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团公司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典型设计汇总
化工项目中控制室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实例
![化工项目中控制室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实例](https://img.taocdn.com/s3/m/dbd10d73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10eafcb.png)
化工项目中控制室的设计方案及应用实例化工项目中的控制室设计方案及应用实例控制室在化工项目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整个工艺流程的大脑和中枢神经系统。
控制室的设计方案需要充分考虑操作人员的工作环境、工作效率以及安全性等因素,以确保项目的顺利运行和人员的安全。
控制室的布局应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以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控制室的布局应合理划分为工作区、操作区和监控区。
工作区应设有操作台和电脑等设备,以方便操作人员进行实时监控和控制。
操作区应根据不同的工艺流程划分为相应的控制区域,便于操作人员集中控制和调整。
监控区则应设置大屏幕显示器,以直观地展示整个工艺流程的运行情况。
控制室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应先进可靠。
控制室应配备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实现对整个工艺流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监测。
控制室的设备应选用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设备,以确保控制室的稳定运行和安全性。
此外,控制室还应配备应急设备和报警系统,以应对突发情况和保障操作人员的安全。
控制室的环境应符合工艺要求和操作人员的工作需求。
控制室应有良好的通风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以保持适宜的工作环境和舒适度。
控制室的噪音和辐射等环境因素应控制在允许范围内,以保护操作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控制室的设计还应考虑人性化的因素。
控制室应设有舒适的工作座椅和休息区域,以提供操作人员休息和放松的场所。
控制室的墙壁和地板等装饰材料应选用符合人体工程学原理的材料,以减少操作人员的疲劳和不适感。
以某化工项目中的控制室设计为例,该项目是一座化工厂的控制室设计。
控制室的布局按照工作区、操作区和监控区进行划分,工作区设有操作台和电脑等设备,操作区根据工艺流程划分为不同的控制区域,监控区设置了大屏幕显示器。
控制室配备了先进的自动化控制系统,设备选用了高质量、高可靠性的设备,同时还配备了应急设备和报警系统。
控制室的通风系统和温度控制系统保证了良好的工作环境,噪音和辐射等环境因素也得到了有效控制。
结合工程实例浅谈某电厂集控楼空调系统设计
![结合工程实例浅谈某电厂集控楼空调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bcd62e2ba0d4a7302763a32.png)
结合工程实例浅谈某电厂集控楼空调系统设计摘要:本文作者结合工作经验,通过对某热电联产工程中的集中控制室和电子设备间集中空调系统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阐述了火力发电厂中集控楼集中式空调系统的设计方法。
关键词:热电厂;集控楼;空调系统;设计0 前言电厂集控楼中的电子设备间主要布置计算机、集成电路板、电气继电器及其它电子设备,电子设备间空调系统主要是维持工艺设备正常运行所要求的温湿度环境,同时也要保证室内空气含尘浓度达到一定的标准。
集中控制室主要布置各类显示器、操作键盘等,空调系统除了要保证仪器设备所需要的温湿度环境外,还要考虑运行人员在工作时的舒适性要求,即要考虑室内空气品质。
1 工程概况某热电联产工程中本期建设规模为1×300MW 热电联产机组。
2 设计参数、标准及负荷分布2.1 空调室内设计参数及标准表1 室内设计参数及系统型式注:SE—机械排烟系统AHU(C)—由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风管、风口和风阀、仪表和控制系统组成的集中空调系统。
AHU—空气处理机空调系统。
2.2 设计标准人员新风标准:满足卫生要求需要的风量,应保证每人不小于30m3/h 的新鲜空气。
噪声控制标准:火电厂集中控制室是运行人员长驻的房间,噪声控制标准为60dB(A);电子设备间房间,噪声控制标准为70dB(A)。
2.3 负荷分布表2 负荷分布情况3 空调系统设计集控楼电子设备间和集中控制室采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风管送回风的系统形式维持各房间在冬季和夏季所要求的室内温湿度。
其中电子设备间将设置一套独立的空调系统,集中控制室及工程师站将设置一套独立的空调系统,每套系统的空气处理机组均为一用一备;当设备发生故障时,备用机组可自动地投入运行。
另外,备用设备与运行设备之间也可定期切换。
交接班室、热控检修间和走道采用卡式风机盘管维持室内温湿度。
图 1 为该空调系统流程图。
