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8521c1b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9640f2a.png)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第一章:复习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回顾和巩固已经学过的句子类型,激发学生对句子复习的兴趣。
1.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回顾不同类型的句子。
难点:句子类型的辨析和运用。
1.3 教学方法:采用问答法、举例法、游戏法等。
1.4 教学内容:(1)回顾简单句、疑问句、否定句、祈使句等基本句子类型。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句子类型的特点和运用。
(3)设计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复习句子。
第二章:简单句复习2.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简单句进行表达。
2.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简单句的运用。
2.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2.4 教学内容:(1)讲解简单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简单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简单句的运用。
第三章:疑问句复习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疑问句进行提问。
3.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疑问句的运用。
3.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3.4 教学内容:(1)讲解疑问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疑问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疑问句的运用。
第四章:否定句复习4.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否定句进行表达。
4.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否定句的运用。
4.3 教学方法:采用讲解法、举例法、练习法等。
4.4 教学内容:(1)讲解否定句的结构和特点。
(2)通过举例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否定句的运用。
(3)设计练习活动,让学生巩固否定句的运用。
第五章:祈使句复习5.1 教学目标:让学生掌握祈使句的结构和特点,能够正确运用祈使句进行表达。
5.2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祈使句的结构和特点。
难点:祈使句的运用。
二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
![二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665a53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4dad763.png)
二年级上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课,主要复习本学期所学重点知识点。
教材章节包括:1.识字与写字;2.词语;3.句子;4.阅读理解;5.作文。
具体内容如下:1. 识字与写字:复习生字词,掌握正确的笔画顺序和书写规范。
2. 词语:复习本学期所学重点词语,包括形容词、副词、名词等,并能灵活运用。
3. 句子:复习不同类型的句子,如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等,掌握句子结构。
4. 阅读理解:复习文章的阅读方法,提高理解能力,能够回答问题。
5. 作文:复习作文的基本要求,提高写作能力,能够清晰表达思想。
二、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本学期所学生字词,书写规范、工整。
2. 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各类词语,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 学生能够理解不同类型句子的结构,并能正确运用。
4. 学生能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文章理解能力。
5. 学生能够按照作文要求进行写作,表达清晰、条理分明。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识字与写字、词语、句子、阅读理解、作文。
难点:生字词的书写、词语的灵活运用、句子的结构理解、阅读理解的深度把握、作文的创新表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课件、练习本。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生字词游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复习: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生字词,重点讲解易错字词。
3. 词语复习:通过例句和练习,让学生掌握各类词语的用法。
4. 句子复习:分析不同类型句子的结构,让学生进行句子仿写。
5. 阅读理解复习:讲解阅读方法,进行文章段落的解读与分析。
6. 作文复习:通过例文和练习,指导学生进行作文创作。
7. 课堂练习:针对所学内容,进行随堂练习,巩固知识点。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生字词、词语、句子结构、阅读方法、作文要求。
设计原则:简洁明了,突出重点,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生字词书写:抄写本学期所学生字词,每个词写三遍。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句子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句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6f53a0e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c.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3句子复习教案教学目标:1.学会正确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并能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够根据句子要求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3.能够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充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够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6.能够准确辨别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
教学重点:1.学会正确使用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并能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够根据句子要求正确使用“把”字句和“被”字句。
