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砂法压实度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对土壤进行灌砂、振实和取样等步骤,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参数。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的检测步骤、计算方法及注意事项。
一、检测步骤。
1. 准备工作,选择合适的灌砂装置和砂子,对试验设备进行检查和校准。
2. 样品制备,将土样放入模具中,按照一定的层次和厚度进行填充和压实,确保土样的密实度和均匀性。
3. 灌砂,在土样表面均匀地灌入砂子,直至砂子表面与模具顶部平齐。
4. 振实,利用振实装置对土样进行振实,使砂子在土样中均匀分布并填充土孔。
5. 取样,在振实完成后,从土样中取出一定数量的样品,用于后续的压实度计算。
二、计算方法。
1. 计算灌入砂子的质量,记录灌入砂子前后的砂子质量差值,即为灌入砂子的质量。
2. 计算土样的体积,根据取样的土样体积和砂子的质量,可以计算出土样的体积。
3. 计算土样的干容重,通过对土样进行干燥处理,然后计算土样的干容重。
4. 计算土样的压实度,根据土样的体积和干容重,可以计算出土样的压实度参数。
三、注意事项。
1. 在进行灌砂法检测时,要注意操作规程,确保实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2. 在取样时,要随机取样,并且取样量要足够,以保证检测结果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3. 在计算压实度时,要注意单位的统一和计算公式的准确性,避免出现计算错误。
4. 在实验结束后,要对设备进行清洁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和长期稳定性。
总结,灌砂法是一种简便有效的土壤压实度检测方法,通过合理的操作和准确的计算,可以得到土壤的压实度参数,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灌砂法检测时,要注意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对灌砂法的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有所帮助。
填土压实度灌砂法计算公式

填土压实度灌砂法计算公式填土压实度是指填土在一定条件下的密实程度,是评价填土工程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填土压实度的计算对于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重要意义。
而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填土压实度的方法,通过对填土进行灌砂实验,可以得到填土的压实度。
填土压实度灌砂法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对填土的体积和重量进行测量,然后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得出填土的压实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填土压实度灌砂法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内容。
一、填土压实度的定义。
填土压实度是指填土在一定条件下的密实程度,通常用压实度指数或压实度百分数来表示。
压实度指数是指填土的实际密度与最大干密度之比,通常用符号I_d表示,计算公式为:I_d = (ρ_d / ρ_m) × 100%。
其中,ρ_d为填土的实际密度,ρ_m为填土的最大干密度。
压实度百分数是指填土的实际密度与其自重下的最大干密度之比,通常用符号ρ_dmax表示,计算公式为:ρ_dmax = (ρ_d / ρ_m) × 100%。
二、填土压实度灌砂法的原理。
填土压实度灌砂法是通过对填土进行灌砂实验,测定填土的体积和重量,然后根据一定的公式计算填土的压实度。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确定填土的干重和湿重,计算填土的含水量。
2. 通过灌砂实验,测定填土的体积和重量。
3. 根据测定的数据,计算填土的实际密度和最大干密度。
4. 根据实际密度和最大干密度,计算填土的压实度指数和压实度百分数。
三、填土压实度灌砂法的计算步骤。
填土压实度灌砂法的计算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确定填土的干重和湿重,计算填土的含水量。
填土的干重可以通过称重方法测定,将一定量的填土放入干燥器中干燥至恒重,然后称重得到填土的干重。
填土的湿重可以通过称重法测定,将一定量的填土放入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水,搅拌均匀后称重得到填土的湿重。
填土的含水量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计算公式为:w = (W_w W_d) / W_d × 100%。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

