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习题(含答案)
高中生物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
![高中生物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练(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a710972ea26925c52dc5bf06.png)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解析: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总和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
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看做一个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都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B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等部分。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和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使之流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和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
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平衡。
答案:C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是分解者。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卷(带解析)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卷(带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4faaf3c1a300a6c30d229fa5.png)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5.1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卷(带解析)一、选择题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 C.马尾松林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 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是种群而不是其中的个体。
常绿阔叶林组成的是一个群落。
马尾松林中所有的生物(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构成了一个群落。
考点: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点评:可帮助学生很好的区分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属容易题。
2.有关图示的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中有两条捕食链B.狐与鸟之间既存在捕食关系又存在竞争关系 C.细菌占有第二、三、四、五营养级 D.该图表示生物群落,狐为第三、四营养级【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在捕食链中分解者细菌不占有营养级,故C错;狐与鸟之间只存在捕食关系,故B错;该图示应理解为生态系统,故D错。
考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结构食物链的理解点评:用图的形式展示涉及生态系统的概念和食物链的概念,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难度。
3.2021年夏秋之际,河南商城多人被蜱虫咬伤后不治身亡,引起村民恐慌。
蜱虫一般都生活在一些动物表皮,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所以体内经常会携带有来自动物的多种病毒。
如果携带有这些病毒的蜱虫叮咬了人,患者可能会感染上某些病毒,继而引发重大疾病。
蜱虫的生活方式、蜱虫体内的病毒属于的生态系统成分分别是()A.捕食分解者 B.寄生消费者 C.寄生分解者 D.竞争分解者【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蜱虫一般都生活在一些动物表皮,以吸取动物血液为生,属于寄生。
病毒寄生在蜱虫活细胞内,寄生生物属于消费者。
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及生物的生活方式点评:学生需要从题干的材料中提起有用的信息,进行分析整合,所以可锻炼学生提取信息的能力。
4.关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物部分的不正确叙述是() A.生产者属自养型真核生物 B.消费者是异养型生物C.分解者不仅限于腐生细菌和真菌 D.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三者紧密联系【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生产者包括植物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其中细菌是原核生物;消费者同化作用是异养型;分解者主要是指腐生菌。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含解析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配套习题:第5章 第1节 生态系统的结构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9620d73169a4517623a3c0.png)
05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时过关·能力提升基础巩固1.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答案]:C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答案]:C3.下图为长期停留在太空站的人获得所需物质的模式图,其中生物X和Y分别表示()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C.分解者、生产者D.消费者、分解者[解析]: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为其他生物直接或间接提供食物。
太空站中的人产生的废物要经过分解者的分解作用才能被处理掉。
[答案]:B4.下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B.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C.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解析]:图中有4条食物链。
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
若兔大量减少,鹰会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故鹰不会大量减少。
[答案]:C5.右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C.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d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范围是依次增大的,A项错误。
