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免疫学名词解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免疫学和微生物学名词解释

1免疫球蛋白:是指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

2病毒体:结构完整并具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

3菌毛:是许多革兰阴性菌与少数革兰阳性菌的菌体上具有比鞭毛细、短而直、数量多的丝状物。

4质粒:是细菌染色体外的遗传物质,为双股环状D N A

5抗原:是指能与T细胞抗原受体和B细胞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导致T/B淋巴细胞活化产生正免疫应答,即诱导抗体和或效应T细胞产生,并能与之特异性结合,产生免疫效应或反应的物质。

6毒血症:产外毒素的致病菌侵入机体后,在局部组织生长繁殖,释放外毒素进入血液,到达特定靶器官组织细胞,引起特殊的毒性症状。

7Dane

颗粒:是用发现者名字命名的乙肝病毒体,是D a n e通过电镜观察乙肝病毒感染者血清所见到的直径42nm、具有双层衣壳的完整乙肝病毒颗粒。

8细胞因子:是指由多种细胞,特别是免疫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活性的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

9正常菌群:在正常情况下,这些微生物对人类是有益无害的故称之为正常微生物群,命名为正常菌群。

10.免疫:是指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

,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11非胸腺依赖性抗原:又称T I抗原,由单一重复B细胞表位组成,刺激B细胞产生抗体无需T h细胞辅助。

12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致病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13真菌:是一类具有细胞壁,无叶绿素,以寄生或腐生方式生存,少数为单细胞,多数为多细胞,大小差别很大,既能进行无性繁殖,也能

进行有性繁殖的真核细胞型微生物。

14脓毒血症:化脓性细菌侵入血液后在其中大量繁殖,并通过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15荚膜: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时,可分泌一些粘液性物质包绕在细胞壁外围,当粘液性物质牢固与细胞壁结合,厚度大于0.2um,边界明显光镜下可见时,称之为荚膜。

16抗体:是B细胞识别抗原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产生的一类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球蛋白。

17支原体:是一类缺乏细胞壁,呈多形态性,可通过滤菌器,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细胞型微生物。

18侵袭力:突破宿主机体的免疫防御机制,并在宿主生理环境中定居、生长繁殖和扩散能力。

19超敏反应:是指机体的免疫系统在对抗原发生免疫效应时所发生的一种以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为主的特异性免疫应答。

20核衣壳:由核心和衣壳组成的结构。

21抗原决定簇: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

22人工自动免疫:是用疫苗或类毒素等抗原性物质免疫机体,使之产生特异性免疫应答,从而对相应病原体感染产生抵抗作用的措施,也称为预防接种。

25败血症:致病菌侵入血液,并在其中大量生长繁殖,并通血液扩散到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性病灶。

26T D抗原:又称胸腺依赖性抗原,既有T细胞表位,又有B细胞表位,刺激B细胞产

生抗体需要T h细胞辅助。

26抗原提呈细胞(A P C):泛指具有摄取、加工处理抗原,并将抗原肽提呈给T/B淋巴细胞的一类免疫细胞,可分为专职抗原提呈细胞和非专职抗原提呈细胞两大类。

27微生物:是一大类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必须借助显微镜放大几百倍乃至几万倍后方能看到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8免疫学:是生命科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一门学科。

29抗原决定基:是指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

30补体:是由人或脊椎动物血清与组织液中的一组不耐热可溶性蛋白和表达于细胞表面的一组膜蛋白所组成。

31.M H 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 H A的基因是一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32HLA:人类白细胞抗原,人的M H A因首先在白细胞表面发现,故称为人类白细胞质抗原。

33T细胞:T淋巴细胞是来自骨髓的始祖T细胞,在胸腺环境作用下,分化发育成熟的淋巴细胞,故称胸腺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T淋巴细胞或T细胞。

34B细胞:B淋巴细胞是由哺乳动物骨髓或禽类法氏囊中始祖B细胞分化成熟而来,故称骨髓法氏囊依赖性淋巴细胞,简称B淋巴细胞或B细胞。

35适应性免疫应答又称特异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抗原物异性T/B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的全过程。

36A D C C效应:IgG类抗体与肿瘤或病毒感染细胞表面相应抗原表位特异性结合后,可通过其F c段与N K细胞表面相应的低亲和力IgGFc受体即F c RIII(CD16)结合,增强或触发N K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破坏作用,即为抗体依赖性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简称ADCC效应。

37人工被动免疫:是给机体注射含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免疫效应分子,以治疗或紧急预防传染性疾病的措施。

38血清学试验:采用含有已知特异性抗体的免疫血清,不仅可对分离培养出的未知纯种细菌进行鉴定,亦可区分同一菌种的不同群和型。

39类毒素:外毒素经0.3%~0.4%

甲醛溶液处理后,丧失其毒性作用,仍保留原有免疫原性,即为类毒素。

40免疫细胞:指所有参加免疫应答或与免疫应答有关的细胞及其前体细胞。

41有丝分裂原:指能够非特异多克隆刺激T/B淋巴细胞发生有丝分裂的物质。

42造血干细胞:主要来源于骨髓,具有自我更新和分化两种潜能,在造血组织微环境中,可增殖分化为各种功能不同的血细胞。

43单核巨噬细胞:包括血液中的单核细胞和组织器官中的巨噬细胞。

44树突状细胞D C:广泛分布于脑以外的全身组织和脏器,数量较少,仅占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的1%,因其具有许多分枝突起故名。

45N K细胞:自然杀伤细胞来源于骨髓淋巴样干细胞,其发育成熟依赖于骨髓和胸腺微环境。主要分布于外周血和脾脏。

46白细胞介素IL:主要由白细胞产生的,能介导白细胞间或白细胞与其他细胞间相互作用的细胞因子。

47无菌操作:是指在无菌状态下的操作,即防止微生物进入人体或其他物品的操作方法。48菌血症: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但未在血液中繁殖,仅通过血液播散到合适的组织器官中进一步繁殖。如伤寒杆菌感染早期可引起菌血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