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经》两篇(精卫填海、夸父逐日)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较探究 通过学习两篇文章,请同学们想 一想精卫和夸父有无共同之处,表现 在那里?
都体现了人类以弱小的人力挑 战大自然的不畏艰险,坚忍不拔的顽强 意志。
拓展延伸
从夸父这个神 话人物的身上, 我们得到了什么 启示?
树立远大理想,为实 现理想艰难奋斗, 不懈努力!
拓展延伸
一定注意古今意义的不同哟!
夸 父 逐 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
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到黄河、渭河中去喝水) (往北,向北) (大湖) (名词做状语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在半路上) (桃林) (竞跑) (追赶到太阳落山的地方)
夸父与太阳竞跑,一直追赶到太 阳落下的地方;他感到口渴,想 要喝水,就到黄河、渭水喝水。 黄河、渭水的水不够,又去北方 的大湖喝水。还没赶到大湖,在 半路上渴死了。他遗弃的手杖, 化成桃林。
河:古义-----专指黄河 今义-----泛指一切河流 走:古义----跑
今义----步行
仿造例句,完成下面这个句子。
, 也是一种逐日。— ————————————————— ——。
例: 勇于坚持,也是一种逐日。坚持 就是始终怀着一颗纯粹的心,没有犹豫, 没有退缩,没有后悔,千百次摔倒,又 千百次站立。
给下列字词注音
发鸠之山(jiū) 白喙 溺 (huì) (nì ) 柘木 (zhè) 自詨 (xiāo) 衔 (xián)
堙
(yīn)
读一读
读准字音,熟读课文
熟读课文:
发鸠之山,其上多柘木,有鸟焉,其状如乌,文首, 白喙,赤足,名曰精卫 ,其鸣自詨。是炎帝之少女, 名曰女娃。 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丰富了夸父的形象,表现了一种勇敢追求、死而后已、甘 为人类造福的精神,使整个神话更具有浪漫主义魅力。 4.你如何理解这则神话的主题? 人们常用“夸父逐日”来比喻什么? 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夸父逐日”比喻人有宏大的志向或巨大的力量和气魄。
译文:
发鸠山上,生长着很多柘树。那里有有一种鸟,它 的形状像乌鸦,头部有花纹,白色的嘴,红色的脚, 名叫精卫,它的叫声像在呼叫自己的名字。它是炎 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女娃到东海去游玩,淹死 了没能回去,所以变成了精卫。常常口衔西山的树 枝、石子,来填东海。
迅速背诵课文:
1.文中哪些语句描写了精卫的形象?
试一试
你能在2分钟之内背过课文吗?
背 诵 思 路
走(逐)
渴
饮
死
化
议一议
1.你怎么看待夸父这一人物? 夸父是一个不向自然屈服,敢于和自然斗争,甚至为此献身, 有胆量有决心,目标远大,气魄非凡,意志坚强的英雄人物。 2. 夸父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却仍未追上太阳,你认为夸父是个失败 者吗?请说说你的理由。 神话是人类用来表达征服自然愿望的一种手段,此类神话的着眼 点并不在于最终的成败,而是以此来表现人类那种无比的英雄气 概,反映古代人民探索、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3.如何理解“弃其杖,化为邓林”的结尾的?
什么是神话
神话:关于神仙或神化的 古代英雄的故事,是古代人民 对自然现象和社会生活的一种 天真的解释和美丽的向往。所 以,神话作品通常具有超现实 想象、夸张的浪漫主义特点。
精卫Baidu Nhomakorabea海
《山海经》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神话和山海经的知识, 熟读并背诵课文。
2、掌握并积累一些文言词语。 3、感受精卫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3、感受夸父的英雄气概,学习古代 劳动人民探索自然的精神。
文首,白喙,赤足
2.文中能体现精卫精神的语句是?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4.这则神话记叙了什么?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精神?
本文记述了女娃为报仇而填海不止的故事。表现了精卫 锲而不舍的顽强精神。
5.本文主旨:
这个故事通过精卫填海的行为,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 探索自然,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强烈愿望和持之以 恒,艰苦奋斗的精神,赞扬了坚持不懈的人。
《山海经》两篇
1、《精卫填海》
2、《夸父逐日》
作品简介
《山海经》,书名。18篇。作者不详,各篇 著作时代亦无定论,近代学者多认为不出一时一 人之手,其中14篇是战国时作品,《海内经》四 篇则为西汉初年作品。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 地理知识,包括山川、地理、民族、物产、药物、 祭祀、巫医等,保存了不少远古的神话传说。对 古代历史、地理、文化、中外交通、民俗、神话 等研究,均有参考价值。其中的矿物记录,为世 界最早的有关文献。晋郭璞作注,并为《图赞》, 今图佚而赞存;其后考证注释者有清代毕沅《山 海经新校正》和郝懿行《山海经笺疏》,今人袁 珂《山海经校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