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86134f7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81.png)
1.指导学生阅读课文,思考:什么是可再生资源,它包括哪些类型?什么是非可再生资源,它又包括哪些类型?(学生阅读课文后,回答上述问题。教师紧扣关键词,并结合举例来说明这两个概念。)
2.学以致用:学生完成“活动”1,教师进行点拨。(加强对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过渡:既然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者能够重复利用、循环使用,那么可再生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我们应如何开发利用它呢?下面,我们通过教材“活动”来探讨这个问题。
8.学生根据~64“中国的矿产资源”的阅读材料,完成下列任务:
(1)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是什么?(总量丰富,种类齐全,但分布不均,人均较少)
(2)我国具有世界性优势的矿产有哪些?(见教材相关内容)
(3)读中国主要能源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分布特点。
(4)读中国主要金属矿产分布图,归纳中国铁矿和有色金属矿的分布特点
课题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三维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了解自然资源的类型和特征。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3.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的资源利用方式,初步确立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
2.举例说明可再生资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区别。
(5)说出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区域差异。(总体来说,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是北多南少,有色金属矿则是南多北少)
(4)完成“活动”2。
9.小组合作完成“活动”3、4。
<全课总结>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教学设计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e4385f0dd36a32d727581c8.png)
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教学设计
主备人:刘小敏教学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
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阅读有关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初步学
会评价其优劣。
3.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煤炭、石油、金属矿产地的分布。
4.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初步学会就其问
题寻求对策。
5.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
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
1、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2.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3.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4.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难点:
1、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
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2、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
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方法:问题探究法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活动题。
预习下一节内容
教学反思:。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
![湘教版八上地理第三章电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275955767f5acfa1c7cd48.png)
(提问)“活动2”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
(出示幻灯片)判断图中的自然资源属于哪种类型?(结合“活动3”)
(过渡)自然资源的特征有哪些?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
(板书)二、自然资源的特征
(讲授)由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人类对自然资源的理解不断加深,资源开发和保护的范围不断扩大。像过去认为不属于自然资源的空气、风景等,现在也被纳入了自然资源的范围。(出示幻灯片)
布置
作业
调查我们学校所在地区的土地资源构成以什么类型为主?并收集这类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及保护方面的资源。
课后小结
备课时间
2017.11.13
授课时间
课型
新授
授课人
杨晓伟
课题
第三章第二节中国的土地资源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知道我国耕地、草地、林地的分布。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正确分析和看待地理事物的能力。
(板书)范围不断扩大
(开动脑筋)贝贝说:“说不定到哪一天,海啸、地震、风暴等都会成为自然资源。”你认为这有可能吗?
(出示幻灯片)此表反映出中国自然资源有何特征?为什么?
(学生回答)(板书)数量大而有限
(开动脑筋)玲玲说:“假如石油都开采完了,将来怎么办?”你想过这个问题吗?说一说你的主意。
(小组讨论)请学生提出对策。
2、草地、林地是我们发展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它们都是可以更新的资源,但是利用不当、不注意保护土地资源就不能继续利用。目前我国的土地资源已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如下面资料所说:
(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农业耕种的国家,水土流失已使一部分地区几乎变成不毛之地了。据估计,我国水土流失面积达150万平方千米,每年流失土壤约50亿吨。仅黄河水系每年流失土壤就达16亿吨之多。如果将这些流失的泥土堆成高宽各1米的堤坝,就可以绕地球20圈以上。
初中地理_《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地理_《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76ed97905901020207409ce4.png)
《自然资源概况》教学设计板书设计:《自然资源概况》学情分析授课人:八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多的地理学科学习,对于中国地理有了初步认知和了解,获得了一定的地理学习方法,经过八上第一章《中国的疆域和人口》及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的学习,学生。
了解了我国辽阔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民族、地形、气候及河流等概况。
学生已初步掌握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的读图方法,但学生认知能力参差不齐,因此在学习自然资源概况时,最大程度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参与问题探究显得尤为重要。
把课堂充分还给学生,让学生之间进行智慧碰撞,尤其是对于后进生而言,他们得到了锻炼的机会,敢于讨论,敢于回答老师的问题。