图1 空调系统流程图3.1 空调风系统集控楼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即是常用的低速单风道全空气空调系统,使用组合式空气处理机组将空气进行比较完善的处理,然后通过风道系统将具有一定品质的空气送入空调房间,实现其环境的控制。
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施工
![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施工](https://img.taocdn.com/s3/m/3b843d49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8b.png)
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仪表及控制系统的设计与施工发布时间:2023-02-02T08:29:12.177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18期作者:殷春宏刘猛徐荣费玉东贾天翔朱晨明金鑫孙健张星星卢刚徐燚滨[导读] 本文以江苏某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为例,殷春宏1 刘猛2 徐荣1 费玉东1 贾天翔2 朱晨明1 金鑫1 孙健1 张星星2 卢刚2 徐燚滨21. 江苏华电吴江热电有限公司江苏吴江 215200;2. 华电郑州机械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摘要:本文以江苏某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为例,详细介绍了仪表及控制系统在燃机电厂工业供汽改造中的设计及施工情况。
关键词:工业供汽;仪表;控制系统0 引言作为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抽凝式汽轮机成为热电联产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汽轮机,其运行方式比较灵活,热、电负荷在一定范围内可以调节,在分布式能源站汽轮机的使用上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但随着工业供热要求的提高、冬季工况南方地区天燃气供给的不足、燃气价格上涨等问题,抽凝机组工业供热的弊端显现如下:(1)单机供热能力差,在供热旺季,特别是天然气量供给不足的情况下,无法满足热网的要求。
(2)单机运行的热电比不高,且无法再提升。
作为供热电厂,外供能源,需以供热为首选,保证供热品质,因此需要首先满足热用户,发电仅作为第二外供能源,这就需要发掘机组的潜力,安全、经济、合理的对外供热。
1 工业供汽改造简介(1)改造的迫切性目前,江苏省节能降碳压力巨大,随着区外来电持续增加,江苏省内各火电机组的利用小时数不断压减。
从长远来看,对于燃气-蒸汽联合循环供热机组,唯有不断拓展供热市场,提高机组热电比,才能保证电厂经营收益。
当前的形势已影响到电厂的供热安全和供热质量,制约了电厂供热市场的健康发展,提升单机供热能力已迫在眉睫,同时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根据电厂实际情况和供热市场,拟提高供热能力,实施后可提升公司供热的保供能力,满足供热市场需求,预计单机运行稳定供热能力提高到200t/h,供热极限最大出力达到240t/h。
选煤厂电气集中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
![选煤厂电气集中控制系统的优化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2d68b14f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e8.png)
279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选煤行业经过多年不断的努力,在电气自动化、仪表检测、计算机应用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使多年来传统的集中控制系统有了根本意义的改变。
现代化的选煤厂集中控制系统应是集生产控制系统、生产过程各参数实时检测分析管理系统、生产局部环节自动化系统、生产工艺系统的数字模拟及智能系统为一体的高度自动化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技术、控制技术、通信技术及电气技术之上的网络化、智能化系统。
压滤机作为选煤厂进行煤泥脱水的重要机械设备,随着矿井生产能力的不断提高,选煤厂压滤设备的需求也逐渐增大,传统的压滤机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且操作复杂,大量的时间投入并没有较高的工作效率。
随着电气化水平的不断发展,选煤厂的智能技术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在智能化控制系统下,设备运行过程中数据的采集以及处理逐渐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生产的效率,但是煤炭洗选工艺系统并没有完全得到改善,洗选过程中煤泥的流失以及堆放现象依旧严重[1-5]。
因此,本文对煤炭洗选工艺系统进行了全面的优化,优化后的电气控制系统可以实现对入料系统以及压榨过程的全自动控制,提高了生产效率和生产质量,保证安全生产的同时,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值得大力推广。
1 电气控制系统及其控制策略马兰选煤厂在洗选加工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煤泥浆料,煤泥压滤系统统筹负责煤泥的过滤、水循环等工艺。
矿井的煤泥压滤系统虽然系统较小,但是涉及到众多的机械设备。