一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更不是生态系统(没有无机环境等),B项错误。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训练: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Word版含解析
![2020生物人教版必修3训练: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808cc3ad52d380eb63946da0.png)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课麻提能训练1 •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卵、幼虫、蛹和成虫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③亚马孙丛林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 •③④①B •②③④ C.①②③ D •①②④答案C解析种群是指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的总和,①符合种群的概念;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②符合群落的概念;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与它的无机环境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统一整体,③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
C正确。
2.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 生产者、b -------- 分解者、c 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答案A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可知,d——蓝藻(原核生物)属于a——生产者,e——腐生细菌(原核生物)属于b——分解者,即原核生物与生产者和分解者之间分别有交集。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 .生态系统是由各种各样的生物群落形成的统一整体B .生态系统的组成只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若没有分解者会导致动植物遗体和排泄物堆积如山,分解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 .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相互作用形成的统一整体,A错误; 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B错误; 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食物链和食物网是生物之间通过食物关系而形成的营养结构,是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D正确。
4 .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V”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 .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B .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 .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答案C解析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此食物网有三条食物链,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A、B、D正确;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人类大量捕杀鼠,狐狸和鹰的数量会减少,C错误。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版含答案
![2021年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检测: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53031b8c850ad02df804186.png)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控导航表知识点题号1,62,3,4,8,105,7,9,11,12,1314,15A级|| 根底练1.(2021黑龙江伊春期末)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 C )A.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生态系统的结构是指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和营养结构(即食物链和食物网) .2.连接生物界和非生物界的两个重要环节是( D )C.生产者和消费者解析:从生态系统的三种生物成分的作用考虑,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只有通过生产者才能进入生物群落;将动植物的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那么需依靠分解者的分解作用 .3.在生态系统中能将无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到生物群落中的是( C )A.蚯蚓B.金鱼藻C.硝化细菌解析:在生态系统中,能将无机物中的化学能转化到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为化能合成作用,四个选项中只有硝化细菌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故A、B、D错误,C正确 .4.绿眼虫是一种原生生物,在有光条件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无光条件下却能在水中摄取周围环境中的有机物 .在生态系统中它( D )A.是生产者解析:在有光条件下,绿眼虫可进行光合作用,属于生产者;在无光条件下,绿眼虫以环境中的有机物为食,属于分解者 .5.(2021河南鹤壁月考)以下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C )A.初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异养型生物D.生产者,异养型生物解析: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为肉食性动物,为异养型生物;分解者属于异养型生物;生产者都为自养型生物,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合成有机物 .6.在阳光明媚、水草丰茂的鄂尔多斯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表达中正确的选项是( D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③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解析:草原上的草等植物为生产者,牛、羊、鹿、狼、兔、鼠是消费者,秃鹫、蜣螂、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为分解者,此外还包括了阳光、空气等无机环境,因此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 .