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
忏悔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
忏悔录读书心得优秀范文5篇忏悔录读书心得1上个周末去上海书城,本来准备再读一遍《基督山伯爵》,记得高中在上课的时候偷偷看基督山,被班主任发现然后毫不留情地没收了,没收的那本还是基督山伯爵的下册,可想而知当时的悲愤之情。
至于这本书内容,早已忘得一干二净。
这次在书城没有找到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基督山,所以只好买了法国著名作家让。
卢梭的《忏悔录》。
当时大致看了一下译者的序,觉得不错,而且作者的名字也蛮有意思。
买回家仔细一读,便发现又是一本完全符合我胃口的好书。
在我准备开始好好读书的时候,本着世界名著的标准,非经典不读,所以从红与黑到远大前程,再到现在的忏悔录,没有一本不是世界文学璀璨的宝石,而且我也对这几本书的内容题材都特别喜欢。
“我现在要做一件以前没有人做过,而且以后也不会有人敢做的事。
我要把一个人赤裸裸地揭露在世人面前。
这个人--就是我。
”。
这是忏悔录的经典开场白。
卢梭晚年受到了无情的政治迫害,甚至文学界的朋友都还是背弃他。
最后他终于决定把自己的一生完完全全地写出来,让世人和读者来判断,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他有着哲学家的智慧和作家流畅的文笔,所以最终他实现了他的目标。
无论是他的卑鄙龌龊,还是他的品德高尚,他全部一笔笔真实地写入了《忏悔录》。
如他第一句所言,以前没有人做过,即使过了两百多年的今天,也没有人敢做。
而他把自己的丑恶一面写下来,并没有对他的形象有太多负面的影响,否定之否定就是肯定。
他的伟人地位完全被《忏悔录》一书坚实地奠定下来。
我刚看完了《忏悔录》的青年部分,也就是和卢梭一起重温了他的青年时代。
他的很多生活经历和心路历程都能引起我强烈的共鸣。
他有两面性,有时候是一个听话的好孩子,有时候会没有理由得变坏,幸运地是,他最后还是能够重新回到正确的方向,而没有一直堕落。
我觉得自己的童年和青年在这一点一样,我自己的本性也是非常善良,但是在高中时代也堕落过,做过很多坏事。
最后也能自己改正过来。
实际上还是因为环境,环境确实能够对人的行为形成极大的影响。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5篇范文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5篇范文《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1读了部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奥对自己从小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回忆,对自己从小所作的恶进行了忏悔和剖析。
如对他16岁时和小伙伴去偷邻居家树上的梨,他对此的反思是:“我并不贪图这些果子,因为我有很多更好的。
我把这些果子偷到后就丢掉,我偷窃只是为了品尝偷窃的罪恶感,享受犯罪的的乐趣”。
偷窃并不为东西本身,反而是为了从中感受一种乐趣,年少的人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
据说,国外有明星也喜欢到超市偷小东西,也是为了享受偷的乐趣,倒是蛮有趣的。
有人说是明星变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星也有孩子似的心态。
而且从对这个事情分析来看也蛮有意思。
在超市偷小东西,没被抓会有成功的感觉,被抓到了罚点款也够不上犯罪,反正明星也不缺那几个钱。
明星也挺会算计的。
这种算计跟少年的算计一样。
奥古斯丁说:“在这次偷窃中,我究竟享受到什么乐趣?难道是我在恶意地模仿卓越的天主吗?其实,原因在于我没有能力违反法律,我只想拥有囚徒做禁止之事的快乐,得到一种欺骗性的感觉,而且在犯罪之后还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这种偷窃,很可能不会受到惩罚,即使受到惩罚也很小,足可以承受,但却大大满足了少年或者明星们的敢犯罪的感觉,获得敢做常人不敢做的快乐感觉。
所以这些看似无理或正常人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其实也隐藏着他们的一种智慧的算计。
奥古斯丁对自己少年透彻的心理还分析说“如果我只享受偷吃果子的乐趣,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必要在同伴面前做。
所以我的乐趣不在果子而在罪恶,在于多人合作完成的犯罪行为”。
哈哈,奥古斯丁真的是一个相当透彻的心理分析师,对自己少年的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且那么合情合理。
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
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工作计划、调研报告、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research reports, speeche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ould like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我们的心得体会让我们更加关注当下,珍惜每一刻,活出更有意义的生活,我们在写心得体会的过程中是可以让自己的语言组织能力得到锻炼的,本店铺今天就为您带来了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相信一定会对你有所帮助。
忏悔录读后感(精选7篇)
忏悔录读后感(精选7篇)《忏悔录》读后感篇一“人活着有什么意义‘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有问题的,因为“有什么意义”这类问题,其终极答案就是“有利于人类的发展”,所以那个问题就会变成“人活着对人的发展有什么用?”我认为我们是无知的,很被动的,很多东西我们是弄不清楚的,既然我们已经被莫名其妙的放在这个世界上了,就活得开心就好,爱你爱的人,做你能感到快乐的事。