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思考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不断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于“自然资源开发过程中从在的问题”这一探究问题,有一位同学提到了反对使用“透水机”,他认为这种机器本身会对水资源造成巨大浪费。
由此可见,学生的见世面很广泛。
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搜集一些身边的地理素材,继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让学生通过地理思维去分析和解决生活问题,而这也正是对“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这一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理念的实践。
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初中地理常规课堂教学效果分析表教材分析本节取自湘教版第三章《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主要介绍了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特征。
本章是学习、研究人地关系和人类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而本节又是学习中国自然资源的基础。
因此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特征必须使学生有清醒的认识。
通过前两章的学习,学生认识了我国的疆域、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地理概况,通过本章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的物产资源。
本节课为一课时内容,着重介绍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在技术进步下,自然资源范围不断的扩大四个的特征。
地理学科的教案标题探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
![地理学科的教案标题探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68964fac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f5.png)
地理学科的教案标题探索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分布引言: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人类生产生活的重要物质基础,其分布对经济社会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教案将以地理学科为切入点,探索地球上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帮助学生了解不同自然资源在全球各地的分布格局,以及其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和资源管理意识。
一、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地球上存在的、自然存在并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源。
自然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两大类,其中包括水资源、森林资源、矿产资源等。
自然资源的分布受到地理因素的影响,如气候、地形、土壤等。
二、水资源的分布1.大洋洲:大洋洲地区水资源丰富,其中新西兰等地拥有较多的淡水资源,供应了当地居民的生活和农业用水。
2.亚洲:亚洲是世界上水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拥有多条大河和湖泊,如长江、黄河、雅鲁藏布江等。
同时,亚洲也存在水资源匮乏的地区,如中东地区。
3.非洲:非洲大陆水资源分布不均衡,南部地区相对较富水资源,西部和北部地区则水资源匮乏,存在严重的水危机。
4.欧洲:欧洲拥有丰富的江河湖泊,如多瑙河、罗讷河等,水资源比较充沛。
但部分地区也存在水资源短缺问题,如地中海沿岸地区。
5.北美洲:北美洲拥有丰富的淡水资源,特别是五大湖是全球最大的淡水资源库之一。
三、森林资源的分布1.南美洲:南美洲拥有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亚马逊雨林,该地区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地方之一。
2.亚洲:亚洲的森林资源丰富,尤其是东南亚地区的热带雨林,如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家,是全球林木供应的重要地区。
3.北美洲:北美洲的森林资源相对较多,加拿大和美国是世界上林业大国之一,拥有广袤的针叶林和阔叶林。
4.非洲:非洲大陆的森林资源较少,主要分布在刚果盆地、喀麦隆等地区。
四、矿产资源的分布1.亚洲:亚洲是矿产资源最为丰富的大洲之一,拥有石油、天然气、煤炭等重要矿产资源。
中东地区是世界上石油资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之一。
初中地理【自然资源概述】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地理【自然资源概述】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d44671266ec102de2bd960590c69ec3d5bbdb6e.png)
初中地理【自然资源概述】教案教学设计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总特点难点:通过学习煤矿和石油资源的分布,总结中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教学目标:1、举例说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有哪些主要类型,辨别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运用资源,说明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不均衡以及问题多、人均少的基本国情,了解自然资源利用当中出现的问题。
3、初步认识珍惜和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性,知道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主要途径,树立正确的资源环境观。
导入:自然资源是大自然赐予我们的财富,人类正是在不断地索取资源的过程中和自然环境发生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自然资源是连接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纽带。
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分布各有什么特点呢?我们在开发和利用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呢?这节课我们进入第三单元的学习,先来学习一下中国自然资源的概述。
教学过程:一、什么是自然资源?1、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对人类具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能被称为自然资源的东西有几个条件:存在于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将下面的物质中属于自然资源的找出来:羊毛、羊毛衫、老虎、天然气、沼气、水、森林、沙漠、水泥、煤炭、阳光2、自然资源的分类一般地我们把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将上面的自然资源分类思考: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可以相互转化吗?空气、水、森林等虽都是可再生资源,但长期以来,人们认为这些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对它们进行着无休止的征服和掠夺。
而这些资源的补给、再生和增殖是需要时间的,一旦超过了极限,想要恢复是极其困难的。
某种动物灭绝了,可再生资源即变成了非可再生资源。
二、我国自然资源的现状(一)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以煤炭和石油天然气的分布来说明1、在图3.1上,找出中国主要煤矿:大同煤矿、阳泉煤矿、西山煤矿、开滦煤矿、峰峰煤矿、兖州煤矿、平顶山煤矿、霍林河煤矿、攀枝花煤矿、六盘水煤矿,说说它们各在哪个省。
