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金融安全问题的思考
新形势下银行网络安全建设思考

银行 网络安全主要 是针对 核心业务系统 网络 、 办公 自动化 网络 、 外联 业务相关单位 网络、 网上银行和各个应用系统之 间的网络 安全 。由于银行 网络 内部部署 了众多的网络设备、 服务器 , 保护这些设备 的正常运行 , 维护 主要业务系统 的安全, 是银行网络 的基本安全要求。 1 现代银行 网络常见的安全 问题 、 () 1 内部各级机构之间的通信基本没有安全防护措施或者少数采用 了
路 由 内置的简单包过滤 防火墙 。 器
() 2 服务器操作 系统 以 U i 、 id w n x W n o s为主 , 桌面 操作系统 以 W n o s id w 系列为主 , 基本没有安全保护措施。 () 3 对应用系统 的访 问控制能力较弱 , 一般 是对现 有操 作系统、 数据库 系统、 电子邮件系统 、 应用系统等安全机制 的简单利用 。 () 4 部分应用环境具备初级防病 毒能力, 如在局 域网的 P c工作站 上一
应 用 科 学
新形势下银行 网络安全建设思考
马
【 摘
辉
( 山东省农村信用社联合 社)
要】 随着金融电子化 建设的不断发展, 银行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依赖程度不断增加 , 银行 网点不断增 加, 网络 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
银行本身要根据新时期银行 网络的安全需求 , 从管理方面贯彻执行好安全策 略和机制 , 并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 。 按照“ 制度 防内, 技术 防外 ” 的原则, 严格执 行网络安全的各项规定 , 认真维护各 自负责 的分系统 的网络安全性 , 同时针对新 形势 下银行 网络所 面临的主要威胁 , 认真分析研究 , 使各系统具备 良好 的 抗攻击、 抗破坏和 防病毒能力, 保证银行 网络 的整体安全性。 【 关键词】 银行 网络 安全管理 一个环 节, 必须提 高整个系统的安全性以及 系统中各个部分之 间的严 密的 安全逻辑关联 的强度 以保证组成系统 的各个部分协调一致地运行。 3 可用性原则 。安全措施需要人 为去完 成, 、 如果措 施过于复杂对人 的 要求过高 , 本身就降低 了安全性。 4 设备 的先进性与成熟性 。 、 安全设备的选择 既要考虑其先进性还要考 虑其成熟性 , 先进意味着技术性 能方面的优越而成熟性表 示可靠与可用。 5 无缝接入安全设备 的安装运行应不改变网络原有 的拓扑结构 。 、 一方 面对 网络 内的用户应是透 明的不可见 的, 同时安全设备 的运行应不对 网络 随着金融 电子化建 设的不断发展, 代银行 已经 实现了对公、 现 储蓄 、 结 算等传统业务 的电子化 , 对提 高银行管理水平 和服 务质量 , 发挥 了积极作 用。 同时网上银行、 自助银行等新型业务的出现, 又使金 融电子化成为银行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随着银行业对计算机网络系统 的依赖程度不断增 加, 金融产品不断创新, 银行 网点不 断增加 , 安全 管理 问题也变得越来越 重 要。 网络环境和 网络应用已经成为银行处理各种业务 、 日常办 公的重要基 础和必要手段 。网络系统安全与服务功能是一对矛盾 的关系 。如果某 个系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安全治理

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安全治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我们带来了很多便利和机遇,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金融领域,网络金融的快速发展和普及,给国家金融安全带来了一定的威胁。
因此,如何加强互联网时代下的金融安全治理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与挑战网络金融与传统金融相比,具有快捷、低成本、便利等优势,已经成为现代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与此同时,网络金融也带来了一些严重问题和挑战,特别是在金融安全和风险控制方面。
1. 数据安全问题互联网金融的业务大多以在线交易为主,需要大量的个人和账户信息。
由于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黑客攻击和网络犯罪等形式不断繁衍,给用户数据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2. 风险控制问题由于互联网金融业务规模庞大,业务复杂,监管手段不够完善,风险控制困难,因此金融机构在互联网金融业务中面临更大的风险和挑战。
3. 虚假宣传问题互联网金融平台为了宣传自身,往往会出现虚假宣传,吸引不专业的投资者,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的风险并最终出现心理失衡。
4. 线上线下联动问题互联网金融业务需要线上线下联动,如果线上业务好于线下业务,将会出现盲目扩张极度集中的问题。
当市场需求出现改变时可能会出现巨大的风险。
互联网金融安全治理思考和实践对于互联网金融安全治理,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思考并实践:1. 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应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管,加大对不合规的平台的处罚力度,加强对信用评估机构的监管,通过完善评估标准、完善评估结果公开等措施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业。
2. 加强数据安全保障金融业务的本质是资金流动的业务,涉及到大量的支付、清算、投资行为,数据的泄漏会带来很大的风险。
应加强数据安全保障,建立完善的数据管理和风险控制机制。
尤其是对于个人隐私信息的保护和使用必须更加重视。
3. 完善风险控制机制针对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应完善风险管理和控制机制,加强信息披露和风险提示。
并根据不同业务特点和风险程度制定相应的监管政策和法规。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

