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解摄影中的构图与平面构成
平面构成的定义
![平面构成的定义](https://img.taocdn.com/s3/m/02a8039a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bd.png)
平面构成的定义平面构成是指在平面上通过各种元素组合形成的图形或形态。
这些元素可以是点、线、面等,通过它们的相互组合、重复与变换,形成了各种丰富的图案和造型。
平面构成是构图学中重要的概念,它对于设计、绘画、摄影等艺术领域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1. 平面构成的基本元素在平面构成中,主要有以下几种基本元素:1.1 点点是平面上最基本的图形元素,它无大小、无形状,只有位置坐标。
点可以作为构图的基准,标记出平面上的一些重要位置或关键点。
1.2 线线是由一系列相互连接的点组成的,具有长度和方向。
线可以是直线、曲线、折线等形状,它们在平面构成中起着连接、分割、界定等作用。
1.3 面面指平面上的一个二维空间区域,它由一组连续且相邻的线段组成。
面可以是简单的几何形状,如矩形、三角形、圆形等,也可以是复杂的非凸多边形。
2. 平面构成的原则和技巧平面构成不仅仅是简单地将基本元素排列在平面上,它还需要遵循一些原则和技巧,以达到良好的视觉效果。
2.1 对称性对称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沿某条轴线或中心点进行镜像重复排列所形成的平衡效果。
对称性可以将平面构图分为左右对称、上下对称、中心对称等多种形式,给人以稳定、平衡的感觉。
2.2 平衡性平衡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在空间上的分布达到均衡的状态。
平衡性可以是对称平衡,也可以是不对称平衡,它可以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形状、位置等来实现。
2.3 重复性重复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以一定的规律进行重复排列,形成一种连续、有序的效果。
重复可以是线性重复、放射性重复、斜交重复等多种形式,它可以增强平面构图的统一感和连贯感。
2.4 对比性对比性是指平面上的元素通过大小、形状、颜色、明暗等方面的对比来产生鲜明的差异。
对比性可以强化图形的层次感和重要性。
2.5 留白留白是指平面上的空白区域,它可以是未被填充或装饰的部分。
合理的留白可以帮助平面构图更加简洁、清晰,使观者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平面构成的应用平面构成广泛应用于设计、艺术等领域,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中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图解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图解](https://img.taocdn.com/s3/m/c7592264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d797919.png)
摄影必会知识点总结图解摄影是一门需要掌握许多知识点的艺术,从构图到光影的运用,从摄影设备的选择到后期处理的技巧,都需要摄影师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
在本文中,我们将总结摄影必会的知识点,包括摄影构图、摄影设备、光影运用、后期处理等多个方面,希望能对摄影爱好者有所帮助。
一、构图知识1.构图原理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有吸引力,更有表现力。
构图原理包括:黄金分割、对称构图、留白构图等。
2.主题选择在构图时,选择合适的主题非常重要。
主题的选择可以使照片更具有意境和深度,能够吸引观众的眼球。
3.线条运用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不同的线条会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
摄影师应该学会运用线条来加强照片的表现力。
4.色彩运用色彩也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不同的色彩会给人不同的情感体验。
摄影师应该学会运用色彩来增加照片的表现力。
5.虚实结合虚实结合是构图中的一种技巧,通过合理运用虚实对比可以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深度感。
二、设备选择1.相机选择在选择相机时,需要考虑自己的拍摄需求和预算,现在市场上有许多不同类型的相机可供选择,如单反相机、微单相机、数码相机等。
2.镜头选择不同的镜头适用于不同的拍摄场景,如广角镜头适合拍摄风景,适合拍摄人像等。
3.三脚架选择三脚架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个辅助设备,它可以帮助摄影师拍摄清晰度更高的照片,尤其是在暗光情况下。
4.其他配件选择如闪光灯、滤镜、机身包等配件也是摄影中需要注意选择的设备。
三、光影运用1.光线方向光线的方向对照片的效果有很大的影响,摄影师应该学会观察光线的方向,并根据情况来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和曝光参数。
2.光线亮度光线的亮度也是摄影中需要注意的因素,调整曝光参数可以使照片更具有层次感和明暗对比。
3.光线质地不同质地的光线会给照片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了解和把握不同质地的光线对摄影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4.阴影运用阴影也是光影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通过巧妙运用阴影可以使照片更富有韵味。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https://img.taocdn.com/s3/m/2da146eaf8c75fbfc77db2c4.png)
完整
• 完整是相对的,摄影中的相对完整指的是被框取在摄影画 面之内的被摄对象相对于该画面所能提示的含义是完整 的,并不是指被摄对象自身的完整。 • 在画面构图上,现代的作品视觉感的突破。
透视与深度
• 摄影画面就是要在二维空间内表现出三维空间效果。有了 透视感,也就有了空间深度。而透视手段的运用就是表现 三维深度的很好手段。 • 恰当地运用各种不同手段可以创造出不同的透视效果。如 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利用前后景、框架、光线、线条 等。
10 PDF 文件使用 "pdfFactory Pro" 试用版本创建
高调
• 调子明亮,基调以白色为主,灰色、浅灰和中灰调构成; 视觉上的感受明快、单纯、活泼的感觉; • 高调的拍摄 选择; 控制; 后期;
• 照明一定要柔和、均匀,一般多使用顺光和柔光,拍摄头 像的特写时光比通常控制在1:2;室外光线拍摄一般加1--1.5档; • 拍摄人像要求模特穿白色、浅色的衣服,拍摄自然景物选 取浅色调,主体和背景的色调和色彩应尽量接近。
摄影画面
• 摄影画面的特点
它与绘画不同,是采用摄影自身的手段,通过镜头来观 察、发现和提炼,通过特定的感光材料来感受、记录和表 达,通过镜头的聚集方式和快门对时间的截取技术来获的形式
摄影画面的形式取决于摄影者的表达意愿,可方可圆。 摄影画面的大小与观看的距离相互关联、与底片大小或数字 文件的大小相互关联。
根据主线条的特征来决定画幅的宽高比; 强调画面上的主线条 1、摆放的位置; 2、和边框线的位置; 3、一般会顺着线条的运动方向来确定画幅和边框线; 4、拍摄者的意图和画面的构成结合;
影调
影调是画面的明暗层次和虚实对比及色彩的明暗关 系。 • 影调构成 不同的明暗调子构成了不同的画面影调,一般分为高 调、低调、软调、硬调等。
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
![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2119bd16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342a853.png)