2、在图3.2上,找出中国的主要油田:大庆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玉门油田、克拉玛依油田、塔北油田、塔中油田,找出它们所在的省区。
小学六年级地理课堂教案: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分布
![小学六年级地理课堂教案: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分布](https://img.taocdn.com/s3/m/0b7d0b6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4.png)
小学六年级地理课堂教案:了解地球的自然环境与资源分布一、地球的自然环境:了解我们生活的家园1.1 地球的概述:形状、构造及特点1.2 大洋与陆地:面积、分布及特征二、资源分布:认识地球上的宝藏2.1 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2.2 农业资源:土壤和气候条件对农业的影响小学六年级地理课堂教案:一、地球的自然环境:了解我们生活的家园1.1 地球的概述:形状、构造及特点在本节课中,我们将学习关于地球形状和构造方面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一起了解地球是什么形状呢?通过观察世界地图,你会发现它看起来像一个巨大的圆球。
但在真实情况中,当对比较长距离进行测量时,科学家发现地球其实略微扁平,并且两极稍微收缩呈向内凹陷状态。
这个形状像橄榄一样,称为"椭圆体"。
地球还是由多层结构组成,在外部有一个坚硬的外壳称为地壳,下面是造成火山、地震等现象的石层和软层,最里面是一个由铁镍混合物组成的内核。
这种特殊的构造使得地球上存在了各种环境和自然现象。
1.2 大洋与陆地:面积、分布及特征地球上有大部分被水覆盖,我们所处的大洲也只是陆地中的一部分。
目前,全世界共有五个大洲:亚洲、非洲、欧洲、南美洲和北美洲。
它们分别位于不同的地理位置,并且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与海陆比例相对应的是海洋占了绝大部分地球表面积。
将近71% 的地球表面被水包围着,并且这些水体主要集中在五大洋之间:- 太平洋是面积最广阔和最深的一个,横跨东亚、南亚、澳大利亚等许多国家。
- 大西洋位于北美与欧洲之间,其东岸拥有包括巴西和南非在内众多国家。
- 印度洋位于非洲东侧,横跨印度平原、澳大利亚等大片陆地。
- 北冰洋在北极周围,并且是全球最边缘的一个。
- 南冰洋在南极周围,也是对于普通人来说最难以到达的水域之一。
通过这些学习,同学们将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独特环境以及其他不同地区之间的区别。
二、资源分布:认识地球上的宝藏2.1 自然资源:能源、矿产资源和水资源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有许多珍贵的自然资源,在这节课中我们将了解到主要有三类自然资源。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的教案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的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179bb0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2.png)
高中地理《矿产资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及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矿产资源的分类、分布规律及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
2.难点: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有哪些矿产资源吗?2.学生回答: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二、讲授新课1.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1)定义:矿产资源是指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开采和利用的自然资源。
(2)分类:固体矿产、液体矿产、气体矿产。
2.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1)全球分布规律:矿产资源的分布具有地域性、不均匀性。
(2)我国分布规律: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金属资源丰富。
3.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1)总量丰富:我国是世界上矿产资源总量最丰富的国家之一。
(2)人均不足:我国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较低。
4.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1)种类繁多:我国矿产资源种类繁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铁矿石、铜矿石等。
(2)分布不均:我国矿产资源分布不均,北方煤炭资源丰富,南方金属资源丰富。
(3)开发程度较高:我国矿产资源开发程度较高,但仍有部分资源尚未开发。
5.我国矿产资源存在问题(1)开发过度:部分矿产资源开发过度,导致资源枯竭。
(2)环境污染: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产生大量废弃物,对环境造成污染。
(3)资源浪费: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存在浪费现象,如选矿技术落后、矿山管理水平低等。
三、案例分析1.分析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
2.学生讨论:如何解决我国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四、课堂小结2.强调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
五、课后作业1.简述矿产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2.描述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规律。
3.分析我国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存在问题。
4.思考:如何合理开发我国矿产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授、案例分析、课堂小结等环节,使学生了解了矿产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规律、我国矿产资源的现状、特点及存在问题。
自然资源初中地理教案
![自然资源初中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2500a89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086935c.png)
初中地理教案:自然资源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 掌握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 知道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2. 能力目标- 能够正确阅读和分析自然资源分布图。
-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出建议。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 引导学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
2. 难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三、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
- 提问:你们认为什么是自然资源?它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重要性?2. 教学新课- 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 介绍我国主要自然资源的分布和特点。
-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意义。
