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__概论_ 生物统计学

合集下载

生物统计学-1-概论

生物统计学-1-概论

表示某个体属于几种互不相容的类型中的一
种,亦称为分类变量(categorical
variable);
常数(constant):不能给予不同数值,代表事物特征
和性质,由变量计算而来,如平均数、标准差等;
三、参数与统计数
参数(parameter):是对一个总体特征的度量, 常用希腊字母表示,亦称参量;总体平均数 μ、总体标准差σ等; 统计数(statistic):从样本中计算所得的数值, 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常用英文字母表示, 如样本平均数 x 、样本标准差 s 等;
二、作用: 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方法,确定某些性状和 特性的数量特征;
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
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
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
第三节 生物统计学的发展概况
一、起源:17世纪,政治科学、个人兴趣、天文学的需
要等因素促成了统计学的发展;
二、阶段:
古典记录统计学(record statistics);
的、无限的;
非连续变量(discontinuous variable):在变量数列
中,仅能取固定数值,亦称离散型变量
(discrete variable);
定量变量(quantitative variable):数值是定量
二 、 性 质
的,为度量单位,亦称数值变量(numerical variable); 定性变量(qualitative variable):数值是定性的,
计算公式;
此二人共同创办了生物统计学报、明确了生物统计学 的概念;
现代推断统计学: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 W.S. Gosser (1876-1937):t 分布和 t 检验法;
R.A. Fisher (1890-1962):提出了F分布和F检验,创立

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演示文档

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演示文档

三、准确性与精确性
• (一)准确性(accuracy)也叫准确度,指在 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 真值接近的程度。
• (二)精确性(precision)也叫精确度,指调 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 此接近的程度。
• 调查或试验的准确性、精确性合称为正确性。
A 准确度和可靠度都好
• 随机误差影响试验的精确性。统计学上的试验 误差指随机误差。
(二)系统误差也叫片面误差(lopsided error),这是由于试验动物的品种、年龄、性别、 病程等不同,饲料种类、品质、数量、管理指施 相差较大,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药品 批次不同、药品用量以及种类不符合试验计划的 要求,以及观测、记载、抄录、计算中的错误所 引起。在试验中是可以避免的。
系统误差影响试验的准确性。
第四节 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
• 次数分布表和次数分布图,可以形象、直观地 表示出资料的两个特征——集中性和离散性。为 了更简单、精确地描述资料的特征,本节介绍三 个统计量: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 平均数反应资料的集中性,标准差和变异系数 反应资料的离散性。

一 、 平均数(Mean)
• (一)算术平均数的定义 • 资料中各观察值的总和除以观察值的个数所得
的商,称为算术平均数。在统计学中,简称为平
均数或均数。用符号 x表示。
• (二)计算方法 • 1、直接法 对样本含量较小,未分组的资料
适用。
n
xx1x2 xn i1 xi
n
n
n
• 其中,(Sigma)为总和符号,i 1 x i表示从第
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
优选第一章绪论生物统计学
第一章 绪 论(perface)

生物统计学——精选推荐

生物统计学——精选推荐

⽣物统计学第⼀章概论⼀、什么是⽣物统计学?⽣物统计学主要内容和作⽤?1、⽣物统计学是数理统计在⽣物学研究中的应⽤,它是应⽤数理统计的原理,运⽤统计⽅法来认识、分析、推断和解释⽣命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和试验调查资料的科学。

属于⽣物数学的范畴2、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对⽐设计试验设计⽅案制定随机区组设计常⽤试验设计⽅法裂区设计资料的搜集和整理拉丁⽅设计、正交设计统计分析数据特征数的计算统计推断、⽅差分析协⽅差分析、回归和相关分析3、⽣物统计学的基本作⽤:(1)提供整理和描述数据资料的科学⽅法,确定某些性状和特征的数量特征(2)运⽤显著检验,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或可⾏性(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法(4)提供试验设计的⼀些重要原则⼆、解释概念:总体、个体、样本、变量、参数、统计数、效应、试验误差总体:具有相同性质或属性的个体所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它是指研究对象的全体;个体:组成总体的基本单元称为个体样本:从总体中抽出若⼲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变量:变量,或变数,指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或差异特征的数据参数:描述总体特征的数量称为参数,也称参量统计数:描述样本特征的数量称为统计数,也称统计量效应:通过施加试验处理,引起试验差异的作⽤称为效应试验误差:误差也称为实验误差,是指观测值偏离真值的差异,可分为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三、准确性与精确性有何区别?准确性,也叫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其真值接近的程度。

