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质大学岩石矿物学手标本鉴定教程文件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完整版)实验: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一常见矿物手标本的鉴定一、实验类型验证性实验二、实验目的(一)熟悉与掌握用肉眼鉴定矿物的方法。

(二)熟练掌握常见矿物的形态特征及物理性质特征,并据此鉴别矿物。

(三)为鉴定岩石打下基础。

三、实验仪器、设备矿物标本,小刀,放大镜,盐酸,瓷板,马蹄形磁铁四、实验原理(一)矿物的形态1.矿物单体的形态:一向延长——柱状或针状二向延长——板状或片状三向延长——立方体或八面体等。

2.矿物集合体的形态:矿物单体如为一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纤维状或毛发状;矿物单体如为二向伸长——集合体常为鳞片状;矿物单体如为三向伸长——集合体常为粒状或块状(二)矿物的光学性质1、透明度:矿物透过可见光的能力矿物薄片能透过光线者,称为透明矿物;基本上不能透过光线者,称为不透明矿物。

2、光泽:矿物对可见光的反射能力。

根据反射能力的强弱可分为:3、颜色与条痕:颜色是鉴定矿物的重要依据。

某些矿物常常由于外来原因呈现出不很固定的颜色,如纯净的石英为无色,由于混有杂质等原因也可呈现各种颜色,许多透明矿物均具有这一特点。

条痕是矿物粉末的颜色。

它对于某些金属矿物具有重要的鉴定意义,如赤铁矿可呈赤红、铁黑或钢灰等色,而它的条痕恒为樱红色透明矿物的条痕都是白色或近于白色,无鉴定意义。

(三)矿物的力学性质1、硬度:在肉眼鉴定中,主要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通常用摩氏硬度计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2、解理:晶体受到打击时能够沿着一定结晶方向分裂成为平面(即解理面)的能力。

3、断口:断口是矿物受外力打击后不沿固定的结晶方向断开时所形成的断裂面。

(四)常见矿物特征滑石Mg3[Si4O10](OH)8单晶体为片状,通常为鳞片状、放射状、纤维状、块状等集合体。

无色或白色。

解理面上为珍珠光泽。

硬度1。

平行片状方向有极解理。

有滑感。

薄片具挠性相对密度2.58—2.55。

石膏Ca[SO4]·2H2O单晶体常为板状。

集合体为块状、粒状及纤维状等为无色或白色。

《岩石标本鉴定》课件

《岩石标本鉴定》课件
《岩ts
目录
• 岩石标本鉴定概述 • 岩石标本的观察与描述 • 岩石标本的化学成分分析 • 岩石标本的矿物组成分析 • 岩石标本的结构与构造分析 • 岩石标本鉴定的实践应用
01
CATALOGUE
岩石标本鉴定概述
岩石标本的定义与分类
定义
岩石标本是指具有代表性和典型 性的岩石,用于科学研究、教学 和科普等目的。
利用X射线衍射技术分析岩石 的晶体结构和矿物组成。
岩石标本的基本特征描述
颜色
描述岩石的颜色,如灰色、黑 色、红色等。
纹理
描述岩石的纹理,如粗糙、细 腻、颗粒状等。
结构
描述岩石的结构,如块状、层 状、粒状等。
硬度
描述岩石的硬度,如硬、中等 、软等。
岩石标本的命名与分类
命名
根据岩石的特征和矿物组成,给予岩石一个合适的名称,如花岗岩、大理岩等 。
分类
根据岩石的成因、矿物组成、结构等特点,将岩石分为不同的类型,如岩浆岩 、沉积岩、变质岩等。
03
CATALOGUE
岩石标本的化学成分分析
岩石标本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
01
02
03
化学分析法
通过化学反应,测定岩石 中各种元素的含量,从而 确定岩石的化学成分。
原子吸收光谱法
利用原子吸收光谱的原理 ,测定岩石中元素的含量 。
环境保护
建筑业
岩石标本鉴定有助于评估环境质量、监测 污染源和评估土壤侵蚀等环境问题。
岩石标本鉴定可以为建筑设计和施工提供 地质信息和岩石力学性能参数,确保建筑 安全。
提高岩石标本鉴定水平的建议与展望
加强基础理论学习
深入学习岩石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 等基础理论,提高鉴定准确性和可靠 性。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鉴定方法