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方法灌砂法是一种常用的测定压实度的试验方法,适用于各种土壤类型。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仪器设备和数据处理。
一、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方法步骤1.准备工作首先,需要准备一定数量的细砂,并通过筛网将颗粒大小控制在0.08~0.15mm之间。
同时,准备一个装有标定液的容器,以及一个能够测定土壤湿度的湿度计。
2.实验设置在实验室中选择合适的试验器具,如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并将其底部加装一层直径为10cm、高度为4cm的穿孔塑料容器。
然后将该容器与水平放置的玻璃板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3.样品准备将待测的土壤样品通过筛分和称重等操作得到所需质量的样品。
然后,将样品与一定量的水混合,得到待测土壤的湿度。
4.试验操作(1)将湿度为标准含水量的土壤均匀地放置在试验容器中,形成一定厚度的土层。
(2)打开穿孔容器的塑料盖,从中心位置固定一个滴漏棉绳。
然后,将装有细砂的容器放在穿孔容器上方,缓慢地将细砂倒入穿孔容器中。
(3)当滴漏棉绳的自重不能使水通过时,停止倒砂并记录所倒入细砂的质量。
(4)将细砂从穿孔容器中倒出,用量筒测量所倒出细砂的体积。
(5)重复上述操作,每次倒出细砂后,将土壤样品的含水量调整到所需的下一级标准含水量,并记录倒砂次数和细砂体积。
5.数据处理(1)计算细砂的干重:通过细砂的质量和含水量计算其干重。
(2)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通过细砂的体积和质量计算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
(3)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通过每次倒砂的加载负荷和土壤样品的厚度计算每次倒砂的压实度。
(4)绘制压实度曲线:根据压实度和标准含水量绘制压实度曲线。
二、灌砂法测定压实度试验的仪器设备1. 圆柱形容器:直径为15cm的圆柱形容器,安装有穿孔的塑料容器。
2. 筛网:用于筛分细砂颗粒大小,筛孔大小为0.08~0.15mm。
3.玻璃板:用来与试验容器底部对准,确保试验装置底部平整。
4.量筒:用于测量细砂的体积。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
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是土工测试中常用的一种方法,通过对
土体进行灌砂压实,来评定土体的压实度。
本文将介绍灌砂法压实
度检测的步骤和计算方法。
首先,准备工作。
在进行灌砂法压实度检测之前,需要准备好
以下工具和材料,灌砂装置、标准圆筒模具、天平、干燥砂、水桶、搅拌棒等。
其次,进行试验。
具体步骤如下:
1. 将土样放入标准圆筒模具中,并用手轻轻压实,使土样紧实
填充模具。
2. 在模具上方放置一个刚性平板,然后用水平力将其均匀压实。
3. 在压实后的土样表面平整铺设一层干燥砂,并用灌砂装置进
行灌砂,直到砂层高度达到一定数值。
4. 测量灌砂前后的模具重量差,即可得到土样的压实度。
最后,计算压实度。
根据试验数据,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土
样的压实度:
压实度(%)=((灌砂前模具重量+砂重)灌砂后模具重量)/ (模具容积×砂的密度)×100%。
在进行计算时,需要注意单位的统一,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总结,通过灌砂法压实度检测方法及计算,可以得到土体的压
实度数据,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在进行试验时,需要
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希望本文的
介绍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用填砂法测量路基的密实度:首先,在实验室中校准填沙桶的锥体,或在现场对其进行校准。
(其中,还应校准沙子的密度)。
在滚动的路基上选择一个平面。
固定基板。
然后,使用基材中心的圆孔,用锤子和洛阳铲沿圆边凿。
凿子15厘米。
在加工过程中,应确保圆柱状。
您不能上下,也不能上下。
确保垂直。
基板上的圆形孔是相同的。
用刷子清洁测试坑。
将所有从袋子孔中取出的样品打包,以防止水分流失。
立即称重。
如果通过沙桶加沙测量来测量质量,则记录下来。
在测试坑上进行沙子填充。
就在圆孔上方。
打开沙子填充开关,在此期间不会晃动和振动。
当观察筒中的沙子无法流动时,请立即关闭快速开关。
称量钢瓶和剩余的沙子,并记录下来。
然后测量样品中的水分。
获得测试坑的湿密度和样品的水含量。
给定标准压实度,计算压实度。
JTJ051-93公路岩土工程测试规程(T0111-93)中的填砂方法1.选择合适的仪器,确保所有仪器和材料都在正常使用,并确保沉淀物量足以将桶中的沙子放到桶顶部约15mm,并称量桶中沙子的质量(M1),精确到1 g。