互联网金融发展的问题与对策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模式,已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崛起。
它凭借着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为广大用户提供了丰富多样的金融服务,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金融消费习惯。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有效的对策加以解决。
一、互联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1、信息安全风险互联网金融是基于网络信息技术开展的金融业务,其对信息系统的依赖程度极高。
然而,网络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使得信息安全面临着巨大的威胁。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事件时有发生,给用户的个人信息和资金安全带来了严重的隐患。
2、监管滞后互联网金融作为一种新兴的金融业态,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了监管制度的更新速度。
目前,我国的互联网金融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存在着监管空白和监管重叠的现象。
一些互联网金融平台利用监管漏洞进行违规操作,扰乱了金融市场秩序。
3、信用风险互联网金融的交易双方往往缺乏面对面的交流和实地考察,信用评估难度较大。
部分借款人可能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在借款后恶意违约,导致金融机构面临较大的信用风险。
4、技术风险互联网金融业务的开展需要强大的技术支持,如服务器故障、网络拥堵、软件漏洞等技术问题都可能导致交易中断或数据丢失,影响用户体验和金融服务的稳定性。
5、法律法规不完善目前,我国针对互联网金融的法律法规还不够健全,对于一些新出现的金融业务和产品,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和约束,导致金融纠纷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
二、解决互联网金融发展问题的对策1、加强信息安全保护金融机构和互联网企业应加大在信息安全方面的投入,采用先进的加密技术、身份认证技术和防火墙等手段,保障用户信息和资金的安全。
同时,加强员工的信息安全意识培训,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应急预案。
2、完善监管体系监管部门应加快制定和完善互联网金融监管法规,明确监管职责,加强协同监管,消除监管空白和监管重叠。
数字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科技安全实践与思考

数字金融背景下的金融科技安全实践与思考在数字金融的海洋中,金融科技如同一艘巨轮,承载着无数人的梦想和财富。
然而,这艘巨轮在航行的过程中,却时刻面临着风浪和暗礁的威胁。
这些威胁,便是金融科技安全问题。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一点:在数字金融的背景下,金融科技安全问题不仅仅是技术问题,更是经济问题、社会问题乃至国家安全问题。
一旦金融科技出现安全问题,其影响将是深远而广泛的。
因此,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金融科技安全问题,将其纳入到国家整体安全战略中去考虑。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金融科技安全问题呢?我认为,首要的是加强金融科技安全的顶层设计和战略规划。
我们需要从国家层面出发,制定出一套完整的金融科技安全政策体系,明确各方责任和义务,确保金融科技安全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同时,我们还要加强金融科技安全监管力度,建立健全金融科技安全风险评估和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并处置潜在的安全风险。
其次,我们需要加强金融科技安全技术研发和应用。
在当前的数字金融时代,金融科技安全技术已经成为了保护金融资产、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手段。
因此,我们必须加大投入,推动金融科技安全技术的研发和创新。
同时,我们还要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金融科技安全技术,提高金融机构的安全防范能力。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和交流。
金融科技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问题,需要各国共同应对。
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科技安全合作和交流活动,分享经验、借鉴做法,共同提高全球金融科技安全水平。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金融科技安全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持之以恒地努力。
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平安而放松警惕,也不能因为一时的困难而放弃努力。
只有坚持不懈地推进金融科技安全工作,才能确保数字金融的稳健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之,在数字金融背景下,金融科技安全问题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这一问题,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以应对。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数字金融的稳健发展,为经济社会的繁荣稳定做出更大的贡献。
新形势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思考

新形势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思考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互联网金融在我国的发展已经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随着经济形势的变化和监管政策的调整,互联网金融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在新形势下,对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思考变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对此进行思考。
要对我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进行积极的认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是全球性的趋势,它无疑为我国金融行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通过互联网金融,可以为更多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提高金融普惠性,促进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互联网金融还能够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促进金融创新和科技进步。
我们要对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充满信心,抓住机遇,积极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规范。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和风险,比如资金安全风险、信息安全风险、市场乱象等。
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的监管和规范,建立健全的监管体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机构的监管,规范互联网金融市场秩序,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
还要强化信息安全保护,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平台的监测和管理,防范和化解互联网金融风险。
只有加强监管和规范,才能确保互联网金融健康稳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加稳固的金融基础。
要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支持和引导。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和金融创新,必须加强对互联网金融创新的支持和引导,推动科技与金融的融合发展。
要鼓励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加大投入,加强技术研发,加快推动互联网金融科技创新和应用创新。
还要加强对金融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建立健全的科技金融创新体系,推动互联网金融向更高水平迈进。
只有不断推动互联网金融创新,才能更好地适应新形势下金融业的发展需求,提高金融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要促进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支撑,必须加强互联网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促进资源配置的优化和效率的提升。
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风险防范思考

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风险防范思考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风险防范思考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金融市场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越来越明显,金融风险也日益突出。
过去几年间,由于各种经济、政治的不利因素,全球金融市场一直处于极不稳定的状态。
国际金融危机席卷全球,一些国家甚至面临破产的危险。
在中国,由于各种宏观经济因素,金融市场同样面临严峻的挑战。
金融风险的现状无疑告诉我们,金融风险防范的重要性。
一、金融风险的现状1、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变动的不确定性因素(如汇率、股票价格、资产价格微小变化),使得投资者的实际回报率低于期望回报率,从而引起的损失。
市场风险具有普遍性、局部性和协同性,并且具有系统性,一旦发生,将造成整个市场的动荡。
2、信用风险信用风险是指由于债务人的付款违约、拖欠或破产等原因,使得债权人无法收回本息或不能按时收回本息,造成的金融风险。
信用风险具有不可预测性和追溯性。
3、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是指由于操作失误导致的金融风险。
它的特点是不可预测性、可消除性和合规性。
4、流动性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由于投资者资产无法及时转换成现金流,从而无法满足现金流需求造成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的风险是动态的,可能因外部或内部因素而产生,也可能长期存在。
5、操作风险操作风险指由于内部应用程序、人员操作失误或犯罪行为等导致的金融风险。
操作风险通常涉及到信息技术、数据管理、员工培训和合规程序等方面。
二、金融风险防范思考1、完善金融法规及时完善国家金融法规,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同时,也应加强金融市场交易的信息公开,使投资者更加明确的了解市场变化和可能面临的风险。
2、加强金融风险管理机制的建设建立完备的风险管理机制,提高风险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为各类金融业务提供相应的风险管理工具和防范措施,加强金融风险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风险问题。
3、推进金融科技的发展借助技术手段监管金融市场,金融科技可以加强市场交易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且能够有效参与风险管理,提升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青年对新金融发展的思考和感悟

