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d552f90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f6.png)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让学生理解力的计量单位,掌握力的测量工具。
3.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力的类型,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
4.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计量单位:介绍牛顿(N)作为力的计量单位,让学生了解牛顿与其它力的单位(如千克力、克力等)的关系。
3. 力的测量工具:介绍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掌握如何正确测量力。
4. 常见力的类型:介绍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概念和特点。
5. 力的示意图:教授学生如何绘制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力分析物体运动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力的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常见力的类型。
2. 采用演示法,展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测量。
3.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示意图的绘制方法,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PPT课件,内容包括力的概念、计量单位、测量工具和常见力的类型等。
2. 准备弹簧测力计,用于演示力的测量方法。
3. 准备力的示意图的案例,用于分析实际问题。
4. 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例子,如拉扯弹簧,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
2. 讲解力的概念: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让学生理解力的本质。
3. 讲解力的计量单位:介绍牛顿作为力的计量单位,讲解与其他力的单位的关系。
4. 演示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进行演示,让学生了解如何测量力。
5. 讲解常见力的类型:介绍重力、摩擦力、弹力等常见力的概念和特点。
6. 案例分析:分析实际生活中的力的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力解决实际问题。
7. 绘制力的示意图:教授学生如何绘制力的示意图,培养学生运用力分析物体运动的能力。
初中物理教案自然界中的力
![初中物理教案自然界中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a941e342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00.png)
初中物理教案自然界中的力【教案】自然界中的力一、教学目标1. 了解力的定义和作用;2. 掌握力的分类和测量方法;3. 理解力的合力和分解,以及满足平衡条件的力;4. 思考并实践力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点1. 力的分类和测量方法;2. 力的合力和分解。
三、教学难点1. 力的平衡条件;2. 力在自然界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引入】1. 师生互动教师与学生分享关于力的日常经验,如推动物体、拉动弓弦等,引发学生对力的认知。
2. 观察实验教师展示不同物体的移动速度差异,引导学生思考背后的力的作用,并了解力的定义。
【讲解】1. 力的分类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常见的力的分类,如接触力、重力、弹力等。
引导学生理解不同类型力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力的测量方法介绍弹簧秤的原理和使用方法,演示测量不同物体的重力,并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3. 力的合力和分解以图示和实例的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合力和分解原理。
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的概念和计算能力。
【拓展】1. 力的平衡条件引导学生思考在何种情况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并了解满足平衡条件的力。
2. 力在自然界中的应用介绍力在不同自然现象和工程中的应用,如水流、风力、桥梁等。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力的重要性。
【实践】1. 实验操作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和记录力的作用,如使用力推动物体、检验力的平衡条件等。
2. 探究任务布置探究任务,要求学生选择一个自然现象或工程,研究其中力的应用,并撰写一份小研究报告。
【总结】1. 思维导图引导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制作思维导图,梳理力的分类、测量方法和应用。
2. 知识回顾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的关键内容,确保学生对于力的掌握和理解。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器材:弹簧秤、不同质量的物体;2. 图片和图表:力的示意图、合力和分解的示意图等;3. 练习题和答案;4. 探究任务相关资料。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验观察和互动交流的方式,激发学生对力的兴趣,并通过分类、测量和应用的环节,促使学生全面理解力的概念和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常见的力》教案设计.docx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常见的力》教案设计.docx](https://img.taocdn.com/s3/m/42f9c98bbb68a98271fefa82.png)
最新整理体育教案《常见的力》教案设计《常见的力》教案设计研究团队科学组全体成员授课教师张授课时间20xx.12.7授课内容《常见的力》教材理解本课在引入中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把常见的几种力呈现出来,设计了三个活动,“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引导学生经历从问题、实验到结论一个较完整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自制重锤”和“玩滚轮”目的师让学生在制作中体会重力的特点,在应用中认识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激发学生科学探究欲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实践能力。
设计理念新的课程标准要求,科学课强调学生探索知识的经历和获得知识的体验,认为教学过程是发展学生智力,形成独特个性和创新能力的过程。
本课通过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力并利用所带的材料体验这些常见的力。
通过体验和分析知道哪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哪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实验、观察、分析体验常见的力,四年级的学生具备了这些能力,能顺利的完成本课的学习,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学过磁力和浮力,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接触到各种力的现象,但究竟是什么力,怎样来表达力及力的种类却是陌生的,这一课就是在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力有一定的经验与体会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发现有关力的科学规律,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
