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关于对湖北大学甘永超先生论文的反驳

合集下载

大学生驳斥教授演讲稿范文

大学生驳斥教授演讲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站在这里,并不是为了反驳教授的演讲,而是想就教授的某些观点提出一些不同的看法,以供大家思考。

在此,我要强调的是,我尊重教授的学识和经验,但同时也希望我们能够保持开放的心态,共同探讨问题。

首先,我想就教授在演讲中提到的“大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学习”这一观点发表我的看法。

教授认为,大学生应该把主要精力放在专业知识的掌握上,因为这是将来就业的关键。

我认为,教授的观点有一定的道理,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首先,我们要明确,大学生活不仅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过程。

大学生活是一个全面发展的过程,包括知识、能力、素质等多个方面。

如果大学生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么他们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可能会遇到很多困难。

比如,一个专业知识很扎实的学生,如果在人际交往、团队合作等方面能力不足,那么他在工作中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

其次,教授提到的“就业关键”这一观点,我认为过于绝对。

确实,专业知识对于就业有一定的帮助,但并非决定性因素。

在当今社会,企业更看重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等。

如果大学生仅仅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培养,那么他们在就业市场上可能会处于劣势。

接下来,我想就教授提到的“大学生应该多参加实践活动”这一观点进行反驳。

教授认为,实践活动可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提高自己的能力。

我承认,实践活动对于大学生来说确实很重要,但并不是所有实践活动都适合所有学生。

首先,实践活动需要时间和精力。

对于一些专业课程繁重、课业压力大的学生来说,他们可能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参加实践活动。

如果强迫他们参加,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业成绩。

其次,实践活动并不适合所有专业。

有些专业,如艺术、文学等,更注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实践活动可能会限制他们的发挥。

此外,实践活动也需要一定的经费支持,对于家庭经济条件较差的学生来说,参加实践活动可能会增加他们的经济负担。

论文撤稿事件的反思:我国临床医学学位制度亟待改革

论文撤稿事件的反思:我国临床医学学位制度亟待改革

论文撤稿事件的反思:我国临床医学学位制度亟待改革秦伯益【期刊名称】《科学与社会》【年(卷),期】2017(007)003【总页数】4页(P1-4)【作者】秦伯益【作者单位】军事医学科学院【正文语种】中文2017年4月20日国际学术期刊《肿瘤生物学》(Tumor Biology)一次性撤回2012—2016年间中国学者发表在该刊上的107篇论文,这是史无前例的事件。

消息传出,引起我国科技界和医学界不小的震动。

舆论界认为,《肿瘤生物学》先是发表了这些论文,编辑部存在审稿不严的错误,继而又大规模撤稿,这种做法既不正常也不负责任。

我并不了解这本杂志的业务水平和既往表现,但始而疏于审校,继而一撤了之的做法毕竟不是严肃的学术刊物之所当为。

撇开批评对方的责任和职业道德的考量,我国科技界和医学界更应该严于律己、知错必改;寻根究底、有错必纠。

因为大规模撤稿毕竟不是一件小事,而且学术界道德失范行为也早已为国人所诟病。

借此负面事件,总结教训,理顺各种关系,并非不是好的转机。

但我关注的并非撤稿事件本身,而是希望通过这一事件揭示我国临床医学学位制度长期以来存在的弊端。

1.论文、学位与职称晋升已形成“利益链”有人说“奇怪的是,事件涉及的医院绝大多数是医学水平高的三级甲等医院。

”我说“只有医学水平高的三甲医院才可能发生这类问题,水平低的医院一般不会发生。

因为三甲医院在学位授予或职称晋升时都会按照程序办事,即使走过场,也会做得‘认认真真’,而有的医院连程序都不愿走。

随便考几门课,打个分数,考试就及格了;找几个利益相关的同行专家,开个形式上的答辩会,就通过了;再找几个被SCI收录的国内期刊,花点版面费,文章也发表了。

各项要求齐备,学位到手后,职称自然也就不成问题了。

”有人说“医生应该做科研。

”我说“这话没错,但不是每个医生都必须做科研,每个医生更不可能都会做出有价值的科研。

医生的主要职责是看病,以晋升为目的刻意选题做科研没有意义。

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和建议作者:***来源:《现代商贸工业》2024年第16期摘要:本文基于《中国科技成果转化年度报告(高等院校与科研院所篇)》2018—2022年的数据,从科技投入和产出的角度分析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现状,得出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的结论,剖析湖北省高校在科技成果转化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湖北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建议中图分类号:F2文献标识码:Adoi:10.19311/ki.16723198.2024.16.009当今世界,一个国家要赢得发展先机和主动权,最根本的是靠科技的力量。

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推动国家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手段,对于推动中国成为制造强国,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为了推动科技成果有效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规范科技成果转化的相关活动,进一步加快科学技术的进步速度,并以此为动力,推动经济建设与社会的全面发展,特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

该法律旨在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确保科技成果转化顺利进行,为国家科技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的法律保障。

为响应国家号召,各高校科研院所制定了科技成果转化的奖励办法,鼓勵科研人员积极开展和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相关工作。

但相较于发达国家,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整体水平较低,仅为30%左右,而发达国家在60%~70%之间,说明我国在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方面还有待提高。

作为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重要基地和科学研究的中心,高校每年都会投入大量科研经费,并产生大量的科技成果。