原始的煤泥浆料在压滤滤板的挤压作用下形成滤饼,虽然工艺较为简单,但是传统的人工压滤系统需要大量的人力的投入,且花费大量的时间,实现选煤厂压滤工艺的电气智能化控制以提高工作效率显得迫在眉睫。
图1为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框架图,从图中可以看出,系统运行过程中压力以及滤液流量等信息通过监测系统测得,根据监测的结果对压滤系统进行控制,控制路径有变频器、电磁阀以及接触器等。
图1 电气自动控制系统框架图为了实现压滤工艺的自动化控制,系统的设计上必须考虑在入料和反吹物料的过程中管路的抗压强度,在进行风压榨的过程中,以下因素影响压滤效率:(1)不同粒径下的煤体颗粒与水的粘合度差异大;(2)压滤工艺中絮凝剂的用量影响压滤效率;(3)长时间的过滤工艺使得滤布的通透性降低;这些都是影响压滤工艺的因素,尤其在压滤工艺后期,随着滤布通透性的降低,煤体颗粒与水粘合力的增加,压滤效率迅速降低,传统的压滤系统工作效率低下,得到的产品质量低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f4e22ee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24dd1e7.png)
第2期(总第225期) 2021年4月机 械工程与自动化MECHANICAL ENGINEERING&AUTOMATIONNo2Apr文章编号=672-6413(2021)02-0191-02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高志勇(西山煤电西铭矿综采三队,山西太原030052)摘要:首先,简要介绍了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的结构;其次,详细介绍了其监测功能和控制功能,除了实现基本的监测功能,还能实现就地控制和远程控制,远程控制又分为手动远程控制、半自动远程控制和全自动远程控制;最后,分析了5类综采工作设备协同控制策略以及软件设计。
关键词: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协同控制中图分类号:TP273文献标识码:B0引言目前国产的综采设备都有与之配套的监测和自动控制系统,已经基本实现了半自动化的机械化采煤,但是整体的协调控制还需人工干预,自动化程度不高。
人工手动操作误差较大,稍有不慎将可能导致误操作从而引发严重的井下安全事故。
在对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破碎机等综采设备及其监测和自动化系统进行综合分析调研后,研究了一种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能够提高煤炭生产的自动化水平,提高煤矿企业的安全性。
1集中控制系统结构现阶段,大部分煤矿综采工作面的各种综采设备都具备各自独立的控制平台,各个分散的控制平台依托人工配合形成了相互配合、各自独立的控制系统。
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将原有的分散控制系统整合起来,使得集中控制系统内所有设备的运行信息能够相互融合,综采工作面所有设备在这个控制平台内进行统一调度。
图1为综采工作面集中控制系统结构框图,整个系统结构自上而下可以分为三层:①综采设备层,主要包括采煤机、液压支架、刮板输送机、转载机和破碎机、带式输送机和摄像头;②综采设备机载控制系统层,对应于综采设备层的设备,机载控制系统指的是采煤机系统、电液系统、三机监测系统、带式输送机监控系统和视频系统;③顺槽计算机控制系统,该系统是位于顺槽的服务器,其功能是对综采设备的状态显示和监测数据处理,并形成一套完整的生产工艺流程。
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
![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8b2b25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57.png)
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设计随着现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发电厂作为能源供应的重要基础设施,其安全性和可靠性备受关注。
特别是发电厂的集控楼区域,作为发电过程的核心控制中心,一旦发生火灾事故将带来巨大的损失和安全隐患。
因此,设计一套可靠的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对于保障发电厂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火灾报警系统是发电厂集控楼区域防火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系统主要包括火灾探测器、报警设备和控制中心。
在设计中,应根据集控楼的特点和布局,合理安装各类火灾探测器,如烟感探测器、温度探测器和火焰探测器等。
这些探测器能够及时发现火灾迹象,并通过报警设备向控制中心发送警报信号。
控制中心接收到信号后,将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紧急疏散和灭火工作。
此外,火灾报警系统还应与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结合,实现自动灭火和联动控制。
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包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和排烟系统等。
当火灾报警系统发出警报信号时,消防联动控制系统将根据预设的逻辑关系自动启动相应的灭火设备。