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3.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4.能体会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5.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教学重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力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难点:制作滚轮教学方法谈话法、讲授法、观察法、实验法教学准备毛巾、橡皮筋、磁铁、大头针、水槽、纸、毽子、梳子、弹簧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师生活动)阶段目标课后反馈一、情境导入新课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一)认识常见的力(二)寻找物体下落的力师:下面大家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的到来!生:大家热烈鼓掌师:谁能告诉老师你的手有什么感觉?生:手有点疼!师:为什么手会有点疼呢?生:大家迫不及待的一起大声说:“我们鼓掌的时候用到了力!”师:非常好,对,我们鼓掌的时候用到了力。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https://img.taocdn.com/s3/m/0da90da5c77da26925c5b08c.png)
四年级上科学《常见的力》(冀教版)教案两篇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情感态度与价值目标。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科学知识目标:1.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其他目标:1.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教学重点难点:制作滚轮教具准备: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泡沫塑料板或硬纸板、线轴、502胶或白乳胶、细木轴、小盘、细线、钩码或小石子、剪刀、锥子、圆规等。
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好,通过上节课对常见的力的归纳和学习,研究了使物体下落的力是地球引力,今天我们做一个活动“自制重锤”进一步验证地球引力的科学利用。
活动目标:1.能解释重锤所利用的原理。
2.能用物体和细线制作重锤,并能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周围的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
3.能体会到科学与生活,技术的密切联系。
实施进程:1、2—3人一组,活动时间20分钟。
2.活动分三步进行:(1)观察设计,教师出示重锤或工人利用重锤工作的课件,并提问:你知道重锤是干什么用的吗?它是根据什么原理制成的?(师生互动)师:请同学们分析重锤由几部分组成,重点是观察锤与线是怎么连接的。
请大家用自己准备好的东西来做一个重锤。
生:动手做(老师指导)。
师:用自己做的重锤检测教室,校园,家中物品是否与地面垂直,可以用几个重锤检测同一个物品,从而体会重锤的锤线都是与地面垂直的,体会科学与生活,技术的联系。
通过这个活动大家会做重锤了吧?它在生活中的用处你能举出更多的实例吗?希望大家以后多留新(盖房子,砌墙,木匠做家具等)下面我们大家拉爱做一个游戏“玩滚轮”。
评:观察比较是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在具体操作中启发、指导学生创造性运用多种方法观察、比较,这就是科学课上教师指导作用的具体体现。
活动目标:1.能按说明绘制图样,分解纸件,组装成滚轮。
2.能操作滚轮,使滚轮转起来。
3.能体验到滚轮是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的,重力的大小是可以改变的。
《常见的力》教案设计
![《常见的力》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c13762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63.png)
《常见的力》教案设计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
1.2 教学内容介绍本节课的学习主题:常见的力。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力的例子。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导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利用图片和实例进行讲解,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概念。
1.4 教学评估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进行反馈和调整教学。
第二章:重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用重力公式计算物体的重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重力的概念和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讲解重力的计算公式和单位。
举例说明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2.3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重力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重力的计算方法。
2.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了解学生对重力的理解程度。
批改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重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三章:摩擦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用摩擦力公式计算物体的摩擦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摩擦力的概念和摩擦力的计算公式。
讲解摩擦力的单位和方法。
举例说明摩擦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3.3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摩擦力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摩擦力的计算方法。
3.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了解学生对摩擦力的理解程度。
批改学生的练习题,评估学生对摩擦力计算方法的掌握情况。
第四章:弹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和特点。
让学生学会用弹力公式计算物体的弹力。
4.2 教学内容介绍弹力的概念和弹力的计算公式。
讲解弹力的单位和方法。
举例说明弹力在生活中的应用。
4.3 教学方法利用实验和演示,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弹力的存在和作用。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弹力的计算方法。
