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

合集下载

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比较研究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跨国并购已成为企业在拓展市场、增强竞争力方面的重要战略选择。

本文将重点比较国内外跨国并购的特点、动因、成功因素以及面临的挑战,并为跨国并购的实施提供相关建议和启示。

一、国内外跨国并购的特点比较1. 跨国并购规模:国内跨国并购规模较小,以中小企业为主导;而国外跨国并购规模较大,多由大型企业实施。

2. 资金来源:国内跨国并购多依赖于银行贷款和自筹资金;而国外跨国并购更倾向于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

3. 市场定位:国内跨国并购目的主要是拓展市场份额、资源整合和技术引进;而国外跨国并购则更多考虑进入新兴市场、获取先进技术和品牌影响力。

4. 法律环境:国内跨国并购受到政府审批和行业监管的限制较多;而国外跨国并购更注重法律风险评估和合规性。

二、国内外跨国并购的动因比较1. 国内跨国并购的动因:a. 获取市场份额:通过并购实现市场份额的提升,扩大企业规模;b. 资源整合:通过并购整合产能、技术、品牌等资源,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c. 技术引进: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高自身的研发能力和创新能力。

2. 国外跨国并购的动因:a. 进入新兴市场:通过并购进入新兴市场,开拓新的业务增长点;b. 获得先进技术:通过并购获取先进技术,提升企业研发能力;c. 品牌影响力:通过并购获得知名品牌,提升企业的市场形象和竞争力。

三、国内外跨国并购的成功因素比较1. 清晰的战略目标:明确并购的目标、动因和预期效果,实现战略的一致性和合理性。

2. 兼顾整合与保留:在并购后进行资源整合和业务协同,同时保留并发展被收购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3. 充分的尽职调查:在并购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评估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法律风险以及文化差异等因素。

4. 稳定的管理层和员工队伍:保留并发展目标企业的核心管理层和员工队伍,确保并购后的良好运营。

四、国内外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比较1. 文化差异:国际并购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文化差异,如语言、价值观、沟通方式等,需要通过文化融合和管理引导来解决。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相关问题探讨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相关问题探讨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相关问题探讨内容摘要:随着中国市场化程度的加深及开放进程的加快,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速度明显加快。

本文探讨当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问题,分析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特点、可能导致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外资并购国有企业近年来,随着经济快速而稳定地发展,我国市场蕴藏的巨大潜力显现,国际上许多跨国公司纷纷把目光投向我国,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的速度明显加快,它们的目光更是瞄准了我国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中的龙头企业。

自2000年以来,一些全球知名跨国公司已成功收购了我国的大型知名企业,如法国阿尔卡特收购上海贝尔、美国艾默生收购安圣电气、印度米塔尔钢铁公司入股中国华菱集团等。

通过并购,在盘活企业资产、利用外资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但是外资在实施并购国有企业的过程中,并购资产的价值确定和转让价格等方面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对于推动国有企业的发展将起到积极作用;用的不好,将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总体调整出现消极影响。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特点随着我国市场的开放,外资的目标也在逐渐转变,开始将我国视为其全球性市场和资源网络中的一个主要部分,即存在短期利益最大化转向长期利益最大化倾向。

近年,我国外资并购市场持续升温,呈现以下特点:(一)并购对象为国有上市公司和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国有上市公司和效益良好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具有一定的品牌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拥有较完善的本土营销网络,外商可以利用其现存各种资源,结合自身的先进技术或管理经验,通过并购迅速占领市场份额并节省时间,达到优势互补的最佳效果。

例如,格林柯尔收购科龙、美国航空LDC公司控股海南航空、美泰克控股荣事达、柯达并购乐凯胶片等等。

(二)并购目标企业由一般企业转向行业龙头企业目前,外资企业在华并购专门选择行业的龙头企业作为并购对象,意图通过控制战略最高点,实现对整个市场的操控。

行业中的龙头企业多是具有一定品牌优势或核心竞争力,拥有较完善的本土营销网络或进入许可,或是稀缺资源类企业。

2023年最新的跨国并购的优劣势分析范文(通用3篇)

2023年最新的跨国并购的优劣势分析范文(通用3篇)

2023年最新的跨国并购的优劣势分析范文(通用3篇)【篇1】跨国并购的优劣势分析 1、跨国并购大幅度降低了企业扩张的风险和成本。

投资新建的方式并不仅仅涉及到建设新的生产能力,企业还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资金获取稳定的原料来源,建立有效的销售渠道,开拓和争夺市场。

在并购情况下,企业可以充分利用原有企业的原料来源、销售渠道和市场份额,在资金市场方面也可利用原有企业的渠道融资,从而大大减少了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因素,降低了风险和成本。

2、跨国并购节省了建厂时间。

对制造业来说,并购方式最基本的好处就是可以省掉建厂时间,迅速获得现成的生产要素,立即建立国外的产销据点。

因此,并购方式有利于企业迅速抓住市场机会。

因此,当迅速进入外国市场成为跨国公司投资的主要目标时,并购必然成为受到偏好的投资方式。

3、跨国并购能充分利用经验曲线效应。

企业通过并购,不但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生产能力和各种资产,还获得了原有企业的经验,经验成本曲线效应对混合并购有着特别重要的作用。

在新的经营领域,经验往往是一种有效的进入壁垒。

通过混合并购,绕开进入壁垒而建立的混合一体化企业,其各部分可以实行经验分享,形成一种有力的竞争优势。

企业通过并购能够实现经验共享和互补,这种经验不仅包括经验曲线效应,也包括企业在技术、市场、专利、产品和管理等方面的特长,还包括优秀的企业文化。

企业通过并购可以将上述经验在各分部之间实现共享或取长补短,产生互补效应。

4、通过跨国并购能获得科学技术上的竞争优势。

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产品成本、质量的竞争往往转化为科学技术上的竞争,因此,企业往往为了取得生产或产品技术上的优势而进行并购活动。

5、能够迅速进入东道国并占领市场。

跨国并购有效地降低了进入新行业的壁垒。

首先,企业在进入一个新的领域时,必然面临着现有企业的激烈反应,若小规模进入,又面临成本劣势。

其次,由于产品差异的原因,用户从原产品转向购买新进入者的产品时,需要支付高额转置费用,令新企业难以占领市场。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

上市公司跨国并购动因及风险防范分析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上市公司开始进行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的动因主要包括市场扩张、技术获得、资源获取、品牌增值等。

