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化教育与实施途径浅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现代化进程中人性化教育与实施途径浅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人的根基在世界。人“在世界中”生活,这是教育的基本事实,是教育的起点,亦是教育的归宿。世界决定着对人的要求,对人的要求决定着对教育的要求。这就决定了教育对于世界的工具性特征。然而,世界的发展是由人来推动的,世界的发展取决于人的发展。教育的根本目的应该着眼于人的发展,在人与世界的生活关系中展开并经由教育进一步拓展人与世界的关系,把陌生于人的外在的世界转换成人的“生活的世界”,建构人与世界的活泼、丰富的富于意义的关系,改善人的生活品质,充实生活与人生,促进人性的完满、和谐的发展。因此,教育本身就应该是人性化的教育,应以人的生活为根本立足点,以人与世界关系的改善为根本指向,建构整合人文与功利的向生活世界回归的教育理论体系。在实践层面,应实现由主知教育向生活教育的提升,把智力的开发转换成意义的生发,在广泛的交往中把人引入世界。人、世界、教育构成一个真实意义的世界。教育必须以提升人性为其根本目的。

一、现代化进程凸显人性化教育

汹涌发展的现代化乃是20世纪以来全世界范围内的趋向。现代化的过程既是经济发展、生活环境变化的过程,更是社会结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模式变革的过程,是民族文化、国民性格变迁的过程。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时,往往注重物的建设而轻视人的建设,过多关注物质文明的发展而忽视了精神文明的发展。德国哲学家海德格尔曾指出,物性的过分扩张就会导致人性的匮乏与生存危机。马尔库塞也指出,现代经济、政治、科学、文艺、哲学和日常生活已丧失了它们原有的丰富性,致使人成了单面人,精神危机和感觉异化日趋严重。在这样一个追求功利、注重竞争,物欲横流、心浮气躁的工业化、科技化、都市化的现代社会里,如何保持人性特质,追问和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严肃的社会问题,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大课题。

当前中国正处于“矛盾凸现期”和“黄金发展期”并存的纷繁的社会转型期,面临的种种困境,使人们往往寄希望于教育的作用,教育被赋予了神圣的职责,教育要为改变人的失衡做出应有的贡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面向21世纪教育委员会在其报告中指出:面对未来的种种挑战,教育看来是使人类朝着和平、自由和社会正义迈进的一张王牌。教育是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人类可借其减少贫困、排斥、不理解、压迫、战争等现象。

教育以育人为根本,因此教育学生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完整的人,就是教育最原初的意义,同时也是最本质和最高的价值与目标。然而作为社会中的组成部分,目前的教育深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受强烈的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驱使,也由于科学主义的过分张扬,人文精神被遮蔽了。培养人的教育发生了异化,集中

表现为重知识传授轻人格塑造,重科学素养轻人文素养,重规范整齐轻创新独立。学校的任务更多是培养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而忽视了首要的使命是培养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的功能,过于强调为经济服务的一面,而忽视了为人本身服务的一面,即重视了技术教育而忽视了人性教育,在培养人的情感、塑造人的心灵、开发人的潜力、完善人的人格方面还远远没有做好。教育不仅没有更多地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提升,甚至有可能成了压抑生命和扼杀生命活力的方式。

现代教育通常具有两方面的功能:一方面应适应经济建设的需要,另一方面应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纲领性文件《学会生存》中,教科文组织前总干事勒内·马厄指出:教育应把社会的发展和人的潜力的实现作为它的目的。教育具有开发潜能、启迪心灵、陶冶人性、塑造人格的功能,通过教育可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人的发展、完善。因此,深化教育的改革和教育功能的全面发挥就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当今世界教育现代化的主导观念与实践课题之一是教育的“人本化”(人性化)的观念,突出强调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即不仅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思维、理解、技能等认知侧面,而且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情、兴趣、态度、需要、信念、自我决断这些情意侧面。教育不能仅仅着眼于智力开发,还必须充分关注人的生命意义的阐释、生命质量提升、生命价值的创造、人格的全面开发。

教育的核心是人,关怀的应该是人的解放、人的发展和人的生成。教育本是一项直观生命并以提高生命力价值为目的的神圣事业,教育理应关注人的生命及其价值,关注人性之完善,给予生命独特的关怀是教育的要义。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指出,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力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力发展的一切作为。关注人的生命才是教育的本真。目前,人性化教育或生命教育在学校逐渐受到重视,生命教育的回归正是在理性批判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关怀。它意味着教育正在审视原有的缺陷,构筑理想的生命教育理念,给生命教育以必要的人文关怀与重新审视,正在加强其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服务的功能,意味着现代社会下教育正在越来越多地寻求一种发展的平衡——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平衡,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平衡,社会与个体的平衡,个体心身的平衡,个体理智与感情的平衡。生命教育无疑是现代社会的解毒剂,是改变教育弊端的良方。加强生命教育,珍爱生命之存在,提升生命之价值,创造生命之魅力,已经成为未来教育发展的核心要素。

二、人性化教育的现代内涵

教育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其人性化应是无需多说的事。人性化教育又称为“人本教育”,它起源于西方进入后工业时代时期,人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空前的提高,人不再成为机器的附属品或奴隶,而是一个有思想、有感情、有能动性和创造性的人。随着知识经济在全世界的兴起,“人性化教育”作为一种世界性的教育潮流已成不可阻挡之势,正向各国的教育领域奋勇“奔流”,亦为越来越多教育界

的先知先觉者所接受和运用。

教育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依照个体生命发展内在要求的基础上,使受教育者在学习、生活、情感、创造等各方面均获得充分的发展,并成为个体与社会、个体与自然得到和谐统一的社会化群体人。人性化教育说到底,就是对生命的尊重。人性化教育的内涵应包括以下几点:

1.人性化教育是尊重受教育者内在生命成长规律的教育。一个生命个体的诞生,理应受到尊重,而不能看作是父母的附属品或私有财产。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其在生理、心智、情感等方面均有其内在发展的要求,成长只是提供各种成长要素所必需的外在条件,如同给种子提供必要的温度、湿度、空气和养料才能发芽生长一样。人性化取向更多地体现在制度和管理层面,是一种管理理念或者说管理方式。对学校管理者来说,每一个师生都是活生生的生命个体,他们的价值、潜能、作用、行为、动机、需求,他们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他们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都需要管理者用心去评价、理解、尊重、关注和满足,然后创造一种兼顾各方利益的校园运作模式,让每位师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张扬,积极性和创造力得到充分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