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计算公式.doc

合集下载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RiC 流量公式Q =Au =A RiC 流量模数K =A R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RiC 流量公式 Q =Au =A RiC 流量模数K =A R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水力半径(m);i-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

水利工程计算常用公式

水利工程计算常用公式

水利工程计算常用公式水利工程是指以调节、利用和管理水资源为目的,进行河道治理、水库建设、河岸防护、水闸、泵站、引水工程等一系列工程建设和管理活动的综合体。

在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计算中,常用的公式主要有以下几类:1.水文计算公式:a.流量计算公式:根据液体流体力学基本原理,常用的流量计算公式有:理论流量公式(Q=AV),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和弗拉德公式等。

b.水位流量关系公式:如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中的Rh是水力半径,Rh=A/P,A为横截面积,P为横截面周长。

c.水位推算公式:如流量计算中的曼宁公式(Q=(1.49/n)A(Rh^2/3)(S^1/2))可以根据已知流量和断面形状,反推算出水位。

2.水力学公式:a.管流公式:如达西公式(Q=CDA(RhS)^1/2)中的Rh是水力半径,A是横截面积,S是流量线斜率,D是管道直径,C是与管道摩擦相关的系数。

b. 水力势能公式:E=(H+0.5V^2+gz),其中H是液体的压力能,V是液体的动能,g是重力加速度,z是液体所处的高度。

3.水库工程计算公式:a. 水位库容关系公式:如三角形库容计算公式(V=1/2Hbk),其中V是库容,H是水位高度,b是库底宽度,k是库容系数。

b.溢洪量计算公式:如矩形底孔溢洪公式(Q=CLH^1.5),其中Q是溢洪流量,L是孔口宽度,H是水头高度,C是与底孔形状相关的系数。

4.泵站工程计算公式:a.泵功率计算公式:P=WQHη/3600,其中P是泵的功率,W是水的密度,Q是流量,H是扬程,η是泵的效率。

b.泵性能曲线公式:H=f(Q),其中H是扬程,Q是流量,曲线描述了泵的扬程和流量之间的关系。

5.水闸工程计算公式:a.开度流量关系公式:如梯形开度流量公式(Q=C(L+h1/2h2)h3/2)中的Q是流量,C是与槽门形状相关的系数,L是闸门的全长,h1和h2是上下水位之差,h3是开度。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 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 —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C Ri流量公式Q=Au=A C Ri流量模数K=A C R式中:C—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1R1/ 6nR—水力半径(m);i—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2);n—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 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 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x=i-i f式中: △x ——流段长度( m );2 ha 2v22 22g 2 h 1a 1v 122g精心整理g ——重力加速度( m/s2); 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 m );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 m/s );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i f——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式中: h f —— △x 段的水头损失( m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 m );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 b 0/h 0=1.5 —2.5 ;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 r 0/h 0=1.5 —2.5 ;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 A 1/A 0=2—2.5 ;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 A 0/A M =1—1.65 ; (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 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 △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 l/P=0.7— 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 a 处, 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式中:—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 m );h 0—吼道断面高度( m );h w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m );p */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 m )。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水利工程计算是指对水的流量、速度、压力、水头、水位、水力损失等水文水力相关参数进行计算的一类计算工作。

常用的水利计算公式包括水流量计算公式、水速计算公式、压力计算公式、水头计算公式、水位计算公式、水力损失计算公式等。

一、水流量计算公式:1.静水流量计算公式:静水流量指的是自由液体通过管道或渠道时,未考虑其动力影响时的流量。

静水流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A∙V式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

2.总能量方程流量计算公式:总能量方程是流体力学中几个重要方程之一、应用于水流量计算时,可以得到如下公式:Q=A∙V=C∙A∙√(2∙g∙H)式中,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V代表流速,C代表流量系数,g代表重力加速度,H代表水头。

二、水速计算公式:根据流量和流过的断面面积,可以计算出平均流速。

平均流速的计算公式如下:V=Q/A式中,V代表流速,Q代表流量,A代表流过断面的面积。

三、压力计算公式:1.静水压力计算公式:P=γ∙h式中,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h代表液体的高度。

2.动水压力计算公式:动水力学是水力学的另一个重要分支。

当流体的流速不为零时,流体的动能也会对周围物体带来压力。

动水压力的计算公式如下:P=0.5∙γ∙V^2式中,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V代表流体的速度。