青年对新金融发展的思考和感悟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新金融行业日益兴起,给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变革。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对于新金融的发展充满了期待和思考。
在这个全球化、数字化的时代,新金融正成为我们关注的焦点,我们也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提供我们的思考和建议。
新金融给我们带来了更多的便利和选择。
随着移动支付、P2P借贷、数字货币等新兴业务的兴起,我们可以通过手机轻松实现支付结算、借贷融资等操作,不再受限于传统金融机构的繁琐流程和时间限制。
此外,新金融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投资渠道和理财产品,可以更好地实现资产增值。
然而,我们也要保持理性和警惕,避免盲目跟风和投机行为,加强金融知识的学习和风险意识的培养。
新金融为创新创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使得创业门槛降低,创业者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获取融资、推广产品、开展业务等。
众筹、众包等新兴模式也为创业者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支持。
对于我们这个年轻人而言,创业是实现自我价值、实现梦想的重要途径,新金融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平台。
新金融的发展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日益凸显。
我们需要加强对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提高网络安全意识,避免个人信息被泄露和滥用。
同时,新金融的监管和风险控制也需要加强,避免出现金融乱象和风险传导。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该关注这些问题,积极参与监督和建设,共同推动新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新金融的发展也需要我们具备一定的金融素养和创新能力。
金融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我们的必备素养,只有了解金融市场、金融产品的特点和风险,才能更好地进行投资和理财。
此外,我们还应该具备创新思维和创业精神,不断追求突破和创新,为新金融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对于新金融的发展有着很多的思考和感悟。
新金融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便利和机会,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挑战和问题。
我们应该积极参与其中,提供我们的思考和建议,共同推动新金融行业的健康发展。
互联网金融合规管理的问题与思考

互联网金融合规管理的问题与思考互联网金融行业自从诞生以来,便以其高效、便捷的特点受到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同时也吸引了众多机构和企业相继进入这个新兴的市场中。
然而随着互联网金融行业规模的日益壮大,行业的合规管理问题也显现出来。
1、合规管理的必要性互联网金融行业由于其与传统金融相比较新,缺乏具体的监管政策和法律规范,对于市场的监管变得十分困难。
在这样的情况下,互联网金融平台需要自身建立完善的合规管理机制,保障用户和投资人的权益,促进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合规管理可以有效地提升公司的透明度,增强平台的公信力和市场竞争力。
互联网金融行业相对于传统的金融行业,往往缺乏公信力,也容易陷入各种操作失范、不规范等问题,而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机制,可以根据监管政策和法律规定,完善公司的经营行为和管理制度,以此证明平台的合法性和专业性,增强用户和投资人的信任感。
其次,合规管理可以有效地规范行业发展,保障用户和投资人的合法权益。
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市场乱象和风险隐患,如信息泄露、虚假宣传、违规运营等现象频繁出现。
通过建立合规管理机制,平台可以提高规范化管理意识,加强对于信息保护和财产安全的保障,同时也可以规范资金运用和投资收益,保障投资人和用户的合法权益。
2、互联网金融行业合规管理的困难虽然互联网金融表现出了自身的发展优点和巨大潜力,但在其合规管理方面依然面临诸多难题。
首先,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发展往往会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各种业务各具特点,其风险评估难度相对较大,如何在风险的管控方面遵循国家的政策要求也是一个问题。
其次,互联网金融行业缺乏统一的监管机构和合规标准,很难形成行业自律和规范管理体系。
而国家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监管政策与日俱增,在监管的不断加强下,互联网金融企业需要适应各个方面的变化和要求,以便尽量避免违规操作而被罚款停业等情况发生。
再次,由于互联网金融行业运作的特性和本质,其合规管理手段缺乏对于运营复杂度高、产品多样性的特殊适应性,这就需要互联网金融企业在实际运作过程中更为谨慎,避免违规操作。
网络金融业务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金融业务已成为金融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我对网络金融业务的几点思考。
首先,我们要充分认识网络金融业务的重要意义。
网络金融业务作为一种新型的金融服务模式,具有便捷、高效、低成本等优势,能够有效满足广大客户的多元化需求。
在我国金融改革的大背景下,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有助于推动金融创新,提高金融服务水平,助力实体经济。
其次,我们要明确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方向。
一是加强风险防控,确保网络金融业务安全稳定运行。
二是创新业务模式,拓展金融服务领域。
三是深化科技应用,提高业务效率。
四是加强人才培养,提升团队素质。
以下是网络金融业务发展的具体措施:一、加强风险防控1. 建立健全风险管理体系,确保网络金融业务安全运行。
2. 加强对网络金融业务的监管,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
3. 提高客户风险意识,引导客户理性投资。
二、创新业务模式1. 探索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业务模式,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
2. 开发个性化金融产品,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
3. 拓展跨境金融服务,助力企业“走出去”。
三、深化科技应用1. 积极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业务处理效率。
2. 优化用户体验,提升客户满意度。
3. 加强网络安全防护,确保客户信息安全。
四、加强人才培养1. 加大对网络金融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团队整体素质。
2. 鼓励员工参加各类培训,提升自身能力。
3.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激发员工积极性。
最后,我想呼吁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网络金融业务的发展。
我们要坚定信心,勇攀高峰,为实现我国金融事业的新辉煌而努力奋斗!谢谢大家!。
读《互联网金融》心得体会