精确性,也叫精确度,指调查或试验中同⼀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的程度。

准确性反应测量值与真值符合程度的⼤⼩,⽽精确性则是反映多次测定值的变异程度。

(具体在课本第7页)第⼆章样本统计量与次数分布⼀、算数平均数与加权平均数形式上有何不同?为什么说它们的实质是⼀致的?1. 算术平均数定义:总体或样本资料中所有观测数的总和除以观测数的个数所得的商,简称平均数、均数或均值直接计算法或减去(加上)常数法加权平均数2、实质是⼀样的,是因为它们都反映的⼀组数据的平均⽔平⼆、为了评价两种药物对于⼩⿏体重的影响,随机从两组各抽出20只测定其体重(g),结果如下:药物A处理组: 15, 15, 23, 24, 26, 25, 22, 19, 15, 17, 15, 20, 23, 21, 19, 22, 26, 21, 18, 23药物B处理组: 31, 28, 26, 31, 28, 34, 32, 29, 32, 35, 28, 29, 33, 30, 34, 32, 36, 38, 40, 38试从平均数、极差、标准差、变异系数⼏个指标评价两种药物对于⼩⿏体重的影响,并给出结论。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答案

.. 生物统计学习题集参考答案第一章概论一、填空1 变量按其性质可以分为 连续 变量和 非连续 变量。

2 样本统计数是总体 参数 的估计量。

3 生物统计学是研究生命过程中以样本来推断 总体 的一门学科。

4 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包括_试验设置、统计分析_两大部分。

5 统计学的发展过程经历了 古典记录统计学、 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 3个阶段。

6 生物学研究中,一般将样本容量 n大于等于 30称为大样本。

7 试验误差可以分为__随机误差 、系统误差 两类。

二、判断(-)1 对于有限总体不必用统计推断方法。

(-)2 资料的精确性高,其准确性也一定高。

(+) 3 在试验设计中,随机误差只能减少,而不可能完全消除。

(+)4 统计学上的试验误差,通常指随机误差。

三、名词解释样本:从总体中抽出的若干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样本。

总体:具有相同的个体所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

连续变量:是指在变量范围内可抽出某一范围的所有值。

非连续变量:也称离散型变量,表示变量数列中仅能取得固定数值并且通常是整数。

准确性:也称准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某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观测值与真实值接近的程度。

精确性:也称精确度指在调查或试验中同一试验指标或性状的重复观测值彼此接近程度的大小。

第二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一、填空1 1 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资料按生物的性状特征可分为_________数量性状资料数量性状资料数量性状资料__变量和变量和______变量性变量性状资料状资料__变量。

2 2 直方图适合于表示直方图适合于表示直方图适合于表示______计量计量计量 、、 连续变量连续变量__资料的次数分布。

3 3 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变量的分布具有两个明显基本特征,即__集中性集中性__和____离散性离散性离散性__。

4 4 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反映变量集中性的特征数是______平均数平均数平均数______,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反映变量离散性的特征数是数是______变异数(标准差)变异数(标准差)变异数(标准差)__。

生物统计学(概论)

生物统计学(概论)

研究的目的是要了解总体,而能观
测到的却是样本,通过样本来推断总体
是统计分析的基本特点。
随机抽取(random sampling) 的样 本是指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 机会被抽取组成样本。
有很大的可靠性但有一定的错误率是 统计分析的又一特点。
(二)变数与变异数列、变量
变数:研究中对样本个体的观察值。 变量:相同性质的事物间表现差异性的某种


是概率论和数理统计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是概率 论和数理统计的分支,是生物和数学的结合。
(1)比较数据
0.1kg<0.2kg吗? 0.1kg、0.2kg、0.5kg各不一样吗?
60%>55%吗?
地球周长增加20m,能否穿过一个普通人?
(2)以样本来推断总体
样本计算的结果为50g, 总体的值是多少?
20世纪以来:
Gosset用试验方法发现了 t分布;
Fisher提出了方差分析,建立了试验设计的三大 原理,并提出了随机区组、拉丁方等试验设计, 还将统计方法用之于研究数量性状的基因效应;
Yates,Yule等发展了一系列的试验设计包括后来的混 杂设计和不完全区组设计等;
英国Rothamsted shiyan试验场在生物统计和田间试 验设计方面卓有贡献;Neyman 和E.S.Pearson建立了 统计推断的原理;
Snedecor建立了统计实验室并出版了“Statistical Methods Applied to Experiment in Agriculture and Biology(应用于农业和生物学的试验统计方法)”;
Wald建立序贯分析和统计决策函数的理论; Cochran 和Cox系统地归纳了实验设计和抽样方法研