四、水头计算公式:在水利工程中,经常需要计算水头,水头是指流体的能量在垂直方向上所具有的高度。

常见的水头计算公式包括:1.总水头计算公式:总水头是指流体的总能量,是流体流动时各种能量之和。

总水头的计算公式如下:H=h+V^2/(2g)+z式中,H代表总水头,h代表压力水头,V代表速度水头,g代表重力加速度,z代表位置水头。

2.水泵水头计算公式:水泵是指将液体抽入,然后通过压力输送液体的机械装置。

水泵的工作原理是通过提升液体的总水头。

水泵水头的计算公式如下:H=(P2-P1)/(γ∙g)+(V2^2-V1^2)/(2∙g)+(Z2-Z1)式中,H代表泵水头,P代表压力,γ代表液体的密度,g代表重力加速度,V代表速度,Z代表液体的高度。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汇总

水利常用专业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RiC流量公式Q=Au=A RiC流量模数K=A RC式中:C—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5—2.5;(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2.5;(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1.65;(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0.1m —0.2m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γανp *w 20a h g 2h h -+++Z +∆Z =∑、B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m );∑w h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水利工程是涉及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的工程科学。

在水利工程设计和计算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包括流量计算公式、水头计算公式、堤坝稳定性计算公式等。

下面将介绍一些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

1.流量计算公式:(1)基本流量计算公式Q=A×V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过流面积,V表示流速。

(2)曼宁公式Q=K×A×R^1/2×S^1/2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过流面积,R表示水力半径,S表示水流坡度,K表示修正系数。

(3)流速计算公式V=Ks×R^2/3×S^1/2其中,V表示流速,R表示水力半径,S表示水流坡度,Ks表示水力坡降系数。

2.水头计算公式:(1)流态水头计算公式H=Hs+Hf+Hw+Ha其中,H表示水头,Hs表示静水头,Hf表示摩擦水头,Hw表示加速水头,Ha表示动能水头。

(2)能量平衡公式H=P×γ/(Q×g)其中,H表示水头,P表示压力,γ表示单位体积重量,Q表示流量,g表示重力加速度。

3.堤坝稳定性计算公式:(1)滑动稳定性计算公式FS=ΣR×ΣF-ΣT×ΣN其中,FS表示稳定安全系数,ΣR表示抗力,ΣF表示作用力,ΣT表示扭矩,ΣN表示正向力。

(2)翻转稳定性计算公式MR = 0.5 × W × H^2 × sinθ其中,MR表示滑动弯矩,W表示堆坝重力作用力,H表示堆坝高度,θ表示翻转角度。

4.泵站计算公式:(1)泵站流量计算公式Q=n×H×10/η其中,Q表示泵站流量,n表示泵的数量,H表示扬程,η表示泵的效率。

(2)泵站功率计算公式P=Q×H/75其中,P表示泵站功率,Q表示泵站流量,H表示扬程。

这只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一些计算公式,实际上还有很多其他的计算公式,如水力学计算公式、水位计算公式等。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精心整理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2);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 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n 1=n 2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 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 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m );∑wh—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附加压强水头按下式计算:式中:0γ—吼道断面中心半径(m ) 计算结果,须满足下列条件:式中: h a —计算断面处的大气压强水柱高(m ); H v —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m ) 最小淹没深度S ,可按下式估算:式中:0γF —吼道断面的水流弗劳德数,000gh /V F =γ。

B —坝址处的河谷宽度(相当于坝顶的部仪),m 。

L —蓄水后库区延伸长度(回水长度),km(公里)。

H —最大坝前水深,m 。

K —按库尾蓄水断面与坝址蓄水断面之比采用的系数: l:lO 时,K=32;1:5时,K=27(2)根据淹没面积初估: V=HA/KV—水库总库容,104·m3(万立米)。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专业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RiC流量公式Q=Au=A RiC流量模数CK=A R式中:C—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 Q=B 0δεm ( 2gH 03)1/2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C Ri流量公式Q =Au = A C Ri流量模数K =A C R式中: 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 1 R1/ 6nR —水力半径( m );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 m 2); 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 SL 18 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 a1型壅水曲线和 b1 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h222 a 2v 2a1v 1h12g 12g △ x=i-i f式中: △ x ——流段长度( m );g ——重力加速度( m/s2);h 1、 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 m ); v 1、 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 m/s ); a 1、 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i f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h f 1 22 22n 1v 1n 2v 2x 2 R14/3R24/31i f1 i f2或 i fi f式中: h f —— △ x 段的水头损失( m );n 1、 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 n 1=n 2=n ;R 1、 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 m ); A 1、 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 ;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H v —水的气化压强水柱高( m )h f22n 1v122 n 2v2R14/3R24/3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22 v 2 v1h ωh c h ff c 2 1i f Lcfc2g2g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 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 b 0/h 0=1.5 —2.5 ;( 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 r 0/h 0=1.5 —2.5 ; (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 A 1/A 0=2—2.5 ; ( 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 A 0/A M =1— 1.65 ;(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 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 △ 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 l/P=0.7— 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 a 处, 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h B 、 ah 02g式中:—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 m );h w —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 m );p /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The document was finally revised on 2021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 (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Ri C流量公式Q =Au =A RiC 流量模数K =A R C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2);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 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 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 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γανp *w 20a h g 2h h -+++Z +∆Z =∑、B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m );∑w h—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计算公式1.水力学公式1.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Q)是水力学中最基本的参数之一,常用公式如下:1.1.1.泊松公式:Q=A×V其中,Q表示流量,A表示流量截面的面积,V表示流速。