列夫托尔斯泰最后做的那个梦太绝了,托翁一开始苦苦探寻生命的意义,(但他自始至终也没找到答案),无果后,投奔宗教,不再寻根问底,只求有所支撑,相信上帝的存在是他生命的支撑,原文中写道“他了解并看到我探索,绝望,斗争,他是存在的,只要我瞬间承认这一点,生命就立刻在我身上高涨起来,”(我觉的这是因为他把上帝设置为一个具有最高理智的,正义的上帝的角色,认为这样的角色创造的生命一定是有一意义的)东正教的缺陷使他失望了,最后在梦中,他向上看,看到蓝天就感到安稳了,因为他找到新的信仰,相信进步,相信明天,相信美好,努力生活。
那句话“宗教信仰是生存的能量,只要人活着,他总要有宗教信仰”中应该把“宗教”去掉。
每个人都需要相信些东西。
我们不信宗教,但我们都相信美好,不是吗?在社会底层挣扎的人,要不就是相信自己能一点点向上,要不就是没有思想的行尸走肉。
忏悔录读后感900字篇二当我读到卢梭的这句话,如故冲动不已。
他说:当时我是什么样的人,我就写成什么样的人,当时我是文雅龌龊的,就写我的文雅龌龊;当时我是仁慈淘气、道德崇高的就写我的仁慈淘气和道德崇高。
全能的上帝啊!我的内心纯粹表披露来了,和你亲身看到的纯粹1样,请你把那无数的众生叫到我跟前来!让他们听听我的忏悔,让他们为我的种。
种犯错而呻吟,让他们为我的种。
种恶行而羞愧。
而后,让他们每1 个人在您的宝座后背,异样朴拙地流露自己的心灵,看看有谁敢于对您说:“我比这个人好!”。
这1 段话像极了耶稣对歹意诽谤1 个妓女的法力赛人说的话1 样:你们当中谁若没犯过罪,即也许打她。
忏悔读后感5篇
忏悔读后感5篇忏悔读后感篇1从我手心捧上卢梭的《忏悔录》开始,我便舍不得放下了,如果时间允许,真想一口气读完这本书。
这世上没有任何人是圣人,没有人能够做到完美无瑕。
一个真正敢于赤裸裸地公开披露自己的隐私、揭示自己伤疤的人,才是真正人格意义上完整的人,值得让人尊重和佩服。
卢梭以惊人的诚实、坦率的态度描写自己的一生,毫不隐晦自己最下流最可耻的行为。
正如卢梭所说:“我在从事一项从来都没有人从事过的事业。
我想将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展现在世人面前。
”看完《忏悔录》的上下部后,我感触良深。
正如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对自己的反省,其实就是一种人生的态度。
现实生活中,我们往往缺少自我反省,导致自己一错再错,没有进步和上升的空间。
人在面对自己犯下的罪孽和过错时,往往会选择逃避和掩饰。
我们都不愿意在总目睽睽之下公开自己的罪行,来让别人对自己进行批判。
因为我们都认为那是我们身心所不能承受的痛,我们只好麻痹自己,蒙蔽自己犯下的鲜为人知的过错。
但是,卢梭给了我们一个典例,他站在时代的风口处,接受这个世界给予他的各种批判。
或者,我们不需要向世界公开和坦白自己,但是,我们至少应该时刻进行自己反省,检点自己的各种行为是否合理得当。
让我们回归到小说里面的内容。
卢梭只是一个日内瓦普通钟表匠的儿子,父亲嗜好读书,在父亲的鼓励和影响下,他凭借自己对文学的热爱,凭借勤奋吃苦的精神,通过自己的自学,通晓历史、文学、数学、天文、地理等知识,成为令人敬仰的一位伟大思想家。
整个自传是卢梭在颠沛流离四面受敌的逃亡生活中断断续续完成的,他的一生是一部传奇,充满着坎坷与悲惨。
生命伊始,他人生中一切不幸中的第一个不幸是母亲因他而死去。
虽然缺失了母爱,但他的生命中并不缺少爱。
父亲把对母亲的爱加倍地付出在他身上,再加上善良温和的姑姑的悉心照料,培养出他真善美的本性。
即使生活在一个单亲的家庭里,但卢梭并没有受到一点心灵的创伤。
学习忏悔录心得体会范文5篇
学习忏悔录心得体会范文5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WTT搜集的学习忏悔录心得体会范文5篇,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学习忏悔录心得体会1“我们生来本不是为了在世上享受幸福的;灵魂与肉体,如果不是二者同时在受苦,其中必有一个在受苦,这一个的良好状态差不多总会对那一个有所不利。
”--忏悔卢梭在《忏悔录》中仅以自己的名字为人所知,并不担心自己会受到伟大思想家的影响。
这本自传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在卢梭去巴黎谋生时结束,讲述了他的童年和青春。
卢梭诚实地叙述了他的小偷小摸恶习和他对华伦夫人的特殊感情。
卢梭的坦率之所以对我如此重要,是因为在很多令人尴尬的事情,甚至盗窃,他都可以毫无保留地写出来给读者看。
作为一名读者,我读下去会觉得很尴尬的事情,但他还是把它写了下来。
卢梭对华伦夫人的特殊情感,在我看来,始终是一种自幼年丧母的而来的恋母情结。
同样令我惊讶的是,华伦夫人、阿奈和他的三人关系竟能保持如此和谐。
在后来与乌德托夫人和圣朗拜尔的三人关系中,乌德托夫人对他的冷漠,我觉得是比较正常的,但是谁能说他比当事人更了解他们的关系呢。
第一部分对风景的描写是整个自传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卢梭能把风景描写得如此淋漓尽致。
到了第二部分,他也描述了他周围美丽的风景。
无论是乡村还是峡谷岛,明亮清新的景色与之后的黑暗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远离城市的生活更令人向往。
无论他受到怎样的迫害,卢梭丰富的精神世界始终支撑着他。
他的才华和思想令周围人羡慕和妒忌,由于各种各样的新思想,他被社会视为异端。
从卢梭的软弱和优柔寡断的性格来看,他的善良和不去看周围的人最坏的一面一次又一次使他陷入困境。
没有人是完美的,这个性格给他带来了灾难,也给他带来了站在他身边的朋友和妻子。
如何判断卢梭,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对他的看法,但就从这样一个自传来看,一个人可以被称为一个伟大的人,因为他坚持自己的信念,因为他的新想法,因为他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他的生活有最美丽的有最黑暗的,朋友的背叛,世人的唾弃,被驱逐通缉。
《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
《忏悔录》读后感《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当阅读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忏悔录》读后感(精选5篇),欢迎大家分享。
《忏悔录》读后感1现当代文学老师布置主题演讲包括一个内容,就是分析郁达夫的沉沦和卢梭的忏悔录,老师说读完忏悔录精神层次会提升一层。
自己于是借来了忏悔录来看,只看完了上卷,下卷还未看完,有所感,就记下来了。
正如卢梭自己所说,“我要把一个人的真实面目全部地展示在世人面前,此人便是我。
”“这就是我所做的,我的为人,我以同样的坦率道出了善恶。
我既没隐藏什么丑行,也没添加什么善举。