生物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

• Neyman(1894~1981)和S.Pearson进行了统 计理论的研究工作,分别于 1936年和1938年提 出了一种统计假说检验学说。假说检验和区间估 计作为数学上的最优化问题,对促进统计理论研 究和对试验作出正确结论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 另外,P.C.Mabellnrobis对作物抽样调查、 A. Waecl对序贯抽样、 Finney对毒理统计、 K. Mather对生统遗传学、F. Yates对田间试验 设计等都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 统计学用于生物学的研究,开始于19世纪末。1870年, 美国遗传学家Gallon(1822~1911)在19世纪末应用统 计方法研究人种特性,分析父母与子女的变异,探索其 遗传规律,提出了相关与回归的概念,开辟了生物学研 究的新领域。尽管他的研究当时并未成功,但由于他开 创性将统计方法应用于生物学研究,后人推崇他为生物 统计学的创始人。 • 在此之后,Gallon和他的继承人K.Plarson(1857~ 1936)经过共同努力于1895年成立了伦敦大学生物统计 实验室,于1889年发表了《自然的遗传》一书。在该书 中,K.Plarson首先提出了回归分析问题,并给出了计 算简单相关系数和复相关系数的计算公式。K.Plarson 在研究样本误差效应时,提出了测量实际值与理论值之 间偏离度的指数卡方(X’)的检验问题,它在属性统计 分析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在遗传上孟德尔豌豆杂 交试验,高豌豆品种与低豌豆品种杂交后,它的后代理 论比率应该是3:1,但实际后代数是否符合3:1,需用 进行检验。

(3)提供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试验的目的在于认识总体规 律,但由于总体庞大,一般无法实施,在研究过程中都是抽取总 体中的部分作为样本,用统计方法以样本来推断总体的规律性, 在这种推断中,统计原理和方法起到了理论上的保证作用。 • (4)提供试验设计的一些重要原则。为了以较少的人力、物 力和财力取得较多的试验信息和较好的试验结果,在一些生物学 研究中,就需要科学地进行试验设计,如对样本容量的确定、抽 样方法、处理设置、重复次数的确定以及试验的安排等,都必须 以统计学原理为依据。从统计分析和试验设计的关系来看,统计 学原理可以为试验设计提供合理的依据,而试验设计又是统计分 析方法的进一步运用。以统计学原理为指导,进行科学合理的试 验设计时,可以使在较少人力、物力、时间和条件下,得出可靠 而准确的数据和信息。以往有一些试验资料,由于设计不当而丧 失了大量的试验信息,究其原因多半是由于缺乏一定的统计知识, 使试验的效率大大降低。当然,统计原理和分析方法对试验设计 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但它绝对不可能代替试验设计。如果试验 目的、要求不明确,设计不合理,试验条件不合适,统计数据不 准确,这种试验也绝对不会成功,统计原理和分析方法都不可能 挽救试验的这种失败。

