄今为止仍然是中国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各得其所,各尽其力是儒家的道德理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儒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实现其天下为公的政治理想的基本途径。儒家注重人格气节,提倡仁义礼智的人格价值,认为人格气节关系着国家民族的兴衰存亡,把仁义道德、礼仪廉耻看得比生命还重要,要求人们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忠恕之道的人际和谐思想是传统道德中人际关系的心理和行为原则。仁者爱人,和为贵,忠恕之道千百年来为统治者和老百姓所推崇。忠恕之道就是善待别人之道,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人与人也要和谐相处。儒家自省、自讼、内省等道德修养方法要求人们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儒家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养,除实施有目的的道德教育外,还鼓励人们通过自觉的道德修养来完成。儒家认为“物有本末,

事有终始”,一切都要从修养个人的品德做起。儒家道德修养的方法很多,其理想人格塑造和培养的主要方式是“内圣外王之道”。新中国成立后,给中国注入一种新的思想道德观——社会主义道德观,在对传统道德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基础上与中国传统道德观相融合,形成了以“八荣八耻”为内涵,把握其历史性与时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思想性与实践性的特征,体现新世纪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内容和标准的社会主义道德观。由此先后提出“五爱”公德和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社会主义荣辱观,吸纳了“五爱”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又作出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新阐发。从“五爱”公德和“五爱”进宪法,到20字公民道德基本规范,再到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国社会主义道德观认识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

二.西方的道德观

相比之下,以古希腊罗马文明为基础的西方文明由于受海洋的影响较大,具有开放博大的胸怀。西方由于自然条件一般,农耕文明发展程度不高,十分强调认知自然和改造自然,相反,由于其拥有绵长的海岸线和优良的港湾,对外贸易兴盛,其工商业文明发达。且因为人口的迁移性,社会关系主要为城邦与个人之间的关系,西方更注重个人权益的保障和实现。其道德观从古希腊罗马开始发展,最终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基本定型。在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中日臻成熟和完善。古希腊时代的伦理思想和道德规范标准主要是围绕个人和城邦的关系展开的。中世纪的欧洲出于基督教教廷的统治下,伦理思想强化了神秘主义和禁欲主义,把伦理研究从关于个人的品性、个人的利益关系方面转向了人对上帝的关系方面,但这并没有抹杀个人价值、利益与要求。中世纪的欧洲仍然以个人为本位。到16世纪的宗教改革和资产阶级革命以后,就把天赋人权、维护个人权利变成了最高的道德标准和规范的出发点。西方的道德观西方从文化传统、经济结构、政治制度、人际关系上都使得近代西方伦理思想的主流和总体是一种主动外求的伦理体系,主要表现为:以满足发展个人利益作为伦理体系的目的,不断追求个人的利益,使他人、社会为手段,自己为目的。霍布斯、费尔巴哈等人认为人的欲望是合理的、合乎道德的。人不断追求欲望的满足,不断产生新的欲望,道德和人生价值就在这一过程中实现。笛卡尔、康德、黑格尔等人虽然强调理性的重要,但目的在于用理性更好地指导人们征

服外部世界。这体现了西方文化总体特点:敢于冒险,诚信外向,坦率直白。西方主动外求的特点使个人利益得到认可,充分发展了个性,体现了个人价值,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但是同时也导致了个人至上和唯我主义,使社会生活处在金钱和利益的冷漠关系中。

三.对于中西方道德观的比较

1.由于中国在五千年的发展史上较少受到异族侵扰,其文明具有相对独特性和

稳定性,由此产生的道德观也是独特的,历史积淀浓厚,富于理想化,相对脱离现实。相比之下西方文明在其发展过程中受到蛮族侵扰较多,文明融合度高,其道德观易于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历史沉淀少,现代感更强。

2.中国本土宗教强调“顺其自然”,实际上世俗的理论会影响甚至决定宗教道

德,再者儒家认为道德出自人的本性,而不是受外界的压力或影响产生。而西方道德观很大程度上受到宗教的影响,基本上是宗教道德决定世俗的理论,由于西方宗教认为人生来就有罪,其道德观是以赎罪为基础的。

3.中国的传统伦理思想中以主静、内求为特征,其道德观以家国(群体)为本

位;而西方道德观以主动、外求为特征,突出个人本位主义。

4.中国的道德观偏重中庸,并把它作为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西方则注重

竞争,认为人要在竞争中求生存,宣扬利己主义,强调人要奋斗和进取。

5.中国注重人伦,《尚书》中有舜的一段话:契,百姓不亲,五品不逊,汝作

司徒,敬敷五教,在宽。以后孔孟的忠孝、汉武帝的三纲五常更是进一步完善中国的伦理道德观;而西方注重契约,对西方道德观影响深远的基督教,其圣经《旧约》、《新约》均是神与人的契约。

6.中国注重道义,中国儒家把追求伦理作为最高价值原则,儒家这种义利观

是建立在道德理性和感情欲望对立的基础上的,强调用道德的理性去克制感情欲望,使义和利、整体和个人的关系得到调节和调制;西方注重功利,西方的基督教的人和神的关系完全是建立在平等交换的基础上的,由于基督教把这种功利主义价值观宗教化,就使西方人形成了“人惟求新,物惟求新“的社会心理。

7.从伦理思想和道德修养的方法上来看,中国强调性善论,西方强调性恶

论。中国的儒家思想从性善论出发,”人之初,性本善“,以个人道德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