然而这些成果中有许多并未得到转化,未能形成具有实际效用的“产品”。

邵珉、陈博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优化分析》中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出发研究了转化过程中的服务需求,提出了相应的服务优化策略。

阚逸群在《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研究》中提出基于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能够通过政策策动、市场拉动、技术推动等方式解决高校科研人员难以持续创新、容易丢失技术控制权、不擅长直接进行科技成果转化,校办产业和学校之间产权不清、事企不分的问题。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感想(合集五篇)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感想(合集五篇)

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感想(合集五篇)第一篇: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感想学术规范与论文写作课程感想国贸1201周捷1204100135 首要课程任务是了解一些学术规范常识及基本的论文写作套路和要求。

在五周的课时过程中学习了“学术道德与规范”、“学术期刊、论文与投稿”、“基本格式”、“写作基础”、“学位论文”共五个板块内容。

这门课的授课老师是人文与传播学院编辑出版主任——尤建忠教授,我认为由一位资深编辑教授学生学习论文写作是再合宜不过了。

这里小插一段,是关于尤老师的。

尤老师毕业于浙大机械系,应该说是典型的工科男,然而却从事了编辑工作,可见其文学功底之深厚。

首次见到尤老师,总体给我的感觉是十分的和蔼和亲,就像是自家长辈对小子们娓娓谈道。

老师上课真诚坦率,授课风格更像是向学生们传授秘技经验,具有十分高的实用性。

关于学术规范与道德。

中国曾有句俗语,叫做天下文章一大抄,你抄我抄大家抄。

在该科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的经济体。

然而在物质文明飞速发展的同时,精神道德文化发展却显得有些尴尬,有些像是小儿麻痹症患者,偏了。

社会道德问题层出不穷,这在学术上的反映便是论文抄袭之风。

要知道学术是与学院有关的,具有较纯粹的理论性特点的。

就其起源来说,学术一词在我国古代即已有之,但那时的学术与现在的不同,要求理论与实践的统一,有学有术。

而我们今天所说的学术更多的是来源于古希腊语——阿卡德米,意指纯理论的、思想的。

在一般人眼中,写学术论文的主要是硕士、教授、博士等具有高学历的专业知识分子,但现在论文写作却像是风行一时的流行歌曲,小至小学生也开始写作,不过限于篇幅,称其为小论文,多科普性质。

但这些与我们所要说的学术论文并不是同一类。

做学问者,必先立德,无德而有才者其害更甚无德无才者。

我认为一个学者首先要会做人,要有起码的学术道德。

而不幸的是,相比国外学者对科研经费的规范利用,我们的学者似乎要有些脸红了。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利益,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例如造成新的遗传疾病或者对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的影响。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富裕的人群可能通过基因编辑获得更好的基因优势,而贫困的人群则无法享受这一技术带来的好处。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滥用可能导致道德沦丧,例如设计“理想”的孩子,而不尊重自然的选择。

因此,为了维护人类的道德底线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应该废除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可以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而且,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例如抵抗疾病、提高粮食产量等。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也有利于推动科学的进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因此,不应该废除基因编辑技术,而是应该加强对其使用的监管,确保其在道德和伦理的底线之内。

名人名句及经典案例:“科学技术是中性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爱因斯坦。

这句话表明了科学技术本身并没有对错之分,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因此,基因编辑技术并非是绝对的好或者坏,而是取决于人类如何去使用和管理它。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可以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

”——相关医学专家。

这一案例表明了基因编辑技术的潜在好处,可以帮助人类治愈一些遗传性疾病,提高生活质量。

这也是基因编辑技术不应该被废除的原因之一。

“基因编辑技术的使用可能导致社会不平等,富裕的人群可能通过基因编辑获得更好的基因优势,而贫困的人群则无法享受这一技术带来的好处。

”——相关社会学专家。

这一案例表明了基因编辑技术可能带来的社会不平等问题,这也是废除基因编辑技术的一种考虑。

武汉大学博导涉嫌抄袭原北大教师论文被索赔7万.doc

武汉大学博导涉嫌抄袭原北大教师论文被索赔7万.doc

武汉大学博导涉嫌抄袭原北大教师论文被索赔7万-近日,“武大教授周叶中涉嫌抄袭事件”终于进入司法程序,原北京大学教师王天成向法院提起诉讼,状告周叶中、戴激涛和人民出版社侵权,要求赔偿经济损失、精神损害等共七万多元,并在媒体公开致歉。

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已经受理此案。

“每一章都抄袭了我的文字”王天成现为某图书公司总经理。

2005年11月,王天成在“新语丝”和“学术批评网”上,发表《究竟是博导,还是“博盗”?——评武汉大学教授周叶中等的剽窃问题》一文,指武汉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宪法研究会副会长周叶中与其学生戴激涛在合著的《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人民出版社出版)一书中,抄袭了他在1999年发表的两篇论文《论共和国———重申一个古老而伟大的传统》和《再论共和国———一次夜半对话》两篇论文。

文中罗列书中涉嫌抄袭段落共36处,并指出“《解读》一书共四章、268页,外加前言、后记,除了读者可以不看的后记以外,从前言到最后一章,每一章都抄袭了我的文字”。

当时,周叶中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事与包括自己在内的两位作者没有任何关系,原稿中有非常详细的注释,是出版社最后全部删除了。