读《互联网金融》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互联网金融行业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
《互联网金融》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对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深入了解和思考。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有了许多心得体会。
首先,互联网金融的兴起给传统金融带来了革命性的变革。
传统金融业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手续繁琐、门槛高、效率低等。
而互联网金融通过技术创新和信息管理的优势,解决了这些问题,使金融服务更加简化、便捷和高效。
我在书中了解到,互联网金融的兴起不仅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普及率,也为传统金融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其次,互联网金融的风险挑战不容忽视。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带来了一系列新的风险问题,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网络欺诈等。
书中提到了许多互联网金融平台存在的风险问题,如P2P借贷平台的风险、虚拟货币的风险等。
这些问题警示我们,在享受互联网金融带来的便利和创新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警惕,增强风险意识,加强监管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三,互联网金融对金融业的未来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不仅改变了金融业的运行模式,也给金融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书中提到,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众多创新创业的热点领域,推动了金融业的数字化、智能化和全球化发展。
我深感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将会深刻改变金融生态,促使金融业向更加开放、自由和创新的方向迈进。
第四,互联网金融需要法律法规的规范和支持。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不仅需要技术、资金和市场的支持,也需要有关法律法规的规范和保障。
书中提到了许多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法律问题,如网络借贷监管、金融数据隐私保护等。
这些问题需要政府和相关部门积极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确保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总结起来,互联网金融的快速发展给我们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社会变革。
通过读《互联网金融》这本书,我深深感受到了互联网金融的重要性和潜力。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互联网金融的优势和风险,积极参与和推动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促进金融业的创新和升级,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对手机银行认识与安全问题的思考

对手机银行认识与安全问题的思考面对这个由高度数字化和网络化信息技术驱动的城市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加之科学技术的普及,手机银行业务的迅猛发展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改变传统金融服务模式、实现金融全面服务的重要载体。
随着手机银行的发展,安全问题也越来越重要,它关系到金融产品的可靠性,涉及到人们的利益。
这就要求手机银行的安全必须受到重视,并有效保护客户的资金安全。
为实现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一是深入理解手机银行安全问题,主要涉及风险防范、信息安全管理、网络安全等。
银行首先要把握手机银行安全问题的发展趋势,对可能产生的业务风险、信息安全风险、网络安全风险等都要有所准备。
其次,要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手机银行业务安全,要求各部门、各信息系统实行安全管理,并形成一整套完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二是建立完善信息安全系统,形成完整的安全系统,保障数据安全,防范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的发生。
安全系统的建立,要制定安全策略,确定安全管理机制和安全管理流程,进行安全系统的设计和实施,完善安全管理体系,确保系统的安全性。
三是提高客户的安全意识,提高客户对安全问题的认识。
银行要树立安全管理的理念,加强对客户的安全宣传,提高客户对安全问题的认识,引导客户使用安全的手机银行业务,确保客户的财产安全。
四是强化检查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确保手机银行业务安全;定期检查和验证,监督手机银行业务的安全管理,及时对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及时完善安全系统和管理程序,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安全性能。
以上是我们为实现手机银行业务安全而应具备的一些方面要求,要想保障客户的安全,首先要深入了解手机银行安全问题,同时要树立安全管理的理念,加强对客户的安全宣传,提高客户对安全问题的认识,以及强化检查和监督,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督制度,实行规范而有效的安全管理,实施及时的安全检查和验证,为客户提供更加安全的服务。
金融安全的演讲稿(3篇)

第1篇尊敬的领导,各位嘉宾,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一个至关重要的议题——金融安全。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
在这个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共同努力,筑牢金融安全的坚实盾牌。
一、金融安全:国之重器,民之根本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稳定、人民福祉。
金融安全不仅关系到金融体系的稳定运行,更关系到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安全。
以下是我对金融安全的一些思考:1. 金融安全是经济稳定的保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是经济稳定的基石。
只有确保金融安全,才能保证金融体系稳定运行,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 金融安全是民生福祉的保障。
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只有保障金融安全,才能让人民群众放心消费、投资,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3.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底线,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
金融安全出现问题,可能导致国家金融体系崩溃,进而引发社会动荡。
二、金融风险:隐患重重,不容忽视当前,我国金融领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主要包括:1. 金融体系风险。
部分金融机构存在资产质量下降、流动性风险、影子银行风险等问题,可能导致金融体系风险蔓延。
2. 金融市场风险。
金融市场波动较大,部分金融产品存在虚假宣传、非法集资等问题,可能引发市场风险。
3. 金融科技风险。
金融科技发展迅速,但同时也带来了数据安全、网络安全、技术风险等问题。
4. 跨境金融风险。
跨境资本流动频繁,部分跨境资金可能存在非法转移、洗钱等风险。
三、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共筑美好未来面对金融风险,我们必须筑牢金融安全防线,共筑美好未来。
以下是我对加强金融安全的一些建议:1. 加强金融监管。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金融市场、金融科技等方面的监管,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
2.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对手机银行认识与安全问题的思考

对手机银行认识与安全问题的思考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手机银行技术也在迅速发展,现在已经成为大多数银行客户的主要服务形式。
尽管如此,许多用户仍然对手机银行的认识和安全问题存有疑问,因此有必要对它们的认知和安全性作出详细的思考。
首先,关于手机银行的认知,它是一种旨在帮助用户更加方便、安全地进行日常金融操作的服务。
它由银行提供,它允许用户登录账户,查看账户余额、交易记录和银行卡列表等信息,还能实现转账、充值、支付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便利和安全,而这一切都只需要几秒钟的时间。
其次,关于手机银行的安全性,它是采取了多重安全措施来保障用户的账户安全的。
首先,用户可以使用安全的登录方式来进行登录,如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短信验证码等,以最大程度地保护用户账户的安全性。
其次,银行实施了多层安全措施,在数据传输安全性方面,开发了安全的传输协议,能够保证用户的数据传输安全性,还提供了丰富的账户安全服务,如账户安全限额设置、安全提醒等,实现了账户安全的多层保障。
最后,从这一次的思考来看,手机银行的认知和安全性得到了更加全面的认识,它的安全性已经是与传统的柜台服务不可比拟的,能够给用户提供有效的安全保障,使用户们在使用时无需担心安全问题,从而可以更专注地去使用手机银行服务。
综上所述,手机银行具有方便性、安全性等优点,但用户仍然要
注意安全问题,使用中要根据银行的安全设置和提示来确保账户的安全性,尽量不要把自己的金融信息暴露在公共场合中,这样才能确保自己账户的安全性。
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借鉴