”卢梭确实在文中表露了自己的心境,非常坦率,可以看出他是很大胆的,他是敢于剖析自己的人,对自己动手术刀。
我自己的感觉是,我读着读着就感觉其实他不必忏悔,我已原谅他了。
卢梭少时读书的积累《宗教与帝国史》《名人传》等,这为后来打下基础,文中多处提到书,自己当学徒时,也是为了摆脱孤独吧,“除了阅读,什么也不再干了,包括偷窃”,可以看出,读书有多重要,自己以后会趁大二时间丰富,多读书,读好书。
偷窃,卢梭没有掩盖事实,也透露了一种犯罪心理,“我觉得挨打是对偷窃的一种补偿,让我有权继续偷。
”这是一种典型的心理畸形,“那我当小偷处置,就是允许我当小偷。
”从中,我们也可以了解一些犯罪者的心理,他们就是一种破罐子破摔,无所谓的心理。
遇到瓦朗夫人这一段,“她笑吟吟地接过我哆哆嗦嗦地递给她的信”,与其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情妇,倒不如说瓦朗夫人是卢梭的半个母亲,或者反过来说,卢梭更像是瓦朗夫人的情夫,在卢梭笔下,瓦朗夫人是地位很高的,是卢梭顶礼膜拜的。
即使后来卢梭几乎被抛弃,他都没有贬低瓦朗夫人,更多的是悔恨。
卢梭从小失去母亲,卢梭缺少母爱,在我眼中,或许卢梭把瓦朗夫人当做自己的母亲了吧。
正是瓦朗夫人弥补了自己心中关于母亲的空白,所以卢梭才会死心塌地吧。
《忏悔录》的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
《忏悔录》的读后感600字(精选5篇)《忏悔录》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1这次的内容大概是卢梭从一个天真的少年到他事业有成的这段时间的事。
经过这一段的阅读,对一个现象很感兴趣,那就是我感到卢梭的部分心理活动和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与我极其的相似。
我这么说的意思并不是说我也有成为一个伟人的天资,而是说一些感情,或者是心理反应或情感,可能是组成一个人内心情感或个性的基本因素。
我想这是一个普遍的现象,在这里我占且就叫它”七巧板“理论吧。
就想是七巧板一样,几种同样的普遍的情感,经过不同的组合,演变成了千千万万种不同的个性。
又或者可以说是乐高玩具,几个简单重复的积木似乎可以拼接出整个世界。
最开始这么意识到这个理论,是因为我之前产生了这么一种认识,即人人都一样。
意思是世界上其实没有多少比你笨或是比你聪明的人,一个人每多一个缺点,都会有一个相应的优点作为补偿,至少我是这么认为的。
天才也是有的,不过个人认为比例较低,否则就不会被称为天才了。
所以说,既然认识到卢梭与我一样,一个几百年前的欧洲人与一个几百年后的中国人一样,那么是不是大多数人都是差不多的呢?我认为是的。
虚荣与自我保护,也许是人天生就拥有的一个特质。
至少作为生物的基本特征之一,自我保护我肯定扎根在我们每一个人的细胞中的。
但是在这里,虚荣与自我保护之间的界限似乎很模糊。
表面上看起来不相关的两个概念,其实是相通的。
我这里所说的自我保护,并不是物理上的保护,而是精神的一种自我保护。
在一个人受到攻击时,这里当然也包括精神的打击,通常情况下,大脑都会给出一个应对的信号。
在我所读到的卢梭的忏悔录中,他即使用*给予了攻击他的人以反击。
在这里,既可以是认为是在他的角度对整件事情的理解,又可以认为是他对于攻击他之人的批判。
所以在他的著作之中,即使是他真的认为他已经做到了公平公正,他也有自我辩解的成分。
这能不能叫做虚荣呢?虚荣心是一种表面上追求荣耀、光彩的心理。
在这里,我想这个判定的界线是模糊的,所以应该是既是又不是吧……《忏悔录》的读后感600字精选篇2认识让·雅克·卢梭,源于“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这句旷世名言,这句话是《社会契约论》的开篇句。
忏悔录读后感(20篇)
忏悔录读后感(20篇)忏悔录读后感(20篇)忏悔录读后感第1篇:我拿到的这个版本没有附录书中提到的,卢梭本人供给的很多书信和文献资料,即使如此,读这本书是个困难的过程,从头至尾,我几乎处处感受阅读过程中进行着与一个诡异头脑的较量。
这种较量很难称之为愉悦。
在读到第二百页的时候我本来想扔了它,幸亏又咬了咬牙,才没错过对我十分有用的第一部的结束部分,和第二部的开头部分。
在社会政治思想上,在文学资料、风格和情调上都开辟了一个新的时代的人物,主要就是经过这部自传推动和启发了十九世纪的法文学。
革命的开始,卢梭本人说“这是一幅仅有的,也许是永远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是按真实形象及其全部事实确切无误的描绘成的”然而我的感受却不是这样,我觉得卢梭所说的真诚,只是对于自我辩解和事件剖析的真诚。
并不是出于对真实的真诚。
甚至不是对内心的真诚。
其实我也不明白我在说什么。
应当是离大革命前的法太遥远了,不了解其历史面貌和社会阶层,读这本书没有多少带入感。
《忏悔录》的上下两部,我完全能够当成两部不一样的书,上部要稍微趣味一些,讲述了卢梭从一个钟表匠的儿子,到流浪汉,四处寻求贵族保护和生计,后受华伦夫人的庇护。
读到其中一些游历四方、接触各阶层人士的经历令人兴奋。
但深受后现代文学艺术影响的人对其中的文学意味实在没什么兴趣,事实上,为了叙述上的平均,卢梭压缩了其优雅的文笔,或者文字中那种遥远的贵族腔调和我的气质没什么共同之处,读起来没劲儿。
还有描述自我对华伦夫人的俄狄浦斯情结,充沛的情欲,情感太过泛滥。
下半部分出现的众多例如孟德斯鸠、伏尔泰、狄德罗等思想泰斗,但由于是自传,卢梭只是依据自身立场确定他人。
并且站在他的高度上,他笔下的这些人物似乎也没有复杂的人性。
甚至也没有进行什么描述,基本上是事件的记录,所以汉译本中要是去掉书信往来的附件,是太大的损失。
与百科全书派的决裂。
卢梭反复讲述着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产生芥蒂的事件经过。
但整个读完还是能感觉到他们本质还存在着重大原则的分歧。
忏悔录心得(通用12篇)
忏悔录心得(通用12篇)忏悔录心得(通用12篇)忏悔录心得篇1有些故事的好,不在于它有多么精彩,仅仅因为它的真实,就有了某种直抵人心的力气。
现在这个世界,全部人都在舍命向上爬,没有人情愿长期地停留在一个地方,熟悉新伴侣的速度和失去旧伴侣的速度一样快,很难从根上熟悉一个人。
即便你想花时间,也未必有这个现实条件,生活一旦没有共同的时空和物质基础,便很难再有交集。
好在阅读供应了一种替代的方式,尽管比起真正有血有肉的交往,与书中人物的沟通仅仅停留在人的大脑中,全部的细节都靠书中的文字和自己的脑补,但它至少可以让人体会一种参加他人人生的感觉。
阅读是困难的,一本几百页的书可能需要一周的时间才能读完,特殊是一本非小说、非虚构的作品。
但恰恰在这一点上,阅读超过其他艺术形式,比如电影,更接近花时间熟悉一个人的真实体验。