例如,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将喷洒水雾进行灭火,气体灭火系统将释放灭火气体以抑制火势,排烟系统将排除烟雾和有害气体,保持通风畅通。
为了确保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可靠性,设计时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系统的布线应合理规划,保证各个探测器和设备之间的连接可靠稳定。
其次,系统应具备自我监测和故障报警功能,能够及时发现和报告设备故障,确保系统的长期可靠运行。
最后,系统应定期进行测试和维护,确保设备和探测器的正常工作。
综上所述,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火灾报警及消防联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对于发电厂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布置火灾探测器、报警设备和消防联动控制设备,实现火灾的预警、自动灭火和联动控制,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减少损失,并保证人员安全疏散。
因此,在发电厂集控楼区域的防火安全中,该系统的设计应受到充分重视。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174b284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a2.png)
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摘要:目前,我国煤矿自动化开采蓬勃发展,综采自动化工作面电气设备也随之获得了充足发展空间。
但是,因为在综采自动化工作面中,存在着数量比较多,而且操作起来也比较麻烦的问题。
因此,就必须要对电气设备进行集中控制,才能确保在煤矿开采期间的用电安全和综采自动化工作面的机电设备的安全。
为此,对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化对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的认识,对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为煤矿开采的安全和设备运行的稳定性奠定了基础。
关键词: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一体化;集中控制系统设计为提升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效果,保证矿井下工作的安全开展,本文对矿山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提升综采自动化工作面机电一体化的控制效果,保证矿井下工作的安全开展提供有益的借鉴。
1煤矿井下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集中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1实用性和可靠性以矿井下的生产技术与特点为依据,在建立综采工作面机电设备运行信息采集控制系统时,必须要与矿井作业的需求相一致,而且还要能够达到现场数据采集装置设计和安装所需的强度与刚性的标准,以满足中央控制的需求。
但是,由于综采作业面的环境比较复杂,而且在井下还存在着很多机电设备,因此在进行中央控制系统的设计时,需要对对数据采集环节的保护效果进行重视,从而保证系统可以长期可靠地运行。
1.2先进性最近几年,矿井下的综采设备不断地进行着更新换代,为了确保中央控制系统的可用性,就不能忽视它的先进性,以满足在将来的机电设备进行升级之后,对控制系统提出的需求,同时引进了最先进的信息化技术,以确保采集信息和控制指令能够顺畅地传递。
1.3兼容性与开放性目前,在矿井下进行综合开采时,使用的机电设备都是由各个厂商生产的,因此,在进行通讯时,需要对其进行兼容处理,并对其进行支持。
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探究
![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探究](https://img.taocdn.com/s3/m/931b99c3195f312b3169a518.png)
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要点探究【摘要】辅助车间集中监控系统方案设计充分考虑到辅助车间各子工艺系统地理位置的分散性、设备运行的独立性,能够在保证各工艺子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可靠性的基础上,合并辅助车间各监控点,实现辅助车间集中控制,最终达到减员增效、提高辅助车间管控水平的目的。
同时,也确保各子工艺系统能够在脱离系统控制网的情况下独立运行,在分布调试或某子系统检修(尤其是调整控制策略时),不影响其它系统设备的正常运行。
考虑到今后运行的安全性,大工艺系统(水、煤、灰渣、脱硫)必须设置后备操作点,以防网络故障时,能够维持系统正常运行,直至故障排除。
【关键词】辅控运行;控制系统;集中控制;维修管理;监控能力;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0 引言电厂辅助车间主要工艺系统(水、煤、灰渣、脱硫)的操作,在未实现全能值班员操作方式前,必须提供特定的手段对控制范围进行区分(例如设置操作权限等),以防止误操作造成设备损坏。