手标本上常见矿物特征一、手标本上观察矿物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矿物的形态(1)矿物单体形态一向伸长型——呈针状、柱状晶形二向延长型——呈片状、板状晶形三向等长型——呈粒状或等轴状晶形(2)矿物集合体形态一向伸长型——晶簇状、纤维状、放射状、束状、毛发状、柱状二向延长型——片状、鳞片状、板状三向等长形——粒状2、矿物的物理性质(1)颜色:是矿物吸收可见光后所呈现的色调。

(2)条痕:是指矿物粉末的颜色。

(3)光泽:矿物表面反射光波的能力。

金属光泽、半金属光泽、金刚光泽、玻璃光泽、油脂光泽、树脂光泽、丝绢光泽、珍珠光泽、土状光泽等。

(4)透明度:指矿物可以透过可见光的程度。

透明半透明不透明(5)硬度:是指矿物抵抗外力刻划的能力。

摩氏硬度计: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指甲 2.5 铜针 3 钢针 5.5 玻璃5-5.5在野外工作及室内实习中,常用小刀(硬度5.5)、指甲(硬度2.5)代替硬度计,将硬度大致分为三级:低(小于2.5)中等(2.5-5.5)高(大于5.5)(6)解理:矿物受力后沿一定方向规则裂开的性质解理可分为五级:极完全解理完全解理中等解理不完全解理极不完全解理(7)断口:矿物受敲击后沿任意方向裂开成凹凸不平的断面。

二、常见矿物鉴定特征1.萤石(Fluorite)又称氟石CaF2【晶体结构】等轴晶系;【形态】晶体常呈立方体,其次为八面体,少数有菱形十二面体。

集合体呈晶粒状、块状、球粒状,偶尔见土状块体。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有无色、白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紫黑色及黑色,加热时,可退色;玻璃光泽。

解理完全。

硬度4。

2.石榴石(Garnet)【晶体结构】等轴晶系。

【形态】常呈完好晶形,菱形十二面体晶面上常有平行四边形长对角线的聚形纹。

集合体常为致密粒状或致密块状。

【物理性质】颜色多样;玻璃光泽,断口油脂光泽,无解理,硬度6.5~7.5(小刀刻不动)。

岩石镜下鉴定指导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岩石镜下鉴定指导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岩浆岩岩石学实验指导一、岩浆岩薄片的镜下观察和描述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描述和分析是常规的且是最重要的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和研究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组成岩石的矿物组分和百分含量、粒度、次生变化等,而且可以提取更多的成因信息。

岩石结构的重要内容——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多为显微结构,多在显微镜下才能进行观察。

尤其是具细粒结构、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的岩浆岩,在手标本上表现出的岩石学性质比较有限,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较准确的命名,必须进行镜下观察。

镜下观察和描述的内容主要是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显微结构、显微构造、次生变化等;在此基础上判断岩石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并给出正确的定名。

首先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日期、姓名、班级及薄片号,若有对应的手标本,则把标本号记下,并对手标本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一)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岩石薄片中,常可见多种矿物成分,初学者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

建议按如下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1)根据矿物颗粒的大小,采用低倍物镜或中倍物镜,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反复地对整个岩石薄片概略地浏览,大致判断岩石的结构类型并分出有几种矿物;(2)对矿物一种一种地详细观察其晶体光学特征,一般先看铁镁矿物,再看硅铝矿物、副矿物和次生矿物;或按照矿物含量多少的顺序来观察。

(3)估计百分含量。

描述时,对具等粒结构、连续不等粒结构的岩石薄片,按矿物含量多少及其在分类命名中的作用,分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分别描述;斑状结构则分斑晶和基质描述。

描述内容主要是矿物在单偏光、正交偏光下的主要晶体光学性质,包括形态、颜色、多色性、突起等级、解理特征、包裹体类型、最高干涉色、消光性质、消光角、双晶类型等,同时也要描述矿物颗粒的一些结构特征,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与其他矿物的关系等,再次为矿物的次生变化特征,如次生矿物类型、大小、分布方式等。

对矿物名称的确定,一般要求定到矿物“种”,连续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则要定到“亚种”。

岩石鉴定岩石鉴定岩石鉴定第一篇普...