4.4 教学评估检查学生的实验观察结果,了解学生对弹力的理解程度。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d22b4e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7ee144d.png)
常见的力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使学生理解力的分类,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等。
3. 让学生学会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培养学生运用力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介绍力的定义,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类型,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的特点。
3. 力的示意图:教授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
4. 力的作用效果:探讨力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5. 力的平衡:介绍力的平衡条件,讲解平衡力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概念和作用。
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不同类型的力。
3. 利用示意图教学,帮助学生掌握力的表示方法。
4. 设计实践操作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四、教学准备1. 准备力的概念和分类的PPT课件。
2. 准备力的示意图示例和指导学生绘制示意图。
3. 准备力的实验器材,如弹簧测力计、重物等。
4. 准备力的平衡的实例和练习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物体运动和相互作用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讲解力的概念:利用PPT课件介绍力的概念,解释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并引导学生理解力的存在和作用。
3. 讲解力的分类:讲解重力、弹力、摩擦力等力的类型,并通过实例展示它们的特点,让学生了解并区分不同的力。
4. 教授力的示意图:教授如何用力的示意图表示力的方向和作用点,并展示力的示意图的示例,让学生跟随示例绘制力的示意图。
5. 讲解力的作用效果:探讨力对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并通过实例和演示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力的作用效果。
6. 讲解力的平衡:介绍力的平衡条件,讲解平衡力的概念,并通过实例和练习题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平衡力的概念。
7.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概念、分类和示意图的重要性。
自然教案-11常见的力
![自然教案-11常见的力](https://img.taocdn.com/s3/m/632c911e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418ce7d.png)
自然教案-11常见的力教案名称:自然教案 - 11常见的力教案简介:本教案主要介绍了11种常见的力,包括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拉力、推力、离心力、向心力、电力、磁力和弱核力。
通过实例和图示,帮助学生理解这些力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目标:1. 认识和理解11种常见的力的概念;2. 了解这些力在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作用;3. 能够举出相应的实例来说明不同力的应用。
教具准备:1. 教学投影仪;2. 图片或图示展示不同力的作用。
教学步骤:Step 1: 引入问题以日常生活中的例子开始引入,例如:“举个例子,如果我们将一个苹果从桌子上掉下来,它会落到地上。
你知道是什么力使它落地吗?”Step 2: 讨论和解释让学生讨论并回答刚刚的问题,引出重力这一概念。
解释重力是一个物体向下的力,由地球或其他物体吸引而产生。
使用图片或图示演示重力的作用。
Step 3: 呈现其他力使用同样的方式呈现弹力、摩擦力、浮力、拉力和推力。
每次都让学生参与讨论和解释力的概念,并用实例加以说明。
Step 4: 引入一些相对复杂的力继续介绍离心力、向心力、电力、磁力和弱核力。
这些力可以用更多的实例来说明,例如离心力可以通过旋转物体的实验来感受,电力可以通过插座和电器的使用来解释。
Step 5: 总结和复习复习所学的11种常见力,让学生举出自己在生活中观察到的实例,并与同学分享。
Step 6: 拓展学习鼓励学生继续探索不同力在生活中的应用,例如设计实验来观察和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和方向。
Step 7: 结束总结本堂课的内容,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继续观察和思考力的应用。
教学评估: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度和回答问题的准确性,以及后续活动的创意和实验结果,来评估学生对不同力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常见的力》教案
![《常见的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ad9aa0d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08.png)
《常见的力》教案(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演讲致辞、策划方案、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诗词鉴赏、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speeches, planning plan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oetry appreciation,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常见的力》教案《常见的力》教案(精选2篇)《常见的力》教案篇1第四单元常见的力教材分析:本单元包括力的现象、重力、大气压力、弹力、浮力、摩擦力等六部分。
七年级下册科学《常见的力》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册科学《常见的力》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9b3a8b2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e2.png)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力的三要素、常见力及其作用效果。
-提问:“同学们,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们对力的理解有什么新的收获?”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强调重点知识。
-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掌握力的三要素和常见力对我们理解世界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大家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科学素养。”
(一)导入新课,500字
1.教师以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如抛球、拉扯等,让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提问:“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都遇到过哪些力的现象?这些力是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的?”