3. 课堂活动- 小组讨论: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学生展示:各小组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4. 总结与反思-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和特点。
-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践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四、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保护意识。
五、教学资源1. 自然资源分布图。
2. 相关案例资料。
3. 自然景观图片。
六、教学建议1. 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保护的实际情况,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
4. 定期进行教学评价,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课时》教案
![地理八年级上册《自然资源概况-第一课时》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f6674d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13.png)
〖师〗解疑强调。
1.存在于自然界的为人类提供福利的物质和能量,就是自然资源。
2.判断自然资源必须要二个条件都具备:
①必须是自然界的; ②现在就要能为我们提供福利。 比方说闪电,一直人们想方设法利用它,但是现在还没有利用,它还不是自然资源,但是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随着科学技术不断发展,我们就可以利用闪电这样的资源了。野鸭存在于自然界并能被利用,属于自然资源,鸭子是人类驯化和人工孵化的产物,不能算自然资源。煤油、羊毛衫、水泥、水稻等属于劳动产品,不属于自然资源。
三、课堂小结(1′)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分布相对集中。
面临的问题:人口众多,人均占有量少,浪费严重。
解决的措施:合理利用、节约与保护资源,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四、课堂练习(3′)
〖生〗完成《学思练》自学检测与巩固训练。
〖师〗将难题分别进行讲解。以个别题为例,给学生教授解题的思路及方式、方法。
中国耕地面积居世界第四位; 中国河流年径流量居世界第六位;中国森林面积居世界第六位。(我国森林面积15894.09万公顷。)但人均土地占有量却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人均矿产资源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2;但人均耕地面积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3;但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但人均林木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
一、导入新课(3′)
〖师〗同学们,我们在作文中经常用到这样一个词来形容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那么如何的“地大”,我们在前面的课程中都已经学到了。那么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学习我们伟大的祖国的“物博”。
〔展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重点,使学习有的放矢。
二、讲授新课(23′)
自然资源教案
![自然资源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470339d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486b928.png)
自然资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2.掌握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自然资源的概念和分类(1)自然资源的概念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人类可以利用的物质和能量,包括土地、水、空气、矿产、能源等。
(2)自然资源的分类自然资源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土地资源:包括耕地、林地、草地、水域等;•水资源:包括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非金属矿产等;•能源资源:包括化石能源、水能、风能、太阳能等。
2. 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1)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受到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地质构造等因素的影响。
例如,煤炭主要分布在华北、华中、东北等地区,而石油主要分布在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区。
(2)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污染;•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污染;•矿产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排放。
3. 环保意识和资源节约意识的培养(1)环保意识的培养环保意识是指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引导学生养成环保习惯;•让学生参与环保活动。
(2)资源节约意识的培养资源节约意识是指人们对资源的节约利用的认识和意识。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培养学生的资源节约意识:•让学生了解资源的珍贵性;•引导学生养成节约习惯;•让学生参与资源节约活动。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情况。
2. 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资源的珍贵性和节约利用的重要性。
3. 讨论法通过讨论,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利用现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四、教学评价1. 课堂测试通过课堂测试,检测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规律和利用现状的掌握情况。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23ecc796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23.png)
3.1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2022-2023学年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优质课件(湘教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2.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3.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步骤1.引入(10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引入自然资源概念,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种类和分布。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思考,如“哪些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必需的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起到了哪些作用?”等。
2.知识讲解(25分钟)(1)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
对自然资源进行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①气候资源:如阳光、气温、降水等。
②矿产资源:如煤炭、石油、矿泉水等。
③能源资源:如电力、生物质能等。
④水土资源:如水、土地等。
⑤生物资源:如森林资源、水生动植物资源等。
