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造及石油地质学基础精品PPT课件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92米3/米3
生油岩中大量原生水的运动,对油气初次运移起着极重要的""运载体”作用
关于烃类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的其它观点 • 胶束溶液(Miceller Solution) • 普林斯顿大学Hedberg(1979)曾提出过甲烷气的作用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促使油气初次运移的最重要因索是沉积物中的原生水。而这 些原生水能促使油气运移是由于以下的主要原因:
7708米 11600磅/英寸2 水的体积膨胀了10%
水的压力一温度一密度(比容)的 关系曲线 Baker,1978
3.渗透压力的作用
• 由于地层中水含盐量的变化,引起渗透压力的不同。在渗透压力的 作用下,渗透流体发生运动,促使油气的初次运移。
• 在很多沉积盆地中,地层水的含盐量随深度和压实作用的增加而增 加;这些水的含盐量常常超过海水的含盐量(35000ppm)。
的剥蚀面存在。
。
挠曲
断层
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 逆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滑动。
一、走向断层效应:走向断层常常造成两盘地层的缺失和 重复。缺失是指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中的一层或数层在地 面断失的现象。
• 页(泥)岩中水的含盐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关系,即含盐量增加,则 孔隙度减小;因此,含盐量从每层页(泥)岩的中间部分向边部增 高。含盐量与渗透压力之间也是成反比关系,即:含盐量高则渗透 压力低;反之,含盐量低则渗透压力高。因此,渗透流体运动的方 向,是从含盐量低的部分流向含盐量高的部分。
4.粘土脱水作用
怀俄明州法 姆尔原油
阿拉斯 加原油
里迪河 原油
尤尼恩文 奈原油
易斯安那 州阿姆瑟 湖原油
原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Magara,1978
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初次运移时,绝大部分以溶解于水中的状态运移
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的
• 压力为28.12公斤/厘米2时,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71米3 /米3; • 当压力为140.6—421.8公斤/厘米2时,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到
1.压实作用 2.水热增压作用 3.渗透压力的作用 4.粘土脱水作用 5.毛细管力的作用 6.甲烷及其他烃类气体的作用
1.压实作用
增加的剩余压力 水的密度
新沉积层的密度
2.水热增压作用
• 当泥岩埋藏比较深,地层温度增加,流体发生膨胀,这种 膨胀使泥岩层内压力增加,促进流体运动
• 在大多数沉积盆地中,地下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引起流体的这种膨胀,发生热液流体的运动
松辽盆地地层简表
地层 界系 统 组
第四系 上统 泰康
新生界 第三系 下 大安 统 依安 明 水 上组 统四 方 台
嫩 江 组
姚
家
中生界 白垩系
组
青
下山 统口
组
泉 头 组
登 娄 库 组
上侏罗统
地层代号
Q N2t N1d E3y K2m2 K2m1
K2s
K1n5 K1n4 K1n3 K1n2 K1n1 K1y2+3
构造及石油地质学基础
宙(宇)
显生宙
元古宙 太古宙
地质年代
代(界) 新生代
纪(系) 第四纪Q 新第三纪N
老第三纪P
白垩纪K
中生代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石炭纪C
古生代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ε
晚
文德纪
里菲纪
早
晚
世(统) 更、全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断层作用时间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 在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中的运 移,称为初次运移。
油气运移聚集过程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和主要运载体
在初次运移中,液态烃类的大部分是以游离的原有相态运移 的,只有少量可能是以溶解于水中的方式运移
初次运移中,液态烃 类主要是以原有的相 态与水一起运移
K1y1
K1qn2+3
K1qn1