2.学生分享生活中的力的例子,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力的知识。
-总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今天我们将进一步学习力的相关知识。”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下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基础知识,他们对科学现象充满好奇,有较强的探究欲望。在此基础上,学生对力的概念已有初步的了解,但在深入理解和应用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本章节的教学中,教师需要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对力的三要素理解不够深入,容易混淆,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加深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培养他们积极向上、勇于探索的精神。
-引导学生认识到力的作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环保意识和节能意识。
6.评价与反馈
-设计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如课堂提问、实验报告、小组讨论等,全面评估学生的学习效果。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关注学生的成长,鼓励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进步。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3.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特布置以下作业: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de095c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40ecc4e.png)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培养学生对日常生活中力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探究,深入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
3.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探究。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力的本质。
2. 利用实验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运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的图片和视频。
2. 实验器材:弹簧测力计、重物、滑轮组、摩擦板等。
3. 作业准备:课后小研究,观察日常生活中力的作用。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力的作用实验,如弹簧拉伸或压缩,引发学生对力的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力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3. 知识讲解:讲解力的分类,如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等,并通过图片和视频进行展示。
4. 实验演示:进行力的作用效果的实验,如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观察重物下落的加速度等。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力的作用效果,如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七、课堂练习:1. 填空题:请根据力的分类,填空完成句子。
2. 选择题:请根据实验现象,选择正确的力的作用效果。
3. 简答题:请描述一个力的作用实例,并解释力的作用效果。
八、课后作业:1. 观察日常生活中力的作用,如拉扯物体、抛掷物体等,并记录下来。
2. 思考力和运动的关系,如力的作用如何影响物体的运动状态。
九、教学反思: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考虑学生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的掌握程度,以及学生在实验和讨论中的表现。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
![冀教小学科学四上《9常见的力》word教案 (1)](https://img.taocdn.com/s3/m/44c1e682941ea76e58fa04b7.png)
常见的力教学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能够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2.能够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3.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释重锤原理并尝试制作重锤。
材料准备:搜集有关力现象的图片。
参考教材第33页各幅小图准备相关材料。
实验所需材料。
教学重点、难点: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课时安排:用2课时。
用第一课时完成引入部分和活动1。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和拓展活动。
教学过程:引入通过引入教学,引导学生认识身边常见的扭力、弹力、磁力、静电引力、浮力、地球引力、摩擦力、压力等,并能举出生活中更多的实例来说明各种各样的力。
实施过程:用15分钟。
引导学生结合图片或根据图片的内容让学生进行体验和尝试,认识各种各样的力,体验力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组织学生讨论各种力的理解帮助学生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处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鼓励学生独立设计表格,把同学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在此基础上讨论拓展问题,其目的是训练学生根据力直接或间接作用的方式对力进行分类,帮助学生对力有更深入的理解。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到教材中展示的各种力,以及风力、水力等,但对力的描述包括力所作用的物体、力的大小和力的方向等理解不够。
一、寻找物体下落的力。
活动目标:1.能与同学合作,通过多种方式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用自己人话解释物体下落是由于地球引力作用的结果。
3.通举出地球引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实施过程: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每组四人,活动时间为25分钟。
按提出问题、实验、交流与讨论、得出结论的过程进行探究。
2.提出问题。
由牛顿观察苹果落地的故事,引入,引导学生提出物体为什么落地的问题。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24fdb4b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5d.png)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第一章:引言教学目标:1. 引发幼儿对力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介绍力的概念和作用。
教学内容:1. 引入力的概念:通过简单的例子,如拍打桌子、推动玩具车等,让幼儿感知力的存在。
2. 讨论力的作用:让幼儿思考力可以做什么,如改变物体的形状、改变物体的位置等。
教学活动:1. 观察和体验:让幼儿观察和体验力的作用,如拍打桌子使其震动,推动玩具车使其移动。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力的作用,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资源:1. 桌子、玩具车等物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对力的感知和理解程度。