(2)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
通过中国地图,让学生了解中国自然资源的分布情况,掌握各地主要自然资源的类型和分布。
着重讲解中国的煤炭、石油和森林资源。
3.案例分析(25分钟)(1)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通过学生对生活中的例子,展示自然资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并引导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存在问题,如水土流失、空气污染、生态破坏等。
(2)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以写作、小组分享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如何保护自然资源,激发爱护自然、关注环保的意识。
4.总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及体会,强调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清楚自然资源的含义及分类;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分布情况;掌握保护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对自然资源进行深度思考,了解自然资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四、教学方法1.图片或视频引入法。
2.课堂讲授法。
3.案例分析法。
4.学生研究法。
五、教学辅助措施1.多媒体设备,播放视频或图片。
2.自然资源分布的地图。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
![3.1自然资源概况 教案 (湘教版八年级上册)10](https://img.taocdn.com/s3/m/d986dcd83186bceb19e8bb57.png)
科目地理年级八班级周次授课时间年月日课题中国的自然资源第一节、自然资源的概况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主备人辅备人备课组建议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课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自然资源及其主要类型。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3.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4.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
(二)过程与方法1、运用资料说明我国土地资源的主要特点。
2.学会运用资料说明我国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点及其对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3.举例说明我国为解决水资源分布不均而建设的大型工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会以水土资源为例归纳我国的资源国情特征,提高保护和节约自然资源的意识。
教学重点使学生懂得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并能够付诸行动。
教学难点使学生能够根据有关数据资料概括出我国资源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的国情特点。
教学准备挂图教法提示讨论法。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二次备课札记(个案)【导入新课】在课前同学们已经进行了家庭小调查,现在谁能够告诉老师:你家现在居住地周围的环境在你爷爷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在你爸爸十三四岁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现在又是什么样子?【提问】刚才很多同学说到自己家现在居住的地方以前是林地或者耕地。
现在老师根据大家的调查结果绘制三幅示意图,每一幅示意图中只有一条趋势线是对的,你们能够判断出来吗?【讲解】我们根据家庭小调查总结出了我县森林资源总量、人均占有量的变化趋势。
这种趋势不仅仅适用于我县的森林资源,它也同样适用于我国全国各地的很多种资源状况可见我国自然资源的形势是十分严峻的。
2023年《我国的矿产资源》地理教案
![2023年《我国的矿产资源》地理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f79a00c11661ed9ad51f01dc281e53a580251c0.png)
2023年《我国的矿产资源》地理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了解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情况,掌握各类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二、教学重点: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和开发利用现状。
三、教学难点: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四、教学过程:第一节:引入教师简要介绍2023年《我国的矿产资源》地理教案的主要内容,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第二节: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1. 山东地区简要介绍山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并让学生了解山东地区的矿产资源在我国的地位。
2. 北方平原地区介绍北方平原地区的矿产资源,包括煤炭、铁矿石等。
让学生了解北方平原地区的矿产资源对我国的能源和工业发展的贡献。
3. 西南地区介绍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包括铜、锌、锡等。
让学生了解西南地区的矿产资源对我国的资源丰富程度和工业发展的影响。
4. 西北地区介绍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包括铁矿石、煤炭、石油等。
让学生了解西北地区的矿产资源的特点及其对我国的能源和工业发展的重要性。
第三节: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1. 煤炭资源简要介绍我国煤炭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包括煤炭产量、煤炭消费结构、煤炭资源的保存与利用等方面。
2. 石油资源介绍我国石油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包括石油产量、石油消费结构、石油储量、石油勘探开发技术等方面。
3. 金属矿产资源简要介绍我国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包括铁矿石、铜、铝等金属矿产资源的产量、消费结构、开采技术等方面。
4. 非金属矿产资源介绍我国非金属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包括钾盐、磷矿石、石膏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的产量、消费结构、开采技术等方面。
第四节:对环境的影响1. 矿产资源的开发对环境的影响介绍矿产资源的开发利用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土地破坏、水土流失、水源污染等方面。
2. 矿产资源开发的环境保护措施简要介绍矿产资源开发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包括高效节能技术的应用、矿区生态修复等方面。
第五节:总结与展望总结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对我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开发利用现状和对环境的影响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5ab080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ff.png)