其中的牛、羊、鹿分别是3类动物的总称,每一类动物都会涉及很多具体的物种,因而不能看作是3个种群 .它们中的所有动物是生物群落中的一局部 .7.如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 )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解析:食物网中,草处于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A正确;食草昆虫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①草→兔→猫头鹰,②草→食草昆虫→食虫鸟→猫头鹰,C错误;猫头鹰在食物链①中处于第三营养级||,在食物链②中处于第四营养级||,即猫头鹰在该食物网中占有两个营养级||,D错误 .8.以下关于生态系统结构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两类解析:由于一种生物可以以多种生物为食物,也可以被多种生物所摄食,因此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可以处于不同的营养级||,A错误;有些动物属于分解者,如蚯蚓,食草动物直接以生产者为食,处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C正确;硝化细菌等是生产者,D错误 .9.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农业生产上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但是我国的农业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如生物多样性的破坏和环境污染等 .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对某农业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分析,并绘出了如下列图的食物网 .请据图答复:(1)在这个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中有条食物链 .(2)该食物网中占有不同营养级||的动物有,青蛙和蜘蛛的关系属于 .(3)研究小组的同学如果想对鼠这种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进行种群密度调查,常采用法 .解析:(1)食物链是从生产者为起点到不被其他动物所食的最||高营养级||为终点,由图可知共有5条食物链 .(2)在该食物网中,鸟占有第三和第四,两个营养级||;青蛙占有第三和第四,两个营养级||;蛇占有第三、第四和第五,三个营养级|| .青蛙和蜘蛛既有捕食关系又有竞争关系,因为有相同的食物 - -昆虫 . (3)对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调查应用标志重捕法 .答案:(1)5 (2)鸟、青蛙、蛇捕食、竞争(3)标志重捕B级|| 能力练10. 如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B )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11.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以下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C )C.蝗虫和老鼠在不同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解析:图中共有5条食物链;图中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蝗虫和老鼠都处于第二营养级||;假设老鼠全部死亡,猫头鹰无法生存,而狼仍可以浣熊和鹿为食 .12.如图表示一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间的相互关系 .图中各种生物均生活在退潮后暴露出的岩石上,其中海藻、藤壶、贻贝和海葵固着于岩石外表,海星、石鳖和石槭那么在岩石外表来回爬动找寻食物 .图中的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的比例(%) .以下分析错误的选项是( C )A.此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海星、荔枝螺、海葵C.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石鳖、石槭数量增加D.当除去全部海星一年后,藤壶成为优势种,石鳖、石槭数量减少解析:图中数字表示海星食物中各种类所占比例,从图中看出,藤壶提供了海星食物的64%,当海星全部死亡后,这局部藤壶得以生存,并迅速繁殖,占据大量岩石外表,从而使海藻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石鳖和石槭因食物减少而减少 .需注意的是,海星去除后,对其他生物也有影响,但不如对藤壶的影响大,因为藤壶为海星提供的食物最||多 .假设没有图中数字比例,是不能做出上述判断的 .13.下面表格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情况( "√〞表示存在捕食关系),以下分析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C )被捕食者鸟昆虫鼠狐狸草捕食者鸟√昆虫√鼠√狐狸√鹰√√B.次级||消费者有鸟、鹰、狐狸C.人类大量捕杀鼠会使狐狸的数量增多,鹰的数量减少D.鹰占有第三、第四两个营养级||解析:根据表中生物间的捕食关系,可知该食物网如图:大量捕杀鼠,狐狸的数量会减少,鹰的数量可能减少,也可能依靠大量捕食鸟而维持根本不变,故C错误 .14.以下列图1为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图2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请据图答复以下问题:(1)图1中,从营养功能的角度来填写成分:B ,C .B主要是指 .(2)图1中, 和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 .(3)图2中,该生态系统共有条食物链 .鹰占有个营养级||,请写出鹰最||高营养级||的一条食物链 .蛇和鹰的关系是 .要使该生态系统完整,还需要增加的成分是 .(4)图2中,假设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哪种生物数量将锐减?,理由是 .解析:(1)无机环境和生产者之间的物质联系是双向的,因此图1中A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是生产者;分解者主要是指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 .(2)生产者和分解者是联系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 "桥梁〞,是生态系统必不可少的组成成分 .(3)食物链以生产者为起点,以不能再被其他生物捕食的生物为终点,图2中的植物是各条食物链的起点,共有8条食物链;在不同食物链中鹰占有4个营养级||,其中鹰最||高营养级||的食物链是最||长的食物链;蛇和鹰存在捕食关系,在都以食虫鸟或老鼠为食时,两者是竞争关系;该食物网中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4)假设植食性昆虫减少,在短期内食虫昆虫会锐减,因为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 .答案:(1)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和真菌(2)D B (3)8 4 植物→植食性昆虫→食虫昆虫→蛙(或食虫鸟)→蛇→鹰捕食和竞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4)食虫昆虫其食物单一且有许多天敌C级|| 拓展练15.某岛屿栖息着狐和野兔,生态系统相对稳定 .后来有人登岛牧羊、捕食野兔和狐,狐也捕食羊羔 .第5年,岛上狐濒临灭绝||,但野兔数量大大超过人登岛前的数量 .第6年,野兔种群爆发了由兔瘟热病毒引起的瘟疫,其数量骤减 .