●打开开关,让沙子自由流出,并使流出的沙子的体积等于测试坑或校准池中的体积●轻轻地将沙子填充桶移到玻璃板上,打开开关以使沙子流出,并在沙子不再流出时关闭开关。
收集并称重残留在玻璃板上的沙子或桶中残留的沙子,精确到1g,玻璃板上的沙子为圆锥形沙子(M2)2.重复测量三次以取平均值3.用水测量校准罐的体积V,精确到1mL4.将M1沙子装入储砂桶中,打开开关,使沙子自由流入校准罐,直到不流出为止,然后向下进入填沙桶,称量桶中残留的沙子质量M3 。
测沙单位质量:p1 =(M1-M2-M3)/ V6.在实验部分选择平坦的地面进行清洁,然后将基板放在上面。
当表面粗糙时,将装有M5量沙子的充沙桶放在底板中间的圆孔中,然后当沙子流出停止时,称重M6桶中的沙子。
7.将底板放回清洁的表面(原始位置)上,沿底板钻孔(孔的直径与填沙桶的直径相同),在钻孔过程中取出松散的物料并放入塑料袋中(保持水分)。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方法
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试样最大粒径一般不得超过15mm;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或~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操作步骤: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
о=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
P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
S
÷标准砂
的密度P
S
;
5、试样的干密度ρd={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
P
÷1+ω}÷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
M
S ÷标准砂的密度P
S
;注:ω—试样含水率,%;
主要的计算公式:
筒+砂质量-剩余筒中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
湿土质量÷试坑体积=
÷1+含水率%=干密度
干密度÷=
是室内试验求得的。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公式:试样的密度(ρо)=试样的质量(MP)÷(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试样的干密度(ρd)={试样的质量(MP)÷(1+0.01ω)} / (标准砂的质量(MS)÷标准砂的密度(PS))。
注:ω—试样含水率,%。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2、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g,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扩展资料:灌砂法的使用条件: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标准方法,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注意:①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其面积不得小于基板面积。
②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上。
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进行现场锥体填砂的标定。
③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洞的直径与灌砂筒一致)。
在凿洞过程中,应注意勿使凿出的材料丢失,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取出装入塑料袋中,不使水分蒸发,也可放在大试样盒内。
试洞的深度应等于测定层厚度,但不得有下层材料混入,最后将洞内的全部凿松材料取出。
对土基或基层,为防止试样盘内材料的水分蒸发,可分几次称取材料的质量。
全部取出材料的总质量为,准确至1g。
压实度计算公式

检测方法对于纯砂或粘聚性差的砂性土,通常采用常规压实度检测方法(灌砂法)进行检测,基本步骤为:灌砂筒量砂标定→选点→挖试坑→灌砂→称量→数据整理.值得一提的是,纯砂经过压实后试坑是不易坍孔的。
至于其他常规方法,在此不赘述。
路基压实度计算方法公式: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1).干密度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
4~1。
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
湿密度岩石的密度与组成岩石矿物密度,空隙和吸水有关。
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和干密度三种,前两种称为岩石的湿密度。