第二章:重力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重力的概念。
2. 介绍重力的作用和表现。
教学内容:1. 介绍重力的概念:通过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让幼儿感知重力的存在。
2. 观察重力的作用:让幼儿观察重力对物体的影响,如物体掉落到地面、水往低处流等。
教学活动:1. 实验和观察:让幼儿进行实验,如扔球观察其落地点,倒水观察其流向,感知重力的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重力的作用和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资源:1. 球、水等物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对重力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第三章:摩擦力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摩擦力的概念。
2. 介绍摩擦力的作用和表现。
教学内容:1. 介绍摩擦力的概念:让幼儿感知两个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力。
2. 观察摩擦力的作用:让幼儿观察摩擦力对物体的影响,如滑动的木块在桌面上停止、用力推动重物等。
教学活动:1. 实验和观察:让幼儿进行实验,如在桌面上滑动木块并观察其停止的情况,用力推动重物并观察其移动的距离,感知摩擦力的作用。
2. 小组讨论:让幼儿分组讨论摩擦力的作用和表现,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资源:1. 木块、重物等物品。
评估方式:1. 观察幼儿对摩擦力的理解程度和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第四章:浮力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理解浮力的概念。
2019年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力》教案
![2019年冀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常见的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5046538783e0912a2162a8c.png)
《常见的力》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通过重锤说明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4.会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二)过程与方法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够按照制作方法制作重锤。
3.会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认识常见的力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难点:制作滚轮。
三、教学准备乒乓球、网球、橘子、金属箔球、记录表、铁锁、螺母、橡皮、橡皮泥、砖头、石子、细线等。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教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推与拉,推与拉是生活中常见的两种力,大家根据生活经验想一想生活中还有什么力呀?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今天我们就来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各种力。
(二)新课教学第一课时1.认识各种各样的力。
教师:大家翻开书P33,看看这几幅图,说一说生活中都有哪些力呀?学生看图并回答,教师对每种力进行讲解。
教师:同学们回答的很好,大家能对每一种力的应用举出一些实例吗?学生举例,老师评价解说。
教师:大家能举出这么多有关力在生活中,生产中的应用,下面,我们设计表格,把同学们列举出的实例记录下来。
学生设计表格并填写。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每种力的作用一样吗?学生回答。
(有些力是直接作用在物体上的,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的物体之间有一定的距离。
)教师:下面,我们就进入活动1: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2.活动1: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要求:1)一只手拿着某一物体(乒乓球、网球、橘子、金属箔等),站在高处,先预测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松手试试。
做好观察记录。
2)两只手分别拿着某一物体(乒乓球、网球、橘子、金属箔等),站在高处,先预测松手后物体的运动情况,再松手试试。
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把物体向上抛,结果会如何?3.整理观察记录,汇报交流。
1)物体是怎样下落的?用力往下推,物体才落下的吗?2)为什么物体总是向下落?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4.结论。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ebe2857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c8.png)
几种常见的力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引导学生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1.2 教学内容: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力的单位:牛顿(N)。
力的作用效果: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力的概念、单位和作用效果。
提问法:引导学生思考力的作用。
1.4 教学活动: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推门)让学生感受力的存在。
讲解力的概念、单位和作用效果。
提问:力的作用有哪些?第二章:重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重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让学生学会计算重力。
2.2 教学内容:重力的概念: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
重力的计算:G = mg,其中m为物体质量,g为重力加速度(约9.8 m/s²)。
重力的作用:使物体受到向地心的拉力。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作用。
演示法: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重力的作用。
2.4 教学活动:讲解重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作用。
演示重力的作用(如悬挂物体)。
练习计算重力:给定物体质量,计算其受到的重力。
第三章:弹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让学生学会计算弹力。
3.2 教学内容:弹力的概念:物体因形变而产生的力。
弹力的计算:F = kx,其中k为弹簧常数,x为形变量。
弹力的作用:使物体恢复形状或产生加速度。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弹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作用。
演示法:通过实验或图片展示弹力的作用。
3.4 教学活动:讲解弹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作用。
演示弹力的作用(如拉伸弹簧)。
练习计算弹力:给定弹簧常数和形变量,计算弹力。
第四章:摩擦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及其作用。
让学生学会计算摩擦力。
4.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概念:物体间的阻碍相对滑动的力。
摩擦力的计算:F = μN,其中μ为摩擦系数,N为正压力。