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借鉴简介: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数字金融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然而,数字金融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一系列问题和挑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本文将讨论我国数字金融发展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借鉴和改进的建议。
问题一:信息安全风险随着数字金融的发展,各种金融业务已经实现了在线化、自动化,大量的用户数据被数字化并储存,这也给信息安全带来了巨大挑战。
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网络诈骗等问题时有发生,造成了严重的财产损失和用户信息泄露。
为解决信息安全风险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增加数据加密、防火墙等安全措施,并加强立法监管,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和隐私保护制度,提升用户对数字金融的信任度。
问题二:监管缺失与风险防范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监管也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我国数字金融市场的监管体系还不够完善,各部门在监管上缺乏协调,监管空白区域较多,导致监管力度不够,监管措施滞后。
此外,数字金融的创新性和复杂性也增加了监管的困难。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经验,加强监管制度建设,设立专门的监管机构或加强现有监管机构的能力建设,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跨境金融风险。
问题三:金融风险与不良资产的压力随着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金融市场的风险也随之增加。
特别是在P2P网络借贷、虚拟货币交易等领域,不少机构和个人存在违规经营、违法行为,给金融市场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此外,不良资产问题也十分突出,数字金融的快速发展促使了部分机构过度放贷,导致不良资产快速积累。
为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加强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风险预警和评估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和处罚力度,同时加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内部管理。
问题四:数字鸿沟与金融普惠性数字金融的发展不仅仅是为了追求效率和创新,更是为了推动金融普惠,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金融服务。
然而,我国数字鸿沟问题仍然存在,许多人仍然无法享受到数字金融带来的便利和效益。
关于金融网络安全的若干思考

FinanceDOI:10.19699/ki.issn2096-0298.2020.16.064关于金融网络安全的若干思考中国人民银行兰州中心支行 胡沛涛摘 要:近年来,金融科技飞速发展,包括大数据、云计算、生物识别、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行业各项工作及业务开展深度融合,这让金融行业工作呈现智能化、数字化、移动化,也让金融服务更加快捷、智能、普惠、利民,相应的网络安全面临的挑战也更加复杂、严峻。
网络安全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生命线,是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关键一环,金融业如何在确保数据安全和业务稳定性的前提下,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非常值得深思和探讨。
通过分析当前金融网络安全的形式和工作现状,指出应对的挑战不足,提出解决意见建议,为今后更好落实金融网络安全防护工作提供思路。
关键词:金融 网络安全 金融科技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298(2020)08(b)-064-02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在人们生活中的角色就如同空气一般,看不见摸不着却又无处不在、不可或缺。
金融则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至国家,小到个人,都与金融息息相关,因此金融网络安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我国金融行业的新业务、产品不断更迭、推陈出新,诸如电子货币、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而这一系列网上业务能够顺利开展的基本前提就是网络系统安全。
网络安全对于金融科技的发展至关重要,是金融科技发展的生命线。
我国也越来越重视网络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安全可控和开放创新并重。
人民银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活动的开幕式上表示,人民银行有信心、有决心组织做好金融网络安全工作,金融业将以时不我待的精神和抓铁有痕的力度,推动金融网络安全工作再上新台阶。
伴随着金融科技的发展与应用,网络安全被赋予了新的防御意义,提升整个行业的网络安全防护保障能力,成为金融机构网络安全建设的新方向。
1 近年来金融网络安全形势和政策背景1.1 金融网络安全现状金融网络风险是现代金融风险的一种重要形式,金融网络安全的情况直接影响到国家金融稳定及金融安全,国家高度重视金融行业的网络安全工作。
互联网金融思考

互联网金融思考在当今这个数字化的时代,互联网金融如同一股汹涌的浪潮,席卷了全球的金融领域,改变了人们的金融观念和行为方式。
它以其高效、便捷、创新的特点,为金融服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挑战和问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首先打破了传统金融的时间和空间限制。
以往,人们要办理金融业务,往往需要亲自前往银行等金融机构,在固定的营业时间内排队等待。
而现在,只需一部智能手机或一台电脑,无论何时何地,都能轻松完成转账、支付、理财等各种金融操作。
这种便捷性极大地提高了金融服务的效率,节省了人们的时间和精力。
互联网金融的另一个显著优势是降低了金融服务的成本。
传统金融机构需要大量的线下网点、员工以及运营成本,这些都会反映在金融服务的费用上。
而互联网金融通过数字化的运营模式,大大减少了这些成本,使得金融服务更加普惠,让更多的人能够享受到低门槛、低成本的金融服务。
以第三方支付为例,支付宝、微信支付等平台的兴起,改变了人们的支付习惯。
不再需要携带现金或银行卡,只需扫码就能完成支付,这不仅方便快捷,还提高了支付的安全性。
而且,第三方支付平台还为商家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收款方式和数据分析服务,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互联网金融中的网络借贷平台,也为个人和中小企业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
在传统金融体系中,个人和中小企业往往面临着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而网络借贷平台通过大数据分析和风险评估模型,能够更准确地评估借款人的信用状况,为他们提供更个性化的贷款方案,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融资难题。
然而,互联网金融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诸多问题和风险。
信息安全是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首要问题。
在互联网金融的交易过程中,大量的个人信息和金融数据在网络中传输和存储。
如果这些信息遭到泄露或被非法利用,将会给用户带来巨大的损失。
例如,黑客攻击、数据泄露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用户的资金安全和隐私。
风险控制也是互联网金融的一大挑战。
由于互联网金融的业务模式相对新颖,风险评估和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
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若干思考

