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弓箭习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弓箭之种类及其名称
[甲] 弓之种类弓因用法制造及形式之不同,有很多的种类,若以材料来作区别,有下列两种:
(甲)角弓角弓的制造法比较复杂,主要的材料为牛角牛筋及竹木桃皮等。

角弓因使用之不同,又可分为下列数种:
一、步弓是在平地射步箭用的,硬度轻重不等,以合于习射者之腕力为度。

二、马弓是骑在马上射箭用的,形式和步弓略同,不过比较短小轻便。

三、弹子弓是射弹子用的,形式比步弓略小。

四、硬弓是增加腕力用的,古代弓重以钧计,近代以力计,分四力、六力、八力、十力、至二十多力,练习时由轻的开始,渐次增加。

以上四种亦称圈弓,唯硬弓中亦有不用火烘而称作冷弓者,未上弦时,形似扁担,固称作扁担弓。

(乙)竹弓制造竹弓的主要材料是竹片,普通用的有下列两种
一挡子弓这是专做练习射箭姿势用的,全系竹片制成,硬度很轻,用不着很大的力便可以拉开。

二硬弓这也是增加腕力用的,硬度很轻,分二力、四力、六力数种。

马弓在前清科举时代,与步弓同样的重要,自科举废后,练习的人很少,弹子弓的使用法与步弓同,使用这种弓的人也很少,习步弓的比较多,本书所指的习射法,便是采用步弓。

硬弓和挡子弓是习射必要的工具,不可缺少。

-
[乙] 箭之种类
箭杆是用木质做成的,杆的上端粘有翎花,箭簇因使用不同,分为铁质和木质两种。

一、挡子箭是室内练习射挡子用的,箭头为圆形木锥,也圆形的角质,在四方开四个小孔,射出时能够发出一种声音,叫做响壳箭。

二、步箭是射靶子用的,箭头为三角形铁片,比挡子箭略短。

三、马箭比步箭短少,上端的壳很深。

箭头为圆形铁锥。

[丙] 弓之各部名称
一、弝弓中央手执处曰弝,一称弣,俗称弓把。

二、弰弓之末端曰弰,一作箫,俗称弓稍。

三、彇弓弝与弓弰之间微弯曲处曰彇,一做渊。

四、彄弓之两端有凹形作扣弦用者曰彄,俗称弓扣。

五、峻两端架弦处,俗称弓卡子。

六、弦角制硬弓用生牛皮条作成,竹制硬弓用麻绳作成,步弓等用丝条。

[丁] 箭之各部分名称
一、簇俗称箭头。

二、翎箭上端之羽曰翎,俗称翎花,翎花两面平贴者为大面,不平者称小面。

三、彀箭之顶端凹处用以扣弦者。

[戊] 其他用具
一、扳指形如环,一端稍大,用鹿角制成,如鹿角不易寻得,可以牛角代替。

二、挡子是室**箭用的。

布袋,正方形,横长约一尺五寸至二尺,布中央悬圆形牛皮作目标,在从前射挡子用的是七星鼓子,以生牛皮一面,上开七孔,每孔内嵌一圆形棉包,如箭射中鼓子,棉包即落下,因为这样,可以知道箭的落点。

不过制造较难,用时也不大方便,所以后来才改成现在的样式。

三、靶子木制或布袋俱可,长五尺五寸,宽二尺五寸,最窄的只有八寸,正面划作三隔,每隔中央画一红心,在上隔的红心叫做上圆光,中隔叫做中圆光,下隔叫做下圆光,是野外射箭用的目标。

四、弓垫子用方形木制成,上面开一三角的凹形,上弓时将弓放在上面,以免左右摇动。

五、弓刷子是绑弓用的,如半月形。

六、钳子是取箭用的,箭中在靶上,若用手去取,箭杆容易折断,用钳子钳着箭簇轻轻摇动,既容易取下,箭也不致损坏。

七、箭筩正方形,筩底较筩口略宽,用以贮箭,射箭时放在身右侧。

【五】基本练习
凡射须讲法度,故射字以从寸,说文云:寸法度也。

可见法度之重要。

基本练习即是使习射的人将肢体各部合于射箭的姿势,这种动作,非常繁难,一部不合法度,便足以影响全部。

初学射箭的人对于基本练习,应当特别注意。

[甲] 在初步练习的时候,便是搁乂子法,兹分作两步说明如下:
<第一步练习法>
子开弓法第一式身立正,两足伸直,目向前平视,两肩下落,两手下垂,左手握弓弝,右手架扳指;第二式左足向左移开,约与肩宽,双膝微曲向内靠,双手前举与肩平,胸前开,背后合,腰向后收,使腰部脊椎各节紧相凑合;第三式:头转向左方约九十度角,眼前移,左手伸直与肩平,手腕微向前扭作卍字,两肩下落,头上伸。