生物统计学自学手册

生物统计学自学手册

《生物统计学》自学手册第一章概论目的要求:了解生物统计学的进展概况,把握生物统计学内容与作用及其大体术语—整体、样本、参数、统计数、机误与错误等。

知识点编码1.统计学概念2.统计学作业3.统计学进展史4.样本与整体5.变量与常数6.参数与统计数7.效应与互作8.机误与错误9.准确性与精准性一、单项选择(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1-4-1-41. 从样本中计算所得的数值称为……………( )(1)整体参数(2)样本统计数(3)估量值(4)样本参数1-4-2-42. 某高校全部学生的身高能够以为是…( )(1)无穷整体(2)有限整体(3)常数(4)非持续变量1-4-2-53. 某抗生素的抑菌实验中,计数菌落中细菌的个数属于…( )⑴持续变量⑵性质变量⑶无穷变量⑷定性变量1-4-1-44. 小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在…( )⑴30个以下者⑵20个以下者⑶8个以下者⑷50个以下者1-4-1-45. 大样本是指样本容量在………( )⑴30个以上者⑵20个以上者⑶10个以上者⑷50个以上者1-4-3-56. 测得某稻田的株高数据属于一组…( )⑴常量⑵非持续变量⑶离散变量⑷持续变量1-4-3-47. 某一地域棉田棉铃虫的头数能够以为是…( )⑴有限整体⑵无穷整体⑶常量⑷个体1-4-1-38. 生物统计学的开创人是( )⑴⑵Gosset ⑶Neyman ⑷Galton1-4-1-99. 准确性是指…()(1)准确性确实是精准性(2)测定值的变异程度(3)统计数接近真值的程度(4)减少错误1-4-2-910. 关于精准性的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1)精准性确实是准确性(2)各测定值的变异程度(3)统计数接近真值的程度(4)精准性确实是减少机误1-4-2-811. 关于机误表述正确的选项是……………( )(1)机误等于错误(2)人为引发的过失(3)随机因素引发的不同(4)能够幸免1-4-2-612. 关于参数的表述错误的选项是……( )(1)确实是参量(2)是对整体特点的气宇(3)样本计算值(4)能够用统计数进行估量1-4-2-613. 关于统计数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1)确实是参量(2)是对整体特点的气宇(3)样本估量值(4)能够用来估量参数1-4-2-514. 变量按其性质可划分为………()(1)持续变量和非持续变量(2)离散变量和非持续变量(3)非持续变量和定量变量(4)持续变量和定性变量1-4-3-515. 以下哪个不可能是常数…………………()(1)平均数(2)标准差(3)变异系数(4)观测值二、判定题(每题1分)。

生物统计学课件001

生物统计学课件001

第一章绪论—科学试验及其误差控制第一节科学研究与科学试验一、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科学研究是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服务社会的原动力。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们认识生物界的各种规律,促进人们发掘出新的农业技术和措施,从而不断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改进人类生存环境。

自然科学中有二大类科学,一类是理论科学,一类是实验科学。

理论科学研究主要运用推理,包括演绎和归纳的方法。

实验科学研究主要通过周密设计的实验来探新。

农业和生物学领域中与植物生产有关的专业包括农学、园艺、草业、植物保护、生物技术、农业资源与环境等,所涉及的学科大多数是实验科学。

这些领域中科学实验的方法主要有二类,一类是抽样调查,另一类是科学试验。

生物界千差万别,变化万端,要准确地描述自然,通常必须通过抽样的方法,使所做的描述具有代表性。

同理,要准确地获得试验结果,必须严格控制试验条件,使所比较的对象间尽可能少受干扰而能把差异突出地显示出来。

二、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一) 科学研究的基本过程科学研究的目的在于探求新的知识、理论、方法、技术和产品。

基础性或应用基础性研究在于揭示新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性研究则在于获得某种新的技术或产品。

在农业科学领域中不论是基础性研究还是应用性研究,基本过程均包括3个环节:(1)根据本人的观察(了解)或前人的观察(通过文献)对所研究的命题形成一种认识或假说;(2)根据假说所涉及的内容安排相斥性的试验或抽样调查;(3)根据试验或调查所获的资料进行推理,肯定或否定或修改假说,从而形成结论,或开始新一轮的试验以验证修改完善后的假说,如此循环发展,使所获得的认识或理论逐步发展、深化。

(二) 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1. 选题科学研究的基本要求是探新、创新。

研究课题的选择决定了该项研究创新的潜在可能性。

优秀的科学研究人员主要在于选题时的明智,而不仅仅在于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有效的研究是去开拓前人还未涉及过的领域。