自然资源概况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自然资源概况的教案,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自然资源概况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认识主要的自然资源类型,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3. 理解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4. 培养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自然资源的定义、分类和重要性。
2. 难点: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多媒体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 通过展示自然景观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2. 自然资源的定义和分类- 讲解自然资源的定义:自然资源是指自然界中能够为人类提供生存、发展和享受的物质和能量。
- 分类: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和能源资源。
3. 主要自然资源类型- 土地资源:介绍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利用方式和面临的问题。
- 水资源:讲解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
- 矿产资源:认识矿产资源的种类、开采和可持续利用。
- 生物资源:了解生物资源的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利用。
- 能源资源:认识能源资源的种类、利用和环境影响。
4.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 讨论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如矿产资源的不可再生性。
- 强调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包括合理开发、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
5. 总结与拓展- 总结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分类和可持续利用。
- 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次教学,学生对自然资源有了更全面的了解,认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同时,培养了学生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请注意,以上教案仅供参考,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小学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小学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https://img.taocdn.com/s3/m/4bdea349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62.png)
小学地理教案: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引言自然资源是指人类所利用的自然物质和能量的总和,它们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广阔领土和丰富资源的大国,其自然资源也十分丰富。
因此,在小学地理课程中,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本文将介绍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如何教授孩子们认识中国的自然资源及其分布特点。
第二部分:自然资源的种类及其分布特点1.水资源:水资源是最为宝贵的自然资源之一,中国的江河湖泊、海洋、降雨和冰川融水等成为了中国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中国的水资源主要分布在南方和东部地区,这也是中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
2.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是中国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它包括煤炭、铁矿石、铜、铝、锌、金、银等多种金属矿产和石油、天然气等多种非金属矿产。
中国的矿产资源分布广泛,主要集中在北部和西部地区。
3.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中国的基础性自然资源之一,它涵盖了土壤、森林、草原、耕地等多种形式。
中国的土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等西部地区。
4.生物资源:生物资源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多种生命体系。
中国的生物资源丰富多样,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第三部分:小学地理教案在小学地理教学中,如何将以上自然资源内容教给孩子们呢?下面是一份小学地理教案供大家参考: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并了解中国的主要自然资源种类及其分布特点。
2.让学生了解中国资源的分布特点,明确各种自然资源的优势和劣势。
3.让学生了解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为保护和开发自然资源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自然资源的种类,在此基础上理解各种自然资源在各自分布地区的分布特点。
2.让学生了解资源的优劣之分。
三、教学难点: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环境价值。
四、教学方法:1.展示类比法和图形法:通过比较、分类的方法理解自然资源。
2.演讲法:让学生充分理解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和意义,从而进一步认识到保护自然资源的必要性。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
![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教案 湘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1c9c254e65ce0508773213db.png)
本学期总第34课时本单元第 2 课时授课日期11、27 课题第一节自然资源概况(2)课型新授教学目标1、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利与弊2、石油产量和发电量皆居世界前列3、我国铁矿储量最多的三个省4、我国主要煤矿、油田、铁矿、有色金属矿的图例符号、产地名和位置5、煤的储量和产量在我国能源资源中居首位6、我国有稀土、钛、锂、钨、锑等五种有色金属矿的储量居世界首位重点难点1、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及主要矿产资源的分布2、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产生的原因及解决对策。
3、主要矿产图例符号的记忆及主要矿产地的分布。
教具电脑、投影仪教法多媒体教学法教学过程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一二导入新课:播放人们开采煤矿、金矿、石油的录像片段讲授新课:(提问过渡)我国有哪些主要的矿产资源?(电脑展示)观看、思考并回答录像中开采的自然资源540黑色金属:铁金属矿产有色金属:钨、锑、锂、钛矿产资源非金属矿产:煤、石油、天然气三种能源资源(非可生资源)请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上述矿产在我国的地位及作用。
学生把收集的资料拿出来相互交流。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时间(过渡)我国矿产资源有何特点? 电脑展示: 1、 归纳出煤矿、油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集中的地区 2、 总结我国矿产资源分布的特点,并对其进行简单的评价。
电脑显示结论: 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布广泛,相对集中。