1 辅助车间监控点的全面考虑根据某发电厂辅助车间(系统)的控制要求、工艺设备的地理位置及与主机运行操作的关系密切程度,设置2个值班监控点及4个后备监控点(化水、输煤、凝结水精处理、脱硫)。
一个监控值班点设在单元机组集控室内,配置2套辅助车间控制系统操作员站、1套工程师站、1套历史数据站、1套SIS接口机(打印机3台),监控对象为水控系统(精处理系统、化补水及供氢系统、净水系统)。
另一个监控值班点设在辅助车间集中控制室(灰控楼控制室),配置6套辅助车间控制系统操作员站(打印机4台),监控对象为辅水、输煤、除灰渣、电除尘、脱硫系统称为辅控系统;辅助车间工程师室(灰控楼工程师室)有工程师站1套(打印机1台)、SIS接口装置1套以及历史数据站1套。
4个后备监控点按无人值班考虑,后备监控点用于调试、检修及试运行期间的操作,具备针对本系统的独立监控能力与组态调试能力。
化学水处理后备监控点位于水处理车间,布置后备操作站1套、工程师站1套(打印机1台)。
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火电厂辅助车间集中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施](https://img.taocdn.com/s3/m/1534ca44852458fb770b56ef.png)
山 西 电
力
No 2 ( e . 5 ) . S r 1 9
Ap .2 0 r 01
SH A N XI ELECTR I C P0 W ER
火 电厂辅 助 车 间集 中控制 系统 的设 计 与实施
张 军 荣 , 高 雪峰 刘 健 ,
尘控 制 系统 。
汉 水 利 电力 大 学 热 能 动力 工 程 专 业 , 高级 工 程 师 ,从 事 技 术 管理 工 作 。
・
以上控 制 系统 分别 通过通 讯接 口与全厂辅 助车
5 ・ O
张 荣, 火电 辅 车 集中 制系 设 实 军 等: 厂 助 间 控 统的 计与 施
2 辅 助 车 间控 制 系统 设计 规 划
同煤大唐 塔 山发 电有 限责任公 司全厂公用 辅助
全厂 公用辅 助车 间控制 系统 包括 :输煤控制 系
统 ,燃油 泵房 控 制 系 统 ,锅 炉 补 给水 处 理 控 制 系 统 ,辅 机循环 水 处 理 控 制 系 统 ,废 水 处 理 控 制 系
统 ,制 氢站控 制系统 ,综合 水泵房 控制系统 ,污水
收稿 日期 :2 1 — 1 1 ,修 回 日期 :2 1 - 30 0 00—5 0 00 —2
作 者 简 介 : 张军 荣 (9 9) 男 , 广 西 桂 林 人 ,2 0 17 , 0 1年 毕 业 于 华 北 电 力 大学 热 能 动 力 工程 专 业 ,工程 师 ,从 事 热工 控 制
北京 航 空 航 天 大学 热 能 动 力工 程 专 业 ,工程 师 ,从 事 技
术管 理 工 作 ; 刘 健 ( 9 3) 1 7 一 ,男 , 河 北 宣 化 人 ,l 9 9 6年 毕 业 于 武
小型火力发电厂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优化
![小型火力发电厂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优化](https://img.taocdn.com/s3/m/da0abb58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18.png)
小型火力发电厂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优化
小型火力发电厂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优化
作者:宋星霖
作者机构:山西省电力勘测设计院山西太原030001
来源: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年:2014
卷:000
期:030
页码:597-597
页数:1
正文语种:chi
关键词:小型火力发电厂;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建筑装修优化摘要:小型火力发电厂作为火力发电厂的一种电厂类型,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节省此类型电厂的工程投资,本文特通过常用建筑装修材料的分析比较,对小型火力发电厂中汽机房运转层、集中控制室这两个重要部位的建筑装修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以达到安全、适用、经济、美观的设计要求。
集控中心方案
![集控中心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492d345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05.png)
集控中心方案第1篇集控中心方案一、项目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增长,对能源供应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为了满足这一需求,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本项目旨在建设一套集控中心系统,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的实时监控、分析及优化调度。
二、项目目标1. 实现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的实时监控,确保能源安全、稳定、高效供应。
2. 提高能源管理水平,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竞争力。