请答复以下问题:(1)人与狐的种间关系是,兔瘟热病毒与野兔的种间关系是 .(2)画出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组成的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与登岛前相比,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填"增大〞 "减小〞或 "不变〞) .(4)一般情况下,被捕食者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填 "增强〞 "减弱〞或 "不变〞) .解析:(1)根据题中的信息可知,人捕食狐且人和狐又捕食野兔,故人和狐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兔瘟热病毒寄生在野兔体内 .(2)由人、羊、狐、野兔和牧草之间的捕食关系,可绘出食物网 .(3)人登岛后的第5年,狐濒临灭绝||,野兔数量大幅度增加,由于岛上的资源和空间有限,野兔种内斗争强度增大 .(4)一般情况下,在捕食过程中,捕食者优先捕捉的是老弱病残的个体,随着患病个体不断被淘汰,传染病的流行程度将随着捕食者种群密度的增加而减弱 .答案:(1)竞争和捕食寄生(2)如图(3)增大(4)减弱。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练习
![2017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51《生态系统的结构》课后练习](https://img.taocdn.com/s3/m/4b942e0ab0717fd5370cdc10.png)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1、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就是( )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与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与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与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与水草解析:生态系统一般包括四种成分: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其中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相当于生态系统概念中的无机环境,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的总与就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也就就是概念中的生物群落。
只要具备生态系统的这四种成分,就可以瞧做一个生态系统。
由此可见,A、C、D三个选项中所描述的内容都不能称为生态系统。
答案:B2、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有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 )A、消费者与分解者B、生产者与消费者C、生产者与分解者D、生产者与人解析: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等部分。
非生物的物质与能量就是生态系统存在的物质基础与能量基础;生产者可把无机物转化成有机物,将无机环境中的能量转变成化学能,使之流入生态系统中;分解者可把动植物遗体、排遗物与残落物等所含有的复杂的有机物分解成简单的无机物,归还到无机环境中.如果没有分解者,动植物遗体将无法分解,终将尸积如山,生态系统就会崩溃;消费者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缺少消费者,生态系统也可以长期维持平衡。
答案:C3、右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就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与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与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就是消费者.答案:B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就是( )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就是分解者,而有可能就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就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就是分解者解析: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一定就是分解者.固氮微生物一般为异养,不能利用无机物;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被自己利用或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不能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蚯蚓不就是微生物,但属于分解者,硝化细菌属于微生物,但不就是分解者,而就是生产者。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练习(教师版)+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91a88473b3567ec102d8a6e.png)
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练)1.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②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③植物都是生产者④动物都是消费者⑤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②B.②③C.③④D.②⑤【答案】A【解析】细菌也有生产者,如化能合成细菌,故①错误。
凡是自养型的生物都是生产者,故②正确。
植物也有消费者,如菟丝子,故③错误。
动物也有分解者,如蚯蚓和蜣螂,故④错误。
异养型生物也有分解者,故⑤错误,因此选A,其余错误。
2.下图是几种生物的食物关系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草属于生产者B.食草昆虫属于第一营养级C.该食物网中有3条食物链D.猫头鹰只占一个营养级【答案】A【解析】草是第一营养级,属于生产者,A正确;食草昆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错误;该食物网中有2条食物链,C错误;猫头鹰占两个营养级,分别是第三、四营养级,D错误。
3.下图为生态系统结构的关系图,a代表的成分是( )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不能确定【答案】B【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从箭头的方向上分析,a的能量和物质来自b,并可传递给c,所以a是消费者。
4.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之间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图示结构中所有成分可以组成生态系统B.图中可能组成三条食物链C.“鸟”属于生态系统的第三营养级、三级消费者D.蚯蚓在生态系统中的功能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答案】D【解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错误;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为树→虫→鸟,B错误;鸟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C错误;蚯蚓属于分解者,与图中腐生微生物相同,D正确;答案是D。