生物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

生物统计学:第一章  绪论

生物统计学的用途
生物统计学是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来分 析和解释生物界各种现象和实验调查资料的一门科 学,是一门应用数学。 在生物学研究中具有重要 的作用: ➢ 对实验设计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 提供数据整理分析的方法 ➢ 提供由样本推论总体的方法 ➢ 提供分析变异因素的方法 ➢ 帮助分析现象之间的关系
课程要求学生能掌握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合理 地设计试验和总结试验结果,对试验所获得的数据能够熟练 地进行数理统计分析。
重点在于: .各项统计分析方法的理论依据和适用范围。 .常用试验设计方法的实际应用。
统计学常用术语
1.1 变量与观测值
变量(variable) :某种特征,其表现随个 体而异。
但是在许多领域,很难用确定的公式或论述来描述一些现象。 比如,人的寿命是很难预先确定的,是有一定随机性的 (randomness)。这种随机性可能和人的经历、基因、习惯等 无数说不清的因素都有关系。
但是许多随机性的事物中又有一定的规律性。
从总体来说,我国公民的平均寿命是非常稳定的。而且女性 的平均寿命也稳定地比男性高几年。——规律性
➢ 统计量(statistic) :由样本计算的数,是描述样本特 征的数,是参数的估计值,受抽样变动的影响。常 用英语字母表示,如样本均数x、样本标准差S。
➢ 由样本推断总体也可以理解为由统计量推断参数。
1.4 准确性与精确性
准确性(accuracy) :观测值或估计值与真值的 接近程度
精确性(precision):重复观测值或估计值之间的 接近程度
如:身高、体重、体长、产奶量、毛色
观测值(observation) :对变量进行测量 或观察所获得的数值。
1.2 总体、个体与样本

生物统计学第四版教学大纲

生物统计学第四版教学大纲
1 掌握假设检验的原理与方法 2 掌握样本平均数检验方法3掌握百分数资料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方法4 掌握参数区间估计的原理和方法 5掌握方差同质性检验方法6掌握非参数检验的方法
1 差异显著性检验的意义、基本原理、基本步骤, 2 u 、 t 检验方法、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第五章 χ2 检验 第一节 χ2检验的原理与方法 第二节 适合性检验 第三节 独立性检验
2学时
1掌握非线性回归的直线化原理 2了解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的 种类及其分析方法
倒数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幂函数及生长曲线的特点及显著性检验方法。
第九章 抽样原理与方法 第一节 抽样误差的估计 第二节 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三节 抽样的基本方法 第四节 抽样方案的制定
2学时
掌握抽样误差的估计 ,方案的制定 熟悉抽样方案的制定了解调查研究的质量控制
2学时
明确生物统计学的重要作用和常用术语
1 生物统计与试验设计的概念 2 常用统计术语
第二章 试验资料的整理与特征数的计算 第一节 试验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第二节 试验资料特征数的计算
4 学时
1 掌握对不同类型资料的整理和相关统计图表的绘制方法 2 掌握平均数、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的计算和应用
1 抽样调查方法 2 样本容量的确定
第十章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第一节 试验设计的基本原理 第二节 对比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第三节 随机区组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第四节 裂区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第五节 正交设计及其统计分析
8学时
1 掌握试验设计的重要性和基本原则 2 掌握常用的几种试验设计的方法和适用条件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在简要叙述了生物统计学的概念、产生、发展和作用、生物学研究中试验资料的整理、特征数的计算、概率和概率分布、抽样分布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平均数和频率的假设检验、 X 2 检验、方差分析、直线回归与相关分析、可直线化的非线性回归分析、协方差分析、试验设计的原理和常用试验设计及其统计分析、多元回归与相关分析和多项式回归分析,同时简要介绍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

1生物统计学课件第一部分

1生物统计学课件第一部分

2、生物统计学的功能 1). 为科学地整理分析数据提供方法; 2). 判断试验结果的可靠性:两种饲料对仔鸡增重和饲料利用率 3). 确定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第一胎的产乳量和以后几胎的
产乳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4). 提供试验设计的原理和方法; 5). 为学习其他课程提供基础。
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
1. 变量(Variable)与观测值(Observation) 变 量:指某种特征,它的表现在不同个体间或不同 组间存在变异性,如体重。 观测值:对变量的表现进行观察或测量所获得的数 据,这些数值也被称为变数(variate)。
t值与差异显著性关系表 t t ≥ t(df)0.01 t ≥ t(df)0.05 t < t(df)0.05 P值 P ≤ 0.01 P ≤ 0.05 P > 0.05 差异显著程度 差异非常显著 差异显著 差异不显著
通常,许多的科学领域中产生p值的结果≤0.05被认为是统计学意 义的边界线,但是这显著性水平还包含了相当高的犯错可能性。 结果0.05≥p>0.01被认为是具有统计学意义,而0.01≥p≥0.001被认 为具有高度统计学意义。
某车间某月份的工人生产某产品的数量分别为13、13.5、 13.8、13.9、14、14.6、14.8、15、15.2、15.4公斤,则 三个四分位数的位置分别为:
四、统计学的常用术语
5 . 随机误差(sampling error)与系统误差(lopsided error)
随机误差也叫抽样误差,这是由于许多无法控制的内在和外在的 偶然因素所造成。 系统误差也叫片面误差,这是由于试验的初始条件相差较大,测 量的仪器不准、标准试剂未经校正,以及观测、记载、抄录、 计算中的错误所引起。
显著性检验的目的就在于承认并尽量排除这些无法 控制的偶然因素的干扰,将处理间是否存在本质差 异揭示出来。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