岩石鉴定岩石鉴定岩石鉴定第一篇普...

岩石鉴定第一篇普通地质学实验实验一、常见矿物的认识(2学时,验证性)一、实验目的掌握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描述方法,熟练掌握常见造岩矿物手标本的肉眼鉴定特征与定名方法。

二、实验内容肉眼观察描述下列常见矿物的形态、颜色、光泽、透明度、解理、断口、硬度、其它性质特征与综合定名:石英(矿64或单晶)、正长石(矿新8)、斜长石(矿新9)、黑云母(矿新7)、方解石(矿69)、白云石(矿新11)、普通辉石(矿新3)、普通角闪石(矿新5)、橄榄石(矿87)、石膏(矿54)、黄铁矿(矿新44)。

三、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名称:手标本、摩氏硬度计、小刀、放大镜、瓷板、稀盐酸。

四、每台套主要仪器设备每次实验学生数:手标本、摩氏硬度计与稀盐酸为6人/套,小刀、放大镜、瓷板为3人/套。

五、实验提示(一)矿物手标本的形态描述矿物的形态种类很多,一般分为矿物的单体形态及矿物的几何体形态两类来描述。

1.单体形态:根据单个晶体三度空间相对发育的比例不同,可将晶体形态特征分为一向延长、二向延长和三向等长三种。

(1)一向延长晶体:柱状——石英(水晶)。

(2)二向延长晶体:片状——云母。

(3)三向等长晶体:粒状——黄铁矿、橄榄石、方铅矿。

2.集合体形态柱状集合体——普通角闪石、电气石;纤维状集合体——石膏;片状集合体——云母;粒状集合体——橄榄石;晶簇——石英、方解石。

(二)矿物手标本光学性质的观察1.颜色根据颜色产生的原理不同可分为自色、他色、假色,但具有鉴定意义的主要为自色。

(1)描述颜色的方法通常描述颜色的方法有两种:①标准色谱法此种方法是按红、橙、黄、绿、蓝、靛、紫标准色或白、灰、黑等对矿物的颜色进行描述。

若矿物为标准色中的某一种,则直接用其描述,如蓝铜矿为蓝色、辰砂为红色;若矿物不具某一标准色,则以接近标准色中的某一种颜色为主体,用两种颜色进行描述,并把主体颜色放在后面。

例如绿帘石为黄绿色,说明此矿物是以绿色为主,黄色为次。

② 实物对比法把矿物的颜色与常见实物颜色相比进行描述。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开放实验项目指南(2016-2017学年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资产与实验室设备处二○一六年九月目录1.地球科学学院 ......................................................................... 2.资源学院 ................................................................................. 3.材料与化学学院 ..................................................................... 4.环境学院 ................................................................................. 5.工程学院 ................................................................................. 6.地球物理与空间信息学院 ..................................................... 7.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 ............................................................. 8.自动化学院 ............................................................................. 9.经济管理学院 ......................................................................... 10.外国语学院 ........................................................................... 11.信息工程学院 ....................................................................... 12.数学与物理学院 ................................................................... 13.珠宝学院 ............................................................................... 14.公共管理学院 ....................................................................... 15.体育课部 ............................................................................... 16.艺术与传媒学院 ................................................................... 17.信息技术实验教学中心 ....................................................... 18.计算机学院 .. (62)地球科学学院开放形式:预约开放开放实验项目及基本条件:实验中心名称实验室名称分室名称地点主要设备开放实验项目联系电话地球科学学院实验教学中心岩矿实验室矿物模型室主楼701 矿物模型矿物模型研究及学习67884898 岩石手标本室主楼702;602岩石手标本、薄片1、岩石手标本鉴定2、岩石薄片鉴定岩石偏光显微镜室主楼704;706;708;712;714;莱卡131台、互动系统两套N1KON-YS2及Olympus偏光镜31台,爱普生多媒体投影仪4台1.晶体光学及光性、造岩矿物观察2.岩石薄片鉴定岩矿系开放显微镜室主楼705Olympus偏反光显微镜1台Nikon偏光显微镜3台成像系统3套LEICA DMEP偏光显微镜2台LEICA DMRX偏光显微镜1台Zeiss透反射显微镜3台;Zeiss偏光显微镜1台。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