3.能够根据具体语境补充句子,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教学难点:1.能够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够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更具体、生动。
3.能够准确辨别比喻、拟人和排比等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表达。
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将句子类型整理归类。
2.学生在语文书中找出疑问句、感叹句、“把”字句、反问句、比喻句、拟人句,每种类型至少两句。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引言:我们已经游历过生字王国和词语王国,现在句子王国的国王邀请我们去参观。
你们准备好了吗?二、复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1.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让学生认读。
2.课件出示句子,学生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
例如:“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是陈述句,“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是疑问句,“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是感叹句。
3.引导学生观察三个句子,再读一读,简单说一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
4.教师讲解:___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句末语调上扬。
感叹句表示语气强烈,句子末尾用感叹号表示感叹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语气比较强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
![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fd11e787275a417866fb84ae45c3b3566ecdd6c.png)
二年级上册语文句子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复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能正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意思。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句子理解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复习基本句式: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
2. 复习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
3. 复习句子修饰:形容词、副词、动词的用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句子结构和成分的识别,句子修饰的运用。
2. 难点:句子间的逻辑关系,复杂句式的理解与表达。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句子知识。
2. 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分组讨论,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通过复习导入,让学生回顾已学的句子知识。
2. 知识讲解:讲解句子结构和成分,举例说明句子修饰的用法。
3. 练习巩固:设计各种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
5.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目标: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句子知识的掌握程度。
2. 评价方法:采用自评、互评和他评相结合的方式,给予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
3. 评价内容:句子结构的正确性、句子成分的完整性、句子修饰的恰当性。
七、教学策略1.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给予个性化的指导和建议。
2. 对于学习困难的学生,加强个别辅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
八、教学拓展1. 结合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 组织学生进行写作训练,运用所学的句子知识,提高写作水平。
3. 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运用句子知识。
九、教学反思2. 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3. 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
十、教学计划1. 下一节课内容:复习二年级上册语文词语。
2. 教学目标:使学生掌握词语的正确用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4df1213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1eb2019.png)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册所学的生字、生词,正确书写,并能熟练运用。
2.巩固词语的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3.复习本册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文本的情感。
4.培养学生的朗读、默读、背诵能力。
5.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生词的巩固,词语的积累,课文内容的理解,朗读、默读、背诵能力的培养。
2.教学难点:词语的灵活运用,课文情感的把握,写作能力的提高。
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生字、生词复习1.组织学生复习本册生字、生词,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能熟练运用。
2.教师通过提问、游戏等方式检查学生对生字、生词的掌握情况。
3.对易错字、难写字进行重点讲解和练习。
第二课时:词语积累与运用1.教师引导学生复习本册所学的词语,要求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
2.组织学生进行词语接龙、组词等游戏,巩固词语积累。
3.教师选取一些重点词语,进行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课文内容复习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册课文,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
2.对课文中的重点句子、词语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3.组织学生进行课文朗读、默读、背诵比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第四课时:写作能力培养1.教师选取一篇课文,让学生进行仿写练习。
2.对学生的写作进行指导,纠正写作中的错误。
3.组织学生进行作文展示,互相评价,提高写作能力。
1.进行一次书面测试,检查学生对本册语文知识的掌握情况。