保障中国金融安全的若干思考
在保障中国金融安全方面,可以考虑以下一些思路:
1. 加强监管和监督:建立健全金融监管和监督体系,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特别是对国有金融机构和系统性重要金融机构的监管。
同时,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的打击力度,严惩金融犯罪行为。
2. 提升金融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完善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对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评估。
同时,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和应对金融风险。
3.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积极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对金融科技企业的监管,防范金融科技可能带来的新风险。
同时,加强对金融数据安全的保护,加强信息安全和网络安全防控措施。
4.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参与国际金融合作,加强与其他国家的金融监管合作和信息交流,共同应对跨国金融风险。
同时,加强对国际金融组织和标准的参与和引领,推动国际金融规则的制定和实施。
5. 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加强金融从业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其金融知识和风险防范能力。
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形成严明的“失信惩戒机制”。
6. 加强金融宣传和教育:加强金融宣传和教育,增强公众对金融知识和风险的认识,提高金融风险防范意识。
同时,加强对
消费者权益的保护,防范金融诈骗等不法行为。
综上所述,保障中国金融安全需要从加强监管和监督、提升风险防控能力、推动金融科技创新、加强国际合作、提升金融从业人员素质、加强金融宣传和教育等多个方面入手。
同时,还需要持续加大力度,不断完善和优化相关制度和措施,才能有效保障中国金融安全。
对开展金融城域网安全检查工作的思考