12月26日,北大某教授在学术批评网发文,称该书除了涉嫌剽窃王天成的论文以外,还涉嫌剽窃李强、高全喜、崔卫平等人的著作。

要求销毁《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王天成表示,自己特意选择了“3·15消费者权益日”到法院起诉,是因为抄袭行为不仅侵害了自己的利益,更是对读者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起诉书中,王天成所列举的被告次序为周叶中、戴激涛和人民出版社,并提出五要求,其中包括“判令三被告立即停止侵权,销毁《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一书”;在多家报刊和网站上向原告公开赔礼道歉,以及赔偿原告经济损失、精神损害及诉讼费用共计7万余元。

与起诉书一起提交给法院的,还有王天成整理出的“抄袭清单”,该“清单”显示,《共和主义之宪政解读》中涉嫌抄袭的有46处,约六千多字。

杜绝学术造假学习心得

杜绝学术造假学习心得

杜绝学术造假学习心得第一篇:杜绝学术造假学习心得从我做起,杜绝学术造假——关于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学习心得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席人数:X月X日上午,X班全体同学在X教室开展了“从我做起,杜绝学术造假”的主题学习班会,认真学习了教育部发布的《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并借此展开了对学术诚信,学术道德以及学术规范等的热烈讨论。

会议由班长主持,分为三部分进行。

第一,由班长向同学们宣布本次会议主题,学习内容及目的,并发放学习资料。

本次会议主题为“从我做起,杜绝学术造假”,旨在通过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使同学们明确学位论文的管理规范,提升对学术诚信和学术道德重要性的认识,建立良好学风。

第二,由同学们对《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进行全面和深入的学习。

通过相关文件和资料的学习,同学们对学位论文作假包括的具体情形、对违规行为如何处理、以及学位申请人员、导师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职责等方面的规范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对学位论文写作应当恪守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展开了对学术诚信等问题的探讨。

在会议上,同学们纷纷就自己对文件资料学习的体会以及对学术诚信道德问题的认识进行了交流和讨论。

同学们的学习和讨论主要围绕以下几点:1.学习《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首先这一办法是同学们今后撰写学位论文的必须遵守的最基本规范要求,因此每位同学都应当了解它,学习它,牢记它,其次,这一办法是学术诚信建设的精神体现,是作为进行学术研究的我们应当谨记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同学们在学术道路抑或是其他道路上应当始终遵循的诚信底线。

2.学位论文作假包括的具体情形、对违规行为如何处理、以及学位申请人员、导师和学位授予单位的职责。

同学们深切认识到学位论文写作的严肃性、学术创作的神圣性,从思想上进一步端正和重视学术研究应当恪守的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

3.针对我们现处的学习阶段,讨论应当如何正确地积极地进行学术研究。

学生反驳教授发言稿范文

学生反驳教授发言稿范文

大家好!今天,我想就教授在课堂上关于“创新与传承”的发言进行一些反驳。

教授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而传承则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我认为,这种观点存在一定的片面性,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教授认为创新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确实,创新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社会的发展。

然而,我们不能忽视创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例如,科技的发展虽然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资源枯竭等问题。

此外,创新过程中,往往需要摒弃一些传统文化,这无疑对传统文化的传承造成了冲击。

因此,我们不能盲目地追求创新,而忽视了传统文化的价值。

其次,教授认为传承是维护传统文化的重要手段。

传承确实对于维护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但过度强调传承可能会导致社会停滞不前。

事实上,传统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它需要与时俱进,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

如果一味地固守传统文化,就会导致社会陷入僵化,失去活力。

因此,我们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也要注重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生机。

再者,教授认为创新与传承是相互独立的。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创新与传承往往是相辅相成的。

一方面,创新可以为传承提供新的载体和形式;另一方面,传承可以为创新提供源源不断的灵感。

正如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既传承了前人的智慧,又推动了世界科技的发展。

因此,创新与传承并非相互独立,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此外,教授认为创新与传承在历史长河中具有不同的地位。

我认为,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

在历史长河中,创新与传承都是不可或缺的。

创新可以推动社会进步,传承可以维护文化根基。

二者共同构成了历史发展的脉络。

没有创新,社会将停滞不前;没有传承,文化将断绝根脉。

因此,创新与传承在历史长河中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创新与传承并非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

我们应该在尊重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勇于创新,让传统文化焕发新的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注重传承,让历史沉淀的智慧得以传承下去。

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质疑及反驳倾向

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质疑及反驳倾向

【总280】对话董毓:如何理解批判性思维的质疑与反驳倾向按:2016年8月,国际知名批判性思维研究与教学专家董毓先生受邀参加了我们的课题会议。

期间,就批判性思维的教学现状与问题,与董毓老师作了一个比较深入的对话。

现部分整理如下:董毓,麦克马斯特大学(McMaster University)哲学博士,先后在华中科技大学、XX大学、英国伦敦经济学院以及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接受理工科、哲学、逻辑、科学方法论和批判性思维的教育。

国际知名批判性思维教学专家,代表作为《批判性思维原理和方法:走向新的认知和实践》。

余党绪,语文老师.有批判性思维与思辨读写教学专著《祛魅与祛蔽》。

余党绪:经过这几年的传播与推广,批判性思维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界的热词。

最近出台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尽管社会反响有些差异,但对理性思考、批判质疑、问题解决等素养,大家还是高度认可的。