跨国并购可以为公司带来更多的市场份额、专业化人才、高端技术等资源,从而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然而,跨国并购也存在着诸多风险,其中主要包括文化差异、法律环境、承诺兑现等。

为了降低风险,公司可以在并购前做好充分的尽职调查、谈判和准备工作,以及选择合适的并购模式,建立有效的跨国管理体系和风险管理机制。

一、动因1.市场扩张。

跨国并购是企业进行市场扩张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跨国并购,企业可以在新市场上拓展业务,获得更多的客户和销售额,同时也可以避免国内市场的竞争压力。

2.技术获得。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需要不断更新技术设备和知识储备,以保持竞争力。

跨国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先进的技术和专业化人才,从而提升企业的技术实力。

3.资源获取。

跨国并购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的资源,包括人力资源、原材料、资金等,从而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竞争力。

4.品牌增值。

跨国并购可以扩大企业规模和知名度,提高企业品牌价值和知名度,从而实现品牌增值。

二、风险防范1.文化差异风险。

由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差异,跨国并购容易出现沟通不畅、管理不当等问题。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前,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公司的文化背景,建立跨国文化管理体系,提高文化适应能力。

2.法律环境风险。

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环境和制度存在差异,跨国并购可能会导致法律风险。

因此,在进行跨国并购前,企业必须了解目标公司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环境和制度,制定合法合规的并购方案和协议。

3.承诺兑现风险。

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常常会出现在收购合同中并未明确的问题,例如未来业绩承诺等。

在此情况下,收购方往往会面临承诺兑现的风险。

因此,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前,必须对目标公司的陈述和承诺进行尽职调查,确保其真实性和可行性。

4.人员流失风险。

在跨国并购后,企业可能会出现人员流失的情况,尤其是目标公司中的关键人才。

举例跨国公司并购利弊分析

举例跨国公司并购利弊分析

举例跨国公司并购利弊分析跨国公司并购我国企业可分为并购非上市型与上市型企业两种类型:第一,跨国公司并购非上市型企业的方式。

整体收购。

外商整体收购国有企业的全部资产,组成外商独资企业,从而使该企业成为其独资子公司,这是外商并购我国企业最彻底的方式,多发生在国有中小型企业。

典型的案例是香港中策投资有限公司在中国的收购行为。

“中策现象”是外商投资并购的起点。

合资控股。

合资控股是指外商与中方合资,外商注册资本超过50%,以绝对控股的形式并购我国国有企业。

“合资控股”是外商并购我国国有企业最普遍的形式。

“合资控股”和“整体收购”相比,有自身的一些特点。

首先,收购成本低廉。

“合资控股”只需要收购企业50%以上的股权,即可达到控制企业的目的。

比如“中策公司”以5l%的股权就控股了我国一批国有企业。

其次,使外商收购我国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可能。

“整体收购等于我国向外商出售国有企业,尽管目前有一些这样的情况,但大都是一些小型企业,而且还要受到某些政策的约束。

然而“合资控股”则不同,外商可以堂而皇之地与中方大型国有企业合资,并要求控股,这对中方来说,就是国有企业“嫁接”外资,这样外商通过“合资控股”方式,便达到了事实上并购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目的。

外商采劝合资控股”方式并购我国国有企业,其经济动因是扩大市场份额。

通过“合资控股”,可以利用这些企业现有的优势,占据国内的一大片市场,扩大在我国市场的占有率。

增资控股。

外商在一开始就提出合资控股的要求不被接受时,便转向一般性的合资经营。

一些经营效益好,产品畅销的合资企业中的外方投资者看到市场前景广阔,便在合资经营中要求增资扩股,中方在规定的时间内如果难以注入大量资金,所持股份自然会降低,外方由参股变成控股。

第二,跨国公司并购上市型企业的方式。

在跨国公司抢占中国这个拥有巨大潜力市场的浪潮中,我国企业中的上市公司已越来越受到外资的垂青,跨国公司已把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作为进军中国市场的跳板。

入世后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动因分析

入世后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动因分析
东 所 控 制 的 局 面 , 形 成 了 自 己 独 立 的 “ 格 ” 有 并 人 ;
直 接投 资的重要 方式 。
其 次 , 解 决 了产 权 问 题 的 基 础 上 , 市 公 司 在 上
市 公 司 的 并 购 会 在 较 长 时 期 内成 为 我 国 吸 引 国 外 的公 司 治 理 结 构 也 得 到 了市 场 的培 育 并 逐 渐 完 善 。
许 多 上 市 公 司 已 经 摆 脱 了 依 附 于 大 股 东 或 为 大 股
维普资讯
《 界 经 济 研 究> 0 2年 第 4期 世 > 0 2
西 南财 经大 学
口 王 晓 津
华 夏 证 券 公 司 口 李 波
内 容 提 要 跨 国 并 购 已 成 为 全 球 外 国直 接 投 资 的 主 流 方 式 。入 世 后 , 资 纷 纷 并 购我 国 国 外 内上 市 公 司 的 现 象 引 人 关 注 。本 文 分 别 从 外 商 、 内上 市公 司 和 地 方政 府 的 角度 分 析 了 外 资 并 国 购 的 动 因 。 分 析 的 结 论 : 资 并 购 国 内上 市公 司作 为 “ 外 两组 不 同 契 约 的 对 接 过 程 ” 是 由 包括 外 ,

7 4・
维普资讯
《 界 经 济 研 究 ) 0 2年 第 4期 世 ) 0 2
合 计有 6 6家 上 市 公 司 具 有 外 资 法 人 股 。
引力在增 强。随 着我 国证 券市 场的不 断发 展成 熟 ,
外 资 并 购 的 兴 起 , 根 本 上 是 因 为 中 国 良好 的 股 票 一 级 市 场 发 行 机 制 从 审 批 制 向 核 准 制 的 转 化 , 从 经 济 增 长 势 头 和 庞 大 市 场 。虽 然 就 目前 而 言 , 资 原 来 少 数 存 在 历 史 遗 留 问 题 的 上 市 公 司 也 已 经 较 外 而 并 购 在 我 国 的 规 模 较 小 , 过 兼 并 收 购 方 式 进 行 的 彻 底 地 解 决 了 产 权 方 面 的 问 题 , 大 部 分 的 上 市 公 通

外资并购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外资并购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

外资并购对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研究外资并购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一种重要的经济现象,它影响了全球范围的股票市场和企业竞争格局。

同时,外资并购也对于国内企业和股票市场带来了很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外资并购对于国内上市公司的影响。