摩擦力的作用:阻碍物体的滑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摩擦力的概念、计算方法和作用。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72cd9b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db.png)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第一章:引言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概念和重要性引导学生探索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1.2 教学内容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如重力、摩擦力、弹力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力的定义和基本性质案例分析法: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1.4 教学活动引入力的概念,让学生初步了解力的定义通过举例说明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力,如拿起物体感受到的重力、摩擦力等第二章:重力2.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重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重力2.2 教学内容重力的定义和作用重力的测量方法2.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重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重力讲授法:讲解重力的定义和作用2.4 教学活动讲解重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重力的重要性进行重力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重力第三章:摩擦力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摩擦力3.2 教学内容摩擦力的定义和作用摩擦力的测量方法3.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摩擦力讲授法: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和作用3.4 教学活动讲解摩擦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摩擦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摩擦力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摩擦力第四章:弹力4.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弹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弹力4.2 教学内容弹力的定义和作用弹力的测量方法4.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弹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弹力讲授法:讲解弹力的定义和作用4.4 教学活动讲解弹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弹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弹力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弹力第五章:总结与展望5.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总结前四章所学的力的概念和作用激发学生对力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5.2 教学内容回顾和总结重力、摩擦力、弹力的概念和作用展望力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5.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所学的力的概念和作用讲授法:讲解力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5.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重力、摩擦力、弹力的概念和作用讲解力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力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第六章:磁力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磁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磁力6.2 教学内容磁力的定义和作用磁力的测量方法6.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磁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磁力讲授法:讲解磁力的定义和作用6.4 教学活动讲解磁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磁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磁力实验,让学生测量磁体的磁力第七章:浮力7.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浮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浮力7.2 教学内容浮力的定义和作用浮力的测量方法7.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浮力讲授法:讲解浮力的定义和作用7.4 教学活动讲解浮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浮力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进行浮力实验,让学生测量物体的浮力第八章:表面张力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测量表面张力8.2 教学内容表面张力的定义和作用表面张力的测量方法8.3 教学方法实验法:进行表面张力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表面张力讲授法:讲解表面张力的定义和作用8.4 教学活动讲解表面张力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了解表面张力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进行表面张力实验,让学生测量液体的表面张力第九章:力的合成与分解9.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概念和作用让学生学会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9.2 教学内容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和作用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方法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和作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9.4 教学活动讲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的定义和作用,让学生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练习题运用力的合成与分解解决实际问题第十章:力的应用与科技发展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力的应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激发学生对力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10.2 教学内容力的应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力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10.3 教学方法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力的应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讲授法:讲解力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10.4 教学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力的应用与科技发展的关系讲解力的研究和探索的方向,激发学生对力的研究和探索的兴趣重点和难点解析1. 力的概念和作用:力的定义是物体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或形状。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9982ba2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d22f16c.png)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力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力的分类:重力、弹力、摩擦力、浮力等。