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饱和密度指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在105‘C到110'C下干燥24小时后的密度。
土力学中的湿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
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
4 g/cm3泥炭沼泽土:1.4 g/cm3压实密度。
压实密度=敷料重量/对辊后的敷料体积最简单的算法是面密度/对辊厚度.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 ,单位:g/cm3压实密度的计算公式:压实密度=面密度/材料的厚度。
灌砂法压实度

压实度计算方法(灌砂法)
1、称取一定量的标准砂重m千克
2、称取土的重量m1千克
3、称取剩余砂的重量m2千克
4、试坑内实际消耗砂重M=m- m2- m3 (m3圆锥体砂重)
5、试坑体积V=M/P砂(P砂为标准砂的密度),则V即为土的体积
6、试样土的密度为P土湿= m1/V ( g/cm3)
7、求出试样土含水量W水(称取30~40克湿试样土,烧干后再称取重量,土中水的重量与干后土的重量比用百分数表示)
8、求试样干密度P干=P 土湿/1+W 水(1+W 水通常用湿试样土重与干后土重之比求得)
9、压实度是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试验求得)之比用百分数表示K=P干*100%/P大
10、例:灌砂筒与原有砂重为4000克,圆锥体内砂重为270克,灌沙筒与剩余砂重m2=2720克,量砂密度为1.42g/cm3,试坑内湿试样重1460克,求压实度。
(称取30克试样,用酒
精烧两遍后称重量为25.9克,P大为1.89g/ cm3)
解:M=4000-2720-270=1010克
V=M/ P砂=1010/1.42=711.3 cm3
P土湿= m1/V=1460/711.3=2.05 g/ cm3
W水=(30-25.9)*100%/25.9=15.8%
1+ W水=30/25.9=1.158
P干=P土湿/1+W水=2.05/1.158=1.77 g/ cm3
压实度K= P干*100%/
P大=1.77*100%/1.89=93.7%。
灌砂法计算压实度公式

灌砂法计算压实度公式
灌砂法是土壤压实的一种方法,通过在土壤表面均匀撒布砂料,并利用自重和重力作用使其渗透入土壤中,以增加土壤的密实度。
计算灌砂法的压实度可以使用以下公式:
压实度(%)= ((重量差)/ (初始土壤体积)) × 100
其中,
•重量差:指在进行灌砂前后,土壤的重量差异,即灌入的砂料的重量。
•初始土壤体积:指进行灌砂前的土壤体积。
需要注意的是,计算压实度时,要确保砂料的重量和土壤体积的测量准确,并保持单位的一致性。
此外,压实度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土壤类型、砂料的粒径和均匀性等。
因此,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
如果需要更准确的计算结果,建议咨询土壤力学专家或进行实验室测试。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罐砂法: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仪器设备:1.1.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密度测定: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3。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1.2.6 标准砂的密度(PS)=(容砂瓶、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MRS)-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 ÷ 容砂瓶的容积(VR)。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路基压实度K=ρ干密度/ρ最大干密度×100最大干密度为最佳含水率对应的密度;ρ干密度=ρ湿密度/(1+0.01ω);ω为路基现场土的含水率;ρ湿密度=m土/v土,其中m土由天平现场称得,v土通过量砂获得,具体公式为ρ湿密度=m土×ρ砂/m砂;ρ砂为之前就通过量砂标定确定好的量砂密度;m砂为试坑中量砂的质量;m土为试坑中土的质量;具体可以查看相关规范.压实度是一个干密度比较值。
先在实验中测定标准干密度,再计算工地取样的干密度,进行比较。
压实度=工地试件干密度/标准干密度(100%)干密度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湿密度岩石的密度与组成岩石矿物密度,空隙和吸水有关。
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和干密度三种,前两种称为岩石的湿密度。
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饱和密度指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在105‘C到110’C下干燥24小时后的密度。