5.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A.初级消费者 B.次级消费者C.生产者 D.分解者【答案】A【解析】第一营养级永远是生产者,第二营养级是植食性动物,称为初级消费者,选A。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
![2019-2020年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3 练习: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e4184d76c66137ee06195c.png)
第五章第1节一、选择题1.在一阴湿山洼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腐木,其中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它们共同构成一个 ( )A.生态系统B.生物群落C.种群D.物种[答案] A2.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答案] B3.下列四项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
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答案] A[解析] 生产者包括植物、蓝藻和化能自养型细菌,分解者包括腐生细菌、腐生真菌、腐生动物,而原核生物包括细菌、蓝藻、放线菌等,而细菌中既有生产者、分解者,又有消费者。
据图仔细分析比较三个概念的相互关系,可推知A正确。
4.某河流中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少。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五年来该河流中甲种群的种内斗争不断增强B.甲的引进并不能改变该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该河流中所有的生物和底泥共同组成河流生态系统[答案] A[解析] 在五年内,河流中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导致种内斗争不断增强,A正确;甲的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结构,B不正确;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物种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抑制甲的蔓延,C不正确;生态系统包括该区域内所有的生物和其生存的环境,包括所有生物、底泥、水及阳光等因素,D 不正确。
5.(2015·河北衡水中学调研)动物生态学家对某林区周边区域四种经济动物(M、N、O、P)进行了调查,所得结果如下:这四种动物的种群密度中M的种群密度最小,且各物种之间存在着食物关系,N、P处于同一营养级,M处于最高营养级。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
![_高中生物第五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作业含解析新人教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1e4a9dc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34.png)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三)一、选择题1.一个完整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A.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物质循环、能量流动D.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答案] A[解析] 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
B、D仅仅指生态系统的成分,选项C为生态系统的功能。
2.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呼吸作用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是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答案] D[解析] 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能够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一部分用于满足自身的生长和代谢的需要,另一部分维持着生态系统内除生产者以外的全部有机体的生命活动。
3.下列最可能用于描述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 )A.一级消费者,第一营养级B.二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C.分解者,腐生生物D.生产者,异养生物[答案] C[解析] 一级消费者是草食性动物,为第二营养级;二级消费者是肉食性动物,是异养型生物;生产者是自养型生物。
分解者都是营腐生生活的生物。
4.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4种生物,并构成一条捕食食物链,在某一时间内分别测得这4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答案] D[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食物链营养级的确定方法。
解答流程如下:综上分析可知,D项正确。
5.如图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的两条食物链,大量捕捞花鲢后,种群将有所变化,下列能正确反映短期内种群总重量增长率变化趋势的是( )A.绿藻上升B.白鲢下降C.水溞下降D.乌鱼上升[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食物网中的种间关系。
生态系统的结构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人教版
![生态系统的结构1课时习题和答案-生物高二必修三第五章第一节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2ff27024afe04a1b171dea7.png)
第五章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试题知识点:生态系统的概念和范围1.以下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群中的个体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亚热带生长的常绿阔叶林组成一个种群C.马尾松林中所有树木构成了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是食物链和食物网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②崇明岛东滩的全部生物③东方绿舟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④九段沙湿地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①D.①②④3.如下图是有关生态系统的概念图,其中①②③④分别是()A.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种类、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B.