一、外资并购的义定义和背景外资并购是指外商通过收购或者合并等方式,取得国内企业的经营权。

外资并购作为全球化的产物,在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具有高度的资本、资源和技术优势,外资并购的规模和影响越来越大。

二、外资并购对于国内上市公司的好处1. 提高了国内企业的资本实力通过外资并购,可以为企业提供足够的资本实力,从而推动企业在市场上处于更有利的地位。

2. 扩大了企业的市场销售范围外资并购可以使国内企业进入到更广泛的市场中,打破了原有的销售限制和销售范围,进而扩大企业的市场销售范围,进一步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3. 提升了企业的技术和竞争力外资并购可以让企业借助外企的技术、资源和管理方法,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而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优势。

三、外资并购对于国内上市公司的难处1. 容易造成上市公司管理困难由于企业管理模式的改变,外资并购容易给国内上市公司带来一定的管理困难与压力,使企业需要花费更大的精力和资源应对这些问题。

2. 容易导致股权争夺战在外资并购过程中,一些股东往往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争执,进而导致股权争夺战的发生,对企业经营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

3. 容易造成与员工文化不符的问题企业的领导文化、管理模式和企业文化等问题,往往是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这些方面会在外资并购的过程中遇到一定的困难,因此很容易给员工带来不适应的问题。

四、如何防范外资并购所带来的风险1. 设定出台相关政策对于外资并购,应制定相关的政策,通过政策引导调控外资并购活动,避免部分行业受到外资并购过多的影响。

2. 将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放在第一位在进行外资并购前,应该将上市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放在首位,把握核心竞争力是跟随竞争规则进行外资并购的重要前提。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中国企业的不断壮大和国际化发展,海外投资并购已成为企业拓展市场、获取资源、提升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随之而来的是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本文将围绕企业海外投资并购的现状问题展开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资金压力海外投资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不仅需要购买目标企业的股权或资产,还需要支付相关的税费、律师费、顾问费等。

特别是在一些发达国家,对外国投资的审查力度增强,使得企业需要支付更多的费用用于规避风险。

这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

2. 法律法规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存在着较大的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过程中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法律问题,比如合同法、劳动法、税务法等。

若企业不能熟悉并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就会造成法律风险和不良后果。

3. 文化差异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处理不同国家或地区的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可能影响到企业的管理方式、员工的激励机制、与当地合作伙伴的沟通等方方面面,如果处理不当,就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隐患和困扰。

4. 政治风险一些国家或地区存在着政治不稳定和政策变化的风险,这对企业的海外投资并购产生了不确定性。

政治风险可能导致企业投资遭遇政府干涉、政策调整或者政治动荡等情况,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5. 目标企业选择选对合适的目标企业是海外投资并购的关键。

一些企业在目标企业选择上存在失误,可能导致投资失败、资金损失等问题。

二、对策研究1. 加强资金管控企业在进行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更加注重资金的合理运用和管控。

可以通过多渠道融资、与金融机构合作、引入外部投资者等方式来缓解资金压力,也需要建立有效的资金管理体系,确保资金使用的透明和有效。

2. 健全法律团队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活动中,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团队,包括律师、顾问等,以确保对当地法律法规的熟悉和遵守。

在一些复杂的交易中,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事务所来处理,确保在法律风险方面的控制和规避。

3. 文化融合企业在海外投资并购时,需要注重文化融合,开展跨文化沟通,加强员工培训,建立符合当地文化特点的企业文化和管理模式,以促进员工的融合与团结。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

国内外企业并购的比较研究一、概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跨境并购呈现出日益活跃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公司选择通过并购来加速自己的成长。

然而,国内外企业并购的形式和规模存在较大的差别,本文将对这些差别进行比较研究。

二、相同点1. 目的——扩大规模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企业,进行并购的主要目的都是为了扩大规模,增强市场竞争力。

通过收购其他公司的业务或资产来增加市场份额,进而提高市场占有率,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2. 风险与机遇并存并购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和重要的资源配置决策,一旦决策失误,就会产生严重的经济后果。

因此,无论国内外,都需要精心准备,在调查、尽职调查和决策等方面花费充分的时间和精力。

同时,成功的并购也将带来新的机遇和增长点,可以获得更多的财务收益和更好的市场地位。

三、不同点1. 并购形式国内企业并购主要以土地、股权和资产的方式进行,其中土地购买和股权投资是较为常见的方式。

而在国外,收购或合并同类企业是主流。

此外,还存在私募股权并购、借壳上市等形式,相比之下,国外的并购方式更加多样化。

2. 并购规模国外企业的并购规模通常比国内企业要大得多。

近年来,美国商界的并购事件中不乏数额高达数十亿美元以上的交易。

而在国内,即便是比较成功的并购案例中,交易金额往往也不会超过20亿元。

3. 并购时机国外企业的并购通常在市场比较低迷或者处于经济下行周期时进行。

这种时机下,许多企业处于资金紧张和生存压力之下,容易被强势企业收购。

而在国内,大多数企业并购的时机是在市场繁荣期,企业需要通过并购来迅速扩大规模,提高市场占有率。

4. 并购动机国内企业更多是受到市场和资产的驱动,通过并购来实现扩张和转型,实现利润和市场占有率的提升。

而国外企业的并购往往是出于战略考虑,例如通过并购来巩固市场地位、避免竞争、获取关键技术或专利。

四、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1. 人文因素存在差异由于国内和国外的历史、文化、制度等方面存在差异,企业在并购过程中面临人文差异问题,例如沟通不畅、文化冲突等。

外资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初探

外资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初探

外资要约收购我国上市公司初探目录一、“收购”的概念二、我国证券法中的“收购”三、外资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策略分析(一) 认购B股(二)协议收购(三)间接收购四、要约收购(一)收购要约的定义(二)收购要约的公布(三)收购要约的内容(1)收购的证券类别与数量(2)对价的主要方式(3)价格确定(四)要约期限(五)要约的变更(六)要约的撤销(七)对收购要约的承诺(八)要约收购的结果外资[i]对国内上市公司的收购起始于1995年中期,此后一直方兴未艾。