该公式适用于流量截面形状恒定且流速均匀的情况,如水流在河道中的流量计算。

1.1.2.曼宁公式:Q=(1/n)×A×R^(2/3)×S^(1/2)其中,n为河道粗糙系数,A为流量截面面积,R为湿周长,S为水流水面倾斜度。

该公式适用于流量截面形状和流速都不均匀的情况,如河道中流速梯度较大的情况。

1.2.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在水利工程中,水流经过管道或河道时会产生水头损失。

以下是常用的水头损失计算公式:1.2.1.管道水头损失:h_f=λ×(L/D)×(V^2/2g)其中,h_f为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λ为管道阻力系数,L为管道长度,D为管道直径,V为水流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

该公式适用于水流通过管道时的水头损失计算。

1.2.2.河道水头损失:h_f=(1/2g)×(V_1^2-V_2^2)+((P_1-P_2)/γ)其中,h_f为单位长度的水头损失,V_1和V_2分别为河道中的两个断面的流速,P_1和P_2分别为两个断面的压力,γ为水的比重。

该公式适用于河道中的水头损失计算。

2.水文学公式2.1.降雨径流计算公式降雨径流计算是水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公式如下:2.1.1.线性水文模型:Q=P×C其中,Q为径流流量,P为降雨量,C为产流系数。

该公式适用于单位面积均匀降雨条件下的径流计算。

2.1.2.单位线法:Q=P×I×A其中,Q为径流流量,P为降雨量,I为降雨强度,A为流域面积。

该公式适用于单位面积非均匀降雨条件下的径流计算。

2.2.洪水计算公式洪水计算是水文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公式如下:2.2.1.经验公式:Q=c×A^b其中,Q为洪水流量,A为流域面积,c和b为经验参数。