实验:常见沉积岩手标本的鉴定实验3普通沉积岩的鉴定手标本1,实验类型综合实验2,实验目的通过了解沉积岩的特征来加深对沉积岩形成条件的了解三。

实验仪器和设备沉积岩样品,刀,放大镜四。

实验原理1沉积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特殊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粘土矿物、石膏、硬石膏、赤铁矿、褐铁矿、玉髓、蛋白石等沉积岩结构2沉积岩结构指沉积岩颗粒的性质、大小、形状及其相互关系主要有以下两种类型的结构:(1)碎屑结构:根据碎屑颗粒的大小,可分为:砾石结构粒度> > 2mm砂结构粒度2-0.05mm粉砂结构粒度0.05-0.005mm泥结构(2)非碎屑结构:岩石中的颗粒由化学沉积或生化沉积形成3沉积岩结构(野外观察较好)是指沉积岩形成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岩石成分的空间分布和排列主要包括:1(1)层理:沉积岩层它是由岩石不同部分的碎屑(或沉积物颗粒)的颜色、矿物成分、特征和结构的差异造成的。

它分为平行层理。

交叉层理(2)级配层理:同一层的碎屑颗粒粒径向上逐渐减小(3)波痕:水平面呈波浪状(4)泥浆裂缝:从岩层表面垂直向下的多边形裂缝裂缝向下逐渐变细。

4 .常见沉积岩(1)砾岩和角砾岩砾石结构碎屑是圆形或亚圆形砾岩,而碎屑是角状或半角状角砾岩。

(2)-(6)砂岩砂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长石、白云母、碎屑和生物碎屑。

岩石有各种各样的颜色,并且随着碎片和间隙物质的成分而变化。

例如,富含粘土的颜色更深;铁含量为紫红色;碎屑是应时,水泥是二氧化硅,灰白色。

富含钾长石的冲突呈灰红色砂岩根据岩屑粒度可分为粗粒砂岩(粒度2-0.5毫米)、中粒砂岩(粒度0.5-0.25毫米)和细粒砂岩(粒度0.25-0.05毫米)。

根据碎屑成分,砂岩可分为应时砂岩(应时含量75%-95%),一般呈高度圆形,分选良好,颜色较浅。

长石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不良,精选或差,浅红色至浅灰色。

岩屑砂岩(应时含量25%)圆形度差,分选差,颜色深(7)粉砂岩为粉质结构碎屑成分通常是应时和少量长石和白云母。

实验一造岩矿物手标本鉴别

实验一造岩矿物手标本鉴别

实验一矿物的鉴别方法(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一、试验的目的与要求矿物的肉眼鉴定是野外地质工作的基本功之一。

矿物的形态和矿物的物理性质,是肉眼鉴别矿物的两项主要依据,必须学会使用鉴别工具,认识、鉴别描述矿物的这些性质。

本次试验的目的是全面的观察矿物形态及物理性质等特征:初步掌握肉眼鉴别矿物的基本方法和步骤;学会常见矿物的鉴别并写出简单的鉴定报告。

二、试验设备1.造岩矿物本2.矿物硬度标本3.矿物光泽标本4.矿物解理、断口标本三、试验方法与步骤矿物是经过各种地质作用所形成的,存在于地壳当中的具有一定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的自然元素和化合物。

是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矿物的肉眼鉴别般应从矿物的形态着手,然后观察矿物的光学性质、力学性质,进而参照其它物理性质或借助于化学试剂与矿物的反应,最后综合上述观察结果,查阅有关矿物特征鉴定表,即可查出矿物的定名。

但对常见矿物的鉴定特征还需要记忆。

(一)矿物的形态特征1.结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绝大多数矿物呈固态,固态矿物中大多数为结晶质,少数为非晶质。