应急预案修订不及时, 有的应急预案是2 0 0 6 年制定的,
至今未及 时更新。 演练流于形式 , 不能通过演练来验 证 应 急预案的有效性 。 部分机 构虽能够 结合信息安全检 查工作对应 急流程 进行梳 理 , 但却未开展信息 系统 应
急 演 练 工作 ; 开 展 应 急演 练 工作 的 机 构 组 织 却 未 对 演
P善
房环境异常进行 自 动短信 、 电话告警。 4 . 机房内部区域未设置门禁系统 , 不能针对人员 进行有效 的权限Y J ' Y  ̄ o 5 . 部分机柜用 电未使 用专用P D U 插座 , 机房 内走 线不规整 , 线路未进行清晰标 识。 6 . 消防钢瓶间内部 分七氟丙烷钢瓶压力不足, 机 房部分区域 内未配备气体灭火系统 。 7 . 个别机构没有应急发电机 , 也没有与第三方发 电服务提供商签订合同。
据, 如何将人民银行指导、 协调职责与有效 的管理结合 起来是人 民银行需要探索的问题 。 l
8 6 I 笸 碍 拽 咕 弋投 稿 邮 箱: h n f c @ 2 l c n . n e t
1 . 个别机构未 配置漏洞扫描系统 , 而是采用病 毒 管理 系统等安全软件的附带功 能进行 安全漏洞扫描与 判断, 准确度不高。 2 . 部分机构安全管理制度沿用其总行相关管理制
度, 未进行本地化修改 , 制定 的制度未正式 发布, 缺 乏
约束力。
( 四) 应 急管 理方 面
四. 思考和建议
国人民银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银行业金融机 构信息安全
各联 网机构普 遍建立了数据 备份机制 , 但个别 机 构未能对备 份数据进行 恢复验证 工作 , 备份介质保存
环境 的安全性也需进一步完善 。 同时, 异地灾备系统 未
金融安全研讨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在这里与大家共同探讨金融安全问题。
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国家经济稳定、社会和谐与人民福祉。
在此,我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对金融安全的认识和思考。
一、金融安全的重要性金融安全是国家经济安全的重要保障。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金融安全直接关系到国家经济安全。
近年来,我国金融业取得了长足发展,金融体系不断完善,但金融安全风险依然存在。
金融安全问题是全球性的挑战,我国要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必须高度重视金融安全。
二、当前金融安全面临的挑战1. 国际金融风险。
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国际金融市场波动频繁,我国金融体系面临的外部风险加大。
如美元加息、贸易摩擦等因素,对我国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2. 金融风险隐患。
我国金融领域存在一些风险隐患,如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风险。
这些风险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对国家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3. 金融犯罪活动。
金融犯罪活动猖獗,非法集资、洗钱、恐怖融资等犯罪行为严重扰乱金融秩序,损害金融安全。
4. 金融监管短板。
金融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能力有待提高,金融监管存在短板,难以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三、加强金融安全工作的建议1. 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加强金融监管,提高监管能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金融监管体系,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2. 加强金融科技创新。
推动金融科技创新,提升金融服务水平,降低金融风险。
同时,加强金融科技监管,防范金融科技风险。
3. 强化风险防控。
加强对影子银行、互联网金融、房地产市场等领域的风险监测和防控,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发生。
4. 加强国际合作。
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加强与国际金融组织的合作,共同应对全球金融风险。
5. 提高金融风险意识。
加强金融知识普及,提高全民金融风险意识,引导民众理性投资,防范金融风险。
总之,金融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高度重视金融安全工作,切实加强金融风险防控,确保国家金融安全稳定。
金融风险的现状及风险防范思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04
金融风险防范的措施建议
完善金融法律法规
建立完善的金融法律法规体系 ,确保所有金融机构和投资者 都遵守法律规定,减少违法操 作和欺诈行为。
加强对金融机构的监管力度, 确保其业务运营符合法律法规 要求,避免产生潜在风险。
完善法律责任制度,对违法违 规行为严肃追究责任,保障投 资者权益。
建立风险预警机制
金融风险具有较强的传导性,一旦某个金融 机构出现风险,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造成影 响,甚至引发系统性风险。
复杂性
可控性
金融风险的产生与市场、政策、环境等多种 因素相关,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需要进 行全面分析和评估。
通过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有效的 风险控制措施,可以降低金融风险的发生概 率和影响程度。
01 05
02
信用风险
指借款人或债务人违约,导致金融机 构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03
流动性风险
指金融机构无法按照合理价格及时获 得充足资金,以满足债务偿还、业务 运营等需求的风险。
04
操作风险
指因金融机构风险。
金融风险的特征
潜在性
传导性
金融风险在未被识别或控制之前,一直处于 潜在状态,一旦触发因素出现,就会转化为 实际损失。
提高金融市场的信息披露标准, 加强信息公开和透明度,防止信
息不对称导致的风险。
加强对金融机构财务报告的审计 和监督,确保财务报告真实、准 确、完整地反映金融机构的经营
情况和风险状况。
建立信息共享平台,加强金融机 构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共享,共同
防范金融风险。
05
结论:加强金融风险管理 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了更高的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金融安全问题的思考近年来,网络金融的迅速崛起,为金融机构的竞争和发展拓展了新的空间,为单位及公众的资金和投资管理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和此同时,金融网络频遭攻击,客户金融资产被在网上盗取的按键时有发生,网络金融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因此,认真分析、准确把握影响网络金融安全运行的各种诱致性因素,采取有效措施,堵塞漏洞,不断强化和提高网络金融运作的安全性能,增强其安全保障,是推动我国网络金融健康发展的当务之急。
一、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关系网络金融,即以计算机技术、卫星通讯技术、数字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把电子网络通金融相结合,实现货币无纸化、交易快速化、服务信息化和金融机构的虚拟化。
而电子商务则是在Internet 开放的网络环境下,基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使用方式,实现消费者的网上购物、商户之间的网上交易和在线电子支付的一种新型的商业运营模式。
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在电子支付、交易、结算以及电子交易凭证方面和电子商务密不可分,存在着多重交叉。
电子商务中的任何一笔交易,都包含着四种基本的流,即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
而在网上支付交易过程中,资金流是实现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不可或缺的手段。
作为电子商务中连接生产企业、商业企业和消费者的纽带,银行是否有效的实现电子支付已成为电子商务成败的关键。
图1 电子商务交易和结算物流图由上图可知,网上顾客首先接触到的是购物网站,通过购物网站提供的信息做出购买决策;购物网站通过和企业进行信息流的传递,确定企业的物流配送;网络金融通过将在线支付、结算平台嵌人到企业购物网站或专业网上购物网站,向顾客提供在线支付和结算业务;网上顾客通过该平台即时地完成账户资金的转移,金融机构在确认资金到位后,向企业发送信息;企业获取信息并加以确认后,对顾客进行物流配送,一次完整的电子商务交易就此完成。
而且,这一系列活动(除物流配送)都是通过互联网即时完成的,大大节约了交易成本。
网络金融在此过程中不可否认地扮演了重要角色。
首先,网络金融的电子货币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存金融机构 嵌入网上购物购物网站 信息流 企业物流 信息流、资金流 网上顾客 在线支付 在线支付 嵌入在的基础,只有货币的虚拟化、数字化才能实现交易资金的无障碍瞬间转移,才能完整体现电子商务在线交易的方便和快捷。