正是在眼睛的疲乏,身体的劳累,想要放弃又舍不得放下,眼看要读完又有些不舍的阅读体验中,我们重温儿时那不知时间为何物,信任全部陪伴都是永久的相处。
照样来过一遍之后,合上书本,突然明白那歌里唱的,没有什么能够永恒,但“myheart will go on”。
卢梭的《忏悔录》给我带来的,就是这样了解一个人的奇怪体验。
更惊奇的,你了解的这个人还不是天使般的神圣、光滑,恰恰相反。
出身卑微,又敏感、多疑、神经质,生了五个孩子都送到了孤儿院……从他身上看不到任何现代精英那种精致的生活、高度的自制力、超群的社交力量。
就是这样一个家伙,活了60多岁,写了好几本名作,轰动当时的巴黎上流社会,死后成为闻名的思想家,凭什么?就是这样一个令人厌烦的家伙,你却对他恨不起来,只觉得他可怜,为什么?NicholasDent在他的《卢梭》中说过,每个人都能从卢梭身上读到自己。
卢梭是这样一个人,哀痛就哀痛到极致,欢乐也欢乐到极致,极端自恋又极其自卑。
游走于上流社会,却视金钱如粪土,没过过多少好日子,却又体验过最极致的爱,哀痛,苦痛,沉迷,幸福……没人想过卢梭那样的生活,但每个人心中都有他那样一抹天真烂漫。
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
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忏悔录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忏悔录读书心得1“暗”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观念,“忏悔”是对人生中暗语言的显露,它抚摸着人性与心灵相共的凹凸面,所以才那么的让人敬畏。
卢梭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赤裸裸的。
愿意把自己像一个未经修改的原创在众目睽睽下展览,明知有无数的瑕疵,却似乎更乐于承担那份“不完善”的痛感。
卢梭与他的妻子泰雷兹生活了 25 年后才与之结婚。
他说“我在一半落空的期望之中,在我选定的住处,同一个我所钟爱的女人,过着一种合我口味的生活,但我却感到自己几乎是孤单一人。
”同时他爱上了乌德托夫人,太爱她,以至于不愿占有她。
卢梭的爱情观或许很难让我们去接受。
不管他在身处何处都会与谁发生爱的情愫,哪怕是他与他“妈妈”瓦朗夫人的半乱伦行为,我更觉得:卢梭很孤独。
在卢梭的内心深处,愈是孤独,他愈是怀揣着对爱的饥渴。
正因为他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他比常人更加拥有的爱的容量。
似乎正是因为他的秃笔下流露的对孤独的体验,才让我感受到不一般的品格与爱的力度。
卢梭用他的语言写下他的孤独,但用语言可以表达出的都尚未表达充分。
即使读完卢梭也不会让我的心有如释重负的快感,或许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人性太真实,真实的让人感到不美。
当卢梭的生命轨迹划过我的心灵,所谓的是非评判标准已经无足轻重了。
我无需对他的淡泊明志对他的高尚品德或者是关于他在情感世界的混乱赘述,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对他的生命的认可与尊重。
周国平曾经说过:苦难与觉悟并不能使我们免于人性的弱点。
卢梭亦是。
虽然我从未体验过他的苦难和苦难带给他的觉悟,也未有一颗同理心,却让我感知他的那份尊严——对不可避免的人性弱点的承受力,更让我们觉得弱点的可亲,尊严的敬畏。
“我心比天高,可却怀才不遇,自感无可奈何,常常潸然泪下,因为我喜欢让泪水纵横。
关于读《忏悔录》读书心得10篇
关于读《忏悔录》读书心得10篇”本人说“这是一件前无古人,后无仿者的工作”,又说“这是一幅绝无仅有的,或许是永久不会再有的唯一的肖像”。
近三百年后,坦率的世人,请问,你们的肖像,置身何处?一个世纪的忏悔者,卢梭。
冠以天才、名流以后,又踏上寻求人性的道路,向世界宣言,“为我的可耻而惭愧吧”,盘上制服灵魂的顶峰。
布满自信的坦白,惊人的诚实,毫无顾虑,将内心碾压成一张纸的厚度,供世人怜悯也好,糟践也罢,只顾直言我可耻、下流、卑鄙的行径,将心撕碎了教人看。
人性最深处的丑陋淋漓尽致地呈现:挨打获得欲的快感、心安理得的偷盗和谎言、被逼绝境时的反诬、违背伦理的“恋母”、淫欲充斥的内心世界、背弃朋友的不义之举。
卢梭,人性的真诚战胜一切羞耻,赤条条地尽显世人眼底。
集文采、哲思、音乐天赋于一身的全才,沧桑过后,终归探究人生的奥义,而且探的如此之深,如此之彻,深到人之心性,彻到解剖灵魂。
人生探究的终点,便是灵魂。
千百年来,很多流传的佳作,很多使人牢记的名字,无不体现着对人生的探究,而这探究的共同点,皆是人性。
人性最深处,便是灵魂。
维特般少年迷茫的人性,浮士德般妄想的人性,祥子般堕落的人性,皆是如此,布满着对人性和灵魂的探究。
凡是宏大的作家,所著之作中,无不反映人性的丑与恶,美与好。
每一部宏大的作品,必定有着探究人性的脚印和解剖灵魂的深度,《战争与和平》《罪与罚》《巴黎圣母院》等等传世名著,哪一部没有呢?探究人性,剖析灵魂的道路从未终止,不计其数的人为之倾尽一生。
然而,又有谁堪与卢梭相比,谁能超越他的直率与坦诚?又有多少人的小说中直接道白那罪恶的主人公是自己呢?世界三大忏悔录,又有哪部超越得卢梭所作。
于我所识,真正的忏悔应当是人性的忏悔。
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多倾向于宗教,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则多趋于政治,而卢梭的《忏悔录》则更重于人性的罪恶。
因而,卢梭的《忏悔录》是真正的忏悔,独一无二的忏悔,正如他所言“前无古人,后无仿者”。
读《忏悔录》有感(五篇)
读《忏悔录》有感(五篇)第一篇:读《忏悔录》有感忏悔洗涤心灵正气铸就廉政——读《忏悔录》有感近日,中央纪委监察部网站首次推出大型专题栏目《忏悔录》,选取十八大以来查处的典型违纪违法案件,通过剖析案情及违纪违法者的忏悔,给党员干部以深刻警醒。
xx省纪委、xx省监察厅联合出版的《忏悔录》警示教育读本,以52名贪腐分子腐败堕落的心理路程、犯罪轨迹以及痛彻心扉的忏悔,给人强烈的思想震撼,具有很强的警示教育意义。
《忏悔录》让我开始重新思考从政之路,整理人生,它如同用正气浇铸成的一把钥匙,再次开启了我尘封已久的心灵之门。
总书记曾强调,“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务必把加强道德修养作为十分重要的人生必修课”,“努力以道德的力量去赢得人心、赢得事业成就”。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我深刻体会到习总书记的尊尊教诲和语重心长,我要以《忏悔录》为鉴,对照“三严三实“要求,不断自我净化、自我革新、自我完善、自我提高,不断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能力,浩然正气,廉洁为官。