结晶质矿物的内部质点(原子、分子或离子)在三维空间有规律的周期性排列,形成空间结晶格子构造。

因此,在一定条件下,每种结晶质矿物都具有固定的规则几何外形,这就是矿物的固有形态特征。

例如,岩盐(Nacl)的立方晶体(图1)格架。

石英的六方双锥晶体等(图2),具有良好固有形态的晶体称自形晶或单晶体。

在自然界中,这种自形晶较少见到,因为在晶体生长过程中,受生长速度和周围自由空间环境的限制,晶体发育不良,形成了不规则的外形,称为他形晶,而岩石中的造岩矿物多为粒状他形晶体的集合体。

图2 矿物晶体图1 食盐晶格构造 a)食盐晶体;b)石英晶体c)金刚石晶体非晶质矿物的内部质点排列没有规律性,故不具有规则的几何外形。

非晶质矿物有玻璃质和胶体质两类。

前者是高温熔融体迅速冷凝而成,如火山喷出的岩浆迅速冷凝而成的黑曜岩中的矿物;后者是由胶体溶液沉淀或干涸凝固而O)。

碎屑岩手标本描述步骤与方法

碎屑岩手标本描述步骤与方法

碎屑颗粒的百分含量统计:
①把簿片前后上下移动,整个观察一遍,簿片中出现最多的粒级颗粒为准,这样大 小的颗粒作为计算的单位。
②选择碎屑成分具有代表性的视域3~4个左右,来统计各种碎屑所占的面积,有的碎 屑大于或小于某标准碎屑者,可估计折算,如3、2、1/2、1/3倍等等,然后按不同 碎屑分别相加,得出碎屑的面积数,再将三者加得碎屑总面积,然后计算各种碎屑 的百分含量。 根据上述主要碎屑的含量多少,定砂岩名称,如:岩屑+长石含量>25%,且岩屑/长 石>3,称岩屑砂岩;长石+岩屑含量>25%,且长石/岩屑>3,称长石砂岩。 除上述百分含量统计方法,还可以采用与百分含量图谱对比的方法。
• 石英颗粒间呈凹凸、缝合接触,是压溶作 用的明显标志。(麦欣)
②分选程度:分三级。即分选好,分选中等和分选差。
③圆度:分四级,即圆状、次圆状、次棱角状和棱角状。
杂基(基质)的成分和含量:
主要指泥质,在镜下呈麻点状隐晶质,由于经常被铁质浸染而带浅褐色,有时粘土 矿物后期重结晶,呈细小鳞片或纤维状的集合体。
胶结物的成分、含量和胶结物的结构
胶结物主要是指化学成因的物质,有下列几种:
构造特点;
根据岩石成分、结构、构造特点进行成因方面的某些分析;最后进行合理的岩石 命名。
碎屑岩薄片鉴定矿物的具体内容: 碎屑岩中主要碎屑颗粒有: ①石英 ②长石:
在砂岩中最常见的长石是正长石和微斜长石,还有较少的酸性斜长石,中基性 斜长石很少见。根据光性特征应区别开正长石、微斜长石、透长石和斜长石。 通常在砂岩中,由于颗粒较小,正长石的卡式双晶常见不到,而其它光性又与 石英很相似,主要根据其折光率略低于树胶,颗粒表面常因风化而不清洁,微 带浅棕色土状等特点与石英区别。长石易风化,正长石和微斜长石常风化成高 岭土,使长石表面呈浅棕黄色,土状;斜长石风化后易产生绢云母,其光性与 白云母相似只是呈极小的磷片状。长石风化后透明程度减低,则风化程度常分 级表示,若是长石表面大部分被风化物质掩盖,则风化程度深;若不到1/4,则 风化浅;两者之间为风化中等。 ③岩石碎屑(岩屑):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