【生物统计】第一章绪论绪论生物统计学及其特点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历史生物统计学的基本内容如何学好生物统计学主要参考书一、生物统计学及其特点●生物统计学的概念生物统计学( 生物统计学(Biometry or Bio-statistics) Bio-statistics) 是数学中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学在生物科学中的应用而形成的一门系统性学科。

应用而形成的一门系统性学科。

●统计学的分支理论统计学即数理统计学统计学社会科学领域的统计学应用统计学自然科学领域的统计学一、生物统计学及其特点●生物统计学课程的特点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也是一门技是一门比较难的课程巧性较强的课程。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巧性较强的课程。

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逻辑性较强;1.逻辑性较强;2.假设较多,比较抽象;2.假设较多,比较抽象;假设较多 3.统计方法的分析过程复杂;3.统计方法的分析过程复杂;统计方法的分析过程复杂4.规律性较强;4.规律性较强;规律性较强5.分析方法的分析步骤不具灵活性分析方法的分析步骤不具灵活性。

5.分析方法的分析步骤不具灵活性。

二、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历史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统计学是一门古生物统计学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但统计学是一门古是一门比较年轻的学科老的学科。

老的学科。

在远古,人们开始登记国家的土地、人口和财产,在远古,人们开始登记国家的土地、人口和财产,就是统计学的萌芽。

统计学的萌芽。

但是统计学从定性的描述到定量的分析还要归结于正态分布方程的提出,Moivre, 归结于正态分布方程的提出,A.De Moivre, K.F.Gauss 和place在18到19世纪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place在18到19世纪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世纪对此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统计学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19世纪末和世纪初统计学成为一门系统性的学科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世纪末和20世纪初,英国的著名统计学家Karl Pearson 对数理统计学和生物统计英国的著名统计学家Karl Pearson对数理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学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并创办了第一个生物统计学杂Biometrika》他与他的学生Gosset分别在大分别在大、志《Biometrika》,他与他的学生Gosset分别在大、小样本理论方面、Galton的回归和相关理论以及Fisher在方差分析理论方面、Galton的回归和相关理论以及的回归和相关理论以及Fisher在方差分析和试验设计理论方面的研究成果构成了统计学和生物统计学的基本骨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LOGO收集资料,确定课题制订方案,可行性分析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数据分析1231. 本课程学习要求和安排规划1. 本课程学习要求和安排规划试验方案设计合理精心组织操作统计方法进行分析客观理想的结果本课程着重统计方法的学习!本课程着重统计方法的学习!生物统计学--本课程介绍本课程的特点a. 不过多讨论数学原理,强调学以致用b. 偏重于具体实例, 及各分析方法的应用c. 只要熟悉并透彻领悟了其中一种方法(如t检验),对其它方法将融汇贯通。

在这门课上所学的方法,适用于所有的统计学(包括经济、医学统计学), 对各行业都有益处.4第一章概论生物统计学的概念、发展概况、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常用术语...生活和学习中,经常会遇到下列一些问题:(1)一种新的流感疫苗,如何判断它是否有效?(2)(被动)吸烟会不会使得肺癌的机会增加?(3)如何抽检几百或几千人来估计某种病的流行程度?(4)某批产品中合格品究竟有多少?(5)某种实验方法或配方,有没有明显改进效果?要从这类问题中得出科学可靠的结论,就必须依靠统计学。