3. 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决策层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三、方案设计1. 系统架构集控中心系统采用分层架构,分为数据采集层、数据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应用层。
(1)数据采集层:负责实时采集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过程中的各类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温度等。
(2)数据传输层:采用有线和无线通信技术,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至数据处理层。
(3)数据处理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生成各类报表、曲线和报警信息。
(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实时监控、历史数据查询、报警处理、优化调度等功能。
2. 系统功能(1)实时监控:实时显示能源生产、传输、分配和消耗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便于用户了解系统运行状况。
(2)历史数据查询:存储历史数据,支持多条件查询,便于用户分析能源使用情况。
(3)报警处理:对异常数据进行实时报警,提醒用户及时处理,确保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4)优化调度:根据实时数据和预测模型,自动生成优化调度方案,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5)决策支持:通过大数据分析技术,为决策层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
3. 系统安全与合规(1)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确保系统合法合规。
(2)采用物理隔离、防火墙、加密传输等手段,保障系统数据安全。
(3)建立完善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确保数据不丢失。
四、实施步骤1. 项目立项:根据企业需求,进行项目可行性研究,制定项目方案,提交立项申请。
2. 系统设计:根据项目需求,设计集控中心系统架构,明确系统功能、性能指标等。
电厂集控楼建筑方案
![电厂集控楼建筑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b82f0d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9e.png)
电厂集控楼建筑方案电厂集控楼是电力发电厂的管理中心,负责监控和控制发电过程,同时提供办公及会议场所。
因此,电厂集控楼的建筑方案应兼顾实用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首先,电厂集控楼的建筑形态应与电厂的大型机械设备相协调,以达到整体美观的效果。
建议使用现代化的建筑风格,选用刚性结构以支持集控楼的大型设备和重要的电力设备。
楼体立面应选用耐候钢材、玻璃等材料,以保证建筑的耐久性和抗腐蚀性。
同时,电厂集控楼的外立面可以通过光线变化、色彩变化等方式进行装饰,增加建筑物的视觉效果。
其次,电厂集控楼的功能布局应合理划分,并满足工作人员的工作和生活需要。
建议将建筑物分为大厅、办公区、会议区、休息区、食堂等不同区域。
大厅应设计宽敞明亮,以展示电厂的形象和文化。
办公区应提供舒适的工作环境,配备先进的办公设备和通讯设备。
会议区应设有多功能会议室,以满足不同规模的会议需求。
休息区和食堂应提供舒适的休息和用餐环境,以满足工作人员的生活需求。
另外,电厂集控楼的安全性是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建议在设计中考虑到防火、防爆和防盗等安全要求,选用符合相关规范的材料和设备。
楼体结构应稳固,设有防火墙和逃生通道,以确保紧急情况下员工的安全。
此外,应设置监控系统和安全门禁系统,加强对进出人员的安全管理。
最后,电厂集控楼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应该发挥积极作用。
建议在设计中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如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雨水收集利用系统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建筑物的周边可以设计成绿化带,增加空气质量和美化环境。
总之,电厂集控楼的建筑方案应兼顾实用性、安全性和美观性。
通过合理的功能布局、安全设施和环保措施,为电厂提供一个高效、安全、宜居的管理中心。
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楼建筑设计研究
![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楼建筑设计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44ee8eca227916888586d70e.png)
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楼建筑设计研究发表时间:2015-03-12T13:56:18.597Z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15年第3期供稿作者:陈永雄[导读] 以往方案设计过程中,集控楼的布置是以热控、电气为主体专业的,就是说,热控、电气等专业以本专业布置需求为主。