1、 煤、铁、石油北方居多 2、 有色金属南方居多 评价: 1、 有利于集中开采——利 2、 运输负担加重——弊 (过渡)观看我国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中的录像 根据以上事实,回答以下问题: 1、 目前,我国矿产资源在开发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2、 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3、 解决的对策是什么? 到讲台前指图回答、自由发言、学生纠偏分组交流,讨论,发表 个人见解。
采富弃贫、采大弃小、浪费严重、乱采滥挖、污染环境、破坏严重煤、石油、电力不足煤炭燃烧时污染环境人为原因更为重要板书设计: 教后记:本节课教学内容比较单调的,除了矿产名称外,就是矿产地名,如何把它讲得生动是一个很大的困难,为此,本节课设计教学主线清晰,以学生为中心,体现实践性原则,重视现代化教学手段。
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
![地理教案《中国的自然资源》](https://img.taocdn.com/s3/m/5e39eb4d4531b90d6c85ec3a87c24028915f85d1.png)
一、教案基本信息《中国的自然资源》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地理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9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利用状况;(3)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地理信息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图表等资料,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2)运用案例分析法,探讨我国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3)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珍惜自然资源的观念;(2)增强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3)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特点及分布规律;2. 教学难点:(1)自然资源分布规律的把握;(2)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方法。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我国自然资源风光短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2)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资源的了解,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 自主学习(1)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我国自然资源的种类及特点;(2)教师提问,检查学生自主学习效果。
3.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规律及利用状况;(2)学生跟随教师思路,总结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3)教师运用案例分析法,引导学生探讨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措施;(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5.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分布规律及利用保护状况。
6. 课后作业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与不足,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过程(续)7. 课堂拓展(1)教师展示我国自然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实例,如水资源管理、矿产资源开发等;(2)学生分析实例中的成功经验与不足之处;(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教案
自然资源的概况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一、自然资源的概况
【讲授新】
请大家看书中一组数据,你能否根据数据概括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板书】我国自然资源基本特征:总量多、人均少,
【提问】提据以前所学过的世界地理知识,你能不能说说在自然资源总量和人均占有量方面,我国与日本、美国、加拿大相比有什么区别?
【提问】中国林木资源的应用是否也有如此问题?
【讲解】我国在资源利用方面还存在着很多利用不尽合理的问题,如有些资源利用不当或管理不善,还有些资源遭到了破坏和浪费,这样就更加重了我国资源形势的严峻性。
【板书】利用不尽合理
【提问】你身边有哪些对自然资源利用不合理的现象?
【提问】我们应该用什么实际行动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呢,大家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可根据学生们的讨论、倡议成立“小小环保队”,进行检查校内水龙头,回收废旧电池,垃圾分类回收等活动,也
可带领学生确定环保队队员、标志和活动时间等。
【堂小结】通过这节的分析讨论,大家可以得出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总量多,人均少,利用不尽合理。
但是这节我们更重要的收获是我们确定了我们要以实际行动去节约利用和保护资源。
矿产资源(一时)
教学目标
.阅读有关图文资料,使学生了解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并初步学会评价其优劣。
2.使学生知道我国主要煤炭、石油、金属矿产地的分布。
3.使学生了解我国在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上存在的问题,初步学会就其问题寻求对策。
4.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重点
.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
2.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3.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到要合理开发,节约、综合有效利用矿产资源,寻求替代品的必要性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教学媒体
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挂图,我国主要矿产资源分布投影片,中国政区底图(学生每人一份)。
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导学法。
时安排
一时。
教学过程
【新导入】
上一节我们学习了我国自然资源的概况。
那么工业发展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什么呢?(矿产资源)
【板书】二、矿产资源
【讲述】矿产资源是制约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体现一个国家国力强弱的主要标志之一。
我国矿产资源的情况如何呢?
【板书】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指导读图】指导学生阅读、分析三幅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从宏观上看出:煤矿、油气田、铁矿、有色金属矿分布具有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煤、石油、铁矿北方居多;有色金属矿南方居多。
【讲述】目前在我国煤炭探明储量中,北方占近90%,南方只占10%,全国l/2以上的铁矿集中在辽、冀、川三省……
【学生概括】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而又相对集中。
【板书】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提问】我国矿产资源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的特点,对于矿产资源的开采、运输会带来什么影响呢?
学生讨论。
【教师小结】集中分布,有利于矿产资源大规模集中开采,形成全国性矿产基地;但同时,造成了不同地区间矿产资源的流通交换,加重了运输负担。
【过渡】矿产资源按用途分为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刚才说到的煤、石油都属于能源矿产,大家说一说还有什么能源?