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总4页)-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矿物岩石鉴定-教案-项目五,,沉积岩及其肉眼鉴定矿物岩石鉴定课程教案授课题目:5.1沉积岩的形成、基本特征及分类课时:4授课时间安排第周第次教学器材与工具教学PPT、岩石手标本授课类型请标注√理论课(√)实训课()习题课()其他()教学目的、要求:通过本次授课使学生了解沉积岩的相关基本概念,了解沉积岩的形成过程、矿物成分特征、不同类型沉积岩中矿物成分的变化规律,理解母岩的风化作用及主要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掌握沉积岩常见的结构、构造特征,熟悉典型结构、构造的地质指示意义;理解沉积岩的分类依据,掌握沉积岩的分类方案及其命名的原则。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不同类型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主要的结构及构造特征、沉积岩的分类方案,难点:沉积岩主要结构、构造的地质意义、岩浆岩的分类依据,教教学基本内容一.沉积岩的基本概念、形成与演化1.沉积岩的概念2.沉积岩的形成过程3.沉积岩的矿物成分特征4.沉积岩的颜色5.造岩矿物在风化过程中的稳定性二.沉积岩的结构、构造特征1.沉积岩的主要结构特征(陆源碎屑岩、部分火山碎屑岩、自生沉积岩)2.沉积岩的主要构造特征(物理成因、化学成因、生物成因)三.沉积岩分类的原则、依据及分类方案1.分类的原则及依据2.分类的方案教学过程设计:设计一:教师多媒体演示交互式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和课堂板书,讲授岩沉积岩总论中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教学过程中注重与学生的交流互动。

设计二:矿物手标本讲解与演示利用典型岩石手标本,向学生讲解如何通过之前所学知识(沉积岩总论的基础理论知识),对沉积岩大类中常见岩石类型进行鉴定,掌握其主要鉴别标志及肉眼鉴定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讲授(√)、讨论(√)、多媒体讲解(√)、模型、实物讲解(√)、课堂板书(√)、音像讲解()等。

实验一 碎屑岩手标本鉴定描述1)

实验一 碎屑岩手标本鉴定描述1)
3.结构:碎屑石英约0.3mm大小,分选好,次圆状一圆状。 自生海绿石呈团粒状。
4.构造:平行层理。
5.定名:绿灰色平行层理海绿石中粒石英砂岩。
沉积学实验
紫褐色铁质石英砂岩(河北庞家堡,震旦系,碎5#)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红色长石砂岩 (河北唐山,震旦系,碎11#)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 石英砂岩岩屑:单偏光下无色,具碎屑结构。 • ,具二级干涉色。
沉积学实验
• 酸性喷出岩具霏细结构或放射状球粒结构; • 中性喷出岩具玻晶交织结构; • 基性喷出岩具粗玄结构
沉积学实验
• 花岗岩岩屑:石英、长石等颗粒近等轴状,具 花岗结构。
沉积学实验
含油砂岩(黑龙江大庆,白垩系,碎14#)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常见岩屑鉴定特征
• 燧石岩岩屑:单偏光下表面光洁,正交光下具 小米粒结构或放射状结构。
• 细粒石英岩岩屑:单偏光下表面光洁,正交光 下具细粒结构。
• 脉石英岩屑:单偏光下无色透明,正交光下具 齿状嵌晶结构。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实例分析一
灰褐色细角砾岩(北京西山,石炭系,碎1#)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沉积学实验
实例分析一
实例一:砾岩 产地:北京西山郝家坊;层位:C-P。
1.颜色:灰褐色 2.物质成分及含量:
碎屑颗粒:砾石含量65%,以硅岩(硬度大)为主,次为 泥岩。砾石成份单一,为单成分砾岩。
填隙物:填隙物为泥质,深灰色,含量30%。 孔隙:约占5%。 3.结构:砾石直径2mm~10mm,平均4mm;分选差,棱 角一次棱角状;孔隙直径达lmm;杂基支撑,基底式胶结。 4.构造:块状构造 5.含油性:不含油 6.沉积后作用:硅质岩岩屑发生粘土化 7.成因分析:物源为硅质岩,经过风化、搬运后沉积而成 8.综合命名:灰褐色块状构造单成分细角砾岩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矿物岩石实习鉴定PPT学习教案
• 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他物理性质
第4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的肉眼鉴别
• 岩浆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颜色,再看结构和构造,然后看矿物成分.
• 沉积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结构构造,再看成分.
• 变质岩的鉴别方法
先看构造,再看成分.
第5页/共8页
三大类岩石特征对比