陈永雄中国能源建设集团广东省电力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摘要:本研究通过对目前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楼使用功能及现状的分析,以集控楼建筑的智能化、小型化、合理化为目标,并根据电厂总平面及主厂房工艺的不同布置方案,分别提出了相应的集控楼优化设计思路及方法,专题并对各种方案的功能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全面论述其优缺点,为往后的工程设计提供有用的参考。
关键词:建筑设计;集控楼;发电厂1 集控楼优化的方式以往方案设计过程中,集控楼的布置是以热控、电气为主体专业的,就是说,热控、电气等专业以本专业布置需求为主,整理、整合其余各专业的资料,一般做法是以参考工程或套用工程为主,然后根据具体工程的需要对参考工程作局部修改,因此,其做法必定会受困于参考工程的设计思路,不可能充分考虑新建工程的实际情况,缺乏创新,并且影响主厂房总体的优化效果。
从百万机组设计开始,由于方案优化以及综合考虑的需要,在进行集控楼方案布置时建筑专业承了担更大责任,负责协调相关专业的空间需求,因建筑设计人员在建筑物平面功能组合、建筑空间处理、交通疏散要求、建筑结构知识等方面经过专业的训练及有较全面的把握,可以充分发挥建筑专业人员的特长和优势。
同时,也对建筑设计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就是建筑设计人员必须熟悉电厂的工艺流程,积极配合工艺专业的布置要求,更好的总结以往电厂设计及运行的经验,解放思想,突破传统设计模式,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去论证集控楼建筑方案的可行性、先进性及合理性,完善主厂房的整体优化工作。
2 影响集控楼建筑优化的几个因素2.1控制方式的影响目前,国内大容量机组的火力发电厂普遍采用的还是两机一控的集控室方案,集控楼也大多布置在主厂房两炉之间的空地上,这是因为早期电厂的控制水平和设备可靠性偏低,在发电机组运行过程中需要运行人员经常到现场巡视和处理设备故障问题,采取两机一控方式时,集控室距两台机组较近,运行人员可及时地从集控室赶到现场处理问题。
集团公司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典型设计汇总
![集团公司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典型设计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c6e98e564b35eefdc8d333ae.png)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典型设计目录前言 (1)1 适用范围 (2)2 设计依据 (2)3 集控室布置的推荐方案 (2)4 集控室装饰设计 (8)前言本标准编制时,充分调研了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室和在建核电厂主控室设计方案,对火电厂集控室和核电厂主控室在安全性、功能性和人因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
遵照工业化的设计标准和人因工程的需求,引入核电控制室设计理念,体现人性化特点,对集控室控制的功能性、环境的适应性、运行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燃煤电厂集控室在设备配置、布局和装饰等方面的标准化设计方案,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提高机组的运行安全性。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的集控室设计。
1 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在300MW级及以上两机一控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的设计。
对于单机一控、四机一控等方式,可参照使用本标准的相关部分。
2 设计依据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 13630-2015 核电厂控制室的设计GB/T 22188 / ISO 11064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GB/T 50087-201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DL/T 5390-2014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DL/T 575-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ISO 9241 办公环境下交互式计算机系统的人类工效学Q/CPI 182-2015 中电投集团火电工程设计控制标准3 集控室布置的推荐方案3.1 控制方式和控制功能按照炉、机、电全能值班运行模式,宜采用炉、机、电、网、辅集中控制方式。
集控室主要监控功能包括:(1)LED显示屏显示全厂主要生产信息。
(2)操作员站监控炉、机、电、网及辅助系统。
(3)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炉、机、电控制系统信息画面和全厂视频监视画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家电力投资集团公司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典型设计