据悉,在即将推出的新的国家课程标准中,批判性思维的理念与精神也渗透在多门学科之中。

回想七八年前,每每提及批判性思维,都是小心翼翼,喋喋不休,忙着为其“正名”,唯恐被人看成刺头、“愤青”或“喷子”。

董老师也有一篇文章,讲到批判性思维的三个认识误区,第一个误区就是人们常把批判性思维等同于“否定”,据说在国外的批判性思维推广中也有同样的“误区”。

根据我的观察,这样的情况已有明显改观,尽管“批判”这个词还是让有些人过敏和不适,但至少在专业领域里,多数人都理解了批判性思维的核心在于合理的分析与论证,而不是粗暴武断的否定,更非政治与道德上的羞辱与践踏。

不过,也有另一种倾向,或许是为了减少批判性思维在推广中的误会和阻力吧,有人极力回避或者“淡化”“软化”批判性思维的质疑色彩与反驳倾向。

当然,这里的“质疑”指的是合理的质疑;这里的“反驳”,也是针对那种不加思考的接受和不加选择的服从来讲的。

换句话说,这里的“质疑”与“反驳”是中性的,是认知活动的一个环节。

但无论怎样说,批判性思维确实包含有质疑和反驳的倾向,我觉得这不用忌讳和回避。

对司法认知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相关制度的构建

对司法认知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相关制度的构建

对司法认知若干问题的反思——兼论相关制度的构建
汪超;蔡杰
【期刊名称】《长江论坛》
【年(卷),期】2007(000)004
【摘要】司法认知是诉讼证明的一种重要方式.笔者提出并论证了法律不能作为司法认知的对象,进而主张司法认知的对象应限于:自然规律及定理、众所周知的事实、生效判决、公证文书所确认的事实.关于司法认知是否可以反驳,笔者认为要分析不
同的认知对象自身的特性,并考虑到维护刑事诉讼的公证、效率,分别加以规定.除对于自然规律及定理采取的司法认知不得进行反驳外,对其他事项的司法认知应赋予
反驳的权利.最后,基于对司法认知事项所作的"应予认知"和"可予认知"的二元区分,
笔者分别设计了两种程序对之予以规定.
【总页数】6页(P58-62,81)
【作者】汪超;蔡杰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汉,430072;武汉大学,法学院,湖北,武
汉,43007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916
【相关文献】
1.法官惩戒制度的比较法研究--兼论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
2.我国少年刑事司法现状及相关制度构建之初探
3.论董事篡夺公司机会之禁止义务:兼论我国《公司法》中
相关制度之完善4.论消费者权益司法保护制度——台湾地区经验借鉴和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5.英国人身伤害之非金钱损失赔偿制度研究——兼论对我国相关制度的构建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语言学研究生论文抄袭被开除学籍

语言学研究生论文抄袭被开除学籍

语言学研究生论文抄袭被开除学籍女生不服开除处理粤法院三判学校不违法80后女生甘露是暨南大学华文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2004级硕士研究生。

2005年,甘露在参加现代汉语语法专题科目的撰写课程论文考试时,提交了《关于“来着”的历时发展》的考试论文,任课老师发现这篇论文是从网上抄的。

老师对她进行了批评教育,要她重写。

甘露于是第二次提交了考试论文,但又被老师抓到这篇论文与《江汉大学学报》的论文雷同。

2006年3月,暨南大学作出开除甘露学籍的严厉处分。

甘露向省教育厅提出申诉,省教育厅认为暨南大学的处分程序违反了有关规定,责令暨南大学重新作出处理。

暨南大学重启程序之后,依然作出了将甘露开除学籍的最终决定。

一年后,甘露将暨南大学告上法庭,以开除学籍决定没有法律依据及处罚太重为由,向广州市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请求撤销开除学籍决定。

一审判决甘露败诉,甘露不服提起上诉。

此案二审在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该院虽然指出暨南大学在开除学籍决定时,引用法规的部分有瑕疵,但认为甘露的行为“属于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治学态度很不严谨”。

因此驳回甘露上诉,维持原判。

甘露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省法院以(2010)粤高法行监字第6号通知驳回其再审申请。

当事人申诉4年最高院改判学校有错2011年,甘露向最高人民法院申请再审称:她抄袭属实,但该课程考试形式是以撰写课程论文方式进行的开卷考试,抄袭他人论文的行为违反了考试纪律,应按违反考试纪律的规定进行处分,而不是有关规定所称的“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的违纪行为,请求最高法改判,并让学校赔偿因诉讼多年而支出的交通住宿等费用89601元和因丧失学习机会造成的间接损失及精神赔偿10万元。