现结合平时的工作学习,浅谈几点体会:一、坚定信念增强防腐免疫力通过剖析《忏悔录》干部的犯罪历程不难看出,那些之所以成了阶下囚,最根本的原因是人生观、价值观的蜕变、扭曲,信奉金钱至上,并且把个人价值取向极其错误地发挥和演绎,贪污、受贿,心存侥幸,麻木不仁。
由此可见,理想信念动摇的危险性。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时刻像珍惜自己的眼睛一样去珍惜自己的政治生命,要在思想上筑起一道坚实的长城,经得起拜金主义、名利思想的冲击和腐蚀,锤炼出领导干部应有的品格和法治观念。
二、严以律己打铁还需自身硬《忏悔录》的主人公大多都是曾经手握重权、一呼百应、身价百倍的成功人士,也曾经是受人羡慕、事业有成、家庭美满的天之骄子。
而他们思想的蜕变往往就是从放松学习开始,特别是放松政治学习、党纪学习、法律法规学习。
职务地位升迁了,但学习没有跟进,经不起现实的综合考验,就很容易为社会上形形色色的名利所诱惑,被别有用心之人牵着鼻子拉下水。
【6篇】《忏悔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
【6篇】《忏悔录》学习心得体会范文《忏悔录》是由法国启蒙思想家让-雅克·卢梭所著的一本著作,也是一本古今中外备受关注并被广泛研究的重要作品。
在读完《忏悔录》后,我深感此书对于个人成长和心灵修养的影响深远。
下面是我对《忏悔录》的学习心得体会,希望与大家分享。
《忏悔录》第一篇:家庭与婚姻《忏悔录》的第一篇主要探讨了家庭与婚姻问题。
作者卢梭在书中反思了自己失败的婚姻,并归结于社会道德和传统的束缚。
读罢此篇,我深刻体会到了家庭与婚姻的重要性,并明白到传统的束缚可能会压迫人的自由和幸福。
同时,我也意识到,我们应该从自身开始,关注并创造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避免重蹈卢梭的覆辙。
《忏悔录》第二篇:教育与自由《忏悔录》的第二篇探讨了教育与自由的关系。
卢梭在书中指出,传统的教育制度往往限制了个体的自由,并使其成为社会机器的一部分。
通过深入研读本篇,我明白了教育的真正意义是培养人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创造能力,而不仅仅是机械地灌输知识。
作为一个学生,我应该不断探索自我,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不被传统教育的束缚所限制。
《忏悔录》第三篇:人性与社会《忏悔录》的第三篇探讨了人性与社会的关系。
卢梭在书中认为,人性是善良的,而社会制度和环境则使人性变得腐化。
通过阅读本篇,我重新审视了人性的本质,明白了社会的影响对于个体的重要性。
同时,我也认识到社会的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通过自觉自省去改变自己,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忏悔录》第四篇:自然与文明《忏悔录》的第四篇探讨了自然与文明的关系。
卢梭在书中强调了自然的重要性,并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提出了质疑。
读完本篇,我深信自然是我们生活的根基,我们应该保护和尊重自然。
与此同时,我也明白了文明并非完全是恶劣的,它也为人类提供了巨大的进步和便利。
对待自然与文明的关系,我们应该寻找平衡,保持对自然的敬畏和对文明的批判精神。
《忏悔录》第五篇:财富与道德《忏悔录》的第五篇探讨了财富与道德的关系。
《忏悔录》读后感
《忏悔录》读后感关于《忏悔录》读后感范文(精选19篇)当品读完一部作品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要怎么写好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忏悔录》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忏悔录》读后感篇1再没有比《忏悔录》更能体现出记忆和期待之于幸福的意义的了。
在本书的开头,奥古斯丁点明了贯穿全书的两大主题:寻找自我,寻找上帝。
人之所以悲惨,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失去了自我,而之所以失去自我,乃是因为失去了上帝;人要获得幸福,就必须在寻找上帝的过程中发现真正的自我。
记忆和期待的意义就在于,只有通过记忆和期待,人才能实现这一双重的寻找。
实际上,这双重的寻找可以归结于一个问题:人和上帝的关系。
这不仅因为人是上帝创造的,更重要的还在于人的心灵乃是上帝的形象。
只有认识到人和上帝的关系,才能理解作为人和上帝之中介的心灵——上帝的形象;而心灵作为上帝的形象,恰恰就是人最真实的自我。
从这个意义上讲,《忏悔录》的写作目的,就是在自我身上寻找上帝的形象。
如何寻找?既是通过记忆,也是通过期待。
奥古斯丁对自我的记忆,不仅追溯到常人无法记得的幼年,甚至提出“在出生之前,自我是否存在,存在于何处”的问题,而且通过对生平的追忆,奥古斯丁细致入微地揭示了自己身上的罪性,以及向善、向恶的两股力量作为对立的意志在他心灵内部的长期争斗。
他认为,从婴儿时期开始,人就充满了罪性,终其一生都无法彻底摆脱;然而同样真实存在的,是一种不断求善的意志,要求人朝向上帝,按照上帝的诫命生活,同自己的罪性斗争。
对生平的记忆,就是为了不断确认这股引人朝向上帝的力量;而记忆不仅要追溯到生命的初始,甚至要越过生命,往生命之前无限延伸,就是因为这股力量最终来自先于一切生命的上帝。
其实,这股向善的力量就是内在于心灵的上帝形象,它是上帝在创造人的初始所赋予人的恩赐。
在《忏悔录》的每一章开始叙述或者讨论之前,以及在全书行文的各处,都充满了奥古斯丁对《诗篇》的引用。
《忏悔录》阅读心得和收获5篇
《忏悔录》阅读心得和收获5篇《忏悔录》阅读心得和收获5篇1为什么要注明是列夫。
托尔斯泰的《忏悔录》,因为还有另外两部《忏悔录》,分别是卢梭和奥古斯丁所著。
在我看来,本书内容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描写19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剧烈的社会变革冲击下,托尔斯泰的内心矛盾更趋尖锐。
这是他一生最艰苦的精神探索阶段,正如他自己在书中所说,生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原本是彻底虚无,生命的真相是死亡。