丑左手握弓弝法以一圆形短木代弓弝,用左手握着,中指四指小指紧贴弓弝,小指用力最重,四指次之,中指又次之,食指上伸微曲成弧形,以中节处用力压弓向前倾,大指伸直,退向后方,不可接触弓把,宜松动,不用力。

寅右手架扳指法大指伸直,食指曲作方形,以指尖压大指指甲上作扣弦状,中指四指小指紧握,小指用力重,四指稍轻,中指更轻,手心翻向外旋作卍字式扭弦状。

在上面的姿势做好后,用乂子(以前架晒衣杆的叉子)两根支着左右两肘,第一使练习的人能够持久,第二容易改正姿势,这种动作练熟以后,再继续作第二步练习。

<第二步练习法>
第二步练习与第一步的动作完全一样,不过把弓把改成一张很简单的篾弓,加上一根箭形竹竿,右手大指上套鹿角扳指。

第一步是虚拟射箭的姿势,第二步便有点实际化了。

第二步动作里应当注意的是,箭的前端放在左手大指头上,不可落下虎口,眼向箭与虎口之间看出去,右手大指扣着的弓弦要压在扳指下面。

拉硬弓法
普通的步弓,在没有腕力的人很不容易拉开,所以在练习射箭的时候,要同时拉硬弓增加腕
力。

硬弓的种类,在前面已经说过了,初学的时候,应当先从轻的开始,渐次增加到重的为止
拉硬弓的姿势是:身立正,以一手握弓,一手紧握弓弦,然后左足向左移开作骑马式。

若用左手握弓,右手握弦,则双手同时向左上方高举,左手向前伸直,右手握弦向后拉开,拉时应稍快,以寻其腕劲为佳。

拉满时宜少停,然后用右手带着弦放复原形,同时双手下落如初式,如是继续开弓,或数次或数十次,以力尽为止,右手拉后再换左手,开弓的次数应左右相同,在弓拉满时,拉弦的手肘应与肩平,不可下垂,眼视着弓弝随弓弝旋转,不可看别处。

[丙] 肢体运动法
在搁乂子拉硬弓后,应继续运动肢体,使肢体活发,血气流通,其法如下:
子拍膀子,两足向左右移开越一步半,作骑马式,上身伸直,胸前张,眼平视前方,两手同时开合上下交叉拍两膀,自十余次至三四十次止。

[丑] 摇膀子左足曲向左方,右足伸直,身体正向左侧方眼前视,上身伸直,左手下垂,右手伸直向前上移,向后旋转又向后移向上前旋转,各十余次,然后侧向右方,右足曲,左足伸直,右手下垂,左手向前后各旋转十余次。

【六】射挡子法
射挡子是室内练习姿势的重要动作,先将布挡子悬在一个适当的地方,高约六尺至七尺,然后站在距离挡子约一丈至一丈五尺远的平地上,对着挡子上面圆形牛皮射去,每次发箭最多至十支为止,动作与搁乂子法大略相同,兹再详述如下。

[甲] 执弓箭法身立正,以左手执弓,右手执箭,弓稍一端向下,一端向上,夹于腋下,两手微向左右展开。

[乙] 射挡子法头转向左方约九十度角,眼视挡子,如挡子与肩未在一直线上,或前进,或后退,务使挡子中线与肩成一直线,然后头仍转归正面。

[丙] 举弓搭箭法两手同时并举,略与肩平,弓稍一端向前正对鼻端,一端靠与胯上,右手执箭杆中部,箭之大面向上,箭之下端平置于左手大指与二指之间。

[丁] 上彀法右手向右移,顺理翎花,至翎花上端时,以中指四指小指握箭,大指食指张开作八字行,左手将弓向右侧,弓弦轻放箭杆上,同时右手伸直,箭彀贴于二指与中指之间,左右两手同时向内移,至箭彀距弦约一寸处止。