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摄影构图就是在摄影创作过程中,如何在取景器里这个有限的平面空间里,合理地安排所看到的画面上各个元素的位置,从而达到最佳的艺术效果同时表现出摄影者的创作意图的过程。
这个过程,和传统中国绘画中的“章法”“布局”是一样的,是一种艺术技巧和表现手段。
下面是店铺为您整理的关于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一、构图的重要性在很大的程度上,构图决定着你构思的实现,决定着作品的成败。
一幅好的摄影作品,如果你没有构好图,拍出的效果也许黯然失色;也许一处并不起眼的角落,经过拍摄者的精心构图后,也会生灵活现。
构图是摄影第一步,虽然摄影构图的规则不是死的,但了解构图可以避免一些初级的错误,在观赏好作品的时候,也可以了解拍摄者为什么要这样拍,对自己的提高也很有帮助。
总之,构图就是指如何把人、景、物安排在画面当中以获得最佳布局的方法,是把形象结合起来的方法,是揭示形象的全部手段的总和。
一副优秀的摄影作品,人们往往以“独具匠心”来评价其的构图精湛。
可见,摄影艺术离不开构图,学习如何构图,也是学习摄影艺术的重要一环。
关于摄影构图的介绍二、寻找主体要拍摄好照片,我们首先要做到:1) 寻找动人的主体构图第一步,首先就是要寻找动人的对象来拍。
而不是简单地拿起照相机摁快门,在摁下快门之前,你要问自己,有什么吸引你的地方?是色彩?线条?光影?还是造型?确定了主体后,下一步就是怎么去表现它了。
接着我们便要慢慢接近她,通常,主体在画面要占一定的比例,才能引人注目,也就是主体突出。
主体太小,就不成为主体。
2)突出主体突出主题也是摄影构图的主要目的。
每一幅摄影作品,都有一个主题或者是趣味中心。
那么如何让这个趣味中心更吸引人呢?我们可以把主体强调、突出,舍弃一些与趣味中心无关的东西,并适当地安排一些东西来烘托趣味中心,使画面更具吸引力,让观赏者一看就知道这张照片想表现的是什么。
这一切都是通过构图来达到这个目的。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c43c725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da.png)
摄影画面构图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原则1.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中常用的原则之一,将画面分为3等分,然后在对分线上或对分点上放置主体或元素,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平衡和美感。
2.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将画面上的元素按对称原则进行镜像布局,让画面显得平衡和稳定,通常用于拍摄建筑或风景等。
3. 头部构图头部构图是指在画面上留有足够的空间,让画面产生延伸的感觉,与画面中的元素形成对比,给人留白而舒适的感觉。
4. 圆形构图圆形构图是运用画面上的元素或光线的方向,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让画面显得和谐、统一,给人一种舒适和美感的感觉。
5.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通过对角线的布局来吸引观众的目光,使画面显得更加有层次和动感。
6. 运用线条画面中的线条是构图中非常重要的元素,能够引导视线,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显得更加有趣。
二、构图的关键要素1. 主体主体是照片中最重要的元素,它吸引观众的目光,是构图的核心。
在构图中,要注意将主体放置在黄金分割点或构图中心,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和吸引眼球。
2. 前景前景是画面中距离镜头最近的元素,它能够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深度感,提高照片的立体感和表现力。
3. 背景背景是画面中主体或前景之后的元素,它能够营造出适合主题的环境和氛围,增加画面的可读性和吸引力。
4. 空间空间是画面中的元素之间的位置和关系,正确处理空间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和谐和舒适,增加画面的厚度感。
5. 光影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能够赋予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和表现力,增加画面的立体感和魅力。
合理运用光影,能够让画面更加生动和有趣。
6. 线条线条是构图中的重要元素,能够引导观众的目光,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动感,让画面更加有趣和富有表现力。
7. 比例画面中的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关系是构图中需要注意的关键要素,能够影响画面的平衡和和谐,对比度和韵律。
三、构图的技巧和方法1. 等待时机在拍摄中,摄影师应该耐心等待最佳的时机,抓住主体的最佳瞬间,以获得更加生动和有趣的照片。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2ba1193e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ad9bd61.png)
十三种摄影构图技巧分析摄影是一门艺术,而构图则是摄影作品的骨架,它决定了照片的结构和视觉效果。
掌握好构图技巧,可以让我们的照片更具吸引力和表现力。
下面就为大家详细分析十三种常见的摄影构图技巧。
一、中心构图中心构图是将主体放在画面的中心位置,这种构图方式简单直接,能够突出主体,让观众的注意力一下子集中在主体上。
比如拍摄一朵盛开的鲜花,将其置于画面中心,周围的环境作为背景来衬托,能使花朵显得格外鲜艳和醒目。
二、对称构图对称构图给人一种平衡、稳定、和谐的感觉。
可以是左右对称,也可以是上下对称。
例如拍摄一座古老的建筑,其左右对称的结构通过对称构图展现出来,能凸显建筑的庄严和宏伟。
三、三分法构图将画面横向和纵向平均分成九等份,四条分割线的交点就是所谓的“趣味中心”。
把主体放在这些交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能让画面更加平衡和富有美感。
比如拍摄风景时,把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三分之一或下三分之一处,会让天空或地面有更好的表现。
四、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比例约为 1:0618,这是一种被广泛认为具有美感的比例关系。
在摄影中,我们可以将主体放在画面的黄金分割点上,使画面更具艺术感。
五、框架构图利用窗户、门框、树枝等元素形成一个框架,将主体框在其中。
这样能够引导观众的视线聚焦在框架内的主体上,增加画面的层次感和纵深感。
六、引导线构图利用道路、河流、栏杆等线条元素,引导观众的视线延伸到主体上。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和动感,让照片更具吸引力。
七、对角线构图将主体沿着画面的对角线分布,能够让画面充满动态和张力。
比如拍摄奔跑的人物或者倾斜的建筑物,都可以采用这种构图方式。
八、三角形构图以三个视觉中心为景物的主要位置,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
这种构图方式可以让画面更加稳定和均衡,同时也能表现出一定的立体感。
九、留白构图在画面中留出一定的空白空间,让主体更加突出,同时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
这种构图方式常用于拍摄简洁、高雅的主题。
人像摄影构图中点的运用
![人像摄影构图中点的运用](https://img.taocdn.com/s3/m/6db1e28883d049649b6658a8.png)
人像摄影构图中点的运用1. 平面构成对人像摄影的作用人像摄影构图中画面要具有独特的构思,形态间的构筑、组合以及超然的美感,这种功能与美的结合构成了人像摄影中的构图要素。