14、水利常用公式

14、水利常用公式

14、水利常用专业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堰流过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δ—堰流淹没系数3、挖深式消力池校核长度计算:Lsj=Ls+βLj130式中:Lsj —消力池长度(m)Ls —消力池斜坡段投影长度(m)β —水跃长度校正系数Lj —水跃长度(m)4、挖深式消力池深度按下式校核:d= hc hs △Z Ls+β Lj式中:d —消力池深度 (m)hc—水跃跃后水深 (m)hs—出池河床水深 (m)△Z—出池落差 (m)5、护坦式海漫长度计算Lp=Ks(q(△H)1/2)1/2式中:Lp —海漫长度 (m)131Ks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q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m3/s)△H —下泄时上下游水位差(m)6、稳定河宽阿尔图宁公式:B=AQ0.5/J0.2式中:B —稳定河宽(m)A —河宽系数取1.5(m2)Q —造床流量(m3/s)J —河床比降7、河道冲刷深度计算hB=hp+ hp [(Vcp/V允)n-1]式中:hB—局部冲刷深度(m)V允—河床面上允许不冲流速(m/s)132hp—冲刷处的深度(m)Vcp—平均流速(m/s)n—岸坡系数8、建筑物基底抗滑稳定校核Kc=f ΣG/ΣH式中:K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f —基础底面与地基之间摩擦系数ΣG—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竖向荷载ΣH—作用于堰体、闸室上的全部水平荷载9、建筑物基底应力计算Pminmax=ΣG/Am+ΣM/W式中:Pminmax—闸室基底压力的最大值和最小值(KN/m2)Am —闸室基础底面面积133134ΣM—作用在闸室上的全部水平向和水平荷载对基础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力矩(KN·m)W —闸室基础底面对该底面垂直水流方向的形心轴的截面矩(m 3)10、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RiC流量公式Q =Au =A RiC流量模数K =A R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135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δ—堰流淹没系数
10、挖深式消力池校核长度计算: 式中: Lsj — 消力池长度( m)
Lsj=Ls+ β Lj
Ls — 消力池斜坡段投影长度( m)
β —水跃长度校正系数
页眉内容
Lj — 水跃长度( m)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1、挖深式消力池深度按下式校核: 式中: d — 消力池深度 (m)
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K —按库尾蓄水断面与坝址蓄水断面之比采用的系数:
(2)根据淹没面积初估: V=HA/K V —水库总库容, 104· m3( 万立米 ) 。 A —库区最大水面面积 ( 淹没面积 ) ,亩。 K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 : 库底平坦 K=25~30 , 库底坡度陡 K=30~38
△ H —下泄时上下游水位差( m) 3、稳定河宽阿尔图宁公式: B=AQ 0.5/J0.2
页眉内容
式中: B — 稳定河宽( m ) A — 河宽系数取 1.5( m2)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3
Q — 造床流量( m /s)
J —河床比降
11、建筑物基底抗滑稳定校核: K c=f Σ G/ ΣH 式中: K c—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l:lO 时, K=32;1:5 时, K=27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水库为不完全多年调节 C=l~1.3 水库为完全多年调节 C=1.3~1.5
3、水库灌溉放水流量估算公式: Q=CA
Q —最大灌溉放水流量, m3/s 。
4
3
A —水库负担的灌溉面积, 10 · m( 万立米 ) 。
C —按以下原则采用的系数:
页眉内容
共享知识 分享快乐
Q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hc— 水跃跃后水深 (m) hs— 出池河床水深 (m) △ Z—出池落差 (m) 2、、护坦式海漫长度计算: L p=Ks ( q(△ H) 1/2) 1/2 式中: L p — 海漫长度 (m)
Ks — 海漫长度计算系数
3
q — 消力池末端单宽流量( m /s) △ H — 下泄时上下游水位差( m) 3、稳定河宽阿尔图宁公式: B=AQ 0.5/J0.2 式中: B — 稳定河宽( m ) A — 河宽系数取 1.5( m2) Q — 造床流量( m3/s)
V 1、V 2—— 时段初、末水库库容
7、枢纽建筑物计算 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 Q=B 0δε(m2gH 03) 1/2
式中: m —堰流流量系数
ε—堰流侧收缩系数 依据 Q=0.97m 3/s,在正常引水时进水闸净宽为
1.4m。
8、岩基上的当水墙、堰、闸等重力式建筑物,岩基底面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应按下列抗剪断强度 公式计算
S / h0 (1 ~ 1.75) F 0
式中: F 0 —吼道断面的水流弗劳德数, F 0 V0 / gh 0 。
虹吸的发动与断流宜选用以下的几种装置和方法来实现: ( 1)用真空泵抽气发动,可根据设计条件和工况做设备选型; ( 2)自发动; ( 3)水力真空装置; ( 4)水箱抽气装置。 断流装置常采用真空破坏阀。在已知 hB、a 值时,真空破坏时的瞬间最大进气量可按下式估算:
3
/s;
Q 参—— 参证站多年平均流量, m3/s;
F 设—— 设计站流域面积, km2;
F 参—— 参证站流域面积, km2。
2、水文等值线图法: Q=1000F·R/( 3600 ×365 ×24) 式中 R—— 多年平均径流深。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一、水力学计算公式1.流量计算公式流量(Q)=断面面积(A)×流速(V)其中,断面面积可以通过直接测量或间接计算获得,流速可以通过采取测流仪器测量得到。

2.流速计算公式流速(V)=单位流量(Q)/断面面积(A)3.泄流量计算公式泄流量(Q)=C×Cd×(2gH)^(1/2)其中,C为流量系数,Cd为尖缘或出口处的节流系数,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头。

4.水头计算公式水头(H)= Pressure / (ρg) + z + v^2 / (2g)其中,Pressure为压力,ρ为水的密度,g为重力加速度,z为高程,v为速度。

二、水质计算公式1.溶解氧计算公式溶解氧需求量(DO)=A/D/F×BOD其中,A为污水因子,D为水深,F为氧传递系数,BOD为生化需氧量。

2.氨氮计算公式氨氮去除率(NR)=(CI-CE)/CI×100%其中,CI为进水氨氮浓度,CE为出水氨氮浓度。

3.浊度计算公式浊度(T)=A/V/M其中,A为吸光度,V为容积,M为距离。

三、水文计算公式1.降雨径流计算公式降雨径流量(Q)= Area × Rainfall × Runoff Coefficient其中,Area为流域面积,Rainfall为降雨量,Runoff Coefficient为径流系数。