3. 力的作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力的概念、分类和作用。
2. 教学难点:力的作用效果的判断。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力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力的作用效果。
3. 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学会用力的知识解释现象。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抛掷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力的存在和作用。
2. 讲解力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力的定义和特点。
3. 讲解力的分类,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力及其特点。
4. 讲解力的作用,通过实验演示,使学生直观地了解力对物体形状和运动状态的影响。
5. 课堂练习: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运用力的知识进行解释。
六、力的测量: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2. 教学内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力的单位牛顿(N)。
3. 教学重点与难点:弹簧测力计的正确使用,力的单位的认识。
4. 教学方法:讲解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力的变化。
5. 教学过程:(1)讲解弹簧测力计的结构和原理。
(2)演示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3)讲解力的单位牛顿(N),让学生了解力的计量单位。
(4)课堂练习:让学生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不同力的大小,并记录数据。
七、力的平衡: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力的平衡条件及其应用。
2. 教学内容:二力平衡的条件,力的合成与分解。
3. 教学重点与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判断,力的合成与分解的计算。
4. 教学方法:讲解二力平衡的条件,利用实验演示力的合成与分解。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冀教版
![四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9 常见的力|冀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8be05e5d52ea551811a68754.png)
《常见的力》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通过亲历活动体验,认识常见的各种力,设计图表记录各种力及其应用。
2、认识地球引力的存在,实验探究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通过重锤认识重力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3、与同学合作、利用所学解释原理并尝试制作,渗透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4、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实例,体会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二、教学重、难点:1、认识常见的力及其应用、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
2 *制作滚轮。
三、教学准备:皮筋、磁铁、毛巾、曲别针、塑料梳子、纸船、橡皮、(乒乓球)弹力球、毽子、(粉笔、苹果)、面包(两片)|果酱、重锤(滚轮)等、*电教媒体:课件、实物投影等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两生展示“车模”(遥控车、机械车)并演示,其他生观看、并述其动力进而认识到力的作用从而揭示课题——常见的力二、新授:(一)认识常见的力1小组活动(用自己的方法认识、实验)2、交流、展示3、小结:讲评、鼓励探究(认识弹力、磁力、浮力、扭力、压力、静电引力、地球引力、摩擦力等)(引生体验各种力极其作用)2、思考:举例说明每种力在生活中的应用(每种力的作用一样吗?)生讨论、交流3、设计表格并记录(1)、师演示(课件或画表)(2)、生设计、记录4、讲述:有些力直接作用在物体上,而有些力与被作用物体间有一定距离。
(二)、寻找使物体下落的力1、情景导入(小球、粉笔落地)2、思考:它怎样下落、是用力推的吗?为什么总向下,是什么力把物体拉下去的?3、生实验验证(启生先预测—实验—结果)4、认识地球引力(学习“科学在线”了解重力)5、出示垂线砣、认识其原理及应用6、拓展:出示滚轮、演示并阐述其原理课后拓展:自制重锤或滚轮。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44c5843c1ec5da51e27024.png)
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11常见的力(1课时)一、教学目标:探究目标: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12份;课件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
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
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
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
找出了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
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bd2b945fbd6195f312b3169a45177232f60e42f.png)
幼儿园常见的力自然教案第一章:认识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概念,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力的作用。
2. 进行简单的力的实验,如推、拉、挤等,让幼儿感受力的存在。
教学活动:1. 讲解力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力的作用。
2. 组织幼儿进行力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力的作用。
第二章:重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是物体受到地球吸引的作用。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重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重力的作用。
2. 进行重力的实验,如物体下落、水往低处流等,让幼儿感受重力的存在。
教学活动:1. 讲解重力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重力的作用。
2. 组织幼儿进行重力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重力的作用。