一幅完美画面的构成,是由不同要素按一定的美学规律组合而成的,要掌握这种规律就要了解一些艺术设计中平面构成的知识。
人像摄影构图中,平面构成是对画面构成最基本的训练,也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分析、实验,通过这种思维方式的开发,最终创作出最佳的构图形式。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平面构成最主要的造型要素是利用点、线、面进行画面的布置。
这对人像摄影构图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准确、理性、灵活地掌握平面构成将会使你在拍摄的设计中获益匪浅。
2. 人像摄影平面构成的造型要素——点在人像摄影的平面构成中,点是最基本的造型要素,是具有空间位置的视觉单位,是视觉的中心。
点是线的开端和终结,是面的集合,客观存在的形态都离不开点的存在。
人像摄影构图中的点可以分为实点与虚点。
我们眼睛能够感觉到,但又不存在的点,叫虚点,比如人物的关节部位,肢体的顶端,肢体线条所形成的折角处、交叉处等;那些视觉上能够感觉到,同时又有位置、大小和形状的点,称之为实点(点的概念在几何学中只表示位置,没有大小)。
点在我们的概念中常常习惯是圆形,但事实上并不一定局限于此,方形,三角形,多角形,以及不规则的图形,都可以表现为点。
不同的材料与肌理,还可以创造出红点、绿点、亮点、暗点等等形式。
如果将各种方法综合加以考虑,我们可以创造出千千万万种不同的点。
因此作为摄影师要重点观察与判断客观世界所存在的点,点在人像摄影构图中的平面构成中是最基本的形态,它具有焦点性、聚散性、远近性、韵律性等基本属性。
①点的焦点性点的焦点性被视为力的中心,它使画面空间极具张力,直接夺人眼球。
在人像摄影构图中往往利用点的焦点性来突出主题,是最直接、最简洁、最有力度的方法。
焦点是鲜明的,也存在着点的变异。
如果用圆组成图,使在中间的点变成方点,这就形成点的变异构成,突出了方点,而方点成了焦点的中心。
平面构成设计知识点汇总
![平面构成设计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89cf0086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9fa4a51.png)
平面构成设计知识点汇总平面构成设计是广告设计、图形设计等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涉及到构图、色彩搭配、排版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平面构成设计的几个主要知识点进行汇总和讨论。
一、平面构图平面构图是平面设计中最基本和核心的要素之一。
一个好的构图能够吸引人的眼球并有效地传达设计意图。
在进行构图时,设计师需要考虑元素的位置、大小、比例和间距等因素。
1.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指在画面中将元素沿着中轴线进行对称安排的一种方式。
这种构图方法给人以稳定、整洁的感觉,适合表达庄重、稳重的主题。
常见的对称构图包括完全对称构图和轴对称构图。
2. 不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是指画面中元素不沿中轴线对称排列的一种方式。
这种构图方法常用于传递活泼、变化或动感的主题。
设计师可以通过位置、大小和颜色等手段来实现不对称构图。
3. 黄金分割构图黄金分割构图是一种比例美学原理,通过将画面分割为黄金比例的部分来实现构图的和谐和平衡。
这种构图方法被广泛应用于摄影、绘画和设计等领域。
二、色彩搭配色彩是平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要素,它能够传递情感、引起共鸣,并对作品产生重要影响。
色彩搭配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视觉效果和表达效果。
1. 色彩对比色彩对比是指通过使用相对明暗、冷暖、对比度等差异明显的颜色来产生视觉冲击力和强烈的视觉效果。
常见的色彩对比包括互补对比、对比色对比和明暗对比等。
2. 色彩搭配原则色彩搭配原则是指在平面设计中遵循的一些基本法则。
常见的色彩搭配原则包括色彩的类比、色彩的对比、色彩的渐变和色彩的统一等。
良好的色彩搭配能够创造出和谐、统一的视觉效果。
三、排版设计排版是平面设计中文本布局的一部分,它直接影响着设计作品的可读性和视觉效果。
一个好的排版能够使文本更易于阅读,并且能够提升整体设计的品质。
1. 字体选择字体的选择对于排版设计非常重要。
设计师需要根据设计的风格和主题选择合适的字体。
常见的字体类型包括衬线字体、非衬线字体和手写字体等。
2. 行距和字距良好的行距和字距能够使文本更易读,并且能够提升整体排版的美感。
构图与构成的关系知识点
![构图与构成的关系知识点](https://img.taocdn.com/s3/m/8c60faf8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1f.png)
构图与构成的关系知识点构图与构成是视觉设计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们直接影响着作品的视觉效果和传达的信息。
构图是指在一个平面上安排所要表达的内容和元素的过程,而构成则是指构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构图和构成密切相关,下面将从不同角度详细讨论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构图和构成的定义和区别1.构图:构图是指在一个平面上安排元素的过程。
通过选择和安排各个元素的位置、比例、大小和角度等,使得整个作品具有视觉上的平衡和美感。
构图需要考虑作品的整体结构以及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以达到预期的视觉效果。
2.构成:构成是指构图中各个元素之间的关系和组织方式。
它包括元素之间的对比、平衡、重复、节奏、层次等元素之间的关系。
通过合理的构成,可以强调作品中的重点和主题,增强视觉冲击力,使得作品更加有吸引力和表现力。
构图和构成的关系:构图和构成是相辅相成的概念,它们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构图是构成的基础,而构成则是构图的具体表现形式。
构图的基本原则是为了实现构成的目的,而构成则是通过构图来实现的。
因此,构图和构成是紧密相连的,相互促进和影响的关系。
二、构图与构成的基本原则1.平衡:平衡是构图和构成的基本原则之一。
平衡可以分为对称平衡和不对称平衡。
对称平衡是指将元素平均地分布在一个平面上,形成镜像对称的结构。
不对称平衡则是通过元素的大小、形状和位置等不同的组合方式来实现平衡。
2.节奏:节奏是构图和构成的另一个重要原则。
节奏可以通过元素的重复和间隔来表现出来。
重复相同的元素可以形成节奏感,而间隔则可以增强元素之间的对比和动态感。
3.重点:构图和构成需要有一个明确的重点,即引导观众的视线和注意力的位置。
通过合理的构图和构成方式,可以突出作品中的重点,使其更加突出和明确。
4.比例和尺寸:元素之间的比例和尺寸是构图和构成的重要考虑因素。
通过调整元素的大小和比例,可以达到不同的视觉效果和表现手法。
5.线条和形状:线条和形状是构图和构成中常用的元素。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ffe1fc26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29.png)
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特点的理解首先,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中对形状、线条、纹理、图案、空间关系等进行组织的方式。
平面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基础,它决定了画面的结构和布局,直接影响作品的整体效果。
在平面构成中,艺术家可以运用不同的构图原则和方法,如对称、平衡、重复、对比、比例、径向等,来创造出不同的视觉效果和情绪效果。
平面构成不仅仅是对画面进行排列和组织,更是艺术家对意境和主题的表达和传达。
其次,色彩构成是指在作品中运用色彩进行组织和表达的方式。