2.洪水峰值计算公式洪水峰值(Q)=C×I×A其中,C为洪峰系数,I为设计洪水平均强度,A为流域面积。

四、土力学计算公式1.孔隙水压力计算公式p=γw×H其中,p为孔隙水压力,γ为水的密度,w为孔隙水的单位重力,H 为水头。

2.土体重度计算公式γ=G/V其中,γ为土体重度,G为土体的总重力,V为土体的体积。

以上是水利工程设计常用的计算公式,其具体使用方法还需要结合具体设计项目进行综合运用。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设计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常用专业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0δεm(2gH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RiC流量公式Q=Au=A RiC流量模数页脚内容1页脚内容2K =A RC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 C =6/1n 1RR —水力半径(m );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页脚内容3△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页脚内容4式中:h f——△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 (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页脚内容5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5—2.5;(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2.5;(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1—1.65;(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0.1m —0.2m ;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 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γανp*w 200a h g2h h -+++Z +∆Z =∑、B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页脚内容6h 0—吼道断面高度(m );∑wh—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完整版)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专业常用计算公式一、枢纽建筑物计算1、进水闸进水流量计算:Q=B 0δεm(2gH 03)1/2式中:m —堰流流量系数ε—堰流侧收缩系数2、 明渠恒定均匀流的基本公式如下:流速公式:u = RiC 流量公式Q =Au =A RiC 流量模数K =A RC 式中:C —谢才系数,对于平方摩阻区宜按曼宁公式确定,即C =6/1n 1RR —水力半径(m );i —渠道纵坡;A —过水断面面积(m 2);n —曼宁粗糙系数,其值按SL 18确定。

3、水电站引水渠道中的水流为缓流。

水面线以a1型壅水曲线和b1型落水曲线最为常见。

求解明渠恒定缓变流水面曲线,宜采用逐段试算法,对棱柱体和非棱柱渠道均可应用。

逐段试算法的基本公式为△x=f21112222i -i 2g v a h 2g v a h ⎪⎪⎭⎫ ⎝⎛+-⎪⎪⎭⎫ ⎝⎛+ 式中:△x ——流段长度(m );g ——重力加速度(m/s ²);h 1、h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水深(m );v 1、v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平均流速(m/s );a 1、a 2——分别为流段上游和下游断面的动能修正系数;f i ——流段的平均水里坡降,一般可采用⎪⎭⎫ ⎝⎛+=-2f 1f -f i i 21i 或⎪⎪⎭⎫ ⎝⎛+=∆=3/4222224/312121f f v n R v n 21x h i R式中:h f ——△x 段的水头损失(m ); n 1、n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曼宁粗糙系数,当壁面条件相同时,则n 1=n 2=n ; R 1、R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水力半径(m );A 1、A 2——分别为上、下游断面的过水断面面积(㎡);4、各项水头损失的计算如下:(1)沿程水头损失的计算公式为⎪⎪⎭⎫ ⎝⎛+∆=3/4222223/412121f v n v n 2x h R R (2)渐变段的水头损失,当断面渐缩变化时,水头损失计算公式为:L f 2122c f c i g 2v g 2v f h h h -+⎪⎪⎭⎫ ⎝⎛-=+=ω 5、前池虹吸式进水口的设计公式(1)吼道断面的宽高比:b 0/h 0=1.5—2.5;(2)吼道中心半径与吼道高之比:r 0/h 0=1.5—2.5;(3)进口断面面积与吼道断面面积之比:A 1/A 0=2—2.5;(4)吼道断面面积与压力管道面积之比:A 0/A M =1—1.65;(5)吼道断面底部高程(b 点)在前池正常水位以上的超高值:△z=0.1m —0.2m ;(6)进口断面河吼道断面间的水平距离与其高度之比:l/P=0.7—0.9;6、最大负压值出现在吼道断面定点a 处,a 点的最大负压值按下式确定:γανp *w 20a h g 2h h -+++Z +∆Z =∑、B式中:Z —前池内正常水位与最低水位之间的高差(m );h 0—吼道断面高度(m );∑w h—从进水口断面至吼道断面间的水头损失(m ); γ/p *—因法向加速度所产生的附加压强水头(m )。

水利计算公式

水利计算公式

1.河床稳定计算及河相分析1.1.河床稳定计算河床稳定指标可采用横向稳定指标、纵向稳定指标及综合稳定指标3种形式分析,以确定河道特性。

1.1.1.河道横向稳定分析河道横向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横向稳定系数;Q造床流量,m3/s;J河床比降;B相当于造床流量的平摊河宽,m。

1.1.2.河道纵向稳定分析水流对河床泥沙的拖曳力与床面泥沙抵抗运动的摩阻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河床的纵向稳定性。

根据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治河及泥沙工程》中河道纵向稳定系数采用爱因斯坦水流强度函数按下式计算:式中:纵向稳定系数;D床沙平均粒径,mm;J河床纵比降;H河流平摊水深,m。