最高人民法院审查后认为,原生效判决可能存在适用法律错误的情形。

提审后,最高人民法院曾多次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协调,但双方未能达成和解。

甘露更书面说明,因已经失去5年最好的光阴,已不愿意回到学校修完学业。

教育部:评判高校科研能力不再过分依赖论文-时政频道-新华网

教育部:评判高校科研能力不再过分依赖论文-时政频道-新华网
教育部:评判高校科研能力不再过分依赖论文-时政频新华网
2013年12月23日 星期一癸巳年
冬月廿一新华炫闻客户端新华网手机版论坛微博邮箱炫视舆情云盘云桌面导航高层|时政|地方|法治|廉政|人事|人才|社会|文史|悦读|资料
5
对高校创新平台(机构、基地)实行以综合绩效和开放共享为重点的评价。
围绕创新质量、服务贡献、科教结合、人才队伍、机制文化等方面开展评价。鼓励创新平台深化科教结合,注重创新成果转化、技术服务和科学普及。鼓励接受国内外访问学者。科研基础设施依照规定应该开放的一律对社会开放。
国家科技经费使用弱化论文数量指标
鼓励高校按照国家相关规定,完善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机制,面向市场和产业需求,把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加强协同创新,强化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积极开展科学普及活动,提高全民科学素养;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质量。
3
对从事技术支撑和服务的科技活动人员实行以服务质量与实际效果为重点的评价。
© 2000 - 2013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单位:新华网 版权所有 新华网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我要链接 | 版权声明 | 技术服务中心 快讯2014年春运火车票今起发售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8101258963991
最新播报: ·在南苏丹中国企业开始转移中方员工(08:25) ·华盛顿熊猫幼崽“宝宝”成网络明星 下月将见客(图)(08:21) ·日印首次印度洋联合演习
媒体称旨在抗Βιβλιοθήκη 中国(07:42) ·金正恩生日将办朝美篮球赛 美国篮球员不敢去(07:42) ·多国加紧斡旋南苏丹危机(07:42)

华中农大黄某某学术不端作文

华中农大黄某某学术不端作文

华中农大黄某某学术不端作文哎呀,你们听说了吗?华中农大的那个黄某某,居然被爆出学术不端的事情了!这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啊!你说,一个人好好的学术生涯,就这么被毁于一旦了,真是可惜啊!
那天,我正好在学校里闲逛,就听到有人在议论这个事情。

他们说,黄某某好像是写了一篇论文,但是里面的观点和数据都是从网上抄来的,根本就没有自己的研究和思考。

这还不算什么,他还把别人的论文改了一下名字,然后就当做自己的发表了。

这简直就是学术界的败类啊!
我听了之后,心里也是五味杂陈。

你说,一个人这么努力地学习,就是为了能够在这个社会上有所作为,可是现在却被这样的事情给毁掉了。

这让人实在是感到惋惜啊!
当然了,这个事情也给我们敲响了一个警钟。

在学术界,我们必须要严谨对待每一个观点和数据,不能随便抄袭别人的成果。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为科学进步做出贡献。

而且呢,这个事情也让我们看到了学术界的一些问题。

比如说,有些人为了追求名利,就会不择手段地去发表论文。

这样的行为,不仅会损害自己的声誉,还会让整个学术界陷入一个恶性循环。

所以呢,我们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要被这些诱惑所迷惑。

总之呢,这个事情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启示。

我们要学会珍惜自己的学术成果,不要让它因为一时的疏忽而毁于一旦。

同时呢,我们也要时刻警惕那些可能危害学术界的行为,让我们共同努力,为科学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吧!。

物理学五大核心公式所隐藏的秘密

物理学五大核心公式所隐藏的秘密
2
21
麦克斯韦电磁场方程的积分形式
静电场高斯定理 SD ds V dV q
静电场环流定理 磁场高斯定理
l
E dl 0
l
B ds 0
S
安培环路定理 H dl I j ds
S
22
麦克斯韦假设
5
所谓物理学的核心公式,必须是主宰物理运动 中某一个大类运动的基本公式或者定律(例如主宰 机械运动的牛顿第二定律,主宰电、磁、光运动的 麦克斯韦方程,主宰微观粒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 等),或者是揭示最基本、最重要的物理关系与实 质的公式或方程(例如爱因斯坦质能关系式与甘永 超波粒二象关系式——前者揭示了质量、能量、时 间、空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它是物理学中最基本 的关系——物理学就是研究物质(质量、能量)在时 间、空间中的运动,后者则是因为实物(粒子)与 场(波)之间的关系至高无上——被(瑞德尼克) 称之为“物理学所面临的尚未征服的山峰中的最高 峰”,也是爱因斯坦一辈子苦苦追求的对象)。
2
一、引言
• 近代以来(1911年辛亥革命至今一百年出 头或者1900年至今112年间)正是世界科 学技术大发展的黄金年代„„ • 在此期间,中国科学家对世界科学的贡献 却微乎其微,在自然科学教科书中能找到 姓名的大约100人左右,而有数学公式传 世(被写进教科书)的更是不足30人。 • 钱学森公式、钱伟长方程、吴文俊公式、 黄昆方程在中国如雷贯耳,但这些公式能 否成为自然科学的核心公式还值得商榷。
23
(1)有旋电场 Ek
24
相关链接: 《一个由中国学者独创并已经写进教科书的罕见科学 公式的自白》(/?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6918) 《大科学家梦寐以求而小科学家想都不敢想的事情: 自己的公式、模型被写入教科书中》 (/viewthread.php?tid=24067) 《十篇原始论文及相关媒体报道链接》 iewspaceitemid-62317) 《科学史上一份最简、最牛的科研总结》 (/?uid-1126-action-viewspaceitemid-64302)

责任意识不强习惯于当评委不当学术存在问题具体事例

责任意识不强习惯于当评委不当学术存在问题具体事例

责任意识不强习惯于当评委不当学术存在问题具体事例刘梦洁是谁?湖南大学一名已毕业的普通硕士。

3月27日,因云南财经大学一教师举报她剽窃自己的学术成果,她成了网友关注的对象。

4月2日,湖南大学确认,刘梦洁的硕士学位论文存在抄袭现象,构成学术不端行为。

学校决定撤销刘梦洁硕士学位,给予其导师洪源警告处分,取消其导师资格,调离教学岗位。

短短几日,湖南大学不包庇护短、不扯皮推诿,回应之及时、跟进之迅速,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值得一提的是,湖南大学给出的处理方案中,不仅仅追责学生,也对导师进行了严惩。