色彩是艺术作品中重要的表达手段之一,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搭配和组合,艺术家可以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色彩构成包括色彩的饱和度、明暗、冷暖、对比等方面的处理,通过对色彩的操控,艺术家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意象。
在色彩构成中,还可以通过对色彩的选择和运用,营造出不同的氛围和表现手法,如使用明亮鲜艳的色彩表现欢快和活力,使用冷色调的色彩表现冷漠和压抑。
最后,立体构成是指在作品中通过透视、明暗的处理来表现空间感和物体的立体感。
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营造虚实对比和深浅透视的重要手段,通过对光影的处理和形体的建构,艺术家可以表现出物体的质感和形态。
立体构成不限于对物体的形态进行表达,还可以通过运用透视原理和明暗效果,将画面的前景、中景和背景进行分层展示,创造出深度和空间感。
立体构成在艺术作品中起到视觉引导和观察重点的作用,同时也是艺术家表达主题和情感的手法之一总之,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是艺术作品中的三大构成特点,它们通过对形状、线条、纹理、色彩和空间的组织和表达,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视觉效果和情感共鸣。
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促进,在艺术创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只有通过对这三大构成特点的灵活运用,艺术家才能创造出富有张力和魅力的作品,从而达到艺术表达的目的。
三种不同的摄影构图方法
![三种不同的摄影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9fe09935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faa1762.png)
三种不同的摄影构图方法摄影构图是指在拍摄照片时,根据主题和想要传达的意境,通过合理的安排和摆放图像的元素来达到艺术效果。
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环,能够直接影响照片的主题表达和观赏者对照片的感受。
下面我将介绍三种不同的摄影构图方法。
1. 三分法构图:三分法构图是一种最基本并且常用的构图方法。
它根据黄金分割原理将画面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并通过将主体物体放在黄金分割点处来吸引观众的视线。
黄金分割在数值上约等于0.618,因此照片构图中的黄金比例是用较小的一部分来衬托较大的一部分,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和层次感。
例如,我们可以将水平的地平线放在画面的上下三等分线,将主体置于上方的黄金分割点,或者将某个物体放在特定的黄金分割线上,以增强画面的平衡和美感。
2. 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通过倾斜的对角线来构建画面框架的方法,可以在画面中创造出一种动态和视觉冲击力。
它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并让观众的目光在画面中流动。
对角线构图可以是水平方向的对角线,垂直方向的对角线,或是对角线交叉的立体空间。
通过合理运用对角线,可以创造出各种形式的动态平衡和艺术张力。
例如,可以利用建筑物、树木或道路等线条来构成对角线,增加画面的视觉效果和层次感。
3. 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将画面对称分割或镜像重复的方法。
它通过将主体物体放在画面的中央或对称位置,使画面呈现出一种平衡和稳定感。
对称构图有时可以传达出一种秩序和和谐的感觉,但也会导致画面的平淡和缺乏变化。
因此,在运用对称构图时需要注意整体构图的创新和独特性。
例如,可以将建筑物或风景等物体的左右对称部分放在画面两侧,或者通过镜像处理来追求对称构图的效果。
此外,还可以利用反射和阴影等元素来增强对称构图的效果。
总结:摄影构图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合理运用构图方法可以使照片表达更加清晰、生动和有吸引力。
除了以上介绍的三种构图方法,还有很多其他的构图技巧,如透视构图、留白构图、重点突出等,它们都能够帮助摄影师将主体物体以更好的方式表现出来。
论摄影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
![论摄影构图与平面构成的关系](https://img.taocdn.com/s3/m/3e79fcd7a58da0116c174966.png)
一
、
摄 影 构 图 客观 引导
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艺术 大师莱 昂纳多 ・ 达・ 芬奇 说过 “ 艺 术家不会组织画面 , 就像演说家不会组织语言 。 ” 摄影是什么 ? 摄影就是使用专 门设备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 , 以光线绘 图。 说 到绘 图, 我们就不 能不提摄影方面的有关构图 , 就经 常用 到的
的理 论 所 影 响 , 而不 能 形成 自 己的 拍 摄 技 法 和 构 图方 式 , 因为
四、 摄影构图和平面构成
前面 已经讲 述 了摄 影构 图和平面构成 的基本 组合形式 , 即摄影构图在一定的环境场景 中通过照相机取景器进行观察 并做适当的取舍 , 现场进行构 图创作 , 没有现场也就无法产生 作品 。平面构成 的形式 比较多样化 , 可以随时随地 进行 创作 ,
分说明画面所能够 表达的主题 , 然后把繁杂琐碎 、 有干扰主题 表现的元 素隔离在 画面之外 , 使作 品比现实生活更强烈 , 更有 说服力 , 画面更完美 。 摄影创作离不 开构图 , 就好 比周游世界离不开地 图一样 ,
构图是 否得 当是构成 一幅优秀作品成败的关键 。摄影构图与
效果 ;由线的移动得来 的面具有长度 和宽度 ,在平 面构成当 中, 面所 占的 比 例比 较大, 面 的形态在平 面构成 中起 的是关键
性 的作用 。
一
平面构成有其相 同之处 , 有些是可 以相互借鉴 的, 但是有些是 不能完 全代替 的, 艺术虽然相通 , 但是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
常见构图方法
![常见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ee0bf6d5c9d376eeaeaad1f34693daef5ef71337.png)
常见构图方法常见构图方法_________________构图是指摄影师通过移动相机的位置和角度,以及选择特定的视野,来确定拍摄对象的位置和摆放方式,从而使画面更具有表现力。
构图是摄影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影响影像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从中阐述构图的常用方法。
一、单一视角法单一视角法是最常用的构图方式之一,即只选择一个视角进行拍摄,不改变相机的位置或角度。
单一视角法常用于拍摄人物、建筑、风景等,它能够准确地把握住拍摄对象的特征,使得画面显得简单而不失气势。
二、远景近景法远景近景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即将远处的风光与近处的物体相结合,以便以不同的角度来表现风光的宏大与物体的细节。
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大场面的气势,同时也能够让画面显得更加丰富多彩。
三、平面分割法平面分割法是一种基于平面理论的构图方式,也叫做“三分法”,即将图像分成上下三部分,或者左右三部分。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得画面显得有层次感,而且能够将重点引出来,使画面具有良好的表现力。
四、重心法重心法是一种以重心或中心为出发点的构图方式,即将相机以重心或中心为中心进行旋转或错位,以便将重点引出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张力和表现力。
重心法通常用于拍摄风光或人物。
五、对角线法对角线法是另一种常用的构图方式,即将图像分割成两个对角的部分,并将重点对准其中一条对角线上。