岩石类别 成因
物质组成 结构
构造
代表性岩石
岩浆岩 沉积岩 变质岩
▪ 2、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岩石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外观相似,但成因不同的岩石标本(如花岗岩与片 麻岩、石英砂岩与石英岩、砾岩与斑岩等)作典型深入 地分析、对比。
第2页/共8页
附1、矿物的肉眼鉴定方法: ➢矿物的肉眼鉴定法,通常情况下,可参照下列步骤进行:
▪ 1、首先观察矿物的光泽。 ▪ 2、然后试验矿物的硬度。 ▪ 3、再观察矿物的颜色。 ▪ 4、进一步观察矿物的形态和其它物理性质。
▪ 2、岩石:不同的岩石,其矿物成分、结构、构造个 不相同,故可根据这些特征对岩石进行鉴定;
第1页/共8页
三、使用的仪器、设备、材料
1、仪器:放大镜、小刀、条痕板等 2、材料:矿物及岩石标本
四、实验步骤
▪ 1、由学生参照教材,自行对矿物标本进行综合观察。 选定常见矿物标本(石英、长石、方解石、角闪石、 辉石、黄铁矿)作典型深入地分析、对比;
高温高压 硅酸盐 结晶结构 块状构造 花岗岩 岩浆冷凝 金属硫化
物 常温常压 碎屑物质 碎屑结构 层理构造 砂岩 岩石风化 粘土矿物 结晶结构 层面构造
化学物质 生物结构 有机物 岩石变质 变质矿物 变晶结构 片状构造 片麻岩
变余结构 片麻构造 压碎结构 千枚构造
第6页/共8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角砾之间为火山灰,整体呈 紫红色,较粗糙,常见细小 孔洞。
辉石橄榄岩Pyroxene peridotite
• 暗灰绿色。细粒结构。块状 构造。主要由橄榄石和辉石 构成。 橄榄石浅黄绿至橄 榄绿色,透明自形粒状,大 小约1-2mm,晶面玻璃光泽, 断口油脂光泽,含量约80%。 辉石黑色,粒状或短柱状, 粒度与橄榄石相似,可见阶 梯状解理面,玻璃光泽。含 量约20%。分布均匀。
• 基质褐色,断口粗糙,硬度小于小刀。
流纹岩 Rhyolite(067)
其它岩浆岩
• 暗紫红色。斑状结构,基质隐 晶—玻璃质结构。流纹构造,流 纹主要由暗黑紫色条带显示,条 带边缘呈过渡状,亦有少量拉长 的气孔。气孔内壁粗糙。
• 斑晶为石英和透长石,分布均匀。 石英烟灰色,浑圆粒状,大小约 1-2mm,油脂光泽,含量约5%。 透长石无色透明,自形板状,具 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10%。
斑状花岗岩Porphyritic granite(066)
其它岩浆岩
• 浅褐灰色。似斑状结构,基质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
• 斑晶为钾长石,浅肉红色,自形板状,大 小约10-20mm,解理面宽平,玻璃光泽, 分布不均匀,平均含量约20%。
• 基质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组成,另 有微量角闪石、榍石、磁铁矿。长石粒状, 灰白色或浅肉红色,大小约1-3mm,解理 发育,玻璃光泽,含量达50%。石英粒状, 灰白色或烟灰色,大小多1mm左右,无解 理,油脂光泽,含量约20%。黑云母褐色, 片状,大小约1mm左右,玻璃光泽,含量 约10%。角闪石黑色,长柱状,长可达35mm。榍石褐黄色,粒状自形晶,大小多 小于1mm。磁铁矿黑色,粒状,粒度小于 1mm。
• 基质紫红或褐红色,致密,暗紫 色条带略显贝壳状断口 。
花岗细晶岩 Granite aplite(144)
其它岩浆岩
• 灰白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石英构成。少量黑 云母。
• 长石浅肉红色或灰白色,粒状, 大 小 多 1.5mm 左 右 , 少 数 可 达 3mm,可见闪光解理面,玻璃光 泽,含量约65%。
• 石英浅烟灰色或无色透明,粒状, 大小多1mm左右,油脂光泽,含 量约30%。
• 黑云母黑色、片状或细丝状,大 小1mm左右,小刀可刻动,含量 约5%。
火山角砾岩 Lava breccia(A136)
其它岩浆岩