1.土力学中的湿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粉质砂土及粉质粘土1.4 g/cm3粘土为1.4 g/cm3泥炭沼泽土:1.4 g/cm3土的密度可在室内及野外现场直接测定。
室内一般采用“环刀法”测定,称得环刀内土样质量,求得环刀容积;两者之比值。
压实度是一个干密度比较值。
先在实验中测定标准干密度,再计算工地取样的干密度,进行比较。
压实度=工地试件干密度/标准干密度(100%)干密度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罐砂法:灌砂法是目前很多工程现场测定压实度的主要方法,表面看上去简单,但实际操作时常常不好掌握,容易引起较大误差,经常引发质量检测、监督部门与施工单位之间争议。
故而需要足够的操作水平。
适用条件:本试验适用于现场测定细粒土、砂类土、和砾类土的密度。
试样最大粒径一般在5mm-60mm之间。
测定密度层的厚度为150mm—200mm。
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或0.25~0.50mm清洁干净的均匀砂,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并结合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灌砂法同样适用于现场检定粗粒土的密度。
仪器设备:1.1.1 密度测定器:由容砂瓶、灌砂漏斗和底盘组成灌砂漏斗高135mm、直径165 mm、尾部有孔径为13 mm的圆柱形阀门;容砂瓶容积为4L,容砂瓶和灌沙漏斗之间用螺纹接头联接。
底盘承托灌砂漏斗和容砂瓶。
1.1.2 天平:称量10kg,最小分度值5g,称量500g,最小分度值0.1g,密度测定:1.2.1 标准砂应清洗洁净,粒径宜选用(0.25-0.50)mm,密度宜(1.47-1.61)g/㎝3。
1.2.2 组装容砂瓶与灌砂漏斗,螺纹联接处应旋紧,称其重量。
1.2.3 将密度测定器竖立,灌砂漏斗口向上,关阀门,向灌砂漏斗中注满标准砂,打开阀门使灌砂漏斗内额标准砂漏入容砂瓶内,继续向漏斗内注砂漏入瓶内,当砂停止流动时迅速关闭阀门,倒掉漏斗内多余的砂,称容砂瓶、灌砂漏斗和标准砂的总质量,准确至5 g。
试验中应避免震动。
1.2.4 倒出容砂瓶内的标准砂,通过漏斗向容砂瓶内注水至水面高出阀门,关阀门,倒掉漏斗中多余的水,称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准确到5 g,并测定水温,准确到0.5℃,重复测定3次,3次测值之间的差值不得大于3ml,取3次测值的平均值。
1.2.5 容砂瓶的容积(VR)=(容砂瓶、漏斗和水的总质量(MR2)-容砂瓶和漏斗的质量(MR1))÷不同水温时的密度(PWR)。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土方路基(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试坑质量=灌入前-灌入后-两次粗糙面含水量=水除以干土质量干密度=上述求出来的H除以1+含水量(注,含水量用%表示,含水量8.这里就是1.08)为了保证路基的整体强度,稳定性和耐久性满足要求,《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规定:路基“施工过程中,每一压实层均应检验压实度”,合格后方可填筑其上一层,否则应查明原因,采取措施进行补压。
“检测频率为每1000平方米至少检验2点,不足1000平方米时检验2点,必要时可根据需要增加检验点。
”检验标准,土质路基压实层应符合表17-7的规定。
扩展资料:试洞内砂的质量=砂至满筒时的质量-灌砂完成后筒内剩余砂的质量-锥体的质量。
挖出土的总质量除以试洞内砂的质量再乘以标准砂的密度可计算路基土的湿密度。
干密度就等于湿密度/(1+0.01*含水量)压实度就等于土的干密度/土的最大干密度*100%在路基施工过程中,为控制好路基压实质量,提高现场压实机械的工作效率,需要重点做好四方面工作:一是通过试验准确确定不同种类填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
二是现场控制填土的含水量。
实际施工中,填土的含水量是一个影响压实效果的关键指标,路基施工中当含水量过大时应翻松晾晒或掺灰处理,降低含水量;当含水量过低时,应翻松并洒水闷料,以达到较佳的含水量。
三是分层填筑、分层碾压。
施工前,要先确定填土分层的压实厚度。
最大压实厚度一般不超过20厘米。
四是加强现场检测控制。
填筑路基时,每层碾压完成后应及时对压实度、平整度、中线高程、路基宽度等指标进行质量检测,各项指标符合要求后方能允许填筑上一层填土。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压实度计算公式
灌砂法测压实度计算步骤如下:
1、按灌水法试验中挖坑的步骤依据尺寸挖好试坑,称试样质量,测定试样的含水率,
2 、向容砂瓶内注满砂,关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3、密度测定器倒置于挖好的空口上,打开阀门,使砂注入试坑。
在注砂过程中不应震动。
当砂注满试坑时关闭阀门,称容砂瓶、漏斗和余砂的总质量,准确至10 g ,并计算注满试坑所用的标准砂质量,
4、试样的密度(ρо)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5、试样的干密度(ρd) ={取自试坑内试样的质量(MP ) ÷(1+0.01ω) }/(注满试坑所用标准砂的质量(MS ) ÷标准砂的密度(PS ) ) 。