1995年7月,日本五十铃自动车株式会社和日本伊藤忠商事株式会社声称一次性购买“北京北旅”4002万股法人股。

1995年9月,美国福特公司以4000万美元入股江铃汽车。

[ii]日本松下印刷株式会社和新进商会株式会社也与“银广厦”签定合同项目。

马来西亚乐斯工程有限公司一次性投资7000万美元,购买江苏杨中大桥50%的股权。

[iii]此外,外资还通过证券市场流向我国基础行业(如航空、机场建设、能源等)。

[iv]2000年9月15日,“跨国公司在中国的新商机”专题研讨会在上海举行。

这次会议由中国银行全资拥有的投资银行中银国际主办,旨在中国正式加入WTO后为中外企业寻找、拓展更多的市场购并机会。

[v]以上种种,标志着外资并购国内企业已经发展到借助证券市场来进行的新阶段。

一、“收购”的概念收购,是公司法和证券法中出现的概念。

简言之,是通过购买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份以获得该公司控制权的法律行为。

我国法规中最早给收购下定义的是《深圳上市公司监管暂行办法》[vi]第5章第47条:“收购与合并是指法人或自然人及其代理人通过收购,拥有一家上市公司(或公众公司)的股份,而获得对该公司控制权的行为。

”此后的《股票发行与交易管理暂行条例》(以下简称《股票条例》)[vii]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以下简称《证券法》)[viii]都没有对收购下定义。

目前的用法多为并购,即收购与兼并的合称,可能是源于对英美国家中M&A(Merger and Acquisition)术语的沿用。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分析

外资并购国有企业分析

跨 国 经 营 和 全球 扩 张 , 已成 为 国际 资 本 流 动 的 主 要 选 择 和 大
企 业 发 展 壮 大 的重 要 途 径 。 在这 种 形 势 下 , 多外 国投 资者 将 许
目标 瞄 准 了 我 国 的 国有 企 业 , 成 了并 购 国有 企 业 的 热 潮 。 形
笔 者力 图 以一 个 实 际 工 作 者 的 身 份 .重 点 结 合 当 前 现 实 对 其进 行 总结 和 分 析 , 提 小建 设 性 建 议 。 并
素 的利 用 效 率 。 素 生产 率 提 高是 经 济 增 长 的 重 要 动力 。 要 在科 技 进 步 加 速 的 时 代 ,要 素生 产 率 是 决 定 国家 经 济 增 长 的 根 本 力量 。 而提 高要 素 生 产 率 一 般 又 是 由四 方 面 的原 因推 动 的 : 资
本 积 累( 资 ) 增 加 ; 动 者 素 质 提 高 ; 为有 效 的 资 源 分 配 投 的 劳 更 国公 司 对 中国 企业 并 购 , 够 快 速发 展 大 型 企 业集 团 . 倍 壮 能 成 大 企 业 经 济 实 力 , 强 企 业 资 金 术 能 力 、 才 等 优 势 , 高 增 、 技 人 提 大 型 企 业 集 团 的行 业 产 值 在 销 售 额 中 所 占的 市 场 比重 。
独 资等 方 式 。进 入 9 0年 代 以后 . 资跨 国并 购 中 国 国有 企 业 外
的 现象 日益 增 多 。 19 年 日本 五 十 铃 汽 车 公 司 收 购 “ 京 北 91 北 旅 ”此 举 开 了外 资 跨 国并 购 中 国 国有 企 业 之 先 河 。19 , 9 2年 香 港 的 “ 国策 略投 资公 司” 一 举 收 购 了国 内上 百 家 国有 企 业 : 中 , 仅 在 福 建 泉 州 一 地 就 以一 揽 子 方 式 收购 全 市 4 家 国有 企 业 . 1 从 而造 成 了轰 动 全 国 的 “ 中策 现 象 ” 也 由此 掀 起 了外 资 跨 国 , 并 购 中 国 国企 的 高 潮 。 0世 纪 9 2 0年 代 以 来 , 资 并 购 国 企 的 外 重 点 转 向效 益 好 的 名 牌产 品生 产 企 业 , 以及 在 沪深 股 市上 市

对外资并购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对外资并购案例的分析与启示

自2000年以来,跨国公司直接并购中国企业,尤其是龙头企业的案例开始逐步增多。

在轻工、化工、医药、机械、电子等行业的许多重要领域,跨国公司的产品也已占据国内1/3以上的市场份额。

总结近年来外资并购中国企业的大量案例,可以发现以下特点:1.斩首行动,目标直指行业龙头。

外企虽然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品牌优势,但因多方面的原因使得其以独资方式进入中国市场会面临较大风险,而采用并购中方品牌的进入方式则可以有效回避这些风险。

外资通过并购处于行业领先地位的企业,利用收购方的渠道来推出自己的品牌产品,并为本方品牌大搞促销活动,却将中方品牌搁置,使中方品牌逐渐丧失生命力,从而达到树立自己的品牌产品作为行业龙头地位的效果。

上海牙膏厂的“美加净”牙膏在1994年与联合利华合资之初,出口量为全国第一,年销售量达6000万支,在消费者通过“美加净”认识了联合利华的前提下,将处于中高端的“美加净”品牌降为低端品牌,并在广告投入上,从1997年停止在各种媒体上对“美加净”的广告投放,与此同时,加大对 “洁诺”的投入力度,到2000年,“美加净”年销售量下降了60%。

这样,联合利华既达到了斩首的效果,也提高了自己品牌的市场占有率。

2.千策万略,只为争夺大股东地位。

跨国并购是一种高风险的行为,在外企并购中一般伴有高技术的转移,这些因素一般会要求进行控制。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海默说过“如果我们希望解释投资,那就必须解释控制”。

美国卡特彼勒公司在2003年提交给国内某企业的“投资合作意向书”中要求:合资要在卡特彼勒全球战略下进行,并服从卡特彼勒的全球战略;卡特彼勒要求拥有品牌;将把该企业建成具有生产卡特彼勒产品技术的企业,成为其在中国的生产基地。

通常,在外资无法直接通过购买股权而获得大股东地位的前提下,通过与其他的合作方并购中方企业,然后以密谋的方式令该合作方转让股权,从而获得大股东的地位。

3.不惜血本,但求削弱竞争对手。

对于价值较大知名的中方品牌,外企一般通过巨额资金买断其使用权,据此控制中方品牌,再将其打入冷宫,消灭对手于无形。

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点分析

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点分析摘要:并购特别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我国企业扩大生产规模,获得先进技术和资源的重要手段。

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与中国企业有关的跨国并购活动越来越多。

本文通过对收集到的大量跨国并购数据的分析,详细阐述了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点。