通俗地讲,“统计学就是从不完全的信息里取得准确知识的一系列方法”。

6一、什么是统计学?(教材P1)(一)定义研究统计原理和方法的一门科学。

(二)分类1、数理统计学以概率论为基础,对统计原理、方法给予数学论证。

2、应用统计学将数理统计学的原理方法应用于各门学科中,如:生物、经济、医学等。

例子教育统计学——运用统计学原理方法收集、分析解释教育界数据的科学。

医学统计学--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和方法, 分析解释医学界数据。

以此类推:1. 气象统计学2. 科技统计学3. 经济统计学( 宏观经济统计学、企业经济统计学、金融统计学、保险统计学、价格统计学、对外贸易统计学…)89统计学药物学药物学教育学教育学医学医学经济学经济学社会学社会学……与其它学科的关系-生物统计学的重要性统计学已渗透到了各行业领域,并相互融汇贯通,学好本课具有重要意义统计学的发展古典记录统计学近代描述统计学现代推断统计学J.Bernoulli(贝努里,瑞士,1654~1705)P.S. Laplace(拉普拉斯,法国,1749~1827)Gauss(高斯,德国,1777~1855)Gauss分布R.A.Fisher(费歇尔,英国,1890~1962)F. Galton(高尔登,英国,1822~1911)14生物统计学:属于应用统计学的一个分支,属于生物数学(应用数学)领域。

生物统计学特点:1. 把数学的方法引入具体的生命科学领域。

2. 把生命科学研究的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3. 适合处理大量看似复杂的试验数据,找出规律。

一、概念生物教育统计学举例: 生物教育统计学探讨如何从事生物教学、实验研究的设计、取样、分析、资料整理与推论的科学。

目的和作用:1. 通过调查试验,以样本特征来估计总体的数量特征。

2. 通过合理推论,得到本质和规律性的认识。

3. 判断实验结果的可靠性,提供试验设计的原则。

1617生物统计(Biometrics )的任务二、主要内容生的物基统本计内学容生的物基统本计内学容试验设计统计分析本课程学习要求n根据往界的同学反映,如果本科阶段没有学习过的基础,本课程新概念多,内容较难,n因此请各位同学认真学习,予以足够的重视。

n本学期的课程特别补充了学习方法和如何使用好教材的介绍。

n同时,本课程会讲得比较慢,以方便大家更好地理解。

一. 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1、提供了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2、提供了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3、判断试验效应的真实性,分析现象间的关系4、提供试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5、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态度生物统计学是生物教学和研究人员必备的工具!211、提供了数据整理和分析的方法我国中学生午餐营养成分占日需要量的百分比示意图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22比如作公司的销售报告50%24%10%16%50%24%16%10%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2、提供了由样本推断总体的方法例1:甲、乙两班随机抽20名学生的成绩,甲班均分85分,S=8分,乙班均分83分,S=10分问甲班成绩是否显著高于乙班?(α=0.05)例2:某市高考数学均分为60分,现从报考文科考生中,随机抽取94份试卷得均分58分,S=9.2分,问文科考生成绩与全市考生是否有显著差异?(α=0.05)学好生物教育统计学,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将有较大的指导和帮助2425例: 采用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水样的紫外吸光度数值(A)。

采用重铬酸钾方法测定水样的COD 值(化学耗氧量)84.41(未稀释) 4.6167.521.252.30333.762.51.30316.8851.03513.5046.250.5106.75212.50.2643.376250.1361.688500.0690.8441000.0380.4222000.0010蒸馏水空白A(210 nm)COD(mg/L)水样稀释倍数结论: 相关系数r=0.999, COD 值与A 呈很好的线性关系,得到其回归方程式为:COD =0.0058+(14.66±0.59)×A ,该关系式能较好地评估水样的COD ,不仅减少了试验费用,简化了操作步骤,而且避免了重铬酸钾方法导致的铬、汞污染。

3. 判断试验效应的真实性,分析现象间的关系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4、提供试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1)试验方案的制定(选择抽样方法、确定样本容量、确定实验因素和实验对照)(2)试验方案的实施(如何收集数据、非实验因素控制)(3)试验结果的分析(采用何种统计方法)26学习生物统计学的意义5、能培养科学思维能力与科学态度例如:可提高学术论文研究和撰写水平毕业论文“花生主要营养物质含量的统计与分类分析”摘要:本文根据课题组收集到的上千份花生样品检测数据的分析与统计结果。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比较清楚了解国内花生主要营养品质指标含量的分布情况。

统计显示,花生的蛋白质平均含量与纬度呈负相关。

27生物统计学的基本作用(总结!):1描述统计2推断统计3实验设计二、生物统计学的内容29二、生物统计学的内容(一)描述统计对数据资料用图表、计算等手段表现其分布特征。