2.教师根据测试结果,对学生的不足之处进行讲解和辅导。
四、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在生字、生词方面的掌握情况。
2.评价学生在词语积累与运用方面的能力。
3.评价学生在课文内容理解、朗读、默读、背诵方面的表现。
4.评价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进步。
5.综合评价学生在本册语文学习中的表现,给予鼓励和指导。
五、教学资源1.教材: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教材。
2.辅助材料:生字卡片、词语卡片、课文朗读音频、写作素材等。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_句子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学)案_句子](https://img.taocdn.com/s3/m/c43ccb81fab069dc502201c8.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句子复习目标: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4.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5.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6.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7.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8.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重点:1.准确掌握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这三种句子类型,并能根据句子类型准确使用句号、问号、感叹号。
2.能根据句子要求,准确将“把”字句与“被”字句互换。
3.能根据具体语境把句子补充完整,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
复习难点:1.准确运用反问句表达语气,并能将反问句转换成陈述句。
2.能抓住句子主干准确缩句。
3.能运用修饰成分将句子表达得具体、生动。
4.能仿照例句或者运用简单的关联词语造句。
5.能准确辨别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并能灵活运用这三种修辞方法进行表达。
复习准备:相关课件等。
课时安排:3课时。
复习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复习了生字、词语,我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又提高了许多,现在我们复习句子!二、复习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课件出示陈述句、疑问句、感叹句的卡通人物形象】同学们,一起读读这三个句子!【课件出示句子:1.一阵秋风吹过,树叶像蝴蝶一样飘落下来。
(陈述句)2.这棵树的叶子真奇怪,这是什么树呢?(疑问句)3.我们来到公园,公园里的花真多呀!(感叹句)】同学们,请朗读句子,并判断它们属于哪一种句子类型?同学们,请观察这三个句子,再读读,简单说说这三种句子有什么区别?预设:【课件出示:1.陈述句用来陈述事情,句子末尾用句号表示陈述的语气。
朗读的时候,声音平缓。
2.疑问句用来提出问题,句子末尾用问号表示疑问的语气。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5篇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37af62c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cf.png)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5篇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学期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会认8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1.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
能够边读边想象诗中的情景。
感悟课文意境美、韵律美。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引导学生学习课外读物,扩大学生阅读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孩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敢于追求美好的童年,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高尚品格。
2.增进孩子对诗歌的喜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体会文字的韵律美,意境美。
课前准备:生字卡片、课文每小节图片教学过程:教师与学生活动过程设计意图教学再设计及随笔一、激趣引入1.(对于城市的孩子可以这样问)“同学们我们生活在城市里,你最愿意做的事是什么呀?你觉得怎样呀?”2.(对于农村的孩子可以这样问)“孩子们,我留心观察了你们,老师知道大家平时做的事特别的多,你最愿意做的事是什么呀?你觉得怎么样?”学生自由回答。
3.师:“你们的故事真动听。
可是我也认识一个小朋友,他生活在乡下,他的生活呀极为丰富。
你们想知道他生活得如何吗?都做什么吗?”学生异口同声地说:“想”。
4.师:“那好,我们就一同进入他的世界吧!“5、.揭示课题《乡下孩子》。
用孩子熟悉的事导入课题,孩子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学生各抒己见,抒发自己的个性化情感。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主动进入学习状态。
二、诵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出示自学要求:1.明确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
(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新词,说说你用什么办法记住这些生字新词。
(3)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学生自读课文。
小组内合作交流、互评互纠,读准字音。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卡片,问:“你认识哪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学生开始认字,在这个环节其他同学可以补充,也可以提问题,还可以组词和造句。
)教师随机问“编织”、“撑圆”和“含”的意思,学生可以做动作来理解。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5篇)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74cbb2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86.png)
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5篇)第一篇:二年级句子复习教案二年级上册句子复习教案一、复习目标1.会写比喻句,把句子写生动2.会在词语前加上修饰词,把句子写具体3.通过朗读、观察和已有经验发现例句的修改方法,能正确修改句子(反问句改陈述句、把字句和被子句,前后换顺序等)。
4.模仿例句,用“立刻”、“()极了”、“假如”、“是……也是……”、“能……也能……”写话,用语气词“吗”“吧”写话。
5.能用指定的词语造句。
二、重难点:比喻句、反问句改陈述句三、指导要点 1.比喻句要明确写比喻句是为了把句子写生动,要把一样东西比做另一样东西,如“我长得像妈妈”就不是比喻句,“天好像要下雨了。
”没有把天比做什么也不是比喻句。