这充分体现了对事实的尊重、对学术的敬畏。

根据官方回应,导师洪源身兼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评委,在评审云南某高校教师申报项目之后,未及时销毁材料,结果被刘梦洁私自摘抄了部分内容。

这里虽然用了“私自”的表述,但导师之过并不能减轻——毕业论文至少要经过开题、中期考核、评阅、答辩、学位评定,导师怎么可能发现不了?由此延伸,网友谈到了导师对学生论文的责任。

有人说,现在的学生会“洗稿”,机器都查不出来,导师更难识别。

其实不然,学术训练是个一以贯之的过程,学生的兴趣点在哪里,学术操守如何,能力水平怎么样,导师会有一个基本把握。

况且,倘若在专业领域都识别不了是否剽窃,导师水平不也值得怀疑吗?一言以蔽之,毕业论文虽然是学生写的,但导师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今年2月26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加强研究生培养管理的通知》,就明确写到,对查处学位论文买卖、代写行为等,学位授予单位是责任主体,指导教师是第一责任人。

信号很明确:学生有事,导师休想免责!近一段时间以来,无论是翟天临事件,还是刘梦洁事件,我们都看到相关单位对导师及时跟进处理,这是一种好的趋势,希望能形成更大的示范价值。

毕竟,促进良好学术氛围的形成,就应当对学术不端重拳出击,尤其是对高校和导师问责,才能自上而下传递压力,让人心存戒惧,适时收手。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基因编辑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伦理和道德问题。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导致不可预测的后果。

科学家对基因编辑技术的影响还不够了解,很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后果,这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都会带来严重的影响。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可能会加剧社会的不平等。

富裕阶层可能会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良自己的基因,从而使贫困阶层更加边缘化。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还存在着滥用的可能性,例如用于创造超人类或者武器化的目的。

名人名句,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是中立的,关键在于人类如何使用它。

”正是因为科学技术的中立性,我们更需要谨慎对待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

经典案例,2018年,中国科学家贺建奎宣布成功编辑出两名婴儿的基因,引发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谴责。

这一事件再次提醒我们,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谨慎和严格的监管。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基因编辑。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进步和希望。

首先,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人类战胜许多遗传疾病。

许多罕见病和遗传疾病至今都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基因编辑技术可以为这些患者带来希望。

其次,基因编辑技术可以帮助改良农作物和动物品种,从而解决全球粮食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问题。

此外,基因编辑技术也可以为人类创造更加健康和优秀的后代,从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名人名句,克里斯托弗·雷夫说过,“科学技术是人类的双刃剑,关键在于人类如何掌握和运用它。

”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需要更加谨慎和负责任的态度,而不是一味地废除。

经典案例,2019年,美国科学家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培育出了一种抗艾滋病的基因编辑人类胚胎。

这一成果为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希望和潜力,再次证明了基因编辑技术的重要性和价值。

综上所述,基因编辑技术的发展既有利也有弊。

我们应该在充分认识到其风险和挑战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监管和管理政策,而不是一味地废除。

科研之路虽辛苦 硕果满枝慰平生——记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甘永超副教授

科研之路虽辛苦 硕果满枝慰平生——记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甘永超副教授

科研之路虽辛苦硕果满枝慰平生——记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
子技术学院甘永超副教授
刘小夯
【期刊名称】《科技中国》
【年(卷),期】2014(000)004
【摘要】打开自然科学教科书,映入眼帘的多是一些外国科学家闪光的名字。

据有关学者统计.近百年来出中国科学家原创并写入教科书的科学公式大约为30个左右.而且这些公式大多数还是中国留学生在外斟导师指导下得出的。

【总页数】3页(P92-94)
【作者】刘小夯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4-4
【相关文献】
1.执着追求誓把“甘永超公式”写进大学教科书中——记湖北大学物理学与电子技术学院甘永超先生 [J], 马建国;
2.脚踏实地的科研行路者——记北京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物理电子学研究所副教授康宁 [J], 刘婉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略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

略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

略论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及对策
杨鲜兰
【期刊名称】《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年(卷),期】1998(000)001
【摘要】国家教委党组1997年9月25日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校园文化是新形势下高校德育环境建设
的重要内容,是德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载体。

”这说明,切实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迫切需要,
对于培养跨世纪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深远意义。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杨鲜兰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1
【相关文献】
1.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与思考 [J], 李祥
2.新兴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困惑与对策 [J], 凌石德
3.略论校园文化建设与大学生政治价值观的引导——兼论校园文化建设、发展与繁荣 [J], 陈波;
4.略论高等教育助学贷款的困惑与对策 [J], 陶林;江钦辉
5.略论农业高校特色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对策——以华中农业大学校园文化建设为例 [J], 徐勋光;石国兵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作业

作业

成果的科学价值与文化意义及其推广中国每年进入美国SCI、EI、CPCI-S(原ISTP)检索系统的高档论文有几十万篇,加上那些没有被美国三大系统检索的一般科技论文则有数百万篇。

在这数百万篇科技论文中,具有科学价值的当然不少,但能够写进教科书中流传后世的确实不多,而具有历史文化意义的更是凤毛麟角。

“甘永超公式”与“太极粒子波”,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而且还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这是甘永超原创科研成果的一个新亮点。