注:ω—试样含水率, %。
灌砂法基本原理:
灌砂法(标准方法, 但不适用于填石路堤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基本原理是利用粒径0.30~0.60mm 或0.2~0.50mm 清洁干净的均匀砂, 从一定高度自由下落到试洞内, 按其单位重不变的原理来测量试洞的容积(即用标准砂来置换试洞中的集料) , 并根据集料的含水量来推算出试样的实测干密度。
筒+砂质量-剩余筒+砂质量-椎体砂重=试坑里的砂质量
试坑里的砂质量/量砂密度=试坑体积
湿土质量/试坑体积=湿密度
湿密度/(1+含水率%)=干密度
干密度/最大干密度=压实度
最大干密度是室内试验求得的。
压实度计算公式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检测方法对于纯砂或粘聚性差的砂性土,通常采用常规压实度检测方法(灌砂法)进行检测,基本步骤为:灌砂筒量砂标定一选点一挖试坑一灌砂f称量一数据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纯砂经过压实后试坑是不易坍孔的。
至于其他常规方法,在此不赘述。
路基压实度计算方法公式: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1).干密度上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上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上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讣算上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丄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上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T1.7 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左上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疑。
(2).湿密度岩石的密度与组成岩石矿物密度,空隙和吸水有关。
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天然密度,饱和密度和干密度三种,前两种称为岩石的湿密度。
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饱和密度指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在105到110' C下干燥24小时后的密度。
土力学中的湿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 上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上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上一般是1. 4 g/cm3 粉质砂土及粉质粘上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泥炭沼泽土: 1.4 g/cm3压实密度压实密度二敷料重量/对馄后的敷料体积最简单的算法是而密度/对馄厚度。
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压实密度二而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一集流体厚度),单位:g/cm3压实密度的il•算公式:压实密度二而密度/材料的厚度。
压实度计算公式

压实度计算公式 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检测方法对于纯砂或粘聚性差的砂性土,通常采用常规压实度检测方法(灌砂法)进行检测,基本步骤为:灌砂筒量砂标定→选点→挖试坑→灌砂→称量→数据整理。
值得一提的是,纯砂经过压实后试坑是不易坍孔的。
至于其他常规方法,在此不赘述。
路基压实度计算方法公式:压实度=试样干密度/最大干密度(100%)(1).干密度土的孔隙中完全没有水时的密度,称干密度;是指土单位体积中土粒的重量,即:固体颗粒的质量与土的总体积之比值。
干密度反映了土的孔隙生,因而可用以计算土的孔隙率,它往往通过土的密度及含水率计算得来,但也可以实测。
土的干密度一般常在1.4~1.7g/cm3。
在工程上常把干密度作为评定土体紧密程度的标准,以控制填土工程的施工质量。
(2).湿密度岩石的密度与组成岩石矿物密度,空隙和吸水有关。
根据岩石试样含水状态不同,可分为,饱和密度和干密度三种,前两种称为岩石的湿密度。
天然密度是指岩石在天然状态下的密度,饱和密度指岩石在吸水饱和状态下的密度。
干密度是在105‘C到110’C下干燥24小时后的密度。
土力学中的湿密度(天然密度)天然密度以下式表示:g/cm3 土的密度取决于土粒的密度,孔隙体积的大小和孔隙中水的质量多少,它综合反映了土的物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砂土一般是1.4 g/cm3 粉质砂土及1.4 g/cm3 粘土为1.4 g/cm3 土:1.4 g/cm3压实密度?压实密度=敷料重量/对辊后的敷料体积最简单的算法是面密度/对辊厚度。