为了找到出路和答案,他广泛接触、考察现实生活,阅读了大量有关社会、哲学、道德和宗教方面的书籍,经过紧张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的世界观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
第二部分是说当他最后发现信仰才是生命的力量,一个人活着就必须有所信,如果他不相信有什么让他必须活着,他就不会继续活着了。
人生的目的在于拯救自己的灵魂,为了拯救自己的灵魂,人必须按照上帝的旨意生活。
他的舰载宗教道德基础上的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着,爱一切人,“无以暴力抗恶”,通过“道德自我完善”摆脱罪恶。
托尔斯泰在书中所体现出来的思想矛盾,也是当时社会错综复杂矛盾的反映。
他是一个富有正义感的贵族知识分子,他试图毁灭自己,但都未成功。
当他脱离思想的桎梏时,他决定彻底同贵族阶级决裂,而站在了农民一方。
宗教和信仰赋予了他新的生命,让他找到了生活意义的答案。
《忏悔录》阅读心得和收获5篇2自从在图书馆看见《忏悔录》这一本书后,我就被它深深地吸引住了。
能够把自己赤裸地站在世人面前,向众人忏悔,把自己的过错与私隐坦诚地公布于众,任凭世人评判,不是任何人都能够做得到的,这是需要很大的勇气来做后盾的。
刚开始阅读的时候,并不是感到很有兴趣,但由于我觉得这本书的名字实在很吸引我,所以坚持了继续往下读。
一至四章主要讲述的是卢梭年轻时的经历,大概是20岁前。
读完之后最直接的感觉就是,一个人在年少是真的是什么也不懂。
自以为是的认识这个世界,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什么都懂了,自以为是的认为自己理解什么是对是错,什么是正义什么是邪恶,自以为是的去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
忏悔录阅读心得范文五篇
忏悔录阅读心得范文五篇人间的悲欢离合,短暂无常总是无可避免的。
作者和我们一样,他讲述了在某个时期失去了一个知心的挚友,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忏悔录阅读心得范文,更多阅读心得点击“读书心得”查看!忏悔录阅读心得1卢梭在《忏悔录》中写十八世纪这个阶层的精神状况、道德水平、爱好与兴趣、愿望与追求。
在这里,卢梭致力于发掘平民的精神境界中一切有价值的东西:自然淳朴的人性、值得赞美的道德情操、出色的聪明才智和健康的生活趣味等等。
他把他平民家庭中那亲切宁静的柔情描写得多么动人啊,使它在那冰冷无情的社会大海的背景上,象是一个始终召唤着他的温情之岛。
他笔下的农民都是一些朴实的形象,他遇到的那个小店主是那么忠厚和富有同情心,竟允许一个素不相识的流浪者在他店里骗吃了一顿饭;他亲密的伙伴、华伦夫人的男仆阿奈不仅人格高尚,而且有广博的学识和出色的才干;此外,还有“善良的小伙子”平民乐师勒·麦特尔、他的少年流浪汉朋友“聪明的巴克勒”、可怜的女仆“和善、聪明和绝对诚实的”玛丽永,他们在那恶浊的社会环境里也都发散出了清新的气息,使卢梭对他们一直保持着美好的记忆。
另一方面,卢梭又以不加掩饰的厌恶和鄙视追述了他所遇见的统治阶级和上流社会中的各种人物,首席法官西蒙先生是“一个不断向贵妇们献殷勤的小猴子”;教会人物几乎都有“伪善或厚颜无耻的丑态”,其中还有不少淫邪的色情狂;贵妇人的习气是轻浮和寡廉鲜耻,有的“名声很坏”;至于巴黎的权贵,无不道德沦丧、性情刁钻、伪善阴险。
在卢梭的眼里,平民的世界远比上流社会来得高尚、优越,他曾说“只有在庄稼人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廷臣的绣金衣服下面,才能发现有力的身躯。
装饰与德行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是灵魂的力量。
”这种对“布衣”的崇尚,对权贵的贬责,在《忏悔录》里又有了再一次的发挥,他这样总结说:“为什么我年轻的时候遇到了这样多的好人,到我年纪大了的时候,好人就那样少了呢?是好人绝种了吗?不是的,这是由于我今天需要找好人的社会阶层已经不再是我当年遇到好人的那个社会阶层了。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5篇范文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5篇范文《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
下面给大家带来一些关于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阅读忏悔录心得体会1读了部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奥对自己从小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回忆,对自己从小所作的恶进行了忏悔和剖析。
如对他16岁时和小伙伴去偷邻居家树上的梨,他对此的反思是:“我并不贪图这些果子,因为我有很多更好的。
我把这些果子偷到后就丢掉,我偷窃只是为了品尝偷窃的罪恶感,享受犯罪的的乐趣”。
偷窃并不为东西本身,反而是为了从中感受一种乐趣,年少的人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
据说,国外有明星也喜欢到超市偷小东西,也是为了享受偷的乐趣,倒是蛮有趣的。
有人说是明星变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星也有孩子似的心态。
而且从对这个事情分析来看也蛮有意思。
在超市偷小东西,没被抓会有成功的感觉,被抓到了罚点款也够不上犯罪,反正明星也不缺那几个钱。
明星也挺会算计的。
这种算计跟少年的算计一样。
奥古斯丁说:“在这次偷窃中,我究竟享受到什么乐趣?难道是我在恶意地模仿卓越的天主吗?其实,原因在于我没有能力违反法律,我只想拥有囚徒做禁止之事的快乐,得到一种欺骗性的感觉,而且在犯罪之后还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这种偷窃,很可能不会受到惩罚,即使受到惩罚也很小,足可以承受,但却大大满足了少年或者明星们的敢犯罪的感觉,获得敢做常人不敢做的快乐感觉。
所以这些看似无理或正常人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其实也隐藏着他们的一种智慧的算计。
奥古斯丁对自己少年透彻的心理还分析说“如果我只享受偷吃果子的乐趣,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必要在同伴面前做。
所以我的乐趣不在果子而在罪恶,在于多人合作完成的犯罪行为”。