今天我们生活在一个科学昌明,技术发达的时代,对于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的福祉有着直接而现实的感受。

然而,在科学与技术一体化及市场对经济利益的追逐中,技术成果的现实有用性愈来愈明显,而科学的作用似乎隐身而去。

当公众谈论“科技”的价值时,更多地指涉“技术”的价值,“科学”及其成果(科学理论)成了无甚实际用处的“形而上”之物。

也许人们不会一般的否认科学理论的价值,但对科学理论到底有何价值却不甚了了,故对“理论”采取敬而远之的人为数不少。

作为科学之基础和典范的物理学之当前境遇,即是人们对于理论科学及其成就之一般态度的明证。

然而,甘永超跻身于风口浪尖,对于物理学的孜孜不倦,是对科学的最大现身。

作为一名伟大的科研工作者,甘永超不仅以研究出科学成果为己任,更以推广自己的成果为一种科研态度,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他的成果为目标,以让更多的人了解物理学为理想。

这种科研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但是,如何推广自己的成果又成了一大问题。

首先,科学成果不容易被人接受,世人的顽固思想成为了科学的绊脚石,因此如何赢得大家的接受成为了一大难题。

同时,科学成果不容易被人接受的另外原因是不容易实现,因此,如何去得到实现就成为了另一种方法。

为了推广科研成果,首先要使成果有一定的价值,评判成果的意义有以下几种方式。

先进性是指成果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独特和新颖之处,具有创新性、超常性。

成果的先进性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有些教研成果在某一地区可能没有新意,但相对于其他区域范围,仍具有开创意义,即可认为在该范围内是先进的、有价值的,成熟性是指成果经教育实践或逻辑上的反复论证与验证,结论可靠,研究方法合理,数据完整,具有良好的重复性和再现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气体足够稀薄,忽略电子与电子之间以及电子与离子、中性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电子的空间位置和周期运动的初始相位随机分布,可以在处理单个电子运动的基础上, 将它们发出的散射波的功率进行简单叠加。 3 粒子的运动速度远小于光速,可以采用低速运动近似。在该近似下,电磁波作用在电 子上的电力远大于磁力。 4 电子运动尺度远小于波长,可略去电子运动范围内电磁波电场的空间非均匀性;在计 算电子的辐射功率时,可使用低速运动电荷近似。 5 忽略辐射阻尼力。 只有在进行了上述的假设与近似后,自由电子对电磁波的散射才可以使用经典的电磁场 理论来进行处理。在上述近似下,可以得到单个电子的运动方程为:
这样经典辐射场可以看成由无穷多个独立的谐振子组成的体系,在引入振子的正则坐标 和动量的基础上,同时要求这两者满足不确定关系,从而引入产生算符和湮灭算符,在此基 础上得到了辐射场矢势的展开式:
而在甘先生的文章中,则认为可以把公式中的上升算符和下降算符仅仅当做一个数字, 而不作为算符来讲,并认为这是一种用经典角度的理解,可见他是没有理解这个公式的推导 过程而仅仅是一个断章取义的过程。
2.2 什么是电磁场
在甘先生的文章中,他认为经典电磁场是一个和光子不同的东西,可以看做是光子的一 个集合体。但我们要发问,既然是一个集体,我如果把这个描述的电磁场的其他频率的光子
的数量减少为零,只留一个频率,且在这个频率上,光子数量只有一个,那描述的不就是一 个光子吗?这和导致光电效应发生的光子有不同吗?
3 对于甘先生所设计的实验的反驳
3.1 经典的电磁场理论对于光与电子散射的分析
运用经典的电动力学可以求解出自由电子对电磁波的散射,得出著名的汤姆孙散射截面, 并且得到散射波与入射波的波长相等的结论。而在这个处理过程中,对于单个自由电子对电 磁波的散射,首先必须采取一些假设和近似,才能够得到这样的结果。
用入射电子静止参考系来解决,这个过程中用到的知识只是相对论中的洛伦兹变换。2 是电
子的运动尺度远小于波长,可略去电子运动范围内电磁波电场的空间非均匀性。这就要求电
磁波的波长要比较大。我们可以做一个初步的估算,电子的运动范围是远大于电子的经典半
径的,这样其运动范围大概在
左右,这样对于可见光来讲,它的波长在
下面来回忆一下甘先生对波粒二象性的一个分类,1. Einstein 波粒二象性 2. 德布罗意 波粒二象性 3. 甘先生的波粒二象性(也就是场的波粒二象性)
对 1,甘先生的解释是波和粒子都是实在的。对 2,他的解释是粒子是存在的,波是虚 拟的。对 3,他的解释是波是存在的,粒子是虚拟的。
由此分类,我们推出,当场只描述一个光子时,由 3 知,光子的波动是存在的,光子的 粒子性是虚拟的。而由 1 知,光子的粒子性是存在的,光的波动也是存在的。这样简单的思 考便得到一个矛盾,这也就说明了这个分类是错误的。有关什么是存在暂时还是一个哲学上 的问题,在此不加讨论。
于是形成了下面的逻辑: QED 辐射场矢势的展开式 展开式可以描述经典电磁场 所以我们对经典电磁场可以进行 这样的描述。这之中其实根本没有涉及经典电磁场推导出辐射场矢势的展开式的任何理由, 也就无法给经典包涵量子以任何的证据。
同时,如果说甘先生想要表达的是仅仅从麦克斯韦方程可以导出普朗克常数的话,那完 全是在违背物理常识。
取入射电子静止参考系,此时电子速度 ,由洛伦兹变换,光子频率
。散
射之后光子波长变化