生态系统的种类、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C.生态系统的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信息传递D.生态系统的成分、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规律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结构4.要使一个生态系统长期存在,除了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外,至少必须具有()A.消费者和分解者B.生产者和消费者C.生产者和分解者D.生产者和人5.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组成B.城市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多消费者少C.海洋生态系统数量最多的生物是浮游植物D.只有农田生态系统是受人类活动影响的生态系统6.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专门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也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固氮微生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也不一定都是分解者7.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知识点: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8.有关“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的理解,正确的是()①生产者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属于自养型生物②生产者的细胞呼吸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实现了物质的循环③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降低了环境温度④生态系统内流动的能量全来自生产者固定的能量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2009年临川质检)如下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10.在生态系统中,下列各组生物属于生产者的是()A.光合细菌、酵母菌B.光合细菌、硝化细菌C.乳酸菌、酵母菌D.硝化细菌、乳酸菌11. 对草→昆虫→蜘蛛→鸟这一食物链的叙述,正确的是()A.4个营养级,2个次级消费者B.有3个营养级,1个生产者C.有3个营养级,3个消费者D.蜘蛛是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12.一种蝇的幼虫生活在牛的体表,以牛的皮肉为食,可致牛死,牛死后尸体为细菌所分解,在生态学上,下面叙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牛为生产者B.细菌为消费者C.蝇的幼虫为次级消费者D.牛和蝇幼虫的关系为互利共生知识点:食物链和食物网13、食物链在生态系统中形成复杂的营养关系——食物网的主要原因是()A.每种生物只能以另一种生物为食B.每一种生物都能以多种生物为食C.某些生物在一条食物链中占多个营养级D.某些生物不只在一条食物链中占有营养级14.下列正确描述()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B.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子C.兔子吃草,人吃兔子D.狐狸吃兔子,狐狸又吃老鼠15.下列属于生态系统食物网特征的是:()A.一种生物只能被另一种生物捕食B.食物链的环节数是无限的C.一种生物可能属于不同的营养级D.食物网上的生物之间都是捕食关系16.下图所示为一食物网,若蛇被全部捉光,则此食物网中①的数量将大量减少,②的数量会有增加的趋势,其中的①、②依次为()A.花生、山猫B.兔、鹰C.地鼠、草D.兔、山猫17.某温带草原里有鸟、昆虫、鹰、鼠、蟾蜍和蛇等6种动物,它们之间的关系是:①猫头鹰可以捕食蛇、鼠、鸟②草可被鼠、鸟、昆虫所食③蟾蜍和鸟都能吃昆虫④蛇能吃蟾蜍和鼠。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Word版含解析
![2020秋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3练习:5.1生态系统的结构Word版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d273778aa00b52acec7caad.png)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巩固i下列最可能用于同一生物的一组名词是()①初级消费者,第二营养级②次级消费者,自养型生物③分解者,腐生生物④消费者,自养生物⑤草食动物,异养生物⑥自养生物,第一营养级⑦自养生物,初级消费者A. ①③⑤B.②④⑥C.①③⑤⑥D.①⑥⑦2 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A. 生态系统的成分,食物链和食物网B. 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C. 物质循环、能量流动J 3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A. 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C. 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之一•4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是()A. 仅限于绿色植物B. 仅限于自养生物C. 全部植物及细菌和真菌D. 全部自养生物及部分异养生物5下图所示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一个食物网。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1/ n村感鸟—建虫t—躲哲橙婀—蝉址A. 图中共含有3条食物链B. 在该食物网中,鹰处于4个不同的营养级C. 鹰和蛇既是捕食关系,又是竞争关系D. 若兔大量减少,鹰也会大量减少解析图中有4条食物链。
鹰在这4条食物链中可处于第三、第四、第五营养级,即鹰共处于3个不同的营养级。
蛇和鹰因都捕食相思鸟而存在竞争关系,又因鹰捕食蛇而存在捕食关系。
若兔大量减少,鹰会更多地以相思鸟和蛇为食物,故鹰不会大量减少。
6右图表示个体、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间的关系,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图中a表示生态系统,b表示群落,c表示种群,d表示个体B. 一片鱼塘中所有的动植物可用c表示C. b的未来发展趋势可通过年龄组成来预测D. d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范围是依次增大的,A项错误。
一片鱼塘中的所有动植物既不是种群(有多个物种),也不是群落(缺少微生物),更不是生态系统(没有无机环境等B项错误。
生态系统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项错误。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及答案