在锂离子电池设计过程中,压实密度=面密度/(极片碾压后的厚度—集流体厚度) ,单位:g/cm3压实密度的计算公式:压实密度=面密度/材料的厚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盒号 盒重
盒号
盒号11~17 盒号73~80 盒号18~24 盒号89~96 盒号33~40 盒号49~56 盒号41~48 盒号1~8 盒号57~64
1
2
19
95
37
52
47
3
64
19.26
28.21
25.00
24.45
25.00
24.21
25.34
25.76
25.51
盒号57~64 盒号1~8 盒号25~32 盒号18~24 盒号41~48 盒号33~40 盒号49~56 盒号11~17 盒号73~80
7155
2.472
14 22
2.475
2 27
2.468
17 30
2.466
5 22
2.476
11 34
2.459
20 9
27.31 37.84 28.21 39.6 25.57 38.82 23.52 37.84 26.15 39.77 37.98 25.14
含
盒+湿重量(g) 74.94 72.87 60.69 92.5 57.94 74.40 68.6 77.42 76.66 74.88 73.38 68.49
取样编号
1
2
3
4
5
6
灌砂筒+原有量砂重(g)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10000
圆锥体内砂重(g)
800
800
800
800
800
800
粗糙面内耗砂重(g)
10
10
15
15
10
15
筒+剩余砂重(g)
4950
4925
5120
5110
5180
5050
试坑内消耗量砂重(g)
4240
4265
25.00
25.23
25.00
24.95
24.21
25.14
25.36
盒号65~72 盒号81~88 盒号25~32
66
81
32
24.84
24.53
25.23
盒号89~96 盒号65~72 盒号81~88
90
67
81
24.93
25.36
24.53
盒号81~88 盒号1~8 盒号57~64
86
8
58
4065
4075
4010
4135
量砂密度(g/cm3) 试 坑 容 积 (cm3)
湿试样重(g) 试样湿密度(g/cm3)
盒号 盒 重(g)
1.42
1.42
1.42
1.42
1.42
1.42
2983.5
3000.6
2860.3
2869.5
2823.4
2909.4
7380
7430
7060
7080
6995
压实度试验记录表(灌砂法)
建设项目:杞练路改建工程
D-6 合 同 号: NO.1
施工单位:开封通达长通工程处
工程名称: 路基工程
施工路段: 最大干密度:
1.76
取样层次:
结合料剂量:
g/cm3 最佳含水量:14.7 % 要求压实度:
93 %
取样地点
K3+710 K3+745 K3+780 K3+810 K3+850 K3+880
2.30
98.7 试验日期:
98.3 2005.3.19
干标: 2.34 最佳含水量 7.5
含水量平行差 1
.
98
100.0
0………………………1.7.
15
锥体砂重 800
固定砂重 10000
砂密度 1.42
2.293 2.340 3003 2649
2.293 2.340 3004 2651
最大 最小 最大 最小
水
量
盒+干重量(g) 71.87 70.55 58.71 89.09 55.74 71.98 65.61 74.73 73.22 72.58 70.97 65.84
试
验
水份重(g)
3.07 2.32 1.98 3.41 2.20 2.42 2.99 2.69 3.44 2.30 2.41 2.65
干土重 (g) 44.56 32.71 30.50 49.49 30.17 33.16 42.09 36.89 47.07 32.81 32.99 40.70
25.41
24.75
25.00
盒号73~80 盒号81~88 盒号88~95
77
81
89
25.00
24.53
24.81
57
4
26
20
45
39
50
14
78
盒重
24.52
24.54
24.65
25.16
25.51
25.43
25.55
25.00
26.14
盒号 盒重
盒号 盒重
盒号11~17 盒号88~95 盒号25~32 盒号41~48 盒号73~80 盒号18~24 盒号33~40 盒号65~72 盒号49~56
14
92
28
含水量(%)
6.9 7.1 6.5 6.9 7.3 7.3 7.1 7.3 7.3 7.0 7.3 6.5
平均含水量(%)
7.0
试样干密度(g/cm3)
2.31
压实度(%) 试验:
98.7 计算:
6.7 2.32 99.1
7.3 2.30 98.3 复核:
7.2 2.30 98.3
7.2
6.9
2.31
47
77
2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0
71
53
25.00
24.52
24.94
25.34
25.00
24.55
24.00
25.00
24.46
盒号1~8 盒号11~17 盒号18~24 盒号25~32 盒号33~40 盒号41~48 盒号49~56 盒号57~64 盒号65~72
8
14
19
32
37
41
52
59
67
24.75
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