关键词:跨国并购;协议收购;恶意收购1 中国企业并购的发展(1)第一次企业并购浪潮(1984年1989年)。

据统计,80年代,全国共有6226户企业并购了6966户企业,减少亏损企业4095户,减少亏损金额5.22亿元。

这一阶段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并购的动因主要是由于政府部门要卸掉财政包袱,消除亏损企业。

企业产权改革不配套、企业经营自主性差、缺少竞争机制和利益驱动机制,工作效果并不甚理想,有的并购增加了优势企业的负担,使优势企业效益下降。

(2)第二次企业并购浪潮(从1992年至今)。

自1992年中国经济确立市场经济的方向后,企业并购无论在规模还是形式上都有了新的突破,企业并购的高潮又一次来临。

近十几年来,我国企业并购的规模越来越大。

特别是从2002年开始,随着我国dp规模的扩大,我国并购的规模也越来越大。

并购金额与dp的相关系数为0.667,由此可知,我国企业的并购金额与dp呈中度相关,也就是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企业的并购规模越来越大;并购笔数与并购金额的相关系数为0.333,可见它们之间呈负相关,也就是说目前我国单个企业并购的金额很大,而且中国目前的企业并购越来越活跃。

2 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及特点分析本文收集了2003年2006年在中国发生的比较有影响力的大部分并购数据(大约40个并购案例),发现在目前我国的跨国并购(包括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和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活动的一些特点:(1)以协议收购为主。

目前阶段,中国跨国并购中协议收购的比重最大,占50%。

这说明,不管是中国企业并购外国企业,还是外国企业并购中国企业,在并购发生前,都是先发出收购意向,然后再和被并购公司签订并购协议最终完成跨国并购。

跨国并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跨国并购的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趋势

一、跨国并购的趋势
近年来,跨国并购的趋势正在发生变化。过去,跨国并购主要是由发达国家 的企业进行的,但现在的趋势是,越来越多的新兴市场国家也开始参与跨国并购。 这些国家的企业逐渐具备了全球竞争力,并开始利用跨国并购来获取全球资源和 市场。
另一个趋势是,跨国并购的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在过去,跨国并购主要是为 了获取被收购企业的生产能力、技术或市场份额。但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 通过跨国并购来获取新的市场、品牌或客户。
1、市场规模
随着人们对动物健康的重视和畜牧业的发展,兽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扩 大。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2020年全球兽药市场规模达到了约700亿美元, 预计到2025年将达到近900亿美元。
2、市场竞争
在国内外市场上,兽药企业数量众多,市场竞争激烈。一方面,国内企业通 过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渠道拓展等方式提升竞争力;另一方面,国外企业也通 过资本运作和战略合作等方式加速布局中国市场。
2、技术变化
新药研发、生产技术和包装技术的不断提升,将为兽药产业带来新的发展机 遇。特别是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和免疫学等前沿技术的引入,将为兽药研发和生 产提供更多创新手段。
3、政策法规及行业趋势
各国政府对兽药产业的监管力度不断加强,以确保兽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未来,政策法规将更加严格,行业标准将更加规范,这将推动兽药产业向高质量、 高效益、可持续方向发展。同时,国际合作和互认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为 兽药企业提供更广阔的合作空间。
总之,跨国并购是一种重要的国际商业活动,其研究现状和未来挑战值得。 未来,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和技术的发展,跨国并购的趋势可能会发生变化, 因此企业需要密切这些变化,并做出相应的调整。
近年来,中国企业在跨国并购领域的活跃度日益提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 和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根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 会议(贸发会议)发布的《2022年全球投资报告》,2021年全球外国直接投资 (FDI)流入金额达到1.58万亿美元,较2020年增长64%,其中中国企业的贡献不 容忽视。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跨国并购案例及详细分析
一个经典的跨国并购案例是2022年中国化工集团以430亿美元收购瑞士农业化学品公司先正达(Syngenta)的案例。

这是中国企业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收购案之一。

首先,中国化工集团是一家国有企业,致力于化工和农业领域的发展。

而先正达是全球率先的农业科技公司,拥有广泛的农药和种子产品。

这次并购案的目标是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更多的农业科技和产品,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农业需求。

此外,该并购还为中国化工集团提供了更多的全球市场份额和技术专长。

然而,这个案例也面临了一些挑战。

首先是先正达的股东们对中国化工集团的收购表示耽忧,耽心其会削弱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

其次,由于农业是一个高度敏感的领域,涉及到食品安全和环境保护等重要问题,因此该并购案还面临着监管审批的挑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中国化工集团在并购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他们承诺保持先正达的独立性和创新能力,并为其提供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其次,他们与先正达的股东们进行了广泛的沟通和商议,以解决其耽忧。

最后,他们与相关监管机构进行了积极的合作,以确保并购案的顺利进行。

总的来说,这个案例展示了跨国并购的复杂性和挑战性。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积极的沟通,中国化工集团成功地完成为了这次并购,为其在农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持和机会。

【精品】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

【精品】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分析摘要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占外商直接投资(FDI)的比重开始上升,而且成交金额也呈现逐年增长的态势。

仅从2008年初至9月,海外企业收购中国公司的跨境并购共有539宗,成交金额超过17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增长49.8%。

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增加给我国国内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提高竞争力的机会和条件,但同时也加速了资本的集中和垄断,增加了产业发展的不稳定性和潜在风险,这势必会对我国的产业安全产生一定的影响。

本文针对目前外资跨国并购我国企业的现状和新特点,然后从外资跨国并购角度谈谈对我国的产业安全的影响并提出一些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外资企业;并购;产业安全;对策和建议AbstractForeign investment in China accounted for the proportion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began to rise, and turnover also showed a growing trend year by year. Only from the beginning of 2008 to September, overseas companies to acquire Chinese companies cross-border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 total of 539, turnover of more than 17.6 billion US dollars, up 49.8% over the same period last year. The increase in the acquisition of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has created opportunities and conditions for improving the competitiveness of China's domestic industry. However, it has also accelerated the concentration and monopoly of capital and increased the instability and potential risks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China's industrial safety have a certain impact. This paper aims at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new characteristics of foreign enterprises in China, and then discusses the impact on China's industrial safe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oreign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and puts forward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dustrial safety;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目录摘要 (II)目录 (IV)1绪论 (1)1.1研究背景及意义 (1)1.2国内外研究现状 (2)1.2.1国外研究现状 (2)1.2.2国内研究现状 (2)1.2.3国内外研究状况评述 (3)2产业安全的理论基础 (6)2.1重商主义贸易理论 (6)2.2保护幼稚产业主义理论 (6)2.3针对发达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理论 (6)3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现状及特点 (9)3.1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的现状 (9)3.2外资企业在华并购特点 (9)4外资企业在华并购对我国产业安全的影响 (12)4.1外资并购对我国产业控制力的影响 (12)4.2外资并购对产业核心技术的影响 (12)4.3外资并购对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影响 (12)4.4外资并购对产业结构的影响 (13)5在外资并购中保障我国产业安全的对策建议 (15)5.1提高企业的竞争力是增强产业安全的关键 (15)5.2建立保护产业安全的相关法律 (15)5.3建立产业安全专门审查机构 (15)5.4完善外资并购的行业和领域 (16)参考文献 (17)致谢 (18)1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己经取代绿地投资成为国际直接投资的主要方式。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