1.1.3. 综合稳定指标综合稳定指标是综合考虑河床的纵、横向稳定性。

建议采用的公式为h 2b *)(φφφ=1.2. 河床演变分析与河相关系调查工程区河道历史主流及河道变迁,分析工程区河道形态。

共分为蜿蜒型河道、游荡型河道两种形式。

蜿蜒型河段一般凹岸崩退,凸岸淤长,凹岸深槽和过渡段浅滩在年内发生互相交替的冲淤变化。

游荡型河道的河岸及河床抗冲性较差,从长距离来看河道往往呈藕节状,其中窄段水流归顺,有控制河势的作用,宽段则河床宽浅,洲滩密布,汊道交织,水流散乱,主流迁徙不定。

河道的平面状态可用“宽、浅、散、乱”四个字概括。

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河床,其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大量资料表明,表征河床形态的水深、河宽、比降等,与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之间,有一定函数关系,这种关系便称为河相关系。

根据俄罗斯国立水文所提出公式,河道横断面河相关系公式为:HB=ξ 式中:ξ河相相关系数;B 造床流量下的水面宽(m ); H 造床流量下的平均水深(m );(蜿蜒型河道ζ约为2~4,较为顺直的过渡性河段约为8~12,游荡型河道ζ约为20~30)2. 护岸结构设计2.1. 护岸顶高程确定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堤防规范》)要求,堤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超高值确定。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常用计算公式
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有很多,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计算公式供参考。

1.流量计算公式:
流量=断面面积×流速
流量=断面面积×单位宽度流量
2.流速计算公式:
流速=流量/断面面积
3.断面面积计算公式:
断面面积=宽度×水深
4.均匀流速计算公式:
均匀流速=断面流量/响应区面积
5.响应区面积计算公式:
响应区面积=断面面积/(1+断面坡度×断面平均水深)
6.泵功率计算公式:
功率=流量×提升高度×单位重力
7.溢流流量计算公式:
溢流流量=溢流堰顶宽度×溢流堰顶高度×(2/3)×(2g)^(1/2)
8.水头损失计算公式:
水头损失=摩擦阻力损失+弯头损失+泵站损失+出口损失+其他损失9.水压力计算公式:
水压力=水密度×加速度×水深
10.水力坡度计算公式:
水力坡度=水头差/水平距离
11.闸门流量计算公式:
流量=闸门有效宽度×闸门开度×(2g)^(1/2)×(闸门下游水深+闸门上游水深)
12.波速计算公式:
波速=(重力加速度/重力)^(1/2)×(水深)^(1/2)
13.水力半径计算公式:
水力半径=断面面积/周界
14.重力坝稳定性计算公式:
稳定性系数=抗滑稳定力/旋转力
以上是水利工程中常用的计算公式,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计算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在实际工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河床稳定计算及河相分析1.1.河床稳定计算河床稳定指标可采用横向稳定指标、纵向稳定指标及综合稳定指标 3 种形式分析,以确定河道特性。

1.1.1.河道横向稳定分析河道横向稳定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横向稳定系数;Q造床流量, m3/s ;J河床比降;B 相当于造床流量的平摊河宽,m。

1.1.2.河道纵向稳定分析水流对河床泥沙的拖曳力与床面泥沙抵抗运动的摩阻力之间的相互作用,决定河床的纵向稳定性。

根据黄河水利出版社出版《治河及泥沙工程》中河道纵向稳定系数采用爱因斯坦水流强度函数按下式计算:式中:纵向稳定系数;D床沙平均粒径,mm;J河床纵比降;H河流平摊水深,m。

1.1.3.综合稳定指标综合稳定指标是综合考虑河床的纵、横向稳定性。

建议采用的公式为2(b)*h1.2.河床演变分析与河相关系调查工程区河道历史主流及河道变迁,分析工程区河道形态。

共分为蜿蜒型河道、游荡型河道两种形式。

蜿蜒型河段一般凹岸崩退,凸岸淤长,凹岸深槽和过渡段浅滩在年内发生互相交替的冲淤变化。

游荡型河道的河岸及河床抗冲性较差,从长距离来看河道往往呈藕节状,其中窄段水流归顺,有控制河势的作用,宽段则河床宽浅,洲滩密布,汊道交织,水流散乱,主流迁徙不定。

河道的平面状态可用“宽、浅、散、乱”四个字概括。

在水流长期作用下形成的河床,其形态有一定的规律,大量资料表明,表征河床形态的水深、河宽、比降等,与来水来沙条件及河床地质条件之间,有一定函数关系,这种关系便称为河相关系。

根据俄罗斯国立水文所提出公式,河道横断面河相关系公式为:BH式中 :ξ 河相相关系数;B 造床流量下的水面宽(m);H造床流量下的平均水深(m);(蜿蜒型河道ζ 约为2~4,较为顺直的过渡性河段约为8~12,游荡型河道ζ 约为20~30)2.护岸结构设计2.1.护岸顶高程确定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2013)(以下简称《堤防规范》)要求,堤顶高程为设计洪水位加超高值确定。