这样就可以使画面具有一定的张力,使得画面显得生动而有表现力。
总之,上述就是常见的几种构图方式,它们都可以有效地表现出影像的表现力和气势。
然而,在构图时,要根据不同的影像需要选择合适的方式,才能够得到理想的效果。
摄影中的平面构成与构图技巧
![摄影中的平面构成与构图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af4a083667ec102de2bd891c.png)
一、传统绘画构图与摄影构图构图是画面形式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传统绘画的构图讲究饱满、完整,特别是古典主义绘画,非常讲究构图的平衡性。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虽都采用“平面构图法”,均是以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但在构图方法和程序上则相差甚远。
绘画是先设计构图——以主观为主;摄影是先选择构图——以客观为主。
绘画构图可以主观地任意取舍,按设计好的构图去进行创作;而摄影构图需直接用照相机取景器和镜头进行现场构图,以客观为主,适当取舍。
因此可以说“绘画是加法构图,摄影是减法构图”。
这表明了摄影在构图取舍上与绘画构图的取舍有着质的区别。
因此,对摄影师来说,构图是将自然界的“形”变成艺术的“形”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置于构思和具体表现方法之中。
一般传统风景绘画构图基本围绕黄金分割和单点透视来进行。
摄影构图就是要研究在摄影画面上形成美的表现形式结构。
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
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的形式表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在摄影中也称摄影构图,而摄影构图无非就是取舍光影的构成,色彩的构成,点、线、面构成的一种选取方式。
大自然是没有边框的。
把大自然的景物拍下来,不是景物的再现。
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行为。
照片的边缘决定了照片的内容,断章取义是摄影者的工具。
画框也为两件事物建立起一个关系,带来了原来不存在的对比。
画框的重要性是因为有了画框才有构图的需要。
以人文社会为题材的作品可以用故事来吸引观众。
而风光摄影里的构图不单为画面带来吸引力,它也是用来表达内涵的视觉语言。
1、构图的目的记得一位法国摄影家说过:我们不能像画家一样创造形状,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简化,以使它清晰易见。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f5f5795a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65.png)
摄像构图的知识点总结一、构图的基本概念:1. 构图是指在取景器内界定拍摄范围,进行视觉组合和布局,达到画面呈现的一种方式。
2. 构图的基本概念包括:对角线、黄金分割、对称构图、不对称构图、平面构图、点构图等。
二、构图的基本原则:1. 主题:构图要突出主题,让主题在画面中占据重要的位置。
2. 简洁:简洁的构图能够更好地吸引观众的眼球,增加图片的吸引力。
3. 对比:对比可以增加画面的张力,更好地表现主题。
4. 节奏:构图的节奏感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使得画面更具有动态。
5. 剪裁:合理的剪裁可以去除多余的杂物,使画面更干净利落。
三、构图的基本要素:1. 画面边界:画面边界应该留有一定的空间,以便更好地表现主题。
2. 前景、中景和远景:合理使用前景、中景和远景可以增加画面的层次感。
3. 对角线:对角线是构图的基本要素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动态感。
4. 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构图的黄金法则之一,它可以使画面更具有美感。
5. 对称和不对称构图:对称和不对称都可以使画面更加平衡和美观。
四、构图的实践技巧:1. 视角的选择:合理选择拍摄的视角可以使画面更加生动。
2. 光线的运用:合理运用光线可以使画面更丰富多彩。
3. 色彩的运用:合理运用色彩可以制造画面的氛围。
4. 焦距的选择:不同焦距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有层次感。
5. 镜头的选择:不同镜头的选择可以使画面更具有个性。
五、构图的实例分析:1. 风光摄影:风光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大自然的壮美。
2. 人物摄影:人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突出主题的个性。
3. 静物摄影:静物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静物的美感。
4. 动态摄影:动态摄影需要合理构图来表现动态的美感。
六、构图的审美标准:1. 美感:构图要让人看后有美的享受,使人心情愉悦。
2. 艺术性:构图要有一定的艺术性,使人有审美的激情。
3. 创意:构图要有一定的创意,使人有新的感受。
七、构图的思考:1. 主题:拍摄前要明确主题,以便更好地构图。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图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图](https://img.taocdn.com/s3/m/d4dccb61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d5.png)
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图摄影构图是指摄影师在拍摄时对画面中的元素进行排列和组织,以达到视觉效果与艺术表现的结合。
摄影构图作为摄影创作中的重要环节,对影响作品的美感和观赏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构图能够提升作品的艺术价值,并使观者对作品产生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
下面将就摄影构图的相关知识点进行总结。
1. 构图原理构图原理是指摄影师在进行构图时需要遵循的基本原则和规律。
其中包括:- 第一:黄金分割原则。
黄金分割是一种艺术构图的原则,将画面分为三等分的黄金比例,使画面更具有美感和平衡感。
- 第二:对称与平衡。
对称构图即画面中的元素呈对称排列,平衡构图则是指画面中的各个元素在视觉上的平衡和协调。
- 第三:前景、主体和背景。
构图中需要考虑前景、主体和背景的关系,以确定照片的焦点和主题。
- 第四:对比与层次。
对比构图通过比较画面中的形状、颜色等元素产生鲜明的对比,增强图像的表现力。
层次构图则是通过前后景的关系,产生明暗层次感,增加画面的深度和立体感。
2. 构图技巧构图技巧是指在实际拍摄中,摄影师应该注意和掌握的一些构图方法和技巧。
主要包括:- 视觉中心。
在构图中要注重画面中的视觉中心,即画面中吸引观众目光的位置,如主体物体或元素。
- 线条引导。
线条可以引导观众的视线,使观众的目光自然地流向画面中的焦点。
- 对角线构图。
对角线构图是一种常用的构图方法,通过将画面分割成对角线,产生动态和张力。
- 填图法。
填充画面的构图方法,利用各种元素填充画面,突出画面的主题和情感。
- 点线面构图。
摄影师可以通过对画面中的点、线、面进行组合和排列,产生丰富的构图效果。
3. 空间与节奏构图中的空间和节奏是摄影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空间的利用和节奏的掌握使作品更富有张力和节奏感。
具体包括:- 空间的利用。
摄影师需要注意画面中的空间利用,比如留白构图可以使画面更干净利落,留有余地,增强画面的节奏感。
- 节奏的掌控。
通过元素的排列和分布,摄影师可以使画面产生一种律动感和韵律感,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视觉冲击力。
国家地理权威教程:教你15大摄影构图大法!