2.我国的首都是北京。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
“是”相当于等号,把“是”两边的东西划出来,再交换位置。
3.广场中央有一个美丽的花坛。
一个美丽的花坛在广场中央。
把“有”改成“在”,两边事物交换。
4.小鸟在天上飞。
小鸟在天上(自由地)飞。
在动词前加上修饰词,把句子写生动,动词前是“地”,不要写成“的”。
5.树上挂着苹果。
树上挂着(又大又红的)苹果。
名词前加上修饰词,把句子写生动,名词前是“的”,修饰词要从各个角度考虑,如“()的苹果”,可以写颜色、大小、香味等等。
6.有几个虫子怕什么?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反问句改成陈述句,变化有三:一是问号改成句号;二是肯定否定互改,但二年级不要出现“肯定”“否定”,可以说把“不要”改成“要”,“不能”改成“能”……反过来也一样。
三是“难道”“怎么”要去掉,改好后要读一读,看句子通不通顺。
7.你把绿铅笔借给我用一用,行吗?吗?要读出商量、恳求的语气,后面有“行吗”,前面就不要出现“能不能”“可不可以”之类的词语。
8.我把面包纸捡起来。
面包纸被我捡起来。
步骤:先把“把”和“被”互改,再把两个“什么”交换。
关键是找到两个“什么”,特别是带修饰词的也一并算进去,如“勤快的妈妈把一大桶脏衣服洗干净了。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c2314265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06.png)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四单元:《秋天来了》、《田家四季歌》、《一株紫丁香》、《我是什么》。
2. 第五单元:《黄山奇石》、《日月潭》、《葡萄沟》、《难忘的泼水节》。
3. 第六单元:《古诗二首》、《雾》、《雪孩子》、《小动物过冬》。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熟练运用到句子中。
2. 培养学生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提高学生的观察、思维和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对大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和运用,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朗读、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黑板、粉笔、挂图。
2. 学具:课本、练习册、生字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四单元的内容,让学生描述秋天的特点。
2. 新课内容复习:(1)第四单元:学生齐读《秋天来了》,教师讲解生字词,并进行随堂练习。
(2)第五单元:学生自读《黄山奇石》,讨论奇石的特点,进行思维拓展。
(3)第六单元: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古诗二首》,分析诗句意境,体会作者感情。
3. 例题讲解:以《雾》为例,讲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单元的内容,设计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生字词和课文内容的掌握。
六、板书设计1. 第四单元:秋天、田家、紫丁香、自然现象2. 第五单元:黄山、日月潭、葡萄沟、泼水节3. 第六单元:古诗、雾、雪孩子、小动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根据第四单元的内容,写一篇《我的秋天》的短文。
(2)第五单元中,你最喜欢的课文是哪一篇?为什么?(3)第六单元中,你对哪首古诗印象最深刻?请背诵并解释诗句意境。
2. 答案:(1)示例:《我的秋天》短文。
(2)学生个人观点。
(3)示例:《望庐山瀑布》。
诗句意境解释。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度,对重点、难点的掌握情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句子复习教案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句子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7e72250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85.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句子复习教案前言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学科,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句子是语文学习的基础,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需要不断的复习和巩固。
本教案针对小学二年级上册句子复习进行设计,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句子结构和语序,建立起正确的语感,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目标1.理解什么是句子,了解句子的组成部分和分类方法。
2.掌握句子的语序,能够正确辨认和使用不同语序的句子。
3.能够正确使用句子的标点符号,准确表达句子的含义。
4.通过课堂实际操作,提高学生发现和运用句子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句子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方法。
•掌握句子的语序和基本标点符号。
•学会正确运用句子,准确表达含义。
教学难点•句子的语序处理。
•标点符号的正确运用和处理。
教学准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教材。
•包括单词、词组、短语和句子等语言元素的练习册。
•教学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新知教师先通过一些生动的实例告诉学生什么是句子,让学生了解句子是由语句成分和语气所构成的。
然后通过多媒体教学,向学生展示一些标准的句子,让学生感受语言中不同的语气和表达方式。
最后老师向学生解释句子分类的基本方法,并进行分类。
第二步:搭建框架根据教学计划,老师为学生呈现一个句子的标准框架,告诉学生句子的基本构建。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个基本的句子框架,如:主语+谓语+宾语,让学生跟读并理解,然后多次实践操作后利用教材练习册进行巩固。
第三步:学生互动通过教师的讲解、互动演示和练习等方式,激发学生兴趣,进行互动学习。
通过演示、讲解和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独立运用句子构建和标准的句子结构进行实践操作。
第四步:巩固知识在巩固知识方面,老师可以利用多种渠道,如单词书、练习册、笔记本和练习等手段对学生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句子分类,标准化句子的建立和识别不同语序。
同时,老师要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口语表达能力。
教学总结本次句子复习教案通过多种方式和实践操作对学生进行了综合的句子知识补充和巩固。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d53b4d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bf.png)
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理解:回顾并巩固本学期所学的生字新词,确保学生能够准确拼读、理解并运用这些词汇。