堤顶超高按下式计算:式中:Y堤顶超高(m);R设计波浪爬高(m);e 设计风壅水面高度(m) ;A安全加高(m)。

a) 当斜坡坡率m1.5~5.0、H / L≥0.025时,设计波浪爬高R可按下式计算 :R =K KVKP H LP1 m2式中:R p——为累积频率为P 的波浪爬高 (m);K——为斜坡的糙率及渗透性系数,m≤1.0 时,砌石护面取;vV( m/s )、堤前水深d(m) 、重力加速度2) 组成的K——为经验系数,可根据风速g(m/s无维量V/ gd确定;K p——为爬高累积频率换算系数,对不允许越浪的堤防,爬高累积频率取2%;m——斜坡坡率;_H ——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高(m) ;L——堤前波浪的平均波长(m);a——斜坡坡脚。

有关风浪的要素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的有关规定计算;b)设计风雍增水高度 e 按下式计算 :2KV F式中:e——计算点的风壅水面高度(m) ;K——综合摩阻系数,取K=×10 -6;V——设计风速,按计算波浪的风速确定;F——由计算点逆风向量到对岸的距离(m);D——水域的平均水深(m);β——风向与垂直于堤轴线的法线的夹角(°)。

c)安全加高的选取安全加高 A 查《堤防工程设计规范》(GB50286— 2013) 表, 5 级堤防按不允许越浪考虑安全加高为。

2.2.护坡厚度的确定C20 混凝土护面的防护厚度采用下面公式计算:式中:t ——混凝土护面厚度(m)η——系数,对开缝混凝土板可取0. 075 ,(现浇混凝土板每10m 设一道伸缩缝);对上部为开缝板、下部为闭缝板可取。

H——计算波浪高(m),取 H1%。

查表并计算得H1%=;r b——混凝土板的重度(kN/m3),取 24kN/m3;3r ——水的重度,取10kN/m ;B——沿斜坡方向的护面板长度(m);m——斜坡坡率,m=。

经计算,t =。

并参考当工程区治理河段护岸考虑了磨损年限、冻融循环、抗腐蚀耐久性等综合因素,地已建护岸工程经验,采用 C20砼预制铰接式生态护坡厚度采用。

2.3.坡脚确定通过计算局部冲刷深度来确定具体的防冲护砌范围,除河床基岩出露的河段外,其它河段护岸的护脚局部冲刷深度计算采用《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中平顺护岸冲刷深度计算公式,按设计洪水位进行局部冲刷深度计算。

2.3.1.冲刷深度UCP nhs H0 1U C式中:h s——局部冲刷深度(m);H0——冲刷处的水深(m);U cp——近岸垂线平均流速(m/s);U c——泥沙的启动流速(m/s);粘性与沙质河床采用张瑞瑾公式计算,卵石河床采用长江科学院公式计算;n——与防护岸坡在平面上的形状有关,本次取n=1/4 。

张瑞瑾公式 :长江科学院公式:长江科学院的起动公式计算式中:d50——河床的中值粒径(m);H0——行进水流水深(m);r s, r ——分别为泥沙与水的重度(3 2 KN/m), g 为重力加速度(m/s ),U cp——的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U——行近流速(m/s );η——水流流速分配不均匀系数,根据水流流向与岸坡交角α 角查表。

表水流流速不均匀系数表a≤15°20°30°40°50°60°70°80°90°η12 3根据设计洪水与护岸的关系、洪峰流速及河床质等因素,选用张瑞瑾公式最终确定各段护岸的冲刷深度2.3.2.基础埋深确定根据规定,防洪墙基础砌置深度,应根据地基土质和冲刷计算确定,要求在冲刷线以下~。

在季节性冻土地区,还应满足冻结深度的要求。

结合工程区抗冲刷及抗冻、地基情况要求及河道河势变迁情况,考虑该河段无明显滩槽、河道渠槽化、主河槽摆动明显等特征,本次堤基冲刷深按深泓点作为地面高程,满足冲刷线以下计算深度。

综合考虑,确定护岸堤基埋置深度按以下要求确定:a.满足冲刷要求根据冲刷计算,工程段冲刷深度为~,结合河道断面演变情况分析及平顺段冲刷深度计算结果,综合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斜冲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

b. 满足冻土深度的要求本工程区最大冻土深度,地基最低埋置深度,根据冲刷深度要求,本段堤防埋置深度满足冻土要求。

c. 满足地基承载力的要求。

基础在满足以上两点的前提下,还需要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

根据该段堤防沿线基础地质情况,多半工程基础坐落与基岩上,只有少部分堤防工程基础落于粉质壤土和砂砾石上,需对基础进行适当放大处理,满足承载力要求。

综上所述,本次设计项目区确定工程区堤基平顺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斜冲段埋置于深泓点以下。