中国跨国并购报告2023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升,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也日益活跃。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和趋势进行分析,并展望未来。

一、中国跨国并购的现状1.1 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近年来,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统计数据,2019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达到XX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然而,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2020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交易金额略有下降,但仍保持在高位。

1.2 主要的跨国并购领域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主要涉及能源、制造业、金融、科技和消费品等领域。

能源领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热点,特别是在能源供应链上的垂直整合。

此外,中国企业在技术和创新领域的跨国并购也日益增多,以加强自身的创新能力和竞争优势。

1.3 跨国并购的地域分布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地区。

亚洲地区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首选地区,其中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企业的重要目标。

欧洲和北美地区的跨国并购也呈现增长态势,尤其在高端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领域。

二、中国跨国并购的挑战和机遇2.1 挑战中国企业在进行跨国并购时面临着许多挑战。

首先,跨国并购涉及不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文化差异,需要处理好国际间的法律和文化冲突。

其次,由于跨国并购金额巨大,涉及资金调配和风险管理等方面的挑战也较大。

此外,国际间的贸易保护主义和地缘政治风险也是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面临的挑战。

2.2 机遇中国企业进行跨国并购也带来了许多机遇。

首先,通过跨国并购,中国企业可以获得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其次,跨国并购有助于扩大中国企业的市场份额和国际影响力,实现跨国布局和产业链优化。

此外,跨国并购还可以加强中国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合作和文化交流。

三、中国跨国并购的未来趋势3.1 跨国并购规模持续增长预计未来几年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规模将持续保持增长。

国际间的经济合作和全球资源配置的需求将推动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发展。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

我国跨国并购研究现状及展望随着全球化进程日益加快,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国际经济领域的一大热点话题。

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我国的跨国并购也受到了广泛关注。

本文就我国跨国并购的研究现状进行探讨,并展望未来在这一领域的发展趋势。

一、研究现状1.1 从数量上看,我国的跨国并购已经呈现出不断增长的态势。

根据全球跨国并购数据统计显示,在过去十年中,中国企业进行的海外并购数量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

2010年以来,中国企业海外并购交易总金额已超过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最活跃的参与者之一。

1.2 从领域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涉及到多个行业。

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金融投资等领域,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活动频繁,已成为全球并购市场上的重要力量。

也有部分中国企业在高技术领域进行跨国并购的趋势,这些行业的并购活动更具有战略性和前瞻性。

1.3 从效果上看,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实现了良好的效果。

一方面,跨国并购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增强了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并购获得的资源和技术支持,中国企业得以加速自身发展,更好地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

1.4 从问题上看,我国企业在跨国并购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

管理层的文化融合、盈利模式的创新、资源整合的难度等问题,都给企业的跨国并购带来了一定的压力。

全球经济环境的不稳定性,也增加了企业跨国并购的不确定性。

二、展望2.1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继续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际化进程的加速推进,我国企业必将寻求更多的海外并购机会,进一步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更广泛的全球布局。

2.2 我国跨国并购领域将呈现出多样化和专业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跨国并购市场的不断成熟和国际竞争的日益激烈,中国企业需要在并购领域拓展更为专业化的能力,积极开展战略性的并购活动,实现资源整合和市场化运营。

2.3 我国跨国并购必将更加重视持续经营和价值创造。

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分析

外资并购国内上市公司的分析
条 进入 的通道 。

外 资参股 白酒企 业 , : 如 全兴 , 井坊 , 贡酒 集 团等 水 古井 到底 是什 么 原 因使 中 国 企 业 如 此 受 到 外 国 资 本 的 欢
迎 呢?

外 资对 中国直 接投 资之 现状
外 资并购 中 国上 市公 司 是外 国直 接投 资 中 国市场 的一
政 府对 于外 资并 购变得 敏 感 而谨 慎 , 出 现一 些 新 的迹 象 : 并
是世 界新 一轮并 购重 组 的大 势所 趋 。 自上世 纪 8 年 代 以来 , O 企业并 购重组 发 生战 略性 转变 ,
2 世纪 8 年代的井购重组 主要是为 了降低 和分散经营风 O 0
险 ,O 代 的并 购 重 组 主要 是 为 了扩 大 企业 规 模 和 实 现一 9年 体化 经营 , 进入 2 世 纪 后 的井 购 重 组 则 主要 是 以提 高 核 心 1 竞争优 势为 基础 的战 略并 购 。突 出以市场 为导 向 、 以高新技
维普资讯
对 外 贸易
外 资 并 购 国 内上 市 公 司 的 分 析
吴 建 军
( 东商 学院 , 东 广 州 50 0) 广 广 100
摘 要 : 文通过从 外 资收购我 国上 市公 司的现 状作 为线 索 , 步地 分 析 了外 资收 购我 国上 市公 司的原 因和存 在 的 必 本 逐 然性 , 购 中所 面, 收 临的问题 以及提 出了外 资公 司收 购我 国上市公 司的可行性 方 法 , : 用 间接 收 购 , 资 , 作 的方 如 采 合 合
投资方式中, 合资经营、 合作经营、 合作开发比重 明显下降 ,
外商 独资 经营 比重 大 幅 上 升 。从 去 年 1 0 份 利 用外 资 —1 月 的情 况看 , 中外合 资 、 合作 企 业 实 际利 用 外 资 比去 年 同期 分 别下降 1. 6 和 4. 3 , 17 2 8 而外商独资企业 和外商投资股 份制 企 业 同 比增加 42 % 和 4. 3 .7 3 6 %。说 明跨 国公 司 已经 完成 了在 中 国投 资 的“ 试水 期” 。 ( 跨 国公 司抓 紧并 购 我行 业 排 头兵 企 业缘 于 中国产 三)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是指外国投资者通过收购或参股方式,获取我国上市公司的控制权或股权。