语言文字积累:加强经典课文的复习,让学生能够背诵并理解其中的经典语句,从而增加语言积累,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能力培养:通过复习课文内容,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本信息的获取、分析、推断和综合的能力。
写作技能提升:通过仿写、续写等练习形式,帮助学生巩固本学期所学的写作技巧,如叙述、描写等,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表达能力。
情感价值观培养:在复习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集体主义精神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念,通过课文中的优秀人物形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学习方法指导:强调复习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学会如何高效复习语文,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和策略。
1. 回顾和巩固二年级上册语文知识点,包括生字、词汇、语法、阅读等。
引导学生回顾课本中的生字表,对本学期学习的生字进行整体回顾。
鼓励孩子们利用字形分析的方法,记忆生字形状与笔画顺序。
并通过书写练习,加强对生字书写的巩固,提高书写的正确率和美观度。
对于容易出错的字进行重点讲解和纠正。
复习课本中的词汇表,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词汇的基本意义与用法。
采用图片、实物、动作等方式辅助理解抽象词汇。
并通过句子构建,让学生们将所学的词汇应用到实际语境中,加深对词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通过例句和语境引导学生回顾本学期所学的语法知识,如句子的基本结构、标点符号的使用等。
通过例句的讲解与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语法知识在实际句子中的运用。
通过大量的例句朗读和仿写练习,巩固学生的语法应用能力。
选取课本内外的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全面回顾与巩固。
在阅读中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通过解答课文后的相关问题,训练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注重对学生阅读策略的指导,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积累好词佳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提高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包括听说读写四个方面。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篇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4f0cb24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59.png)
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5篇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1第1课时课时目标1.认识“沿、答”等9个生字,读准多音字“哪”,理解“井沿、大话、无边无际”,会写“井、观、渴、喝”4个生字。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小鸟和青蛙的前两次对话,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欣赏动画,进入新课的学习1.播放动画故事《坐井观天》,学生欣赏。
2.板书课题:坐井观天。
3.指导书写“井和“观"。
(1)指导“井字:“井”字是独体字,在书写时找准接近横中线的“一”和接近竖中线的“|”的位置,就能把“井”字写好。
学生独立观察,自己练写。
(2)指导“观”字:汉字的美体现在“避让”上,你看“又”字作偏旁时,为了不影响到“见”字的书写,第二笔捺变点,“见”第一笔竖紧贴竖中线,下端过横中线,要写得内紧外松。
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4.提问:故事中的主人公是谁?(青蛙、小鸟)5.导入:这个故事内容浅显易懂,老师相信大家自己就能读正确、读流利、读明白,但里面藏着的道理需要我们好好思考。
今天我们就借助“学习单”这位老朋友,一起来看看故事里藏着一个什么道理。
二、合作学习,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自由读课文5分钟,完成“学习单”第1题。
把课文认真读了()遍,全文一共有()个自然段。
2.同桌合作读,每人一个自然段,完成“学习单”第2题的“评价”。
同桌互读评价:没丢字添字; 小学教案模板小学语文优秀六年级教案四年级下册语文电子版教案小学一年级语文课文教案说课稿部编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2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8个生字。
会用“一……就……”造句。
2、懂得故事内容。
3、学习全面看问题的思想方法。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会本课生字。
难点:弄懂为什么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的看法。
课前准备1、生字卡片、幻灯或多媒体、小黑板2、青蛙与小鸟的头饰若干。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指导朗读、理解课文一、学生瞬息万变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大意1、板书课题:坐井观天师:同学们通过自己读书都知道了这个故事,谁能说说“坐井观天”的“观”是什么意思。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fae1960f011f18583d049649b6648d7c1c7083f.png)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巩固本学期所学课文内容,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 加强学生对生字词的记忆,提升词汇运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技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和灵活运用。
重点:生字词的记忆、句子练习、阅读理解和写作技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秋天的图片,引导学生回顾第一单元《秋天的图画》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详细过程:教师出示秋天的图片,提问:“同学们,你们还记得我们学过的《秋天的图画》这篇课文吗?谁能来说说秋天都有哪些美丽的景色?”2. 讲解: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进行讲解,结合实践情景引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
详细过程:(1)第一单元《秋天的图画》:讲解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学习生字词,进行句子练习。
(2)第二单元《传统文化》:介绍传统文化知识,拓展学生视野,加强生字词记忆。
(3)第三单元《大自然的礼物》:讲解课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学会观察和表达。
(4)第四单元《想象之翼》: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进行写作技巧指导。