由于工程区部分区域基岩层相对较高,位于冲刷深度以上,因此将该区段堤防基础底部坐落于基岩强弱分划线以下,其余区段基础埋深按照冲刷深度计算成果控制。

2.3.3.护坡护脚计算堤防斜坡段迎水面采用大块型铰接护坡砖防护,底部基础为格宾石笼;格宾石笼堤脚外设抛石护脚。

在水流作用下,护脚块石保持稳定的抗冲粒径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附录公式计算。

V 2dC 2 2g sW s d 36式中:d—折算粒径(m);W—石块重量(kN);V—水流流速,取最大流速为s;g—重力加速度(9.81m/s 2);C—石块运动的稳定系数;水平底坡C=;3γs—石块的容重,取m;γ—水的容重,取10kN/m3。

经计算, d=,工程拟采用粒径不小于0.2m 的石块作为护脚抛石。

2.4.挡墙稳定计算挡墙的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按《堤防工程设计规范》(CB50286-2013) 附录 F 中的有关规定进行计算,当地基为基岩时,挡墙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和抗倾稳定安全系数按表选取,基底最大应力小于地基土的允许承载力【R】。

2.4.1.抗滑稳定安全系数式中:K c——抗滑稳定安全系数;Σ W——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垂直力的总和(kN);Σ P——作用于墙体上的全部水平力的总和(kN);f——底板与堤基之间的摩擦系数。

2.4.2.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式中:K0——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M v——抗倾覆力矩();M H——倾覆力矩()。

2.4.3.挡土墙地基应力验算式中:σ——基底的最大和最小压应力(kPa);Σ G——垂直荷载(KN);2A——底板面积(m);Σ M——荷载对底板形心轴的力矩();Σ W——底板的截面系数(m3)。

2.5.护坡的稳定计算护坡的稳定计算包括整体稳定和边坡内部稳定计算两种情况。

2.5.1.整体稳定计算由于蒲河河床基岩出露较高,基础脚槽均布置在岸坡基岩的弱风化层上限,不会发生沿护坡底面的滑动。

护岸及岸坡基础土的滑动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 GB50286-2013)附录 F 公式瑞典圆弧法进行计算。

计算公式为:式中:W——土条重量(kN);Q、 V——水平和垂直地震惯性力(kN);u——作用于土条底面的空隙压力(kN/m 2 );θ——条块重力线与通过此条块地面中点的半径之间的夹角(°);b——土条宽度(m);c' 、Φ ' ——土条底面有效凝聚力(kN/m2)和有效内摩擦角(°);M c——水平地震惯性力对圆心的力矩()。

R——圆弧半径(m);用理正岩土计算系列软件中边坡稳定计算程序对迎水面边坡的抗滑稳定进行计算,K=> 满足规范要求,护坡稳定。

2.5.2.边坡内部稳定计算一般不稳定破坏发生在枯水期,护坡体和岸坡是两种不同抗剪强度的材料,水位较低时,往往沿抗剪强度较低的接触面向下滑动,计算时假定滑动面经过坡前水位和坡岸滑动裂面的交点,全滑动面为 abc 折线,折点 b 以上的护坡体产生滑动力,依靠下部护坡体的内部摩擦阻力平衡。

计算如下: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 f 2值按下列公式计算:式中 :m1——折点b 以上护坡内坡的坡率,取;m2——折点b 以下护坡内坡的坡率,取;n=f l /f 2;f l——护坡和基土之间的摩擦系数取;f 2——维持极限平衡所需的护坡体内部摩擦系数;W1, W2——护坡体质量。

护坡稳定安全系数按下式计算:式中:φ——护坡体内摩擦角,取45°。

当 m=时,经试算得 f 2=,则斜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 > ,满足规范要求,当m<时,经试算,则坡式护岸稳定安全系数K<不满足规范要求,因此护岸坡比不陡于满足设计要求。

图固滨笼挡土墙受力简图经分析,在建成未运行条件下,挡土墙处于最不利状况,据此分析挡土墙的抗滑稳定、抗倾稳定及地基承载力。

计算成果见下表。

表挡墙稳定计算成果(完建情况)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K c 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 K0 地基承载力( Mpa)挡墙类别设计值允许值设计值允许值Pmax Pmin重力式从上表可知,挡墙抗滑和抗倾覆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值,满足设计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