【板书】二、我国的能源矿产
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讲述】我国能源矿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我国煤储产量在世界上居第一位,石油产量居世界第四位。
【指导学习】请结合生活实际,说明煤、石油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煤矿、油田的分布图。
【指导作业】把我国主要煤矿、油田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讲述】我国虽是一个能源大国,但人均占有量少,随
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煤、石油、电力不能满足生产、生活需要。
(使学生形成紧迫感、责任感)
【提问】如何解决能源不足问题。
学生讨论。
【归纳小结】加强能源勘探开发;加强能源基地建设;因地制宜,寻找新能源。
我国金属矿产情况如何?
【板书】三、金属矿产
【讲述】金属分黑色金属和有色金属。
黑色金属通常指铁(有时也包括铬和锰)和铁基合金。
有色金属是除黑色金属外的其它金属。
铁矿是钢铁工业的“粮食”;钢铁工业又是衡量一个国家工业发展水平的标志。
因此,铁矿资源在国家的经济建设中具有重要地位。
(大家说说我们生活中的钢铁工业产品有什么?)
【板书】1铁矿的分布
【讲述】我国铁矿资源丰富,居世界第三位,分布广泛而又相对集中,河北、辽宁、四川三省的储量占我国的一半。
【指导读图】读我国主要铁矿分布图,掌握主要铁矿的分布。
【学生作业】把主要铁矿分布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板书】2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讲述】我国是世界上有色金属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的国
家之一,有“有色金属王国”之称。
不仅储量丰,而且品种全。
有色金属为我国发展现代工业和尖端科学技术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如炼钢时,若加入少量熔点高的钨、熔点低的锂、比重轻的钛,有磁性的钴等有色金属就能分别制成各种各样的特殊钢。
用于宇航、国防及尖端科学技术等领域。
【提问】我国哪些有色金属储量居世界首位?
【回答】稀土、钛、锂、钨、锡、锑。
【指导读图】读有色金属矿的分布图,适当介绍著名矿产地的特点。
【学生作业]把主要有色金属矿填绘在中国政区底图上。
【出示投影]看我国主要矿产的分布图,要求同学们掌握的矿产名称、符号、位置。
展示学生填图作业并给予表扬。
【教师启发】我国矿产资源分布广泛,有些很丰富,我们应如何利用?请大家讨论。
【结论】要合理开发、利用,还要研究、利用新材料,代替非可再生的能源矿产和金属矿产。
四、太阳辐射量在我国各地区的差异
板书设计
【二】矿产资源
一、我国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
分布既广泛又相对集中
二、我国的能源矿产
主要大型煤矿的分布
2主要油田的分布
三、金属矿产
铁矿的分布
2有色金属矿的分布
四、太阳能
【堂练习】(略)
教学后记
自然资源与我们
自然资源是地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自然界中关系国家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人民生活的重要因素之一。
使学生从实际生产、生活的实例出发,从身边用到的、看到的物品出发,体会“自然资源与我们”的密切联系。
在“活动”文中,又安排学生从衣食住行各方面,举例说明自然资源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充分挖掘学生的自身体验,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便于学生由浅入深地学习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什么是自然资源?自然资源包括哪些基本的种类?教材没有使用一些概念化、抽象化的文字叙述,而是举出实例,说明其“存在于自然界中,并对人类有利用价值”这两个基本属性。
2资源丰富,人均不足
科学辩证地认识“地大物博”这个常用的形容词,对合
理利用和保护我国的自然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一段文中,通过数字说明、文字分析和阅读资料等形式,将我国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的突出特点客观地展示给学生。
应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我国“资源大国”的优势,特别是和上学期学习过的世界上一些资源贫乏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对比(例如日本、西欧),更可增强学生们的爱国热情,鼓励学生们富国强民的信心。
同时,也应启发学生分析“人口大国”对以上优势的负面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教育”。
一方面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人口还会不断大量增长;另一方面,生活水平和生产能力的提高,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也将持续增长。
再加上我国资源利用不当、保护不力、管理不善等问题突出,导致破坏和浪费严重,更加剧了我国资源问题的严峻性。
由此,节约资源、保护资源的重要性呼之欲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