K1q4 K1q3 K1q2 K1q1 K1d4 K1d3 K1d2 K1d1
J3
生油岩
含油 组合
浅部含油 组合
上部含油 组合
烃源岩
烃源岩
中部含油 组合
烃源岩
下部含油 组合
油层
黑帝庙油层 萨尔图油层 葡萄花油层 高台子油层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松辽盆地构造划分
一级构造单元:隆起、坳陷 坳陷区、斜坡区、倾没区各一个,隆起区三个。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和不整合
不整合又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 度不整合
1 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其特点 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 持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 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
剥蚀面存在。
2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其特 点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 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 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
二级构造单元:褶皱构造 正向构造带:长垣、背斜带、隆起带、阶地 负向构造带:凹陷
三级构造单元:背斜、向斜
自北向南喇、萨、杏、高、太、葡、敖七个串珠 状背斜构造,即七个油田。
大庆油田分布图
白音诺勒气田
齐家油田
大
新店油田
敖 古 拉龙
腾金 油 田 萨西油田
大庆
庆
油虎
田
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油
田
杏西油田
哈 尔
长
温
汪 家
南龙 油 田
断坳期:晚侏罗世末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一、二段,以 断陷为主,登娄库组三、四段盆地范围扩大,向坳陷转 化,面积达5.0×104km2。
坳陷期:下白垩统泉头组-嫩江组时期。从姚家组开始 盆地形成了统一的坳陷。嫩一、二段湖盆最大,达到 20.0×104km2以上。
上升期:嫩江组沉积以后,盆地整体褶皱抬升。地壳运 动比较强烈,使盆地东部大部分隆起成为剥蚀区,沉积 中心西移。
在地层的一定深度范围内,粘土岩中的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结合水,并进入粒间孔隙成为自由水。结合 水变成自由水其体积要膨胀,从而增加了泥岩孔隙流体压力, 促进流体运动,成为烃类初次运移的动力。同时由于自由水排 出又可使压实突变。
油
田
垣
屯 气
田
安达 升
高西油田
油平 田
宋 屯芳
徐家
榆树 林
围
油
永
模
田油子
田
范
已动用油田
未动用油田
气
田
宋站气田
尚家油田
新站油田
大安 松
乐
油 田 头 花 台
屯
肇州油田 肇州
朝
阳 沟
肇源
油
田 江
长 岭春
盆地发育的四个时期 断陷期:自中晚侏罗世开始,在强烈燕山运动断块运动 作用下,盆地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 断陷。
生油岩中大量原生水的运动,对油气初次运移起着极重要的""运载体”作用
关于烃类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的其它观点 • 胶束溶液(Miceller Solution) • 普林斯顿大学Hedberg(1979)曾提出过甲烷气的作用
二、油气初次运移的主要动力
促使油气初次运移的最重要因索是沉积物中的原生水。而这 些原生水能促使油气运移是由于以下的主要原因:
7708米 11600磅/英寸2 水的体积膨胀了10%
水的压力一温度一密度(比容)的 关系曲线 Baker,1978
3.渗透压力的作用
• 由于地层中水含盐量的变化,引起渗透压力的不同。在渗透压力的 作用下,渗透流体发生运动,促使油气的初次运移。
• 在很多沉积盆地中,地层水的含盐量随深度和压实作用的增加而增 加;这些水的含盐量常常超过海水的含盐量(35000ppm)。
的剥蚀面存在。
。
挠曲
断层
二、断层两盘相对运动分类
正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下滑动。 逆断层:上盘相对下盘沿断层面向上滑动。 平移断层:断层两盘顺断层面走向滑动。
一、走向断层效应:走向断层常常造成两盘地层的缺失和 重复。缺失是指一套顺序排列的地层中的一层或数层在地 面断失的现象。
• 页(泥)岩中水的含盐量与孔隙度成反比关系,即含盐量增加,则 孔隙度减小;因此,含盐量从每层页(泥)岩的中间部分向边部增 高。含盐量与渗透压力之间也是成反比关系,即:含盐量高则渗透 压力低;反之,含盐量低则渗透压力高。因此,渗透流体运动的方 向,是从含盐量低的部分流向含盐量高的部分。
4.粘土脱水作用
怀俄明州法 姆尔原油
阿拉斯 加原油