![国家地理权威教程:教你15大摄影构图大法!](https://img.taocdn.com/s3/m/5a4e190b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ac.png)
国家地理权威教程:教你15大摄影构图大法!人们根据经验总结了一些固定的构图“法则”,按照这些“法则”来构图相对不会犯错。
1.黄金分割构图:这是最常见的构图方式,被摄影师当作摄影“黄金构图大法”了。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黄金分割率吧。
黄金分割线是一种古老的数学方法。
黄金分割的创始人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他在当时十分有限的科学条件下大胆断言:一条线段的某一部分与另一部分之比,如果正好等于另一部分同整个线段的比即0.618,那么,这样比例会给人一种美感。
后来,这一神奇的比例关系被古希腊著名哲学家、美学家柏拉图誉为“黄金分割律”。
大部分研究视觉艺术的人对数学完全没有概念,看看下面的示意图大家就很容易理解了。
黄金分割线的神奇和魔力在绘画、设计、影像等艺术领域广泛应用,只要按照黄金分割线来构图,您的作品都会具有艺术美感。
另外,由黄金分割法演变出来的三分法也很适用,也就是画面的长宽分别分割成三等份,每条分割线也都视为黄金分割线。
在金庙朝拜的女孩,印度阿姆利则。
恒河夜祭,印度瓦拉纳希。
茶园,云南西双版纳。
2.中心构图:相对“黄金构图大法”中心构图常被人误解,觉得把主体放在中间被视为不会构图,其实中心构图也是非常重要的构图形式,中心构图是最能突出主题的构图方式,人的视觉第一时间一定落在画面的中心,所以这样的构图更直接,更有视觉冲击力。
布达拉宫,西藏拉萨。
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四川甘孜。
船夫,印度瓦拉纳希。
3.对称构图:对称构图也是相对“黄金分割大法”的一个重要的构图方式,给人平稳、均衡、重复的感觉。
对称并不单一死板,可分为上下对称、左右对称、完全对称和轴对称等形式,利用好对称会让画面更具有感染力和戏剧性。
例如平静的水面倒影、建筑透视等多用这种方法构图。
大昭寺,西藏拉萨转经筒,西藏拉萨。
安目错,西藏昌都(轴对称)。
4.偏离构图:顾名思义,这个是画面主体或分割偏离黄金分割线的构图形式,一般是超过三分线以外的构图。
有人会说话了,难道这也行嘛?答案是肯定的,这也行,虽然不如前两个构图那么严谨但特定的时候还是要用到的。
17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
![17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af69530a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d8.png)
17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摄影并不是拿着手机按一下快门“咔嚓咔嚓”拍下来就行了,这种只能称之为拍照。
摄影要从曝光,构图、方法、技巧、光线、色彩等上面来展现,这样画面才会有美感。
摄影是减法,构图时不要纳入太多景物,让画面有一个让人感兴趣的点,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主体。
下面利用我所拍摄过的相片一起来学习下17种摄影常用构图方法。
第1种构图方法:L形构图L型构图会让画面有种视觉张力与延伸感,适合风光、人像摄影。
看到L型构图我就想起下面这张相片,这是在兴隆热带植物园拍的,近处的王莲,棕树一直延伸到很远处,形成一个L形形状,L形形成的包围里有个主体更出彩,其实这张相片我也是意在突出王莲。
第2种构图法:垂直线构图。
画面中的景物形成垂直的线条,垂直线构图能够使画面在上、下方向产生视觉延伸感,线条挺拔、纤细、向上生长,多适用于建筑、树木。
这张相片中的竹杆从中间截取,在画面上下方就产生了视觉的延伸感,有种生长,无限向上突破的感觉。
第3种构图方法:对称式构图。
画面中无论是左右还是上下,如果景物是相同的,这种构图就被称为对称式构图。
有些拍摄对象本身就具备对称式的结构,如蝴蝶的翅膀、鸟巢、国家大剧院等。
还有一种对称构图是被摄主体在水面或反光物体上形成倒影的对称,这样的画面给人一种协调、平静和秩序的感觉。
这张相片就是楼房与水面上倒影的上下对称。
第4种构图方法:对角线构图。
可以算是斜线构图中小的分类,对角线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左上角到右下角,左下角到右上角形成一条线,延伸感和力度感更强一些,而斜线构图做不到这点。
这张相片就利用炮弹树的一根枝干进行了对角线构图,左下方多了一小截枝干,若除去更标准。
第5种构图方法:辐射式构图法。
辐射式就是一个水平面向四周发散,像放射线一样向外放射,扩展的效果,适应拍圆形结构的对象,如自行车的车轮、开屏的孔雀、芭蕉叶子的纹理、盛开的花朵等,这种都属于向心式放射线。
还有一种离心式放射线,给人的感觉就是四周的景物或元素背离中心扩散开来,能够使观者对画面外部产生兴趣,同时画面具有舒展、分裂、扩散的感觉。
平面构成及应用
![平面构成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3c05cb63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d175c4b.png)
平面构成及应用平面构成是指将不同的图形或物体排列在同一个平面内,通过不同的排列方式和组合形成具有一定意义和目的的构图。
平面构成在艺术、设计、摄影等领域中都有广泛的应用,不同的平面构成可以传递出不同的情感、氛围和意境,起到强化主题、吸引观众注意力的作用。
在艺术领域中,平面构成是创作过程中的基本要素之一。
平面构成的关键在于组织、安排、选择形状和图案,使得整个画面具有平衡、对称、动感、节奏等美感。
通过对画面的平面构成的艺术处理,能够使作品更加具有视觉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例如,采用对比强烈的色彩、形式的错落有致或是视觉中心的安排等手法都可以达到吸引观众眼球的效果。