目录前言 (1)
1 适用范围 (2)
2 设计依据 (2)
3 集控室布置的推荐方案 (2)
4 集控室装饰设计 (8)
前言
本标准编制时,充分调研了国内大型火力发电厂集控室和在建核电厂主控室设计方案,对火电厂集控室和核电厂主控室在安全性、功能性和人因等方面的设计进行了比较、分析和研究。
遵照工业化的设计标准和人因工程的需求,引入核电控制室设计理念,体现人性化特点,对集控室控制的功能性、环境的适应性、运行的可操作性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燃煤电厂集控室在设备配置、布局和装饰等方面的标准化设计方案,以保证操作人员的工作舒适性,提高机组的运行安全性。
本标准用于规范和指导集团公司燃煤电厂的集控室设计。
1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单机容量在300MW级及以上两机一控燃煤电厂集中控制室的设计。
对于单机一控、四机一控等方式,可参照使用本标准的相关部分。
2 设计依据
GB 50222-1995 建筑内部装修设计防火规范
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
GB/T 13630-2015 核电厂控制室的设计
GB/T 22188 / ISO 11064 控制中心的人类工效学设计
GB/T 50087-2013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DL/T 5390-2014 发电厂和变电站照明设计技术规定
DL/T 1083-200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
DL/T 575-1999 控制中心人机工程设计导则
ISO 9241 办公环境下交互式计算机系统的人类工效学
Q/CPI 182-2015 中电投集团火电工程设计控制标准
3 集控室布置的推荐方案
3.1 控制方式和控制功能
按照炉、机、电全能值班运行模式,宜采用炉、机、电、网、辅集中控制方式。
集控室主要监控功能包括:
(1)LED显示屏显示全厂主要生产信息。
(2)操作员站监控炉、机、电、网及辅助系统。
(3)大屏幕液晶显示器显示炉、机、电控制系统信息画面和全厂视频监视画面。
(4)值长台监控全厂生产信息、浏览主要视频监控画面、管理厂内办公及业务流程。
3.2集控室标准化配置
集控室内主要布置辅助监视屏、控制台、火灾报警中央控制盘等设备,同时考虑
值长和通讯台的工作场地。
集控室内推荐的主要设备配置见表3.2。
操作台上应设置独立于控制系统的硬接线后备操作按钮,具体项目应符合《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 50660-2011)15.9.8中的相关规定。
表3.2 集控室内设备配置
说明:
(1)上述清单为推荐配置,各执行单位可根据控制设备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总量不宜超过此清单。
(2)大尺寸液晶显示屏的显示功能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但总量不宜超过此清单。
(3)关于ECMS控制站的说明:上表为电气设备采用ECMS监控方式时推荐的配置。
其它方式可配置为:
A.电气设备全部纳入DCS监控,取消ECMS相关设备。
B.电气设备仅采用ECMS监测方式时,操作员站可按机组配置1套,机组间互联,并取消ECMS值长站。
3.3集控室布置的推荐方案
两台机组的辅助监视屏、控制台面设备布置顺序应一致。
推荐采用直线型或弧线型并排布置。
控制台前的净空距离应使运行区的长、宽比例协调。
推荐的集控室直线型布置方案见图3.3-1,弧线型布置方案见图3.3-2,布置图编号说明见表3.3。
图3.3-1 直线型布置
图3.3-2 弧线型布置
表3.3 集控室设备编号表
3.4 推荐方案的适用性:
(1)两种方案均可布置在集控楼内、除氧煤仓间运转层、主厂房固定端运转层、主厂房扩建端运转层等位置,并可以根据主厂房的总体布置情况进行旋转和调整。
(2)两种方案集控室总面积约为17.2m×10m,其宽度可以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但不宜超过两个柱距。
在集控室周围宜设置交接班室、更衣室、会议室等辅助性的房间。
(3)集控室不宜过多参观人员同时进入,可外设参观走廊。
建议参观走廊的净宽不小于1.8m。
(4)打印机也可选择布置在单独的打印机间,以降低集控室的噪声。
4 集控室装饰设计
4.1 集控室环境色彩要求见表4.1-1和表4.1-2
集控室明度配比:顶棚<墙面<踢脚线<地面
表4.1-1装饰表面反射系数推荐值
表4.1-2 集控室区域色彩方案表
4.2集控室其它方面要求见表4.2
表4.2 集控室配置标准
说明:
(1)集控室照明采用智能控制系統,对光源的照度和色温等进行控制和转换,自动调节集控室照明。
集控室照明推荐考虑人因智能控制,以改善运行视觉条件。
(2)集控室温度在凌晨应能自动增加1℃到2℃,以弥补操作员昼夜节律。
(3)为了避免对工作人员造成震惊,听觉警报应比集控室背景声音频率差小于15dB。
(4)集控室的装饰应考虑企业文化的融入。
4.3装饰效果图
直线型布置效果图见图4.3-1和4.3-2,弧线型布置效果图见图4.3-3和4.3-4。
图4.3-1 直线型布置效果图(一)最新范本,供参考!
最新范本,供参考!
图4.3-2 直线型布置效果图(二)
最新范本,供参考!
图4.3-3 弧线型布置效果图(一)
最新范本,供参考!
图4.3-4 弧线型布置效果图(二)
【本文档内容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们将会做得更好】
最新范本,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