3. 随堂练习:针对每个单元的重点内容,设计练习题,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详细过程:教师出示练习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对学生的疑问进行解答。
六、板书设计1. 2024年二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2. 内容:各单元重点知识、生字词、句子练习、阅读理解、写作技巧。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抄写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词,每个两遍。
(2)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秋天的图画。
(3)写一篇关于传统文化的短文(不少于100字)。
2. 答案:(1)生字词答案略。
(2)秋天的图画答案略。
(3)传统文化短文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学习,关注生活,积累写作素材,提高语文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深度与广度。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全册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全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8f825a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9e.png)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拼音与汉字:重点复习易混淆的声母、韵母及整体认读音节,巩固汉字书写规范。
2. 词语与句子:复习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语、成语和句子,提高学生词汇积累和句子运用能力。
3. 阅读与写作:通过复习课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写作技巧。
4. 诗歌与口语交际:学习诗歌的朗读与欣赏,加强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熟练掌握拼音与汉字,提高词语、句子运用能力,培养阅读与写作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拼音与汉字的区分,句子成分和结构的掌握,阅读理解的提高。
2. 教学重点:词语积累,句子运用,阅读与写作技巧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课本、作业本、字典、成语词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活动,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a. 拼音接龙游戏: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拼音接龙,巩固拼音知识。
b. 汉字猜谜游戏:教师出示谜语,学生猜汉字,提高汉字识别能力。
2. 新课导入:简要回顾本册教材的主要知识点,导入新课。
a. 词语接龙:让学生用本册教材中学过的词语进行接龙,巩固词汇。
b. 句子练习:修改病句,提高句子运用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a. 阅读理解:分析文章结构,找出关键信息,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b. 写作技巧:以课文为例,分析写作方法,进行仿写练习。
4. 随堂练习: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
a. 拼音与汉字:完成练习册中的相关题目。
b. 词语与句子:用所学词语造句,进行句子仿写。
六、板书设计1. 拼音与汉字:列出易混淆的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展示汉字书写规范。
2. 词语与句子:摘录重点词语、成语,展示典型句子。
3. 阅读与写作:列出文章结构、写作技巧,展示优秀作文片段。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5篇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bbd47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f4.png)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5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复习教案1教学目标:1.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认字,巩固看拼音识字的能力。
2.读诗体会这首古诗的节奏和韵味美,理解古诗的意思并会背诵。
3.认识本课的八个生字,学会笔画"竖折",并学写"山、日"。
学习重点:1.能借助拼音认字读古诗。
2.正确有感情的朗读古诗,学习新笔画。
学写生字。
培养学生的阅读和识字能力。
教学难点:体会古诗的节奏感和音韵美。
教学准备:录音带、生字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旅游,这个地方叫鹳雀楼,看,我们到了。
播放鹳雀楼的录像。
2.看课文中的图,说说景象如何?3.有一个古人他到了鹳雀楼这个地方,还写了一首诗,我们听听吧!做好指读姿势。
播放配乐朗读《登鹳雀楼》4.你们想读这首诗吗?请你准备好,小声地方跟着老师读一读。
学生活动:学生手指书边读诗边认字。
5.自己再读一读,在不认识的字上点上点。
6.这次咱们指着书大声地跟着老师读,注意点点字的读音。
二、理解古诗意思1.我说一句话,你说一句诗中的话,咱们试试。
师:太阳靠着远山落下去了。
生:白日依山尽。
师:黄河之水向大海奔去。
生:黄河入海流。
师:要想看得更远,就要登上更高的地方。
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2.你们真棒,将来也能成为一个小诗人,下面我们再来看看诗中的景象(播放录像)太阳下山,江水滚滚,奔腾而去。
3.见到美景,你再来读诗,读出你的高兴与喜悦吧!学生活动:学生们做好指读姿势,配上音乐全班齐读诗歌。
4.我们看着黑板上的诗,听着音乐,配上手上的动作,现来读读。
板书:登鹳雀楼5.谁愿意读读这首诗,其他同学做好指读姿势。
指名读2到3人。
三、读文后识字过渡句:古诗大家都会读了,这些字你认识吗?(字词课件)1.文中"白日""依山尽"变红,指名读。
2."黄河""入"变红,指名读、抢读。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6c2e84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8c.png)
2024年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巩固本册所学生字词,提高识字量和书写能力。
2.深化对课文的理解,掌握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生字词复习2.课文复习3.阅读理解训练4.写作训练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生字词的掌握,课文内容的理解,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
2.教学难点:写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过程1.生字词复习(1)组织学生回顾本册所学生字词,让学生自主拼读、记忆。
(2)教师挑选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强调字音、字形和字义。
(3)进行生字词听写比赛,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课文复习(1)组织学生回顾本册所学课文,让学生自主讲述课文内容。
(2)教师挑选重点课文进行讲解,深入分析课文中的重点句子和段落。