其次,网络金融提供的在线支付和结算平台是电子商务交易活动的框架之一,它是任何一个购物网站都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最后,网络金融所提供的金融信息,特别是信用信息,加上网络安全监管不但增强了金融机构对风险的控制,而且也避免了虚假信息和非法交易给企业造成的经济损失。
由此可知,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这两个开放式的系统的结合,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经济成本,在相互协调的过程中产生了协同效应。
实现了用户、企业、政府多方共赢的经济收益格局以及社会经济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合理分配。
网络金融和电子商务具有收益递增的特征,它们的发展是有路径依赖的。
要求我们的整体规划要有自己特定的路径结构,时随机扰动要不断加以修正。
二、网络金融对安全的要求网络金融安全,是指金融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其系统中的数据受到保护不受偶然的或者恶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坏、更改、泄露,系统连续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畅通快捷。
网络金融安全包括系统安全和信息安全两个部分,系统安全主要指网络设备的硬件、操作系统以及使用软件的安全,信息安全主要指各种信息的存储、传输和访问的安全。
和传统金融相比,网络金融具有虚拟化、无界性、低成本、加密性、信用性。
正因为其具有虚拟化和无界化的特点,且涉及客户的网上信息资料、账户密码、资金和资产等各个方面,伴随着网上交易的整个过程,核心是客户资金和金融资产的安全。
目前,网络金融运作中往往存在有多方面的安全隐患,其中比较突出的有:网络运行不稳定;系统被病毒入侵、被黑客攻击;虚假信息泛滥;账户及密码被黑客破译,数据资料、委托指令被篡改,资金被盗取,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资产被盗卖;信息传递的私密性、真实性、完整性、不可否认性缺乏保障。
特别是其中的网络金融犯罪活动,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
因此,必须加强对网络金融技术、认识方面的防范,才能更好的保证顾客的资金安全。
三、网络金融安全问题的原则鉴于我国目前在金融安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国际上的经验教训,我们对金融安全问题必须超前研究对策,做到趋利避害。
1.成立专门金融安全研究和决策机构,制定金融安全政策和标准。
由于金融安全关系到我国的经济安全甚至国家安全,因此保障金融安全的工作应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制定出切合实际的金融风险防范措施和金融安全政策,用国际化的标准来衡量执行的情况。
2.加大投入,研究开发金融电子化的软件平台和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
提高金融装备的国产化水平,夯实金融安全的基础。
针对我国在金融电子化的软件平台和金融电子设备的核心技术完全依赖国外进口的现状,我国应加大对金融安全方面的投入力度,通过扶植自己的技术力量和生产能力,提高金融装备、尤其是核心设备的国产化水平,真正夯实我国金融安全的基础。
3.加强金融安全法制建设,提高金融监管机构监管水平,及时消除金融安全隐患。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今天,我国应加强金融法制建设,健全、完善金融法律体系,逐步形成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的金融规范化、法制化环境,尽快改变金融市场重要法律、法规不全,某些重要金融活动无法可依的现象,同时还应加强研究法律、法规的可操作性问题。
4.不断深化金融改革,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有序金融对外开放格局。
经济全球化是一股世界潮流,对于我国来说,一方面不能放弃参和全球化进程的机会和权利,要积极参和建立国际金融体制和世界经济新秩序,促进自身的发展;另一方面要高度重视经济全球化的负面影响,增强防范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为此,我们要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加大改革力度,逐渐建立适应国情的对外开放格局,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型金融体制。
要完善宏观调控手段和协调机制,建立和健全多层次的金融风险防范体系,加强对金融风险的控制。
通过金融改革的不断深化,使我国在金融开放过程中能尽快适应国际新规则,同时又可以有效地降低因金融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四、网络金融安全的技术措施金融电子化的重要地位和它快速发展的同时,也衍生了许多风险。
正在威胁着金融电子化的安全性,金融电子化信息系统是指由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构成的,按照一定的使用目标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电子化的资金、网络化的传输,使高技术犯罪者通过很普通的网络工具,借助系统内部的某种缺陷利用高科技手段入侵金融系统。
即可方便自如地存取电子化资金,再通过实体账号盗取现金。
因此,应加强计算机系统的各种规范性管理,消除金融电子化存在的各种隐患。
1.建立金融电子化安全机制目前,部分金融单位已使用了一些安全产品(如电子联行使用的电子印鉴、加密器等),对其安全可信度应做评估,对某些金融电子化产品应标准规范,对于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漏洞应及时进行补不对于各种软件应多进行测试,合格后才能上网运行。
2.建立有效的防火墙,享有防火墙带来的安全保护虽然仅有防火墙还不能保证网络百分之百不受外界的非法人侵,但适当的布置可使它们非常安全,并起到明显的隔离作用。
可通过包过滤技术、代理技术、状态监视技术等对各层进行检测,以实现保证网络安全的目的。
3.采用双宿主机技术对于银行和单位间网络互联安全陛可以通过双宿主机来解决。
双宿主机是指一台主机安装有两块网络接口卡,而且路由器功能被禁止。
需通过一台中间计算机实现物理连接,中间计算机需实现数据包在两个网络间的交换,其中涉及到寻径和协议转换等问题。
这样,双宿主机没有直接的数据交换,从而安全可靠。
4.加强内控管理,提高防范岗位风险意识管理优于技术,好的管理机制能降低很多技术环节的失误,这对技术安全是一个重大补充,不可或缺。
首先,国家或行业制定完备的法律和规定拐d从业人员经常开展法制教育和安全教育,员工必须有很高的政治素质和岗位技能,不断加强自身安全防范能力。
其次,完善监管体制,建立健全机房安全管理、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操作规程管理、系统程序和数据保密制度,把各项制度扎扎实实落实到实处。
再次,对员工的工作定期稽核,对员工需定期考核,择优上岗,岗位安全意识高于一切。
五、管理和法律对保证网络金融安全的重要性及其和技术的关系网络金融是金融业的发展方向,是金融机构未来竞争致胜的利器。
安全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解决,必将制约网络金融的长远发展。
对此,各金融机构应有清醒的认识,要彻底破除过去对网络金融安全的种种模糊、片面、消极甚至是错误的认识,转变观念,提高认识,正视当前网络金融运作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问题及其诱因,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责任,自觉地把安全问题放在开展网上金融业务的首要位置,并努力做好安全隐患的化解工作1.加快网络金融的立法进程,为网络金融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作为市场经济的产物,网络金融的安全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规范、指导和约束,因此,有关方面应大力推进网络金融的立法进程,尽快完善有关网络金融安全的法律法规,逐步形成法律许可、法律保障和法律约束共同发挥作用的网上金融经营环境,充分利用法律法规的规范性、稳定性、强制性,来规范市场参和者的资格、行为、责任,打击网络金融犯罪,保护金融机构及其客户的利益,促使网络金融业健康、规范、有序地发展。
2.加大对网络金融犯罪活动的打击力度对于网络金融的安全运作,公安机关应担负起防护和打击的双重职责。
一方面,公安机关应充分发挥其公共安全网络的防护作用,为包括网络金融在内的整个网络世界构筑一道外围防护网,在病毒监测和控制、维护网络世界安全秩序等方面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
另一方面,要大力打造其网上应急处置平台,确保信息渠道畅通,及时捕获犯罪活动的蛛丝马迹,了解病毒传播、黑客攻击等的途径和来源,不断加大对网络金融犯罪活动依法查处和打击力度,以共同构建起一道强大的防线,防止各种网络安全事故发生。
3.增强对异常情况的紧急应变能力针对网络运行中有可能面对的各种突发事件的影响,金融机构必须系统地、全方位地构筑应急机制,要准备应急方案,配备先进的检测工具,在各种异常或突发事件发生时,做到从容应对。
如在交易量急剧放大时,应确保系统有足够的容量来保持正常运转;在网络系统出现故障时,要有备用系统来代替。
只有增强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网络系统稳健运行。
4.构建网络金融保险体系国内保险业应积极借鉴国外保险公司开拓网络金融保险业务的做法和经验,大力开发网络金融保险产品,构建符合我国网络金融业发展需要的网络金融保险体系。
有了保险业作后盾,人们从事网上业务的安全感会大大增强,金融机构所承担的风险也会有效地分散和减少,客户的利益也会得到可靠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