![[精品]新人教版必修三高中生物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检测题1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db8fc95ef7ba0d4a733b6b.png)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基础训练(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及在其上生活的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和鼠等,它们共同组成了()A.种群 B.生物群落.食物链 D.生态系统2.农田生态系统属于()A.草原生态系统 B.人工生态系统.陆地生态系统 D.淡水生态系统(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A.食物链和食物 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生产者和分解者 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者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群落中化能的是()A.蚯蚓 B.小麦.硝化细菌 D.酵母菌5.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 B.消费者.分解者 D.空气6.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A.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 B.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D.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8.完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
有机物总量(g ) 甲 乙 丙 丁[]9.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 ) A .蝗虫 B .蚯蚓 .蜘蛛 D .蛇[XXK]10.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 )A .初级消费者B .次级消费者 .三级消费者 D .生产者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 .2个B .3个 .4个 D .5个1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13.右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测试(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 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测试(教师版)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fa47b36ed630b1c59eeb56e.png)
必修3第5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测)(满分60分,40分钟完成)班级姓名总分一、单选题(30分,每题3分)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 ( )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者④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⑤食物链和食物网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A.①②③④ B.⑥⑦⑧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答案】C【解析】生态系统结构包括成分和营养结构,成分包括:生物成分: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非生物成分:阳光、空气、土壤等。
营养结构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
⑥物质循环⑦能量流动⑧信息传递三者为生态系统功能,故C正确。
2.下列关于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都是消费者,食草动物是第三营养级B.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将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C.生产者属于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D.分解者一定是微生物,都不能进行有氧呼吸【答案】C【解析】动物大多数是消费者也有分解者如蚯蚓,食草动物是第二营养级,故A错误。
细菌也有生产者,如化能合成细菌,故B错误。
生产者一定是自养生物,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故C正确。
分解者也有动物,故D错误。
3.下图是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食物网简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青蛙和蜘蛛之间既有竞争关系,也有捕食关系B.图中的所有生物构成此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C.图中所示的食物网中共有4条食物链D.蛇在此食物网中处于两个不同营养级【答案】B【解析】青蛙和蜘蛛都以蝗虫为食物,所以两者之间有竞争关系,同时青蛙也以蜘蛛为食,所以两者之间又有捕食关系,A正确;群落是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具有直接或间接的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该生物群落在图示食物网的基础上,还应该包括这个环境中的所有其他生物,B错误;根据食物网简图,可计算出该食物网共有4条食物链,即大麦→蝗虫→青蛙→蛇,大麦→蝗虫→蜘蛛→青蛙→蛇,狗尾草→蝗虫→青蛙→蛇;狗尾草→蝗虫→蜘蛛→青蛙→蛇,C正确;蛇在不同的食物链中所处的营养级不同,处于第四和五营养级,D正确。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3第五章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学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7ba828451e79b89680226ec.png)
- 1 - 第5章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班级: 姓名: 成绩: 学习目标:1.举例说明什么是生态系统2.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3.尝试建构生态系统的模型学习重点:讨论某一生态系统的结构学习难点:说明生态系统是一个整体学习过程:预习﹒交流﹒评价 一、生态系统的范围1.概念:由 与它的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
2.范围:生态系统的空间范围有大有小。
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它是地球上的 及其 的总和。
3.类型:一般可分为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生态系统两大类。
自然生态系统又可分为 和 ;人工生态系统又可分为 生态系统、人工林生态系统、果园生态系统和 生态系统等。
二、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1.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 、 、 、 。
2.(1)生产者①生物类群: 养生物,主要是 。
另外还包括进行 的细菌,如硝化细菌等。
②作用:把太阳能转变成可被生物利用的 ,是生态系统的 。
(2)消费者①生物类群:动物,包括 动物、肉食性动物、杂食性动物和 动物等;寄生的细菌、寄生的植物也是消费者。
②作用:a.能将有机物转化为 (如CO 2、H 2O 、氨等),加快生态系统的 ;b.帮助植物 和 。
(3)分解者①生物类群:各种营腐生生活的生物,主要是 。