(3)进行课文内容填空、选择题等形式的测试,巩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3.阅读理解训练(1)教师挑选课外阅读材料,让学生进行阅读。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作者、开头和结尾,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针对阅读材料进行提问,检验学生的阅读理解水平。
4.写作训练(1)教师给出写作题目,让学生进行构思和写作。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内容,提高写作水平。
(3)进行作文互评,让学生相互学习、提高。
五、教学策略1.采用情境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运用游戏、竞赛等形式,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4.结合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评价1.评价学生的生字词掌握情况,包括字音、字形和字义。
2.评价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包括重点句子和段落的掌握。
3.评价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包括对文章的概括、分析和评价。
4.评价学生的写作能力,包括文章的结构、语言和内容。
本节课通过生字词复习、课文复习、阅读理解训练和写作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本册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素养。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6篇)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6篇)](https://img.taocdn.com/s3/m/76edc5ea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ccce77c.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精选6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语文复习教案篇1师:我们看这首诗的第一句,每个短句都是欢庆的不同的场面。
请大家把你喜欢的句子自由地读一读,四人小组好好研究一下,看看你读懂了什么?(生自由读)师:谁第一个读给大家听。
生:我读。
师:你读哪一句?生:蓝天飞着洁白的鸽子。
师:你读懂了什么?生:蓝蓝的天空中飞翔着洁白的鸽子。
师:这景色美吗?你仿佛看到鸽子组成了一幅怎样的图画?生:这一大群鸽子拼成了“生日”两个字,它在祝祖国妈妈生日快乐!生:白鸽子组成了“十月一日”因为今年的10月1日是祖国妈妈xx岁的生日师:祖国妈妈过生日我们说话要亲切一些,谁能带着这样的体会去读一读。
生:我喜欢“枫林举起火红的旗帜。
”师:你觉得他读得好吗?生:我觉得他读得有点平淡。
师:谁也想读一下,你们看看他读得怎么样?生:好。
师:和刚才那个同学比谁读得好。
生:(学生异口同声地说第二位同学)师:这火红的枫树林,又让你读懂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一大片火红的枫林变成了一面大大国旗,因为,它们都是火红的。
生:枫林和我们前面前面学过的高粱一样都是火红的,不过枫林飘动时,更像一面面火红的旗帜。
师:对,只要眼中有物,心中有情就能读得好。
(逐个读,师生共同评议。
其中一个学生读得比较好)师:读得真好,就像这样读,谁再来读。
生:我喜欢“田野献上金黄的果实。
”这一句。
师:你读的时候眼中看到了什么?谁来读。
生:我从他的读里看到了秋天,果实丰收了。
师:你还读懂了什么了?这金黄的果实是什么?生:这些金黄的果实就是秋天果园里的水果,田里的庄稼。
生:各种各样的果实都丰收了,整个中国变成了有水果和庄稼的生日大蛋糕。
师:对这个生日大蛋糕是送给祖国妈妈过生日的最好礼物。
师:还有一句,谁来选读。
你来。
生:大海奏起欢乐的乐曲。
师:你来说你是怎么读懂的。
生:我读懂了大海给祖国妈妈唱祝福的歌。
师:你说说大海在唱什么歌?生:在唱欢乐的歌。
生:《生日快乐》的歌。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41deac1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d7.png)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二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教学内容:春天的小雨教学目标:1、认识14个生字2、读懂课文内容,学习一些象声词,感受春雨带给人们的快乐和希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重点:1、认识14个生字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声音带给人们的喜悦,体会人们对春雨的喜爱。
第一课时一、导入同学们听过春天小雨唱的歌曲吗?(没有)。
那么大家看过小雨开的音乐会吗?(没有)那么大家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看一看啊?想。
那么今天就让老师带领大家去看一看吧!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春天的小雨》全班齐读课题二、学习课文,掌握象声词:1.听老师范读课文。
思考:这场雨下了多长时间?你是从哪知道的?(下了很长时间,从第一自然段)齐读2、顽皮的小雨发出了各种声音,请你们读一读。
拿出笔来,把表示声音的词画一画。
汇报:⑴谁找到第一个词了?(说的时候有一定的顺序,从前往后说。
)板书:叮叮咚咚嘀嘀嗒嗒⑵听到这样的声音,你的心情怎样?怎样来读更好呢?(愉悦、清脆。
)指名朗读⑶雨不大,却淅淅沥沥下个不停。
这就是春雨的特点。
结合春雨的特点,谁能把下面这段话补充完整?雨不大,像( )像( )像( )板书:淅淅沥沥淅淅沥沥:是说雨下来时的声音很轻柔。
指导朗读(小组比赛读)3、春雨就是这样绵绵地滋润着大地,唤醒万物的。
如果你是一滴小雨你想不想来到人类的'世界啊?(想,那么文中的小雨和你的想法是否一样呢?就让我们来问一问它吧)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那么小雨想不想来啊?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学生:高兴得哗啦哗啦和推字)大家能做个推的动作吗?好的,大家看一看我们用什么推得,(手)所以它与我们的小手有关所以是提手旁的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句子的复习
设计理念:感悟就要多读,积累就要多识记,教学时重视示范,发现规律。
让这些优美、规范语言形式丰富的句子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要把学习句子与生活结合起来。
朗读那些包含真情的句子用它们来表达生活中真真切切的人和事。
不断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为说话、写话奠定基础。
一、复习目的:学习语文最重要的是积累,积累就要多识记,识记优美的词语和句子,让这些词语和句子在学生的头脑中扎下根,为说话写话奠定基础。
二、重难点:让学生能够写出完整、通顺、规范。
在句中用上好词。
三、教学课时:三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是”的句式复习。
激趣导入:中国的语言文字太神奇了,有时改变一下句子中的字词的顺序,它的意思却不变。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当小小魔术师,来变个“小魔术”吧。
1.出示:“李晓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让句子的意思不变。
让生讨论、交流。
并写一写。
2.练一练:
A小军是我的好朋友。
B今天的值日生是他。
(二)“把”字句和“被”字句的句式复习。
过渡:掌握得不错。
有时改变句子中的说法,意思仍然可以做到不变,你们会吗?