以右手中指四指小指勾弦向后提,放弦置彀上,以大指压弦,食指压箭入彀。

[戊] 握弓架扳指法以右手中指四指小指握弦,以二指乘箭,大指伸直靠弦上,中指四指小指勾弦向后略提,左手依法握弓,弓弝贴于掌上,以大指二指管箭,然后右手放弦,再将弦压入扳指下,二指曲作方形,以指尖压大指指甲上,中指四指卷贴掌心,小指用力重,四指稍轻,中指更轻。

[己] 出脚开弓法左足向左移,宽与肩等,膝微曲,头向左转,左手持弓向左移,正对挡子,同时右手引弦右开与眼平,过眼以耳为度。

[庚] 审的法两眼由箭与大指之间看出去,使箭正对挡子,然后引弓持满。

[辛] 持满法左手伸直不动,右手引弓使满,箭翎紧靠口角,不可过高,高则不能满,不可过低,低则肘易下垂,引满后略停即发矢。

[壬] 发矢法发矢时全身不动,只须右手大指二指一放,矢即发出,矢发出后,须看明箭着点,同时右手大指随即伸直,二指以下握作拳形,手膀向右伸直与肩平,手心向下。

[癸] 收弓法看明箭着点后,头转归正面,两手同时下落,左足收回原地。

练习上面各动作时,要敏捷从容,疾徐合度,神宜和,气宜旺,不可有丝毫矜躁的态度。

【七】射靶子法
射靶子与射挡子的动作,完全是一样,不过一是在室内练习,一是在野外练习,射靶子用的是步弓步箭,距离也比较远,练习起来比射挡子要难些。

射靶子的地点,最好是在一个广大的草坪上,先将木制或布制的靶子安置在一个适当的地方,人站在与靶子同一条直线上。

人与靶子的距离,在前清府考是二十四弓,院考是三十二弓。

现在习射不必拘泥远近,初学时不妨稍近,或二十弓,或二十四弓,或二十八弓,或三十二弓俱可,视个人的气力大小来决定。

地点选定后,即照着射挡子的方式练习,每次发箭不可过多,过多则容易使姿势变坏。

射挡子用的是竹弓,弓力软,容易拉开,射的距离也很近,姿势容易合乎法度,射靶子用的是步弓,弓力强,引满时很费力,而距离又远,初习时姿势往往不能合乎法度,这是要特别注意的,射箭最重要的是法度,假如不合法度,便不能够中靶,即使侥幸射中,也不足取。

野外练习的次数宜少,以间日一次为佳,室内练习的次数宜多,不妨每天射几次,动作熟练,姿势稳固,如室内练习的功夫过少,野外练习的时候,姿势便容易变坏。

此外如 1.翻弓2.断弦3.扳指脱落 4.箭彀离弦,在前清考试时认为犯规,等于文场废卷,失掉考试资格。

近年射箭比赛,亦以此为数种犯规,这也是习射时应当特别留意的。

【八】射箭的态度
关于射箭的动作,在前面已经说过了,习射时应当按着所说的动作依次做去,持之以恒,久之自能娴熟。

各部的细微动作,尤须切实做到,不可忽略,射箭最重要的就是法度。

假如不合法度,便失了射箭的意义。

上面所说的全属外部动作,初学的人应当特别注意,此外在习射的时候,心气要和平,态度要从容,动作要疾徐合度,不可鲁莽躁急。

孔子说:[揖让而升,下而饮,] 这可见古人射箭的态度是何等的雍容有礼。

射义云:[射者进退周还必中利,内志正,外体直,然后持弓矢审固。

持弓矢审固,然后可以言中,此可以观德行矣。

]又云:[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

]射可以观德行,可以习礼乐,这可见射箭的态度须[容体比于礼,节比于乐,]然后乃可谓善射。

【九】射理与射法预知射箭之法,须明射箭之理,其理为何:知下列数原则,即可寻其概略。

一直线按几何学定律,任何两点间划以实线连结,即为直线,又依此线两端各向同方向引长,又于直线上再加数点,始终为直线。

二平行线按几何学定律,两直线或数直线并排,两端两线间之距离相等,则为平行线,如一段之距离相等,一端之距离不相等,则两线各自引长,必成为交叉线。

三交叉线按几何学定律,自交点起,两线引长,则成为角,两线交叉距离角越远,则两线间之距离越大,过成正比例。

四近代枪炮之实验现象枪厂每一新枪造成,必须实验准头,其法约距发枪处五十公尺乃至一百公尺的地方,安设枪靶--目标--实枪以弹,照准目标后,将枪用螺旋钉固定于铁架上,然后发射数十至数百发停止,往验目标上所着弹痕,与所发之弹数相同,但并无同孔而着者。