第三章:摩擦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是物体相互接触时产生的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摩擦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摩擦力的作用。
2. 进行摩擦力的实验,如滑轮、摩擦力大小比较等,让幼儿感受摩擦力的存在。
教学活动:1. 讲解摩擦力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摩擦力的作用。
2. 组织幼儿进行摩擦力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摩擦力的作用。
第四章:浮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浮力的概念,知道浮力是物体在液体中受到的向上的力。
2. 培养幼儿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引入浮力的概念,通过举例让幼儿理解浮力的作用。
2. 进行浮力的实验,如物体在水中浮起来、沉下去等,让幼儿感受浮力的存在。
教学活动:1. 讲解浮力的概念,通过图片和实物展示浮力的作用。
2. 组织幼儿进行浮力的实验,让他们亲身体验浮力的作用。
第五章:力的作用相互性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力的作用相互性的概念,知道力是相互的,一个物体对另一个物体施加力的也受到另一个物体的反作用力。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
![小学科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常见的力》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4ee694610a6f524ccbf8567.png)
第三单元常见的力8.力与运动【教学目标】1、知道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
2、能够与同伴合作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
3、通过实验研究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4、体会到科学探究活动中,需要利用证据来验证假设。
【教学重点】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的状态、速度与方向。
【教学难点】1、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快慢的关系。
2、研究磁力是否能改变物体运动的方向。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请你续写小诗,说说怎样才知道力的存在。
你看得见力吗?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当降落伞从空中飘落时,那里有力。
你看得见力吗?你看不见,我也看不见。
但我知道,当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那里有力。
(二)讲授新课(一)力改变运动状态1、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说:①图片上的运动与什么力有关?②它力改变了什么?归纳: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与摩擦力有关。
刹车的刹皮与钢圈的摩擦力使运动中的自行车停下来。
风车转动起来:与风力有关。
风具有能量,风力使得静止的风车转动起来。
磁力小车拐弯:与磁力有关。
磁极间的相互作用力(磁力)使得小车改变了运动方向与速度。
皮球弹起来:与弹力有关。
压缩空气有弹性,产生的弹力使皮球弹向上。
潜艇浮出水面:与浮力有关。
水具有浮力,浮力使得潜艇浮出水面。
2、讨论:力可以改变什么?明确:力可以使静止的物体运动,也可以使运动的物体静止。
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离不开力。
(二)力改变速度实验探究: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的关系1、实验器材小车、钩码(垫圈)、定滑轮、秒表、细绳2、想一想★怎样让小车运动起来?★怎样将小车沿着拉力的方向进行前进?明确:用垫圈的重力做拉力,用固定的滑轮将线绳位置一定。
3、提示:确定好起点和终点。
4、我们研究的问题是“拉力大小与小车前进快慢是否有关”。
针对这个问题,你会提出怎样的假设?明确:拉力大,小车前进快;拉力小,小车前进慢。
5、讨论①实验中需要改变什么?②哪些条件保持不变?③需要在记录表上记下什么?明确:实验中需要改变的条件是拉力大小(垫圈数量),不需要改变的条件是距离,需要记录的是时间和垫圈数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常见的力的自然教案
11常见的力(1课时)
一、教学目标:
探究目标:
1、能用实验的方法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2、能独立设计记录图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能体会到通过多次实验得出结论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合作完成实验任务。
知识性目标:
1、能够通过实例体验常见的各种力。
2、能通过实验证明地球引力的存在。
3、能用自己的话解释物体下落的原因。
STSE目标:能举出各种力在生
活中应用的更多实例。
二、教学重点:自主、合作探究物体下落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认识地球引力这种直接作用物体上的力。
四、教法:谈话、讨论、合作、引导、评价五、学法:讨论、合作、探究、自学、交流
六、教学准备:乒乓球、烧杯、水、木片、松紧带等物品12份;记录单
12份;课件
七、教学过程:(一)、激情引入,寻找常见力。
师:同学们,今天我
和你们将继续走进《夺宝之旅》,一起成为生:夺宝奇兵。
师:为了夺到宝物,我们看看今天我们将要解决哪些有趣的问题呢?出示课件!(课件)师:啊,问题出现了,看样子我们有麻烦了?好,下面我们就小组讨论讨论如何利
用这些给定的事物寻找各式各样的力呢?找出一个力,记在宝盒钥匙上一上。
注意组长要组织好,人人都想办法啊,边商量边实验!小组开始实验,记录。
师:我看有的同学连书包都利用上了,可为用心良苦啊。
哪个小组谈谈你研究
的情况!在说的时候尽量以“我是这样研究的……这个力叫……”形式说吗?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弹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吸力。
师:吸力!这个名字起的不错。
我也给他起个名字叫地球引力,行嘛!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摩擦力。
生:我是这样研究的,把……,这个力叫压力。
…… 师:还真多,同学们细致又认真。
找出了
这么多的力,可以看出力的家庭成员还真不少啊。
你们能举出这些力的在生活
中的应用实例吗?请小组一起完成宝盒钥匙的第二项,但这次要求我们自己设
计一个表格,把每种力与实例填进去!时间5分钟。
来吧!(课件)师:谈谈行吗?生谈实例。
师:看样子力与我们的关系怎么样呢?生:非常密切,离不了。
师:哈,那你们想想,这么多力太乱了,能分一分类吗?分成两类,想想你们刚才先实验的情景!生:可以把压力、摩擦力、压力……分为一类,还可以把地球引力,磁力分成一类。
师:很棒!那这是按什么分的?生:都是
人给的力,另一个是地球或其他人给的。
师:是啊,人给力的时候都是怎样的?地球或其他的'物体给力的时候又是怎样的呢?生:人给力的时候都挨着物体,而地球引力却没有。
师:VERY GOOD。
(二)、探究重力。
师:讲到这,我突然想起了一个故事,我们听听?
师放牛顿与苹果的故事。
师:牛顿也遇到了问题?你知道他遇到了什么问题吗?生:他是想苹果为什么落下来呢?师:同意吗?是啊,为什么呢?这样行吗,用你手中的小物体再试几次,但试的时候注意观察它是如何运动的?并抓住这
个幕后凶手!找出原因。
记在宝盒钥匙三。
好开始吧!小组进行实验,记录。
师:是谁使他们动起来的?生:地球。
师:怎么做的?生:给了他们一个吸引力。
师:说的有道理,那么想更准备的认识地球引力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了解呢?生:看课外书,上网,向老师,父母请教。
师:是啊,那咱们书上的
科学在线上就有它的资料,我们里面学学吧,但学后我们要交流感想,对电视
中的小问题进行一下讨论,交流。
开始吧!生自学科学在线。
生交流。
对地
球引力加深了认识。
(三)、评价: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夺宝之旅即有趣又有成功感,每个小组的宝盒钥匙一定能开启宝盒,得到自己喜爱的宝物。
好下节我们继续走
进夺宝之旅,寻找科学宝物,因为你们是非常棒的生:夺宝奇兵。
师: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