1.出示:男孩把一条条鱼扔进了大海。
一条条鱼被男孩扔进了大海。
2.仔细观察,这两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
3.交流“把”字句和“被”字句转换的要领。
4.练一练:
A太阳会把浅水洼里的水蒸干。
B王明把迷路的孩子送回家了。
(三)用“像”造比喻句的句式复习。
过渡:这两种句式大家掌握的真不错。
谁来说说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
1.说一说什么样的句子是比喻句。
提醒注意:比喻句中两种打比方的物体要比较像。
如:燕子的尾巴像剪刀。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2.找一找书中有哪些比喻句。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哪一个是比喻句?
A:小红长得很像她妈妈。
B:鲜红的苹果挂在树上像一个个红灯笼。
小结:第一句不是比喻句,第二句是比喻句,比喻句一定要有两种不同的事物,它们之间有相似的地方。
4.用“像”写两个比喻句。
(四)、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复习。
1.出示例句: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
有几个虫子不可怕。
叶子上的虫不用治。
比较句子的语气、意思有没有区别,并指导朗读。
小结:陈述句的语气是平淡的,可用句号。
反问句,感叹句的情感更强烈些,要通过朗读来体会,具体的判断可以抓住一些字词,如句子末尾有“吗”“呢”和“怎么”的疑问语气词可用“?”,句子末尾有“啊”“呀”可用“!”,句子末尾是“吧”
可用“。
”也可用“!”,要通过读来体会。
2.练一练:(1)阿英是苗族小姑娘()
(2)李华今天怎么没来()
(3)我多想有一支马良的神笔呀()
(4)你见过哪些可爱的昆虫呢()
3.讲评,交流。
(五)、怎样把句子写得更加生动,具体,有趣
1.出示句子:A:北京有许多柏油马路。
B、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
读一读,仔细观察,并说说这两个句子有哪些不一样?
小结:用上了带有“的,地”的好词语句子就可以更加生动,优美。
2.“的”、和“地”后面应填什么样的词是难点,填一填:高兴的()可爱的()美丽的()
认真地()亲切地()伤心地()
填完后,想一想,发现什么?
小结:“的”后面写名词,“地”后面是写动词。
3.我还能用上面的词组写句话呢。
让学生写一写
4.把句子补充完整:
(1)我家楼下有个()花园。
(2)小妹妹()走在回家的路上。
(3)河水唱着歌()向前流去。
(4)下课了,操场上立刻变成了()海洋。
(六)收集谚语。
过渡:这个学期我们还学到很多谚语,谁会记得?把自己最喜欢的谚语展示出来进行交流,背诵并默写下来。
(从团结合作和珍惜时间等方面启发回忆)
第二课时
句子部分练习
一、请仿照例句写一写。
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劳动委员。
我们班的劳动委员是李小青。
1.李小宁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2. 小明是我的好朋友。
3. 李华是我们的老师。
4.大海是小鱼的家。
二、填一填,再造句。
高兴地()仔细地()亲地切地()
紧紧地()顺利地()兴奋地()赞许地()沉着地()认真地()可爱的()雪白的()新鲜的()
我能用上面的一个词组写句子:
三、我能把句子补充完整。
1.北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家乡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金秋时节,我来到野外,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真____________!我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一会儿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一边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不由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吗?
9.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吧。
10.我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课时
11.写一写打比方的句子。
湖水像一面镜子。
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
_____________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如果你看到小动物受伤了,你在乎吗?你会怎样做?
练习:
你说:一只小鸟受伤了,落在窗台上。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说:一只小狗受伤了,躺在路旁。
我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自然感知“把”字句和“被”字句的不同用法,完成下列句子。
⑴小洁把汽球拿走了。
____________被________________。
⑵小东的病被林医生治好了。
____________把___________________。
(3)同学们把教室打扫干净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他把小鱼扔进了大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写一写
(1)嫦娥奔月是神话故事,女娲补天也是神话故事。
__________是__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_______________。
(2)人造卫星能飞上太空,宇宙飞船也能飞上太空。
_____________能________,_________也能_________。
15.比较句子的语气、意思有没有区别,并指导朗读。
(1)有几个虫子怕什么!(2)叶子上的虫子还用治?
有几个虫子不用怕。
叶子上的虫子不用治。
我们也来写一写。
这支笔还能用?
____________________。
16.读一读,比一比把写得生动的句子画上红旗。
(1)猴子爬上葡萄架。
()猴子迫不及待地爬上葡萄架。
()
我们也来写一写:
小猴子吃起香蕉来。
小猴子()地吃起香蕉来。
小红在做作业。
小红在()地做作业。
17.我们来写几句谚语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写团结合作的谚语。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