哈哈,奥古斯丁真的是一个相当透彻的心理分析师,对自己少年的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且那么合情合理。
忏悔录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
忏悔录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忏悔录读书心得优秀文章五篇忏悔录是卢梭的作品,卢梭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赤裸裸的。
愿意把自己像一个未经修改的原创在众目睽睽下展览,明知有无数的瑕疵,却似乎更乐于承担那份“不完善”的痛感。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忏悔录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忏悔录读书心得1《忏悔录》在“书页上还散发着油墨味道的时候就震惊了全人类——因为它的思考、真诚和那些不加掩饰的人类的缺点”。
——马克思(德)我总认为伟大艺术家们的心是真挚、透明的,是能够和普通老百姓的心彼此相通的。
我不是艺术家,可我有一颗很艺术的心。
读伟大作家的书,我感到自己的灵魂和作家的灵魂是如此的和谐。
时间算什么,它终究无法隔断通过书籍传递着的心与心的交流。
让?雅克?卢梭距离现在有两百多年了,我刚刚读完他的《忏悔录》,心却还没有从他的灵魂深处走出来。
我一边独自散步在喧哗的大街上,一边思索着卢梭,感知着卢梭。
作者所描绘的是自己“独一无二的肖像”,“是依照人物的真实形象及全部真实情况一丝不苟地描绘而成的。
看过不少的自传性质的书,但都觉得很私人,即使很真诚地披露了自己的某些缺点,但引不起我的共鸣、也就是说他(她)的缺点不具有共性;或者书中的真诚是变相的炫耀,令人不舒服;或者根本就没有勇气去真诚,思考也没有深度,只在哗众取宠;或者就是钻进个人的狭小的天地,不注意读者的感受,等等。
反正,很难有哪一部作品能如此打动我的心,引起我的共鸣,每每有感同身受之感。
他所披露的缺点我也大多数是有的,也许他的经历和我不同,这都没关系,只是在人生的道路上,我们所碰到的各种人生问题是大同小异的。
或许通过再读《忏悔录》能帮助我,更好地认识自己,扩大视野等意想不到的好处。
因为从某种程度来说,读他就是读我自己,虽然我不具有他的才华,但我有他的缺点,这无疑对我更具有意义。
忏悔录读书心得2昨天晚上粗略的看了卢梭《忏悔录》的第四章,大致讲了他四五年的漂泊生活。
他是勇敢的人,敢于承认自己做过的违背道德的事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忏悔录读书心得5篇优秀范文《忏悔录》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让-雅克·卢梭在其晚年写成的,从1766年,他已54岁的时候开始写作,一直写到1770年,前后4年方告完成。
下面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忏悔录读书心得,欢迎大家参阅。
忏悔录读书心得1“暗”是一种特殊的道德观念,“忏悔”是对人生中暗语言的显露,它抚摸着人性与心灵相共的凹凸面,所以才那么的让人敬畏。
卢梭在每个人的面前都是赤裸裸的。
愿意把自己像一个未经修改的原创在众目睽睽下展览,明知有无数的瑕疵,却似乎更乐于承担那份“不完善”的痛感。
卢梭与他的妻子泰雷兹生活了25 年后才与之结婚。
他说“我在一半落空的期望之中,在我选定的住处,同一个我所钟爱的女人,过着一种合我口味的生活,但我却感到自己几乎是孤单一人。
”同时他爱上了乌德托夫人,太爱她,以至于不愿占有她。
卢梭的爱情观或许很难让我们去接受。
不管他在身处何处都会与谁发生爱的情愫,哪怕是他与他“妈妈”瓦朗夫人的半乱伦行为,我更觉得:卢梭很孤独。
在卢梭的内心深处,愈是孤独,他愈是怀揣着对爱的饥渴。
正因为他孤独的深度决定了他比常人更加拥有的爱的容量。
似乎正是因为他的秃笔下流露的对孤独的体验,才让我感受到不一般的品格与爱的力度。
卢梭用他的语言写下他的孤独,但用语言可以表达出的都尚未表达充分。
即使读完卢梭也不会让我的心有如释重负的快感,或许暴露在我们面前的人性太真实,真实的让人感到不美。
当卢梭的生命轨迹划过我的心灵,所谓的是非评判标准已经无足轻重了。
我无需对他的淡泊明志对他的高尚品德或者是关于他在情感世界的混乱赘述,唯一可以做到的是对他的生命的认可与尊重。
周国平曾经说过:苦难与觉悟并不能使我们免于人性的弱点。
卢梭亦是。
虽然我从未体验过他的苦难和苦难带给他的觉悟,也未有一颗同理心,却让我感知他的那份尊严——对不可避免的人性弱点的承受力,更让我们觉得弱点的可亲,尊严的敬畏。
“我心比天高,可却怀才不遇,自感无可奈何,常常潸然泪下,因为我喜欢让泪水纵横。
”静静的聆听他的内心独白,有点荒凉,有点秋意,可还能看到生机。
在我们的印象里,他的模子是迟钝又敏感的,情商不高却感情泛滥,愤青又超乎功利……有时候幽静而不荒野之所是他恍如遁迹的天涯海角;有时他感觉把自己看作一个死人时才开始活着;有时说幸福到处尾随着他却不知明确的东西;……我什么都能感觉的到,也什么都看不到。
卢梭,你的感情那么的实在,实在的让我觉得语言是何等的苍白无力!宗教盛谈“心性”。
卢梭是一个随心性生活与感知生活的人。
他承认:一个人的内心深处不管有多么纯洁,总不免窝藏着某些可增的恶念。
然而无论现实给予卢梭怎样的境地,他都会选择一条善道。
不难发现卢梭骨子里对宗教信仰,虽然他总是变化着宗教。
因为信仰来自智慧。
此时我竟有一种难耐的共鸣。
我深知自己是一个不懂得人情世故或是对人情交往缺少艺术能力的人,但是因为心性的足够善良让身边的人无尽的包容我的幼稚和缺点。
有句话太适用卢梭了:一个人一旦有了坚实的自我,他在这个世界便有了精神的坐标,无论走多远都能找到回家的路。
当形而下的心性指导着他的宿命,那些超越理性的行径是多么的合情合理。
不能看透的东西,总有“永恒”的韵味,生活就是对永恒的试探。
我们每一个人都永远缺少那个理解自己的人,卢梭亦是。
我们不过是自己孤独的走在只有自己的那条路上,去承受一些原承受不了的东西。
忏悔录读书心得2历时20天,终于读完了这本厚重的名著。
其中经历了北京四日游,基本就没碰过此书。
从刚开始的心血来潮,到最终有点心急的看完。
书中讲述的是卢梭一生经历(其实还差最后几年的时光,卢梭并没有讲述)。
从小时候在家中经家人良好品格的熏陶,到父亲送自己去当学工,在此期间受尽约束与处罚,故在十六岁时,只身离开了日内瓦,开始一个人的漂泊。
他热爱旅行,热爱乡村美丽的景色。
没有谋生的技能,却受到乡村淳朴农民、妇女的帮助。
在此期间,也结识了一些朋友,认识了在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华伦夫人,卢梭称呼她为“妈妈”。