里迪河 原油
尤尼恩文 奈原油
易斯安那 州阿姆瑟 湖原油
原油在水中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Magara,1978
天然气运移 天然气初次运移时,绝大部分以溶解于水中的状态运移
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是随压力的增加而增加的
• 压力为28.12公斤/厘米2时,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71米3 /米3; • 当压力为140.6—421.8公斤/厘米2时,天然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加到
1.压实作用 2.水热增压作用 3.渗透压力的作用 4.粘土脱水作用 5.毛细管力的作用 6.甲烷及其他烃类气体的作用
1.压实作用
增加的剩余压力 水的密度
新沉积层的密度
2.水热增压作用
• 当泥岩埋藏比较深,地层温度增加,流体发生膨胀,这种 膨胀使泥岩层内压力增加,促进流体运动
• 在大多数沉积盆地中,地下温度随埋藏深度的增加而增高, 引起流体的这种膨胀,发生热液流体的运动
松辽盆地地层简表
地层 界系 统 组
第四系 上统 泰康
新生界 第三系 下 大安 统 依安 明 水 上组 统四 方 台
嫩 江 组
姚
家
中生界 白垩系
组
青
下山 统口
组
泉 头 组
登 娄 库 组
上侏罗统
地层代号
Q N2t N1d E3y K2m2 K2m1
K2s
K1n5 K1n4 K1n3 K1n2 K1n1 K1y2+3
构造及石油地质学基础
宙(宇)
显生宙
元古宙 太古宙
地质年代
代(界) 新生代
纪(系) 第四纪Q 新第三纪N
老第三纪P
白垩纪K
中生代
侏罗纪J
三叠纪T
二叠纪P
石炭纪C
古生代
泥盆纪D 志留纪S 奥陶纪O
寒武纪ε
晚
文德纪
里菲纪
早
晚
世(统) 更、全新世
上新世 中新世 渐新世 始新世 古新世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晚 早 晚 中 早 晚 中 早
断层作用时间
石油和天然气的初次运移 在生油层中生成的石油和天然气,自生油层向储集层中的运 移,称为初次运移。
油气运移聚集过程
一、油气初次运移的物理状态和主要运载体
在初次运移中,液态烃类的大部分是以游离的原有相态运移 的,只有少量可能是以溶解于水中的方式运移
初次运移中,液态烃 类主要是以原有的相 态与水一起运移
K1y1
K1qn2+3
K1qn1
K1q4 K1q3 K1q2 K1q1 K1d4 K1d3 K1d2 K1d1
J3
生油岩
含油 组合
浅部含油 组合
上部含油 组合
烃源岩
烃源岩
中部含油 组合
烃源岩
下部含油 组合
油层
黑帝庙油层 萨尔图油层 葡萄花油层 高台子油层 扶余油层 杨大城子油层
松辽盆地构造划分
一级构造单元:隆起、坳陷 坳陷区、斜坡区、倾没区各一个,隆起区三个。
地层的接触关系
整合和不整合
不整合又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 度不整合
1 平行不整合
平行不整合又称假整合,其特点 是上、下两套地层的产状基本保 持平行,但时代不连续,其间有 反映长期沉积间断和风化剥蚀的
剥蚀面存在。
2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
角度不整合(unconformity),其特 点是上、下两套地层产状不一致,以 一定角度相交;两套地层时代不连续, 其间有代表长期风化剥蚀与沉积间断
二级构造单元:褶皱构造 正向构造带:长垣、背斜带、隆起带、阶地 负向构造带:凹陷
三级构造单元:背斜、向斜
自北向南喇、萨、杏、高、太、葡、敖七个串珠 状背斜构造,即七个油田。
大庆油田分布图
白音诺勒气田
齐家油田
大
新店油田
敖 古 拉龙
腾金 油 田 萨西油田
大庆
庆
油虎
田
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油
田
杏西油田
哈 尔
长
温
汪 家
南龙 油 田
断坳期:晚侏罗世末到下白垩统登娄库组一、二段,以 断陷为主,登娄库组三、四段盆地范围扩大,向坳陷转 化,面积达5.0×104km2。
坳陷期:下白垩统泉头组-嫩江组时期。从姚家组开始 盆地形成了统一的坳陷。嫩一、二段湖盆最大,达到 20.0×104km2以上。
上升期:嫩江组沉积以后,盆地整体褶皱抬升。地壳运 动比较强烈,使盆地东部大部分隆起成为剥蚀区,沉积 中心西移。
在地层的一定深度范围内,粘土岩中的蒙脱石向伊利石转化, 在转化过程中释放结合水,并进入粒间孔隙成为自由水。结合 水变成自由水其体积要膨胀,从而增加了泥岩孔隙流体压力, 促进流体运动,成为烃类初次运移的动力。同时由于自由水排 出又可使压实突变。
油
田
垣
屯 气
田
安达 升
高西油田
油平 田
宋 屯芳
徐家
榆树 林
围
油
永
模
田油子
田
范
已动用油田
未动用油田
气
田
宋站气田
尚家油田
新站油田
大安 松
乐
油 田 头 花 台
屯
肇州油田 肇州
朝
阳 沟
肇源
油
田 江
长 岭春
盆地发育的四个时期 断陷期:自中晚侏罗世开始,在强烈燕山运动断块运动 作用下,盆地被切割成大小不一的北东向和北北东向的 断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