在设计领域中,平面构成是传达信息和塑造形象的重要手段之一。
设计师通过对排版、图像和空间布局的平面构成进行设计,可以使得设计作品具有更好的可读性、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
平面构成也可以帮助设计师在有限的空间中创造出丰富的层次感和空间感,从而使得设计更加立体和生动。
例如,在平面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布局和排列,可以使得视线有一个明确的引导路径,从而引导人们更加关注重要的信息。
在摄影领域中,平面构成是构图的重要因素之一。
摄影师通过选择合适的拍摄角度、选择合适的视角、运用对比、颜色、形状等元素进行构图,使得照片更加具有吸引力和艺术感。
合理的平面构成可以使得照片具有层次感、透视感和动感,从而更好地传达摄影主题和表达摄影师的意图。
例如,在人像摄影中,通过合理的平面构成可以突出人物的脸部特征、体态、个性等,使得照片更加生动和具有个性。
平面构成的应用还可以在建筑、室内设计、广告等领域中看到。
在建筑设计中,通过合理的平面构成可以使得建筑物具有独特的外观和形象,从而使得建筑物更加具有艺术感和个性化。
在室内设计中,平面构成可以帮助设计师实现空间的最优化利用,使得室内空间更加美观、实用和舒适。
在广告设计中,合理的平面构成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递产品信息和品牌形象,从而提高广告的效果和传播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详解摄影中的构图与平面构成一、传统绘画构图与摄影构图构图是画面形式的处理和安排,就其实质来说,是解决画面上各种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和空间关系,把它们有机地组织在一个画面上,使之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传统绘画的构图讲究饱满、完整,特别是古典主义绘画,非常讲究构图的平衡性。
摄影构图与绘画构图虽都采用“平面构图法”,均是以二维空间表现三维空间,但在构图方法和程序上则相差甚远。
绘画是先设计构图——以主观为主;摄影是先选择构图——以客观为主。
绘画构图可以主观地任意取舍,按设计好的构图去进行创作;而摄影构图需直接用照相机取景器和镜头进行现场构图,以客观为主,适当取舍。
因此可以说“绘画是加法构图,摄影是减法构图”。
这表明了摄影在构图取舍上与绘画构图的取舍有着质的区别。
因此,对摄影师来说,构图是将自然界的“形”变成艺术的“形”的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置于构思和具体表现方法之中。
一般传统风景绘画构图基本围绕黄金分割和单点透视来进行。
摄影构图就是要研究在摄影画面上形成美的表现形式结构。
经典的表现形式结构,是历代艺术家通过实践用科学的方法总结出来,是适合于人们共有的视觉审美经验,符合人们所接受的形式美的法则,是审美实践的结晶。
吸收前人的经验对摄影的形式表现将产生积极的作用。
形式美的表现形式在摄影中也称摄影构图,而摄影构图无非就是取舍光影的构成,色彩的构成,点、线、面构成的一种选取方式。
大自然是没有边框的。
把大自然的景物拍下来,不是景物的再现。
而是一个再创造的行为。
照片的边缘决定了照片的内容,断章取义是摄影者的工具。
画框也为两件事物建立起一个关系,带来了原来不存在的对比。
画框的重要性是因为有了画框才有构图的需要。
以人文社会为题材的作品可以用故事来吸引观众。
而风光摄影里的构图不单为画面带来吸引力,它也是用来表达内涵的视觉语言。
1、构图的目的记得一位法国摄影家说过:我们不能像画家一样创造形状,但我们的目标是一致的:简化,以使它清晰易见。
构图的目的是把构思中典型化了的人或景物加以强调、突出,从而舍弃那些一般的、表面的、烦琐的、次要的东西,并恰当地安排陪体,选择环境,使作品比现实生活更高、更强烈、更完善、更集中、更典型、更理想,以增强艺术效果。
总的来说,就是把一个人的思想情感传递给别人的艺术。
每一个题材,不论它平淡还是宏伟,重大还是普通,都包含着视觉美点。
当我们观察生活中的具体事物,如某一人、树、房或花的时候,应该撇开它们的一般特征,而把它们看做是形态、线条、质地、明暗、颜色、用光和立体物的结合体。
通过摄影者运用各种造型手段,在画面上生动、鲜明地表现出被摄物的形状、色彩、质感、立体感、动感和空间关系,使之符合人们的视觉规律,为观赏者所真切感受时,才能取得满意的视觉效果。
也就是说,构图要具有审美性。
正象罗丹所说的“美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
作为摄影者,不过是善于用眼睛观察大自然并把这种视觉感受移于到画面上而已。
但构图不能成为目的本身,因为构图的基本任务,是最大可能地阐明艺术家的构思。
拍摄很多大场面的照片,尤其是草原、大海这些看上去很宽广的风景,我们只要寻找视觉中心点,通过形、色、影的精简,加上黄金分割的理论,在构图中排除影响主题表达的因素,才可以站在新的高度审视自己的构图。
这张照片就是通过中焦镜头排除周围影响礁石排列的元素,图中的礁石大概处在黄金分割点上,而画面下方的流动海水也出于黄金分割位置,整个画面通过海水与礁石的布局成1/3分成。
2、创作与构图摄影创作离不开构图,就像写文章离不开布局和章法一样,它是作品能否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它是凌驾于技法之上的一种创作。
当一个摄影者的头脑被一个真实的情感意象所吸引、占有,又有能力把它保留在那里并用视觉形象表现出来时,他就会创造出一个好的构图。
构图也是摄影者表达审美观念的一种手段。
二、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1、黄金分割“黄金分割”是一种古希腊人发明的几何学公式,遵循这一规则的构图形式被认为是“和谐”的,在欣赏一件形象作品时这一规则的意义在于提供了一条被合理分割的几何线段。