他尊敬,热爱他的妈妈,甚至对她产生了依赖,与她在一起的时光总是妙不可言,如此欢快,卢梭的华伦夫人既有对妈妈的感情,也有对情人感情,甚至还发生了亲密的关系,卢梭对此声称他们间的感情是人世间最高尚纯洁的。
是精神上的一种结合,完全消除了肉欲影响。
而华伦夫人和她的管家也是有不寻常的关系,他们三个都知道这些关系,但依然可以十分融洽的相处,甚至还为三人在一起的时光感到怀念。
后来管家阿柰死了(在此期间,我和妈妈到沙尔麦特的小乡村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妈妈有接待了一位骑士,渐渐的我在妈妈心目中的位置就被取代了,这是我感到悲痛,伤心。
在十分不舍得情绪下离开了妈妈。
后来我到了巴黎,我热爱音乐,就写些乐曲,虽写出过一些不错的音乐,却总是不断的被人怀疑我根本不懂音乐。
在巴黎,我来往于朋友之间,其中不乏有上流社会的名人贵族。
其中我一位叫蒙泰居伯爵的,被奉派为威尼斯大使,而他正需要一位秘书。
在威尼斯,这位伯爵的行为荒诞无理,对此我感到十分愤恨与无奈,不久就离开了。
我又回到了巴黎,在旅馆认识了戴莱丝,她温柔质朴,从此她就成为了我的妻子,只是在很多年后,我才举办了一场简易的婚礼。
我开始写歌剧院,并取得了一定成功,《乡村朴师》颇受欢迎。
我一向喜欢乡村的宁静与乡村的美丽景色,它使我使我感到轻松,欢乐。
因此,我和妻子住进了伯爵夫人送的,巴黎边一个城镇的退隐庐。
幸福的时光从此开始了,但却是如此的短暂。
在离开退隐庐,迁居蒙莫朗西,在一个村庄我还写了《爱弥儿》,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引起社会巨大的纠纷,这是我受国家,宗教,人民咒骂的主要原因····(下面有点懒得写了,朋友的离去,遭到朋友的诬陷,毁坏名声,宗教的迫害,国家的驱逐出境,颠沛流离····最终孤独的死去,一切不幸与灾难都发生在了他的身上)我是有怎样的耐心与毅力读完的这本书,事件的陈述、人物内心的解析,对情人的美妙感情与乡村美丽景色的描写,这些对我来说,是有些无趣。
语言的简练但不失生动给我带来了坚持读下去的理由。
俞敏洪告诉我,在大学期间要读五百本以上的书,这就是我拿起这本书的最初理由。
读完没有多大的感想,只是读着,偶尔也联系一下自己。
唯一想到的就是作者的人生处境是如此不幸与艰难,而我对自己的生活又有什么可抱怨的。
其实之前我就明白这个道理,只是现在又找到这样一个悲惨但伟大人生的实例。
唯一摘抄的两句:我原来期待能把我医好的这一切,似乎只是把那支与其说是被我拔出毋宁说是被我折断了的箭向我的心扎的更深。
交错了朋友固然不幸,从那么甜蜜的一个错误中醒悟过来又是一种不幸,其残酷程度,殆有过之而无不及!忏悔录读书心得3对所有人来说,坦白罪过比道出耻辱要容易得多,人有时候宁愿接受惩罚也不愿丢了面子。
人都有当配角的时候,但你如果是配角时却总以主角自居,那是很悲哀的。
如果双方的辩论既长久又激烈,却没有结果,那只能说明双方都没有找到问题的关键。
谁不渴望无忧无虑的生活?但生活的本真应该是半忧半虑的,一个人如果真的到了无忧无虑的地步,那他就离大忧大虑不远了。
只要你不想从对方得到什么好处,奉承也算是一种美德吧,至少可以满足别人的虚荣、保护别人的面子,有何不可呢?良言逆耳,有的话会影响一个人的一生,但只有在多年后他才会明白,不过你必须现在就说,虽然他会反感。
大凡你鄙视的人大都是值得同情的,因为他扭曲的性格中有着无法改变的东西。
要真正让人对你袒露心扉,你就必须让人信任你,如果你把自己的内心遮盖得很严实,谁会愿意让你洞悉他呢?有一种报应不是让人受到经济上或肉体上的惩罚,而是精神上的惩罚,既就是让他的良心长久不安。
嫉妒者都是可怜的,因为他的潜意识里很明白自己不如别人,于是只盼着别人倒霉,却不思如何能提升自己。
男人都离不开女人,但成大事的男人却要适当的远离女人。
儿女之情总会搅扰事业之成。
真正相爱的人不存在谁陪谁,本质上是互陪,相互陪伴、相互呵护、相互珍惜。
顾影自怜,既是对自己的怜惜,也是对自己的欣赏。
失意落魄时“顾影自怜”是一种应有的态度。
人能做到不卑不亢是不容易的,那需要极高的修炼和极深的沉淀,那是一种内在之气,装是装不来的。
有恻隐之心者众,有博爱之情者寡,这就是为什么面对落魄者唏嘘者多、援手者少。
看景不如听景,原因何在?因为听景会让人想象,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梦幻,添加进自己所需要的东西,这样听景自然就迷人多了。
人对自己爱戴的人,往往不一定了解,很多时候正是“不了解”才让人痴迷不醒。
人之一生有苦有甜,临终时回忆旧往,有的人觉得苦,有的人觉得甜,更多的人说不出生活到底是苦是甜。
能称王的人不一定能力有多强,但在特定的圈子里,他一定比别人强,哪怕强一点点,他也是出类拔萃的。
为什么贫穷者更合群、更友善?因为他们彼此都需要别人的帮助和支持,如不合群就生存不下去了。
年少时,幻想未来是美妙的,会产生激情;年老时,回忆过去是快乐的,能消除孤寂。
忏悔录读书心得4读了部分奥古斯丁的《忏悔录》.奥对自己从小的思想和行为进行了细致的回忆,对自己从小所作的恶进行了忏悔和剖析。
如对他16岁时和小伙伴去偷邻居家树上的梨,他对此的反思是:“我并不贪图这些果子,因为我有很多更好的。
我把这些果子偷到后就丢掉,我偷窃只是为了品尝偷窃的罪恶感,享受犯罪的的乐趣”。
偷窃并不为东西本身,反而是为了从中感受一种乐趣,年少的人有这种心理也很正常。
据说,国外有明星也喜欢到超市偷小东西,也是为了享受偷的乐趣,倒是蛮有趣的。
有人说是明星变态,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明星也有孩子似的心态。
而且从对这个事情分析来看也蛮有意思。
在超市偷小东西,没被抓会有成功的感觉,被抓到了罚点款也够不上犯罪,反正明星也不缺那几个钱。
明星也挺会算计的。
这种算计跟少年的算计一样。
奥古斯丁说:“在这次偷窃中,我究竟享受到什么乐趣?难道是我在恶意地模仿卓越的天主吗?其实,原因在于我没有能力违反法律,我只想拥有囚徒做禁止之事的快乐,得到一种欺骗性的感觉,而且在犯罪之后还不会立刻得到惩罚。
”这种偷窃,很可能不会受到惩罚,即使受到惩罚也很小,足可以承受,但却大大满足了少年或者明星们的敢犯罪的感觉,获得敢做常人不敢做的快乐感觉。
所以这些看似无理或正常人看来不值得的事情,其实也隐藏着他们的一种智慧的算计。
奥古斯丁对自己少年透彻的心理还分析说“如果我只享受偷吃果子的乐趣,我一个人就可以完成,没有必要在同伴面前做。
所以我的乐趣不在果子而在罪恶,在于多人合作完成的犯罪行为”。
哈哈,奥古斯丁真的是一个相当透彻的心理分析师,对自己少年的行为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而且那么合情合理。
看过苏童的《刺青时代》,那些少年成立帮派,打打杀杀,甚至死都不怕,其实也有类似的心理,实际的物质利益反倒是不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