②作用:把动植物遗体和动物的排遗物中的 分解成 。
三、食物链和食物网1.概念(1)食物链: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因 关系形成的一种联系。
(2)食物网: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 连接成的复杂 。
(3)营养级:处于食物链某一环节上的所有生物的总和。
a .第一营养级: ;b.第二营养级: ;c.其他消费者所处的营养级不是固定不变的。
2.功能(1)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
(2)生态系统中 和 的渠道。
(3)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重要条件。
新知﹒巩固﹒展示1.以下可称为生态系统的是()A.一个湖泊中的浮游生物和所有分解者B.烧杯中取自池塘的水、泥土和浮游生物C.一个池塘中的所有水蚤和分解者D.一个鱼缸中的所有金鱼和水草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太阳光来源于地球以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B.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C.病毒是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D.蚯蚓是需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3.下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森林中的一棵死亡倒下的树及在其上生活的苔藓、藻类、蘑菇、白蚁、蠕虫和鼠等,它们共同组成了()
A.种群B.生物群落C.食物链D.生态系统
2.农田生态系统属于()
A.草原生态系统B.人工生态系统
C.陆地生态系统D.淡水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结构
3.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应包括()
A.食物链和食物网B.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
C.生产者和分解者D.阳光、生产者和分解者
4.在生态系统中能将太阳能转化为生物群落中化学能的是()
A.蚯蚓B.小麦C.硝化细菌D.酵母菌
5.能加快物质循环、并对植物的传粉和种子的传播具有重要作用的是()A.生产者B.消费者C.分解者D.空气
6.分解者在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这是因为它们能够()
A.吸收代谢废物并释放氧气B.将动植物的遗体分解成无机物
C.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减少D.为其它生物提供食物
7.下列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
A.自养生物都属于生产者,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
B.动物都是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为初级消费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都是生态系统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是指阳光、水分、空气、细菌等
8.完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成分的概念图。
9.草原生态系统中有很多生物,其中属于初级消费者的是()
A.蝗虫B.蚯蚓C.蜘蛛D.蛇
10.在一条食物链中处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一定是()
A.初级消费者B.次级消费者C.三级消费者D.生产者
11.“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此成语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A.2个B.3个C.4个D.5个
12.如果一个生态系统有四种生物,并构成一条食物链。
在某一时间分别测得这四种生物(甲、乙、丙、丁)
所含有机物的总量,如右图所示。
在一段时间内,
如果乙的种群数量增加,则会引起()
A.甲、丁的种群数量增加,丙的种群数量下降
B.甲、丙、丁的种群数量均增加
C.甲、丁的种群数量下降,丙的种群数量增加
D.甲的种群数量下降,丙、丁的种群数量增加
13.右图是处于平衡状态的简单淡水生态系统,请回答:
(1)此生态系统中共有条食物链。
(2)此生态系统中属于第三营养级的动物有。
(3)此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是
A.水鸟B.水绵C.水藻D.腐生细菌、真菌
(4)若所有水鸟迁徙到别处则大鱼数目,水藻数目,淡水虾数目。
能力提升
14.在阳光明媚的草原上,生活着牛、羊、鹿、狼、兔、鼠,还有秃鹫、苍鹰、蜣螂、细菌、真菌等,关于它们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它们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②它们中的牛、羊、鹿分别组成了3个种群
③它们中的动物是一个生物群落④它们中的蜣螂、腐生菌是分解者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15.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硝化细菌和蚯蚓分别属于()
A.生产者、消费者B.生产者、分解者
C.分解者、消费者D.消费者、分解者
16.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只能处在一个营养级上
B.动物都属于消费者,其中食草动物处于第二营养级
C.自养生物都是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D.细菌都属于分解者,其异化作用类型有需氧型和厌氧型
17.右图是一个陆地生态系统食物网的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在该食物网中,共有5条食物链存在
B.在该食物网中,H处于三个不同的营养级
C.若B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比例适中,则该种群的密
度在一段时间内会明显变大
D.在该食物网中,如果C种群的数量下降10%,则H的数量不
会发生明显变化
1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利用郊游的机会,对当地某一农田生态系统进行了调查。
他们发现水稻田中有稗草等杂草和蝗虫等动物。
蝗虫、田鼠以水稻、稗草为食,蛙以蝗虫为食,
蛇既吃田鼠也吃蛙。
分析回答:
(1)请将该农田生态系统的食物链(网)补充完整。
(2)蛇在此生态系统中所处的营养级是。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D 2.B 3.B 4.B 5.B 6.B 7.C 8.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
者9.A 10.B 11.C 12.D 13.(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3)D (4)增多减少减少14.D 15.B 16.C 17.C 18.(1)
蝗虫蛙
水稻、稗草蛇
田鼠
(2)第三或第四营养级
第5章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1节生态系统的结构
1.D 2.B 3.B 4.B 5.B 6.B 7.C 8.①生产者②消费者③分解
者9.A 10.B 11.C 12.D 13.(1)3 (2)水鸟、小鱼、淡水虾(3)D (4)增多减少减少14.D 15.B 16.C 17.C 18.(1)
蝗虫蛙
水稻、稗草蛇
田鼠
(2)第三或第四营养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