对许多画家、艺术家来说,“黄金分割”是他们在创作中必须深入领会的一种指导方针,摄影师也不例外。
“黄金分割”公式可以从一个正方形来推导,将正方形底边分成二等分,取中点X,以X为圆心,线段XY为半径作圆,其与底边直线的交点为Z点,这样将正方形延伸为一个比率为5:8的矩形,(Y点即为“黄金分割点”),A:C = B:A = 5:8。
幸运的是,35mm胶片幅面和全画幅感光元件的比率正好非常接近这种5:8的比率(24:36 = 5:7.5)。
画面中儿童的头部和眼神基本处在黄金分割点的范围内,所能起到的作用是避免人物居中显得呆板,突出眼神位置,因为黄金分割点往往是视觉中心点。
2、三分法则“三分法则”实际上仅仅是“黄金分割”的简化版,其基本目的就是避免对称式构图,对称式构图通常把被摄物置于画面中央,这往往令人生厌。
在下图中可以看到与“黄金分割”相关的有4个点,用黄点标示。
用“三分法则”来避免对称在使用中有两种基本方法。
直接参照图示的4个“黄金分割”点。
例如,设想我们看到了非常引人入胜的风景,但缺少具有优美几何结构的被摄主体,这样拍出来的照片只会是一个空洞乏味的场景。
试着寻找一个与这种单调的环境形成鲜明对比的物体,并将这一被摄物置于黄金分割点位置,这样照片就有了一个明显的锚点,并将观众的目光由此出发引导至整个风景。
3、井字形构图黄金分割法也衍生出井字形构图法(也称三等分法),也就是说只要将画面用两条水平线分成三等分,再用两条垂直线分成上下三等分,从而使画面被分割成为9个相等的方块,4条分割线出现4个交叉点。
不过通常摄影者就在这四点上选择一处作为主体的最佳位置,将画面最重要的部分安置在这些重点,自然能够吸引人们的视线。
画面右端那些交叉点,一般被认为是最强烈的。
这张照片看上去虽然竖线条与横线条构成了井字形,但图片中还包括了对角线构图和框架型构图的影子,也包含了黄金分割的含义。
所以说构图不单单是一种形式,而是多元化的形式。
4、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指影像在画面上呈对角的方向分布,这种构图在绘画作品中经常见到,对角线构图的特点避开了左右构图的呆板感觉,形成视觉上的均衡和空间上的纵深感。
对角线构图实际上也是“黄金分割”的另一形式,其基本思想是提供了一条指引你视线的引导线,较为理想的是某两个边角之间的连线。
但这种对角线如果是单一的直线往往会很平泛而令人厌烦,所以总要在图中有某种点缀。
对角线有时候是一条线,有时却是由点组成的线,或者说可以是一个色块,不要拘泥于形式。
通过景深运用消除线条的不必要的清晰度(使线条脱离物质本质,变成纯粹的线条)来达到构图的目的。
和S形构图一样,不能被对角线所迷惑,黄金分割点才是这个构图的本质,而对角线只是增加了画面动感,打破了静止产生的枯燥感。
5、框架型构图框架型构图就是用类似镜框或者窗口之类的东西对画面进行分割,构成很有意思的画面,同时产生较强的空间感和视觉冲击力。
有时在我们看到的场景中有一个引人注目的被摄主体,但往往由于主体周围杂乱的环境分散了观众的注意力而削弱了主体的吸引力,使照片最终的效果令人很失望。
试试寻找一个能够排除杂乱环境干扰的天然画框,使观众注意力集中于被摄主体,如利用主体周围的树枝或门洞,形成一个天然画框从而使中间的主体更为突出。
构图中所包含的形式感太多,而自然界中形的本质又无法改变,那么通过这样的构图来改变被摄体的大轮廓则是一种手段。
我们可以看出山峦还是三角形,长城的曲线还是小S形,这些不可改变的因素被一个大框架所改变。
就地取材,善于观察都是创作中寻找构图的一种经验积累和智慧的发挥。
如果非要从这张照片中寻找黄金分割的影子,还是可以看出,在构图中作者把大面积的暗部安排在黄金点的斜下方,按面积来计算黄金比例,当然拍摄的时候并没有过多的思考,只是摄影师的审美意识中潜存的拍摄习惯。
书名DSLR数码摄影学习手册(1DVD)(彩印)标准书号ISBN 978-7-115-20114-0作者胡海容编著定价79.00 元内容提要本书全面地介绍了DSLR数码单反摄影技术。
本书内容主要包括数码单反摄影原理、核心部件工作原理、主要单反品牌选购指导、数码单反相机镜头系统详解、数码单反相机操作方法、曝光的控制及原理、数码单反相机附件系统详解、拍摄精彩照片的条件、光线和色彩构成、构图和平面构成、创意与思维方法、人像摄影实拍技法、儿童摄影实拍技法、风光摄影实拍技法、旅游摄影实拍技法、建筑与夜景的拍摄技法、纪实摄影实拍技法、微距摄影实拍技法、婚礼与活动的拍摄技法、产品静物实拍技法、动态摄影实拍技法、其他摄影技法、RAW格式完全攻略、数字图片后期处理要诀、数字图片的最终输出方法等。
本书内容系统全面,例举照片精彩,拍摄心得及技法描述通俗易懂。
本书附赠一张教学DVD,内容包括16款主流数码单反拍摄样片、3款佳能数码单反操作演示录像、4款主流品牌(佳能、尼康、索尼、奥林巴斯)数码单反横向对比录像、风光(流水拍摄)摄影现场指导实况录像、人像棚拍现场指导实况录像、18集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实例教学录像、106集Photoshop基础教学录像。
同时本书还附赠一本《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简明手册》,内容包括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的重要功能讲解,可以快速提高读者的Photoshop数码照片处理能力。
本书适合数码单反摄影爱好者,以及计划购买数码单反相机、想加入单反摄影爱好者队伍、希望系统学习数码单反摄影技术的读者阅读使用。
hapter 8构图和平面构成传统绘画构图与摄影构图121构图的目的122创作与构图122黄金分割与三分法则123黄金分割123三分法则123图解几种主流构图124S形构图124井字型构图125对角线构图125框架型构图126三角形构图127对称式构图127垂直式构图128开放式构图128学会如何构图130色彩、影调、线条与构图130判断色彩决定构图130色彩构图131寻找色彩132判断影调决定构图133判断点、线、面决定构图135如何创造空间感及空间的表达137投影与空间关系的表达139选择竖幅还是横幅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