描述统计的统计量2、变异量——全距(极差)、方差、标准差、变异系数。

1、集中量——算术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3、相关量——相关系数。

34(二)推断统计在一定的可靠度上根据样本的数据推测总体的性质。

例:参数统计、假设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回归分析(三)实验设计1、试验方案的制定2、试验方案的实施3、试验结果的分析四、统计常用术语1、总体和样本(1)总体(Population)●有限总体——总体包含的个体数目有限●无限总体——总体包含的个体数目无限(例:地球上微生物的数量)总体包含个体数用N表示——具有共同特性个体的总和。

35(2)样本(Sample)——从总体中随机抽取的若干个体的集合。

样本个体数用n (小写)表示,统计学上●小样本——容量n ≤30●大样本——容量n >30连加和符号简写成∑x i或∑x n 21n 1i i x x x x+++=∑=L L 362、变数和变量(1)变数——某一性状测得的数值组成的一个变异数列●连续性变数——由称量或度量方法得到的一系列数据(理论上能取无数个),可以是小数,又称计量资料●间接性变数——用计数方法得到的一系列数据,均以整数表示,又称计数资料(2)变量——每一个体的测定值,又称观察值3.参数和统计量(1)参数(Parameter)——由总体全部观察值算得的总体特征数,是真值。

例:总体平均数µ,总体标准差σ(2)统计量(staistic)——由样本算得的样本特征数例:样本平均数样本标准差S 或σn (σn-1)x(3)偏差——观察值与平均观察值之差394、误差和错误(P6)(1)误差——(即试验误差)观察值与真值之差由试验中不可控因素引起,包括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例如:各批药品间的差异,仪器调校的差异(2)错误——又称“过失性误差”,由于人为粗心、疏忽导致。

例如:称量不准,实验数据抄错。

405、随机现象和试验(1)必然现象——确定现象,具必然性例:黄豆放在有水的瓶子中,必然发芽。

(2)偶然现象——非确定性,或称为随机现象例:出生的小猫幼崽的颜色(白色/黑色...)。

班级测验考满分的同学人数(3)随机试验——专用于研究随机现象a.每次试验的结果有多个,无法事先明确;b.个别观测试验中呈现不确定性,大量重复试验中有统计性规律。

386. 效应与互作1. 效应:不同试验条件引起结果差异的作用(例:不同饲料对动物的体重增加的作用不同)2. 互作两个(以上)试验因素间相互作用产生的效应。

包括正效应(1+1>2) 和负效应(1+1< 2)(例:正效应: 氮、磷肥共施的产量要大于单独效应之和)四. 学习方法-使用好教材ü 1. 查看和对照详细的目录.ü 2. 每一章的提要.(各章知识的最为精要的总结,对学习和复习极为有用)ü 3. 课后练习题及答案.ü 4. 书后的附表(P260).ü 5. 每一章/节的第一段(含该节的基本原理,对理解例题解答思路非常有帮助)3940ü 6. 书后的索引(P284) ---掌握概念,事半功倍(学习过程中,常遇到的一些新的概念,或以前学过的概念忘了,可以快速查找、复习)ü7. 主要的参考文献(P258) ---其它资料的阅读同时,做好课前预习,课后复习。

如何使用好本教材ü8. 严格按照书上例题列出的格式和表格样式计算411. 总体教学大纲方法:课堂讲授为主,课堂软件演示为辅要求:掌握基本原理和方法: 例如资料的整理;平均数、标准差与变异系数;常用概率分布;t -检验;方差分析;次数资料分析—χ2 检验;线性回归与相关;协方差分析五. 本课程学习要求和安排规划42要求:了解基本原理;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熟练掌握所介绍的几种生物统计方法和试验设计方法,能独立进行试验设计,并进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熟练掌握Excel 软件和电子计算器的使用。

432. 课程学习要求1、请准备函数型计算器2、预备课堂作业本1个3、成绩考核平时20%课堂练习20%期末考试60%所有测试均为开卷!!!课堂纪律!第一章小结通过本章绪论的学习,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内容:1. 生物统计学的研究目的2. 生物统计学的主要内容3. 掌握基本概念:如效应与互作(书P6)4. 区分易混淆的概念例如:误差与错误,随机误差和系统误差等(书P6)4445培养同学们严谨的治学态度精细的治学作风独立的自学能力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希望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