依据上述原理,射箭之照准法,以两手所持弓箭:实际利用平行线原理的一种比例法照准,依法先立正转头,以侧面与目标之正面,成直角线形,即为基线,次左足向左移开,站在基线之上为第二平行线,次两膝微曲,为第三平行线,身之正面为第四平行线,开弓照准时以眼向虎口看出,对准目标,为第五线,以上五线是根据平行线以及直线上再加数点仍为一直线两原理而产生,故射箭照准时,所有足膝身手眼等,处处均应注意,务须合乎于基线平行,始终能成为方向照准完成,否则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以上说的是方向照准,至若高低照准,当须明了箭路与箭着点及射角与落角的道理。

因射箭时照准与发射是两叚操作,第一叚箭在眼角,认定目标为照准,第二叚将箭拉至口角,然后发射,这时箭的本身直线,是与眼与虎口间的线成同方向交叉的,箭离弦后,即向前向上行,至一定点后,渐转向前向下行,而直达目标或目标外,此箭所经过之路线为箭路,落点之处即为着点。

(此处省略一句解释抛物线现象的赘言,手打留)前述各照准线,是平行的,是眼看的,是不用物体去实行的,现在箭之进行既是弧线,则对于照准计划,单靠直线或平行线是不能够用的,必须加一种弧线降落的曲度应用法,方能使箭达到所希望的垂直线目标。

其法在照准后必将箭拉至嘴角,使照准线成为交叉线,然后发射。

因为箭路是一种弧线,如果不用交叉线,只是直射出去,箭必不能达到目标。

所以发射时必须利用交叉线原理,支配箭的行径使由弧线而达到所射的目标,但为什么必须应用交叉线,用交叉线又何以能中目标呢?这就是非知道射角与落角的道理不可,何谓射角?照准时的照准线与箭本身的直线交叉所成的角为射角(即由眼角拉下嘴角所成的角度),此角之大小与射之距离为正比,换言之,此角如大,则射之距离必远,着点力量必小,箭路弧线必小。

何谓箭落角呢?箭到靶与地平线所成之角为落角,落角的大小,与射箭之距离同弧线的弯曲的程度为正比,与箭着点的力量成反比。

和射角的理是相同的,但角不相等,因落角受自然界的影响,结果比射角常打,故上述的交叉线,即是估量距离的远近,弯曲大小,着力轻重的工具,如无此种交叉,即毫无把握,等于无的放矢,如此说来,这照准线与箭路线岂不是含有前面说的直线平行线交叉线的原理么?
前面所说的理论,是很复杂的,习射着在实施时务要处处合法度,乃能射中目标,假如动作上有一点未能做到,箭发出去,即不能中靶。

即使照着上面的规则去做,也不能箭箭都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前面说过,试验枪的结果,弹着点往往不是一孔出,虽然枪与目标是固定的,子弹的重量、弹药的质量、以及制造的方法都是一样的,但弹出枪口经过的时间内,受空气的阻力和光线的强弱,风之顺逆大小,气候的变化,地心的引力,枪身的冷热,枪筒内部受摩擦损失的种种关系所致,枪弹是机械的,固定的,弹着点尚且各不相同,弓箭是全用人力,所以更不能不有偏差,箭能上靶便是好成绩,不一定箭箭都要射着一点。

箭着靶虽有上述的困难,但修正偏差,也是可能的。

欲讲求修正,必须对于种种操作都要合度,如足手腿膝身肘腕手指头眼等各部位置,都要不差。

此外弓力要一定,箭长箭重,箭不弯曲,彀的开法,簇的装置法,也要一样。

才可以说修正。

箭的落点无论在标的之外何方,都为偏差,有了偏差,就要谋修正,修正之前,须考虑原因所在,寻了原因,才着手修正,要修正之点,不外上下左右,箭大了,前手应略低,或将箭彀提在上弦;箭小了,应将前手抬高,箭彀移在中弦或下弦;箭偏右了,应将左手指压弓向前之力加重;箭偏左了,应将右手小指催紧,掌加卍字式旋度。

此外尚有弦打脸及弹袖两种病,打脸是头转的角度未满,或左手食指未着力;弹袖是左手肘部的卍字旋转力太过或不及,照法修正,即可免去此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