• 紫褐色,火山角砾结构,块 状构造。
• 火山角砾灰或灰黄色,部分 浅褐色,呈各种炸碎棱角状, 大 小 在 2-30mm 之 间 , 以 1020mm为主,内部隐晶质,硬 度较大。无定向排列。含量 约60%。
花岗斑岩Granite-porphyry(072)
其它岩浆岩
• 红褐色。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 块状构造。
• 斑晶主要为石英和钾长石,少量斜长 石和黑云母。石英烟灰色,粒状,大 小2mm左右,油脂光泽,含量约20%。 钾长石浅肉红色,自形板状,大小25mm,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约 15%。斜长石灰白色,自形板状,大 小2-4mm,解理面上玻璃光泽,含量 约 5% 。 黑 云 母 黑 色 , 片 状 , 大 小 2mm左右,玻璃或金刚光泽,含量约 2%。
• 长石灰白色,粒状,大小3-5mm,具 光亮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60%。
• 石英无色或烟灰色,粒状,比长石细 小,约0.5mm左右,局部聚集成都34mm的聚晶状,含量约20%。
• 黑云母黑色、板状,一组极完全解理, 玻璃或金刚光泽,含量约5%。
• 榍石褐黄色,四边形自形晶。
黑云母花岗岩Biotite-granite(085)
中国地质大学岩石矿物学手标本 鉴定
角闪安山岩Hornblende andesite(046)
其它岩浆岩
• 暗紫色。斑状结构,基质隐 晶质结构。块状构造。
• 斑晶为角闪石和斜长石。角 闪 石 黑 色 , 长 柱 状 , 长 310mm,可见两组斜交的纵向 解理面,玻璃光泽,含量约 10%。斜长石灰白色,粒状, 大小1-2mm,可见闪亮的解理 面,玻璃光泽,含量约8%。
其它岩浆岩
辉长岩Gabbro(030)
其它岩浆岩
• 灰黑色。中细粒结构。 块状构造。主要由均匀 分布的辉石和斜长石构 成。辉石黑色,粒状, 大小2-3mm左右,可见 正交的阶梯状解理,玻 璃光泽,含量约45%。斜 长石灰白色,透明或微 透明,板状,粒度与辉 石相似,可见光亮解理 面上呈玻璃光泽。含量 约55%。
其它岩浆岩
• 浅肉红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石英和黑云母构成。
• 长石以浅肉红色为主,部分浅灰 白 色 , 粒 状 或 厚 板 状 , 大 小 24mm为主,解理发育,玻璃光泽, 含量约60%。
• 石英烟灰色,透明粒状,大小12mm为主,有时聚集成团,含量 约30%。
• 黑云母黑色或墨绿色,板片状, 大小1-2mm,珍珠光泽,含量约 10%。
• 基质紫红色、土状、断口粗 糙无光泽。
杏仁状安山岩Amygbaloidal andesite(049)
其它岩浆岩
• 黑褐色。斑状结构,基质隐—微 晶结构。杏仁构造。杏仁球—椭 球形,表面光滑,大小3-8mm为 主,灰白色或紫红色,硬度小于 小刀,滴稀盐酸起泡,为方解石 质。含量约10%。
• 斑晶为斜长石,粒状或板状,灰 白色、微透明,大小3-5mm为主, 解理发育,玻璃光泽,含量10%。
泽,含 量约30%。
• 黑云母黑色、片状或细丝状,大 小1mm左右,小刀可刻动,含量 约5%。
花岗细晶岩 Granite aplite(144)
其它岩浆岩
• 灰白色。细晶结构。块状构造。 主要由长石、石英构成。少量黑 云母。
• 长石浅肉红色或灰白色,粒状, 大 小 多 1.5mm 左 右 , 少 数 可 达 3mm,可见闪光解理面,玻璃光 泽,含量约65%。
• 基质中可见斜长石微晶,灰白色, 针状,最长可达2mm,分布杂乱, 约占基质的20%,其余隐晶质, 粗糙无光泽。
花岗闪长岩Granodiorite(043)
其它岩浆岩
• 浅灰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主要 由角闪石、长石、石英构成,另有少 量黑云母、零星榍石。
• 角闪石黑色或墨绿色,短柱状,柱长 3-5mm,粗1-2mm,纵向解理面玻璃 光泽,横断面粗糙,含量约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