这种行为在全球范围内越来越频繁,对我国国内上市公司行业产生了重要影响。

本文将就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进行探讨。

首先,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对相关行业的发展具有双重影响。

一方面,外资的引入可以促进行业的发展,提高行业的竞争力。

外国投资者常常带来先进的管理经验和技术,可以帮助我国上市公司提升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

此外,外资并购还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带来国际市场的渠道和资源,有助于扩大销售规模和提高收益。

换句话说,外资并购可以加快我国上市公司的国际化进程。

另一方面,外资并购也存在一定的挑战和风险。

首先,外资并购可能导致行业的垄断和竞争减少。

外国投资者通常会选择投资领先的企业,在某些行业中可能会形成“寡头垄断”,对其他竞争对手造成竞争压力。

此外,外资并购可能导致一些国内上市公司被淘汰和被收购。

这可能会对相关行业中的小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造成冲击,加剧行业的不平衡。

此外,外资并购还可能影响相关行业的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能力。

外国投资者通常会将研发与创新活动转移到本国,这可能会削弱我国上市公司的技术创新能力和自主研发能力。

长期来看,这可能会对我国相关行业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也可能带来新的机遇。

外资并购可以促使我国上市公司加强自身竞争能力和质量管理能力,逐渐实现差异化竞争。

此外,外资并购还可以为我国上市公司开拓新的市场和业务领域,有助于跨越发展瓶颈、实现行业发展的良性循环。

综上所述,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对相关行业的影响是双重的。

它既有助于促进行业的发展与竞争力提升,又可能导致行业的不平衡和竞争减少。

在积极引进外资并购的同时,我们也应当重视保护我国上市公司的核心技术和自主研发能力,确保并购活动对我国经济的长期发展和行业创新有利。

在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中,还需考虑外资并购对就业和产业结构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行业分析在经济全球化和中国加入WTO的背景下,逐步放宽外资进入中国市场的限制已是必然趋势。

在这一大背景下,中国作为全球经济最为活跃的地区之一,必将成为外资进入的重点地区,而上市公司作为我国各行业中的佼佼者,自然是外资进入的重中之重领域。

基于此,未来几年外资并购将会是我国证券市场结构调整的重要契机。

本文将主要以近年来我国证券市场上已经发生的外资并购我国上市公司的实际案例为主要背景,分析外资并购在中国的行业取向,并根据我国针对外资并购政策的调整情况,结合当今全球跨国并购的行业趋势以及外资在中国的战略目标,对外资并购未来在中国的行业、企业趋势作一个简单的预测。

全球跨国并购的行业特征及其在中国的反应从过去几年的跨国并购产业方向看,主要集中在制造业和服务业,高技术行业跨国并购的比重在逐步上升。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制造业跨国并购的份额趋于下降,而服务业跨国并购的份额上升。

1999年以并购出售(资本流入)金额计算,服务业占60%,制造业占38%。

1999年服务业内部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电信、金融和商业服务领域;制造业内部的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化工、电子及设备和石油产业。

按行业划分,1999年列前几位的依次是:无线通讯、制药、寿险、除无线通讯服务以外的电讯服务、电子服务、商业银行、原油和天然气(1998年曾为第一)、人造有机纤维、烟草、其他通讯服务。

其中前7位的行业是新一轮跨国并购的重点。

此外,高新技术产业也日益成为跨国并购的重点,其中最明显的行业是通讯产业和制药业。

2000年欧美通讯业出现了跨国并购的高潮,如法国电信公司用350亿美元收购了英国第三大移动电信公司奥兰治公司,德国电信用507亿美元并购了美国声流公司等。

在跨国并购的产业上,发展中国家不同于发达国家。

1997~1999年,发达国家被并购的主要行业是金融、运输、仓储、通讯和化工。

发展中国家被并购的主要行业每年都不—样,就亚洲地区看,1997~1999年,金融、电子、燃气和自来水供应、运输、仓储和通讯是最大的被并购行业。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在受危机影响的五个国家中(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韩国),金融是被国外并购的最主要行业。

在中国,由于受到各种各样的限制,真正意义上外资并购境内企业(外方与中方合并,或外方收购境内企业股权达10%以上)的案例在以往还不多见,但由于与外资进行合资或合作往往是外资并购的前奏,所以业内人士一般将外资并购与合作放在一起分析。

而上市公司由于其在行业中特殊的地位,成为外资并购的热点目标。

我们对2002年以前涉及上市公司的外资并购或合作的54家上市公司作了大致估计,目前,外资并购/合作的行业主要集中于制造业,比重超过60%.制造业中,又以汽车、电子及家用电器、机械设备仪表、石化橡胶塑料、纺织业居前。

新兴的热门行业则是服务业,包括公用事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业、电信业、房地产业、传媒和文化产业。

此外,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2002年3月底,中国证券市场中肯定有外资并购概念的上市公司共有42家,其产业分布的具体情况是:机械制造业8家、旅游业3家、港口1家、电器器材制造业1家、化学纤维制造业3家、化学原料制造业6家、商业5家、汽车及摩托车制造业3家、棉纺织业1家、医药制造业2家、合成材料制造业1家、通讯设备制造业1家、公用事业1家、商业银行1家、轮胎制造业1家、化学药品和化学制造业2家、化学农药制造业1家、非金属矿物制造业1家等。

但与此同时,金融、电信、零售业的外资并购案例近年来却有大幅上升的趋势。

出现上述这一特征的主要原因在于我国对服务业对外开放的控制还比较严,同时也反映出在外资并购的行业方面,我国已开始向国际潮流靠拢。

我国今后可能出现大规模外资并购的主要行业外资并购是否在某个行业大规模出现,其因素非常复杂,这既取决于我国对外商投资的产业导向及相关的并购政策,同时也与我国的产业成熟程度、跨国资本的全球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等有很大的关系,我们必须把有关的各种因素结合起来讨论。

从产业政策上看,未来我国吸收外国投资将以正确引导外资投向,优化外资投资结构为重点。

我国最新公布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中,分为鼓励、允许、限制、禁止等几大类,其中,在鼓励类条目中,与上市公司相关的行业有:农林牧渔业、采掘业、制造业、电力、煤气及水力生产及供应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信息技术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房地产业、社会服务业、传播与文化产业等产业。