),方向改变 .
再变换回实验室参考系,用洛伦兹变换,光子频率变为

) ,带入以上公式得:
,用波长表示为


(具体证明见附录 )。
3.2.3 结果综合 分析:1、2 的结果分别为
②多出的一项
是考虑了电子反冲而得来的修正。又因为
量级,比电子的运动范围大得多,可以使用经典的电磁波理论来描述。但对于硬 X
射线,此时它的波长为
量级,相对而言,电子运动范围内电场的空间非均匀性已经
不可忽略,经典的电磁波理论就无法准确描述这个散射过程了。 同时我们要承认的是经典的电磁理论对于这个问题的处理过程仍然是个近似的处理过
程,电子运动范围内电磁波电场不可能是绝对均匀的,在近似过程中使用的远大于的条件是 如果两者相差 倍的关系就可以忽略,所以对于散射的过程,经典电磁理论仍然是不精确 的。但当我们对于精度的要求不是太高(大于 )时,它仍然是一个很好的近似,而甘 先生却在自己的文章中把一个在电动力学中通过近似手段所获得的公式当这个公式却没有注意 它的使用条件。
Abstract In this paper, we analyze the paper of Mr. Gan in four aspects. 1 In terms of the expansion of the classical electromagnetic field, he subjectively assumes some deduction without understand the methods used by predecessors. 2 There is a overlap in his classification of the wave-particle duality which render his classification invalid. 3 To deal with the scattering process of electron to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we need to use some approximation to get the conclusion that the frequency of the electromagnetic wave does not change in the coordinate where electron stay unmoved. Thus it is not an accurate result. But Mr. Gan mistake that for an accurate result which further disproves his result. 4 In the aspect of Mathematics, Mr. Gan has not understood the definition of limit. To make the definition clear, the so-called Lorentz-Compton paradox can be solved naturally which means Mr. Gan could not get the Nobel Prize using this result. Keywords expansion of electromagnetic field, Lorentz-Compton paradox, wave-particle duality, the scattering of the electromagnetic field
Disproof to the paper of Mr. Gan from Hubei University
Zhan Su§†,Peng Cao§,Haotian Wa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China, Hefei 230026,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再变换回实验室参考系,用洛伦兹变换,光子频率变为


。散 ,换
成波长表示为

3.2.2 量子化光子的逆康普顿散射公式推导
光子量子化条件:认为光子能量相比电子能量不可忽略,或者认光子是粒子,在入射电子静
止坐标系中,散射过程光子频率会变小,过程为考虑了电子反冲的弹性碰撞。
实验室参考系中,碰撞前电子速度
,光子频率为 ,速度 。
3.2.1 经典的逆康普顿散射公式推导
经典条件:认为光子能量远小于电子能量,也就是说光波长很长,由经典电磁波理论知在入
射电子静止参考系中,散射过程频率不变。
实验室参考系中,碰撞前电子速度
,光子频率为 ,速度 。
取入射电子静止参考系,此时电子速度 ,由洛伦兹变换,光子频率
射之后光子频率不变
,方向改变 。
其中 为电子相对平衡位置的偏移, 为电子的电量,m 为电子的质量, 为电场的振幅,
为电磁波的角频率。该式的受迫振荡解为 的磁场和电场为:
。从经典电磁辐射理论可以得到辐射场
从而易知其频率不会发生改变,即散射波频率与入射波相同。这便是经典电磁场理论对于电
子与电磁场散射的过程的描述。
分析可知:在求解过程中使用了近似,1 是电子的速度要很小,这一条我们可以通过选
3.2 逆康普顿散射
对于逆康普顿散射,如果我们将其变换到入射电子在其中静止的参考系来考虑,这个过 程是与光子与自由电子的康普顿散射是一致的,只不过是在这个坐标系处理完问题后要将其 变换回实验室坐标系,从而在这个过程中实现对光子能量的提高。下面我们从光子角度对甘 先生所给出的两个公式进行一个推导,来解释大家对这两个公式的疑问。
关于对湖北大学甘永超先生论文的反驳
苏湛§†,曹鹏§,汪淏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合肥 230026
† 通讯联系人. Email: suzhan@
摘 要: 本文从四个方面来对甘先生的论文进行评价: 1 对于经典电磁场的分解方面,他在没有理解前 人做法的基础上,主观臆断了一些推导的过程。 2 他的波粒二象性分类存在交叠问题,反映了他的分类的 错误。 3 经典的电磁理论在处理电子对电磁波的散射过程中使用了一些近似的过程才得出了电子散射出的 电磁波在电子受迫振动中心静止的坐标系中波长不变的结论,由于有近似的存在,处理的得到的结果本身 就是在忽略了小量( )的情况下得出的,因而并不是一个精确的结果,而甘先生却错误地将其当作一 个由经典电磁场理论得出的精确结果,这是错误的。 4 在数学问题上,甘先生并没有真正理解极限的定义, 在阐明极限的定义后,甘先生的 Lorentz-Compton 佯谬自然就会得到解决。这也就说明了甘先生无法获得 诺贝尔奖。 关键词: 电磁场的分解,Lorentz-Compton 佯谬,波粒二象性,电磁波散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