其中,属于我国加入WTO承诺开放的产业领域或项目有: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和开发、提高采收率的新技术开发和应用及石油勘探开发新技术的开发与应用等,汽车和摩托车整车制造,一般商品的批发、零售、物流配送,国际海上运输和公路货物运输公司及会计和审计等。

这些产业的开放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与开放时间表限制。

而在鼓励类别中,最为外资看好的行业为:汽车行业、物流业、商业流通业、家电业、石油化工业、食品加工和电子及通信设备等制造业、港口及货运等公用交通运输业、医药制造业、金属加工业和农业等。

事实上,这些行业几乎覆盖了大多数上市公司所属的行业范围。

同时,在《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限制类13个类别中,与上市公司相关的产业领域有:运输与电信、制造业、商业批发与零售、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等。

其中,属于我国加入WTO承诺开放的产业领域或项目从大类上分,可分为交通运输业、批发和零售贸易业、金融业、电信业等。

根据国际经验分析,在限制类别中,最为外资看好的行业为:交通运输业、电信业、商品零售批发业和金融业等,以及大中城市中燃气、热力和供排水管网建设和经营等能源项目。

从上述两个方面分析,国内未来的外资并购将重点在以下行业内进行:银行与证券、汽车及零部件、医药、计算机硬件、港口及运输、零售业、油品与药品的批发与零售、通讯设备、自来水等。

以下我们挑选几个重点行业展开简单的分析:A、银行业按照中国加入WTO的承诺,中国将在加入WTO后5年内全面放开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大陆的限制。

目前,有400家外资银行已经和将要进入我国,其中有200家已开始营业,30多家还开展了人民币业务试点。

而根据国外银行业的发展特征看,银行间的并购是扩充规模、开拓新的市场最为有效的手段之一。

中国加入WTO后,外资银行除积极筹备在华设立营业机构外,明显加快了购并中资银行的步伐,参股、控股中资银行已成为外资银行占领中国市场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

2001年12月29日,汇丰银行及香港的上海商业银行分别参股上海银行8%和3%,世界银行旗下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则在原持有上海银行5%股份的基础上增持2%的股份。

此前,IFC已斥资2700万美元购入南京市商业银行15%股权。

虽然目前我国证券市场上的银行股数量不多,但深发展已率先成为外资并购的探路者,而浦东发展银行也已吸收美国花旗银行作为其战略投资者,在外资并购上迈出重要一步。

随着新桥投资获准收购深发展部分股份而成为国外战略投资者,深发展已于2002年9月29日设立收购过渡期管理委员会,显示出外资并购从概念阶段进入实质操作阶段。

外资银行的参股、控股,将赋予国内银行新的超常规发展的重大机遇,并促使被购并银行从资产规模、管理体制、经营理念到服务手段都发生脱胎换骨地变化,也必然会极大地提升被购并银行的经营业绩。

在我国加入WTO后,未来几年,国内银行业的战略性重组将不可避免地迅速展开。

B、零售业一直以来,外资零售巨头在中国市场的扩张大多是采取比较稳健的合资新建方式,这是因为兼并收购的风险大于合资新建。

而随着市场趋向饱和、资本市场变得成熟,随着政策法规、税收体制、信誉体系逐步健全,一场零售业内的大规模的资本并购将不可避免。

今年是入世的第二年,按照我国作出的承诺,在入世的第三年将全部取消对外资特许经营的限制。

随着外资并购准入限制的逐步放宽,外资并购商业上市公司将成为国际商业资本进入我国商品零售市场的主要途径。

这是因为商业上市公司是我国商业行业中的骨干企业,他们所具有的行业竞争优势、地理位置优势和网点优势正是国际商业资本所欠缺的。

外资通过并购商业上市公司,一是可以迅速拥有领先的市场地位;二是可以省却新建销售网点和配送体系的时间和成本;三是可以迅速进入中心城市的中心商业区;四是在条件成熟时可以通过中国证券市场直接融资。

另外,我国的百货业态早已饱和,而在一些中心城市如上海,超市业态尤其是普通超市也基本接近饱和状态。

对于相对饱和的商品零售市场,国际商业资本介入的惯常方式是并购。

C、公用事业新修改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原来禁止外资投资的电信、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增加了76条鼓励类项目,限制类则大幅减少近2/3.而新出台的外资并购国有企业的有关政策将明确供水、供气、供热、污水及垃圾处理等一般性城市公用事业将完全向外资开放。

对于国家产业政策变化尤为敏感的港资各大财团近来争相收抢燃气类的创业板公司,并纷纷北上“抢滩”,仅2002年5月以来,就有中华煤气投资江苏南京、南通、镇江,新澳燃气投资江苏海安,钧濠集团投资重庆燃气项目,海峡集团与深南电共同组建中国燃气集团,投资湖南长沙、湘潭等地燃气项目。

从目前深沪两市公用事业类上市公司具体情况来看,自来水供应类尤为值得关注。

2001年深圳提出&nbsp:“在全国率先组建融原水供应、自来水供给、排水、污水处理、中水回收利用等于一体的大型水务集团”的规划,组成了一个固定资产超过50亿元的大型国有企业,该公司已被深圳市政府列为首批国际招标的企业。

上海则将原来的水利局与市政局和公用事业局下属的一些单位组合成新的水务局,使之成为上海市统一的水行政主管部门,下属的上海水务资产经营发展有限公司统筹管理上海水务公司。

近期,上海浦东自来水厂已引入法国威望迪水务集团作为合作伙伴。

D、传统政策垄断性强的行业目前,国内行业垄断集中体现在政策垄断上。

如国家对金融、通讯、电力、航空、传媒、港口等行业的外资准入一直有一定的限制,正是其相对封闭和垄断,使得这些行业的利润空间较大。

而一旦政策垄断被逐步打破,这些行业必然是外资最希望进入的领域。

以港口建设为例,2002年上半年,随着有关取消港口公用码头中方控股要求政策的落实,中国港口业开始面临外资的大规模抢滩。

目前世界上最大的4家港口集团已经有3家涉足中国,分别是香港和黄、新加坡港务集团以及丹麦马士基,荷兰铁行渣华也已开始动作。

在众多介入国内港口业的外资中,和记黄埔已参与经营国内9家集装箱港口,包括深圳盐田港、上海、北仑、厦门、汕头、江门等港口。

PSA 则由中北部港口大连一路发展到福州、广州。

另外,丹麦马士基集团、东方海外、招商局集团在国内许多港口都有参股。

天津、上海这样的大港口也已经被视为重点的争夺对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